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334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光网络单元、光线路终端和基站。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光接入网络的架构图,光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 0AN)由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CPN) 61、才妄入网(Access Network, AN) 62禾口业务功能点(Service Node Function ) 63组成。OAN (Optial Access Network)用户驻地网和接入网的主要网元包 括适配功能体(Adaptation Function, AF) 621,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0NU) /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ONT ) 622, 光分配节点(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 ODN) 623,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tion, OLT ) 624 。其中T为用户网络4妄口 (User Network Interface, UNI)接口的参考点,V为SNI接口的参考点。OLT624为ODN623 提供网络接口并连至一个或多个ODN623。 ODN623为0LT624和ONU622提供传 输手段。ONU622为OAN提供用户侧接口并和ODN623相连。用户的设备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通过而接口 (如DSL线路)连接 到AF621, AF621将报文格式由UNI接口格式转换成能与0NU622连接的(a)接 口 (如Ethernet链3各)才各式,ONU622再将才艮 文转换成能在ODN623上传送的 格式(如EPON的封装、GPON的通用组帧的封装)。最后由OLT624将报文转 换成SNI接口 (如Ethernet链路)的报文格式,再进行业务功能点63的访 问。其中在接入网中,AF为适配功能体,主要是提供光网络单元0冊/ONT接口与UNI接口的相互转换,AF也可以内置在0NU中,这样就不需要参考点a 了。 AF也可以放在OLT之后作OLT接口和业务网络接口 (Service Network InterfaceSNI )接口的相互转换,因此AF既可以看成CPN的功能体,也可以 看成是接入网的功能体。
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数字用户环路(Digital Subscriber Loop, DSL)架构示意图,其中包括用户驻地网71、 4妄入网(Access Network)72、 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 73和网络服务提供 商(Network Service Provider, NSP )74。 T为CPN网络中,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 TE ) 711和DSL Modem (DSL调制解调器,简称Modem) 712间的 参考点;U为DSL Modem712和接入点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s, DSLAM) 721间的参考点;在接入网 72中,DSLAM721和宽带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BRAS ) 722间为汇聚网络(Aggregation Network, AN) , V为接入网72中,DSLAM721 和BRAS722间的以太网汇聚(Ethernet Aggregation)参考点;A10为接入网 72与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 SP )(例如ASP73和NSP74 )间的参 考点,该参考点既可以连接ASP到拥有接入网的NSP,或在漫游情景下,连接 NSP到拜访地接入网。CPN71网络与接入网72间采用DSL接入^支术互连。
IEEE 802.16宽带无线接入标准有两个版本802.16标准的宽带固定无 线接入版本"802.16-2004",和802.16标准的宽带移动无线接入版本 "802. 16e,,。其中,802. 16-2004定义了两种网元BS和SS, BS和SS间采用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互连;802. 16e也定义了两种网元BS和MS, BS和MS 间采用宽带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互连。而WiMAX论坛则在802. 16的基础上,定 义ASN和CSN,形成宽带WiMAX网络,以支持固定、游牧、便携、简单IP移 动或全移动4妄入。
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WIMAX网络架构示意图,以802. 16e为例,其 中,Rl为移动站(Mobile Station, MS)与接入服务网络(Access ServiceNetwork, ASN ) 82间的参考点,R3为ASN82和连接月良务网络(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 CSN)83间的参考点;T为CPN71网络中,TE711和MS722 间的参考点,MS可以为单纯的移动终端,或者MS下挂接TE, ASN包含基站(Base Station, BS )和接入服务网络网关(Access Service Network Gateway, ASW GW)。
当前,需要网络接入提供商(Network Access Provider, MP)开放其 接入网,将接入网批发给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 SP)。问题是, SP要求支持不同的协议,并能灵活根据自己的需要配置接入节点。但是现有 的接入节点的不是为批发(Wholesale)需求设计的,因此无法实现多NSP对 AN的共享问题,而且无法实现NSP对AN的独立管理,无法应不同SP需求提 供不同的协议,NAP批发给不同NSP的灵活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解决批发(Wholesale)场景下的多NSP对AN的共享 问题,和为了实现NSP对AN的独立管理,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包括至少两个逻辑 上独立的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数字用户线接口单元;回程接口 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独立的 虚拟光网^各单元;用户接口单元;光分配节点接口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独立的 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光分配节点接口单元;回程接口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独立的虛拟基 站单元;空中接口单元;回程接口单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批发场景下的多NSP对AN的共享问题,实现了 NSP对AN的独立管理,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为NAP批发给不同 NSP带来纟及大的灵活性。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光接入网络的架构图2为现有技术的数字用户环路架构示意图3为现有技术WIMAX网络架构示意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网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线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s, DSLAM)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 两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所述每一个虚拟数字 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用于提供不同的协议,用于按预定的配置处理报 文;数字用户线(DSL)接口单元ll,用于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连接用户驻地设 备(CPE ) 10,进行数字用户线^4勿理层和数据链^各层的处理,并将来自用户 驻地设备10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回程
(backhaul )接口单元13,用于通过汇聚网络与接入边缘节点19(或运营商 设备)相连接,将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处理后的报文发送 到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对应的接入边缘节点19(或运营商 设备),和将来自边缘节点19(或运营商设备)的报文发送给所述边缘节点19
(或运营商设备)对应的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进行处理。
再如图4所示,数字用户线接口单元具有与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 器单元l2对应的数字用户线端口分区110 ,用于隔离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
10复用器单元12,每个虛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支持对应的数字用户 线端口分区110。因为DSL端口按业务运营商SP (本实施例以网络运营商NSP为 例)进行DSL端口分区,DSL端口标识按DSL论坛TR1 Ol的定义,包含实际的接 入节点标识(AN ID)、机拒(chassis)号、机架(rack)号、框(frame) 号、槽位(slot)号、子槽位(sub-slot)号、端口 (port)号、虚路径标 识符(Virtual Path Identifier, VPI )、虚通道标识符(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 VCI )、虚拟局域网标识(VLAN ID )、以太网优先才又(Ethernet Priority)或区分服务码点(DSCP)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具有现有的独立DSLAM的所有功能,虚 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支持相应的DSL端口分区110,可批发给相应 的NSP19独立控制和管理,实现层二以上批发。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 元12间可按不同DSL端口分区110进行隔离。又如图4所示,虚拟数字用户线接 入复用器单元12至少包括,虚拟局域网(VL緒)转发子单元121,用于支持基 于N: l的虚拟局域网转发功能和l: l的虚拟局域网转发功能;动态主才几配置协 议(DHCP)中转代理子单元122,用于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转功能,通过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携带接入环路标识信息;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GMP)代理/监听单元123,用于监听因特网组 管理协议报文的组播目的IP地址和/或组播源IP地址,以设置相应的组播媒体 接入控制地址过滤;协议适配子单元124,用于自动感知以太网承载点对点协 议于异步传输模式之上协议(PPPoE over ATM)、以太网承载IP协议于异步 传输才莫式之上协议(IPoE over ATM)、点对点协议承载于异步传输模式之上 协议(PPP over ATM )或者IP协议承载于异步传输模式之上协议(IP over ATM) 封装以适配相应的数字用户线终端配置。不同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 元12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为批发给不同NSP19带来极大的灵活 性。例如,第一个NSP19可配置第一个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12,支 持异步传输模式承载点到点协议(PPPoA )、特网组管理协议版本2 ( IGMPv2 )、1:1 VLAN转发;而第二个NSP19可配置第二个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 12,以太网承载点到点协议(支持PPPoE)、因(IGMPv3) 、 N:l VLAN转发。
上行方向,可以通过DSL端口分区等方式实现NSP隔离。对于来自属于第 一个DSL端口分区的报文,将由DSL接口单元交给第 一个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 复用器单元处理,按PPPoA终结然后转换为PPPoE,进行l:l VLAN转发给回程 接口单元发给边缘节点(Edge Node, EN) , EN可通过PPPoE TAG标签所带DSL 端口信息(电路标识Circuit ID)区分出报文发给第一个NSP;对于来自属于 第二个DSL端口分区的数据包,将由DSL接口单元交给第二个虚拟数字用户线 接入复用器单元处理,按PPPoE处理不作终结,进行N: 1 VLAN转发给回程接口 单元发给EN , EN可通过PPPoE TAG标签所带DSL端口信息(电路标识Circuit ID) 区分出报文发给第二个NSP 。
下行方向,可以通过VLAN等方式实现NSP隔离。回程接口单元将来自第一 个NSP的数据包按VLAN转发给第一个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将 PPPoE转换为PPPoA,进行N: 1 VLAN转发给DSL接口单元,通过第一个DSL端口 分区所属的DSL端口发给CPE;回程接口单元13将来自第二个NSP的数据包按 VLAN转发给第二个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按PPPoE转换为PPPoA, 进行N:1 VLAN转发给DSL接口单元,通过第二个DSL端口分区所属的DSL端口发 给CPE。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批发场景下的多NSP对AN的共享问题,实现了 NSP对AN的独立管理,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为NAP批发给不同NSP 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网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两个 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光网络单元22,每一个虚拟光网络单元22用于提供不同的 协议按预定的配置处理报文;用户接口单元21,用于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以 太网线路或者电力线通信(PLC)与用户驻地设备(CPE) 20相连接,进行数 字用户线路、以太网线路或者电力线通信线路物理层和数据链^各层的处理,
12并将来自用户驻地设备20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光网络单元22; ODN接口 单元23,用于通过ODN与OLT29相连4矣,将所述虚拟光网症各单元22处理后的 报文发送到所述虚拟光网络单元22对应的光线路终端29,和将来自所述 0LT29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光线路终端29对应的虚拟光网络单元22进行处 理。
再如图5所示,所述用户接口单元21具有所述数个虚拟光网络单元22 对应的端口分区210,用于隔离所述虚拟光网络单元,每个虚拟光网络单元 22支持对应的端口分区210。端口按业务运营商SP (本实施例以OLT为例) 进行端口分区,包含实际的接入节点标识(AN ID)、机拒(chassis)号、 机架(rack)号、框(frame)号、槽位(slot)号、子槽位(sub-slot)号、 端口 (port)号、虚拟局域网标识(VLAN ID)、以太网优先权(Ethernet Priority)或区分服务码点(DSCP)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0DN接口单元23具有与所述虚拟光网络单元22对应的无源光网络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端口分区230,用于隔离所述虚拟光网 络单元22,每个虚拟光网络单元22支持对应的P0N端口分区230,因为P0N 端口按SP进行PON端口分区,P0N端口定义如下包含实际的接入节点标识
(AN ID)、才几柜(chassis )号、机架(rack)号、框(frame )号、槽位(slot) 号、子槽位(sub-slot)号、P0N接口号、光网络单元标识号(O冊ID)、传 输容器(T-C0NT )标识、端口号(por t-ID ) 、 VL緒ID或以太网优先权(Ethernet Priority)的<壬一或4壬意组合。
虚拟光网络单元22具有独立0丽的所有功能,每个虚拟光网络单元22 支持相应的端口分区210和P0N端口分区230,可批发给相应的NSP独立控制 和管理,实现层二以上批发。虚拟光网络单元22间可按不同端口分区210或 P0N端口分区230进行隔离。又如图6所示,虚拟光网络单元22至少包括用 户接入功能子单元221,用于支持数字用户线路、以太网线路或者电力线通信 线路用户接入处理;无源光网络适配功能子单元222,用于支持数字用户线路、以太网线5^或者电力线通信线踏"接入到无源光网络的传输适配处理。
例如,用户接口单元以支持DSL线路为例,第一个NSP可配置笫一个虚 拟光网络单元,支持PPPoA用户接入和AP0N适配功能;而第二个NSP可配 置第二个虛拟光网络单元,支持PPPoE用户接入和GP0N适配功能。
在上行方向,可以通过DSL端口分区等方式实现NSP隔离。对于来自属 于第一个DSL端口分区的报文,将由DSL接口单元交给第一个虚拟光网络单 元处理,做PPPoA转发处理和AP0N适配处理后,由0DN接口单元发给0LT (或 再发给EN ) , 0LT (或EN )可通过PPPoE TAG标签所带DSL端口信息(电路 标识Circuit ID)区分出报文发给第一个NSP;对于来自属于第二个DSL端 口分区的数据包,将由"DSL接口单元"交给虚拟光网络单元处理,做PPPoE 转发处理和GPON适配处理后,由ODN接口单元发送个OLT (或再发给EN ), OLT (或EN )可通过PPPoE TAG标签所带DSL端口信息(电路标识Circuit ID ) 区分出报文发给第二个NSP。
在下行方向,可以通过PON端口分区等方式实现NSP隔离。ODN接口模块 230将来自第一个NSP的数据包按第一个PON端口分区转发给第一个虚拟光网 络单元模块,做APON适配处理和PPPoA转发处理后,由"SL接口单元通过第 一个DSL端口分区所属的DSL端口发给CPE; ODN接口模块将来自第二个NSP 的数据包按第二个PON端口分区转发给第二个虚拟光网络单元,做GPON适配 处理和PPPoE转发处理后,由DSL接口单元通过第二个DSL端口分区所属的 DSL端口发给CPE。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批发场景下的多NSP对AN的共享问题,实现 了 NSP对AN的独立管理,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为NAP批发 给不同NSP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线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两个 逻辑上独立的虚拟OLT单元32,所述每一个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32用于提供 不同的协议按预定的配置处理冲艮文;光分配节点(Optical DistributionNode, 0DN)4妄口单元31,用于通过光分酉己节,存、(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 0DN)与0NU/0NT30相连接,进行无源光网络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并 将来自光网络单元/光网络终端30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 32;回程接口单元33,用于通过汇聚网络与所述虚拟OLT单元32对应的接入 边缘节点39 (或运营商设备)相连接,将所述虚拟0LT单元32处理后的报文 发送到所述虛拟光线路终端单元32对应的接入边缘节点39(或运营商设备), 和将来自所述边缘节点39 (或运营商设备)的报文发送给所述接入边缘节点 39 (或运营商设备)对应的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32进行处理。
再如图6所示,0DN接口单元31具有与所述数个虚拟0LT单元32对应的 P0N端口分区310,用于隔离所述虚拟0LT单元32,每个虚拟0LT单元32支 持对应的P0N端口分区310,因为P0N端口按SP进行P0N端口分区,P0N端 口定义如下包含实际的接入节点标识(AN ID)、机拒(chassis)号、机 架(rack)号、框(frame)号、槽位(slot)号、子槽位(sub-slot)号、 P0N接口号、光网络单元标识号(O冊ID)、传输容器(T-C0NT)标识、端口 号(port-ID) 、 VLAN ID或以太网优先^又(Ethernet Priority)的《壬一或4壬 意组合。
并且虚拟OLT单元32具有独立OLT的所有功能,每个虚拟OLT单元32 支持相应的PON端口分区310,可批发给相应的NSP39独立控制和管理,实现 层二以上批发。虚拟0LT单元32间可按不同P0N端口分区310进行隔离。又 如图6所示,虛拟0LT单元32至少包括DHCP中转/代理单元,用于支持动态 主机配置协议中转功能,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携带接入环路标识信息;认 证者/认证、授权和计费(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 AAA)代理单元,用于支持认证功能;IGMP代理/监听(Snooping)单元,用 于监听因特网组管理协议报文的组播目的IP地址和/或组播源IP地址,以设 置相应的组播媒体接入控制地址过滤;流分类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映射单元,用于对报文进行流分类和标识服务质量类型。例如,第一个NSP可配置第一个虚拟OLT单元,支持对IGMPv2报文进行 监听功能;而第二个NSP可配置第二个虚拟OLT单元,支持对IGMPv3报文进 行监听功能。
而且可以通过PON端口分区等方式实现对NSP隔离。对于来自属于第一 个PON端口分区的^^艮文,将由ODN接口单元交给第一个虚拟OLT单元处理, 对IGMPv2报文进行监听从而将PON端口添加入组播权限控制表,再由回程接 口单元将IGMPv2报文发给EN, EN可通过PPPoE TAG标签所带PON端口信息
(电路标识Circuit ID)区分出报文发给第一个NSP;对于来自属于第二个 PON端口分区的数据包,将由ODN接口单元交给虚拟OLT单元处理,对IGMPv2 报文进行监听,从而将PON端口添加入组播权限控制表,并对组播源地址进 行控制,再由回程接口单元将IGMPv3报文发给EN, EN可通过PPPoE TAG标 签所带PON端口信息(电路标识Circuit ID)区分出报文发给第二个NS2。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批发场景下的多NSP对AN的共享问题,实现 了 NSP对AN的独立管理,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为NAP批发 给不同NSP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 独立的虚拟基站单元42,所述每一个虚拟基站单元42用于提供不同的协议按 预定的配置处理报文;空中接口单元41,用于通过空中接口用户驻地设备
(CPE) 40或无线终端相连接,进行无线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并将来 自用户驻地设备40 (或无线终端)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基站单元42,本 实施例以802.16无线接口单元为例,CPE40可以是移动站(MS);回程
(backhaul)接口单元43,用于通过汇聚网络与接入边缘节点39 (或运营商 设备)相连接,将所述虛拟基站单元42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所述虚拟基站单 元42对应的接入边缘节点39 (或运营商设备),和将来自边缘节点39 (或 运营商设备)的报文发送给所述边缘节点39 (或运营商设备)对应的虚拟基 站单元42进行处理。再如图7所示,空中接口单元41具有与所述虚拟基站单元42对应的空 中接口分区410,用于隔离所述虚拟基站单元42,每个虚拟基站单元42支持 对应的空中接口分区410。空中接口标识,包含实际的AN ID(接入节点标识)、 机拒(chassis)号、机架(rack)号、框(frame)号、槽位(slot)号、 子槽位(sub-slot)号、远端射频单元(RRU)号、扇区(sector)号、频点 号、信道号、业务流标识(SFID) /连接标识(CID) 、 VLAN ID、以太网优先 权(Ethernet Priority )或区分服务码点(DSCP)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虚拟基站单元42具有独立BS的所有功能,每个虚拟基站单元42支持 相应的空中接口分区410,可批发给相应的NSP49独立控制和管理,实现层二 以上批发。虚拟基站单元42间可按不同空中接口分区单元进行隔离。又图4 所示,虚拟基站单元42至少包括DHCP中转/代理子单元421,用于支持动态 主机配置协议中转功能,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携带接入环路标识信息;认 证中转子单元422,用于对可扩展认证协议报文的承载进行中转处理;切换控 制子单元423,用于支持对移动的二层切换的控制处理;业务流管理子单元 424,用于负责业务流的创建、许可、激活、修改以及删除业务流,由接纳控 制功能和关联的本地资源信息组成;寻呼代理子单元425,用于支持对进入睡 眠模式或空闲模式的无线终端的活动管理处理;;无线资源代理子单元426, 用于支持无线资源管理处理。
例如,第一个NSP可配置第一个虚拟基站单元支持密钥管理(privacy key management, PKMv2 )至802, lx认证中转功能;而第二个NSP可配置第二个
Authentication for Network Access, PANA) i^ii中净争功能。
并且可以通过空中接口分区等方式实现NSP隔离。对于来自属于第一个 空中接口分区的PKMv2认证报文,将由空中接口单元交给第一个虚拟基站单 元处理,实现PKMv2至802. lx认证中转,再由回程接口单元将802. lx认证 报文发给EN;对于来自属于第二个空中接口分区的PKMv2认证,将由空中接口单元交给第二个虚拟基站单元处理,实现PKMv2至PANA认证中转,再由回 程接口单元将PANA认证报文发给EN。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批发场景下的多NSP对AN的共享问题,实现 了 NSP对AN的独立管理,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为NAP批发 给不同NSP带来极大的灵活性。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 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所述每一个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用于按预定的配置处理报文;数字用户线接口单元,用于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与一个或者多个用户驻地设备相连接,进行数字用户线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并将来自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用户驻地设备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回程接口单元,用于通过汇聚网络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相连接,将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对应的接入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和将来自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的报文发送给所述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对应的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进行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 字用户线接口单元具有与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对应的数字用 户线端口分区,用于隔离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每个虚拟数 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支持对应的数字用户线端口分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 字用户线端口分区包括接入节点标识、机拒号、机架号、框号、槽位号、子 槽位号、端口号、虚3各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虚拟局域网标识、以太网 优先权以及区分服务码点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虚 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包括虚拟局域网转发子单元,用于支持基于N: 1的虚拟局域网转发功能和1: 1 的虚拟局域网转发功能;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转代理子单元,用于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转功能,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携带接入环路标识信息;因特网组管理协议代理/监听单元,用于监听因特网组管理协议报文的组 播目的IP地址和/或组播源IP地址,以设置相应的组播媒体接入控制地址过 滤;协议适配子单元,用于自动感知以太网承载点对点协议于异步传输模式 之上协议、以太网承载IP协议于异步传输模式之上协议、点对点协议承载于 异步传输模式之上协议或者IP协议承载于异步传输模式之上协议封装以适配 相应的数字用户线终端配置。
5、 一种光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光网络单元,所述每一个虚拟光网络单元用 于按预定的配置处理报文;用户接口单元,用于通过数字用户线路、以太网线路或者电力线通信线 路与一个或者多个用户驻地设备相连接,进行数字用户线路、以太网线路或 者电力线通信线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并将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用 户驻地设备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光网络单元;光分配节点接口单元,用于通过光分配节点与一个或者多个光线路终端 相连接,将所述虚拟光网络单元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所述虚拟光网络单元对对应的虚拟光网络单元进行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口单元 具有与所述数个虚拟光网络单元对应的端口分区,用于隔离所述虚拟光网络 单元,每个虚拟光网络单元支持对应的端口分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分区包括 接入节点标识、机拒号、机架号、框号、槽位号、子槽位号、端口号、虚拟 局域网标识、以太网优先权以及区分服务码点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光网络单 元包括用户接入功能子单元,用于支持数字用户线路、以太网线路或者电力线通信线路用户接入处理;无源光网络适配功能子单元,用于支持数字用户线路、以太网线路或者 电力线通信线踏-接入到无源光网络的传输适配处理。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配节点接 口单元具有与所述虚拟光网络单元对应的无源光网络端口分区,用于隔离所 述虚拟光网络单元,每个虚拟光网络单元支持对应的无源光网络端口分区。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网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光网络 端口分区包括接入节点标识、机拒号、机架号、框号、槽位号、子槽位号、 无源光网绍4妻口号、光网络单元标识、传输容器标识、端口号、虚拟局域网 标识、以太网优先权以及区分服务码点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11、 一种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所述每一个虚拟光线路终 端单元用于按预定的配置处理报文;光分配节点接口单元,用于通过光分配节点与一个或者多个光网络单元/ 光网络终端相连接,进行无源光网络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并将来自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光网络单元/光网络终端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光线路 终端单元;回程接口单元,用于通过汇聚网络与一个或者多个接入边缘节点或运营 商设备相连接,将所述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所述虚拟光 线路终端单元对应的接入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和将来自边缘节点或运营 商设备的报文发送给所述接入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对应的虚拟光线路终端 单元进行处理。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配节 点接口单元具有与所述数个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对应的无源光网络端口分 区,用于隔离所述光线路终端单元,每个虚拟光线路终端单元支持对应的无源光网络端口分区。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ON端口 分区包括接入节点标识、机拒号、机架号、框号、槽位号、子槽位号、无源 光网络接口号、光网络单元标识、传输容器标识、端口号、虚拟局域网标识 以太网优先权以及区分服务码点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光线 路终端单元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转代理子单元,用于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转功能,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携带接入环路标识信息;认证者/认证、授权和计费代理子单元,用于支持认证功能;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代理/监听子单元,用于监听因特网组管理协议报文的组播目的IP地址和/或组播源IP地址,以设置相应的组播媒体接入控制地址过滤;流分类与服务质量映射子单元,用于对报文进行流分类和标识服务质量 类型。
15、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基站单元,所述每一个虚拟基站单元用于按 预定的配置处理报文;空中接口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空中接口与一个或者多个用户驻地设备或 无线终端相连接,进行无线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处理,并将来自所述一个 或者多个用户驻地设备或无线终端的报文发送到相应的虚拟基站单元;回程接口单元,用于通过汇聚网络与一个或者多个接入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相连接,将所述虚拟基站单元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所述虚拟基站单元 对应的接入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和将来自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的报文 发送给所述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对应的虚拟基站单元进行处理。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单元具有与所述虚拟基站单元对应的空中接口分区,用于隔离所述虚拟基站单元, 每个虚拟基站单元支持对应的空中接口分区。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分区包 括接入节点标识、机拒号、机架号、框号、槽位号、子槽位号、远端射频单 元号、扇区号、频点号、信道号、业务流标识/连接标识、虚拟局域网标识和 以太网优先权任一或任意组合。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基站单元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转代理子单元,用于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转功能,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携带接入环路标识信息;认证中转子单元,用于对可扩展认证协议报文的承载进行中转处理; 切换控制子单元,用于支持对移动的二层切换的控制处理; 业务流管理子单元,用于负责业务流的创建、许可、激活、修改以及删除业务流,由接纳控制功能和关联的本地资源信息组成;寻呼代理子单元,用于支持对进入睡眠模式或空闲模式的无线终端的活动管理处理;无线资源代理子单元,用于支持无线资源管理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包括数字用户线接口单元,用于进行数字用户线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处理;至少两个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用于模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对来自数字用户线接口单元的报文进行处理;回程接口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处理后的报文,和将来自所述边缘节点或运营商设备的报文发送给所述虚拟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单元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光网络终端、一种光线路终端和基站。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批发场景下的多NSP对AN的共享问题,实现了NSP对AN的独立管理,可应不同SP需求提供不同的协议,为NAP批发给不同NSP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文档编号H04L12/46GK101316257SQ200710105280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郑若滨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