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少污染特征结构的照相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990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减少污染特征结构的照相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子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码照相机模块。更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数码照相机模块聚焦的系统,该数码照相机 模块防止聚焦过程产生的碎屑和微细物质污染图像获取装置的传感器阵列。
背景技术
当前,数码照相机模块被并入到各种电子装置中。这样的带有照相机的 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据辅助器(PDA)和计算机。对于数码照 相机模块的需求随着将照相机模块并入到主装置的能力扩大而持续增长。因 此,数码照相机模块的一个设计目标是使它们尽可能小,以使得它们可以适 配到电子装置中,而不会明显增加装置的总尺寸。用于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当 然必须保证被照相机模块获取的图像的质量。
这样的数码照相机模块典型地包括基板、图像获取装置、壳体和透镜单 元。基板一般是印刷电路板(PCB),其包括电路,用于辅助在图像获取装 置和主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图像获取装置被安装和电连接至PCB的电路。 壳体然后在PCB上安装在图像获取装置上方。壳体包括开口,其接收透镜 单元,并把透镜单元相对于图像获取装置定心。 一般,开口包括一组螺紋, 透镜单元包括一组互补的螺紋,其便于照相机模块的工厂对焦。在工厂对焦 操作期间,例如,对焦设备相对于壳体旋转透镜单元,其调整透镜单元和图 像获取装置之间的距离。当透镜单元被适当地对焦,它相对于壳体用粘结剂、 热焊等固定在位。
虽然经由螺紋组对焦的照相机模块提供相对准确的聚焦调整,它们仍具 有缺陷。例如,随着透镜单元在壳体内旋转,螺紋之间的滑动摩擦产生微细的碎屑,其可以容易地污染图像传感器和/或其它光学部件(例如,红外过滤 器、保护罩、其它透镜等)。因而,这些污染物聚集并例如通过挡住通向传 感器的光而使被获取的图像质量显著地降级。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带螺紋部件在此用作例子,但是其它类型聚焦部件 也类似地产生降低被获取图像质量的细微碎屑。例如,授予Dou等的美国专
利号6,426,839披露了一种照相机模块,其包括直接形成在位于照相积4莫块 内的静止透镜上的多个倾斜部。可旋转的透镜载体(具有单独的透镜)包括 配合静止透镜的倾斜表面的多个腿部。将透镜载体旋转导致透镜载体的腿部 向上或向下移动透镜的倾斜表面,由此取决于旋转方向将第二透镜移近或移 离静止透镜。因为透镜载体的腿部在静止透镜的倾斜表面上滑动,微细的碎 屑仍会产生并收集在照相机模块的成像部件上。
除了通过摩擦产生的微细碎屑,带倾斜部的壳体对于其它污染物也是敏 感的。例如,用于将透镜单元固定到壳体的粘结剂容易地向下流到照相机模 块中并污染成像部件。带倾斜部的模块对流体污染特别敏感,因为透镜单元 和壳体之间的接口一般像带螺紋照相机模块那样紧。 一般,壳体和透镜单元
的壁是平滑的,与具有形成在其上的螺纟丈相反。除了为污染进入提供路径之 外,透镜单元和壳体之间的松配合在将透镜单元固定到壳体之前的制造过程 的步骤期间允许镜筒掉出壳体,由此减小产量。
为了使这样的污染物的聚集最小化,制造者在照相机模块内使用污染收 集表面。例如,U.S, 2006/0103953 ( Lee等)披露了一种照相机模块,其包 括限定在壳体内的颗粒收集沟槽。具体地,沟槽围绕壳体的光接收孔的圓周 表面形成。在碎屑到达照相机模块内的图像传感器或其它光学部件之前,沟 槽收集一些碎屑。
虽然U.S. 2006/0103953中披露的照相机模块上形成的沟槽可减少聚集 在图像传感器上的碎屑的数量,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碎屑仍然可以自由 地从沟槽中移出,因为沟槽并不是完全隔绝的。此外,照相机模块不太可能 在使用中保持直立,由此碎屑可以自由地从沟槽中落出并阻挡图像传感器和 /或光学元件。
因此,需要一种照相机模块设计,其使得在组装和聚焦过程期间的光学 部件的污染最小化。还需要的是一种照相机模块设计,其使得污染物在照相 机模块内的部件上聚集之前被隔绝。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照相机模块克服与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该数码照 相机模块包括用于收集任何进入照相积4莫块的污染物的污染物捕获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照相机模块包括图像获取装置、透镜单元、 壳体以及放置在透镜单元和壳体之间的套圏。透镜单元的主体相对于图像获 取装置的图像获取表面垂直地延伸(例如,沿透镜单元的光轴)。壳体包括 连接至图像获取装置的安装部分和具有用于接收透镜单元的开口的接收部 分。套圏具有连接至透镜单元的第一端和连接至壳体的第二端。套圈的每端 包括内和外表面。套圈的端部的外表面每个都具有形成颗粒捕获部的至少一 部分的周边。在一个实施例中,套圈的一端的外周长与套圏的另一端的外周 长不同(例如,更大、更小、形状不同等)。替换地,在至少一个公开实施 例中,套圈的端部的外周边具有相同的尺寸,以使得套圏是具有一致外周长 的圓柱形管。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套圈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成形为环。
套圈和壳体的接收部分一起用作限制污染物的结构,否则这些污染物可 能到达图像获取装置的图像获取表面。壳体的接收部分包括第 一 内表面和第 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的内周长比第二内表面的周长小,第一内表面放置在 第二内表面和图像获取装置之间。套圏从被壳体的第 一 内表面环绕的位置延 伸到被壳体的第二内表面环绕的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套圏延伸超 过透镜单元的端部(例如,底表面),以使得套圈的第二端的内表面的至少 一部分与透镜单元间隔开(例如,更靠近图像获取装置)。污染物收集表面 (例如,具有V形通道的突出部)连结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套圈的第 二端的外表面配合(例如,可滑动地邻接)壳体中的开口的第一内表面。相 对于图像获取装置移动(例如,在对焦操作期间沿光轴)时,套圈第二端与 壳体第一内表面保持接触。套圏的第二端和壳体的第一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减
少了透镜单元和壳体之间的污染物到该图像获取装置的通路。
套圈的第一端接触透镜单元。例如,套圈可以在透镜的端部上伸展以便 经由摩擦配合保持在位。可选地,套圈的第一端可通过粘结剂或机械附连装 置固定至透镜单元。替换地,套圈可固定至壳体并且可滑动地接触透镜单元, 但是这种方式在减少图像获取装置的污染物方面没那么有效。
在示例实施例中,壳体的接收部分包括同轴的第 一 圆柱形壁和第二圆柱
8形壁。第一圓柱形壁具有比第二圓柱形壁的内直径小的内直径,第一圆柱形 壁被放置为比第二圓柱形壁更靠近图像获取装置。套圈的第二端通过套圈的 第二端的外表面可滑动地配合第一圆柱形壁而连接至壳体。第一圆柱形壁的
顶边缘通过突出部连结至第二圓柱形壁的底边缘,该突出部用作颗粒捕获 部。在具体实施例中,突出部限定了增强其作为颗粒捕获部的功能的通道。


参考以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基本相似
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的透视图2是图1的照相机模块的部分分解、透视图3是图2的透镜单元的底部透视图4是图2的套圈的横截面视图5是图2的壳体的横截面透视图6a是图1的照相机模块在升高位置的横截面侧视图6b是图1的照相机模块在降低位置的横截面侧视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替换照相机模块的横截面侧视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 一实施例的另 一替换照相机模块的横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数码照相机模块克服与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该数 码照相机模块包括放置在透镜单元和壳体之间的套圈,以便减少进入照相机 模块的使获取的图像质量降级的污染物。在以下说明中,阐述了大量特定细 节(例如,聚焦装置、基板类型、附连装置等的具体例子)以便提供对本发 明的透彻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本发明可以不通过这 些特定细节实施。在其它例子中,已知照相积4莫块制造工作(例如,自动聚 焦过程、材料选择、模制过程等)和部件(例如,电子电路、装置接口等) 的细节被省略,以防止不必要地含混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100的透视图。照相机模块 100被显示为安装在体现装有照相机的装置的印刷电路板(PCB )的PCB102 的一部分上。照相积4莫块100经由多个导电迹线104与主装置的其它部件电连接。装置106代表电子部件(例如,无源装置等),其直接安装在PCB102 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意识到,PCB102的具体设计将取决于具体应用, 并且不特别地与本发明相关。因此,PCB102、迹线104和装置106仅代表 性地示出。
照相机模块100包括图像获取装置108 (在图1中不可见)、电路基板 110、壳体112和透镜单元114。电路基板IIO安装到壳体112的一端(例如, 底部),透镜单元114安装到壳体112的另一端(例如,顶部)。图像获取装 置108 (图2)安装在电路基板110的顶表面上,以便将图像获取装置108 定位在基板110和壳体112之间。
图2是照相机模块100的部分分解图,显示了在图1的视图中不可见的 一些其它细节。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照相机模块IOO还包括放置在壳体112 和透镜单元114之间的套圈200。应注意,照相机冲莫块100的部件沿光轴202 排布。具体地,壳体112、套圈200和透镜单元114相对于光轴202同轴。 附带地,图像获取装置108包括图像获取表面204,其相对于光轴202垂直 地定心。透镜单元114相对于图像获取表面204的适当的光学排布有助于将 图像适当地聚焦到图像获取表面204上。
图像获取表面204提供了大致平坦的平表面,图像在其上聚焦并转换成 电数据,该电数据通过图像获取装置108和/或主装置的处理电路被处理。图 像获取装置108和基板110之间的数据通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 适当方式实现。例如,图像获取装置108包括一组接触垫,其经由电线连结、 钎焊等连接至基板110的一组互补的接触垫。图像获取装置108通过本领域 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适当方式(例如粘结剂)固定至基板IIO。替换地,照 相机模块100可以通过将图像获取装置108直接连接至壳体112组装,而不 用基板110。
壳体112包括安装部分206和接收部分208。安装部分206适于安装至 基板110,以便将图像获取装置108包围在基板110和壳体112之间。接收 部分208包括接收透镜单元114的开口 210。开口 210限定一组螺紋212, 其被形成为配合形成在透镜单元114上的一组互补螺紋214,以便辅助照相 机模块100的对焦。具体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透镜单元114使透镜单元114 相对于壳体112升高,由此增加透镜单元114和图像获取表面204之间的距 离。相反,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透镜单元114使透镜单元114相对于壳体112升高,由此减小透镜单元114和图像获取表面204之间的距离。由此,通过
透镜单元114聚焦的图像可以适当地被调整为处于图像获取表面204的聚焦 平面。在透镜单元114被正确定位之后,透镜单元114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 (例如,粘结剂、热焊等)相对于壳体112固定。
图3显示了透镜单元114的底部透视图,显示了在以上附图中未示出的 附加细节。透镜单元114包括主体300、凸缘302和下端304。主体300沿 光轴202延伸并且用于承载透镜单元114的光学部件(未示出)。凸缘302 为用户和/或机器(例如,自动对焦机器)提供表面以在照相机模块100对焦 期间配合。下端304包括适于配合套圈200的圆柱部分306。
图4显示了套圈200的横截面侧视图。套圈200是弹性的环形元件,其 形成用于防止污染物到达图像获取装置108的密封件。套圈200包括上端 400、下端402、内表面404和外表面406。套圈200的上端400和内表面404 接收透镜单元114的圓柱部分306(图3 )。套圈200的下端402和外表面406 配合壳体112的内表面,这将参考图5在以下详细描述。在套圈200向外弯 曲并连接到透镜单元114之前,上端400的内表面404的周长比透镜单元114 的圆柱部分306的外周长略小。因此,上端400的弹性收缩力足够用于将套 圈200固定到透镜单元114的圓柱部分306。
图5显示了壳体112的横截面视图,显示了在以上附图中未示出的一些 附加特征结构。具体地,壳体112包括凹部500、第一内表面502、第二内 表面504和通道506。凹部500提供用于接收图像获取装置108的空间。内 表面502被成形为配合套圈200的外表面406,以便防止污染物进入凹部500。 内表面504形成污染物捕获部508 (图6)的外壁。如图所示,第一内表面 502的周长比第二内表面504的周长小,以使得表面502和504形成一对同 心圆柱形壁。通道506形成在连接内表面502的顶边缘和表面504的底边缘 的突出部中,并可用于收集移过螺紋组212的任何污染物。这样的污染物的 例子包括尘埃和/或螺紋组212和透镜单元114的互补螺紋组214之间摩擦接 触引起的其它微细碎屑。通道506还捕获在聚焦过程期间用于将透镜单元 114固定到壳体112的过量粘结剂。
图6a是组装好的照相机模块100在升高位置的横截面^L图。在该具体 实施例中,套圏200放置在透镜单元114和壳体112之间。具体地,套圈200 的上端400的内表面404的配合透4竟单元114的圆柱部分306,下端402的外表面406可滑动地接触壳体112的内表面502。套圈200、内表面502、 504 和通道506—起形成污染物捕获部,其如上所述收集前进通过螺紋212和214 的任何污染物并将它们隔离。需注意,污染物捕获部508是由壳体112的内 表面504、套圏200的外表面406、壳体112的通道506和透镜单元114的 下端304包围的隔离空间。图6b是组装好的照相机模块IOO在降低位置的横截面视图。随着透镜 单元114向下朝向图像获耳又装置108移位,套圈200的外表面406在内表面 502内移动,而上端400的内表面404保持固定至透镜单元114的圆柱部分 306。替换地,外表面406可保持固定至内表面502,而透镜单元114的圓柱 部分306在套圈200的内表面404内滑动。需注意,当透镜单元114相对于图像获取装置108上下移动时,污染物 捕获部508保持密封。具体地,随着透镜单元114上下移动一获得适当焦点 所需的预定距离,套圈200的下端402延伸过透镜单元114的底部一充足的 距离以与内表面502保持接触。在透镜单元114和套圈200的旋转和平移运 动期间保持这种接触是通过套圏200的物理特性实现。具体地,套圈200由 软的可压缩材料制成,并且尺寸被设置为在轻微压缩下适配到内表面502中。 套圈200然后施加一轻微的向上力,并由此保持与内表面502的接触。发明 人发现,由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氨酯/PPU、硅树脂、聚四氟乙烯和/塑料 的任意材料形成套圏200可以提供可接受的结果。图7显示了替换的照相机模块700的横截面视图。照相机模块700包括 电路基板702、图像获取装置704、壳体706、套圈708和透镜单元710。除 了以下的替换密封机构,照相机模块700的部件大致类似于照相机模块100 的各个部件。套圈708包括上端712、下端714、内表面716和外表面718。在该具体 实施例中,上端712的外周长比下端714的外周长小。上端712和下端714 分别连接到透镜单元710和壳体706。具体地,内表面716接触透镜单元710 的外圓柱形表面720,而套圈708的外表面718接触壳体706的内圓柱形表 面722。在该实施例中,套圈708相对于透镜单元710固定并可滑动地配合 壳体706。替换地,套圈708相对于壳体706固定并可滑动地配合透镜单元 710。图8显示了另 一替换的照相机模块800的横截面视图。照相机模块800包括电路基板802、图像获取装置804、壳体806、套圈808和透镜单元810。 除了以下的替换密封机构,照相机模块800的部件大致类似于照相机模块 100的各个部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套圈808是弹性的圆柱形管,其沿长度具有基本一 致的外周长。套圏808包括上端812、下端814、内表面816和外表面818。 如图所示,套圈808的外周长从上端812到下端814是一致的。套圈808的 上端812连冲妄至透镜单元810,下端814连4妻至壳体806。具体地,套圈808 的内表面816接触透4竟单元810的外圓柱形表面820,而套圈808的外表面 818接触壳体806的内圓柱形表面822。随着透镜单元810相对于图像获取 装置804垂直地移位,套圈808的外表面818和内表面816分别与内圆柱形 表面822和外圆柱形表面820保持接触。在以前的实施例中,套圈固定至透 镜单元810或壳体806。但是,发明人预期可以通过将套圈808固定到透镜 单元810的下端获得优异的结果。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许多所述特征可以4皮替换、改变或省 略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替换的聚焦机构(例如,透镜单元114上 和壳体112顶部上的互补的相反倾斜部)可以被替换上述那些。实际上,发 明人相信,在此所述的减少污染特征与这些替换聚焦系统的组合将提供对现 有技术的装置的明显改善。作为其它例子,替换的材料可以用于形成套圈, 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相对于所示具体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偏离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根据前述公开。
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机模块,包括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表面;透镜单元,包括主体,该主体相对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所述图像获取表面垂直地延伸;壳体,包括连接至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安装部分和具有用于接收所述透镜单元的开口的接收部分;以及套圈,放置在所述透镜单元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套圈具有连接至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内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外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内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外表面,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周长与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周长不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 所述套圈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 所述套圈成形为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接收部分 的所述开口由以下限定所述壳体的具有第一内周长的第一内表面;和 所述壳体的具有第二内周长的第二内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第 一 内周长比所述第二内周长小;所述第一内表面放置在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图像获取装置之间;和 所述套圈从被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内表面环绕的位置延伸到被所述壳 体的所述第二内表面环绕的位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内表 面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内表面通过污染物收集表面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污染物收集表面限定 通道。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一外表 面的周长比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周长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外表面配合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 一 内表面。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外表 面滑动地接触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当所述透镜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图 像获取表面的轴线移动一预定距离时,所述套圏的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壳 体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保持接触,由此减少了在所述透镜单元和所述开口的所 述第一表面之间的污染物的通路。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一内表 面接触所述透镜单元。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一内表 面摩擦地配合所述透镜单元。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一内表 面滑动地配合所述透镜单元。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内表 面的至少 一部分与所述透镜单元隔开。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圏的所述第一外表 面的周长比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周长小。
14、 一种照相初4莫块,包括 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表面;透镜单元,包括主体,该主体相对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所述图像获取 表面垂直地延伸,所述主体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平行于所述图像 获取表面的第一外周边;壳体,包括连接至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安装部分和连接至所述透镜单元 的接收部分;以及套圈,放置在所述透镜单元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套圏具有连接至所述 透镜单元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邻的第一内 表面、与所述第二端相邻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 述透镜单元隔开。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一端的外周长比套圈的所述第二端的外周长小。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圏的所述第一端的外周长比套圏的所述第二端的外周长大。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圏是具有一致外周边的圆柱形管。
18、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 所述透镜单元还包括底表面;和所述套圈延伸超过所述透镜单元的所述底表面到一位置,该位置比所述 透镜单元的所述底表面更靠近所述图像获取装置。
19、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接收部分包括开口 ,该开口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壳体的第二内表面限定;所述第一内表面的内周长比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内周长小; 所述第一内表面放置在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图像获取装置之间;和 所述套圈从被所述第一内表面环绕的位置延伸到被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内表面环绕的位置。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内 表面和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内表面通过污染物收集表面连接。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污染物收集表面限 定通道。
22、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端 包括外表面,该外表面滑动地接触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当所述透镜 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图像获取表面的轴线移动一预定距离时,所述套圈的所述 第二端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 一表面保持接触。
23、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中 所述壳体的所述接收部分包括第 一 圆柱形壁; 所述壳体的所述4妻收部分包括第二圆柱形壁; 所述第 一 圆柱形壁与所述第二圆柱形壁同轴;所述第 一 圆柱形壁具有比所述第二圆柱形壁的直径小的直径; 所述第一圆柱形壁被放置为比所述第二圆柱形壁更靠近所述图像获取 装置;和所述套圈包括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端周围的外表面;和 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二端周围的所述外表面滑动地配合所述第一圆柱形壁而连接至所述壳体。
24、 一种照相坤几,包括 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表面;透镜单元,包括主体,该主体朝向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所述图像获取表 面延伸;壳体,连接至所述图像获取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具有用于接收所述透镜 单元的开口的接收部分,所述开口由所述壳体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壳体的第 二内表面限定,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具有第一内周长,所述壳体的所 述第二内表面具有第二内周长,所述第一内周长比所述第二内周长小,所述 第一内表面比所述第二内表面更靠近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套圈,放置在所述透镜单元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套圈包括连接至所述 透镜单元的第一端和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套圈从纟皮所述壳体的所 述第一内表面环绕的位置延伸到被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内表面环绕的位置。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是同轴的圓柱形表面;和 所述第一内表面的顶边缘通过突出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底边缘。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突出部限定通道。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套圈的所述第一端固定至所述透镜单元;和所述套圏的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滑动地邻接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内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的数码照相机模块包括图像获取装置、透镜单元、壳体以及套圈,壳体包括用于接收透镜单元并使透镜单元相对于图像获取装置定位的开口,该套圈连接透镜单元和壳体。在具体实施例中,套圈包括上端和下端,每端具有不同的外周长。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套圈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保持不与透镜单元的外表面接触。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套圈的下端延伸超过透镜单元的下端。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543045SQ200780041066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3日
发明者巴拉姆·阿夫沙里, 洛瑟·R·韦斯特韦克, 艾伯特·J·Y·查亚 申请人:弗莱克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