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装置及用在该终端装置中的位置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765917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终端装置及用在该终端装置中的位置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便携式终端装置及其使用的位置检测方法,尤其涉及具 有可转动的液晶显示部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及其使用的位置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通讯的发展,以便携式电话为代表的便携式终端越来 越多样化,并设置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另外,随着便携式终端装置中可处理 的信息量的迅猛发展,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液晶显示单元)的屏幕变 得更大。而且,已经有便携式电话能够接收单波段(单波段部分接收服务) 广播,因而还希望显示电视画面的这种便携式电话具有更大屏幕的液晶显示 单元。对于以传统的便携式电话为代表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在便携性方面,减 小尺寸和重量是很重要的。另外,在可操作性方面,普通便携式终端装置具 有竖直延伸的形状以便于抓握,因此它们的显示部通常根据便携式终端装置的形状设置于纵向位置(portrait position)。然而,在设置于纵向位置的这 样的显示部上显示文字或字母的情况下,每行显示的文字或字母的数量受 限,从而使句子难读。另外,在竖直延伸的显示部上显示电视画面的情况下, 屏幕尺寸减小,或者由于电视画面横向延长而使大部分电视画面不能显示, 因此导致效率很低。因此,已经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在该装置中,显示部相对于该 装置的主体是可转动的(例如,参考下面列出的专利文献1和2)。在携带 这种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部位于纵向位置以保持便携性。另一方 面,在使用显示部时,例如显示电视画面时,显示部转动到横向位置,因此 提高了显示特性。 '在显示部相对于装置的主体可转动的这种便携式终端装置中,必须根据 显示部的状态(位置)切换显示。S卩,当显示部位于纵向位置时,必须在这
个位置所适用的正确朝向的情况下显示画面;当显示部转离这个位置时,也必须在显示部转到的位置所适用的正确朝向的情况下显示画面。因此,显示部相对于装置的主体可转动的这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具有位置 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构造为检测显示单元的位置(朝向)。在显示部上显 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构造为切换显示,以根据该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显示部 的位置来显示图像。(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第2003-319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005-176372号公报在许多如上所述具有转动显示部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中,显示部构造为从 作为中心的参考位置(当显示部未转动时位于该位置)转动+90°和-90°。因 此,位置检测部需要检测这三个状态(位置)。这种位置检测的方法包括那 些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方法和那些使用机械开关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 通常采用长时间稳定、且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例如,磁性传感器)的方法。传统地,在检测如上所述的显示部的三个状态的情况下,应该对相应的 这些状态设置多个传感器。特别地,例如在使用磁性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情 况下,将磁性传感器和磁体设置于显示部未转动的位置、显示部转动+90。的 位置和显示部转动-90。的位置。因此,传统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存在部件数量 增加和互连(互连线)数量增加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解决或减少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及其使用的位置检 测方法,在该装置中可以解决或减少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及其使用的位置检 测方法,该装置能减少部件的数量和互连数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 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该臂部构造为支撑该可动部,以使 得该可动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90°的转动 范围内转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 位置,其中,该位置检测部包括 一对磁体; 一对单输出磁性传感器K其构
造为检测所述磁体的磁场;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该单输出磁性传感器的输出来确定该可动部的转动位置;所述一对磁体设置于臂部和可动部的第一个内,且围绕转动中心彼此分开90°;以及单输出磁性传感器设置于臂部和可动部的第二个内,以在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与相应的磁体相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 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臂部构造为支撑可动部以使得可动 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 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可动部相对于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 位置检测部包括 一对磁体;单个双输出磁性传感器,其构造为检测磁体的 磁场;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双输出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确定可动部的转 动位置。磁体设置于臂部和可动部的第一个内,以使得磁体围绕转动中心彼 此分开180°,并具有各自的沿相同方向的磁场。双输出磁性传感器设置于可 动部和臂部的第二个内,以及磁体中的第一磁体响应可动部离开转动中心位 置的+90°转动而与双输出磁性传感器相对;磁体中的第二磁体响应可动部离 开转动中心位置的-90°转动而与双输出磁性传感器相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具有 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臂部构造为支撑可动部,以使得可动部 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动; 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可动部相对于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位置 检测部包括 一对反射器,其具有不同的反射特性;光电传感器,其构造为 将光发射到反射器上且检测从反射器反射的光;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 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确定可动部的转动位置;反射器设置于可动部或臂部内, 以使得反射器围绕转动中心彼此分开180°;如果反射器设置于臂部内,则光 电传感器设置于可动部内,或者如果反射器设置于可动部内,则光电传感器 设置于该基部内,以及反射器中的第一反射器响应可动部离开转动中心位置 的+90°转动而与光电传感器相对,反射器中的第二反射器响应可动部离开转 动中心位置的-90°转动而与光电传感器相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用于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位置检测方法,该 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 臂部构造为支撑可动部,以使得可动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 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可动 部相对于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在臂部和可动部的第一个内设置成对的磁体,且所述成对的磁体围绕转动中心彼此分开90°,在臂部和可动部的第二个内设置成对的单输出磁性传感器,且所述成对的单输出磁性传感器围绕转动中心彼此分开90°;以及当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转动期间,响应单输出磁性传感器输出的不同信号来确定可动部的转动位置离开转动中心位置是+90°或-9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 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臂部构造为支撑可动部,以使得可 动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 转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可动部相对于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 位置检测部包括磁体; 一对磁性传感器,其构造为检测磁体的磁场;以及 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确定可动部的转动位置;磁体设置 于可动部和臂部的第一个内;以及磁性传感器设置于可动部和臂部的第二个 内,以在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至少一个磁性传感器位于磁体的磁场 遍布区域的相应一个边界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 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臂部构造为支撑可动部,以使得可 动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 转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可动部相对于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 位置检测部包括 一对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一对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其构造为检测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磁场;以及计算部,其构造 为基于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来确定可动部的转动位置; 以及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设置于可动部和臂部的第一个内,以围绕转动中心 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以第一预定角度彼此分开;且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设置于可动部和臂部的第二个内,以分别偏离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 体相对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在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所述磁性 传感器以第二预定角度彼此分开;第一预定角度或第二预定角度为90°,以 使得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在不同的时刻切换各自的输出信号。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两个磁体和两个单输出磁性传感
器、两个磁体和单个双输出传感器、两个反射器和单个光电传感器或单个磁 体和两个磁性传感器来检测可动部的至少三个状态。因此,与相应于三个状 态的各个位置均设置诸如传感器之类的部件的传统构造相比,本发明可以减 少部件的数量和互连的数量。


当参照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时,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 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L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构造图,在图1中, (a)和(b)分别是便携式电话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2中, (a)示出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b)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 态,(c)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态;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传感器输出和可动 部的状态(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构造图,在图4中, (a)和(b)分别是便携式电话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5中, (a)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态,(b)示出可动部转动+45。的状态,(c) 示出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d)示出可动部转动-45。的状态,(e) 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态;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传感器输出的时序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传感器输出和可动 部的状态(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图,在 图8中,(a)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主视图,(b)是根据第四 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构造图,在图9中, (a)和(b)分别是便携式电话的主视图和右视图IO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10中,(a)示出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b)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 态,(c)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态;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构造图,在图11中, (a)和(b)分别是便携式电话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12中, (a)示出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b)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 态,(c)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态;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构造图,在图13中, (a)和(b)分别是便携式电话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14中,(a) 示出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b)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 态,(c)示出可动部转动+90。的状态;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15中,(a) 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可动 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 可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16中,(a) 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可动 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可 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17中,(a) 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卯°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b) 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 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传感器输出和可 动部的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19中,(a) 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可动 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
可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20中,(a) 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可动 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可 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21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21中,(a) 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卯°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 (b)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 图;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传感器输出和可 动部的状态(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该图示出 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该图示出可动部从转动中心位置转动-y。的状态;图25A到图25C是示出磁性传感器中产生的变化的图,其中图25A是 示出第一磁性传感器和没有变化的第二磁性传感器的时序图,图25B是示出 第一磁性传感器和具有第一变化的第二磁性传感器的时序图,图25C是示出 第一磁性传感器和具有第二变化的第二磁性传感器的时序图;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26中,(a) 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可动 部转动0°到+卯°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 可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27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27中,(a) 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可动 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可 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28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28中,(a) 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 (b)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没有变化,
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 感器(具有第一变化)的输出的时序图,(d)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 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具有第二变化)的输出的时序图;图2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该图示 出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图3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该图示 出可动部从转动中心位置转动-y。的状态;图31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31中, (a)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 可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 出在可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32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32中, (a)示出磁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的状态,(b)是示出在 可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 在可动部转动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图33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图,在图33中, (a)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 图,(b)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没有变 化)的输出的时序图,(c)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 性传感器(具有第一变化)的输出的时序图,(d)是示出在可动部转动-90° 到+90°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传感器(具有第二变化)的输出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图。在该 实施例中,以便携式电话10A作为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例子进行描述。便携式 电话10A包括固定部11、臂部12、可动部13以及位置检测部。当操作便携式电话10A时,操作者握住固定部ll。臂部12通过铰接部 21连接到固定部11。因此,臂部12可相对于固定部11折叠。而且,在固 定部11的内侧面上设置多种图中未示出的键,例如字母数字键、电源键
呼叫键、菜单键、电话簿键以及光标键,且在离铰接部21最远的位置设置 有用于会话的扩音器。可动部13转动地连接于臂部12。在可动部13的内侧面上设置显示部 20。而且,在远离铰接部21的部分设置用于会话的扬声器。显示部20是液 晶显示单元(此后称为"液晶显示部20"),且为了加大尺寸,液晶显示部20 具有基本上与可动部13相同的尺寸。可动部13构造为可以相对于臂部12从如图1中的(a)和图2中的(a) 所示的可动部13未转动时所在的位置(此后称为"转动中心位置")围绕转动 中心0转动±90°。在图2中,(b)示出可动部13转动-90°的状态,(c)示 出可动部13转动+90°的状态。在此,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液晶显示部20位于纵向位置, 液晶显示部20的长度(竖直尺寸)大于宽度(水平尺寸)。而且,当可动 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情况下臂部12折叠时,臂部12和可动部13位于 固定部11的上方。因此,使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可转动不会降低便携 式电话10A的便携性。而且,在图2中的(b)和(c)所示的状态中,便携式电话10A整体上 基本呈L字形状,在此可动部13分别从其转动中心位置转动-90°和+90。。因 此,液晶显示部20 (可动部13)位于横向位置,以在显示电视画面或需要 显示长句的时候适当地确定方向,在该横向位置中液晶显示部20的宽度(水 平尺寸)大于长度(竖直尺寸)。在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到第七实施例中,可动部13围绕转动中心O的 逆时针转动被称为正(+ )方向转动,可动部13围绕转动中心O的顺时针转 动被称为负(-)方向转动。而且,经过转动中心O的纵向中心线被称为转 动中心位置线(图中以箭头X标识)。为便于描述,在第八到第十一实施例 中,可动部13围绕转动中心O的逆时针转动被称为负(-)方向转动,且可 动部13围绕转动中心0的顺时针转动被称为正(+)方向转动。下面描述位置检测部。根据该实施例的位置检测部包括第一磁性传感器 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 (—对单输出磁性传感器)、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 体18、以及位置计算单元19。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可 以是磁阻(MR)元件。 吣
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检测由图1中的(a)中的双 头箭头标识的各自方向相对应的磁场。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 器16均构造为响应磁场检测输出L (低电平)信号,且在没有被施加磁场时 输出H (高电平)信号。然而,尽管如上所述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可以检测出磁场的施加与否,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 感器16不能检测出磁场施加的方向。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 16设置于可动部13内且围绕转动中心O彼此分开90°。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是永磁体,且固定于臂部12。而且,第一磁 体17和第二磁体18的磁通指向由图1中的(a)中相应的箭头标识的方向。 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也设置为围绕转动中心O彼此分开90°。特别地,第一磁体17设置在转动中心位置线X上、转动中心O的下方。 而且,第二磁体18设置在转动中心0的右侧、垂直于转动中心位置线X且 经过转动中心O的线(图中以箭头Y标识的虚线)上。换言之,第二磁体 18设置在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90。的位置处。确定设置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位置以及设置第一 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的位置,以在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使第 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分别与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相 对(面对面)。因此,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第一磁性传感器 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L信号。在本说明书中,磁性传感器和磁体 彼此相对意味着传感器检测由磁体产生的磁场的状态,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磁 性传感器和该磁体彼此面对。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连接于位置计算单元19。如下 所述,位置计算单元19基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传输 来的L信号和H信号的组合算出可动部13的位置。下面,主要参照图2描述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便携式电话10A中的位置 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在图2中,(a)示出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的状态,该转动中心 位置可以作为参考位置,该状态被称为检测状态A。而且,当可动部13处 于检测状态A时,可动部的转动角被确定为0°。当可动部13处于该检观j状 态A (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液晶显示部20位于纵向位置。 ^ 在图2中,(b)示出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90。的状态,该状态 被称为检测状态B。而且,图2中的(c)示出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 +90°的状态,该状态被称为检测状态C。在所述检测状态B和C中,液晶显 示部20位于横向位置。下面描述在检测状态A到C中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 以及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可动部13位于图2中 的(a)所示的检测状态A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与第一磁体17相对,且 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第二磁体18相对。因此,第一磁体17的磁场作用于 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从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L信号。同样地,第二磁 体18的磁场作用于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从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也输出L 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90°到达检测状态B时,第一磁 性传感器15与磁体17和18分开,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第一磁体17相 对。因此,磁体17和18的磁场都不作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从而第一磁 性传感器15输出H信号。另一方面,第一磁体17的磁场作用于第二磁性 传感器16,从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L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90。到达检测状态C时,第二磁 性传感器16与磁体17和18分开,且第一磁性传感器15与第二磁体18相 对。因此,磁体17和18的磁场都不作用于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从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输出H信号。另一方面,第二磁体18的磁场作用于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从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L信号。图3是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与可动部13的 检测状态A到C之间的关系表。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 IOA,基于两个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输出的组合检测可动部13的位置。因此,在便携式电话10A中,可以通过两个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两 个磁体17和18检测可动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而且,如果第一磁性传 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都是H信号,则可动部13位于0°到-90° 或0°到+90°的范围内的位置。包括这些范围,总共可以检测四个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如上所述确定设置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 二磁性传感器16的位置以及设置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的位置,,以
由两对传感器和磁体检测可动部13位于四个点的位置。因此,与传统便携 式终端装置不同,不需要在对应于检测状态A到C的每个位置处均设置磁性 传感器和磁体,从而相比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互 连的数量。而且,如本实施例,在可动部13中设置磁性传感器的情况下,通常在固定部ll中设置位置计算单元19。因此,需要将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互 连(互连线)从可动部13通过铰接部21延伸到固定部11。在根据本实施例 的便携式电话10A中,由于如上所述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磁 性传感器的数量,所以可便于在铰接部21中布线。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4和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 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B的图。在用于示出本实施例和以下实施例的图中, 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用于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1到图3中的元件相同 的元件,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A中,第一磁体17设置为位于转动 中心位置线X上、转动中心O的下方,且第二磁体18设置在转动中心0的 右侧、垂直于转动中心位置线X且经过转动中心O的线Y上的一位置处。 而且,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 感器16分别与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相对(面对面)。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B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 话10A的相同点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于可动 部13中,且围绕转动中心O彼此分开90°,以及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 设置在臂部12中,且围绕转动中心0彼此分开90。。然而,便携式电话10B 与便携式电话10A的不同点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设置在离转动中心位 置线X+45。的位置,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在离转动中心位置线X-45。的位 置,以及第一磁体17设置在离转动中心位置线X+45。的位置,第二磁体18 设置在离转动中心位置线X-45。的位置。下面,主要参照图5描述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便携式电话10B中的位置 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当可动部13处于图5中的(a)所示的检测状态C中时,第一磁性传感 器15与磁体17和18分开,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第一磁体17相对。因
此,磁体17和18的磁场都不作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从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H信号。另一方面,第一磁体17的磁场作用于第二磁性传感器 16,从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位于图5中的(b)所示的检测状态A和C之间的位置时, 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都与磁体17和18分开。因此,磁 体17和18的磁场都不作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从 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H信号。当可动部13处于图5中的(c)所示的检测状态A (位于转动中心位置) 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与第一磁体17相对,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第二 磁体18相对。因此,第一磁体17的磁场作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从而第 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L信号,且第二磁体18的磁场作用于第二磁性传感器 16,从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也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位于图5中的(d)所示的检测状态A和B之间的位置时, 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都与磁体17和18分开。因此,磁 体17和18的磁场都不作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从 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H信号。当可动部13处于图5中的(e)所示的检测状态B时,第一磁性传感器 15与第二磁体18相对,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磁体17和18分开。因此, 第二磁体18的磁场作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从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 L信号。另一方面,磁体17和18的磁场都不作用于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从 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H信号。图6和图7示出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与可动 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之间的关系。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便 携式电话10B中,也可以通过两个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两个磁体17和 18检测可动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三个状态。而且,如果第一磁性传感器 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都是H信号,则可动部13处于0°到-90°或0° 到+90°范围内的位置。包括这些范围,总共可以检测四个状态。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B中,也可以通过两对磁性传感 器和磁体检测可动部13的四个点的位置。因此,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不 同,不需要在对应于检测状态A到C的每个位置均设置磁性传感器和磁体,从而相比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互连的数量。而且, 由于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磁性传感器的数量,所以可便于在 铰接部21中布线。图8是示出分别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C 和便携式电话10D的图。分别根据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 IOC和IOD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IOA和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 10B的相同点在于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于可动部 13中,且围绕转动中心0彼此分开90。,以及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设 置在臂部12中,且围绕转动中心0彼此分开90。。然而,根据图8中的(a)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IOC,第一磁 性传感器15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90。的位置,且第二磁性传感器 16设置在转动中心位置线X上、转动中心O上方的位置,第一磁体17设置 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90。的位置,且第二磁体18设置在转动中心位置 线X上、转动中心O上方的位置。而且,根据图8中的(b)所示的第三实 施例的便携式电话IOD,第一磁性传感器15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 X+135。的位置,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135。的 位置,第一磁体17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135。的位置,且第二磁体 18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135。的位置。分别根据第三实施例和第四 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C和10D均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A 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B相同的基本结构并产生相同的效果。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9和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 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E的图。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E,位置检测部 包括单个磁性传感器25 (双输出磁性传感器)、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 以及位置计算单元19。该磁性传感器25可以是霍尔元件。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用的磁性传感器15和16均构造为根据 磁场施加的出现或消失切换输出(H信号和L信号)。另一方面,本实施例 中所用的磁性传感器25构造为可以基于磁场施加的方向输出不同的信号。特别地,如果磁场沿磁性传感器25的第一方向施加,则磁性传感器25 输出具有第一属性的第一信号。另一方面,如果磁场沿相对于第一方向的方 向(称为"第二方向")施加,则磁性传感器25输出具有不同于第一属性的属
性(第二属性)的信号。参照图9,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处于检测状态A)时,磁性传感器25位于可动部13中转动中心位置线X上、转动 中心O的下方。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是永磁体,且固定于臂部12。而且,第一磁 体17和第二磁体18的磁通均朝向平行于图9中的转动中心位置线X的向上 方向。另外,第一磁体17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90。的位置,且第 二磁体18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90。的位置。因此,第一磁体17和 第二磁体18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线X对称地设置,且围绕转动中心O彼此 分开180°。磁性传感器25连接于位置计算单元19。该位置计算单元19基于从磁性 传感器25传输来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组合算出可动部13的位置。下面,主要参照图10描述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便携式电话10E中的位 置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当可动部13处于图IO中的(a)所示的检测状态A时,磁性传感器25 与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分开。因此,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的磁 场都不作用于磁性传感器25,从而磁性传感器25不输出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90°到图10中的(b)所示的检 测状态B时,磁性传感器25与第一磁体17相对。因此,第一磁体17的磁 场作用于磁性传感器25。此时,磁性传感器25输出信号。在本实施例中, 假设此时输出第一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90。到图10中的(c)所示的检 测状态C时,磁性传感器25与第二磁体18相对。因此,第二磁体18的磁 场作用于磁性传感器25。此时,可动部从检测状态B转动180°。因此,和磁性传感器25与处于 检测状态B中的第一磁体17相对时的情况相比,磁性传感器25的竖直朝向 是反转的。而且,如上所述,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的磁场具有相同的 方向。因此,检测状态C中磁性传感器25的输出信号是不同于检测状态B 时刻输出信号的第二信号。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E中,当可动部13位于检 测状态A到C的各个位置时,磁性传感器25也输出不同的信号。因此,位
置计算单元19可以基于磁性传感器25传输来的信号检测可动部13的位置。而且,根据本实施例,与上述分别根据第一实施例到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A到10D相比,可以进一步使传感器的数量减少一个。因此,可以进 一步减少部件的数量并更便于布线。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五实施例中,磁性传感器15和16或磁性传感器 25设置于可动部13内,而磁体17和18设置于臂部12 (固定部ll)内。然 而,通过将磁体17和18设置于可动部13内且将传感器15和16或磁性传 感器25设置于臂部12 (固定部ll)内,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图11和图12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 便携式电话10F的图。根据便携式电话10F,位置检测部包括单个光电传感 器26、诸如反射板之类的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以及位置计算单 元19。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磁性传感器15、 16和25构造为响应磁场的施加而 切换输出信号。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光电传感器26构造为向第一 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上发射光,接收从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 28反射回来的光,且基于接收的光的特性产生信号。参照图11,当可动部 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处于检测状态A)时,光电传感器26位于可动部13 中转动中心位置线X上、转动中心O的下方。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具有彼此不同的反射特性。特别地,第 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构造为反射率不同。因此,即使当同样强度的 光发射到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上时,从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 射器28反射的光的强度也不同。而且,光电传感器26可以检测光的强度的 差异。当光电传感器26与第一反射器27相对时,光电传感器26产生第一 信号。当光电传感器26与第二反射器28相对时,光电传感器26产生不同 于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固定于臂部12。第一反射器27设置于 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90。的位置,且第二反射器28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 位置线X-90。的位置。因此,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相对于转动中 心位置线X对称设置,且围绕转动中心O彼此分开180°。光电传感器26连接于位置计算单元19。位置计算单元19基于光电传感 器26传输来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组合算出可动部13的位置。下面,主要参照图12描述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便携式电话10F中的位置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当可动部13处于图12中的(a)所示的检测状态A时,光电传感器26与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分开。因此,光电传感器26在检测状态A不输出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卯。到图12中的(b)所示的检 测状态B时,光电传感器26与第一反射器27相对。因此,从光电传感器 26发射的光由第一反射器27按照其反射率反射,以被光电传感器26接收。 因此,此时光电传感器26输出第一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检测状态A转动+90。到图12中的(c)所示的检 测状态C时,光电传感器26与第二反射器28相对。因此,从光电传感器 26发射的光由第二反射器28按照其反射率反射,以被光电传感器26接收。 因此,此时光电传感器26输出第二信号。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F中,当可动部13位于检 测状态A到C的各个位置时,光电传感器26也输出不同的信号。因此,位 置计算单元19可以基于光电传感器26传输来的信号检测可动部13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传感器的数量是一个,这一点与上述根据第五 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E相同。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便于布线。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图13和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 便携式电话10G的图。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F具有与根据第六实施 例的便携式电话10E相同的基本构造。因此,在图13和图14中,使用相同 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1和图12中所示元件相同的元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G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上述便携式电话 IOF—样,位置检测部包括单个光电传感器26、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 器28、以及位置计算单元19。然而,在根据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F中,光电传感器26设置于 可动部13的、与臂部12相对的一侧,且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设 置于臂部12的、与可动部13相对的一侧。同时,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 电话10G中,反射器27和28设置于可动部13的相应外侧面13a上,且光
电传感器26设置于固定部11中的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处,光电传感器26 可以与第一反射器27和第二反射器28相对(根据可动部13的运动)。根据本实施例,将反射器27和28设置于可动部13的相应的外侧面13a (垂直于显示部20所在侧面的延长侧面)上便于将反射器27和28连接到 可动部13。而且,由于光电传感器26设置于固定部11内,因此光电传感器 26的互连可以不经过铰接部21而直接地连接到固定部11内侧的位置计算单 元19。这进一步便于布线。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图15和图16是示出根据第八实施 例的便携式电话的图。如上所述,在下面将要描述的第八实施例到第十一实 施例中,可动部13围绕转动中心0的逆时针转动被称为负(-)方向转动, 且可动部13围绕转动中心0的顺时针转动被称为正(+)方向转动。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在臂部12内设置单个磁体23以位于转动 中心线X上。而且,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于可动部 13内以位于磁体23的磁场遍布区域的边界上。本实施例中所用的磁体23的 磁场遍布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i45。的范围(通过图15中的(a)中的虚线 标识的90。范围)。因此,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第一磁性传感 器15设置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45。的位置,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 于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45。的位置。当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位于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 区域,即,围绕转动中心0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士45。的范围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L信号。当随着可动部13的运动第 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离开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该士45。范 围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H信号。下面,主要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 位置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图15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转动中心位置)运动到+90° (检测状态B)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位于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离开转 动中心位置线X士45。的区域)。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 器16均输出L信号。
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离开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士45。的区域), 但第一磁性传感器15留在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区域内。因此,第一磁性传 感器15继续输出L信号,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从L信号切换到H 信号。当可动部13转动到+10°、 +35°以及+70°时,传感器15和16均保持 如图15所示的状态。当可动部13位于检测状态B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位于磁体23的磁 场遍布的区域的边界,该边界在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位于与第一磁性传 感器15所在边界相对的侧面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可动部13处于检 测状态B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L信号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H 信号。图16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转动中心位置)运动到-90° (检测状态C)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如上所述,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 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位于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区域 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磁性传 感器15离开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士45。的区域), 但第二磁性传感器16留在磁体23的磁场遍布的区域内。因此,第一磁性传 感器15的输出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L 信号。当可动部13转动到-10°、 -35°以及-70°时,传感器15和16均保持如 图16所示的状态。当可动部13处于检测状态C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位于磁体23的磁 场遍布的区域的边界,该边界在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位于与第二磁性传 感器16所在边界相对的侧面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可动部13处于检 测状态C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H信号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L 信号。图17和图18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 与可动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之间的关系。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本实 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可以通过两个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单个5攀体23 检测可动部13的三个检测状态A到C。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与传统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不同,不 需要在对应于检测状态A到C的各个位置均设置磁性传感器和磁体,因而与 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互连的数量。另外,由于与 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磁性传感器的数量,所以可便于在铰接部12中布线。而且,根据本实施例,所用的磁体的数量是一个(仅有磁体23)。 这又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并降低成本。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图19和图20是示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 便携式电话的图。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设置于臂部12 内以彼此分开180°。而且,将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 为使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可以位于第一磁体17或第 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区域的边界上。第一磁体17的磁场在士20。的范围(总共40。的范围)内遍布。而且,第 二磁体18的磁场在-20°到+45°的范围(总共65。的范围)内遍布。第一磁体 17设置于围绕转动中心0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45。的位置。因此,第二磁体 18设置于围绕转动中心O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135。的位置。而且,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设置于围 绕转动中心O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45。的位置,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 于围绕转动中心O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90。的位置。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 15与第一磁体17相对,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第二磁体18彼此分开45°。 因此,将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为离开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区域的边界。 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为彼此分开135°。下面,主要参照图19和图20,描述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 的位置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图19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转动中心位置)运动到+90° (检测状态B)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与第一磁体17相对,且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区域内。 而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离开转动中 心位置线X+115。到+180。的区域)的外部。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L 信号,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H信号。 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20°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区域(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25° 到-65°的区域)的边界上,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也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 遍布区域的边界上。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 L信号。当可动部13从+20°转动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磁性传 感器15离开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区域,从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 出切换到H信号(在图19中,以+25°位置为例)。此时,第二磁性传感器 16运动(转动)以接近第二磁体18,从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处于检测状态B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位于第一磁体17 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的外部,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 布的区域的边界上。因此,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L信号。图20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 (转动中心位置)运动到-90° (检测状态C)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如上所述,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 第一磁性传感器15与第一磁体17相对,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位于第二磁 体18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的外部。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L信号,第 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H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20。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离开转动中心位置线X-25° 到-65°的区域)的边界上。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输出L信号。而且,第 二磁性传感器16在第一磁体17或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的外部。 因此,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H信号。当可动部13从-20°转动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磁性传感 器15离开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区域,从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 切换到H信号(在图20中,以-25°位置为例)。此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 仍位于第一磁体17或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的外部。因此,第二磁 性传感器16保持H信号。当可动部13处于检测状态C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 16均位于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区域的外部,因此,第一
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均输出H信号。
图21和图22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 的输出与可动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之间的关系。如图21和图22所示, 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可以通过两个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两个磁 体17和18检测可动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三个状态。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与传统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不同,也 不需要在对应于检测状态A到C的每个位置均设置磁性传感器和磁体,从而 相比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互连的数量。而且,由 于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磁性传感器的数量,所以可以便于 在铰接部21中布线。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图23到图28是示出根据第十实施例的 便携式电话的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B (图4),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 18设置于臂部12中,以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线X彼此对称地分开90。。而 且,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于可动部13内,从而当 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与第一磁体17相对,且 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第二磁体18相对。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设置于可动部13中,且分别偏离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 因此,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一磁体17 彼此偏离,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和第二磁体18彼此偏离。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磁性传感器 15和16与磁体17和18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在图23所示的情况下,第一磁 性传感器15沿正(顺时针)方向相对于第一磁体17偏移x°,且第二磁性传 感器16沿负(逆时针)方向相对于第二磁体18偏移x。。因此,例如,如果 可动部13如图24所示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y。,则第一磁性传感器15 位于沿负方向离开第一磁体17 (y—x)。的位置,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位于 沿负方向离开第二磁体18 (y+x)。的位置。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 传感器16围绕转动中心O彼此分开90°。
如本实施例,通过将磁性传感器15和16分别偏离磁体17和1S〈可以
消除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磁体17和18所独有的变化效果,且可以消除 制造误差,例如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磁体17和18的连接误差。下面描 述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为便于描述,图25A到图25C是示出便携式电话中产生的变化中磁性传 感器中产生的变化的时序图。而且,以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0B (图 4)为例进行描述。图25A的时序图示出了在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中没 有变化的情况下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理想输出。如图25A所示,围绕转动 中心位置线X (0°)的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从L信号到H信号的上升沿和第 二磁性传感器16从L信号到H信号的上升沿高精度地彼此一致。因此,在 检测可动部的状态时没有晚的或延迟的检测。另一方面,图25B和图25C的时序图均示出当在至少第一磁性传感器 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其中之一中有变化的情况下磁性传感器15和16 的输出。下面,为便于描述,假设在第一磁性传感器15中没有变化,而仅 在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中有变化。图25B示出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H信号的情况,其中由于第二磁性 传感器16独有的变化或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连接误差,L信号切换成H信 号的时刻相对于图25A中所示的适当状态向内移动(提前)(在输出向内移 动(提前)情况下的变化或连接误差被称为"第一变化")。而且,图25C示 出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H信号的情况,其中由于第二磁性传感器16独有 的变化或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连接误差,L信号切换成H信号的时刻相对 于图25A中所示的适当状态向外移动(延后)(在输出向外移动(延后)情 况下的变化或连接误差被称为"第二变化")。如果由于第一变化或第二变化而使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变得异常, 这将导致例如在图25B的情况下箭头El标识的输出状态,该状态不是位置 计算单元19所期望的。在此情况(状态E1)下,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 为L信号,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为H信号。因此,在此状态E1下, 输出与可动部13转动-90。的检测状态B中的输出相同。位置计算单元19的控制程序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进行设计的,即,当可 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或负方向转动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的输出同时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因此,如果发生图25B中 所示的情况(状态E1),则位置计算单元19不能执行正确的位置检测操作, 即使可动部13不处于检测状态B,也可能错误地确定可动部13处于检测状 态B。图25C所示的情况会发生同样的情形。如果存在第二变化,则会产生图 25C中箭头E2标识的输出状态,该状态不是位置计算单元19所期望的。在 此情况(状态E2)下,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为H信号,且第二磁性传 感器16的输出为L信号。因此,在此状态E2下,输出与可动部13转动+90° 的检测状态C中的输出相同。如上所述,位置计算单元19的控制程序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进行设计的, 即,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或负方向转动时,第一磁性传感器15 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同时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因此,如果发生 图25C中所示的情况(状态E2),则位置计算单元19不能执行正确的位置 检测操作,即使可动部13不处于检测状态C,也可能错误地确定可动部13 处于检测状态C。如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分 别偏离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地设置于可动部13内来避免这种错误确 定。第一磁体17与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以及第二磁体18与第二磁性传感器 16之间的偏离(图23中所示的x。)是基于诸如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 的磁场遍布区域的变化、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检测范 围的变化、及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以及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的连接误差的变化之类的变化来确定的。使用图25A到图25C所示的情况来描述该偏移x。。将该偏移x。确定为 大于与图25B中所示的移动(状态)El的范围相对应的角度和与图25C所 示的移动(状态)E2的范围相对应的角度。与移动(状态)El的范围和移 动(状态)E2的范围相对应的角度可以由说明书中标识的磁体17和18以及 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误差范围来确定,或通过进行用于确定磁体17和18 以及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误差范围的试验来确定。下面,主要参照图26和图27,描述通过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位 置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在图26和图27所示的情况下,
偏移为10。 (X°=10°)。图26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转动中心位置)移动到+90° (检测状态B)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而且,第二传感器16位 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 传感器16均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10°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离开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但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仍位 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从L 信号切换到H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30。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仍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 离开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仍输出H信 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70。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仍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 进入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继续输出H 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从H信号切换到L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90。时,第 一磁性传感器15仍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且第二磁性传 感器16仍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 继续输出H信号,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L信号。图27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 (转动中心位置)移动到-90° (检测状态C)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如上所述,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 第一磁性传感器15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且第二传感器16 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均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10。时,第二磁性 传感器16离开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仍位 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維续输出L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30。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离开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仍位 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从 L信号切换到H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H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70。时,第二磁性 传感器16仍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同时第一磁性传感器 15进入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从 H信号切换到L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H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90。时,第 一磁性传感器15仍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且第二磁性传感 器16仍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 继续输出L信号,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H信号。参照图28, (a)和(b)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以及可动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之间的关系。如图28中的(a) 和(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可以通过两个磁性传感器15和 16以及两个磁体17和18检测可动部13的三个检测状态A到C。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与传统的便携式装置不同,也不需 要在对应于检测状态A到C的各个位置上均设置磁性传感器和磁体。因此, 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磁性传感器的数量,从而与传统便携 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互连的数量,由此降低成本,且便 于在铰接部21内布线。在此,参照本实施例中的图25A到图25C,描述当至少第一磁性传感器 或第二磁性传感器的其中之一中具有第一或第二变化的情况。下面,为便于 描述,假设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中具有第一或第二变化。参考图28, (c)示出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中具有第一变化的情况。如上 所述参考图25B,当具有第一变化时,响应可动部13的正方向或负方向转 动,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的第一次反转比适当状态(示于图28中的(b)) 早箭头E1标识的角度。而且,参考图28, (d)示出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中具有第二变化的嶺况。 如上所述参考图25C,当具有第二变化时,响应可动部13的正方向或负方 向转动,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的第一次反转比适当状态(示于图28中的 (b))晚箭头E2标识的角度。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设置于可动部13内以 分别偏离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另一方面,由于例如磁性传感器15和 16的检测误差、及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磁体17和18的连接误差,响应 可动部13的正方向或负方向转动,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的第一次反转 的时刻与适当状态相比移动了量E1或E2。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偏移被确 定为大于与量El和E2相对应的角度。对上述构造产生的一个或多个效果进行描述。首先,假设可动部13例 如沿图28中的(a)和(b)所示情况下的正方向转动,在第一磁性传感器 15和第二传感器16中没有变化的情形下,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首先从 L信号切换到H信号(在图28中的(a)的10。处),然后第二磁性传感器 16的输出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在图28中的(b)的30。处)。当可动部 13的转动预存在位置计算单元19中时,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输出信号以 此顺序反转(在上述参照图25A到25C的构造中,检测磁性传感器15和16 的输出信号同时反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关注的是,除非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信号 首先反转,然后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信号以此顺序反转,否则可能不 会正确地检测可动部13的位置。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一磁体17之间的偏移以 及第二磁性传感器16和第二磁体18之间的偏移被确定为大于与由例如磁性 传感器15和16的检测误差、及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磁体17和18的连 接误差引起的状态E1和E2相对应的角度。因此,即使由第一或第二变化引 起图28中的(c)所示的移动E1或图28中的(d)所示的移动E2,第一磁 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信号的反转时序也不会与适当的顺 序相反。因此,由例如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检测误差、及磁性传感器15和16 以及磁体17和18的连接误差引起的状态(移动)El和E2的存在不会导致 位置计算单元19错误地检测可动部13的位置。因此,可以高精度地检1^可
动部13的位置,从而可以在设置于可动部13内的液晶显示部20上执行适当的显示,从而提高便携式终端装置的可靠性。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图29到图33是示出根据第十一实施 例的便携式电话的图。在上述根据第十实施例(图23)的便携式电话中,第一磁体17和第二 磁体18设置为分别向内偏离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另一 方面,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设置为 分别向外偏离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与第十实施例相同, 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围绕转动中心O彼此分开90°。图2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当可动部13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磁性传感 器15和16以及磁体17和18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在图29所示的情况下, 第一磁性传感器15相对于第一磁体17沿负(逆时针)方向偏移x。,且第二 磁性传感器16相对于第二磁体18沿正(顺时针)方向偏移x。。因此,例如, 如果可动部13如图30所示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y。,则第一磁性传感器 15位于沿负方向离开第一磁体17 (y+x)。的位置,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 位于沿负方向离开第二磁体18 (y-x)。的位置。下面,主要参照图31和图32,描述通过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的位 置检测部执行的可动部13的位置检测操作。在图31和图32所示的情况下, 偏移为10° (x° = 10°)。图31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转动中心位置)转动到+90° (检测状态B)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而且,第二传感器16位 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 传感器16均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10°时,第二磁性 传感器16离开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而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仍位 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继续输出L 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30。时,第二磁性 传感器16仍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且第一磁性传感器15
离开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从L 信号切换到H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H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70。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仍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 16进入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继续输出 H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从H信号切换到L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正(顺时针)方向转动90。时,第 一磁性传感器15仍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且第二磁性传 感器16仍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 继续输出H信号,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L信号。图32示出当可动部13相对于臂部12从0° (转动中心位置)转动到-90° (检测状态C)时的位置检测操作。如上所述,当可动部13位于0。位置时, 第一磁性传感器15位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且第二传感器16 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均输出L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10°时,第一磁性 传感器15离开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而第二磁性传感器16仍位 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从L 信号切换到H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L。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30。时,第二磁性 传感器16离开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且第一磁性传感器15仍位 于第一磁体17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继续输出 H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的输出从L信号切换到H信号。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70。时,第二磁性 传感器16仍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同时第一磁性传感器 15进入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因此,第一磁性传感器15的输出从 H信号切换到L信号,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H信号。而且,当可动部13从转动中心位置沿负(逆时针)方向转动90。时,第 一磁性传感器15仍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内,且第二磁性f感 器16仍位于第二磁体18的磁场遍布的范围之外。因此,第一磁性传感盛15
继续输出L信号,且第二磁性传感器16继续输出H信号。参照图33, (a)和(b)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 性传感器16以及可动部13的检测状态A到C之间的关系。如图33中的(a) 和(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也可以通过两个磁性传感器15 和16以及两个磁体17和18检测可动部13的三个检测状态A到C。因此, 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互 连的数量,与传统便携式终端装置相比可以降低成本,且便于在铰接部21 内布线。参考图33, (c)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中具有第一变化的 情况。当具有第一变化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输出的第一次反转比适当状 态(示于图33中的(b))早箭头El标识的角度。而且,图33中的(d) 示出第二磁性传感器16中具有第二变化的情况。当具有第二变化时,第二 磁性传感器16输出的第一次反转比适当状态(示于图28中的(b))晚箭 头E2标识的角度。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地,第一磁性传感器15和第二磁性传感器16 设置于可动部13内以分别偏离第一磁体17和第二磁体18。另一方面,由于 例如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检测误差、及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磁体17 和18的连接误差,响应可动部13的正方向或负方向转动,第二磁性传感器 16的输出的第一次反转的时刻与适当状态相比可以移动量E1或E2。将磁性 传感器15和16的偏移确定为大于与量El和E2相对应的角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即使由第一或第二变化引起图33中的(c)所示 的移动E1或图33中的(d)所示的移动E2,由例如磁性传感器15和16的 检测误差、及磁性传感器15和16以及磁体17和18的连接误差引起的状态 (移动)El或E2的出现也不会导致位置计算单元19错误地检测可动部13 的位置。因此,可以高精度地检测可动部13的位置,从而可以在设置于可 动部13巧的液晶显示部20上执行适当的显示,由此提高便携式终端装置的 可靠性。 ,
在如上所述的第八到第十一实施例中,磁性传感器15和16设置于可动 部13内,同时磁体17和18或磁体23设置于臂部12 (固定部11)内。然 而,通过将磁体17和18或磁体23设置于可动部13内且将磁性传感器15
和16设置于臂部12 (固定部ll)内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以第一磁性传感器15正常,同时第二磁性传感器16具有第一或第二变化的情况为例。然而,在第 一磁性传感器15具有第一或第二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与第二磁性传感 器16所用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使第一磁性传感器15相对于磁体17和18偏 移上述预定的量,可以避免由于第一或第二变化产生的检测误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两个磁体和两个单输出磁性传感 器、两个磁体和单个双输出磁性传感器、两个反射器和单个光电传感器或单 个磁体和两个磁性传感器来检测可动部的至少三个状态。因此,与诸如传感 器之类的部件设置于与三个状态相对应的各个位置的传统构造相比,可以减 少部件的数量和互连的数量。本发明不以具体公开的实施例为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本申请基于2006年8月8日提交的第2006-216031号以及2006年9月 27日提交的第2006-263121号日本在先专利申请,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 引用合并于此。
权利要求
1. 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 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该臂部构造为支撑该可动部,以使得该可动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 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该位置检测部包括 一对磁体; 一对单输出磁性传感器,其构造 为检测所述磁体的磁场;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所述单输出磁性传感器 的输出确定该可动部的转动位置;所述一对磁体设置于该臂部和该可动部中的第一个内,且围绕该转动中 心彼此分开卯。;以及所述单输出磁性传感器设置于该臂部和该可动部中的第二个内,以在该 可动部位于该转动中心位置时与对应的磁体相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单输出磁性传感器 是磁阻元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臂部构造为能够相对 于该基部折叠。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显示部响应该可动部 的+90°转动或-90°转动而位于横向显示位置。
5. —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 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该臂部构造为支撑该可动部,以使得该可动 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 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该位置检测部包括 一对磁体;单个双输出磁性传感器,其构造为检测所述磁体的磁场;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该双输出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确定该可动部的转动位置; 所述磁体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一个内,以使得所述一对磁体围绕该转动中心彼此分开180°,并具有各自的沿相同方向的磁场;该双输出磁性传感器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二个内;以及 所述磁体中的第一磁体响应该可动部离开该转动中心位置的+90。转动而与该双输出磁性传感器相对,且所述磁体中的第二磁体响应该可动部离开 该转动中心位置的-卯°转动而与该双输出磁性传感器相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双输出磁性传感器是 霍尔元件。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臂部构造为能够相对 于该基部折叠。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显示部响应该可动部 的+90°转动或-90°转动而位于横向显示位置。
9. 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 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该臂部构造为支撑该可动部,以使得该可动 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该位置检测部包括 一对反射器,其具有不同的反射特性;光电 传感器,其构造为将光发射到所述反射器上且检测从所述反射器反射的光; 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该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确定该可动部的转动位置;所述反射器设置于该臂部或该可动部内,以使得所述一对反射器围绕该 转动中心彼此分开180°;如果所述反射器设置于该臂部内,则该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该可动部内, 或者如果所述反射器设置于该可动部内,则该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该基部内; 以及所述反射器中的第一反射器响应该可动部离开该转动中心位置的+90° 转动而与该光电传感器相对,且所述反射器中的第二反射器响应该可动部离 开该转动中心位置的-90°转动而与该光电传感器相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器设置于该可 动部的相应的外侧面上,且该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该基部内。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臂部构造为能够相对 于该基部折叠。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显示部响应该可动部 的+90°转动或-90°转动而位于横向显示位置。
13. —种用在便携式终端装置中的位置检测方法,该便携式终端装置包 括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该臂部构造为支撑 该可动部,以使得该可动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 少±90°的转动范围内转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该可动部相对于 该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在该臂部和该可动部的第一个内设置成对的磁体,且所述成对的磁体围 绕该转动中心彼此分开90°;在该臂部和该可动部的第二个内设置成对的单输出磁性传感器,且所述成对的单输出磁性传感器围绕该转动中心彼此分开90°;以及在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期间,通过响应所述单输出磁性传感器输出的不同信号来确定该可动部的转动位置是离开该转动中心位置+90。或 -90。。
14. 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该臂部构造为支撑该可动部,以使得该可动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 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位置;其中,该位置检测部包括磁体; 一对磁性传感器,其构造为检测该磁体的磁场;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所述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确定该可动部的转动位置;该磁体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一个内;以及所述磁性传感器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二个内,以在该可动部位 于该转动中心位置时,至少一个磁性传感器位于该磁体的磁场遍布区域的相 应一个边界上。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磁体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一个内,以位于经过该转动中心 的、沿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一个的纵向延伸的中心线上;以及所述磁性传感器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二个内,以在该可动部位 于该转动中心位置时,所述磁性传感器位于该磁体的磁场遍布区域的相应边界上。
16. —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设置于一基部上,该臂部构造为支撑该可动部,以使得该可动 部能够围绕一转动中心在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的至少士90。的转动范围内转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构造为检测该可动部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位置; 其中该位置检测部包括由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构成的一对磁体;由第 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构成的一对磁性传感器,其构造为检测该第 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的磁场;以及计算部,其构造为基于该第一磁性传感器 和该第二磁性传感器的输出确定该可动部的转动位置;以及该第一磁体和该第二磁体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一个内,以围绕 该转动中心相对于该转动中心位置以第一预定角度彼此分开;且该第一磁性 传感器和该第二磁性传感器设置于该可动部和该臂部的第二个内,以分别偏 离与该第一磁体相对的第一位置和与该第二磁体相对的第二位置,从而在该 可动部位于该转动中心位置时,彼此分开第二预定角度;第一预定角度或第 二预定角度为90°,以使得该第一磁性传感器和该第二磁性传感器在不同的 时刻切换各自的输出信号。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该第一磁体或该第二 磁体与相应的该第一磁性传感器或该第二磁性传感器之间的偏移基于该第 一磁体或该第二磁体的磁场遍布范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该第一磁性传感器 或该第二磁性传感器的检测范围的变化来确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及用在该终端装置中的位置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可动部,其具有显示部;臂部,其支撑可动部,以使得可动部能够围绕转动中心相对于转动中心位置转动至少±90°;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检测可动部相对于臂部的位置。位置检测部包括磁体;磁性传感器,其检测磁体的磁场;以及计算部,其基于传感器的输出确定可动部的位置。磁体设置于臂部和可动部其中之一内且围绕转动中心彼此分开90°。磁性传感器设置于臂部和可动部的另一个内,以在可动部位于转动中心位置时与相应的磁体相对。
文档编号H04Q7/34GK101123626SQ20071013830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8日
发明者平山隆介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