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调度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958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系统、调度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调度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特别涉及 适用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线路的调度方法、无线基站装 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以移动电话机等为代表的无线蜂窝系统中,业务形态多样化,除了语音 数据以外,还被要求传输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等大容量数据。 已经在进行IMT-2000蜂窝系统的业务,另一方面,也在进行在下行要求100Mbps 的峰值速率(peak rate)的3GPP LTE(3GPP 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 划长期演进)等的标准化。而且,作为以更加演进为目标的分类(category),正要开始 MT-Advanced(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的标准化。在该MT-Advanced中,要求以下条件,即下 行中在带宽100腿z以数Gbps的速率左右、以及上行中在带宽40腿z以数百Mbps的速率左 右,需要大幅度地超过IMT-2000的突破(breakthrough)。 尤其是,为了使上行和下行都宽带化且在该情况下有效利用无线资源,必须进 行基于频率响应(频带内进行了详细划分的每个频率的质量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的频率资源分配或链路自适应(link adaptation)。但是, 在为上行和下行之间使用不同的频率的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时, 在上行线路用频带与下行线路用频带之间频率响应不同,所以各个无线基站装置(Node B) 和移动终端装置(UE)需要发送用于测量各个频带的频率响应的导频信号等。
通常,在发送数据时,为了进行同步检波,需要导频信号,但仅在发送数据的频带 上发送用于进行同步检波的导频信号即可。然而,用于频率资源分配所需的质量测量的导 频信号需要以全频带或比所发送的数据宽的频带发送且无论有无数据都发送。
相对于此,在为上行与下行使用相同频率的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 工)时,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在传播路径特性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线路的相反性)。因 此,使用无线基站装置(Node B)以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移动终端装置(UE)测量频率响 应(具体而言,每个频带的S皿signal_to_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 扰噪声比),移动终端装置将该频率响应(具体而言,每个频带的CQI :Cha皿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由此无线基站装置除了下行线路以 外,还知道上行线路的频率响应(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因此,移动终端装置无需以全 频带或较宽的频带,将用于质量测量的导频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由此,与FDD相比, 能够削减移动终端装置的功耗。 另外,如上所述在IMT-Advanced中,为了实现高速传输,需要较宽的频带。因此, 认为容易发生MT-2000以上的因地区或运营商(operator)的情形而在上行线路和下行线 路的各个线路无法个别使用较宽的频带的情况。也就是说,可以预想若上行线路和下行线 路都逐渐宽带化,则在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使用相同频率的TDD方式的重要性越发提高。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第8-22310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 :信学技报,RCS2006-5〃 0FDMA/TDD -〉 ^于厶(二扭W 3周波数領域 ^少- - 一 'J > y適用時co CSI 7 < —卜'K 7夕情報量削減(二関t 3検討(A Study on Reduction of CSI feedback for Frequency DomainScheduling in 0FDMA/TDD Systems), 小畑晴香、马场崇、三瓶政一,Apr. 2006.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适用TDD方式的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以上行与下行之间存在相反性 为前提进行调度。然而,如上所述,在TDD方式中,虽然传播路径特性在上行与下行之间存 在线路的相反性,但表示通信环境的所有参数在上行与下行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线路的相反 性。因此,在适用TDD方式的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即未完成使用了正确 地反映了通信环境的参数的调度,导致系统整体的吞吐量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提供提高系统吞吐量的无线通信系统、调度方法、无线基
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调度方法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 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线路的调度方法,所述调度方法包括测量所述下行线路的接 收功率的步骤;测量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步骤;通过从所述下行线路的 接收功率中去除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求净接收功率,计算表示净接收功 率的信息的步骤;测量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测量步 骤;以及基于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 的信息,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的频带分配步骤。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 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接收单 元,接收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分量的信息;测量单元,测量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以及调度器,基于表示 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信息,求 从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后的净接收功 率,并基于该净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 分配。 本发明的无线终端装置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 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终端装置,所述无线终端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取得单 元,取得从通过所述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所述干扰和噪 声功率后的净接收功率;决定单元,基于所述取得的净接收功率,决定表示净接收功率的信 息;以及发送单元,发送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 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终端装置,所述多个无线终端装置分别包括取得单 元,取得从通过所述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所述干扰和噪
6声功率后的净接收功率;决定单元,基于所述取得的净接收功率,决定表示净接收功率的信 息;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以及发送单元,将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以 及表示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息,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属于将所述多个无线终端装置 分组所得的各个组的一部分无线终端装置在各个发送定时,仅发送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 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提高系统吞吐量的无线通信系统、调度方法、无线基站装置 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图1是用于说明适用TDD方式的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度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图4的调度单元保持的CQI表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7的从移动终端装置报告的报告内容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的从移动终端装置报告的报告内容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另一例图7的移动终端装置进行的报告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另一例图10的移动终端装置进行的报告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上所述,在适用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图1所示,首先,无线基站装置
(Node B)发送导频信号。移动终端装置(UE)使用该导频信号计算SINR。接着,移动终端
装置基于计算出的SINR而决定CQI,并将该CQI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 接受了 CQI的报告的无线基站装置基于该CQI,不仅进行下行的调度,还进行上行
的调度。 这里,能够将由移动终端装置计算出的SINR视为通过下行线路发送的期望信号 的接收功率与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之比。进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存在干扰和噪 声功率根据测量该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主体的所在位置而大幅变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干 扰功率取决于接收机接受到的非期望信号,所以若与发送非期望信号的其他的无线基站装 置或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则无线基站装置与移动终端装置之间观测出的干 扰功率不同。另外,噪声功率基于接收机的无线单元的性能(噪声指数(NF)等)或温度 而成为接收机固有的功率,所以在无线基站装置与移动终端装置之间观测出的噪声功率不 同。
另外,为了高精度地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本发明人想到了需要基于上行线路的 SINR进行调度。 例如,由无线基站装置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在某种程度上小于由移动终端装 置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时,若基于由移动终端装置测量出的SINR进行上行线路的调 度,则进行了适合于比实际的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恶劣的环境的调度。具体而言,有可能发 生以下的情况,即如图2所示,在实际的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中,能够以传输块大小为320、 调制方式为16QAM进行通信,虽然如此,若基于移动终端装置所获得的SINR进行调度,则仅 能够以传输块大小为200、调制方式为QPSK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系统吞吐量降低。
另外,相反地,由无线基站装置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在某种程度上大于由移 动终端装置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时,进行了适合于比实际的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良好 的环境的调度。其结果,差错率等恶化,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
本发明人发现以上情形,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结构 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由于其说明重复,因此省略。
(实施方式1) 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装置100包括无线(RF)单 元105、收发切换开关110、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115、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120、 质量信息生成单元125、解调单元130、信号分离单元135、信号映射单元140、调制单元145、 以及导频生成复用单元150。这里,在各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适用TDD方式。另 外,存在若TDD方式下在小区之间上行和下行的定时不同,则其他小区的干扰非常大的情 况,所以各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小区间同步TDD系统为前提。
无线(RF)单元105在分配给下行线路的时间段(下行线路区间)对通过天线接 受的接收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无线处理(下变频和A/D变换等),并将所获得的信号输出到 收发切换开关。另一方面,无线单元105在上行线路区间对通过收发切换开关接受到的发 送信号进行规定的发送无线处理(D/A变换和上变频等),并通过天线发送所获得的无线信 号。 收发切换开关110在下行线路区间切换到解调单元130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 单元115侦U,使无线单元105与解调单元130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115处于导通 状态。其结果,无线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入到解调单元130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 115。另一方面,在上行线路区间,收发切换开关切换到导频生成复用单元15(H则,并使导频 生成复用单元150侧与无线单元105处于导通状态。其结果,复用导频后的调制信号被输 入到无线单元105。 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115测量在接收无线接收处理后的接收信号中的质 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接收功率。该测量接收功率由导频本身的接收功率(以下,有 时称为"净接收功率")、以及其他小区等所造成的干扰功率和装置内的噪声功率构成。
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120测量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115测量出的测
量接收功率中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另外,在后面叙述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测量方 法。 质量信息生成单元125具有CQI表。质量信息生成单元125参照CQI表,将对应了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115测量出的接收功率、以及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 120计算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CQI信号作为信道质量信息来生成。质量信息生成单元125 将所生成的CQI信号输出到信号映射单元140。 解调单元130对无线接收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将所获得的解调数 据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135。 信号分离单元135从解调单元130接受的解调数据中提取频带分配信号。信号分 离单元135将提取出的频带分配信号输出到信号映射单元140,由此将分配频带反映到信 号映射单元140的发送频带。 信号映射单元140将从质量信息生成单元125接受到的作为信道质量信息的CQI 信号、以及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映射到通过上行线路发送的信号。另外,信号映射单元140 将发送数据映射到对应了从信号分离单元135接受的频带分配信号的分配频带。
调制单元145对由信号映射单元140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并将调制信号 输出到导频生成复用单元150。 导频生成复用单元150生成导频信号。导频生成复用单元150将导频信号与通 过调制单元145进行调制处理后的调制信号复用,并将所获得的复用信号输出到无线单元 105。 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基站装置200包括无线单元205、收发切换开关 210、解调单元215、信号分离单元220、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干扰/噪声功率测 量单元230、调度单元235、分配信号生成单元240、信号映射单元245、调制单元250、以及导 频生成复用单元255。 无线单元205在分配给上行线路的时间段(上行线路区间),对通过天线接受到的 接收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无线处理(下变频和A/D变换等),并将所获得的信号输出到收发 切换开关210。另一方面,无线单元205在下行线路区间对通过收发切换开关210接受的发 送信号进行规定的发送无线处理(D/A变换和上变频等),并通过天线发送所获得的无线信 号。 收发切换开关210在上行线路区间切换到解调单元215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 单元225侧,使无线单元205与解调单元215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处于导通 状态。其结果,无线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入到解调单元215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 225。另一方面,在下行线路区间,收发切换开关210切换到导频生成复用单元255侧,并使 导频生成复用单元255与无线单元205处于导通状态。其结果,复用导频信号后的发送信 号被输入到无线单元205。 解调单元215对无线接收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将所获得的解调数 据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220。 信号分离单元220将解调数据分离为接收数据、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线路的
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分离出的信道质量信息被输出到调度单元235。 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测量在接收着无线接收处理后的接收信号中的、
上行线路的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接收功率。该测量接收功率由"净接收功率"、以
及其他小区等所造成的干扰功率和装置内的噪声功率构成。 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230测量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测量出的测
9量接收功率中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另外,在后面叙述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测 量方法。 调度单元235从信号分离单元220接受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 声功率信息。该信道质量信息是从位于本装置所覆盖的小区内的移动终端装置100发送来 的信息。另外,调度单元235接受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测量出的接收功率、以 及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230测量出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调度单元235基于接受了的接收功率、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进 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以及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 (即调度)。具体而言,调度单元235使用接受到的接收功率、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 功率信息,计算上行的SINR。然后,调度单元235参照所保持的CQI表,进行与基于计算出 的上行的SINR的CQI对应的MCS的选择。 另外,调度单元235基于接受了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 率信息,进行下行线路的频带、定时分配和MCS的选择。由调度单元235进行的调度的结果 输出到分配信号生成单元240。 分配信号生成单元240根据来自调度单元235的调度结果,生成调度控制信号,并 将所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输出到信号映射单元245。 信号映射单元245将从分配信号生成单元240接受的、上行线路的分配信号,映射 到通过下行线路发送的信号。另外,信号映射单元245将发送数据映射到基于从调度单元 235接受到的下行线路的分配信号的分配频带。 调制单元250对由信号映射单元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并将调制信号输出 到导频生成复用单元255。 导频生成复用单元255生成导频信号。导频生成复用单元255将所生成的导频信
号与从调制单元250接受的调制信号复用,并将复用信号输出到无线单元205。 下面,参照图5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移动终端装置100和无线基站装置200的动作。 下行线路的调度与现有的适用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度相同。 也就是说,移动终端装置100将基于从无线基站装置200通过下行线路发送的导
频信号的接收功率的CQI信号,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200。无线基站装置200基于被报告过
的CQI信号,进行下行线路的调度。 另一方面,如下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 首先,移动终端装置100发送由导频生成复用单元150复用了导频信号所得的信 号。 在无线基站装置200中,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测量在接收从移动终端 装置100通过上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定时的接收功率。另外,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 元230测量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测量出的测量接收功率中的、上行线路的干 扰和噪声功率。 这里,详细地说明一例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测量方法。 首先,通过对接收着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多个接收信号进行同相相加, 使其平均化。随机的干扰或噪声的影响通过该平均化而被降低,所以能够将平均化后的接
10收信号视为接收导频信号本身。因此,平均化后的接收信号与平均化前的接收信号之间产 生差,但将其视为由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引起的差。因此,通过计算该差的方差,能够求干 扰和噪声功率。另外,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计算方法。
然后,调度单元235基于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测量出的接收功率、以 及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230测量出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进行上行线 路的频带分配和MCS选择。 具体而言,调度单元235保持如图6所示的CQI表。调度单元235使用由导频接 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测量出的接收功率、以及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230测量出 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计算上行的SINR。为了计算SINR,需要从测量接收功 率中去除了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影响的"净接收功率"。上行导频信号从移动终端 装置100发送,以使无线基站装置200能够计算"净接收功率",所以可以将其视为能够使无 线基站装置200知道"净接收质量"的信息。然后,调度单元235参照所保持的CQI表,进 行与基于计算出的上行的SINR的CQI对应的MCS的选择。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无线基站装置200中,调度单元235基于通过上行线路 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上行线路的 频带分配和MCS选择。 由此,能够进行反映了正确的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的、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和MCS 选择。 也就是说,通过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225和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230 使用在上行线路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求接收功率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调度单 元235能够从这些参数来掌握正确的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因此,如图6所示,即使由移动 终端装置100测量出的SINR与由无线基站装置200测量出的SINR大幅不同,而且与各个 SINR对应的CQI也不同时,也能够进行反映了正确的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的、上行线路的 频带分配和MCS选择。 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所以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 另外,在图6的CQI表中仅示出调制方式(Modulation)和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但规定为CQI表的项目并不限于此。CQI表也可以规定为包含例如编码率、同
时发送的导频信号的功率、以及在进行了代码复用时,代码复用数或扩频率/重复数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移动终端装置100通过上行线路发送导频生成复用单元
150所生成的导频信号。 由此,导频信号的接收端即无线基站装置200能够使用接收导频信号,测量接收 功率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而且,如上所述,无线基站装置200基于接收功率以 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和MCS选择,由此能够提高系统 吞吐量。顺便说明的是,在现有的适用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不通过上行线路发送导
频信号。(实施方式2) 如图7所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装置300包括无线(RF)单 元305、收发切换开关310、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 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解调单元330、信号分离单元335、信号映射单元340、以及调制单元345。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也适用TDD方式。 无线(RF)单元305在分配给下行线路的时间段(下行线路区间)对通过天线接 受的接收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无线处理(下变频和A/D变换等),并将所获得的信号输出 到收发切换开关。另一方面,无线单元305在上行线路区间对通过收发切换开关接受的发 送信号进行规定的发送无线处理(D/A变换和上变频等),并通过天线发送所获得的无线信 号。 收发切换开关在下行线路区间切换到解调单元330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 元315侧,并使无线单元305与解调单元330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处于导通 状态。其结果,无线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入到解调单元330和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 315。另一方面,在上行线路区间,收发切换开关切换到调制单元345侧,并使调制单元345 侧与无线单元305处于导通状态。其结果,调制处理后的信号被输入到无线单元305。
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在接收无线接收处理后的接收信号中的质 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接收功率。该测量接收功率由导频本身的接收功率(以下,有 时称为"净接收功率")、以及其他小区等所造成的干扰功率和装置内的噪声功率构成。
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测量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出的测
量接收功率中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另外,在后面叙述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测量方 法。 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通过从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出的测量接 收功率减去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计算"净接收功 率"。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生成与计算出的"净接收功率"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并将该 信道质量信息输出到信号映射单元340。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将信道质量信息以及由干 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一并输出到信号映射单元340。
解调单元330对无线接收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将所获得的解调数 据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335。 信号分离单元335从解调单元330接受的解调数据中提取频带分配信号。信号分 离单元335将提取出的频带分配信号输出到信号映射单元340,由此将分配频带反映到信 号映射单元340的发送频带和定时。 信号映射单元340将从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接受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干扰和噪 声功率信息,映射到通过上行线路发送的信号。另外,信号映射单元340将发送数据映射到 基于从信号分离单元335接受到的频带分配信号的分配频带。 调制单元345对由信号映射单元340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并将调制信号 输出到无线单元305。 如图8所示,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装置400包括无线(RF)单元405、收发切换 开关410、解调单元415、信号分离单元420、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调度单元430、分 配信号生成单元435、信号映射单元440、调制单元445、以及导频生成复用单元450。
无线单元405在分配给上行线路的时间段(上行线路区间),对通过天线接受的接 收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无线处理(下变频和A/D变换等),并将所获得的信号输出到收发切 换开关410。另一方面,无线单元405在下行线路区间对通过收发切换开关接受的发送信号 进行规定的发送无线处理(D/A变换和上变频等),并通过天线发送所获得的无线信号。
收发切换开关410在上行线路区间切换到解调单元415和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 元425侧,使无线单元405与解调单元415和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处于导通状态。 其结果,无线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入到解调单元415和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另一 方面,在下行线路区间,收发切换开关410切换到导频生成复用单元450侧,使导频生成复 用单元450与无线单元405处于导通状态。其结果,复用导频信号后的发送信号输入到无 线单元405。 解调单元415对无线接收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将所获得的解调数 据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420。 信号分离单元420将解调数据分离为接收数据、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线路的 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分离出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被输出 到调度单元430。 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测量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在本实施方式中, 与实施方式1不同,不通过上行线路发送导频信号。因此,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例 如在上行发送区间的、不接收位于本装置所覆盖的小区内的移动终端装置300的信号的定 时,测量接收功率。此时所获得的测量接收功率是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包含来自其 他小区等的干扰功率和本装置内的噪声功率。另外,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干扰和噪声功 率的计算方法。 调度单元430从信号分离单元420接受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 声功率信息。该信道质量信息是从位于本装置所覆盖的小区内的移动终端装置300发送来 的信息。另外,调度单元430接受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测量出的、上行线路的干 扰和噪声功率。 调度单元430基于根据接受了的下行线路的净接收功率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 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以及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的选择(即调度)。另外,调度单元430基于根据接受了的下行线路的净 接收功率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信息,进行下行线路的频带分 配以及MCS的选择。由调度单元430进行的调度的结果被输出到分配信号生成单元435。
分配信号生成单元435根据来自调度单元430的调度结果,生成调度控制信号,并 将所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输出到信号映射单元440。 信号映射单元440将从分配信号生成单元435接受的、上行线路的分配信号,映射 到通过下行线路发送的信号。另外,信号映射单元440将发送数据映射到对应了从调度单 元430接受的、下行线路的分配信号的分配频带。 调制单元445对由信号映射单元映射后的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并将调制信号输出 到导频生成复用单元450。 导频生成复用单元450生成导频信号。导频生成复用单元450将所生成的导频信
号与从调制单元445接受的调制信号复用,并将复用信号输出到无线单元405。 接着,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移动终端装置300和无线基站装置400的动作。 移动终端装置300接收从无线基站装置400通过下行线路发送的线路质量测量用
导频信号。 在移动终端装置300中,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在接收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接收功率。 在该测量接收功率中,如图9 (左图)所示,包含"净接收功率"以及下行线路的干 扰和噪声功率。 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计算测量接收功率中的、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这里,说明一例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中的、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 计算方法。 首先,通过对接收着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多个接收信号进行同相相加, 使其平均化。随机的干扰或噪声的影响通过该平均化而被降低,所以能够将平均化后的接 收信号视为接收导频信号本身。因此,平均化后的接收信号与平均化前的接收信号之间产 生差,但将其视为由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引起的差。 因此,通过计算该差的方差,能够求干扰和噪声功率。另外,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 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计算方法。 接着,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通过从测量接收功率减去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 率分量,计算"净接收功率"。由此,能够求去除了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与导频信号本身对应 的接收功率。这样,如图9(中央图)所示,能够从测量接收功率,求"净接收功率"以及下 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然后,如图9(右图)所示,所获得的"净接收功率"以信道质量信息的形式被报告 给无线基站装置400。作为该报告的方法,可以考虑各种方法。例如,以多个功率区域对"净 接收功率"可取的范围进行划分,再对各个功率区域附加区域识别信息。也就是说,准备由 功率区域以及与其对应的区域识别信息构成的图(map)。然后,计算出的"净接收功率"所 在的功率区域的区域识别信息表示"净信道质量",并作为信道质量信息被报告给无线基站 装置400。另外,在无线基站装置400中也预先保持上述图。然后,被报告过的"净接收功 率"最终通过无线基站装置400映射到MCS。因此,以与现有的CQI图同等程度的窄度对上 述图进行划分即可。 另外,如图9(右图)所示,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计算出的下行线路的 干扰和噪声功率也作为与"净信道质量"不同的信息被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400。
在无线基站装置400中,信号分离单元420取得从移动终端装置300发送的"净信 道质量"、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调度单元430基于信号分离单元420所取得的"净信道质量"以及由干扰/噪声 功率测量单元425测量出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具体而言, 调度单元430预先保持上述图,能够基于该图估计与"净信道质量"对应的"净接收功率"。 "净信道质量"是"表示净接收功率的信息",所以能够基于"净信道质量"估计"净接收功 率"。然后,调度单元430使用估计出的"净接收功率"以及测量出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 声功率,计算上行线路的SINR。然后,调度单元430基于计算出的上行线路的SINR,进行上 行线路的调度。 另外,调度单元430基于信号分离单元420所取得的"净信道质量"以及下行线路 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下行线路的调度。具体而言,调度单元430预先保持上述图,能够 基于该图估计与"净信道质量"对应的"净接收功率"。然后,调度单元430使用估计出的"净接收功率"以及信号分离单元420所取得的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计算下行线路 的SINR。然后,调度单元430基于计算出的上行线路的SINR,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无线基站装置400中,调度单元430基于去除了干扰和 噪声功率的影响后的净信道质量、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进行上行线路的 频带分配和MCS选择。 由此,能够通过净信道质量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掌握正确的上 行线路的通信环境,还能够基于这些参数,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其结果,能够高精度 地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所以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 尤其是,即使在前述的适用TDD方式的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线路的调度精
度降低的情况下、即由移动终端装置观测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与由无线基站装置观测出的
干扰和噪声功率之差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从移动终端装置300通过上行线路发送导频信号,所以
在无线基站装置400中,取得从移动终端装置300发送来的、去除了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影响
后的净信道质量。 由此,无需在无线基站装置400侧进行使用了导频信号的信道质量测量等处理, 所以能够降低无线基站装置400的处理量。另外,移动终端装置300将作为信息的净信道 质量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400,由此与如实施方式1那样地发送由具有某种程度的长度的 已知信号序列构成的导频信号相比,能够削减功耗。 另外,在无线基站装置400中,除了去除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影响后的净信道质量 以外,还从移动终端装置300取得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由此,能够基于与以往相同的也考虑了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道质量, 进行下行线路的调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移动终端装置300中,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 测量通过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计 算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由此,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能够求净接收功率,所述净接收功率是使用由干扰/
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求出的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对测量接收功率进行校正后的
接收功率。而且,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能够基于净接收功率,决定净信道质量。 另外,作为接收导频信号的功率计算方法,也可以利用从一开始就去除干扰和噪
声功率的影响的获得功率计算结果的方法。重要的是,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只要能够基
于使用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对测量接收功率进行了校正后的净接收功率,决定净信
道质量即可。 但是,在利用从一开始就去除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影响的获得功率结算结果的功率 计算方法时,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取得从通过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 时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干扰和噪声功率后的接收功率。然后,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能够 基于该取得的接收功率,决定净信道质量。 然后,移动终端装置300发送如上所得的净信道质量。 由此,无线基站装置400基于从移动终端装置300发送的净信道质量、以及由本 装置测量出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能够正确地反映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而进行调
15度。 另外,移动终端装置300也发送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由此,无线基站装置400能够基于与以往相同的也考虑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
功率的信道质量,进行下行线路的调度。(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2中,移动终端装置将净信道质量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报 告给无线基站装置。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装置报告与以往相同的CQI取代 净信道质量。然后,无线基站装置使用被报告的CQI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计算 净信道质量。也就是说,可以将CQI视为能够使无线基站装置知道"净接收质量"的信息。
如图10所示,实施方式3的移动终端装置500具有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
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具有CQI表。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参照CQI表,生成基于 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出的接收功率的CQI信号。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 将所生成的CQI信号以及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输出 到信号映射单元340。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ll所示,与以往相同的CQI信号以 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被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
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3的无线基站装置600具有调度单元630。
调度单元630通过信号分离单元420接受从移动终端装置500发送的CQI信号、以 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调度单元630基于该CQI信号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 功率,计算净信道质量。具体而言,调度单元630能够从CQI信号来估计移动终端装置500 中的测量接收功率(包含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然后,调度单元630基于估计出的 测量接收功率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计算净信道质量。 调度单元630基于计算出的净信道质量以及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测量 出的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 即使采用如上的结构,无线基站装置600也能够取得去除了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影 响后的净信道质量、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所以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2相 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装置500基本上只要将与以往相同的CQI信号以 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600即可,与实施方式2相比,能够提高 与现有系统的互换性,所以能够减轻包含基站和移动终端装置的系统整体的开发负担或处理量。(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中,信道质量信息(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2中为净信 道质量,在实施方式3中为与以往相同的CQI信号)以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以相 同频度被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的报告频度小于信道质量信息的报告频度。 首先,参照图13说明对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系统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情况。另 外,在图13的流程中的步骤S1002至步骤S1005的处理与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导频接收 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以及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中的处 理对应。
在步骤S 1001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将n的值初始设定为N(N为1以上的自 然数)。在N为1时,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与信道质量信息的报告频度 相同,在N为2以上时,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小于信道质量信息的报告频 度。 在步骤S1002中,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在接收着无线接收处理后 的接收信号中的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接收功率。 在步骤S1003中,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计算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 元315测量出的测量接收功率中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 在步骤S1004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从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 量出的测量接收功率中,去除由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 量。由此,求得"净接收功率"。 在步骤S1005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决定基于计算出的"净接收功率"的信道
质量(净信道质量)。 在步骤S1006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判定当前的n的值是否为1。 在n不为1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判断为不是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定时,在
步骤S1007中,仅将净信道质量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400。 在步骤S1008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将n的值减小。然后,处理步骤返回到步 骤S1002。 在步骤S1006中判定n为1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判断为是干扰和噪声功率 的报告定时,在步骤S1009中,将净信道质量与干扰和噪声功率一并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 400。 另外,无线基站装置400基于被报告的净信道质量以及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下 行线路的调度。但是,在净信道质量的N次报告中仅报告一次干扰和噪声功率。因此,无线 基站装置400使用刚刚被报告过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下行线路的调度。这样,即使减 少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由于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小于净信道质量的变动,所以 对调度的精度没有大的影响。通过减少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能够削减系统业务量 (systemtraffic)。 接着,参照图14说明对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系统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情况。另 外,在图14的流程中的步骤S2002至步骤S2004的处理与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导频接收 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以及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中的处 理对应。 在步骤S2001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将n的值初始设定为N(N为1以上的自 然数)。 在步骤S2002中,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在接收无线接收处理后的 接收信号中的质量测量用导频信号的定时的接收功率。 在步骤S2003中,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计算由导频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单 元315测量出的测量接收功率中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 在步骤S2004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参照CQI表,决定基于由导频接收信号功 率测量单元315测量出的接收功率的CQI。
在步骤S2005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判定当前的n的值是否为1。 在n不为1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判断为不是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定时,在
步骤S2006中,仅将CQI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600。 在步骤S2007中,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将n的值减小。然后,处理步骤返回到步 骤S2002。 在步骤S2005中判定n为1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525判断为是干扰和噪声功率 的报告定时,在步骤S2008中,将CQI与干扰和噪声功率一并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600。
另外,无线基站装置600基于被报告的CQI以及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下行线路的 调度。但是,在CQI的N次报告中仅报告一次干扰和噪声功率。因此,无线基站装置600使 用刚刚被报告过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进行下行线路的调度。这样,即使减少干扰和噪声功率 的报告频度,由于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小于CQI的变动,所以对调度的精度没有较大的 影响。通过减少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能够削减系统业务量。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以N次中为一次的报告频度进行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另外,N的值也可以在所有的移动终端装置中被固定。或者,也可以根据来自无线 基站装置的指示移动终端装置每次进行设定。 另外,也可以使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变动。作为该使报告频度变动的基准, 也可以将移动终端装置的所在位置作为基准。也就是说,在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较大的 小区/扇区周边,增加噪声 干扰功率的报告频度,另一方面,在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较 小的小区/扇区中心附近,减少噪声和干扰功率的报告频度。这是因为,可以认为从小区 /扇区中心越靠近小区/扇区周边,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越大。此时,质量信息生成单元 325(525)输入本装置的所在位置信息,并以对应了该信息的报告频度报告干扰和噪声功 率。 另外,作为变更报告频度的基准,也可以将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的大小作为基 准。也就是说,在因为移动终端装置的移动率较大且与其他小区的距离变动较大等理由,干 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较大时,增加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另一方面,在因为移动终端 装置的移动率较小且与其他小区的距离变动较小等理由,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较小时, 减少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频度。此时,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320测量干扰和噪声功率 的变动的大小,质量信息生成单元325(525)以对应了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变动等级(level) 的报告频度,报告干扰和噪声功率。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中,各个移动终端装置将信道质量信息(具体而言,在
实施方式2中为净信道质量,在实施方式3中为与以往相同的CQI信号)以及下行线路的
干扰和噪声功率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移动终端装置分为多
个组,仅由属于各个组的移动终端装置中的、一部分的移动终端装置报告下行线路的干扰
和噪声功率。由此,能够减少报告的开销(overhead)。 作为移动终端装置的分组(grouping)方法,可以考虑各种方法。 〈1>以移动终端装置所在的位置为基准的分组方法。 例如,能够分为存在于小区的中心附近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组、存在于小区边缘附近的移动终端的组、以及存在于两组之间的区域的组。 另外,例如,在小区被分割为多个扇区时,能够分为靠近无线基站装置的组、靠近 扇区的边界的组、以及靠近与其他小区的边界的组。进行这样的分组是因为,无线基站装置 能够控制靠近扇区的边界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干扰,但无线基站装置无法控制靠近与其他小 区的边界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干扰。 〈2>以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大小为基准的分组方法。 例如,无线基站装置使所有的移动终端装置报告至少一次干扰*噪声功率。然后,
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分组,以使干扰 噪声功率相近的移动终端装置为同一组。 另外,作为各个组中进行报告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决定方法,可以考虑各种方法。
(1)任意地(随机地)选择组中的移动终端装置。
(2)选择电池余量较多的移动终端装置。 (3)在初次报告中,使所有的移动终端装置轮流报告一次干扰和噪声功率。然后, 在第二次以后的报告中,选择出在各个组中干扰和噪声功率最大的移动终端装置。或者,也 可以在第二次以后的报告中,选择出干扰和噪声功率最小的移动终端装置。或者,也可以选 择测量出最平均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移动终端装置。 另外,选择进行报告的移动终端装置的主体也可以为无线基站装置。或者,也可以
移动终端装置相互协调而自主性地选择进行报告的移动终端装置。(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中,各个移动终端装置将信道质量信息(具体而言,在 实施方式2中为净信道质量,在实施方式3中为与以往相同的CQI信号)以及下行线路的 干扰和噪声功率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装置以规定的 阈值为基准进行是否报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判断。 具体而言,首先,无线基站装置将规定的阈值通知给移动终端装置。然后,仅超过 该阈值的移动终端装置进行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报告。 例如,无线基站装置测量干扰和噪声功率,并通知该电平X[dB]和规定的阈值 Y[dB]。然后,移动终端装置在由本身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超过X+Y[dB]时,报告下行 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或者,也可以报告超过何种程度,取代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本身的报告。 另外,如果在由本身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低于X-Y[dB]时,则移动终端装置 也可以报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另外,如果在由本身测量出的干扰和噪声功率不处于X-Y[dB]和X+Y[dB]的范围 时,则移动终端装置也可以报告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另外,也可以不从无线基站装置通知X[dB]和Y[dB],而将这些值预先设定在移动 终端装置中。 2007年8月14日提出的特愿第2007-211541号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
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调度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对提高系 统吞吐量极为有用。
权利要求
调度方法,其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线路的调度方法,包括测量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的步骤;测量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步骤;通过从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中去除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求净接收功率,计算表示净接收功率的信息的步骤;测量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测量步骤;以及基于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的信息,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的频带分配步骤。
2. 无线基站装置,其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式的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 和噪声功率分量的信息;测量单元,测量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以及调度器,基于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 声功率分量的信息,求从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 率分量后的净接收功率,并基于该净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 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
3. 无线基站装置,其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式的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表示从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 功率分量后的净接收功率的信息;测量单元,测量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以及调度器,基于所述净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进行上行线 路的频带分配。
4. 无线终端装置,其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式的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终端装置,包括取得单元,取得从通过所述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所 述干扰和噪声功率后的净接收功率;决定单元,基于所述取得的净接收功率,决定表示净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终端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所述发送单元以比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的发送周期长的发送周期,发送表示所 述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终端装置,随着本装置的当前位置从小区的中央靠近小区的边缘,所述发送单元增长所述发送周 期而发送表示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息。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终端装置,还包括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仅在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超过规定电平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表示所述干扰和噪声功 率的信息。
8. 无线终端装置,其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式的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终端装置,包括接收功率测量单元,测量通过所述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计算单元,计算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接收功率决定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功率,决定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发送表示所述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 的信息。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终端装置,所述发送单元以比表示所述接收功率的信息的发送周期长的发送周期,发送表示所述 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装置,随着本装置的当前位置从小区的中央靠近小区的边缘,所述发送单元增长所述发送周 期而发送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息。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仅在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超过规定电平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表示所述干扰和噪声功 率的信息。
12. 无线通信系统,其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式 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终端装置,所述多个无线终端装置分别包括取得单元,取得从通过所述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中去除了所 述干扰和噪声功率后的净接收功率;决定单元,基于所述取得的净接收功率,决定表示净接收功率的信息; 计算单元,计算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以及发送单元,将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息,发送 到无线基站装置,属于将所述多个无线终端装置分组所得的各个组的一部分无线终端装置,在各个发送 定时仅发送表示所述净接收功率的信息。
13. 无线通信系统,其为适用了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进行时分复用的时分双工方式 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终端装置,所述多个无线终端装置分别包括接收功率测量单元,测量通过所述下行线路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接收时的接收功率; 计算单元,计算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接收功率决定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功率,决定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将表示所述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表示所述下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的信 息,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属于将所述多个无线终端装置分组所得的各个组的一部分无线终端装置,在各个发送 定时仅发送表示所述接收功率的信息。
全文摘要
公开了提高系统吞吐量的无线通信系统、调度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在无线基站装置(400)中,信号分离单元(420)取得表示从移动终端装置发送来的、去除了干扰和噪声功率的影响后的净接收功率的信息,干扰/噪声功率测量单元(425)测量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调度单元(430)基于表示净接收功率的信息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和MCS选择。由此,能够通过净接收功率以及上行线路的干扰和噪声功率分量而掌握正确的上行线路的通信环境,还能够基于这些参数进行上行线路的频带分配。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上行线路的调度,所以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
文档编号H04W72/08GK101779509SQ20088010303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4日
发明者平松胜彦, 须增淳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