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结构与制程方法

文档序号:796587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结构与制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遮断器的装置及其制程方法,且特别是有关 于一种对立式遮光罩的光遮断器装置及其制程方法。
背景技术
光遮断器利用侦测光讯号的有无,来作为一个开关的机制,应用的 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光遮断器发展趋势为小体积、低成本、及高精确度。
传统制作光遮断器的步骤十分繁琐,图1A为一个光遮断器的剖面分解图 标。图中的组件包含了第一基板102、第二基板124、光侦测器104、第 一遮光罩108、薄铁片110、第二遮光罩112、及发光组件114。光侦测 器104及发光组件114分别打线并透过保护材106封装于第一基板102 及第二基板124上。
整个光遮断器组合的方法为,先将光侦测器104放置于第一遮光罩 108的第一凹槽116内,接着利用热压合的方式,将光侦测器104上的第 一基板102压合于第一遮光罩108上。而发光组件114也是利用相同的 方式,放置于第二凹槽122内,并将第二基板124与第二遮光罩112压 合。待第一遮光罩108与第二遮光罩112分别装设好光侦测器104与发 光组件114之后,第一遮光罩108的面a与第二遮光罩112的面b,将互 相黏合,完成光遮断器的制作过程。
而在凹槽116底部,各会有一个孔洞(图中未表示),让光侦测器104 可接收发光组件114所发出的讯号。但由于遮光罩108及112制作过程 中,精密度上无法有良好控制,故还会加装一个挖有小孔洞薄铁片110, 来縮小光侦测器104外露的部份,以增加判断灵敏度。图1B为图1A沿 I-II线,由c方向所视的图。如图1B所示,虚线范围是原来凹槽底部的 孔洞118,透过薄铁片IIO的贴合,让光侦测器104外露的部份只剩下薄 铁片上的小孔洞120,使光侦测器104收光范围縮小,增加判断的灵敏度。
传统上光遮断器是先将发光部及侦测部分别制作完成后,再加以黏
合,因此制作步骤繁杂,且面a与面b的接合状况,会影响到光遮断器 的可靠度及良率。因此如何减少光遮断器的制作步骤,进而降低成本, 同时增加光遮断器的可靠度与良率,为现今厂商所期盼的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对立式遮光罩的光遮断器装 置,用以提升光遮断器的可靠度及良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对立式遮光罩的光遮断器制程方 法,用以减少光遮断器的制作步骤并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立式遮光罩之光遮断器装置,包 含讯号源、接收器、基座、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接收器及讯号源分 别打线并封装于第一及第二基板上。基座上有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设置 于基座两侧,且与基座为一体成型的设计。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上则分 别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用以放置接收器及讯号源。第一凹槽与第二 凹槽底部各有一孔洞,让接收器可以侦测到讯号源所发出的讯号。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对立式遮光罩的光遮断器制程方法, 其步骤为制作具有复数个对立式遮光罩的模板,并利用具有特定组件的 基板压合于模板的正反两面。最后再进行切割基板的动作, 一次分割出 多个光遮断器。
本发明采用高精密度的射出成型技术来制作遮光罩,因此不需要薄 铁片来縮减光侦测器的露出范围,可节省薄铁片的成本。并且制作对立 式的遮光罩,省去了影响光遮断器可靠度与良率最大的黏合动作,也减 少了制作步骤,并同时提升了光遮断器的良率、可靠度、及生产速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 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传统光遮断器各组件剖面分解图。
图1B为图IA中沿线I-II,由c视点方向所视的光遮断器底视图。 图2是显示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对立式光遮断器剖面分解图。
图3A至图3E是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制程方法的图标。
附图标记说明 102:第一基板 104:光侦测器 106:保护材
108:第一遮光罩
110:薄铁片
112:第二遮光罩
114:发光组件
116:第一凹槽
118:孑L洞
120:小孔洞
122:第二凹槽
124:第二基板
201:对立式遮光罩结构
202:讯号源
204:接收器
206:第一基板
208:第二基板
210:线材
212:保护材
214:基座
216:第一凸块
218:第二凸块
220:第一凹槽
222:第二凹槽
224:第一凹槽开口处 226:第二凹槽开口处 228:第一孔洞 230:第二孔洞 302:模板 304:中空结构 306:第二组件 308:第一组件 310:切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利用精密射出成型的模板,并在其上设置多个对立式遮光罩 结构,不但减少传统光遮断器繁杂的制作步骤,更可精确控制尺寸大小, 因此不需要一薄铁片来限制光侦测器的露出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 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可配合其所需,改变对立式遮光罩结构的材质以及 其参数,以满足产品规格。
请参照图2,其表示了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立式光遮断器剖面 分解图。图中主要组件有讯号源202、接收器204、及基座214。讯号源 202将线材210打线并透过保护材212封装于第二基板208上。接收器 204也同样将线材210打线,透过保护材212封装第一基板206上。基座 214上有第一凸块216及第二凸块218分别设置于基座214的两侧,且基 座214、第一凸块216、与第二凸块218为一体成型设计之对立式遮光罩 结构201 。接收器204与讯号源202会分别放置于第一凸块216与第二凸 块218内。
为了让整个光遮断器外观平整,第一凸块216上更设置第一凹槽 220,第二凸块218上更设置第二凹槽222。第二凹槽开口处226方向与 第一凹槽开口处224方向相反,且第二凹槽开口处226方向不指向第一 凹槽开口处224,如图2所示。通过第一凹槽220以及第二凹槽222的设 置,让光侦测器204及发光组件202可分别放至于第一凹槽220与第二 凹槽222内,保持整个光遮断器外观上的平整。
而要达成使接收器204可确实收到讯号源202的讯号,在第一凹槽 220及第二凹槽222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孔洞228与第二孔洞230,且 两孔洞228、230的位置为相对应设置,使接收器204可接收到讯号源202 所发出之讯号。第一基板206与第二基板208是利用热压合于基座214 的两侧,让基板206、 208能固定于基座214上。于本实施例中,讯号源 202为发光组件,接收器204为光侦测器。
本实施例中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与传统光遮断器的外观并无太 大差别,但基座214与第一凸块216、第二凸块218设计为一体成型的对 立式遮光罩结构201,藉此省略了传统光遮断器需要黏合的步骤。并且于 本实施例中,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利用高精密度的射出成型来制作, 使第一凹槽220底部的第一孔洞228尺寸大小可精确控制,不需要像传 统遮光罩尚须黏合薄铁片,来限制接收器204的露出范围,因此降低了 薄铁片的成本。
为了详细叙述本实施例的制程,请一并参照图2及图3A至图3E。 其中图3A至图3E是表示本实施例制程方法的流程图。整个制程一开始, 会先射出成型一个模板302,图3A显示了模板302的上视图,可看到模 板302上有多个对立式光罩结构201,对立式光罩结构201于此面有第一 凹槽220及第一孔洞228。并请参照图3B,此图为模板302沿I-II线的 剖面图,其中可清楚地看到,模块302正反两面,有对立式光罩结构201 的第一凹槽220与第二凹槽222。第一凹槽220底部有第一孔洞228,第 二凹槽222底部则设置第二孔洞230。且对立式光罩结构201正中间为一 中空结构304。
凹槽220及222用以放置光遮断器的组件,第一及第二孔洞228、230 和中空结构304的设计,可让对立的两凹槽220、 222内部光遮断器组件 互相传递讯号。
接着,请参照图3C,除了模板302的制作之外,不可或缺地,光遮 断器之组件,也配合模板302, 一次进行多个组件打线、封装过程。图 3C即显示了第二基板208之上有多个打线、封装过的第二组件306,并 且第二组件306的设置位置是对应于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的第二凹槽 222位置所设置。当然,对应于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的第一凹槽220, 亦同时制作有第一基板206及设置其上的第一组件308。
图3D为显示基板206、 208将与模板302的接合过程,基板206、 208上的第一与第二组件306、 308会分别放置于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20 与第二凹槽222内,并分别将基板206、 208压合于模板302的正反两面。 于图3E中,显示了最后的切割步骤,a部份为整个模板308的上视 图,图中有切割线310,为了清楚表示切割范围是依对立式遮光罩结构 201的排列进行分割,故没有画出压合其上的第一基板206及第一组件 308,仅以模板302表示之。而图3E的b部份则是此步骤中,沿a部份 里ni-Iir线切割的基板302剖面图。b部份可看出模板308正反两面分别 有第一基板206及第二基板208压合其上,且于对立示遮光罩结构201 的两凹槽220、 222中,分别有第一组件308与第二组件306。而切割线 310的位置,可让切割后的区块,刚好形成一个光遮断器,其成品的剖面 分解图如图2所示。
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于模板302上的分布是以矩阵排列方式。模 板302上的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皆为两两成对,用以在单位面积内可 以容纳最多的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其最外围的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 因剩余面积不足,故仅以单一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设计,以运用剩余 空间。
当然,由于切割成品为光遮断器,因此放入对立式遮光罩结构201 凹槽220、 222内的第一与第二组件308、 306,分别为光侦测器与发光组 件。且凹槽220、 222底部分别有孔洞228、 230,加上中空结构304的设 计,让光侦测器可以接收到发光组件所发出之讯号。
第一基板206及第二基板208是以热压合的方式,压合于模具302 的正反两面,并且于最后的切割动作中,切割线310的安排是依照对立 式遮光罩结构201的排列方式进行切割,让切割完的区块,刚好成为一 个光遮断器成品。
利用本实施例所制造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在外型上与传统的 光遮断器并无明显差别。但使用模具一次制造多个对立式遮光罩结构, 并利用基板一次组装压合多个组件,等于一次制造多个光遮断器,最后 再利用切割的步骤,将光遮断器分离出来。
本实施例与传统光遮断器的繁复制造步骤相比,可一次制造出多个 光遮断器成品,降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且于模板上制作对立式遮光 罩结构,省略了传统上影响光遮断器良率及可靠度最多的黏合步骤。对 立式遮光罩结构利用高精密射出成型制作方式,凹槽底部的孔洞可以精 确控制大小尺寸,也省去了传统上需要薄铁片来限制光侦测器露出范围 的成本。因此应用本发明可谓将光遮断器及其制造方式带入一个新的里 程碑。
虽然本发明己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各种改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 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装置,至少包含一接收器,其中该接收器透过保护材封装于第一基板上;一讯号源,其中该讯号源透过保护材封装于第二基板上;以及一基座,具有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分别设置于该基座的两端,且第一基座与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为一体成型的设计;其中接收器与讯号源分别设置于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内,且接收器得以接收讯号源发出的讯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装置,其中第一凸 块上还设置一第一凹槽,第二凸块上还设置一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开 口方向与第一凹槽开口方向相反,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不指向第一凹槽 开口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装置,其中接收器 与讯号源分别放置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底 部各有一孔洞,其位置相对应而设置,用以让接收器得以接收讯号源发 出的讯号。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装置,其中讯号源 为发光组件,接收器为光接收器。
5. —种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制程方法,至少包含-(a) 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对立式遮光罩结构的模板;(b) 于第一基板上封装至少一个第一组件,且于第二基板上封装至少 一个第二组件;(c) 分别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压合于模板的正反两面上;以及(d) 切割模板及压合于其正反两面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制程方法,其中对 立式遮光罩结构以矩阵排列于模板上。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制程方法,其中对 立式遮光罩结构还包含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 对立设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制程方法,其中步 骤(c)中,第一组件位于第一凹槽中,第二组件位于第二凹槽中。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制程方法,其中第 一组件为光接收器,第二组件为发光组件。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制程方法,其中步 骤(d)中,是依照这些对立式遮光罩结构排列进行分割。
全文摘要
一种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包含一讯号源、一接收器、及基座。基座上有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凸块,并将讯号源与接收器设置其上。对立式遮光罩光遮断器的制作方法系于模具上形成数个对立式遮光罩,并压合基板,最后利用切割,一次形成多个光遮断器。
文档编号H04B10/00GK101110639SQ20061010855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
发明者庄建德, 李名京 申请人: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