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文档序号:763726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通过下行链路进行分组调 度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2000 )为代表的 第三代通信方式中,下行链路使用5MHz的频带,实现2Mbps以上的信息传 送速率。在IMT-2000中,采用单载波方式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 Wideband-CDMA)方式。尤其,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采用自适应调制及编码(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hannel Coding)方式、MAC层上的分组的自动重发(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方式、高速分组调度等,从而取得传送速率的高速化和高质 量化。对于AMC,例如记载在非专利文献1中。此外,对于ARQ,例如记 载在非专利文献2中。
图1是用于说明AMC方式的概念图。 一般地,如果来自基站的发送功 率一定,则可以预测接近基站10的终端11能够比远离基站10的终端12以 更大的功率接收信号。因此,由于对于终端11的信道状态被估计为良好,所 以调制阶数以及编码率采用大的值。相对于此,终端12只能以比终端11小 的功率接收信号。因此,由于对于终端12的信道状态被预测为不好,所以调 制阶数以及编码率采用小的值。
图2表示调制方式(调制阶数)和信道编码率的组合的例子。在图表中, 右端的列表示将调制方式M为QPSK方式、信道编码率R为1/3的情况下的 比特速率设为1时的相对的比特速率。例如,在M二QPSK、 R4/2时,可得 到1.5倍的比特速率。 一般地,比特速率大时,有所接收的信号的准确度变 低的倾向。如图所示,表示信道状态的量和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的组合(MCS 号)预先由表所决定,根据信道状态,适当地选择合适的MCS号。在图示的 例子中,附加号,使得比特速率越大时MCS号越大。表示信道状态的量,一
般作为信道状态信息(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被管理。信道状态信 息CQI,例如也可以由期望信号和非期望信号的功率比来表现,典型地,也 可以由接收信号的SIR (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ower ratio )或SINR等来表现。
图3是用于说明ARQ (更正确地说,是混合ARQ)方式的概念图。混 合ARQ方式是对应于检错(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结果来请求重 发分组的ARQ方式和进行纠错的纠错编码(或也称为信道编码)方式的组合 的技术。如图所示,在发送数据序列附加CRC位(SI),它被进行纠错编码 (S2 )之后发送。在接收该信号时,进行纠错解码(也称为信道解码)(S3 ), 并进行检错(S4)。当检测出差错时,对发送端请求重发该分组(S5 )。如图 4所示,对于如何进行重发等,有几个方法。
在图4的(a)所示的方法中,从发送端对接收端发送分组PI,当在接 收端检测出差错时,分组P1被丟弃,请求重发。对应于重发请求,发送端重 发与分组P1相同内容的分组(用P2表示)。
在图4的(b)所示的方法中,即使从发送端对接收端发送分组PI,并 在接收端检测出差错,分组P1也不被丢弃而被维持。对应于重发请求,发送 端重发与分组PI相同内容的分组(用P2表示)。接收端将之前所接收的分组 和本次所接收的分组进行合成,生成分组P3。分组P3相当于分组PI的内容 以两倍的功率发送,所以提高解调精度。
在图4的(c)所示的方法中,即使从发送端对4妄收端发送分组PI,并 在接收端检测出差错,分组P1也不被丢弃而维持。对应于重发请求,发送端 将对于分组P1施加某种运算所导出的冗余数据作为分组P2来发送。例如,
假设通过对分组PI进行编码,可导出如P1、 Pl'、 Pl〃.......的多个序列。
可导出怎样的序列是作为"穿孔图案"被预先决定,依赖于所使用的编码的 算法而不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当发送端接收重发请求时,将Pl'作为分组 P2来发送。接收端对之前所接收的分组和本次所接收的分组进行合成,生成 分组P3。在分组P3中,冗余长度被增加,所以解调精度成为更加准确。例 如,如果分组P1的编码率为1/2时,分组P3的编码率成为1/4,所以准确度 变得更高。这里,要求接收端事先掌握编码算法是什么算法和被发送什么样 的冗余数据(穿孔图案)等的信息。
高速分组调度方式是提高下行链路中的频率的利用效率的技术。在移动 通信环境中,移动台(用户)以及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随时间变化。此时,
即使要对信道状态恶劣的用户发送很多数据,也很难提高吞吐量,另一方面, 可以对于信道状态良好的用户提高吞吐量。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对每个用户
判别信道状态的好坏,对信道状态良好的用户优先分配共享数据分组(Shared data packet),从而可以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图5是表示用于说明高速分组调度方式的概念图。如图示,在各个时隙, 对信道状态良好的用户(SINR值较大的用户)分配共享数据分组。另外,如 图6所示,在分配共享凄史据分组时,也可以利用多个码,在一个时隙(帧) 中复用发往不同的用户的凄t据。在图示的例子中,利用码#1~#10,在五个 帧中的第三帧中,被复用对于用户#1和用户#2的两种数据。
非专利文南t 1: T.Ue,S.Aampei,N.Morinaga and K.Hamaguchi, "Symbol Rate and Modulation Levelel —Controlled Adaptive Modulation/TDMA/TDD System for High-Bit-Rat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IEEE Trans.VT,pp.113 4-1147,vol.47,No.4,Novl998
非专利文南大2: S丄in,Costello,Jr.and M.Miller, "Automatic-Repeat-Reques t Error Control Schemes",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vol.l2,No.l2,pp.5-l 7,Dec.l9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技术领域中,要求无线传输的进一步的高速化以及大容量化,在 将来的系统中,需要利用比当前的系统所使用的频带更宽的频带。但是,在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带变宽时,多路径衰落所引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也变大。图19示意性地表示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的信号的接收电平。 如图19(A)所示,如果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带是较窄的频带时,在其频带 内的接收电平可作为一定的电平来处理。但是,如图19 (B)所示,如果该 频带为宽带时,接收电平的频率依赖性变得显著。因此,将整个无线频带分 割为多个频率块,按每个频率块为单位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RQ、分组调 度,有可能对高速以及大容量有效。但是,在这些控制都按最小数据为单位 进行的情况下,需要很多控制信号,有可能反而使数据的传送效率恶化。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对信道状态较好的通信对象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的通 信系统中,提供高效率地传送用于使频率的利用效率提高所需的控制信道的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使用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利用包括了 一个以上的载波频率的一
个以上的频率块,对信道状态较好的通信对象优先发送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对于多个通信对象的各个通信对象,对每个频率块评价信道状态, 并从所述多个通信对象中选择一个以上的通信对象;决定单元,根据所评价 的信道状态,至少决定调制方法;生成单元,为了所选择的通信对象接收数 据信道,生成用于表示可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频率块以及所决定的调制方法的 控制信道;以及发送单元,将所述控制信道以及通过所述调制方法所调制的 数据信道发送到所述选择出的通信对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对信道状态较好的通信对象优先地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 系统中,可进一步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图1是用于说明AMC方式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调制方式以及信道编码率的组合的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混合ARQ方式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重发方式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接收质量的图。
图6是表示多个用户进行码复用的情况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在无线资源分配单元进行时间复用的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在无线资源分配单元进行频率复用的情况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无线资源分配单元进行码复用的情况的图。
图11是表示使用多个频率块来分配无线资源的情况的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发送步骤的图。
图12B是用于更加详细说明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
图12C是用于更加详细说明发送步骤的流程图(2)。
图12D是用于更加详细说明发送步骤的流程图(3)。
图13是列举了控制信息的内容的图表。 图14是表示通过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使控制信息和除此之外的信息映 射的几个例子的图。
图15A是表示通过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对每个频率块映射控制信息的例
子的图。
图15B是表示局部化(localized) FDM的一例的图。 图15C是表示分布化(distributed) FDM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对控制信息施加才企^"编码的情况的图。 图17是表示对控制信息施加纠错编码的情况的图。 图18是表示比较各种传输方法的图表。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情况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 图21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 图22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2)。 图23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2)'。 图24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2)"。 图25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3 )。 图26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 图27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2)。 图28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3 )。 图29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图30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2)。 图31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3 )。 图3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的方框图。 图33是例示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34是例示MCS号以及发送功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35A是表示进行以往的AMC控制的情况下的对于各资源块的发送功 率的图。
图35B是表示通过本实施例进行AMC控制以及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下 的对于各资源块的发送功率的图。
图36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对MC1、 2、 3达到的吞吐量以及信噪比的关系 的图。
图37是表示资源块的示意性的分配例子的图。
图38是表示对于各资源块的发送功率的例子的图。
图39是表示对于各资源块的发送功率的其他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10基站
11、 12终端
702无线资源分配单元
704快速傅利叶反变换单元
706保护间隔插入单元
720公共控制信道处理单元
740共享控制信道处理单元
760共享数据信道处理单元
761分组调度单元
722、 742、 762信道编码单元
724、 744、 764数据调制单元
726、 746、 747、 766扩频单元
745控制信息分割单元
768功率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多个通信对象的每个通信对象,对每 个频率块评价信道状态,并基于评价结果选择一个以上的通信对象,对应于 所评价的信道状态,至少决定调制方法,生成用于表示所选择的通信对象接 收数据信道可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频率块以及所决定的调制方法的控制信道, 将所述控制信道以及通过所述调制方法所调制的数据信道发送到所述被选择 的通信对象。因为用少的比特数所能够确定的调制方法对凄t据传输效率产生 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利用宽范围的频带进行分组调度以及AMC的控制的 通信系统中,将控制信息有效地传送到移动台,可进一步提高频率的利用效 率。
也可以根据每个频率块的信道状态,还决定信道编码率。此外,也可以 发送通过该调制方法所调制并通过该信道编码率所编码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对每个频率块决定信道编码率。由此,可以对每个频率块进行自适应调 制编码。
从简化控制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将信道编码率对多个频率块:&定为相同 的值。是因为信道编码率对于数据的传送效率,不会像调制阶数那样产生大 的影响。
发送装置也可以包括用于从通信对象接收数据的重发请求的单元,对应 于重发请求,发送单元重发数据。对应于重发请求的数据的重发,也可以是 对每个频率块进行。由此,可以将重发控制对每个频率块进行。
为了进行混合ARQ,发送装置也可以包括对控制信道进行纠错编码的纠 错编码单元。从减少差错的发生的观点出发,纠错编码单元也可以将控制信 道对每个频率块进行纠错编码。此外,也可以在控制信道中,对物理层的控 制信息和比物理层高层的控制信息分别进行纠错编码。
从应对通信对象错误地进行不适当的处理等的问题的观点出发,也可以 在从发送单元发送的数据中包含对于控制信息的才全错码。也可以在对于物理 层以及比物理层高层的两种控制信息中分别附加4企错码。
实施例1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说明在下行链路中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的系纟充,4旦也可以在其4也的 多载波方式的系统中适用本发明。下行链路的宽范围的频带被分为多个频率 块来使用。 一般一个频率块包括一个以上的载波频率,但本实施例中,假设 每个频率块包括多个副载波。另外,这样的频率块也被称为资源块或者组块 (chunk)。频率块或者组块也可以使用于分配无线资源的单位。
图7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700。如本实施例所示,发送机 700 —般是设置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但也可以设置在其他装置中。在以 下的说明中,没有声明的话,基站和发送机同样地使用。在表示发送机700 的一部分的图7中,表示公共控制信道处理单元720、共享控制信道处理单 元740、共享数据信道处理单元760、无线资源分配单元702、傅利叶反变换 单元704、以及保护间隔插入单元706。
公共控制信道处理单元720进行用于发送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的信道编码、调制以及扩频。公共控制信道包括如基站的扰频码的 一定的信息。
共享控制信道处理单元740进行用于发送共享控制信道(shared control channel)的编码、调制以及扩频。共享控制信道包括移动台用于解调共享数 据信道所需的调度信息等。
公共控制信道处理单元720包括信道编码单元722、数据调制单元724、 以及扩频单元726。共享控制信道处理单元740也包括信道编码单元742、数 据调制单元744 、以及扩频单元746 。
信道编码单元722、 742将输入的信号按照某一编码算法进行编码并输 出。信道编码单元例如也可以进行巻积编码。
数据调制单元724、 744将输入的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数据调制单元例 如也可以进行.QPSK那样的调制。
扩频单元726、 746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扩频并输出。
共享数据信道处理单元760除了进行共享数据信道(发送数据)的信道 编码、调制以及扩频之外,还进行分组调度。共享数据信道处理单元760包 括分组调度单元761、信道编码单元762、数据调制单元764、以及扩频单 元766。
分组调度单元761分别接收应发送到一个以上的移动台的数据,并基于 来自各个移动台的反馈信息等,进行数据传输的调度。应发送到移动台的数
据从比基站高层的装置或者网络接收,对每个移动台分别存储在发送緩冲器 中(未图示)。反馈信息包括移动台所测定的信道状态信息(CQI),在本实 施例中,CQI表现为SIR。分组调度单元761基于从各移动台所报告的信道 状态信息CQI,对每个移动台评价传播路径的状态,选择信道状态较好的移 动台。另外,如后所述,来自移动台的信道状态信息CQI被报告给每个频率 块(或组块)。分组调度单元761基于来自各移动台的信道状态信息CQI,决 定对应于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的组合(MCS号)。MCS 号按照如图2所示的表来决定。此外,分组调度单元761基于反馈信息,也 进行有关重发分组的处理。所选择的移动台、MCS号、重发控制信息等的信 息作为控制信息被输出,控制信息被提供到共享控制信道处理单元740。应 发送到所选择的移动台的数据作为发送数据被提供到信道编码单元762。
信道编码单元762将输入的信号按照某种编码算法进行编码并输出。信 道编码单元例如也可以进行特播(turbo)编码。
数据调制单元764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数据调制单元例如
也可以进行QPSK、 16QAM、 64QAM的各种调制。 扩频单元766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扩频并输出。
无线资源分配单元702对公共控制信道、共享控制信道以及共享数据信 道的扩频后的信号适当地进行复用并输出。复用也可以是时间复用、频率复 用或者码复用的任一方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方式的组合。图8表示两个 信号被时间复用的情况。图中,信道#1、信道#2表示公共控制信道、共享控 制信道以及共享数据信道中的任两个。为了简化说明,表示两个信号的复用 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三个信号被时间复用。图9表示两个信号被频率复用的 情况,图10表示两个信号被码复用的情况。通过图7的无线资源分配单元 702进行某种复用,对公共控制信道、共享控制信道以及共享数据信道分配 适当的无线资源(时隙、频率和/或码)。
傅利叶反变换单元704通过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利叶反变换 (IFFT),从而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并输出调制后的信号。
保护间隔4#入单元706对所输入的信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OFDM方式 中的码元(OFDM码元)并l命出。OFDM码元丰^入到未图示的无线单元,并 无线发送。
图11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的动作例子的概念图。 如上所述,下行链路的宽范围的频带分割为多个频率块或組块,在本实施例 中,每个频率块包括多个副载波。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资源的分配不仅对每 个时隙(在图中,作为发送时隙表示)进行,也对每个频率块进行。如后所 述,该时隙也可以是一个发送时间间隔(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也 可以某些分组的持续时间。在图示的例子中,下行链路的整个频带被分割为 八个频率块,任一个频率块都包括相同个数的副载波。对这八个频率块的每 个频率块监视信道状态,对于信道状态较好的移动台分配频率块。
图12A是表示基站所进行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在步骤121中,基站从 一个以上的移动台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QI,并分析这些内容。对每个频率块 才艮告例如接收SIR即信道状态信息CQI。即,在该流程开始前,移动台例如 测定导频信号的接收信号质量,并对每个频率块测定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
在步骤122,基于所报告的每个频率块的接收SIR,对每个频率块判别信 道状态较好的移动台,并分别选择对每个频率块报告了最好的接收SIR的移 动台。进一步,也决定与接收SIR对应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的组合(MCS
号)。该组合的决定也对每个频率块进行。步骤121以及步骤122的处理主要 在图7的分组调度单元761中进行。另外,如后所述,对每个频率块决定调 制方式,但对于信道编码率,可以对多个频率块使用相同的值。
在图12A的步骤123中,生成公共控制信道、共享控制信道以及共享数 据信道。这些处理在图7的各处理单元720、 740、 760中进行。这里,各信 道无需在这个步骤中同时生成。共享控制信道基于从图7的分组调度单元761 输出的控制信息而生成。该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解调共享数据信道所需的信息 (MCS号等)。对于控制信息的细节以及其发送方法在后叙述。
在图12A的步骤124中,生成OFDM码元。该处理主要在图7的无线 资源分配单元702、 IFFT单元704以及保护间隔插入单元706等中进行。
在图12A的步骤125中,按照对于在步骤122中选择的移动台所决定的 MCS号,在一个以上的频率块中进行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
图12B表示用于说明图12A的步骤123、 124中进行的动作例子的流程 图。在步骤S1,对发送数据序列附加用于才全一睹的位。在图示的例子中,附加 循环冗余纟企测(CRC)位,但也可以附加其他的^r错位。
在步骤S2,进行信道编码。如上所述,信道编码在图7的信道编码单元 722、 742、 762中进行,但对于数据信道的信道编码,特别地在信道编码单 元762中进行。
在步骤S3,进行有关混合ARQ的处理。更具体地说,生成用于表示发 送的分组是重发对象的分组还是新的分组的信息、生成用于指定重发分组的 冗余形式(version)的信息等。冗余形式可通过穿孔(puncturing)或重发 (repetition)变更。此外,在该步骤中,也可以是变更信道编码率。
在步骤S4中,进行对物理信道的分配,对各频率块分配编码后的码元。 该处理主要是在图7的无线资源分配单元702中进行。由频率调度来决定, 对于将哪个用户的码元对哪个频率块分配。
在步骤S5-1 N中,对每个频率块进行数据调制,生成发送码元。这里, N是频率块的总数。之后,进行用于对发送码元进行无线发送的未图示的处 理。
在图12B所示的例子中,对每个频率块决定调制方式,所以对每个频率 块设定相应于各频率块的传送速率。因此,图示的动作例子对于提高发送吞 吐量的观点看是有益的。 在图12C所示的例子,到步骤S1 S4为止与图12B相同,但步骤S5' 的处理是对每个频率块共同地进行。在步骤S5'中表示对所有的频率块决定共 同的调制方式。更一般地,也可以对多个频率块共同地决定调制方式。通过 在多个频率块使用共同的调制方式,从而可以与图12B的情况相比,减少用 于对发送端通知调制方式所需的控制位数(信息量)。
另外,如图12D所示,不仅是调制方式,也可以对每个频率块决定信道
数据的解码的观点出发,优选地,通过图12B、 C所示的方法来发送信号。
在图11的例子中,对于包括最低副载波的频率块#1,在某一发送时隙选
择用户#1,在接下来的发送时隙选择用户#2。这表示,在最初的发送时隙中,
在该频率块用户#1是最佳的信道状态,在接下来的发送时隙用户#2是最佳的
信道状态。这样,对每个发送时隙判定各频率块最佳的信道状态的移动台,
并通过相应于该移动台的自适应调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以非常有效
地使用宽范围的频带。
图13表示图7的分组调度单元761对共享控制信道处理单元740提供的
主要的控制信息的细节。如图中最左列的"文件名"所示,控制信息中包括
组块分配信息、调制方式信息、编码率信息、混合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
分组状态信息以及UE识别信息。
组块分配信息(Chunk allocation information )表示对哪个移动台(用户)
分配哪个频率块。对某一移动台(用户)所分配的频率块数是对应于所请求
的数据速率来决定, 一般也可以是l以上的数值。在图11的例子中,在最初
的发送时隙,对两个频率块M、 #4分配用户#1,对剩余的用户#2~6、 8分别
分配一个频率块。在之后的发送时隙,对每个用户各分配一个频率块。这样
的频率块的分配情况表示在组块分配信息中。该信息属于物理层的控制信息。
因为该信息表示多个频率块被如何分配,所以无需对每个频率块通知给移动 台
调制方式4言息(Modulation scheme information)表示在下4亍4连3各的凄丈据 传输所〗吏用的调制方式,并由MCS号来确定。例如,也可以-使用QPSK、 16QAM、 64QAM、 128QAM等的多变量调制方式。该信息属于物理层的控 制信息。优选地,该信息对每个频率块通知给移动台,但也可以多个频率块 共同地通知。
编码率信息(Coding rate information)表示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所使用 的信道编码率,也可以由MCS号来确定。例如,也可以使用由1/8=0.125的 倍数所规定的信道编码率。该信息属于比物理层高层的第二层控制信息。信 道编码率也可以与调制方式一同,对每个频率块进行管理,并对每个频率块 通知给移动台,也可以与调制方式分别进行管理,对多个频率块使用相同值。 图13的最右列的"有"对应于前者的情况,"无"对应于后者的情况。
混合ARQ处理信息(Hybrid-ARQ process information )表示有关重发控 制的分组号。该信息属于第二层控制信息。混合ARQ中的分组的重发也可以 对每个频率块进行,也可以不区别频率块并对每个发送时隙进行。图13的最 右列的"有"对应于前者的情况,"无"对应于后者的情况。
冗余形式(Redundancy version)表示重发控制所使用的穿孔图案是哪一 种。该信息属于第二层控制信息。与混合ARQ处理信息相同地,冗余数据的 发送也可以对每个频率块进行,也可以不区分频率块而对每个发送时隙进行。 图13的最右列的"有,,对应于前者的情况,"无"对应于后者的情况。
分组状态信息(Packet status information )区别从基站发送到移动台的分 组是第一次发送的分组(新分组),还是重发的分组(重发分组)。该信息属 于第二层控制信息。混合ARQ中的分组的重发也可以对每个频率块进行,也 可以不区分频率块而对每个发送时隙进行。图13的最右列的"有"对应于前 者的情况,"无,,对应于后者的情况。
或者用户进行区分,也被称为用户识别符或者识别信息。该信息属于物理层 的控制信息。该信息与组块分配信息相同地,无需对每个频率块通知给移动
图14表示通过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使控制信道和除此之外的信道映射 的几个例子的图。在结构例子1中,在某一频率范围以及整个持续时间内, 控制信道被映射或复用。频率范围可以与频率块的范围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结构例子2中,在整个频域以及某一期间内,控制信道^t映射。在结构例 子3表示结构例子1以及结构例子2所示的映射的组合的一例。即,在结构 例子3中,在某一频率范围以及某一期间内,控制信道被映射。总之,将控 制信道沿着频率方向宽范围地映射的话,频率分集效应变大,从提高接收信 号质量的观点来看是有益的。
结构例子4是通过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将控制信道对每个频率块进行映 射的例子。因在控制信道中包括数据大小依赖用户数或频率块而变化的数据, 所以将所有的控制信道用结构例子2的方法进行映射的话,控制信道所占的
期间在时间上不一定,解调处理被复杂化。将结构例子2和结构例子4组合
的话,例如可以将有关整个频率块的控制信道(不特定控制信道)如结构例
子2那样在整个频域映射,在某一频率块固有的控制信道(特定控制信道)
仅对该频率块进行映射。由此,可以取得控制信道的解调处理的高效化以及
高质量化。如图15A所示地,为了对每个频率块映射控制信道而设置了控制 信息分割单元745,期望将有关特定的频率块的控制信道和除此之外的控制 信道分离。
图4所示的映射的结构例子只不过是例示,控制信道和其他信道也可以 通过时间、频率或码的独立方式或者组合方式来进行各种复用。而且,复用 的对象不仅限于控制信道和其他信道,可以复用任何信道。例如,在复用各 用户的数据信道时,可使用各种复用的方法。作为一例,对多个用户的每一 个用户分配一个以上的频率块,对每个频率块通过如图12B所示的方法来决 定调制方式。在图15B所示的例子中,也可以对四个用户的每个用户分配频 率块,对这些频率块的每个分别i殳定调制方式。或者也可以如图12C所示地, 决定多个频率块共同的调制方式。如图15B所示的频率方向的复用是起因于 特定的频带被特定的用户所占有,所以被称为局部频率复用(localized FDM) 方式。相对于此,也存在有关特定的用户的信道在宽频带中分散的方式,被 称为分布频率复用(distributed FDM )方式。在这个方式中,各信道具有在频 率轴上按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分散所分配的多个频率分量(副载波分量),不同 的信道在频域(frequency range )相互正交。图15C的各用户的信道在整个系 统频带中分散,并且各用户的信道在频域相互正交。
不仅可以对每个频率块或多个频率块共同地决定调制方式以及信道编码 率的至少一个,而且可以对更小频率为单位决定。理论上,对于多个副载波 的每个副载波,也可以分别决定调制方式以及信道编码率。因此,在进行如 图15C所示的复用时,也可以对每个副载波决定调制方式等。但是,即使调 制方式等对这么小的单位决定,估计除了可得到不大的吞吐量的改善效果之 外,却需要指定它们全体的控制信道,会导致处理负担以及控制信息量增加。 另一方面,在进行分布频率复用时,频率分集效应变大,可以期待信号的高
质量化。因此,在进行分布频率复用时,最好是宁可将调制方式以及信道编 码率在整个副载波共同化,削减控制信息量。
图16表示对控制信息施加检错编码的情况。检错编码例如也可以通过使
用循环冗余^f全测(CRC)码来进行。通过进行纟企错编码,例如可以应对某一 用户解调了其他用户的数据,或错误地进行了重发控制等的问题。在如图16 的(A)所示的例子中,物理层的控制信息和比物理层高层的第二层的控制 信息分别进行斗企错编码。按照控制信息的种类进行检错编码,对如图14所示 的结构例子4的每个频率块的映射是有益的。在如图16的(B)所示的例子 中,物理层的控制信息和比物理层高层的第二层的控制信息 一起进行^^错编 码。与它们分别进行检错编码的情况相比,该方法在可减少开销的点上是有 益的。但是,如图16的(A)所示,提高检错的能力和减小重发单位的观点 出发,期望分别附加检错码。
图17表示对控制信息进行纠错编码的情况。纠错编码例如也可以通过使 用巻积编码来进行。通过进行纠错编码,例如可提高对于多路径衰落的耐性。 在图17的(A)所示的例子中,物理层的控制信息和比物理层高层的第二层 的控制信息分别进行纠错编码。在如图17的(B)所示的例子中,物理层的 控制信息和比物理层高层的第二层的控制信息一起进行纠错编码。即,对所 有控制信息进行纠错编码。这从可减少开销的观点上是有益的。此外,纠正 差错的能力(编码增益)是编码的单位较长的那一个(B)有利。但是,编码 的单位长的话,某一位的差错会连接到下一位。即,产生差错的概率倾向于 编码的单位越长则越大。因此,实际上也可以较量这些特性后决定编码的单 位。
图18是表示例举了将在频域的分组调度、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以 及混合ARQ中的一个以上对每个频率块进行的各种方法的图表。 一个方法的 内容表示在一行中。
方法1是对每个频率块全部控制频域中的分组调度、数据调制、信道编 码率以及混合ARQ。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lt据传输效率极其好。 但是,需要对每个频率块管理图13所例举的大部分控制信息,开销也成为非 常大。具体地说,对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息、编码率信息、混合ARQ处 理信息、冗余形式以及分组状态信息的所有通知给移动台。
图中,在"特性,,的列中所示的双重圓记号(◎)表示数据传输效率极
其好,圆记号(0)表示非常好,三角记号(△)表示良好,叉记号(X)表 示不好。此外,在"开销,,的列中所示的双重圓记号(◎)表示开销的量非
常少,圓记号(O)表示少,三角记号(△)表示多,叉记号(x)表示非常
多。另外,在这里所使用的记号只不过是表示相对的优劣的倾向,需要留意 并不是用于判定可否使用。
方法2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数据调制以及混合ARQ, 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控制信道编码率。发送时间间隔TTI是系统固有的 一定的单位时间。在方法2中,仅信道编码率在所有频率块i殳定为共同的值。 因此,方法2在无需对每个频率块管理信道编码率的方面比方法1减少开销。 具体地说,对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息、混合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以 及分组状态信息通知给移动台,对所有频率块被共同地通知编码率信息。
方法3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数据调制以及混合ARQ, 对每个分组控制信道编码率。分组的长度(持续时间)是例如由高层的网络 所决定的相对的量,可以与系统所固有的绝对的单位时间(TTI)相同,也可 以不同。在方法3中,^f叉信道编码率在所有频率块设定为共同的值。因此, 方法3也在无需对每个频率块管理信道编码率的方面比方法1减少开销。具 体地说,对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息、混合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以及 分组状态信息通知给移动台,在所有频率块被共同地通知编码率信息。这里, 需要对每个分组通知编码率信息。
方法4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数据调制以及信道编码率, 对每个分组控制混合ARQ。即,重发控制不区别频率块地进行,可减少与这 部分相应的开销。此外,分组的长度是实际所通信的信息的一个单位,对每 个这样的分组进行重发,所以从使吞吐量良好的观点出发,该方法是有益的。 具体地说,对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息以及编码率信息通知给移动台,混 合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以及分组状态信息对所有频率块被共同地通知。 这里,需要对每个分组通知有关重发控制的信息。
方法5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以及数据调制,对每个发送 时间间隔TTI控制信道编码率,对每个分组控制混合ARQ。即,信道编码率 的控制以及重发控制不区別频率块地进行,可相应地减少开销。具体地说, 对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息通知给移动台,编码率信息、混合ARQ处理信 息、冗余形式以及分组状态信息对所有频率块被共同地通知。这里,需要对
每个分组通知有关重发控制的信息。
方法6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以及数据调制,对每个分组 控制信道编码率以及混合ARQ。即,信道编码率的控制以及重发控制不区别
频率块地进行,可相应地减少开销。具体地it,对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 息通知给移动台,对所有频率块被共同地通知编码率信息、混合ARQ处理信 息、冗余形式以及分组状态信息。这里,需要对每个分组通知编码率信息以 及有关重发控制的信息。
方法7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数据调制以及信道编码, 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控制混合ARQ。即,只有重发控制不区别频率块地 进行。方法7在无需对每个频率块进行重发控制的方面可减少开销。此外, 与分组的长度无关,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进行重发,所以可得到重发控 制的简化。具体地说,对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息以及编码率信息通知给 移动台,对所有频率块被共同地通知混合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以及分组 状态信息。这里,需要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通知有关重发控制的信息。
方法8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以及数据调制,对每个发送 时间间隔TTI控制信道编码以及混合ARQ。即,信道编码率的控制以及重发 控制不区别频率块地进行,可相应地减少开销。具体地说,对每个频率块将 调制方式信息通知给移动台,对所有频率块被共同地通知编码率信息、混合 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以及分组状态信息。这里,需要对每个发送时间间 隔TTI通知编码率信息以及有关重发控制的信息。
方法9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以及数据调制,对每个分组 控制信道编码,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控制混合ARQ。即,信道编码率的 控制以及重发控制不区别频率块地进行,可相应地减少开销。具体地说,对 每个频率块将调制方式信息通知给移动台,对所有频率块^^共同地通知编码 率信息、混合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以及分组状态信息。这里,需要对每 个分组通知编码率信息,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通知有关重发控制的信息。
方法10是对每个频率块控制频域的分组调度,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 控制数据调制、信道编码以及混合ARQ。即,数据调制、信道编码率的控制 以及重发控制不区别频率块地进行,可相应地减少开销。具体地说,对频率 块被共同地通知调制方式信息、编码率信息、混合ARQ处理信息、冗余形式 以及分组状态信息。这里,需要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进行通知这些信息。
关于方法1 方法10,调制方式(调制阶数)的控制对翁:据的传输效率、 吞吐量或者频率的利用效率产生大的影响,但确定调制方式的信息量与重发 控制信息等相比非常小即可。因此,对每个频率块控制数据调制。另一方面, 若比较各个方法,则可知信道编码率的控制不会对数据传输效率(特性)或 开销量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从简化信号处理的观点出发,对每个发送时 间间隔TTI控制信道编码率是有效的。可知重发控制ARQ的重发单位对开销 量产生大的影响,开销量越大数据传输效率也越好。另一方面,从重发效率 的观点出发,比起以发送时间间隔TTI为基准进行,更期望以实际通信的信 息的单位为基准(对每个分组进行)进行。这里,从简化重发控制的观点出 发,期望对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进行。
实施例2
在第1实施例中,仅对一个数据序列进行CRC位的附加、信道编码以及 重发控制。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对多个数据序列的每一个进行CRC位 的附加、信道编码以及重发控制。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在步 骤Sl中,发送数据序列被分割为多个序列。分割后的处理与图12B的流程 图(1)相同。数据序列的分割例如也可以在串并行变换单元(S/P)进行。 分割也可以称为细分、区分、分段(segmentation)等。只要所分割的数据的 大小成为重发时的最小单位即可。从重发所需最小限度的信息的观点出发, 期望分割后的数据大小要小,但是从减少有关重发的开销的观点出发,期望 分割后的数据大小要大。但是,在后者的情况下,若分割后的数据大小过大 的话,则只因一点点的差错就重发很多数据。因此,在后者的情况下,期望 在数据大小超过某一上限值(规定的阈值)时进行分割。图20表示为了简化 说明而将发送数据序列分割为两个序列的情况,但发送数据序列也可以分割 为比两个更多的序列。此外,在数据大小超过阈值时进行分割的情况下,图 20的两个系统的流程也不一定同时进行(如果数据大小较小,那么也可以只 执行左侧或者右侧的流程)。
在步骤12、 22中,在分割的发送数据序列的每一个中附加用于检错的位。 而且,分割后的数据大小可以在多个序列中相同,也可以按每个序列不同。
在步骤S13、 23中,对分割后的发送数据序列的每一个进行信道编码。 在步骤13中的信道编码率Rl以及在步骤S23中的信道编码率R2 #皮分别决 定,可以设定为不同的值,也可以设定为相同的值。
在步骤S14、 24中,对分割后的发送数据序列的每一个进行有关混合ARQ 的处理。更具体地说,生成用于表示发送的分组是重发对象的分组还是新的 分组的信息、生成用于指定重发分组的冗余形式的信息等。在步骤14中的冗 余形式以及在步骤24中的冗余形式也被分别决定,可以为不同的值,也可以 为相同的值。
在步骤S15、 25中,进行将分割后的发送数据序列的每一个向物理信道 的分配,对各频率块分配编码后的码元。该处理主要是在图7的无线资源分
来决定。
在步骤S16-1 K、 S26-1 L中,对每个频率块进行数据调制,生成发送 码元。这里,K、 L是各个序列中的频率块的总数。之后,进行用于将发送码 元进行无线发送的未图示的处理。
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对分割后的每个序列以及每个频率块决定调制方 式,所以对每个频率块设定对应于各个频率块的传输速率。因此,图示的动 作例子对于提高发送吞吐量的观点看是有益的。
图21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其他流程图(1)'。它大致与图20 的流程相同,只是步骤S3不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对被分割为两个的发送数 据序列的每一个分别进行信道编码,但信道编码率设定为相等(R1=R2)。因 有关各个序列的信道编码率相等,所以可以节约用于将信道编码率通知给接 收端所需的控制位数。
图22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其他流程图(2)。在步骤S1分割之 后的处理与图12C的流程图(2)相同。此外,本流程大致与图20的流程相 同,只是步骤S16'、 S26'不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对被分割为两个的发送数 据序列的每一个独立决定调制方式,但对于同一序列的数据所适用的调制方 式相同。在图20的例子中,对每个频率块调制方式也可以不同。因对多个频 率块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所以可以节约用于将调制方式通知给接收端所需 的控制位数。
图23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其他流程图(2)'。它大致与图22 的流程相同,只是步骤S3不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对被分割为两个的发送数 据序列的每一个分别进行信道编码,但信道编码率设定为相等(R1=R2)。而
且,对于同一序列的数据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相同。由于有关各序列的信道编 码率相等并且对多个频率块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所以可以节约用于将信道
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通知给接收端所需的控制位数。
图24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其他流程图(2) 〃。它大致与图23 的流程相同,只是步骤S6不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对被分割为两个的发送数 据序列的每一个分别进行信道编码,但信道编码率设定为相等(R1=R2)。而 且,对于两个序列的数据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相同。由于有关各序列的信道编 码率相等并且对所有频率块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所以可以节约用于将信道 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通知给接收端所需的控制位数。
图25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3 )。在步骤Sl分割之后的 处J皇与图12D的流程图(3)相同。此外,本流程大致与图20的流程相同, 只是步骤S13-1 K、 23-l L不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可以对每个频率块进行 信道编码。这里,从运算的简化以及在每个频率块以相同程度的准确度来进 行数据的解码的观点出发,优选地,通过图20 24所示的方法来发送信号。
实施例3
将发送对象的数据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也可以在各种产品用途以及处 理环境中进行。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发送对象的数据序列与多个发送 天线对应地,皮分割。
图26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例的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它大致与 图20所示的例子相同。但是,在图20中, 一般发送数据序列最终是从一个 发送天线发送,在图26中,分割的各序列的数振分别从发送天线#1、 #2发 送。与图20的情况相同地,分割的序列数可以是任何数,即发送天线数可以 是任何数。而且,图26的有关一个发送天线(例如,#1)的处理可以与图 20至图25中说明的处理的任一来置换。即,从一个发送天线所发送的数据 序列可以分割为多个。此时,发送对象的数据序列被分割为比发送天线总数 多的序列数。根据第3实施例,根据使用多个发送天线的多天线装置通过 MIMO复用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对每个发送天线设定信道编码率, 对每个频率块设定调制方式,所以从取得高吞吐量的观点来看,该方法是有 益的。
图27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其他流程图(2)。除了分割的各序列 的数据分别乂人发送天线#1、 #2发送的方面以外,与图22所示的例子相同。
根据图示的例子,对于从同一的发送天线发送的数据,对多个(图示的例子 是全部)频率块使用相同的调制方式。因此,可以节约用于将调制方式通知 给接收端所需的控制位数。该节约效果与发送天线数成比例地变大,所以控 制位数的节约效果比第2实施例的情况大。
图28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其他流程图(3)。除了分割的各序列 的数据分别从发送天线弁1、 #2发送的方面以外,与图25所示的例子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与第3实施例相同地与多天线方式有关。 图29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1 )。由于对于每个步骤所进 行的处理内容已说明,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实施例中,在数据序列分割 为用于每个发送天线之前,在所有发送天线中共同进行有关CRC位的附加、 信道编码以及重发控制的处理。因此,在比较大的数据大小的分组中附加CRC 位,并且进行信道编码。之后,该分组被分割,从多个发送天线分别发送。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以节约用于将信道编码率通知给接收端或CRC位所 需的控制位数。
图30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2)。它大致与图29的例子 相同地,在所有发送天线中共同进行有关CRC位的附加、信道编码以及重发
频率块都相同。由于对多个频率块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所以可以节约用于 将调制方式通知给接收端所需的控制位数。
图31是用于说明主要的发送步骤的流程图(3 )。它大致与图29的例子 相同地,在所有发送天线中共同进行有关CRC位的附加、信道编码以及重发 控制的处理。在图示的例子中,除了对每个频率块决定调制方式之外,还对 每个频率块决定信道编码率。
实施例5
如上所述地,在共享数据信道的传送中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控 制。如图1所示,在AMC控制中发送功率维持一定,并通过与信道状态对 应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的组合(MCS)进行通信,可以确保信号质量。 因此,从在各种信道状态下也良好地维持信号质量的观点出发,期望分别准 备如图2所示的MCS。在MCS的组合数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不能进行MCS 的切换的区域的条件下,可达到的数据传输效率(吞吐量)变低。
另一方面,当调制方式以及编码方式的组合内容不同时,发送端以及接 收端上的信号处理(编码、解码、调制以及解调等)方法也不同。因此,当
MCS数多时,信号处理方式的变更次数和运算负担也增加。这从试图简化信
号处理的观点出发是不好的(在简单的通信终端中尤其是这样。)。本发明的
第5实施例还可以应对这样的问题。
图32表示本实施例的发送机的方框图。该发送机与已经在图7说明的发 送机大致相同,主要在图32中的共享数据信道处理单元760中描画了功率控 制单元768的点上不同。对于公共控制信道以及共享控制信道也存在设定某 一发送功率的元件,但因这些与本发明没有直接的关联,所以未图示。其中, 对于公共控制信道的信道编码率、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使用固定值。 一般 对于共享控制信道的信道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也使用固定值。在共享控制信
道的发送功率控制中可以通过开环或者闭环的发送功率控制来进行控制,而 且,也可以进行基于从移动台所报告的下行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CQI信息) 的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单元768基于来自分组调度单元761的功率控制信息来调整数 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AMC控制,除了数据信道的调制 方式以及编码方式的组合被适当地变更之外,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也被控制。 功率控制信息包括对每个资源块(频率块)指定共享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
信息。功率控制信息是由分组调度单元761所决定。功率控制信息可以基于 在事前决定完毕的调制方式(或者MCS )和发送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导出, 也可以与这样的事前的对应关系无关地计算。功率控制信息的更新频度可以 是每个子帧(或TTI),也可以比它频度高或频度低。
图33表示基于规定的对应关系来计算功率控制信息时可使用的对应关 系例子。在图示的例子中,调制方式为QPSK时,使用发送功率Pl;在16QAM 时,使用发送功率P2;在64QAM时,使用发送功率P3。发送功率P1、 P2、 P3之间可以成立某种关系,也可以不成立。例如,也可以设定P2=2P 1 , P3=3P 1 的比率。当然,数据调制方式和发送功率值的种类不限定于三种,也可以是 比它多或少的种类的值。而且,调制方式和发送功率可以——对应,也可以 不乂于应。例如,在QPSK和16QAM可使用相同的发送功率Pl。图34表示 MCS和发送功率的对应关系例子。也可以不限定于图33、 34,可以事前i殳定 各种对应关系。只要可以从调制方式导出发送功率即可。
图35A、 35B表示对于各资源块的发送功率。图35A是对所有资源块设 定相同的发送功率,它对应于以往的AMC控制中的发送功率的情况。图35B 表示除了每个资源块的AMC控制之外,还对每个资源块设定发送功率的情 况。因为不只是MCS自适应地变化,发送功率也自适应地变化,所以与只进 行AMC控制的情况相比,可进一步得到高吞吐量。
图36示意性地表示用给予的MCS可达成的吞吐量以及信噪比SNR的关 系。假设相对的比特速率MCS1比MCS2小,相对的比特速率MCS2比MCS3 小。假设MCS1、 MCS2、 MCS3可达到的最大吞吐量分别为Tphl、 Tph2、 Tph3。而且,假设在某一发送功率上的信噪比为图中用"E"所示的值。此 时,MCS1可达到的吞吐量为Tphl左右,但如果使用MCS2,则可达到比Tphl 大的吞吐量。但是,假设在系统没有准备MCS2,系统只准备了 MCS1和 MCS3。此时,在以往的AMC控制中,信噪比为E时,只采用MCS1。但是, 在本实施例中,可增加发送功率,例如可以将信噪比从E增加到F。当信噪 比成为F时,不仅能选择MCSl,也可以选择MCS3,通过使用MCS3,可达 到更大的吞吐量。即,根据本实施例,准备有三种类型的MCS1、 2、 3,即 使系统只准备了MCS1、 MCS3的两种,也可以达到较高的吞吐量。换言之, 通过可改变发送功率的值,可以达到较高的吞吐量,同时可减少MCS的种类。
如上所述的发送功率的值可根据调制方式和发送功率之间的规定的对应 关系来导出,也可以与那样的事前的对应关系无关地计算。在前者的情况下, 表示规定的对应关系的功率信息作为基站以及移动台间的公共信息,存储在 各自的存储器中。移动台对于从基站所通知的MCS,通知参照对应关系,可 以知道发送功率为哪个。因此,在这个例子的情况下,基站不用通过共享控 制信道来传送用于表示发送功率为哪个的信息即可。规定的对应关系可以通 过广播信息那样的公共控制信道通知给移动台,也可以作为第3层信息在呼 叫设定时通知给移动台,或者也可以作为系统固有的信息而写入ROM中。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规定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基站在将各自的资源块 分配给用户时,单独地导出发送功率,以使吞吐量成为最佳。不只是MCS, 发送功率也被最佳化,所以该方法从提高可达到的吞吐量的观点来看是非常 有益的。但是表示哪个资源块用什么程度大'J、的发送功率来发送数据信道的 信息需要通过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给移动台。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规定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基站不需要通过共享控 制信道对移动台通知发送功率。例如,移动台也可以对于本站所分配的各个 资源块测定接收质量,估计发送功率。
可是,将资源块的分配状况(表示哪个资源块分配给哪个用户的信息) 通知给移动台的频度,可以是每一个子帧(1TTI),也可以是比它少的频度。
更一般地,将资源块的分配状况、MCS号以及发送功率分别通知给移动台的
频度可以是它们全部相同或者一部分相同,也可以全部不同。通知所使用的 信道也可以是共享控制信道。
图37表示资源块的示意性的分配例子。图中,附带阴影的资源块表示对
某一用户分配的情况。在图示的例子中,资源块的分配状况在每三个子帧通 知(资源分配通知)到移动台,按需要改变分配内容。换言之,资源块的分 配状况在三个子帧间维持不变。资源块优先分配给信道状态估计为良好的用 户,但在上述三个子帧间,不能保证所有资源块维持良好的信道状态。根据
情况,信道状态也有被恶化的可能性。图中用"X"所示的资源块表示信道状
态被那样恶化的情况。用x记号所示的资源块不应使用在数据信道的传输。因
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禁止使用这样的资源块,对于它们将发送功率设定 为零。即使资源块的更新频度低,通过将对于信道状态恶劣的资源块的发送 功率设定为零,也可以避免无用的数据传输。
按需要将发送功率设定为零,除了对于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之外,对于
移动台也是有利的。为了说明它,参照图38、图39。图38 (A)示意性地表
的情况。这相当于以往的AMC控制的状态,与图35A所示的情况相同。图 38 (B)表示对于资源块RB3、 RB5的发送功率4皮i殳定为零的情况。此时, 基站增加有关资源块RB3、 RB5之外的资源块的发送功率,期望使基站的总 发送功率尽量维持一定。这是因为从稳定功率放大器的动作的观点来看,基
站的总发送功率电平应尽量维持一定。其结杲,将发送功率从用Pl表示的量 增加到用Pl'表示的量。从移动台的观点来看,可期待提高除了有关资源块 RB3、 RB5之外的资源块的接收质量。图39 (A)、 (B)也表示对于资源块 RB3、 RB5的发送功率#皮_没定为零的前后的情况,与图35B的情况相同地还 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如图39(B)所示,有关各个资源块的发送功率在增加。 对于将哪个资源块的发送功率设定为零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与表示资源 块的分配状况的共享控制信道不同的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给移动台。但是,不
一定要准备这样的共享控制信道。例如,假设移动台想要接收对本站所分配 的所有资源块,可以忽略不足期望的接收质量的资源块(在上述的例子中是
RB3以及RB5)的信号。这里,当表示发送功率为零的资源块为哪个的信息 通知给移动台时,移动台基于该信息、有关该移动台的总发送功率以及接收 功率,可以对于各个资源块,高精度地测定接收质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意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以及变更。为了便于说明, 本发明分为几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各个实施例的区分并不是本发明的本质 性的区分,也可以按需要使用一个以上的实施例。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5年4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 2005-106908号的优先权,对本国际申请中引用2005-106908号的所有内容。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6年1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9299 号的优先权,对本国际申请中引用2006-9299号的所有内容。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6年2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31750 号的优先权,对本国际申请中引用2006-31750号的所有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发送装置,利用包含了一个以上的载波频率的一个以上的频率块,对信道状态较好的通信对象优先地发送数据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单元,对于多个通信对象的各个通信对象,对每个频率块评价信道状态,并从所述多个通信对象中选择一个以上的通信对象;决定单元,根据所评价的信道状态,至少决定调制方法;生成单元,为了所选择的通信对象接收数据信道,生成用于表示可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频率块以及所决定的调制方法的控制信道;以及发送单元,将所述控制信道以及通过所述调制方法所调制的数据信道发送到所述选择出的通信对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还根据每个频率块的信道状态,决定信道编码率,所编码的数据信道和所述控制信道的数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编码率对于多个频率块^^设定为相同值。
4.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每个频率块决定所述调制方法。
5.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多个频率块共同地决定所述调制方法。
6.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在频率轴上f軟排列的多个副载波分量共同地决定所述调制方法'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从通信对象接收数据的重发请求的单元, 按照重发请求,所述发送单元重发数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每个频率块进行对应于重发请求的数据的重发。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对所述控制信道进行纠错编码的纠错编码单元。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纠错编码单元将控制信道对每个频率块进行纠错编码。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数据中,还包含对于所述控制信道的检错码。
12.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通信对象的数据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的分割单元,所述决定单元对所分割的多个序列的各个序列至少决定调制方法。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对所分割的多个序列的每个序列,对每个频率块决定调制方法。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决定单元对所分割的多个序列的每个序列,对多个频率块共同决定 调制方式。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对所分割的多个序列决定共同的调制方法。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决定单元对所分割的多个序列的每个序列,对在频率轴上分散排列 的多个副载波分量决定共同的调制方法。
17.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还对所分割的多个序列的每个序列决定信道编码率。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对所分割的多个序列决定共同的信道编码率。
19.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决定对分割前的所述it据序列实施的信道编码率。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单元根据多个发送天线数,分割数据序列。
21.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单元将所述发送对象的数据序列分割为比发送天线总数多的序列数。
22.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对每个频率块决定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信道的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之间的规定的对 应关系。
24.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道包括了表示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信息。
25.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表示用于所选择的通信对象的频率块的分配内容的某一控制信道不同的控制信道的发送定时期间,将表示至少对于一个频率块的发送功率为零 的控制信道发送到所述通信对象。
26. —种发送方法,利用包含了一个以上的载波频率的一个以上的频率 块,对信道状态较好的通信对象优先地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通信对象的每个通信对象,对每个频率块评价信道状态, 从所述多个通信对象中选择一个以上的通信对象, 根据所评价的信道状态,至少决定调制方法,为了所选择的通信对象接收数据,生成用于表示可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频 率块以及所决定的调制方法的控制信道,^f奪出的通信对象。
全文摘要
发送装置利用包含了一个以上的载波频率的一个以上的频率块,对信道状态较好的通信对象优先地发送数据。发送装置包括选择单元,对有关多个通信对象的各个通信对象,对每个频率块评价信道状态,并从所述多个通信对象中选择一个以上的通信对象;决定单元,根据所评价的信道状态而至少决定调制方法;为了所选择的通信对象接收数据,生成用于表示可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频率块以及所决定的调制方法的控制信道的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将所述控制信道以及通过所述调制方法所调制的数据信道发送到所述所选择的通信对象。
文档编号H04W72/08GK101171778SQ200680014910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日
发明者三木信彦, 丹野元博, 佐和桥卫, 岸山祥久, 新博行, 樋口健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