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基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841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基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相应的基 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MIMO ( 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4支术在无线通信系统 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从增加系统容量的角度还是改善系统性能 的角度,MIMO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中,MIMO的应用同样有效地增加了系 统的吞吐量。MIMO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最大化分集增益为目的的空 间分集技术,另一类则是以最大化数据速率为目的的空分复用技术。根据支 持的用户数不同,可以分为单用户MIMO (SU-MIMO)和多用户MIMO (MU-MIMO )。根据独立数据流数目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单码字(SCW, Single Codeword)和多码字(MCW, Multiple Code Word )。在小区边缘,由于用户受到其他小区的信号干扰,因此如何进行干扰的 协调或者抑制就成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难题。在现有技术方案中,把MIMO和小区间干扰协调结合在一起考虑的思路 基本上集中在协作式MIMO上,但是这种协作式MIMO的工作假设常常是指 同 一小区中不同中继站(Relay Station,简称RS )之间的协作,如LGE在3GPP2 的提案"C00-NTAH-20071008-005—LGE—Relay Stations Grouping"中所述,每 个RS的天线作为MIMO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RSI的天线和RS2的天线 一起进行分集或者复用。这样,由于它们占用了相同的时频资源,共同向终 端(Mobile Station, MS)发送信号,且彼此协作进行分集或者复用,就解决 了不同RS之间干扰的问题。例如,采用分集时,利用Alamouti的设计<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则在第一时刻,RSl发送sl, RS2发送s2,第二时刻,RSl发-s2515, RS2 发sP。终端需区分两个RS,此时总的码率为1。 采用复用方案时S =s2RSl发送sl, RS2发送s2,终端需区分两个RS,总的码率为2。 无论是分集还是复用,可以直观地看出,对终端而言,这两个RS上的天 线可以看作是同一基站的两个天线,不同之处在于同一基站上的两个天线需 要做功率归一化,而两个RS上的天线不需功率归一化。尽管LGE的方案可以推广到多基站之间的协作,下文将都以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为例,但不论是多基站还是多中继站或者基站和中继站之 间,采用协作式MIMO的一个前提就是均需要协调同步等信息,尤其重要的 是,对各基站到终端的功控要求非常高,要求各基站到终端的路损基本一致 或者说维持在一个数量级,否则失去了协作式MIMO的本来意义,但各基站 到终端的距离远近、传播环境都会不同,因此衰落很难一致。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一种基站 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小区间采用发送分集或复用时对功控要求特 别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具有多天线的各相邻基站确定各天线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在同 一 时频资源上所述各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两个天线以相同的方式发送 相同的数据给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包括基站控制装置和相邻的 多天线基站,5所述基站控制装置,用于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相邻的多天线基站的各 天线所需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其中,所述各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两个天线
以相同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
所述相邻的多天线基站,用于接收通知消息,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各天线 发送所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小区采用单用户MIMO或多用户MIMO的方式发送 数据,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小区间采用发送分集或复用对功控要求特别高的 问题,对各基站功控要求低,易于实现;对用户终端而言,获得了多径增益, 提高了信号检测性能。


图1为现有技术的数据发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和二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站控制系统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参照附 图,通过在单用户MIMO或多用户MIMO模式下相邻基站发送数据给单个用 户或多个不同用户的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所述基站包括中继站;所述不同用户可以属于相同的传输组,也 可以属于不同的传输组,所述的属于相同传输组的用户,即用户处于相同的 基站组相邻处;所述的属于不同传输组的用户,即用户处于不同的基站组相 邻处。这里所说的相邻基站,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不失一般性,这 里都以两个基站为例。比如,如果终端MS1位于基站A和基站B的相邻处,而终端MS2位于基站A和基站C的相邻处,那么终端MSI 、终端MS2即属 于不同的传输组;如果终端MS2也位于基站A和基站B的相邻处,那么终端 MS1、终端MS2即属于相同的传输组。
实施例一该实施例为单用户MIMO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参见图2, 基站A(BSA)和基站B(BS B)为两相邻基站,各配置两个天线,分别为A1A2 和B1B2,首先,具有多天线的基站A和基站B确定各天线要发送的数据和 发送方式,然后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各自以分集Alamouti的方式发送数据sl,s2 给终端MS,即第一时刻,Al天线B1天线均发sl, A2天线B2天线均发s2, 第二时刻,Al天线Bl天线均发-82*, A2天线B2天线均发sl*。如果基站 A为主服务基站,则终端无需区分来自基站B的信号,在终端看来,所有的 信号都来自于基站A,这里基站B给基站A的所有信号进行了复制传输,由 于经历了不同的3各径,因此相当于给基站A的信号增加了多径,有能量上的 迭加,因此有助于改善终端对基站A所传信号的检测性能。特别地,基站A 和基站B还可以对待发射的信号进行相同的预编码操作后再发射。
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为单用户MIMO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仍然参考 图2,基站A和基站B为两相邻基站,各配置两个天线,分别为A1A2和B1B2, 首先,具有多天线的基站A和基站B确定各天线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 然后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各自以复用的方式发送sl,s2给终端MS,即在同一时 刻和同一频率上Al天线Bl天线均发sl, A2天线B2天线均发s2给所述终 端MS。类似地,设基站A为主服务基站,则终端无需区分来自基站B的信 号,在终端看来,所有的信号都来自于基站A,这里基站B给基站A的所有 信号进行了复制传输,由于经历了不同的路径,因此相当于给基站A的信号 增加了多径,有能量上的迭加,因此有助于改善终端MS对基站A所传信号 的检测性能。特别地,基站A和基站B还可以对待发射的信号进行相同的预 编码操作后再发射。
实施例三该实施例为多用户MIMO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即用户终 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这里以两个为例,且用户终端均属于同一传输组。参 见图3,基站A、基站B为两相邻基站,且分别配置两个天线,分别为A1A2 和B1B2,首先,具有多天线的基站A和基站B确定各天线要发送的数据和
7发送方式,然后各自以空分多址(SDMA)的方式发送数据si、 s2给终端MS1 和MS2,即在基站A, sl通过MS1对应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映射到A1A2、 s2通过MS2对应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映射到A1A2, A1A2将合并后包含了 sl和s2的信号经信道Hal和Ha2发送给MSl和MS2,在基站B, sl通过与 基站A所在小区内MS1对应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映射到B1B2、 s2通过基站 A所在小区内MS2对应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映射到B1B2, B1B2将合并后包 含了 sl和s2的信号经信道Hbl和Hb2发送给MS1和MS2。假设基站A为 主基站,则在终端看来,所有的信号都来自于基站A,这里基站B给基站A 的所有信号进行了复制传输,由于经历了不同的路径,因此相当于给基站A 的信号增加了多径,有能量上的迭加,因此有助于改善终端对基站A所传信 号的检测性能。特别地,终端MS1的主基站是基站A的时候,终端MS2的 主基站可以是基站A,也可以是基站B。
实施例四该实施例为多用户MIMO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即终端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这里以两个为例,且用户终端属于不同的传输组。参见图4, 终端MS1位于基站A和基站B的相邻处,终端MS2位于基站A和基站C的 相邻处,终端MS1、终端MS2属于不同的传输组,此时基站B只需发送终端 MS1的相应信息,而基站C只需发送终端MS2的相应信息。假设基站A为 用户MS1和MS2的主服务基站,首先,具有多天线的基站A和基站B确定 各天线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然后基站A分别用两根天线Al、 A2发射 数据经过信道Hal和Ha2给所述终端MS1和终端MS2,基站B用其两才艮天 线Bl、 B2经信道Hbl只发终端MS1的数据,基站C用其两根天线经信道 Hc2只发终端MS2的数据。在终端看来,所有的信号都来自于基站A,这里 基站B给基站A的有关终端MS1的信号进行了复制传输,基站C给基站A 的有关终端MS2的信号进行了复制传输,由于经历了不同的路径,因此相当 于给基站A的信号增加了多径,有能量上的迭加,因此有助于改善终端对基 站A所传信号的检测性能。特别地,这里用户MS1的主基站也可以是基站B, 用户MS2的主基站也可以是基站C。
本领域的普通4支术人员可以想到,即使相邻的两个基站配置的天线数不
8同,仍然可以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方案。假设A、 B两相邻基站分别配置4 个天线和2个天线,分别为A1A2A3A4和B1B2,则在相应的机制下,B1B2 可以任意选择A基站的两个天线的内容加以发射,而终端无需知道,比如选 择了 A1A2,那么相应地A1A2上发射的信号在接收端就要比A3A4上的信号 有更多的多径增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还可以在多扇区之间、基站和RS之间,RS 和RS之间也使用同样的方式实现。
图5是一种基站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包括基站控制装置和相邻的多天线 基站,所述基站控制装置,用于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相邻的多天线基站的 各天线所需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其中,所述各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两个天 线以相同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所述相邻的多天线基站,用于接收通知消 息,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各天线发送所述数据。
所述基站控制装置可以是独立的一个控制块,也可以是主服务基站或中 继站(RS),由该控制块按图5所示方式将要传输的内容、方式和时隙等信息 告知各基站,各基站收集到要发送的信息,包括数据块(可以默认是编码调 制预编码后的数据块,但也可以是原始信息流,由各基站按照统一的MCS独 立完成编码调制操作)、采用的扰码、发送的资源位置、交织器、传输方式 (SCW、 MCW、 SDMA、 STBC等)、预编码码本、时隙等,然后在相应的时 频资源上一起发送信号。当由主服务基站担任该控制装置时,如以基站A作 为主服务基站时,则控制装置与基站A的传输链路取消。另一个例子是RS 和RS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控制装置可以为其中一个RS也可以是支配它们 的基站。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 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 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设备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天线的各相邻基站确定各天线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在同一时频资源上所述各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两个天线以相同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给用户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相同 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为以分集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相同 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为以复用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 邻基站的天线数量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多 个用户终端,所述各相邻基站采用空分多址的方式进行数据发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 端属于不同的传输组。
7、 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包括基站控制装置和相邻的多天线基站,其特征 在于,所述基站控制装置,用于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相邻的多天线基站的各 天线所需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其中,所述各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两个天线 以相同的方式发送相同的凄t据;所述相邻的多天线基站,用于接收通知消息,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各天线 发送所述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相同 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为以分集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相同 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为以复用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任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基站的天线数量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一种基站控制系统,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具有多天线的各相邻基站确定各天线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方式;在同一时频资源上所述各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天线以相同的方式发送相同的数据给用户终端。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小区间采用发送分集或复用对功控要求特别高的问题,对各基站功控要求低,易于实现;对用户终端而言,获得了多径增益,提高了信号检测性能。
文档编号H04B7/04GK101577611SQ20081006713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8日
发明者晟 刘, 杜颖钢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