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透镜及利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490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透镜及利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被摄体的摄像透镜及利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从过去已知用于车载用摄像机或监视摄像机等的摄像装置的小型的摄像透镜。还已知用于这种摄像装置的由小型且高像素的CCD或CMOS等构成的摄像元件或与该摄像元件组合的小型的摄像透镜等。而且,作为用于这种摄像装置的摄像透镜已知利用粘合透镜实现小型化的专利文献l、2、3、4、5记载的摄像透镜。专利文献1记载的摄像透镜是F数为2.0的明亮的透镜,但是使用较多由折射率超过1.9的材料构成的透镜,所以成本会变高。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摄像透镜是利用非球面透镜构成的透镜。将该摄像透镜作为例如车载摄像机用透镜或监视摄像机用透镜使用时,在透镜中使用塑料时,伴随温度的性能变化会增大。此外,玻璃模压使用于透镜时,成本会增高。专利文献3记载的摄像透镜是F数为2.8到4.0的透镜,作为车载用摄像机或监视摄像机就过暗。此外,从专利文献1到4记载的透镜均具备粘合透镜,在环境耐受性方面有改进的余地。专利文献5记载的透镜使用较多非球面,而且将透镜中的一面作为衍射光学面,所以在透镜中使用塑料时伴随温度的性能变化会增大。此外,透镜中使用玻璃模压时成本变高。专利文献l:美国专利第7023628B1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第2599312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昭61—12381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07—27963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公开2007—139985号公报但是,这种作为适用于车载用摄像机或监视摄像机的摄像透镜,要求例如在夏天的赤道正下方利用的汽车的车内或冬天的寒冷地方的户外也可以使用的、伴随温度变化的性能降低少且耐气候性优良的、明亮(F数小)小型且低价的透镜。但是,利用粘合透镜的摄像透镜由于形成粘合层的粘合材料长时间持续置于严格的环境下时变质或变形,有降低摄像透镜的光学性能的问题。而且,还考虑为了使粘合透镜在严格的环境下耐于使用施加特殊的加工,但是产生成本升高的问题。上述问题不限于车载用摄像机或监视摄像机,是在严格的环境下使用利用粘合透镜的摄像透镜时一般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在于,不用降低透镜性能或增大制作成本就可以提高环境耐受性的摄像透镜及利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第1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前组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负的第2透镜、正的第3透镜;后组从物侧依次具备正的第4透镜、将凹面朝向物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5透镜、及正的第6透镜;第1透镜、第2透镜、第4透镜、及第6透镜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0以上;第3透镜及第5透镜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0以下;构成前组及后组的透镜均设为单透镜。本实用新型的第2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前组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且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2透镜、正的第3透镜;后组具备2片正的透镜和1片负的透镜;第1透镜及第2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5以上,第3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为25以下;构成后组的负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为25以下,正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5以上;构成前组及后组的透镜均设为单透镜;从第1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到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距离为18mm以下。优选上述第3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像侧的呈双凸形状的透镜。优选构成上述后组的上述2片正的透镜均呈双凸形状。优选上述第2透镜是将平面朝向物侧的呈平凹形状的透镜、或者是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弯月形透镜。优选上述摄像透镜满足条件式(1):0.5〈R10/R9〈1.0。其中,R9为构成后组的透镜中的、位于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并且,R10为构成后组的透镜中、与位于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像侧相邻的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优选上述摄像透镜满足条件式(2):0.8〈|fl2/f|<1.5。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f12为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优选上述摄像透镜满足条件式(3):1.0<|fl23/f456|<2.2。其中,fl23为前组的合成焦距,f456为后组的合成焦距。优选上述摄像透镜满足条件式(4):5<L/f<13。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L为从第1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到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距离。而且,在L值的计算中,从构成摄像透镜的透镜面中的位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面到该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距离(后截距)是利用空气换算的值。优选上述摄像透镜满足条件式(5):0.5<Bf/f〈3.0。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Bf为后截距。而且,后截距是从构成摄像透镜的透镜面中的位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面到该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在摄像透镜和成像面之间具有盖玻璃或各种滤光片等时,Bf利用对其进行空气换算后的值。优选上述摄像透镜满足条件式(6):2.0〈f45/f〈5.2。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f45为构成后组的透镜中、位于最靠近物侧的互相相邻的2片透镜的合成焦距。优选从上述第1透镜到第6透镜均为玻璃透镜。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技术方案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和将通过该摄像透镜构成的光学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前组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负的第2透镜、正的第3透镜;后组从物侧依次具备正的第4透镜、将凹面朝向物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5透镜、及正的第6透镜;第1透镜、第2透镜、第4透镜、及第6透镜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0以上;第3透镜及第5透镜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0以下;构成前组及后组的所有透镜均设为单透镜,所以不用降低透镜性能或增大制作成本就可以提高环境耐受性。更详细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艮口,将构成前组及后组的所有透镜均设为单透镜,不使用粘合透镜,所以不需要实施与透镜粘合有关的特殊的加工,由透镜粘合引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也会消失,所以不用降低透镜性能或增大制作成本就可以提高环境耐受性。另外,将透镜系统的配置于最靠近物侧的第1透镜、第2透镜设为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从而容易使透镜系统整体广角化。将第1透镜设为凹面朝向像侧的透镜,将第2透镜设为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的一侧朝向物侧的负透镜,从而能够捕获例如来自如超过130°的宽的视场角的入射光线。将第1透镜和第2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40以上,从而可以一边使透镜系统广角化一边抑制色像差的发生。将第3透镜设为正的透镜,可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此外,将第3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40以下,可以良好地校正倍率的色像差。将第4透镜设为正,将第5透镜设为负的透镜,将第4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40以上,将第5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40以下,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轴上色像差和倍率色像差。将第5透镜设为凹面朝向物侧的负的弯月形透镜,可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将第6透镜设为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从而可以减小周边的光线入射到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角度,可以做成所谓远心性良好的透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闹、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将前组设为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2透镜、正的第3透镜;将后组设为具备2片正的透镜和1片负的透镜;第1透镜及第2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5以上,第3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为25以下;构成后组的上述1片负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25以下,上述2片正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5以上;构成前组及后组的所有透镜均设为单透镜;从第1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到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距离设为18mm以下,所以不用降低透镜性能或增大制作成本就可以提高环境耐受性。更详细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艮口,将构成前组及后组的所有透镜均设为单透镜,不使用粘合透镜,所以不需要实施与透镜粘合有关的特殊的加工,由透镜粘合引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也会消失,所以不用降低透镜性能或增大制作成本就可以提高环境耐受性。此外,将构成前组及后组的透镜均设为单透镜,所以能够抑制由接合面的物理性及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变质或变形,而且可以提高环境耐受性。另外,将第1透镜Ll、第2透镜L2设为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从而容易使透镜系统整体广角化。将第1透镜设为凹面朝向像侧的透镜,将第2透镜设为使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的一侧朝向物侧的负的弯月形透镜,从而能够捕获例如来自如超过130°的宽的视场角的入射光线。将第3透镜设为正的透镜,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在光阑之后配置2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和球面像差。将前组中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45以上,从而可以一边使透镜系统广角化一边抑制色像差的发生。将前组中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25以下,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倍率的色像差。将后组中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25以下,并将后组中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设为45以上,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轴上色像差和倍率色像差。将从第1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到成像面的距离设为18mm以下,从而可以使透镜系统小型。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6是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7是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8是表示装载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的车载设备的的汽车的图。图中10—摄像元件,20—摄像透镜,100—摄像装置,Ll一第1透镜,L2—第2透镜,L3—第3透镜,L4—第4透镜,L5—第5透镜,L6—第6透镜,St—孔径光阑,G1—前组,G2—后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l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及利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图示的摄像装置100适用在用于拍摄汽车的前方、侧方、后方等的车载用摄像机等。该摄像装置100具备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摄像元件10和摄像透镜20。摄像透镜20使被摄体的光学像成像在摄像元件10的受光面Jk上。该摄像元件10将通过摄像透镜20成像在受光面Jk上的被摄体的光学像变换成电信号,输出表示该光学像的图像信号。首先,对摄像透镜20兼备的2种基本结构即第1基本结构及第2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具备以下的第1基本结构的摄像透镜20沿着光轴Z1从物侧(图中箭头-Z方向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G1、孔径光阑St、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G2。前组Gl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图中箭头+Z方向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1透镜Ll、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负的第2透镜L2、正的第3透镜L3。后组G2从物侧依次具备正的第4透镜L4、将凹面朝向物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5透镜L5、及正的第6透镜L6。第1透镜Ll、第2透镜L2、第4透镜L4、及第6透镜L6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0以上,第3透镜L3及第5透镜L5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0以下。构成前组G1及后组G2的透镜均为单透镜。.此外,具备以下的第2基本结构的摄像透镜20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G1、孔径光阑St、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G2。前组Gl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1透镜Ll、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2透镜L2、正的第3透镜L3。后组G2具备2片正的透镜和1片负的透镜。第1透镜Ll及第2透镜L2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5以上,第3透镜L3对d线的阿贝数为25以下;构成后组G2的上述1片负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为25以下,上述2片正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5以上。从第1透镜Ll的物侧的透镜面Sl到摄像透镜20的成像面S16的距离为18mm以下。在通过该摄像透镜20成像表示被摄体的光学像的成像面SIO,如上述配置有摄像元件10的受光面Jk。而且,该摄像透镜20在第1及第2的任意的基本结构中,在后组G2和摄像元件10之间可以具备例如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或保护受光面Jk的盖玻璃等的平板状的光学部件CGK该光学部件CG1配置根据摄像装置100的规格选择的部件。而且,图1中的符号S1S16表示以下的结构。符号Sl和S2是第1透镜Ll的物侧(图中箭头-Z方向侧)的透镜面和像侧(图中箭头+Z方向侧)的透镜面,符号S3和S4表示第2透镜L2的物侧的透镜面和像侧的透镜面,符号S5和S6表示第3透镜L3的物侧的透镜面和像侧的透镜面,S7表示孔径光阑St的孔径部,符号S8和S9表示第4透镜L4的物侧的透镜面和像侧的透镜面,符号S10和Sll表示第5透镜L5的物侧的透镜面和像侧的透镜面,符号S12和S13表示第5透镜L5的物侧的透镜面和像侧的透镜面,符号S14和S15表示光学部件CG1的物侧的透镜面和像侧的透镜面,符号S16表示如上述与摄像元件10的受光面Jk一致的摄像透镜20的成像面。符号Skl表示配置在第1透镜Ll的像侧的表面的遮光板,Sk2表示配置在第2透镜L2的像侧的表面的遮光板。而且,符号2"表示摄像透镜20的全视场角。而且,摄像透镜20可以仅满足第1基本结构或第2基本结构中的任意1个。接着,以下对该摄像透镜20具备的上述第1基本结构或第2基本结构所附加的结构、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20可以仅满足可附加在第1基本结构或第2基本结构的多个结构中的1个,或者,也可以满足附加在上述第1基本结构或第2基本结构的多个结构中的2个以上的组合。而且,总结在条件式(1)(13)中以符号表示的各参数等的意义在以下表示,上述条件式表示另外附加于上述摄像透镜的基本结构的结构。另外,也总结关于己经说明完的参数等的意义在以下表示。f: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fl2:第l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fl23:前组G1的合成焦距f456:后组G2的合成焦距f45:后组G2中的、位于最靠近物侧的互相相邻的2片透镜的合成焦距R9:后组G2中的、位于最靠近物侧的第4透镜L4的像侧的透镜面S9的曲率半径R10:后组中的与位于最靠近物侧的第4透镜L4的像侧相邻的第5透镜L5的物侧的透镜面S10的曲率半径L:从第1透镜Ll的物侧的透镜面Sl到摄像透镜的成像面S16(摄像元件10的受光面Jk)的距离(后截距部分为空气换算)Bf:后截距(从第6透镜L6的像侧的透镜面S13到成像面S16的空气换算的距离(空气换算长度))Ndl:构成第l透镜Ll的材料对d线的折射率Nd3:适用于第3透镜L3的材料对d线的折射率ED2:第1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S2的有效直径IH:最大像高Vl:适用于第l透镜Ll的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2:适用于第2透镜L2的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3:适用于第3透镜L3的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4:适用于第4透镜L4的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5:适用于第5透镜L5的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6:适用于第6透镜L6的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Dh第1透镜L1的光轴上的厚度(以后,还称为中心厚度)D8:第4透镜L4的中心厚度D9:第4透镜L4和第5透镜L5的间隔(空气间隔)而且,flf6分别表示第1透镜Ll第6透镜L6各自的焦距。优选第3透镜L3是双凸透镜。通过第3透镜L3呈双凸形状,可以使第3透镜L3具有正的大的光焦度,像面弯曲和倍率的色像差的校正变得容易。而且,优选该第3透镜L3为物侧的透镜面S5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像侧的透镜面S6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呈双凸形状的透镜。通过使第3透镜L3如此,从而更容易校正像面弯曲。优选后组G2中的2片正透镜为双凸透镜。通过将后组G2中的2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设为呈双凸形状的透镜,从而可以一边确保远心性一边良好地校正色像差。1优选将后组G2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在此即第4透镜L4设为双凸透镜。通过将第4透镜L4设为呈双凸形状,从而可以使第4透镜L4具有正的大的光焦度,所以能够用第5透镜L5的组合良好地校正色像差。优选将后组G2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在此即第6透镜L6设为双凸透镜。通过将第6透镜L6设为呈双凸形状,从而可以使第6透镜L6具有正的大的光焦度,所以可以容易得到良好的远心性。此外,第6透镜L6优选为使物侧的透镜面S12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像侧的透镜面S13的双凸透镜。通过这样,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第2透镜L2优选为物侧的透镜面S3呈平面的平凹透镜或物侧的透镜面S3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透镜面S4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通过将第2透镜L2设为如此,从而可以使第2透镜L2具有大的负的光焦度,所以有利于广角化。后组G2的从位于最靠近物侧的透镜起为第2个透镜、在此即第5透镜L5优选为将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透镜。通过将第5透镜L5设为如此,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将后组G2中的位于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在此即第4透镜L4的透镜面S9的曲率半径R9、和后组G2中的从位于最靠近物侧的透镜起为第2个透镜即与上述第4透镜L4相邻的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在此即第5透镜L5的透镜面S10的曲率半径R10优选满足条件式(1):0.5<R10/R9〈1.0。但是,若R10/R9的值成为条件式(1)的上限以上则R9变得过小,成为难以确保第4透镜的边缘;或者R10变得过大,第5透镜L5的光焦度减小,难以校正色像差。此外,若R10/R9的值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则R10变得过小,加工变得困难。条件式(2):0.8<|fl2/fi<1.5是有关广角化和像面弯曲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2),则可以抑制透镜的大型化的同时广角化,还可以抑制像面弯曲。但是,若fl2/f的值成为条件式(2)的上限以上,则难以在没有透镜大型化的状态下达成广角化。此外,若H2/f的值成为条件式(2)的下限以下,则容易实现广角化,但是像面弯曲增大而难以得到良好的像。而且,Ifl2/fl表示fl2/f的值的绝对值。条件式(3):1.0<!fl23/f456!<2.2是有关广角化和像面弯曲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3),则可以抑制透镜的大型化的同时达成广角化,还可以抑制像面弯曲。但是,若ifl23/f456i的值成为条件式(3)的上限以上,则难以在没有透镜大型化的状态下达成广角化。此外,若lH23/f456l的值成为条件式(3)的下限以下,则难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条件式(4):5<L/f<13是有关透镜系统的尺寸和广角化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4),则可以抑制透镜系统的大型化的同时实现广角化。但是,若L/f的值成为条件式(4)的上限以上,则透镜系统会大型化。此外,若L/f的值成为条件式(4)的下限以下,则广角化变得困难。为了将透镜系统小型化,优选距离L为22咖以下。若使距离L为18mm以下,则能够更小型化,若使距离L为16mm以下,可以进一步小型化。优选摄像透镜20的全视场角2"为130°以上。通过将全视场角2o)设为130°以上,从而可以使摄像透镜20具有更适合车载摄像机或监视摄像机的性能。条件式(5):0.8〈Bf/f〈3.0是有关后截距的大小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5),则可以适当地设定后截距的大小。但是,若Bf/f的值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则后截距过大,透镜系统会大型化。此外,若Bf/f的值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则后截距变得过小,难以在透镜系统和摄像元件之间插入盖玻璃或各种滤光片。为了在透镜系统和摄像元件之间插入盖玻璃或各种滤光片,优选后截距Bf韵值为2.5mm以上。条件式(6):2.0〈f45/f<5.2是有关色像差和像面弯曲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6),则可以良好校正色像差及像面弯曲。但是,若f45/f的值成为条件式(6)的上限以上,则色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此外,若f45/f的值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则难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条件式(7)0.5<fl/f2<2.5是有关彗形像差和畸变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7),则可以良好地校正彗形像差及畸变。但是,若fl/f2的值成为条件式(7)的上限以上,则良好地校正彗形像差变得困难。此外,若fl/f2的值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则第1透镜Ll的像侧的透镜面S2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小,加工变得困难,或第1透镜L1的光焦度变得过大而周边的光线急剧地弯曲所产生的畸变的校正就变得困难。条件式(8):2.0<f3/f<4.7是有关像面弯曲和组装性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8),则可以抑制像面弯曲的同时得到良好的组装性。但是,若f3/f的值成为条件式(8)的上限以上,则难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此外,若f3/f的值成为条件式(8)的下限以下,则第3透镜L3的光焦度变得过大,由偏心引起的性能变化增大,所以制造误差及组装误差的允许量减小,难以组装的同时成为成本上升的原因。条件式(9):2.0〈|f6/f|<4.5是有关远心性和组装性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9),则可以得到良好的远心性和组装性。但是,若lf6/fl的值成为条件式(9)的上限以上,则周边的光线入射到像面的角度会变大,难以制作所谓远心性好的透镜。此外,若If6/fl的值成为条件式(9)的下限以下,则第6透镜L6的光焦度变得过大,对偏心的灵敏度过于敏感,摄像透镜的组装变得困难。条件式(10):0.40<Dl/f是有关第1透镜Ll的物理强度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10),则在例如该摄像透镜适用于车载摄像机等时,关于第1透镜Ll可以得到期望的耐冲击性。但是,若Dl/f的值成为条件式(10)的下限以下,则第l透镜变薄并难以得到期望的耐冲击性。条件式(11):0.80〈D8/f<1.80是有关透镜系统的尺寸和组装性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ii),则在没有透镜系统的尺寸大型化的状态下就可以得到良好的组装性。但是,若D8/f的值成为条件式(11)的上限以上,则后组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在此即第4透镜L4会大型化,难以实现小型化。此外,若D8/f的值成为条件式(11)的下限以下,则后组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变得过薄,难以确保边缘(3/",所以摄像透镜的组装变得困难。条件式(12):0.10<D9/f〈1.00是有关透镜系统的尺寸和色像差和光线渐晕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12),则可以不产生透镜系统的大型化或光线渐暈而校正色像差。但是,若D9/f的值成为条件式(12)的上限以上,则后组的最靠近物侧的第4透镜L4和从物侧起第2个的第5透镜L5的间隔增大,透镜系统会大型化的同时,难以校正色像差。此外,若D9/f的值成为条件式(12)的下限以下,则后组的最靠近物侧的第4透镜L4和从物侧起第2个的第5透镜L5的间隔变得过小,而使第4透镜和第5透镜在缘部接触,容易发生透镜的碎屑等,或在放入间隔环时在从周边入射的光线产生渐晕。条件式(13):2.0<f6/IH<4.0是有关远心性和组装性的式子。若将透镜系统构成为满足条件式(13),则可以得到良好的远心性和组装性。但是,若f6/IH的值成为条件式(13)的上限以上,则从周边入射的光线向成像面的入射角度增大,难以制作所谓远心性好的透镜。此外,若f6/IH的值成为条件式(13)的下限以下,则第6透镜L6的光焦度变得过大,由偏心引起的性能变化变大,所以制造误差及组装误差的允许量减少,难以组装的同时成为成本上升的原因。构成前组Gl和后组G2的所有透镜优选均为玻璃透镜。这样,将构成前组及后组的所有透镜均做成为玻璃透镜,从而在严格的环境下使用透镜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焦点偏移。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适用于例如车载摄像机或监视摄像机的摄像透镜时,该摄像透镜在宽的温度范围使用,所以优选构成透镜系统的材料全部是玻璃。优选构成第1透镜Ll的材料对d线的折射率Ndl为1.7以上。若设折射率Ndl小于1.7时,为了使第1透镜Ll具有大的光焦度,加深第1透镜Ll的后表面即透镜面S2的凹形状的加工变得困难,并且会发生如周边部的图像减小的畸变。优选构成第3透镜L3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折射率Nd3为1.8以上。通过使构成第3透镜L3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折射率Nd3为1.8以上,从而容易增大第3透镜的光焦度,并且作为上述透镜材料可以选择阿贝数小的材质,所以有利于倍率的色像差的校正。此外,容易确保第3透镜的边缘。优选适用于第3透镜L3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3为40以下。通过使适用于第3透镜L3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3为40以下,从而可以良好地校正倍率的色像差。通过使适用于第3透镜L3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为25以下,从而可以更良好地校正倍率的色像差。优选将构成后组G2的从物侧起第2个透镜、在此即第5透镜L5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折射率Nd5为1.8以上。优选适用于第1透镜Ll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l为75以下。若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l超过75,则材料成本会升高,难以低价地提供透镜系统。而且,该第1透镜Ll的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1可以是70以下。优选适用于第2透镜L2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2为75以下。若该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2超过75,则材料成本会升高,难以低价地提供透镜系统。而且,该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2可以是70以下。优选适用于后组G2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在此即第4透镜L4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4为75以下。若该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4超过75,则材料成本会升高,难以低价地提供透镜系统。而且,该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4可以是70以下。优选适用于后组G2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在此即第6透镜L6的透镜材料对d线的阿贝数v6为75以下。若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6超过75,则材料成本会升高,难以低价地提供透镜系统。而且,该透镜材料的阿贝数v6可以是70以下。在摄像透镜20例如在车载用摄像机等的严格的环境下使用时,配置在最靠近物侧的第1透镜Ll优选使用耐抗由风雨造成的表面劣化、由直射日光造成的温度变化,并且耐抗油脂、洗涤剂等的化学药品的材质,即,耐水性、耐气候性、耐酸性、耐药品性等高的材料。此外,配置在最靠近物侧的第1透镜Ll优选使用坚硬、不易碎的材料。根据以上,优选在第1透镜Ll具体地利用玻璃,或者可以利用透明的陶瓷。陶瓷具有强度高于通常的玻璃、耐热性高的性质。此外,第1透镜Ll的中心厚度Dl优选为0.8mm以上。通过使第1透镜Ll的中心厚度Dl设为0.8mm以上,从而可以使第1透镜Ll不易碎。另外,在如上述将摄像透镜20适用于车载用摄像机时,要求例如在寒冷地方的户外到热带地方的夏天的车内的宽的温度范围使用。在宽的温度范围使用时,作为透镜的材料优选线膨胀系数小的材料。要求适用于车载用摄像机等、也可以在宽的温度范围使用时,优选将所有透镜设为玻璃透镜。此外,可以对第1透镜施加防水结构来遮断与外界之间的空气或湿气的出入,以防由急剧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而在内部产生雾。作为防水结构可以是将第1透镜Ll和收容第1透镜Ll的透镜框进行粘接作为密封结构,也可以在第1透镜L1和透镜框之间放入O环作为密封结构。此外,透镜系统在急剧的温度环境下、湿度环境下使用时,优选透镜系统不使用粘合透镜(也称接合透镜)。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可以是所有透镜构成为单透镜,成为在整个系统中不使用粘合透镜的结构。此外,为了提供低价的摄像透镜,优选所有透镜为球面透镜。或者,为了重视性能的情况等,更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可以使用非球面透镜。并且,为了精度良好地且以低成本形成非球面,可以使用塑料作为透镜材料。而且,通过各透镜之间的有效直径外的光束成为杂散光到达成像面,有可能发生重影。因此,根据需要,优选设置遮蔽该杂散光的遮光机构。作为该遮光机构可以例如在透镜的像侧的有效直径外的部分施加不透明的涂料、或设置不透明的板材(例如图1所示的遮光板Skl、Sk2)。或者,可以在成为杂散光的光束的光路设置不透明的板材作为遮光机构。或者,在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更靠物侧设置遮断杂散光的罩那样的机构。作为一例,在图1中示出在第1透镜Ll的像侧的透镜面S2和第2透镜L2的像侧的透镜面S4分别设置遮光机构Skl、Sk2的例子,但是设置遮光机构的部位不限于图1所示的部位,也可以是其它透镜、或透镜之间。另外,在各透镜之间可以配置遮断周边光线的光阑。周边光线是指轴外光且通过透镜系统的入瞳内的周边部的光线。通过以周边光量比实用上没问题的范围的方式遮断周边光线,从而可以提高成像面S16的周边部的图像质量。此外该周边光线的遮断即发生重影的光的遮断,可以使重影不明显。接着,参照图2图17及表1表9,关于实施例1实施例8的各摄像透镜的数值数据等总结说明。而且,图2图9是表示实施例1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各自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与图1中的符号一致的图2图9中的符号表示相互对应的结构。此外,以下所示的表1表9是表示实施例1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各自的基本数据的表。在表1表8的左部(以图中符号(a)表示)表示透镜数据,在右部(以图中符号(b)表示)表示摄像透镜简要规格。在表1表8中的左部的透镜数据中,将透镜等的光学部件的面号码作为随着从物侧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第i个(i=l,2,3,…)的面号码表示。并且,在这些透镜数据中还包括记载孔径光阑St的面号码(i=7)、及平行平面板即光学部件Cgl的物侧的面和像侧的面的面号码(i=14,15)、成像面的面号码(i=16)等。Ri表示第i个(i=l,2,3,…)面的曲率半径,Di(i=l,2,3,…)表示第i个面和第i+l个面的光轴Zl上的面间隔。而且,透镜数据的表示曲率半径的符号Ri对应于表示图l中的透镜面的符号Si(i=l,2,3,…)。此外,各透镜数据中的、Ndj表示随着从物侧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第j个(j=l,2,3,…)光学要素对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vdj表示第j个光学要素对d线的阿贝数。另外,曲率半径及面间隔的单位是mm,曲率半径是将向物侧为凸的情况设为正,将向像侧凸的情况设为负。在表1表8中的右部的简要规格中表示以下的各值。分别将从第1透镜Ll的物侧的透镜面到成像面的距离L(空气中)、后焦距Bf(空气中)、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第1透镜第6透镜的合成焦距)f、第l透镜的焦距fl、第2透镜的焦距f2、第3透镜的焦距f3、第4透镜的焦距f4、第5透镜的焦距f5、第6透镜的焦距f6的值作为简要规格表示。而且,分别将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f12、第4透镜和第5透镜的合成焦距f45、前组的焦距f123、后组的焦距f456、最大像高IH的值作为简要规格表示。而且,在表1表9中的下左部将表示各非球面Ri(i=3,4…)的非球面式的各系数K、A3、A4、A5…的值作为简要规格表示。表9是按18的每个实施例表示条件式(1)(13)的各参数的值的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8</column></row><table>实施例8(a)<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b)<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column></row><table>图1017是表示实施例1实施例8的各摄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图。图10图17分别表示各实施例的每个摄像透镜对d线(波长587.6nm)、F线(波长486.lnm)、C线(波长656.3nm)的像差。此外,2点划线表示正弦条件(在图中用符号SNC表示)。而且,畸变的图利用整个系统的焦距f、半视场角e(变数处理,0《e《"),将理想像高设为fXtane,表示从其的偏移量。在像差图中,d线(587.6nm)以实线表示,F线(486.lnm)以虚线表示,C线(656.3nm)以1点划线表示。根据表示实施例18的基本数据及各种像差的图等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通过谋求各透镜的形状或材质的最优化,从而不用降低透镜性能或增大制作成本就可以提高耐环境性。而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及折射率的值等,不限于上述各图中所示的数值,可以取其它的值。图18是装载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的一例即车载摄像机的汽车的图,该摄像装置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和接收用于形成通过该摄像透镜成像在受光面上的光学像的光并变换成电信号输出的摄像元件。如图18所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的车载设备502504可以搭载于汽车501等使用。车载设备502是用于拍摄助手席侧的侧面的死角范围的车外摄像机,车载设备503是用于拍摄汽车1的后侧的死角范围的车外摄像机。此外,车载设备504是安装在内视镜的背面,用于拍摄与贺驶员相同的视野范围的车内摄像机。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上述前组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负的第2透镜、正的第3透镜;上述后组从物侧依次具备正的第4透镜、将凹面朝向物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5透镜、及正的第6透镜;上述第1透镜、第2透镜、第4透镜、及第6透镜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0以上,上述第3透镜及第5透镜分别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0以下;构成上述前组及后组的透镜均为单透镜。2.—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阑、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上述前组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且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2透镜、正的第3透镜;上述后组具备2片正的透镜和1片负的透镜;上述第1透镜及第2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45以上,上述第3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均为25以下;构成上述后组的负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为25以下,正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数为45以上;构成上述前组及后组的透镜均为单透镜;从上述第1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到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距离为18mm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于像侧的呈双凸形状的透镜。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后组的上述2片正的透镜均呈双凸形状。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透镜是将平面朝向物侧的呈平凹形状的透镜、或者是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弯月形透镜。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5〈R10/R9〈1.0......(1)其中,R9为构成上述后组的透镜中的、位于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R10为构成上述后组的透镜中的、与位于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像侧相邻的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8〈(fl2/f|〈1.5……(2)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f12为第1透镜和第2透镜的合成焦距。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1.0〈|fl23/f456|<2.2……(3)其中,fl23为上述前组的合成焦距,f456为上述后组的合成焦距。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5緒〈13……(4)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L为从上述第1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到上述摄像透镜的成像面的距离。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0.5<Bf/f<3.0......(5)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Bf为后截距。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2.0〈f45/f〈5.2……(6)其中,f为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f45为构成上述后组的透镜中、位于最靠近物侧的互相相邻的2片透镜的合成焦距。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第1透镜到第6透镜均为玻璃透镜。13.—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和将通过该摄像透镜构成的光学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透镜及利用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透镜不用降低透镜性能或增大制作成本就可以提高耐环境性。该摄像透镜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G1)、光阑(St)、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G2);前组(G1)从物侧依次具备将凹面朝向像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1透镜(L1)、物侧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于像侧的负的第2透镜(L2)、正的第3透镜(L3);后组从物侧依次具备正的第4透镜(L4)、将凹面朝向物侧的呈弯月形状的负的第5透镜(L5)、及正的第6透镜(L6)。第1透镜(L1)、第2透镜(L2)、第4透镜(L4)、及第6透镜(L6)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0以上,第3透镜(L3)及第5透镜(L5)对d线的阿贝数均设为40以下;构成前组(G1)及后组(G2)的透镜均设为单透镜。文档编号H04N5/225GK201383030SQ200920005848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发明者浅见太郎申请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