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照相机组件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047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小型照J目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的组装结构,特别涉及应用
于移动电话等电子仪器里的小型照相机组件的通过插座组装时的组装结构, 以及小型照相机单元。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可以用焊料将一个小型照相机组件直接焊接到电 子仪器的电路板上,也可以将小型照相机组件插入一个焊接在电路板 上的插座内,从而将小型照相机组件安装到电路板上。利用插座安装 小型照相机组件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因为更换或修理小型照相机组 件很容易。
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如下所示将由相互独立的两个器件镜头单元 和成像单元构成的小型照相机组件嵌入电路板上的插座内。
插座的底板上配置有触头,成像单元的背面配置有触垫。成像单 元先被嵌入插座内,镜头单元里的镜头套与插座的外侧咬合,并推挤 成像单元,使得成像单元背面的触垫与插座底扳上的触头紧密接触, 从而完成小型照相机组件的组装。
作为一例,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 0 0 1 — 1 8 8 1 5 5公开了现 有技术中的相关发明。
用以上的方法组装小型照相机组件时,由于成像单元背面的触垫 和插座底板上的触头相互推挤,触垫与触头的电接触状态良好。但是, 由于成像单元受到插座底板触头的推挤,比如说,当小型照相机组件 受到冲击时,成像单元会在插座中松动,并有可能从插座中脱落,所以组装结构存在可靠性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也尝试了将触垫布置在小型照相 机组件的侧面,而触头布置在插座的内侧表面,使得组装后小型照相 机组件处于插座内的触头的夹挤状态。在这种结构下,没有使成像单 元脱离插座的力作用在成像单元上。然而,比如说当把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移动电话中使用时,由 于移动电话很小,组装固定小型照相机组件的部分也需要做得尽量小, 而为满足这个要求把插座做得很小时,小型照相机组件侧面的触垫与 插座内表面的触头之间可能会发生接触不良。如果仍然使用前面说明的让成像单元背面的触垫和插座底板上的 触头相互推挤的结构的话,则需要解决组装结构的可靠性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的组装结构,包 括触垫,它位于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和接触部件,它位于所 述插座内,并有弹性部和接触端,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 入所述插座时,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触,其特征是,还有凹 陷区,位于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 下部嵌人所述插座时,该凹陷区使得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不与 所述弹性部相互接触。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的组装结 构,包括触垫,位于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接触部件,它位于 所述插座内,并有接触端,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 插座时,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触,其特征是,还有固定部件, 位于所述插座内,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人所述插座时, 该固定部件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固定。以上的组装结构还可包括接地用接触部件,所述固定部件是所述 接地用接触部件的一部分。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的组装结 构,包括触垫,位于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接触部件,它位于 所述插座内,并有接触端,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人所述 插座吋,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触,其特征是,还有凹部,位 于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和切口部,位于所述插座的与所述凹 部相对应的位置,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 拆卸工具可通过所述切口部伸人所述凹部。另外,本发明提供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而形成的一种小 型照相机单元,其中,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配置有触垫,所述 插座内配置有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有弹性部和接触端,当将所述小 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 触,其特征是,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还加工有凹陷区,当将所 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该凹陷区使得所述小型照 相机组件的下部不与所述弹性部相互接触。另外,本发明提供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而形成的一种小 型照相机单元,其中,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配置有触垫,所述 插座内配置有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有接触端,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 组件的下部嵌人所述插座时,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触,其特 征是,所述插座内还配置有固定部件,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 部嵌入所述插座时,该固定部件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固定。比如说,所述小型照相机单元还包括接地用接触部件,所述固定 部件是所述接地用接触部件的一部分。本发明还提供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而形成的一种小型照 相机单元,其中,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配置有触垫,所述插座内配置有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有接触端,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 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触,其特征是, 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加工有凹部,所述插座的与所述凹部相对 应的位置上加工有切口部,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 插座时,拆卸工具可通过所述切口部伸入所述凹部。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有更清楚的了解。图1是本发明的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的组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A)显示小型照相机组件,(B)和(C) 是小型照相机组件的部分放大图,显示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的构成, (D)显示插座。图2是固体成像单元的分解图,其中(A)是其盖部的俯视图, (B)是其盖部的仰视图,(C)是其基板的俯视图。 图3是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时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3中的线B B的剖面图。图6显示插座,其中(A)是插座的平面图,(B)是插座的侧面 图,(C)是插座的底面图,(D)是沿(A)中的线DD的剖面图。图7 (A)和(B)是显示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时的操 作的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的另一例的剖面图。最佳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将小型照相机组件1 0组装到插座2 0内的组装 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A)显示小型照相机组件1 0 ,( B) 和(C)是小型照相机组件l 0的部分放大图,显示本发明的组装结 构的构成,(D)显示插座2 0 。在图l以及其他图中,X1—X2, Y1—Y2表示平面内相互 平行的两个方向,Z1—Z2表示与X1—X2和Y1—Y2构成的 平面垂直的方向。如图l (A)所示,小型照相机组件l 0包括一个镜头单元5 0 和组装到镜头单元5 0底部的固体成像单元4 0 。图1(B)和(C)显示的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的构成将在后面予 以说明。如图1 (D)所示,插座2 0的接线端子2 2 d和2 7 d被焊接 到电路板6 0上的触垫6 1 ,因此插座2 0被安装到电路板6 O上。关与插座2 0的构造,将在后面参照图6和图7予以说明。图2是固体成像单元4 0的分解图,其中(A)是盖部4 3的俯 视图,(B)是盖部4 3的仰视图,(C)是基板4 2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固体成像单元4 0包括一个固体成像元件4 1 (参 照图2 (C)), —个四边形基板4 2 (参照图2 (C),图l (B)和 (C)),和一个覆盖固体成像元件4 l的四边形的盖部4 3 (参照图 2 (A),图2 (B),图l (B),和图l (C))。比如说,固体成像元件4 1可以是CCD成像元件,安装在基板 4 2上,盖部4 3可以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如图2 (C)所示,基板4 2有一个斜削状的顶角4 4 ,基板4 2的各个侧面4 2 a上,排列有很多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相对 于侧面4 2 a凹向内侧。这些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是通过以下方 法加工成的。在排列在基板上的通孔的内表面上进行镀上金属形成电极,然后沿通孔的中心线切断基板便可得到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如图2 (A),图2 ( B)及其放大图所示,盖部4 3有一个大致 呈四方形的顶板部4 3 a和沿顶板部4 3 a的四个边的框架状的侧板 部4 3 b 。盖部4 3上有一个滤光片4 5 。如图2 (B)及图l (B)所示,侧板部4 3 b的外侧面的接近 下端的部分向内倾斜,环绕侧板部4 3 b的外侧面一周形成凹陷区4 6 。特别是,如图1 ( B)所示,与基板4 2的外侧面4 2 a上形成 的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相比,凹陷区4 6更向内凹陷。如图2 (A)及图2 (B)所示,顶板部4 3 a的四个边上分别 加工有凹部47a, 47b, 47c,和47d,另外盖部4 3的沿 对角线DL 1的两个顶角处,还加工有凹部4 8 a和4 8 b 。图3是小型照相机组件1 0组装到插座2 O内时的平面图。如图 3所示,顶板部4 3 a的四个边上分别加工有凹部4 7 a , 4 7 b , 4 7 c ,和4 7 d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镜头单元5 0包括一个容纳了透镜5 l和5 2的镜 头套5 3 ,以及外壳5 4 。镜头套5 3通过螺丝旋拧进外壳5 4内。 图5是沿图3中的线B B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盖部4 3的沿对角线的两个顶角处,加工有凹部4 8 a和4 8 b 。图6显示插座2 0 ,其中(A)是插座2 O的平面图,(B)是插 座2 O的侧面图,(C)是插座2 O的底面图,(D)是沿(A)中的 线DD的剖面图。如图6和图1(D)所示,插座20包括一个框架状的插座主体 2 1 ,沿插座主体2 1的内侧排列的信号接触部件2 2 (包括2 2 a, 22b, 22c, 22d,可参照图7 ),和接地接触部件2 7 (包括27a, 27b , 27c , 27d,可参照图7 )。插座主体2 1有一 个底板2 1 b。插座主体2 l可以用合成树脂制成,具有从Z l—侧 观察到的小型照相机组件4 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比如,插座主体 2 l大致为正方形,与基板4 2的斜削状的顶角4 2d相对应,插座 主体2 l也有一个倾斜的顶角2 1 a,另外,插座主体2 l的沿对角 线DL 2 (参照图1 (D))的两个顶角处,还加工有切口部2 8 a和 2 8 b 。图7 ( A)和(B)是显示将小型照相机组件1 0组装到插座2 0时的操作的剖面图。如图7 (A), (B)以及图6 (A)—图6 (D)所示,信号接 触部件2 2包括嵌人插座主体2 1的本体部2 2 a ,处于本体部2 2 a上端,呈倒U形向插座2 0内部斜向延伸的弹性腕部2 2 b ,弹性 腕部2 2 b的前端的接触部2 2 c ,以及由本体部2 2 a向下延伸的 端子部2 2d。信号接触部件2 2的位置与前面所述半圆形的电极触 垫4 2 b的位置相对应。接地接触部件2 7包括嵌人插座主体2 1的本体部2 7 a ,处于 本体部2 7 a下端,呈U形向上延伸的弹性腕部2 7 b ,与弹性腕部 2 7 b相连,有一个向插座主体2 1内部凸起的部分的钩部2 7 c , 以及由本体部2 7 a向下延伸的端子部2 7 d 。接地接触部件2 7的 位置与凹部4 7a, 47b, 47c,和47d的位置相对应。钩部 2 7 c的位置比接触部2 2 c的位置略高。以下参照图7 (A)和(B),分别说明将小型照相机组件l 0插 入插座2 O进行组装的操作,以及将小型照相机组件l 0从插座2 0 拆卸下来的操作。如图7 (A)所示,在将小型照相机组件l 0插入插座2 0进行 组装时,先将小型照相机组件l 0的取向与插座2 0的取向调节一致,然后从插座2 O的上方下推小型照相机组件1 0 ,使其固体成像单元4 0的部分嵌入插座2 0 ,并继续下推直到固体成像单元4 O碰到了 插座2 0的底板2 1 b 。在固体成像单元4 0的部分嵌入插座2 O的过程中,接地接触部 件2 7的钩部2 7 c受到基板4 2边缘的推挤,使得其弹性腕部2 7 b向插座主体2 l方向弯曲。同样,信号接触部件2 2的接触部2 2 c也受到基板4 2边缘的推挤,使得其弹性腕部2 2 b向插座主体2 1方向弯曲。由于钩部2 7 c的位置比接触部2 2 c的位置略高,在小型照相 机组件l 0被嵌入插座2 0时,小型照相机组件l O的固体成像单元 4 0的部分先与钩部2 7 c接触,然后与接触部2 2 c接触。所以, 小型照相机组件l 0带有的静电会在与钩部2 7 c接触时通过电路板 6 O的接地端流走,在与接触部2 2 c接触时不存在静电的影响。当把小型照相机组件l O下推到最终位置,便成为图7 (B)以 及图4所示的状态。如图4所示,固体成像单元4 O被完全容纳到插 座2 0内。这时,信号接触部件2 2的接触部2 2 c推挤半圆形的电极触垫 4 2 b ,与其接触。由于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 ,相对于基板4 2 的侧面4 2 a凹向内侧,所以,与电极触垫位于基板4 2的侧面4 2 a上的情形相比,弹性腕部2 2 b更向插座2 O内部伸展。如前所述,在小型照相机组件l O的下部,具体讲,在固体成像 单元4 0的侧板部4 3 b上,环绕侧板部4 3 b的外侧面一周设有一 个凹陷区4 6 。由于这个凹陷区4 6的存在,弹性腕部2 2 b与固体 成像单元4 O之间产生空隙,所以,弹性腕部2 2 b向插座2 O内部 仲展到凹陷区4 6内,而不与固体成像单元4 0的侧板部4 3 b相碰。 这样,弹性腕部2 2 b产生的弹力没有任何减小,使得接触部2 2 c有力地推挤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 ,与其紧密接触,保证接触部2 2 c和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的良好的电接触。在图7 (B)中, F l表示接触部2 2 c给予半圆形的电极触垫4 2 b的接触压力。另外,小型照相机组件l 0的固体成像单元4 O的四边被接触部 2 2 c推押,处于弯曲状态的弹性腕部2 2 b施加到小型照相机组件 1 O上一个指向小型照相机组件1 O的中心的力,使得小型照相机组 件处于周围的夹挤状态。所以,小型照相机组件l O没有受到来自信 号接触部件2 2的把小型照相机组件1 0推出插座2 O的力。如图7 ( B ),图3以及图4所示,由于弹性腕部2 7 b的弹力(在 图7 ( B )中表示为F 2 ),多个接地接触部件2 7的钩部2 7 c被分 别卡在凹部4 7a, 47b, 47c,和47d里。因此,小型照相 机组件l 0的固体成像单元4 0的四边分别被接地接触部件2 7的钩 部2 7 c固定,所以小型照相机组件l 0不会从插座2 O脱落。当把小型照相机组件l 0插入插座2 O然后安装到移动电话内使 用时,如果小型照相机组件l O上产生静电,该静电荷会经由接地接 触部件2 7的钩部2 7 c流至电路板6 O的接地端,所以静电荷不会 停留在小型照相机组件l 0上,固体成像单元4 O里的比如CCD成 像元件不会由于静电受到损伤。如图5所示,小型照相机组件1 0内的固体成像单元4 0上,具 体讲,盖部4 3的沿对角线D L 1的两个顶角处,加工有凹部4 8 a 和4 8 b 。另外,与凹部4 8 a和4 8 b相对应,插座2 0的主体2 1上的两个顶角处,加工有切口部2 8 a和2 8 b 。由于有切口部2 8a和28b,凹部48a和48 b裸露在外,这使得小型照相机组 件1 0可以容易地从插座2 0拆下来。比如,需要把小型照相机组件l 0从插座2 O拆下来修理时,如 图5所示,使用有两个长臂1 0 1和1 0 2的工具10 0,长臂1 0l和l 0 2的钩部1 0 1 a和l 0 2 a通过插座2 0上的切口部2 8 a和2 8 b仲人小型照相机组件1 0上的凹部4 8 a和4 8 b ,并向 上提起工具10 0,就可以拆下小型照相机组件1 0 。
所以,通过在小型照相机组件l 0上设置凹部4 8 a和4 8 b, 在插座2 0上设置切口部2 8 a和2 8 b ,尽管固体成像单元4 0被 完全收容在插座2 0内,使用工具10 0,就可以轻松地从插座2 0 中拆下小型照相机组件1 0 。
图8是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如图8所示,凹陷区可以象上一例一样由斜面构成(凹陷区4 6 ), 还可以有如图8所示的阶梯式结构(凹陷区4 6 A )。
另外,除了用插座2 0上的接地接触部件2 7的钩部2 7 c来固 定小型照相机组件l 0 ,还可以在小型照相机组件l O设置钩部来固 定插座2 0 。
以上只说明了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的实 施例,属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 提下做种种修改。
以下总结本发明的效果。当将小型照相机组件嵌人插座时,因为 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设有凹陷区,所以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不与 插座内的接触部件的弹性部接触。这样,弹性部的弹力没有减小,可 以使接触部件与小型照相机组件上的电极触垫紧密接触,保证接触部 件和电极触垫的电接触良好。
当将小型照相机组件嵌人插座时,由于位于插座内的固定部件将 小型照相机组件固定,即使失手将该小型照相机单元掉到地上而受到 冲击,小型照相机组件也不会从插座脱落。
由于固定部件是接地用接触部件的一部分,当小型照相机组件上 产生静电时,该静电荷会经由接地接触部件流至接地端,所以静电荷不会停留在小型照相机组件上,其中的固体成像单元不会由于静电受 到损伤。而且,该结构还可防止由小型照相机组件引起的EM I
(Electronic-Magnetic Interface)问题。
另外,即使小型照相机组件被深深地收容在插座内,由于通过插 座上的切口部可以看见小型照相机组件上的凹部,使用工具可以通过 插座上的切口部伸入小型照相机组件上的凹部,可以容易地拆下小型 照相机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的组装结构,包括触垫,位于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接触部件,位于所述插座内,并有接触端,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触,其特征是,还有凹部,位于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和切口部,位于所述插座的与所述凹部相联系对应的位置,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拆卸工具可通过所述切口部伸入所述凹部。
2. 小型照相机组件组装到插座内而形成的一种小型照相机单元,其中,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配置有触垫,所述插座内配置有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有接触端,当将所述小型 照相机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所述触垫和所述接触端相互接触, 其特征是,所述小型照相^L组件的下部加工有凹部, 所述插座与所述凹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加工有切口部, 当将所述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所述插座时,拆卸工具可通过 所述切口 伸入所述凹部。
全文摘要
一种将小型照相机组件(10)组装到插座(20)内的组装结构,它包括位于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的触垫(42b),和位于插座内的接触部件(22)。该接触部件有弹性部(22b)和接触端(22c),当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插座时,触垫和接触端(22c)相互接触。该组装结构还有位于小型照相机组件下部的凹陷区(46),当将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嵌入插座时,该凹陷区使得小型照相机组件的下部不与弹性部(22b)相互接触。该组装结构能保证触垫和接触端有良好的电接触,提高组装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635795SQ20091015867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中條博則, 佐佐木道夫, 八重樫和宏, 古澤幸浩, 安食賢 申请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