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视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243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板电视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领域,尤其涉及平板电视机的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电视一般包括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许多 公共场合,用的都比较多,有些是挂在墙上,有些是立在桌上或拒子上。目前 市场上的这种平板电视做得越来越大,所占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若要将平板 电视立起来,就需要一个支撑底座,现已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平板电视基座装置, 这种平板电视机的底座结构工艺复杂或者承载不够稳定,同时这底座都有一个 共性,就是中间高,四周低,且成圓滑状,在底座上是放不了东西的,功能单 一,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电视底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平 板电视结构复杂、承载不稳定及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电视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其中所述 的底座主体包括上、下底座,该上、下底座之间设置有底座支撑件,该支撑件 上设置有孔,所述的上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的上底座上穿设有安装孔,立 柱通过该安装孔与底座支撑件上的孔连接在一起。
更具体地,所述的底座支撑件包括横向支撑件和纵向支撑件,该横向支撑 件和纵向支撑件为一体形成。
更具体地,所述的横向支撑件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缺口,该缺口中设置 有支撑片,所述缺口的宽度与支撑片的宽度相适配。更具体地,所述的底座支撑件是两个,该两个底座支撑件通过支撑片固定 于下底座上。
更具体地,所述的横向支撑块的四角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靠近两个缺 口的内侧。
更具体地,所述的纵向支撑块上有一个螺紋孔,该螺紋孔与立柱螺接。 更具体地,所述的底座还包括有橡胶垫,该橡胶垫设置于下底座的底部。 更具体地,所述的所述下底座中间设有加强筋。
更具体地,所述上底座的边缘略微上翘。
更具体地,所述的底座支撑件为"T"形足状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座设置成上、下底座的形式,并在 其间设置底座支撑件,将支撑电视壳体的立柱螺接于支撑件,这样可加保证电 视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底座的设计结构简单、美观耐看,并能充分发挥底座 的有限空间放置小型物件,充分发挥电视机底座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底座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底座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底座的底座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底座的下底座设置橡胶垫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底座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底座安装上电视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电视底座,包括底座主体, 其中所述的底座主体包括上、下底座6和5,该上、下底座6和5之间设置有底座支撑件l,该支撑件1上设置有孔111,该上底座6上设置有立柱2,所 述的上底座6上穿设有安装孔61,立柱2通过该安装孔61与底座支撑件1上 的孔lll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撑件1上的最好设置成螺孔,立柱2下部设置 成螺紋,立柱2与支撑件1上的螺孔螺接在一起,安装使用后更为稳固。本实 用新型在上下底座6和5之间设置底座支撑件1,将支撑电视壳体的立柱2螺 接于支撑件1,所述的支撑件1和立柱2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中立柱2采 用45号钢为最佳,支撑件1采用铸铝。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设计可加保证电视机 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上下底座6和5采用为塑胶件,起到改善外观作用,其 设计结构简单、美观耐看,并能充分发挥底座的有限空间放置小型物件,充分 发挥电视机底座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底座支撑件1包括横向支撑件12和纵向支撑件 11,该横向支撑件12和纵向支撑件11为一体形成。所述的横向支撑件12下方 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缺口 112,该缺口 112处设置有支撑片3,所述缺口 113的宽 度与支撑片3的宽度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支撑件l设置为两个,该 两个底座支撑件1通过支撑片3固定于下底座5上。所述的横向支撑件12的四 角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的位置靠近两个缺口 112的内侧,即横向支撑件 12左侧的通孔113位于左侧缺口 112的靠右侧,横向支撑块12右侧的通孔113 位于右侧缺口 112的靠左侧,其作用是在通孔113安装螺钉时不与安装支撑片 3的空间位置相冲突,即各个通孔113是不经过缺口 112的,横向支撑块12的 缺口 112中部设置有通孔114,支撑片3的对应位置也有开孔,以便安装时用 螺钉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纵向支撑件11上有一个螺紋孔115,该螺 紋孔115与立柱2螺接,从而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还包括有橡胶垫4,该橡胶垫4设置 于下底座5的底部。所述的橡胶垫4是粘贴于下底座5上的,其可与支撑电视 的平面接触,使电视放置于桌面等上时更为稳定。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下底座5为矩形,该下底座5中间设有加强筋51, 可增加下底座5的稳固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底座6为"T"形长方体,其边缘略微上翘, 这样设计较为美观;所述的底座支撑l为"T"形足状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下
如图5所示,先将两底座支撑1与上底座6装好,上底座为T形长方体, 上部有两个孔61,立柱2可穿过此孔与底座支撑件1上的螺孔以螺紋方式连接, 立柱2的下端有螺紋,如图2以及图3所示,接着将底座支撑件1的八颗螺钉 打上,这样可将底座支撑与上底座固定好;然后装上支撑条3,并将支撑条3 上与底座支撑1对应的孔打上螺钉,共四个孔,打四颗螺钉,见图5所示,这 样底座支撑件1,上底座6以及支撑片3就被固定成一个整体,整个底座稳固 了。
对整个底座而言,真正起支撑作用的是底座支撑件1、支撑片3以及立柱2, 这三者构成了一个稳固的整体,而上底座6和下底座2是塑胶件,起到外观上 的包装和改善作用。
如图1-3所示,上底座6由上底板62以及竖向板63组成,竖向板63是一 个空心的长立方体状,上底板62以及竖向板6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 可分离的。上底板62的底部设置有螺丝柱,螺丝柱的位置与底座支撑1及支撑 片3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通过螺钉将底座支撑1和支撑片3固定于上底板62 上。
底座支撑1由横向支撑件12及竖向支撑件11组成,它们在铸造成型时就 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横向支撑件12的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缺口 112,缺口 112 的宽度与支撑片3的宽度相当,这个缺口 112是用来安装支撑片3的,横向支 撑块12的四角有通孔113,本实施例中每个横向支撑块12的通孔113有四个, 也可以设置更多或更少,根据需要而定,通孔113的位置更靠近两个缺口 112 的内侧,即横向支撑块12左侧的通孔113位于左侧缺口 112的靠右侧,横向支撑块12右侧的通孔113位于右侧缺口 112的靠左侧,其作用是在通孔113安装 螺钉时不与安装支撑片3的空间位置相沖突,即各个通孔113是不经过缺口 112 的,横向支撑块12的缺口 112中部设置有通孔114,支撑片3的对应位置也有 开孔,以便安装时用螺钉连接。
如图3所示,底座支撑1的竖向支撑块11上有一个螺紋孔115,此孔是用 来安装立柱2的,孔的深度根据实际电视尺寸的大小来确定。
如图4所示,将下底座5装上,打上螺钉,共八颗;然后将圓橡胶垫4粘 贴到对应的位置,共四个,也可以再多设;之后将立柱2柠到上底座对应的螺 丝孔中, 一个新型底座就安装完毕;再将底座装到电视机上,效果如图6所示。
权利要求1、 一种平板电视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主体包括 上、下底座,该上、下底座之间设置有底座支撑件,该支撑件上设置有孔,所 述的上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的上底座上穿设有安装孔,立柱通过该安装孔 与底座支撑件上的孔连接在 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支撑件 包括横向支撑件和纵向支撑件,该横向支撑件和纵向支撑件为一体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支撑件 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缺口,该缺口中设置有支撑片,所述缺口的宽度与支撑 片的宽度相适配。
4、 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 支撑件是两个,该两个底座支撑件通过支撑片固定于下底座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支撑块 的四角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靠近两个缺口的内侧。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支撑块 上有一个螺紋孔,该螺紋孔与立柱螺接。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还包括 有橡胶垫,该橡胶垫设置于下底座的底部。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中间设 有力口强筋。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为"T" 形,其边缘略微上翘。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支撑为"T"形足状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电视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的底座主体包括上、下底座,该上、下底座之间设置有底座支撑件,该支撑件上设置有孔,所述的上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的上底座上穿设有安装孔,立柱通过该安装孔与底座支撑件上的孔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座设置成上、下底座的形式,并在其间设置底座支撑件,将支撑电视壳体的立柱螺接于支撑件,这样可加保证电视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底座的设计结构简单、美观耐看,并能充分发挥底座的有限空间放置小型物件,充分发挥电视机底座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H04N5/64GK201156794SQ200820091630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4日
发明者傅国锋, 刘亚东, 王代青, 毅 郭, 陈治平 申请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