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纸馈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977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原稿纸馈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之类中捕获一原稿纸进行复印或传送一原稿纸和从原稿纸纸盘拉出一原稿纸后向前传送原稿纸的原稿纸馈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类装置中,一原稿纸P如图16和17所示置于一原稿纸纸盘101上时,使得一拉纸辊102接触原稿纸P前边缘后转动该拉纸辊,从而拉动原稿纸而向前传送原稿纸。原稿纸P经把原稿纸一张一张分开的分纸辊103传送到PS辊104后经PS辊104传送到一扫描仪(未示出)。扫描仪捕获该原稿纸的图像。
如图17中虚线所示,拉纸辊102拉出的原稿纸P歪斜着传送到扫描仪时,原稿纸图像也歪斜着捕获。因此,传送到扫描仪之前原稿纸P的前边抵靠PS辊104以便放正。
但是,如拉纸辊102拉出原稿纸P时原稿纸P歪斜得太厉害,只靠原稿纸P抵靠PS辊原稿纸P的前边也无法放正到与PS辊104平行。
即使原稿纸P的前边抵靠PS辊104时能放正到与PS辊104平行,原稿纸P的方向也如图18所示变动成原稿纸P的中心线p1偏离扫描仪对原稿纸的捕获中心s1。这一偏离量即使很小扫描仪也无法捕获原稿纸的边缘部分。因此,无法精确捕获其边缘上无空白的原稿纸。
因此,原稿纸纸盘101上用一对引导原稿纸的引导板105防止原稿纸传送时发生歪斜。此外,每一引导板105设置成该对引导板105能对称于原稿纸的捕获中心移动。按照原稿纸的宽度调节两引导板105之间的距离,使得引导板105能引导宽度不同的原稿纸而不偏离原稿纸的捕获中心。
在JP H11-79435A(下面称为“专利文件1”)公开的技术中,在拉纸辊(专利文件1中称为“前进辊”)两端在原稿纸前进方向上拉纸辊的上游用一对辅助辊与拉纸辊一起压住原稿纸来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在JP H8-282880A(下面称为“专利文件2”)公开的技术中,在拉纸辊(专利文件2中称为“传送辊”)在原稿纸前进方向上拉纸辊的上游用一压辊与拉纸辊一起压住原稿纸来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但是,即使如图17所示设置一对引导板105,如两引导板105之间放置有多张宽度不同的原稿纸,引导板105只能引导宽度最大的原稿纸而无法引导宽度较小的其它原稿纸。因此宽度较小的原稿纸在传送时发生歪斜。
一般情况下传送的原稿纸的大小相同,因此引导板105可合适引导所有原稿纸。但有时也混合传送宽度不同的原稿纸。此时即使把这些原稿纸放置在原稿纸纸盘上,引导板105并不引导所有原稿纸,宽度较小的原稿纸的传送发生歪斜,造成有缺陷的捕获。
此外,在如专利文件1和2那样设置辅助辊时,该机构本身变得复杂,结果其大小变大,而且互锁辅助辊与拉纸辊的机构的大小也变大。
此外,在专利文件1所述辅助辊压靠原稿纸的方法中,用拉纸辊和辅助辊在原稿纸上多个压靠部位来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但是,即使这些辊下压原稿纸,原稿纸的方向在这些辊转动时也容易改变。因此,无法生成足以防止原稿纸转动的制动力,因此效果不好。提高辅助辊压靠原稿纸的压力来提高制动力会造成原稿纸传送困难。使用这些方法时又很难调节辅助辊的压力。因此,其效果不佳。
如上所述,如使用现有技术,生成足以防止原稿纸转动的制动力和顺利传送原稿纸无法同时实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从而可减小大小、能有效防止原稿纸歪斜传送的原稿纸馈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原稿纸馈送装置使得一拉纸辊接触一原稿纸后拉纸辊转动而向前拉动该原稿纸,其中,该原稿纸馈送装置在原稿纸传送方向上该拉纸辊上游一位置上有一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生成摩擦力。
当拉纸辊在原稿纸中心线上接触原稿纸时,拉纸辊的拉力作用在原稿纸的中心线上,因此无围绕原稿纸中心线上重心的转矩生成。但是,当拉纸辊接触原稿纸的位置偏离原稿纸中心线时拉纸辊的拉力作用在偏离原稿纸中心线的位置上,围绕原稿纸中心线上的重心产生转矩。因此原稿纸传送时发生歪斜。
在本发明原稿纸馈送装置中,该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传送方向上该拉纸辊上游一位置上在原稿纸表面上生成摩擦力。即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围绕原稿纸重心生成的摩擦力位于拉纸辊拉力作用在原稿纸上的位置的上游一侧上。在这一构型下,不管原稿纸的宽度或大小如何,当围绕原稿纸重心生成的转矩作用在原稿纸上时,原稿纸压件与原稿纸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即滑动摩擦力用作抵制该转矩的很大制动力,从而可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在本发明中,原稿纸压件可包括一下压原稿纸表面的重物。因此,即使原稿纸的张数很多从而压在最上面原稿纸上的原稿纸压件的位置很高,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上的压力也可保持不变,从而把原稿纸压件与原稿纸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保持在合适大小上。
在本发明中,原稿纸压件可包括一接触原稿纸表面、生成摩擦力的摩擦件。因此,可在原稿纸压件与原稿纸表面之间可靠生成摩擦力。
在本发明中,原稿纸压件上可有一相对原稿纸升降拉纸辊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可随着拉纸辊的升降升降原稿纸压件,从而该原稿纸压件可压靠也可离开原稿纸。由于原稿纸压件在装原稿纸后压靠原稿纸,因此原稿纸压件最好在装原稿纸前升起,以便装原稿纸。换句话说,拉纸辊在装原稿纸前升起。装原稿纸后,拉纸辊下降而与原稿纸接触。通过升降与拉纸辊互锁的原稿纸压件可自动升降原稿纸压件。
在本发明中,原稿纸压件可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原稿纸转矩的大小随原稿纸大小、拉纸辊与原稿纸的接触状态等而变。因此,通过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原稿纸压件来改变原稿纸压件与原稿纸表面之间摩擦力的生成位置即可调节抵制原稿纸转矩的制动力。
在本发明中,该原稿纸馈送装置可包括一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方向上移动原稿纸压件压靠原稿纸表面的压靠位置的移动装置、一检测由拉纸辊向前传送的原稿纸的歪斜传送的歪斜传送检测装置和一在歪斜传送检测装置检测到原稿纸歪斜传送时用该移动装置移动、从而调节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的压靠位置的控制单元。在此构型下,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方向上移动原稿纸压件即可原稿纸压件与原稿纸表面之间摩擦力的生成位置,从而调节抵制原稿纸转矩的制动力。因此可控制原稿纸的歪斜传送。确切说,在此构型下,检测原稿纸的歪斜程度后根据该歪斜程度移动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的压靠位置即可精确矫正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在本发明中,该原稿纸馈送装置可包括一把拉纸辊向前传送的原稿纸一张一张分开的分纸辊,从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的压靠位置到尺寸最小的原稿纸的后边的距离可大于从拉纸辊到分纸辊的距离。分纸辊位于拉纸辊的下游。在原稿纸在拉纸辊之后被夹住在两分纸辊之间时,原稿纸的歪斜量不再改变,从而无需用原稿纸压件压住原稿纸。因此,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被分纸辊夹住前必须压住原稿纸。在此构型下,为此,把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的压靠位置与尺寸最小的原稿纸的后边之间的距离设定成大于拉纸辊与分纸辊之间的距离。


图1为本发明原稿纸馈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2为图1原稿纸馈送装置的俯视图;图3侧视图示出图1原稿纸馈送装置中拉纸辊和原稿纸压件升起;图4A、4B、4C和4D说明原稿纸的歪斜传送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图5A为图1原稿纸馈送装置的原稿纸压件的侧视图,图5B为其俯视图;图6说明拉纸辊不均匀作用在原稿纸上的力;图7A和7B示出图1原稿纸馈送装置中原稿纸压件压靠原稿纸的位置;图8例示出图1原稿纸馈送装置中原稿纸压件压靠原稿纸的确切位置;图9A和9B说明一原稿纸的歪斜量的定义;图10A、10B、10C、10D和10E示出一证明用原稿纸压件防止原稿纸歪斜传送的效果的实验的结果;图11为本发明原稿纸馈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装置中该原稿纸压件周围该机构的放大俯视图;图13说明由图11装置实现的控制;图14说明图11装置的效果;图15为图11装置一修正例的俯视图;图16为一公知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7为图16装置的俯视图;图18说明原稿纸从中心偏离;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

本发明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原稿纸馈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2为原稿纸馈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第一实施例的原稿纸馈送装置比方说用于复印机中捕获原稿纸进行复印和从原稿纸纸盘1拉出一原稿纸后把该原稿纸向前传送到一原稿纸捕获位置5由一扫描器(未示出)捕获。
该原稿纸馈送装置包括一在其上放置原稿纸的原稿纸纸盘1、一中间盘2、一原稿纸出纸盘3和一在盘1、2和3中传送原稿纸的原稿纸传送机构4。
该原稿纸传送机构4包括把放置在原稿纸纸盘1上的原稿纸经原稿纸捕获位置5传送到中间盘2或原稿纸出纸盘3的主传送路径6和把中间盘2上的原稿纸送回主传送路径6的副传送路径7。
一拉纸辊8和一对分纸辊9位于主传送路径6的上游端一边(一与原稿纸纸盘1出纸边相对的一部分)。如图1和3所示,拉纸辊8支撑在一互锁臂10前端一轴上。互锁臂10在一轴上支撑成可相对分纸辊9的轴转动。这样,拉纸辊8支撑成它能以分纸辊9的轴为转动中心转动,从而拉纸辊8能升降。在原稿纸纸盘1上装原稿纸前拉纸辊8升起以便把原稿纸装在原稿纸纸盘1上。原稿纸的前边在原稿纸纸盘1与拉纸辊8之间滑动到位置A。然后,当如图1所示降下拉纸辊8时,拉纸辊8接触原稿纸的前端部。拉纸辊8转动时拉纸辊8拉动原稿纸纸盘1上的原稿纸,原稿纸在两分纸辊9之间通过。
主传送路径6与副传送路径7的相交部位B的下游有一对PS辊11和一传送辊12。再下游有一原稿纸捕获装置(未示出)的一玻璃压板13。该玻璃压板13下方有一捕获原稿纸图像的扫描仪(未示出)。PS辊11的转动中断时在两分纸辊之间通过的原稿纸的前边抵靠PS辊11,使得原稿纸的前边对齐成与PS辊11平行。PS辊11定时开始转动传送原稿纸,使得原稿纸前边到达玻璃压板13时一扫描仪(未示出)开始捕获。
通过玻璃压板13,扫描仪照射玻璃压板13上在次扫描方向上传送的原稿纸,然后反复捕获主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纸图像,从而捕获原稿纸的整个图像。
玻璃压板13下游有一传送辊14和一摆动板15。在主传送路径6上摆动板15的下游有一对原稿纸出纸辊16和原稿纸出纸盘3。在副传送路径7上摆动板15的下游有一对传送辊17和该中间盘2。在玻璃压板13上方通过的原稿纸经传送辊14、摆动板15和原稿纸出纸辊16送出到原稿纸出纸盘3上或经传送辊14、摆动板15和传送辊17传送到中间盘2上。
摆动板15在垂直方向上摆动,从而转换路径把在玻璃压板13上方通过的原稿纸引导到原稿纸出纸盘3或中间盘2上。如摆动板15把原稿纸引导到原稿纸出纸盘3一侧,原稿纸经原稿纸出纸辊16送出到原稿纸出纸盘3上。如摆动板15把原稿纸引导到中间盘2一侧,原稿纸经传送辊17传送到中间盘2后原稿纸的前边位于中间盘2上。当原稿纸的后边夹住在传送辊17之间时传送辊17停止转动后反向转动从而经摆动板15把原稿纸传送到副传送路径7。原稿纸重新从副传送路径7传送到主传送路径6,此时原稿纸的正反面反向。原稿纸的前边对齐成与PS辊11平行后,原稿纸在玻璃压板13上方通过,其反面上的图像被捕获,然后原稿纸经原稿纸出纸辊16送到原稿纸出纸盘3上。
在这一原稿纸馈送装置中,原稿纸的前边对齐成与PS辊11平行后,原稿纸传送到玻璃压板13,然后扫描仪捕获原稿纸的图像。从而防止原稿纸图像的捕获歪斜。
但是,如拉纸辊8拉出原稿纸时原稿纸歪斜得太厉害,只靠原稿纸前边抵靠PS辊11原稿纸的前边也无法对齐到与PS辊11平行。即使原稿纸的前边抵靠PS辊11时能对齐到与PS辊11平行,原稿纸的中心线p1也如图18所示偏离扫描仪对原稿纸的捕获中心s1。
因此在该原稿纸馈送装置中在原稿纸纸盘1中用一对引导板18引导原稿纸。这些引导板18引导原稿纸,防止原稿纸歪斜传送。引导板18装配成可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引导板18用一传动装置如一齿条齿轮装置互锁成引导板18对称于原稿纸的捕获中心移动。这样,可按原稿纸的宽度调节两引导板18之间的距离,从而可用引导板18引导宽度不同的原稿纸而不偏离原稿纸的捕获中心。
但是,如在两引导板18之间放置宽度不同的多张原稿纸,只有宽度最大的原稿纸受引导板18的引导而宽度较小的原稿纸不受引导,因此宽度较小的原稿纸的传送发生歪斜。例如,如图4A和4B所示,如小宽度原稿纸P的一边抵靠一引导板18而其另一边与另一引导板18分开,拉纸辊8与原稿纸P的接触位置偏离原稿纸P的中心线p1,拉纸辊8拉力的作用位置偏离原稿纸P的中心线,从而围绕原稿纸P中心线p1的重心p2产生转矩。因此,原稿纸P传送时如图4C所示在箭头C方向上发生歪斜。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在原稿纸传送方向上拉纸辊8的上游设置一原稿纸压件21。原稿纸压件21下压原稿纸纸盘1上的原稿纸在原稿纸压件21与原稿纸之间生成摩擦力,从而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因此,对于宽度小于两引导板18之间距离的原稿纸即无法用引导板18精确引导的小宽度原稿纸,用原稿纸压件21压靠放置在原稿纸纸盘1上的原稿纸即可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图5A和5B分别为该原稿纸压件21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5A和5B所示,原稿纸压件21包括一空心主体22、一对从主体22一边伸出的臂23、一装在主体22外部底面上的摩擦件24和一固定在主体22中的重物25。
主体22为其顶部开口的一壳体,其俯视图呈长方形。重物25固定在该壳体内。主体底部的侧视图呈山丘形。摩擦件24装在该山丘的顶上。
从主体22一边伸出的该对臂23各有一从臂23端部向外伸出的轴部23a。臂23的轴部23a连接在该原稿纸馈送装置主体在原稿纸纸盘1出口一侧的下凹部(未示出)上而支撑成可转动。因此,原稿纸压件21支撑成可围绕臂23的轴部23a转动,使得原稿纸压件21的主体22可升降。
如图1和3所示,一上推臂10a互锁和固定在把拉纸辊8支撑成可升降的互锁臂10上,该上推臂10a与互锁臂10和拉纸辊8一起升降。该上推臂10a的前端抵靠原稿纸压件21的臂23的底面。互锁臂10和拉纸辊升起时上推臂10a也转动地向上运动,从而上推臂10a的前端上推原稿纸压件21。此时,原稿纸的前边可在原稿纸纸盘1与原稿纸压件21以及拉纸辊8之间滑动,原稿纸压件21不妨碍在原稿纸纸盘1上放置原稿纸。互锁臂10和拉纸辊8下降时,上推臂10a也转动地向下运动,原稿纸压件21也下降。因此,原稿纸压件21下压原稿纸纸盘1上的原稿纸,在原稿纸压件21与原稿纸之间产生摩擦力。
如图4A和4B所示,设一小宽度的原稿纸抵靠两引导板18之一。拉纸辊8与原稿纸P的接触位置偏离原稿纸P的中心线p1,拉纸辊8的拉力作用位置偏离原稿纸P的中心线p1。此时,如原稿纸压件21如图4D所示在拉纸辊8上游一侧上的一位置p3上下压原稿纸P,在位置p3上在原稿纸压件21与原稿纸P之间就会生成摩擦力。生成摩擦力的位置p3位于原稿纸P的重心p2的周围,因此摩擦力用作抵制围绕原稿纸P重心p2的转矩的制动力而防止原稿纸P的歪斜传送。由于该摩擦力为生成在原稿纸压件21的摩擦件24与原稿纸P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因此它生成足够的制动力。此外,由于原稿纸压件21的摩擦件24与原稿纸P之间的接触区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呈细长形,因此可有效产生抵制围绕原稿纸P重心p2的转矩的制动力。
在原稿纸同时抵靠两引导板18的情况下,拉纸辊8在其中心线上接触原稿纸,拉纸辊的拉力作用在原稿纸的中心线上,不出现围绕原稿纸重心的转矩。
原稿纸P的歪斜传送不仅出现在拉纸辊8与原稿纸的接触位置偏离原稿纸P的中心线p1之时,而且如图6所示出现在拉纸辊8作用在原稿纸p上的压力F向右或向左偏移时。此时原稿纸压件21也有效防止原稿纸P的歪斜传送。
在该原稿纸馈送装置中,如多张原稿纸的宽度不同,原稿纸的一边对齐、抵靠在引导板18之一上。这样,由于原稿纸压件21防止其一边受一引导板18的引导的原稿纸的歪斜传送,因此可有效防止小宽度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此外,由于原稿纸压件21中有重物25,即使原稿纸的张数很多、从而压在原稿纸上的原稿纸压件21的位置很高,原稿纸压件21下压原稿纸的压力也可保持不变而把原稿纸压件21与原稿纸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保持在合适大小上。
此外,由于原稿纸压件21中有摩擦件24,因此可可靠生成原稿纸压件21与原稿纸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下面说明原稿纸压件21在原稿纸上确切压靠位置的一例。
如图7A和7B所示,不管原稿纸压件21压靠原稿纸P的位置p3靠近还是远离拉纸辊8,只要压靠位置p3偏离拉纸辊8的中心r就会在原稿纸P上产生以压靠位置p3为中心的转矩而造成原稿纸P的歪斜传送。以压靠位置p3为中心的该转矩随着位置p3靠近拉纸辊8而增加,随着位置p3离开拉纸辊8而减小。因此最好把原稿纸压件21设置在远离拉纸辊8的位置上。
但是,当把原稿纸压件21设置在远离拉纸辊8的位置上时,原稿纸压件21妨碍原稿纸在原稿纸纸盘1上的装纸。
此外,一旦拉纸辊8拉纸后原稿纸的前边夹住在两分纸辊9之间,原稿纸就由拉纸辊8和分纸辊9保持在两点上,因此原稿纸的歪斜量不再增加。原稿纸压件21在原稿纸前边达到分纸辊9前足以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为此,把原稿纸压件21压靠原稿纸的位置p3与尺寸最小的原稿纸后边之间的距离设定成大于拉纸辊8与分纸辊9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到尺寸最小的原稿纸的后边的该距离为从原稿纸纸盘1开始向前传送尺寸最小的原稿纸时的一值。
设尺寸最小的原稿纸P为A5纸,在该原稿纸馈送装置中从拉纸辊8到分纸辊9的距离S2为50mm,从A5纸的宽度即145mm和该距离S2(=50mm)得出从原稿纸压件21压靠原稿纸的位置p3到拉纸辊8的距离为60mm。此时,从压靠原稿纸P的位置p3到原稿纸P后边的距离S3为65mm,可在原稿纸P达到分纸辊9前保持原稿纸压件21压靠原稿纸P。此外,原稿纸压件21不妨碍原稿纸在原稿纸纸盘1上的装纸。
在这样把从原稿纸压件21压靠原稿纸的位置p3到拉纸辊8的距离设为60mm后,用实验证明该原稿纸压件21防止原稿纸歪斜传送的效果。该实验的结果示出在图10A-10E中。
在该实验中,如图9S和9B所示,作为歪斜量(mm)测量相对传送方向歪斜的原稿纸P的左右角之间的偏差量。由右角传送延迟造成的歪斜量和由左角传送延迟造成的歪斜量用正号(+)和负号(-)加以区分。在PS辊11的上游和下游测量该歪斜量。在上游测得的歪斜量称为PS前歪斜量,在下游测得的歪斜量称为PS后歪斜量。
摩擦件24用尿烷树脂制成,重物25的重量为11.8g。
图10A示出不使用原稿纸压件21时从原稿纸纸盘1向前传送40张原稿纸时PS前歪斜量和PS后歪斜量的测量结果。
图10B示出装原稿纸压件21但没有摩擦件24和重物25时从原稿纸纸盘1向前传送40张原稿纸时PS前歪斜量和PS后歪斜量的测量结果。
图10C示出装原稿纸压件21且只有重物25但没有摩擦件24时从原稿纸纸盘1向前传送40张原稿纸时PS前歪斜量和PS后歪斜量的测量结果。
图10D示出装原稿纸压件21且只有摩擦件24但没有重物25时从原稿纸纸盘1向前传送40张原稿纸时PS前歪斜量和PS后歪斜量的测量结果。
图10E示出装原稿纸压件21且加上重物25和摩擦件24时从原稿纸纸盘1向前传送40张原稿纸时PS前歪斜量和PS后歪斜量的测量结果。
比较图10A-10E中各曲线显然可知,在装有原稿纸压件21时原稿纸的歪斜量减小。加上摩擦件24或重物25要比不加摩擦件24或重物25原稿纸的歪斜量减小得更多。确切说,尽管在不使用原稿纸压件21的情况下PS后歪斜量最大值为6mm(见图10A曲线),在装上原稿纸压件21和不加摩擦件24和重物25的情况下PS后歪斜量减小到约3mm(见图10B中曲线)。此外,装上原稿纸压件21并加上摩擦件24和重物25后,PS后歪斜量减小到不大于2mm(约1.5mm)(见图10E中曲线)。
第二实施例图11为本发明原稿纸馈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11中,作用与图1和2所示装置相同的部件用同一标号表示。
在该实施例的原稿纸馈送装置中,拉纸辊8两边上有一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原稿纸压件21的移动机构31和一对检测原稿纸歪斜量和歪斜传送方向的歪斜传感器32。一控制单元33根据歪斜传感器32检测的原稿纸的歪测量和歪斜传送方向控制对移动机构31的驱动,从而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适当移动原稿纸压件21以不断精确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如图12所示,在移动机构31中,一支撑板34上有一对凸片34a。原稿纸压件21的臂23的轴部23a插入在凸片34a的孔中,使得原稿纸压件21支撑成能围绕原稿纸压件21的臂23的轴部23a转动。
支撑板34上有一对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呈细长形的长轴线开口34b,原稿纸馈送装置主体的一对支撑轴35插入这些长轴线开口34b中。因此,支撑板34和原稿纸压件21支撑成能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X上移动。
此外,一蜗杆36固定在支撑板34的一边上,一步进电动机37装在原稿纸馈送装置主体上以及一固定在步进电动机37输出轴上的蜗轮38与蜗杆36啮合。控制单元33控制对步进电动机37的驱动而控制蜗轮38的转动角度,从而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X上移动蜗杆36而改变支撑板34和原稿纸压件21在方向X上的位置,从而在方向X上调节原稿纸压件压靠原稿纸的位置。
歪斜传感器32为反光或传光传感器,检测原稿纸的前边。由于原稿纸的传送速度保持不变,因此歪斜传感器32检测的原稿纸前边方向上的时间延迟与原稿纸的歪斜量和歪斜传送方向对应。控制单元33根据歪斜传感器32检测的在原稿纸前边方向上的时间延迟检测原稿纸的歪斜量和歪斜传送方向。
当歪斜传感器32检测的原稿纸的歪斜量不小于一定量时,控制单元33升起拉纸辊8和原稿纸压件21使得原稿纸压件21离开原稿纸纸盘1上的原稿纸。此时,如图13所示,控制单元33控制对移动机构31的驱动,按照歪斜传感器32检测到的原稿纸歪斜量和歪斜传送方向在X方向上适当移动原稿纸压件21。然后,降下拉纸辊8和原稿纸压件21,使得原稿纸压件21压靠原稿纸纸盘1上的原稿纸。这样,始终精确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通过控制对一驱动机构(未示出)的一电动机的驱动来升降拉纸辊8和原稿纸压件21。
例如,当原稿纸P如图14所示在箭头C方向上歪斜时,传送原稿纸P的力在拉纸辊8下边比拉纸辊上边大。因此,在按照歪斜量调节移动距离的同时在X方向上向下移动原稿纸压件21(压靠位置p3),赋予原稿纸P在位置p3上抵制该大传送力的精确摩擦力(制动力),从而防止原稿纸P的歪斜传送。也可在X方向上向下移动压件21(压靠位置p3),使得在与箭头C方向上造成歪斜传送的原稿纸转矩相反的方向上生成原稿纸的以原稿纸压件21为中心的转矩抵消原稿纸的造成歪斜传送的转矩,从而防止原稿纸的歪斜传送。
原稿纸P的歪斜传送出现在拉纸辊8的拉力的作用位置偏离原稿纸P的中心线p1之时或拉纸辊8作用在原稿纸P上的压力向右或向左偏移之时。但是,在此两种情况下,通过在X方向上移动压件21并按照歪斜量调节移动距离都可精确防止原稿纸P的歪斜传送。
在上述实施例中,歪斜传感器32检测原稿纸的歪斜量和歪斜传送方向后按照所检测原稿纸的歪斜量和歪斜传送方向在X方向上移动原稿纸压件21。但是,也可由使用者确定原稿纸的歪斜量和歪斜传送方向后用手移动原稿纸压件21。此时,如图15所示,控制单元33、蜗杆36、步进电动机37、蜗轮38等可省略。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可以各种方式予以修正。例如,原稿纸压件的形状和大小可按需要修正。可修正原稿纸压件的底面形状以适当改变原稿纸压件与原稿纸之间摩擦力的生成区的形状或大小。
在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范围内可以各种其它方式实施本发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看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范围由后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说明限定,在与权利要求相当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正和改动都包括在此。
权利要求
1.一种使得一拉纸辊接触一原稿纸并通过使拉纸辊转动而向前拉动该原稿纸的原稿纸馈送装置,其中,该原稿纸馈送装置沿原稿纸传送方向在上游侧面上的位置处有一原稿纸压件,用于在原稿纸表面上生成摩擦力。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纸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原稿纸压件包括用于压原稿纸表面的重物。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纸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原稿纸压件包括一接触原稿纸表面、生成摩擦力的摩擦件。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纸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相对原稿纸升降拉纸辊的升降机构,其中,该升降机构可随着拉纸辊的升降使原稿纸压件升降,该原稿纸压件可压靠也可离开原稿纸。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纸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原稿纸压件可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纸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在与原稿纸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使原稿纸压件压靠原稿纸表面的压靠位置移动的移动装置,用于检测由拉纸辊向前传送的原稿纸的歪斜传送的歪斜传送检测装置,以及当歪斜传送检测装置检测到原稿纸歪斜传送时用该移动装置移动、从而调节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的压靠位置的控制单元。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纸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拉纸辊向前传送的原稿纸一张一张分开的分纸辊,其中,从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的压靠位置到尺寸最小的原稿纸的后边的距离大于从拉纸辊到分纸辊的距离。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原稿纸馈送装置一实施例中,一原稿纸馈送装置使得一拉纸辊接触一原稿纸后拉纸辊转动而向前拉动该原稿纸,该原稿纸馈送装置在原稿纸传送方向上该拉纸辊上游一位置上有一原稿纸压件在原稿纸表面上生成摩擦力。
文档编号H04N1/00GK1937692SQ20061013984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
发明者清家俊彦, 泉英志, 牧浦尚, 赤川雄飞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