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452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在投影仪、扫描仪、液晶显示器、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逐渐发展,对显示装置的各种形态的要求也日益增多。
针对这些需求,近年来研究开发出了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等离子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Panel; PDP)、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Electro Luminescent Display; ELD)等各种平板显示装置,并且部分技术 已经应用为各种设备的显示装置。
例如,应用在投影装置(投影仪)或扫描装置(扫描仪)、条形码装置 等,利用照明将所需的影像显示于屏幕上的装置、计算机或手机等。
以下对现有的采用各种方式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利用微镜阵列的投影显示装置的概略图,可以了解到利用 微镜阵列的投影方式显示装置。
现有的利用微镜阵列的投影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光源(light);将从光 源照射进来的光入射的入射镜14;以矩阵形状设置的多个微镜的微镜阵列11; 支撑微镜阵列11的基板10;以及将从微镜阵列11反射的反射光13透射至屏 幕的透射镜15。
如上结构的现有的显示装置是通过微镜阵列11将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12 以设定角度反射,并通过透射镜15投射到屏幕。
此时,设置在微镜阵列11上的多个微镜可以相对于基板10分别进行旋 转,并起到根据旋转角度将入射光12反射到各个不同的方向的作用。根据反
射的方向,分为可以显示图像的亮状态和不能显示图像的暗状态,通过调整 维持两种状态的时间来显示影像。
在此,通过入射镜14入射的入射光12是经过整个微镜阵列11被入射, 但是通过微镜阵列之间的缝隙d入射的入射光12无法被反射,因此影像上必 然会产生网状的阴影区。并且,目前由得克萨斯Instruments公司单独使用 的微镜在中央部位形成有设定的凹槽用于支撑镜板,该部分也是被显示为阴 影区,存在着降低影像亮度及质量的弊端。
图2是现有的扫描显示装置的概略图。
如图2所示,现有的采用扫描方式的显示装置,从光源(light)通过第 一透镜24入射的入射光22被扫描微镜21以设定角度反射后,通过第二透镜 25透射到屏幕。此时,根据设置在基板20上的可旋转的扫描微镜21的旋转 角度,决定影像的透射位置。通过快速旋转驱动这种扫描微镜21,在屏幕上 扫描出影像,并显示整个图像。
这种原理不仅可以适用于扫描显示装置,而且还可以适用于扫描仪、条 码识别器等,但其缺点是为了显示高图像品质,需要快速地驱动微镜21。
图3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利用液晶 (Liquid Crystal)透光的显示器。
这种显示器在背面设置有背光单元30作为光源(light),在背光单元30 的前面设置有带有多个单位像素32a排列的液晶面板32等,通过透过或者阻 拦从背光单元30发出的光31的方式,显示所需的影像。
液晶面板32是通过对多个单位像素32a施加电场而改变构成单位像素 32a的液晶的排列,根据透过液晶面板32的光的量来显示影像。并且为了区 分各个像素或者颜色,在各个单位像素32a之间使用了黑色矩阵32b。
但是,设置有黑色矩阵32b的区域A无法透光,并影像上引起阴影区, 因此存在着影响影像的亮度及品质的缺陷。
图4是现有的自发光型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示了有机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0LED)、等离子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panel; PDP)、场发射型显示装置(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无机厚膜电致发 光显示装置(Electroluminescent; EL)、发光二极管(luminescent diode; LED)等自身发光并无须光源的显示装置的光学系统。
为了易于区分,现有的自发光型显示装置在基板40上以设定间隔42排 列了多个单位像素41,利用由多个单位像素41发出的光进行图像显示。
这种情况下,如图3中的显示装置,在单位像素41的指定间隔42不能 显示影像,并一直显示为阴影部分,因此影响了影像的亮度及品质。
如上所述,现有的各种显示装置中及时地提高光源利用率和消除各个单 位像素之间的阴影区,即单位像素间的缝隙,已成为改善图像的亮度及品质 所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 在利用微镜或者图像显示部件的显示装置中,克服了由通过像素区分像 素或者黑色矩阵导致在,消除图像显示过程中、在像素之间的缝隙区域出现 的阴影部分的缺陷,不仅提高了光利用率,还可以显示高品质影像、改善功 耗。
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可以清楚地获知哪些没被提及的其它技术 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 置,包括光源;微镜阵列,用于反射从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并由多个微 镜排列构成;基板,用于支撑所述微镜阵列;及微透镜阵列,由设置在所述 光源和所述微镜阵列之间的多个微镜构成,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 汇聚到所述微镜阵列,并补偿所述微镜阵列反射的反射光路径。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多个微镜可分别旋转为佳。
通过所述微透镜阵列的所述入射光汇聚到所述微镜阵列的所述多个微镜 的反射面上为佳。
将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所述多个微透镜相邻设置为佳。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扫描 微镜,用于反射从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基板,用于支撑所述扫描微镜; 第一微透镜,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扫描微镜之间并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入射的 入射光汇聚到所述扫描微镜的反射面上;以及第二微透镜,位于所述扫描微 镜反射的反射光的路径上并用于补偿所述反射光的路径。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扫描微镜可旋转为佳。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微透镜及 所述第二微透镜分别由多个微透镜排列构成。此时,根据所述第一微透镜的
数量,通过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入射光,被分离成块单位,并传播到所述扫描 微镜上。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微透镜及 所述第二微透镜分别由多个微透镜排列构成,所述扫描微镜由多个扫描微镜 排列构成。
此时,根据所述第一微透镜的数量,通过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入射光,被 分离成块单位,并且所述被分离的入射光分别汇聚到所述多个扫描微镜上为 佳。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扫描 微镜,用于反射从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基板,用于支撑所述扫描微镜; 第一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扫描微镜之间并用于 将从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所述扫描微镜的反射面;以及第二菲涅尔 透镜(Fresnel lens),位于所述扫描微镜反射的反射光的路径上并用于补偿 反射光的路径。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扫描微镜可旋转为佳。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点在于,包
括光源;液晶面板,由以矩阵形状排列设置的有多个单位像素构成,并通 过以透过或阻拦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方式显示影像;第一微透镜阵列,由 在所述光源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排列设置的有多个微透镜构成,并用于将从 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所述多个单位像素;以及第二^f鼓透镜,在透过 所述液晶面板的光传播路径上排列设置多个微透镜,以补偿从所述多个单位 像素射出的光的路径。
所述多个单位像素间隔地分离设置所述液晶面板上为佳。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 由排列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位像素构成;以及微透镜阵列,在从所述 显示面板射出的光的路径上形成有多个微透镜,以补偿光的路径。 所述多个单位像素间隔地分离设置所述显示面板上为佳。 其它实施例的具体事项都包含在具体实施例及附图部分。本发明的有益 效果及特点,还有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法可以通过参照与附图结合详细 记载的实施例而得以明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将公开的实施例, 可以以各种形态变化并实现。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能完整地公开本发
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根据以上本发明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显微镜头的显示装置,消 除了现有的采用各种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单位像素之间的分离或者因滤色镜的 使用而引起的无法利用光或者无法显示影像的像素间缝隙区域,从而可显示 更加柔和的影像,并可以演绎出明暗比更高的影像。
并且,在入射端及出射端汇聚入射光、并补偿到原来的光传播路经上, 从而提高光效率、改善耗电量,并且还可以演绎出高分辨率的影像。


图l是现有的利用微震镜阵的投影显示装置的概略图2是现有的扫描显示装置的概略图3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图4是自发光型显示装置的概略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微镜为打开(0N)状态时的光路 经示意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微镜为关闭(OFF)状态时的光路 经示意图8至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 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微镜为打开(0N)状态时的光路经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微镜为关闭(OFF)状态时的光路经示意图。
首先参照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是利用反射型投影方式的 显示装置,包括提供光的光源51、入射镜52、微透镜阵列53、微镜阵列 54、基板55及透射镜56。
入射镜52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入射端,入射从光源51照射进来的光,透 射镜56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出射端,将微镜阵列53反射的反射光58投射至屏幕。
基板55支撑着微镜阵列54,微镜阵列54上的多个微镜54a分别可旋转 地设置于基板55上,根据其旋转角度将从入射镜52入射的入射光57发射到 不同方向。根据反射的方向,分为图像可显示的亮状态和不能显示图像的阴
影状态,通过调整该两种状态的维持时间而显示影像。
微透镜阵列53的结构是在入射镜52和微镜阵列54之间排列有多个微透 镜53a,将从入射镜52入射的入射光集光到微镜阵列54,将微镜阵列54反 射的反射光58在集光为平行光。即, 一个微透镜阵列53同时执行变化入射 光57及反射光58的路径的作用。
此时,多个微透镜阵列53a互相紧邻设置,防止微透镜阵列53a之间缝 隙的出现,通过多个微透镜阵列53a的入射光从微镜阵列54的各个孩i镜54a 入射进去。
特别是,各个微透镜53a同时执行与某一个微镜54a对应汇聚入射光57 的作用和与另 一个微镜对应并将从另 一个微镜反射的反射光58转换为平行光 的作用。图5中示出了与相邻的微镜对应而执行以上作用的情况,但是,根 据微镜的反射角度、各个位置及距离,可以与相邻的微镜对应,也可以与阵 列上的任意位置的微镜对应。
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由光源51发出的入射光57 透过入射镜52入射,并通过微透镜阵列53汇聚到微镜阵列54,汇聚的光被 微镜阵列54反射到指定角度后,通过微透镜阵列53而转换为平行光,在出 射端通过透射镜56投射到屏幕。
如上所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是,通过入射镜52入射的入 射光57通过微透镜阵列52汇聚到微镜阵列54的反射面而入射,因此,微镜 阵列54的边缘和各个微镜54a之间并没有入射光57入射,而是入射光57被 微镜54a集光后被反射,导致影像上出现阴影区的问题。
请参考图6,在微镜阵列54为打开(0N )状态时,入射光57被微透镜阵 列53汇聚到微镜54a的反射面上,则因为基板55上设置有多个旋转指定角 度的微镜54a,入射光57被微镜阵列54反射,被反射的反射光58射到微透 镜阵列52方向,转换为平行光。
相反,如图7所示,微镜阵列54为OFF状态时,虽然入射光57汇聚到
微镜54a的反射面,但是基板55上的多个微镜54a并没有旋转,因此,被微 镜54a反射的反射光58并没有射到微透镜阵列53,反而向显示画面的区域外 射出。
如果将上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应用在现有的投影方式上, 则应该由一个微透镜53a和一个微镜54a构成单位像素,利用各个孩t镜54a 调整透过或阻拦构成单位像素的光的时间,从而显示影像。此时,对应于单 位像素的影像是单色光,利用微镜54a调节透射单一色入射光的时间来显示 影像,因此,即使通过一个微镜54a反射的影像的左右出现反转,影像本身 仍没有变化。
第二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是采用扫描方式的显示 装置。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是为了变换从扫描微镜 84入射的光和扫描微镜84反射的光的路径,在光的入射端及出射端各具备微 镜的结构,包括光源81、第一透镜82、第一微透镜83、扫描微镜84、基板 85、第二微镜86和第二透镜87。
第一透镜82设置于光的入射端入射从光源81照射的光,第二透镜87设 置于光的出射端,将从微镜86出射的光投射到屏幕。
扫描微镜85由基板85支撑,可旋转地设置于基板85上,反射从第一透 镜82入射的入射光。此时,根据扫描微镜84的驱动角度,被反射的光快速 扫描到屏幕,由这些扫描的光显示图像。
第一微透镜83设置于第一透镜82和扫描微镜84之间,将从第一透镜82 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扫描微镜84的反射面,第二微透镜86设置于从扫描微 镜84反射的光的路径上,即扫描微镜84和第二透镜87之间,将扫描微镜84 反射的发射光补偿到原来的路径上。
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上,从光源81通过第一透镜
82入射的入射光被第一微透镜83汇聚到扫描微镜84反射面的一个小区域, 被汇聚的光被扫描微镜84反射指定角度后,通过第二微透镜86补偿到原路 径上,并被第二透镜87投射到屏幕。当这种扫描微镜连续快速驱动时,从各 个反射角度射出的光被汇聚而显示如光栅(raster pattern)的2维扫描图案, 并显示在屏幕上。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扫描方式显示装置如上所述,有一个扫描微镜84 快速运行,以单位像素为单位射出光,因此由扫描微镜84的运行速度来决定 影像分辨率。也就是说,扫描微镜84的扫描速度越快,能更好地显示出高分 辨率的图像。
由此,如果使用本发明中的第一微透镜83及第二微透镜86,则可以利用 第一微透镜83将从扫描微镜84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扫描孩i镜84反射面的一 个小区域,从而可以缩小目前使用的扫描微镜84的大小。扫描微镜84的大 小变小就可以提高其运行速度,因此可以显示高品质图像。
第三实施例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利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如同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引用的 是扫描方式,但区别点是用两个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代替了第二实 施例中的第一微透镜(图8中的83 )和第二微透镜(图8中的86 )。
如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光源91、第一透镜92、第一 菲涅尔透镜93、扫描微镜94、基板95、第二菲涅尔透镜96及第二透镜97。
在此,为了避免重复说明,省略相同功能及相同结构的说明,仅对其它 结构进行记载,第一菲涅尔透镜93设置于第一透镜92和扫描微镜94之间, 将从第一透镜92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扫描微镜94反射面上的一个小区域, 第二菲涅尔透镜96设置于从扫描微镜94反射的反射光的路径上,即扫描微 镜94和第二透镜97之间,起到将从扫描微镜94反射的反射光补偿到原路径 上的作用。
第一菲涅尔透镜93及第二菲涅尔透镜96通常是分为多个带状部分,在 各个带状部分上形成具有棱镜作用的像差,如图所示,其中央部形成有凸透 一镜的^>面部分,以中央部为中心,两侧对称地形成有^f象差。
因此,通过第一透镜92入射的入射光因第一菲涅尔透镜93上的像差而 折射,并汇聚到扫描微镜94的小区域,从扫描微镜94反射的反射光透过第 二菲涅尔透镜96补偿到原路径。
如果如图8所示,利用第一微透镜83及第二微透镜86 —个微透镜,就 需要将微透镜的尺寸调整为与屏幕或者微镜尺寸对应的大小,因此,透镜的 尺寸和厚度都将变大。
于此相反,如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利用第 一菲涅尔透镜9 3及第二菲涅尔 透镜96就可以减少透镜的厚度,特别是可以精密调整第一菲涅尔透镜93及 第二菲涅尔透镜96的数值,可适用于扫描方式上。
第四实施例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ll是利用本发明第 四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显示高分辨率的原理示意图。
参照图10,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与图8中第二实施例的显示 装置相同,也是采用扫描方式,适用多个微透镜的另一实施例。
如上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光源101;入射从光源101照 射过来的光的入射端的第一透镜102;具有多个微透镜103a的第一微透镜阵 列103;基板105;可旋转地设置于基板105上的扫描微镜104;具有多个微 透镜106a的第二微透镜阵列106;将扫描微镜104反射的反射光投射到屏幕 的出射端的第二透镜107。
在这里,为了避免重复说明,省略了对相同功能及结构的说明,仅记载 了其它构成部分,如图所示,第一微透镜阵列103及第二微透镜阵列106具 有多个以阵列(array )状排列的微透镜103a和106a,由第一微透镜阵列103 及第二微透镜阵列106与一个扫描微镜104共同显示影像。为了防止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一个透镜时出现的透镜尺寸和厚度变大的
问题,第一微透镜阵列103及第二微透镜阵列106排列形成有多个微透镜103a 和106a,以缩小透镜的尺寸和厚度。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上,从光源101通过第一透镜102入射 的入射光被第一微透镜阵列103汇聚到扫描微镜104反射面的小区域内,汇 聚的光通过扫描微镜104反射指定角度后,通过第二微透镜阵列106补偿到 原路径。这样被补偿的光通过第二透镜107投射到屏幕。
此时,如图ll所示,通过第一透镜102入射的入射光通过构成^f敖透lfe阵 列103的多个微透镜103a,则入射光以通过各个微透镜103a分散为多路的状 态汇聚在扫描微镜104,而汇聚的入射光通过扫描微镜104反射并通过构成第 二微透镜阵列106的多个微透镜106a。
也就是说,投射到屏幕108的光(或影像)分为与多个微透镜103a个数 相等的块单位108a而投射,因此,在扫描微镜104的运行速度较慢的情况下 也可以显示高分辨率的影像。
在这里,图示的是第一微透镜阵列103及第二微透镜阵列106为2 x 2形 式排列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形及变 更。
第五实施例
图1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3是利用本发明第 五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显示高分辨率的原理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是采用扫描方式的另一实施 例,如图所示,包括光源121,第一透镜122,第一微透镜阵列123,扫描 微镜阵列124,基板125,第二微透镜阵列126和第二透镜127。
在这里,第一微透镜阵列123和第二微透镜阵列127及扫描孩i镜阵列124 各自具备一个以上多个微透镜123a和126a及扫描微镜124a,以m x n形态排 列(array)的结构,而且微透镜123a和126a数量和扫描微镜124a数量相同
为佳。
通过第一微透镜阵列123中的一个微透镜123a的入射光汇聚到与一个微 透镜123a对应的扫描微镜124a的反射面,被扫描微镜124a反射的反射光将 通过第二微透镜126中与扫描微镜124a对应的另一个微透镜126a。
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由光源121照射的光分为 与《效透镜123a的数量相等的块单位128a而投射到屏幕128,因此就算扫描微 镜阵列124的运行速度较慢也可以显示高分辨率影像,并且还可以缩小扫描 微镜124a的尺寸,与第四实施例中的驱动一个扫描微镜(图10中的104 )相 比能提高扫描微镜的驱动速度。特别是,扫描微镜的驱动速度提高就更有利 于高分辨率影像的显示。
以下,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未进行说明的结构部分与第二实 施例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部分。
第六实施例
图14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 显示装置是以透过或阻拦光源照射的光的方式显示影像的液晶显示装置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如上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设置于下方的背光单元141; 背光单元141前面的液晶面板143;设置于背光单元141和液晶面板143之间 的第一微透镜阵列142;及设置于液晶面板143前面的第二微透镜阵列144。
背光单元141为光源,通常设置于液晶面板143的后面,起到给液晶面 板143提供光的作用。
液晶面板143是在上板和下板之间以一定间隔、矩阵形式排列有多个单 位像素143a,为了区分各个像素或者颜色,在各个单位像素143a之间形成有 黑色矩阵143b。因此,通过给多个单位像素143a施加电以变更构成单位像素 143a的液晶的排列,从而根据透过液晶面板143的光的量显示所需的图像。
第一微透镜阵列142具有以阵列形状排列的多个微透镜142a,将从背光
单元141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液晶面板143的各个单位像素143a。
第二微透镜阵列144是在透过液晶面板143的光的路径上具有以阵列形
状排列的多个微透镜144a,将多个单位像素143a出射的光补偿到原路径上。 此时,第一微透镜阵列142及第二微透镜阵列144与多个单位像素143a
一对一对应,因此,通过第一微透光阵列142中的一个樣史透4竟142a的入射光
依次通过与一个微透镜142a对应的单位像素143a及第二孩i透镜阵列144的
微透镜144a。
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是由背光单元141照射的 光通过与液晶面板143的各个单位像素143a对应的第一^t透镜阵列142,并 无光损失地将光汇聚到各个单位像素143a的小区域内,被汇聚的光透过单位 像素143a,通过第二微透镜阵列144补偿到原路径,因此,光可以完整地投 射在屏幕上。从而可以消除因单位像素143a的分离或者滤色镜等的使用而无 法在单位像素143a之间显示图像的阴影缝隙区域B,从而可以提高影像亮度, 显示柔和的影像。特别是,利用微透镜集光,因此几乎没有光的损失,提高 光利用滤而可以减少^^电量,还可以显示高品质的影^f象。
第七实施例
图15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与投影仪或者液晶显示装置不同,具有自 发光功能,因此是采用无需光源的自发光型方式的实施例。
这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基板151上排列有多个发光的单 位像素152的显示面板150;在基板150射出的光的路径上排列有多个微透镜 154a的孩i:透镜阵列154。
为了分离多个单位像素15 2 ,显示面板15 0上的单位像素以 一定间隔隔离 排列。
微透镜阵列154的多个微透镜154a与多个单位像素152对应排列,补偿 各个单位像素152透射出的光的路径,从而微透镜阵列具有放大影像的效果。
此时,就算是微透镜阵列154如图示多个微透镜154a互相相邻设置或者隔着 一定间距设置,只要该透镜的尺寸和该间距是各个单位像素152发出的几乎 所有的光都能入射到微透镜154a的尺寸及间距,那么与结构形式无关地,都 能适用。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50的各个单位像素152 发出的光通过微透镜阵列154可以补偿光路径,因此可以获得放大影像的效 果,并且可以消除因多个单位像素152之间间隔部分不能透过光而无影像显 示的阴影缝隙区域,从而提高影像的亮度,显示出更柔和的影像。
上述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适用在采用自发光型的有机 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0LED)、等离子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panel; PDP)、场发光显示装置(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 无机厚膜电致发光显示装置(Electroluminescent; EL)、发光二极管 (luminescent diode; LED)等。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 思想或者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理解上述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其它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以上记载的实施例仅仅是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举例,并不能限定本发明,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通过 后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得到体现,而并不是前述具体实施例部分,从权利要求 书的意义及范围,还有其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修改及变形都属于本发明的范 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镜阵列,用于通过排列设置的多个微镜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基板,用于支撑所述微镜阵列;以及微透镜阵列,用于通过排列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微镜阵列之间的多个微镜汇聚从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并用于补偿所述微镜阵列反射的反射光的路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 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微镜能分别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 过微透镜阵列的所述入射光汇聚到所述多个微镜的反射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设 置所述多个微透镜。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个微镜反射的反射光入射到形成于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一个微透镜。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 镜阵列反射的反射光通过所述微透镜阵列补偿成平行光并出射。
7、 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微镜,用于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基板,用于支撑所述扫描微镜;第一微透镜,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扫描微镜之间并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入 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所述扫描微镜的反射面上;以及第二微透镜,位于所述扫描微透镜反射的反射光的路径上并用于补偿所 述反射光的路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 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扫描微镜能旋转。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微透镜及所述第二微透镜分别由多个微透镜排列构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 第一微透镜数量,通过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入射光,被分离成块单位,并向所 述扫描微镜方向入射。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微透镜及所述第二微透镜分别由多个微透镜排列构成,所述扫描微镜由 多个扫描微镜排列构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 所述第一微透镜的数量,通过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入射光,被分离成块单位, 所述被分离的入射光分别汇聚到所述多个扫描微镜上。
13、 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微镜,用于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基板,用于支撑所述扫描微镜;第一菲涅尔透镜,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扫描微镜之间并用于将从所述光 源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所述扫描微镜的反射面;以及,第二菲涅尔透镜,位于从所述扫描微镜反射的反射光的路径上并用于补 偿反射光的路径。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 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扫描微镜能旋转。
15、 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面板,用于通过多个以矩阵形状排列设置的单位像素,透过或阻拦 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方式显示影像;第一微透镜阵列,用于通过多个排列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液晶面板之 间的微透镜,将从所述光源入射的入射光汇聚到所述多个单位像素;以及第二微透镜阵列,用于通过多个排列设置在透过所述液晶面板的光路径 上的樣t透镜,以补偿从所述多个单位像素射出的光的路径。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多个单位像素之间间隔地分离设置在所迷液晶面板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微透镜阵列上的所述多个微透镜相邻设置。
18、 一种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由排列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位像素构成;以及 微透镜阵列,通过多个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射出的光的路径上的微透镜,补偿光的路径。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多个单位像素之间具有间隔地分离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利用微透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微透镜阵列中的所述多个微透镜相邻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利用微镜或图像显示部件的显示装置中消除因像素区分或者黑色矩阵等的使用而发生的阴影区,提高光利用率而显示高品质影像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功耗,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微透镜阵列的显示装置,包括光源;微镜阵列,排列设置有多个微镜,用于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以及微透镜阵列,在光源和微镜阵列之间排列设置有多个微透镜,将入射光汇聚到一个微镜,补偿从微镜阵列反射的反射光的路径。
文档编号H04N5/74GK101371573SQ200780001139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
发明者全振完, 尹浚宝, 李周珩, 林宏树, 金大贤 申请人:韩国科学技术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