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887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观件具有弯折结构的移动通 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社会大众的通讯联络方式已经慢慢的进入了无线通讯的时代,所以移动 通讯装置在各种场合上的使用率也愈来愈高、愈趋于多样化,例如手机、智慧型手机、多媒 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器以及卫星导航器等等。各种小型的移动电子装置已经逐渐地被 发展出来,并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拥有的电子产品。一般来说,移动通讯装置接收及处理信号的方式,通常都是先通过天线接收信号 之后,再将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传送至电路之中,然后开始对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一 连串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天线所幅射出的电磁波往往可能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因此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规范了移动通讯装置的特定吸收比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以下简称为SAR),以由此限定移动通讯装置可放射的能量或可辐射的最高限制量。然而,移动通讯装置内部可用空间有限,常常又受限于天线的结构设计或是配置 方式,而无法改善特定吸收比率,以符合相关的规定。此外,当使用者操作移动通讯装置时, 可能因为使用习惯或所需目的的不同,使用者的手将会很容易地贴附在移动通讯装置的天 线区域处,导致天线区域对外收发信号的周遭环境的介电系数值(dielectric value ε r) 产生改变,进而致使频率偏移(frequency shift)及杂讯现象的产生。更重要地,频率偏移 与杂讯现象又往往影响到移动通讯装置的通讯品质。因此,如何在设置天线的同时符合特 定吸收率的相关规定,并减少频率偏移与杂讯,以避免通讯品质恶化,已是移动通讯装置在 设计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利用外观件的弯折结构以及天线相应 的摆设位置,来符合移动通讯装置的特定吸收比率的相关规定,并减少频率偏移与杂讯,同 时提升通讯品质。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出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外观件与一 天线。第一外观件的上表面从一显示区与一非显示区的一交界处开始朝着一显示方向弯折 一第一角度,且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从一弯折处开始朝着显示方向弯折一第二角度,其中 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的弯折处对应于其上表面的显示区。天线以对应于第一外观件的非显 示区的方式配置在移动通讯装置内,并用以发射移动通讯装置所处理的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讯装置更包括一天线载体与一第二外观 件。其中,天线载体顺应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而弯折第二角度,且天线载体的一第一表面用 以承载天线。第二外观件顺应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而弯折第二角度,并面对天线载体的第 一表面,以与第一外观件形成一腔体来容置天线载体。此外,第二外观件锁固于第一外观
3件,且天线载体具有一电池容置槽,对应于显示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天线包括一本体部、一延伸部、一接地部以及一馈 入部。本体部披覆在天线载体的第一表面。延伸部电连接本体部,并贯穿天线载体,以从天 线载体的第一表面延伸至天线载体的一第二表面。其中延伸部的末端处形成接地部与馈入 部,并分别通过延伸部电连接至本体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讯装置更包括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 第一基板设置在腔体内并面对天线载体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基板上形成一系统接地面 与配置至少两弹片,且两弹片分别与接地部与馈入部电连接。第二基板设置在腔体内并面 对天线载体的第二表面,且第二基板顺应天线载体的第二表面衔接第一基板。基于上述,本发明是利用外观件的弯折结构以及天线相应的摆设位置,来降低使 用者的手易贴附在天线上方的情况。由此,移动通讯装置在实际使用上将不易受到手的遮 蔽。相对地,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具有较佳的通讯品质,且可降低 频率偏移的现象。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Ρ2,投影处
DS 显示方向
Θ 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210天线
220天线载体
211本体部
212延伸部
213馈入部
214接地部
215天线载体的第一
216天线载体的第二
230电池容置槽
240第一基板
241系统接地面
310第二基板
313、314:金属弹片
510,610 测量基准线
说明书3/6页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参照图1,移动通 讯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外观件110、一第二外观件120以及一显示面板130。其中,移动通 讯装置100例如是PDA手机、智慧型手机、卫星导航器或个人数字助理等。此外,第一外观 件(appearance) 110与第二外观件120可能实施的态样包含有手机壳体或手机壳体的一部 分,例如手机背盖或电池背盖等。继续参照图1,第一外观件110具有一上表面111与一下表面112。再者,第一外 观件Iio的上表面111可区分为一显示区All与一非显示区A12,其中显示区All内配置至 少有一显示面板130,而非显示区A12部分则可配置多个控制键(未绘示出),例如是按键、 多方向导览键、轨迹球或是任何可与移动通讯装置100沟通的输入或控制元件。值得注意 的是,第一外观件110的上表面111与下表面112都具有特殊的曲线弧度设计,且第二外观 件120会因应第一外观件110的下表面112的曲线弧度设计来与第一外观件110相互叠置 与接合。在此,第一外观件110的上表面111会从显示区All与非显示区A12的一交界处 P1,开始朝着显示面板130的一显示方向DS弯折一第一角度 1。此外,第一外观件110的 下表面112会从一弯折处P2,开始朝着显示面板130的显示方向DS弯折一第二角度 2。 其中,下表面112的弯折处P2沿着显示方向DS映射于上表面111的投影处P2’,其位在显 示区All内,因此在实际应用上第二角度 2大于第一角度 1。举例来说,上表面111所弯折的第一角度 1可为15度,而下表面112所弯折的 第二角度 2则可为18度。此外,上表面111的弯折处(交界处Pl)与下表面112弯折处
5P2所投射于显示区All内的投影处P2’,其中Pl与P2’两者之间的间距Dl介于5至8毫 米之间。另一方面,第二外观件120的一端部顺应第一外观件110的下表面112而弯折第 二角度 2,且第二外观件120的另一端部的上表面121与下表面122近似于平行。因此, 第二外观件120与第一外观件110可相互叠置而形成一腔体,来容置移动通讯装置100的 内部构件。为了致使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够更了解本实施例,以下将针对移动通讯装置 100的内部构件作更近一步地说明。图2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内 部构造图。参照图2,移动通讯装置100更包括至少一天线210、一天线载体220、一电池容 置槽230以及一第一基板240。在此,天线载体220用以承载天线210,并具有一电池容置槽230以置放电池。此 外,天线载体220与第一基板240容置在由第一外观件110与第二外观件120所形成的腔 体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搭配第一外观件110的特殊曲线弧度的设计下,与第二外观件120 相似地,天线载体220也是顺应第一外观件110的下表面112而弯折第二角度 2。图3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载体、天线与基板的相对配置图。请同时 参照图2与图3,天线210包括一本体部211、一延伸部212、一馈入部213以及一接地部 214。在此,天线210的本体部211披覆在天线载体220的一第一表面215。天线210的延 伸部212电连接其本体部211,并贯穿天线载体220。此外,如图3所示,天线210的延伸部212呈现如π字型的弯曲度,以从天线载体 220的第一表面延伸至天线载体220的一第二表面216。由此,局部的延伸部212将披覆在 天线载体220的第二表面,其中天线210的延伸部212的末端处形成一馈入部213与一接 地部214,两者并通过延伸部212电连接至本体部211。另一方面,第一基板240面对天线 载体220的第二表面216,在第一基板240上形成一系统接地面241与配置有至少两金属垫 片(pad),以与馈入部213与一接地部214电连接,而本实施例中以金属弹片(spring)的 方式作为说明,但不在此限,第一基板240上另可具有移动通讯装置100内的其它电路元件 (未绘示出),其中弹片313与馈入部213电连接,弹片314与接地部214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40横跨天线载体220的弯折处,通过两弹片以电连接至 天线210的接地部214与馈入部213。由此,设置在第一基板240上的系统接地面241与其 它电路元件将可分别电连接至天线210的接地部214与馈入部213,进而致使移动通讯装 置100可通过天线210将其内部电路元件所处理的信号发射出去,想当然尔,也可通过天线 210收入信号,并进行一连串的后续处理。此外,如图3所示的,移动通讯装置100更包括一 第二基板310。其中,第二基板310面对天线载体220的第二表面,并顺应天线载体220的 第二表面衔接第一基板240。通过第二基板310的设置,将可提供更多的配置空间来设置移动通讯装置100内 部的电路元件。此外,虽然图3列举了第一基板240、第二基板310以及天线210的配置关 系,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来说,第一基板240与第二基板310的长度的改变,可 变更第一基板240与第二基板310的大小。相对地,随着第一基板240的长度的缩减以及 第二基板310的长度的增加,天线210的接地部214与馈入部213可直接电连接至第二基 板310,进而通过第二基板310电连接至第一基板240。相对地,此时的系统接地面241更 可设置在第二基板310上,且原先横跨天线载体220的弯折处的第一基板240将可能变更
6为第二基板310。图4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 更以虚线表示出透视后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内部构件。请同时参照图1、图2与图4,第二外 观件120是锁固于第一外观件110,并与第一外观件110形成一腔体来容置天线载体220 与其它电子电路元件(未个别绘示出)。此外,在置放天线载体220的设计上,第二外观件 120是面对天线载体220的第一表面。由此,如图4所示的,设置在天线载体220的第一表 面的天线210与电池容置槽230都与第二外观件120相对。此外,天线210是以相对于第 一外观件110的非显示区A12的方式配置在移动通讯装置100内,且电池容置槽230则是 相对于第一外观件110的显示区All。就移动通讯装置100组装后的整体架构来看,第一外观件110的上表面111就相 当于移动通讯装置100的正面,而第二外观件120的下表面122就相当于移动通讯装置100 的背面。搭配第一外观件110与第二外观件120的特殊曲线弧度的设计,移动通讯装置100 的正面将以水平面为基准向上弯折第一角度Θ 1,而其背面则以水平面为基准向上弯折第 二角度 2,且天线210靠近移动通讯装置100的背面。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移动通讯装置100的正面与背面都具有特殊的曲线弧度结 构,且天线210靠近移动通讯装置100的背面,因此移动通讯装置100在测量特定吸收比率 (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以下简称为SAR)时,其都符合正面测量与背面测量的规定。其中,关于SAR值的测量,测试装置通常是在距离人体大约1. 5公分的情况下,评 估人体吸收经由移动通讯装置所发射出的能量,且SAR值的定义为单位组织质量在单位时 间内所吸收增加的功率,其单位为瓦特/公斤(W/kg)。此外,SAR值的相关规范例如美国 ANSI/IEEE的规范为1克人体组织器官受到电磁辐射的SAR值不可超过1. 6W/kg,而欧洲的 规范为10克人体组织器官受到电磁辐射的SAR值不可超过2. OW/kg。移动通讯装置100可以符合测量规定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测量SAR值时,测试装 置都是以移动通讯装置100的正面或背面的最高点为基准,来测量距离人体大约1. 5公分 的地方。在此测量设定的环境下,图5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的背面 测试示意图。参照图5,测试装置在进行背面测量时是以测量基准线510为基准来进行测 量。此时,由于移动通讯装置100的背面朝着显示面板130的显示方向DS弯折第二角度, 故导致天线210远离测量基准线510。此时,天线210相对于人体的距离必定大于1. 5公 分,因此所测量出的SAR值相当的好,故当然可以符合测试规范。另一方面,图6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的正面测试示意图。 参照图6,测试装置在进行正面测量时是以测量基准线610为基准来进行测量。此时,测量 基准线610是落在第一外观件110的弯折结构的端点处,且天线210又配置在靠近第二外 观件120的地方(相当于移动通讯装置100的背面),因此所测量出来的SAR值符合一般的 规范。在此,相较于一般没有弯折结构的装置来说,移动通讯装置100于正面测量所测得的 SAR值并不会比较差,至少相当于平均标准值。此外,在实际使用上,当使用者握持移动通讯装置100时,使用者的手将因应外观 件的特殊曲线弧度结构,而较不容易贴附在天线210的上方及其周遭区域。此时,散布在天 线210周围的空气将不会受到手的遮蔽而保持在流通的状态,进而致使天线210周围的平 均介电系数值(dielectric value ε r)接近于1。由此,天线210因应使用者的握持而造成
7的频率偏移(frequency shift)将可有效地被降低。由学理及实验可知,介电系数值愈接 近于1,则造成频率偏移的影响愈小。但若移动通讯装置100不具有弯折结构,则使用者的 手将非常地接近天线210用以收发信号的环境,因为使用者的手也具有不同的介电系数, 且该数值远大于空气的介电系数值,因而导致整体介电系数的平均值超过理想状态值(空 气的介电系数值为1)许多,在此情况下,天线210通过这种介电系数值的环境去收发信号, 将会造成的严重的频率偏移。举例来说,图7绘示为一般没有弯折结构的装置因应使用者的握持而测量出的电 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VSffR)图,且图8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 移动通讯装置因应使用者的握持而测量出的电压驻波比图,其中实线用以表示在没有使用 者握持下所测量出的理想状态下(idealcondition)的电压驻波比,而虚线则用以表示在 使用者握持下所测量出的电压驻波比。参照图7,可以看出一般没有弯折结构的装置在使用 者握持与没有握持的情况下,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的差异甚大,且频率偏移严重,因此装置的 通讯品质较不理想。反观图8,可以看出具有弯折结构的移动通讯装置在使用者握持与没有 握持的情况下,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的差异很小,因此装置的通讯品质较为理想。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外观件的弯折结构以及天线相对应的摆设位置,来降低 使用者的手易贴附在天线上方的情况。由此,移动通讯装置在实际使用上将不易受到手的 遮蔽,进而有助于降低移动通讯装置的特定吸收比率与通讯品质的提升。更重要地,本发明 在外观件上具有弯折结构的设计,其也加入了人体工学的设计理念,将可令使用者在操作 移动通讯装置时,享受到更方便的操作方式。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 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8
权利要求
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包括第一外观件,其上表面从一显示区与一非显示区的一交界处开始朝着一显示方向弯折一第一角度,且该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从一弯折处开始朝着该显示方向弯折一第二角度,其中该弯折处对应于该显示区;以及天线,以对应于该非显示区的方式配置在该移动通讯装置内,并用以发射该移动通讯装置所处理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还包括天线载体,顺应该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而弯折该第二角度,且该天线载体的一第一表 面用以承载该天线;以及第二外观件,顺应该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而弯折该第二角度,并面对该天线载体的该 第一表面,以与该第一外观件形成一腔体来容置该天线载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二外观件锁固于该第一外观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该天线包括本体部,披覆在该天线载体的该第一表面;以及延伸部,电连接该本体部,并贯穿该天线载体,以从该天线载体的该第一表面延伸至该 天线载体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延伸部的末端处形成一接地部与一馈入部,该接地部与该馈入部分别通过该延 伸部电连接至该本体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基板,设置在该腔体内并面对该天线载体的该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基板上形 成一系统接地面与配置至少两弹片,且该多个弹片分别与该接地部与该馈入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基板横跨该天线载体的弯折处,以 电连接至该接地部与该馈入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基板,设置在该腔体内并面对该天线载体的该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基板顺应 该天线载体的该第二表面衔接该第一基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该系统接地面还可设置在该第二基板上, 以致使该接地部与该馈入部通过该第二基板电连接至该第一基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该弯折处与该交界处之间的间距介于5至 8毫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角度为15度,且该第二角度为18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外观件与一天线。第一外观件的上表面从一显示区与一非显示区的一交界处开始朝着一显示方向弯折一第一角度,且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从一弯折处开始朝着显示方向弯折一第二角度,其中第一外观件的下表面的弯折处对应于上表面的显示区。天线以对应于第一外观件的非显示区的方式配置在移动通讯装置内,并用以收发移动通讯装置所处理过的信号。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909093SQ20091014701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
发明者吴致贤, 洪崇庭, 简志霖, 郑建群, 陆学森, 陈国丞, 黄弘毅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