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分复用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534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分复用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波分复用器件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的集成PD的WDM器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单模光纤ll进入的发散光束 Ll经过一个Grin lens等透镜12变成平行光束L2,上述平行光束L1的波长为入1的光束L3借由 WDM膜片13透射后,所述L3光束再经过透镜14汇聚到光探测器15由芯片16接收。
上述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稳定,并且入射WDM膜片的光束L2是平行光束,透过WDM膜片13的 光谱曲线不会縮小带宽。其中,图3中的A曲线为该结构的L3光束的光谱曲线。但是该结构包 含有两个Grin lens透镜,从而使得成本较高。
为了克服上述成本高的缺陷,现行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结构,如图2所示,从单模光纤 21进入的发散光束L1直接透过WDM膜片23的光束L3,然后被光探测器25上的球透镜22汇聚到 光探测器25的芯片26上,该结构相比图l的结构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少了透镜的成本 ,但是入射到WDM膜片13的光束L1是发散光束,对于通常用的SMF28光纤其发散半角为8度, 而WDM膜片的光谱曲线与光束的入射角度是相关的,因此透过WDM膜片3的光束L3的光谱带宽 将会縮小,如图3中的B曲线所示,现有技术B曲线的带宽比现有技术1的曲线带宽小。因此这 种结构只能应用在波长1和波长2的间隔过渡带比较宽的情况,比如1310nm与1550nm,当波长 l和波长2的间隔比较窄时,例如CWDM的间隔1550nm与1570nm,则不能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宽的低成本结构波分复用器件。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波分复用器件包括一单模光纤, 一段多模光纤,一WDM 膜片,以及一光探测器,其中,从单模光纤入射的发散光束L1借由多模光纤縮小其发散角度 而为小发散角的光束L2,所述波长为入1的光束L3借由WDM膜片透射,后借由光探测器接收。其中,多模光纤的长度可根据要求的L2光束的角度以及多模光纤的参数而确定;
其中,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可以熔接而成; 其中,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可以是空气隙; 其中,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可以是用胶连接固定; 其中,光探测器可以是带有透镜封装的; 其中,光探测器可以是不带有透镜的平窗封装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成本较低的多模光纤的合理结构,使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从而 符合大批量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集成PD的WDM器件结构示意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集成PD的WDM器件结构示意图3为各种结构的出射光束的光谱曲线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波分复用器件30包括一单模光纤31, 一段多模光纤32, 一WDM膜 片33,以及一光探测器34,其中,从单模光纤31入射的发散光束L1借由多模光纤32縮小其发 散角度而为小发散角的光束L2,所述波长为入1的光束L3借由WDM膜片33透射,后借由光探测 器34的芯片341接收。
其中,多模光纤32的长度可根据要求的L2光束的角度以及多模光纤的参数而确定;
其中,多模光纤32与单模光纤31可以熔接而成;
其中,多模光纤32与单模光纤31可以是空气隙;
其中,多模光纤32与单模光纤31可以是用胶连接固定;
其中,光探测器34可以是带有透镜封装的;
其中,光探测器34可以是不带有透镜的平窗封装的。
其中,如图3所示,通过实用新型结构后的光束L3为曲线C,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然C曲 线光束的带宽较宽。
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成本较低的多模光纤32的合理结构,使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从
而符合大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 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权利要求1.波分复用器件包括一单模光纤,一段多模光纤,一WDM膜片,以及一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单模光纤发射光束L1;还包括多模光纤接收光束L1,且缩小光束L1的发散角度而为小发散角的光束L2,WDM膜片透射光束L2中波长为λ1的光束L3,还包括光探测器接收光束L3。
专利摘要波分复用器件包括一单模光纤,一段多模光纤,一WDM膜片,以及一光探测器,其中,从单模光纤入射的发散光束L1借由多模光纤缩小其发散角度而为小发散角的光束L2,所述波长为λ1的光束L3借由WDM膜片透射,后借由光探测器接收。本实用新型利用成本较低的多模光纤的合理结构,使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从而符合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H04B10/02GK201069866SQ20062020049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7日
发明者徐之光, 王则钦, 红 谢, 彬 陈 申请人: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