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分组环上重复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的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029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分组环上重复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的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分组环网的地址监测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分组环网上重复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弹性分组环(RPR,ResilientPacketRing)技术是一种二层环网技术,它为宽带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Protocol)城域网运营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网方案,RPR有别与传统多址呼叫(MAC,MultiAddressCall)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具有电信级的可靠性,使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处理面向it据的业务传送需求,同时可以形成处理多业务传送的综合传输解决方案。它将同步数字系列(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的电信级特性与以太网的面向数据业务的高带宽分发、灵活性和可扩展能力有效合并;基于环形拓朴提供数据优化的带宽管理、高性价比多业务传输解决方案;用于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城域网络,为运营商提供弹性、快速保护恢复能力、性能监视能力。RPR为互逆双环拓朴结构,图1为RPR环网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备上每个RPR接口形成双环,环上的每段链路工作在同一速率上。RPR的双环都能够传送数据,两个环被分别称为0环(Ringlet0)和1环(Ringletl)。RPRO环的数据传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1环的数据传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每个RPR节点(station)与设备的RPR物理接口对应,需要配置一个48位的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AccessControl)地址,同时网络层分配一个IP地址作为标识。RPR能够实现电信级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故障自愈能力非常强,能够实现50ms时间内的故障保护切换。图2为RPR环网出现故障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RPR环中链路出现故障时,RPR利用拓朴发现和保护机制来实现故障自愈,当两节点间的链路出现故障时,故障链路两端的节点内部把O环和1环连接在一起(切换过程小于50ms),重新形成一个新的环网,从而不会影响数据的传送。RPR中的拓朴发现(TopologyDiscovery)协议可以收集环网节点的数目、每个节点的能力、节点之间的排列顺序,并生成拓朴数据库。每个RPR节点都有一个拓朴数据库。拓朴数据库中保存着整个RPR环网的拓朴信息,是节点生成选环表的主要依据。当环网拓朴稳定后,对应的数据库不再变化。拓朴数据库包含3个部分1、环网的拓朴信息,如最大传递单元(MTU,MaximumTransferUnit)、节点个数、拓朴类型和可用带宽。2、本节点的拓朴信息,如MAC地址、保护类型、段保护状态、节点名称、本节点的拓朴信息校验和以及邻居节点的拓朴信息校验和。3、其它节点的拓朴信息,如MAC地址、有效状态、可达状态、保护类型、节点索引、保留带宽和节点名称。现有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节点保存的网络拓朴与所收到的网络拓朴,从而得出网络拓朴不一致的结论,但是,网络拓朴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重复MAC地址造成,也可能是某节点故障造成。因此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拓朴一致性检查只能反映当前拓朴有不一致的问题,但现有技术既不能得出拓朴不一致的原因、也不能准确定位是哪些节点引起的不一致,更不能准确定位是哪些节点存在MAC地址重复。同时,当环上只有两个节点时,如果这两个节点MAC地址重复,或环上存在多个节点都用的同一个MAC地址时,则环网是不会检测到环上存在拓朴不一致的缺陷,只是认为环上只有自己,但认为拓朴仍旧是有效的。所以,对于RPR环网来说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可以对重复MAC地址进行检测的方案。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分组环上重复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的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以检测RPR环网中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分组环上重复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造第一检测帧帧,第一节点将第一检测帧帧发往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检测帧构造有第一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节点标识得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弹性分组环重复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还包括第一构造模块、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检测帧发往第二节点;其中第一构造模块,用于构造有第一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的第一检测帧;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节点标识得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能确定RPR环网中是否存在重复的MAC地址。图1为背景^I支术中所述RPR环网结构示意图2为
背景技术
中所述RPR环网出现故障是的结构示意图3为
背景技术
中所述RPR的ATD帧格式示意图4为第一实施例中所述RPR环网的结构示意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所述RPR环网上重复MAC地址的检测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6为实施例中所述含随机数的ATD帧格式示意图7为第二实施例中所述RPR环网的结构示意图8为实施例中所述RPR的重复MAC地址;险测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构思在于,利用在拓朴发现协议发送的帧,通过在帧中加入节点标识,同时结合MAC地址以确定RPR环网中是否存在重复的MAC地址。进一步的,利用帧中的TTL来确定存在重复MAC地址节点的位置。在拓朴发现协议中有三类帧,其中任何一类帧都可以作为栽体来实现RPR环网控制MAC地址冲突的检测。这三类帧分别是RPR控制帧、RPR数据帧、自定义类似RPR的标准的帧。三类帧都可将本节点的标识、以及MAC地址散播给其他节点,实现原理相同,将能实现本技术方案的这三类帧称为检测帧;节点的标识在优选实施中最好是随机产生,但从本发明实施例构思可知,由其他方式产生、可保证节点唯一的其它信息也能实现本发明。基于随机数以及控制帧都具备实现本发明所需节点标识、帧的共性,因此以下用于阐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时选用随机数、RPR控制帧为例来进行说明,并通过对随机数以及控制帧的实施,进一步的揭示可实现本发明的节点标识、以及帧所需的性质。拓朴发现协议使用的控制帧主要有以下三类拓朴保护帧(TP,TopologyProtection):用于快速拓朴发现和保护倒换,实现50ms内的倒换,并保证严格顺序帧没有乱序和重复。用于收集实时的拓朴数据库信息,包含节点保护状态、保护配置信息。属性发现帧(ATD,AttributeDiscovery):用于传递非实时的拓朴数据库信息,包含基本的节点参数和可选的信息。拓朴校验帧(TC,TopologyChecksum):用于校验邻居节点和本节点的拓朴数据库是否匹配,以判断RPR环网拓朴是否稳定。TP帧、ATD帧主要用于传播RPR环网的拓朴信息,TC帧主要用于维护RPR环网拓朴。TP、ATD、TC帧都是周期性发送。下面以ATD帧为例来进行说明。图3为rpr的atd帧格式示意图。下表为atd帧的说明,如表所示:<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able><row><column>ORG_SPECIFIC</column><column>1023</column><column>(organizationspecific)value自定义ATD帧</column></row><table>在IEE802.17-2004中规定了拓扑一致性检查,如果环上多个节点MAC地址冲突时,由于控制帧基于源MAC地址剥离,造成有冲突MAC地址的节点的控制帧无法保证从每个环向上都能到达环上其它所有节点,因此会产生拓扑不一致,另外造成数据帧不能正确到达目的节点。控制帧中,对于ATD帧仅需在自定义控制数据中就可加随机数,对于TP帧而言,通过对帧进行扩展即可达到加入随机数的目的。下面实施中以ATD帧为例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角度是从RPR环网中第二节点收到来自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发出的控制帧后,从第二节点对该两帧的处理来判断是否存在重复MAC的实施步骤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图4为第一实施例中RPR环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环网中包括了若干节点,实施中以第一节点401、第二节点402、第三节点403为例进行说明,在环网中各节点可以广播用拓朴发现协议构造的控制帧。图5为RPR环网上重复MAC地址的^r测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检测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第一节点、第三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控制帧;按拓朴控制协议构造第一控制帧、第二控制帧,第一节点、第三节点将第一控制帧、第二控制帧发往第二节点,第一控制帧构造有第一节点MAC地址与随机数,第二控制帧构造有第三节点MAC地址与随机数;转入步骤502对第一节点与本地第二节点的MAC地址是否重复判断,转入步骤504对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的MAC地址是否重复判断;步骤502、对第一节点与本地第二节点的MAC地址是否重复判断;当判断第一控制帧中MAC地址与第二节点MAC地址相同、随机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转入步骤503进行地址重复节点位置判断;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步骤503、才艮据第一控制帧的TTL得出MAC地址相同的第一节点位置;第一节点位置为距离第二节点Nl跳的节点,所述Nl-255-TTLl+1,TTL1为第一控制帧中的TTL。步骤504、对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的MAC地址是否重复判断;当判断第一控制帧中MAC地址与第二控制帧MAC地址相同、随机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或者第一控制帧中MAC地址与第二控制帧MAC地址相同、随机数相同、根据TTL计算的跳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当得到地址重复后转入步骤505进行地址重复节点位置判断;步骤505、当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存在重复MAC地址时,根据第一控制帧、第二控制帧的TTL得出第一节点、第三节点位置。第一节点位置为距离第二节点N1跳的节点,N1-255-TTL1+1,TTL1为第一控制帧中的TTL;第三节点位置为距离第二节点N2跳的节点,N2-255-TTL2+1,TTL2为第二控制帧中的TTL。实施中,当存在重复MAC地址时,发出告警以便系统进行调整。由于RPR环上节点都在协议建立拓朴数据库时,在拓朴数据库中专门增加一项用来存放一个随机数,此随机数随拓朴数据库产生而存在,随拓朴库释放而消失。此随机数通过一个随机函数产生的两个无符号短整型数组成的一个无符号长整型数。此随机数也就可以作为判断环上不同节点是否具有相同MAC地址的一个关键元素。另外拓朴数据库中存放环上所有节点信息的结构要为每个节点增加一个存放自己随机数的结构。此随机数可以通过封装在自定义ATD帧中进行扩散。随机数与ATD帧关系如图6所示,图6为含随机数的ATD帧格式示意图。在第二节点进行比较时相关信息可以从拓朴数据库中获取,如本地mac地址,随机数以及TTL则可以通过控制帧获取。实施中,将用于此种目的检测的控制帧实现为基于源节点剥离,即接收此种帧会上送上层进行处理判断,当节点(0环,1环同理)收到此种控制帧时,进行解析,在控制帧有效的情况下进行判断首先将接收到的控制帧和本地的MAC地址和随机数相比较,如果两者都相等,表明收到的是自己发的帧,则直接丢弃并从环上剥离;如果MAC地址相同但随机数不同,则说明O环上游N-[255-TTL十l]跳的节点与本地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可给出相应的告警;若不是本地的节点发的帧,则继续遍历拓朴库中0环上游的所有节点,直到发现与此收到的控制帧中的MAC地址相同,且O环上到本地节点的跳数或随机数都不同的节点时产生MAC地址冲突告警,此告警可给出收帧环向上距本节点的具体跳数的两个节点和冲突的MAC地址,如果遍历完毕后没有发现MAC地址相同的节点则跳出循环不产生告警;遍历过程中只要发出控制帧的节点的MAC地址与本地节点拓朴数据库中保存的O环上游对应跳数N-[255-TTL十l]的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就在拓朴数据库中相应节点的保存随机数,便于下次比较。此时如果环上某节点的MAC地址变化了,可以用TP帧通知其它节点来更新其它节点的拓朴库中对应节点的MAC地址。实施中的告警不能过于频繁以避免降低系统效能,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支持抑止功能来按需要进行告警频率调解。以下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角度是从RPR环网中节点A发出一个控制帧后,从各节点对该帧的处理来判断是否存在重复MAC的实施步骤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图7为第二实施例中RPR环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RPR环网中含有A、B、C、D四个节点,其中A和C的MAC地址配置相同,A、B、C、D的随机数分别为0xl00a、0x200b、0x300c、0x400d;MAC地址分别为:1-1-1、2-2-2、1-1-1、4-4-4。现假设在0环方向上,A发含如下内容的ATD帧报文:<table><row><column>TTL</column><column>跳数</column><column>MAC地址</column><column>随机数</column></row><row><column>255</column><column>0</column><column>1-1-1</column><column>Ox100a</column></row><table>1)在节点B上,收到节点A的ATD报文:<table><row><column>TTL</column><column>跳数</column><column>MAC地址</column><column>随机数</column></row><row><column>255</column><column>0</column><column>l-l-l</column><column>0x100a</column></row><table>节点B实施为B的数据库中0环含有以下信息:<table><row><column>节点名</column><column>上游n跳</column><column>MAC地址</column><column>随机数</column></row><row><column>A</column><column>1</column><column>1-1-1</column><column>Ox100a</column></row><row><column>D</column><column>2</column><column>4-4-4</column><column>0x400d</column></row><row><column>C</column><column>3</column><column>l-l-l</column><column>0x300c</column></row><row><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row><table>收帧后B首先和自己比较,MAC地址和随才几数都不相等,因不是本节点发的帧,所以遍历拓朴数据库,发现C与A的MAC地址相同,但随机数和跳数不同,所以断定A和C节点是不同的节点存在MAC地址冲突。同时A与拓朴数据库中0环上游1=255-255+1跳的MAC地址相同,所以在拓朴数据库中0环上游1跳的位置保存A的随机数,以防A的随机数发生了变化而得不到更新。2)在节点C上,收到节点A的ATD报文<table><row><column>TTL</column><column>跳数</column><column>MAC地址</column><column>随机数</column></row><row><column>254</column><column>0</column><column>l-l-l</column><column>Ox100a</column></row><table>节点C实施为C的数据库中0环含有以下信息:<table><row><column>节点名</column><column>上游n跳</column><column>MAC地址</column><column>随机数</column></row><table><table><row><column>B</column><column>1</column><column>2-2-2</column><column>0x200b</column></row><row><column>A</column><column>2</column><column>1-1-1</column><column>OxlOOa</column></row><row><column>D</column><column>3</column><column>4-4-4</column><column>0x400d</column></row><row><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column></row><table>收帧后C首先和自己比较,MAC地址相同但随机数不同,说明0环上游2=[255-254+1]跳的A节点与本地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可给出相应的告因不是本节点发的帧,所以遍历拓朴数据库,当没有发现只有MAC地址相同,但O环距C节点的跳数和随机数都不同的节点时,则判断没有其它节点也与A的MAC地址冲突。同时A与拓朴数据库中0环上游2=255-254+1跳的MAC地址相同,所以在拓朴数据库中0环上游1跳的位置保存A的随机数,以防A的随机数发生了变化而得不到更新。3)节点D在0环上收不到节点A的控制帧,因在经过节点C时已经被剥离了,但在1环会收到节点A的控制帧,此时处理方法与节点B相同。4)节点A收到节点A的ATD报文后,先与本地的MAC地址和随机数相比较,两者都相等,表明收到的是自己发的帧,则直接丢弃。实施中还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即现有RPR协议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源MAC地址剥离,即如果检测帧的环ID正确的话,节点接收到一个RPR检测帧,无论该检测帧是控制帧,还是数据帧,只要其源MAC地址为本RPR节点的MAC地址,都会从本节点剥离的。也就是说,本节点接收到这个检测帧后,直接删除,而不下环的。由于存在检测帧到达源节点后会剥离的可能,因此,为确保检测帧能够被其他节点接收到,优选实施中可以通过确保检测帧的源MAC地址不与环网任何节点的MAC地址相同来保持检测帧不被剥离,优选实施可以按以下方法来进行1、对于检测帧的源MAC地址的处理检测帧的源MAC地址为单播MAC地址。该MAC地址可以使用一个保留的MAC地址,该保留的MAC地址专门作为检测MAC地址冲突检测帧的源MAC地址,该MAC地址应该不被任何一个RPR节点使用。设置保留的MAC地址的目的是确保检测帧在被节点接收到后,不因源MAC地址与本节点MAC地址相同而被剥离,实施中只要能达到该目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在环网上保留专门用于检测MAC地址这一种方式。2、对于控制检测帧类型的处理该检测帧类型为用于检测RPRMAC地址冲突的检测帧类型,可以根据需要定义成一个新的控制^r测帧类型。3、对于检测帧的内容的处理检测帧中,除RPR标准头结构外,检测帧的内容应当携带有RPR本节点的MAC地址,同时还应当携带节点标识。4、对于检测帧发送的处理采用新定义的控制检测帧类型后,可以定时发送,发送的频率设置为秒级即可。发送的时候,检测帧的源MAC地址为检测帧的单播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广播,检测帧内容中应当携带本节点的MAC地址。5、对检测帧接收的处理当接收到检测帧后,做必要的合法性检查,然后从检测帧中取出检测帧发送节点的MAC地址,然后做MAC地址沖突检查即可。基于上述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RPR的重复MAC地址检测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系统的具体实施进行说明。图8为RPR的重复MAC地址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下面先对各节点的结构进行综述,然后再对各模块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行说明。实施例中以三个节点为例来进行说明,显然本实施例是可以适用于整个RPR环的任一个节点的。如图所示,在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401、第二节点402、第三节点403,还包括第一构造模块404;第二构造模块405、第一判断模块406、第一定位模块407、第二判断模块408、第二定位模块409、告警模块410、更新模块411。下面再对本系统中各节点以及所述各模块判断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以及对有重复地址的节点定位并产生告警、更新拓朴数据库的工作关系进行说明。第一构造模块按拓朴控制协议构造有第一节点MAC地址与随机数的第一控制帧;第二构造模块按拓朴控制+办议构造有第三节点MAC地址与随机数的第二控制帧;当控制帧构造完毕后,第一节点将第一控制帧发往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将第二控制帧发往第二节点;当第二节点收到两个控制帧后,第一判断模块根据第一控制帧中MAC地址与随机数得出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第二判断模块根据第一控制帧与第二控制帧中MAC地址与随机数、TTL得出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其中,第一判断模块通过判断第一控制帧中MAC地址与第二节点MAC地址相同、随机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第一定位模块在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存在重复MAC地址时,根据第一控制帧的生存时间TTL得出第一节点位置,第一节点位置为距离第二节点Nl跳的节点,N1-255-TTL1+1,TTL1为第一控制帧中的TTL。第二判断模块通过判断第一控制帧中MAC地址与第二控制帧MAC地址相同、随机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一控制帧中MAC地址与所述第二控制帧MAC地址相同、随机数相同、根据TTL计算的跳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第二定位模块在当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存在重复MAC地址时,根据第一控制帧、第二控制帧的TTL生存时间得出第一节点、第三节点位置,第一节点位置为距离第二节点N1跳的节点,N1=255-TTL1+1,TTL1为第一控制帧中的TTL;第三节点位置为距离第二节点N2跳的节点,N2=255-TTL2+1,TTL2为第二控制帧中的TTL。告警模块则用于当存在重复MAC地址时,发出告警。更新模块根据MAC地址重复情况更新拓朴数据库。优选实施中,检测帧的源MAC地址与弹性分组环上任意节点MAC地址不同。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在实施中利用周期性广播发送的检测帧,通过在检测帧中加入节点标识,同时结合MAC地址以确定RPR环网中是否存在重复的MAC地址。进一步的,利用检测帧中的生存时间(TTL)来确定存在重复MAC地址节点的位置。当RPR环上存在两个或者多个节点的MAC地址产生重复的冲突时,利用本发明能很快检测到冲突,并及时准确定位到沖突的节点后产生告警,因此可以快速的解决环上的MAC地址沖突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于,利用三类帧RPR控制帧、RPR数据帧、自定义的类似RPR的标准的帧中任何一类帧加入随机数来检测、定位RPR环上的MAC地址重复问题,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分组环上重复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构造第一检测帧,第一节点将第一检测帧发往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检测帧构造有第一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节点标识得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帧中第一节点MAC地址与第二节点MAC地址相同、节点标识不同时,存在重复MAC地址;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存在重复MAC地址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的生存时间TTL得出第一节点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位置采用如下公式计算N1=255-TTL1+1,其中,Nl为第一节点距离第二节点的跳数,TTL1为第一检测帧中的TTL。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构造第二检测帧,第三节点将第二检测帧发往第二节点,所述第二检测帧构造有第三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与第二检测帧中MAC地址与节点标识、TTL得出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所述第二检测帧MAC地址相同、节点标识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所述笫二检测帧MAC地址相同、节点标识相同、根据TTL计算的跳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当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存在重复MAC地址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第二检测帧的TTL得出第一节点、第三节点位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位置采用如下公式计算N1=255-TTL1+1,其中,Nl为第一节点距离第二节点的跳数,TTL1为第一检测帧中的TTL;所述第三节点位置采用如下公式计算N2=255-TTL2+1,其中,N2为第一节点距离第二节点的跳数,TTL2为第二检测帧中的TTL。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帧的源MAC地址与弹性分组环上任意节点MAC地址不同。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标识是随机数。11、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重复MAC地址时,发出告警。12、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根据MAC地址重复情况更新所述第二节点拓朴数据库。13、一种弹性分组环重复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构造模块、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检测帧发往第二节点;其中第一构造模块,用于构造有第一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的第一检测帧;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节点标识得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帧中第一节点MAC地址与第二节点MAC地址相同、节点标识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存在重复MAC地址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的TTL得出第一节点位置。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三节点、第二构造模块、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三节点将第二检测帧发往第二节点;其中第二构造模块,用于构造有第三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的第二检测帧;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与第二检测帧中MAC地址与节点标识、TTL得出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所述第二检测帧MAC地址相同、节点标识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一检测帧中MAC地址与所述第二检测帧MAC地址相同、节点标识相同、根据TTL计算的跳数不同时,得出存在重复MAC地址;否则不存在重复MAC地址。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当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存在重复MAC地址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第二检测帧的TTL得出第一节点、第三节点位置。19、如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帧的源MAC地址与弹性分组环上任意节点MAC地址不同。20、如权利要求13或14或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告警模块,用于当存在重复MAC地址时,发出告警。21、如权利要求13或14或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更新模块,用于根据MAC地址重复情况更新所述第二节点拓朴数据库。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分组RPR环上重复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构造第一检测帧,第一节点将第一检测帧发往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检测帧构造有第一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构造第二检测帧,第三节点将第二检测帧发往第二节点,所述第二检测帧构造有第三节点MAC地址与节点标识;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帧与第二检测帧中MAC地址与节点标识得出是否存在重复MAC地址。当RPR环上存在两个或者多个节点的MAC地址产生重复的冲突时,利用本发明能很快检测到冲突,并及时准确定位到冲突的节点后产生告警,因此可以快速的解决环上的MAC地址冲突问题。文档编号H04L12/42GK101207545SQ20071008683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申请日期2007年3月14日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发明者张丽军,张义龙,李坤改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