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及组合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7336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及组合弹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以及组合弹簧,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滑 动驱动模组的弹簧以及组合弹簧。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近年来,移动终端如手机、个人掌上电脑等极大地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进一步丰富产 品给人们提供便捷与使用乐趣,移动终端的结构设计亦日趋多元化,以直板、 滑盖、翻盖等结构最为普遍。而在滑盖式结构的设计中,为了让使用者可以轻 易地开启滑盖,主流的滑盖设计均采用半自动的滑盖设计,移动终端的使用者 只需推动滑盖一定距离,滑盖将会自动滑动到开启位置或关闭位置。携带方便、 纤薄化也是移动终端设计的一个方向。
在滑盖结构中,弹簧作为一种重要的驱动部件运用十分广泛。如图IIA、 11B所示的一种现有技术弹簧,这种弹簧在弹性形变的时候,由于采用了扭簧 螺旋巻绕的方式,其多个弧段都参与到形变中,其应力分布均匀,弹簧强度高 寿命长。但是在主要变形区域,钢丝的巻绕不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巻绕。在厚 度上,这种弹簧的厚度大于弹簧线径,不利于实现驱动模组的纤薄化从而影响 到整个移动终端的纤薄化。而且这种扭簧的驱动距离过短,不适用于较长的弹 簧驱动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减少弹簧在收缩的过程中应力集中并且 实现纤薄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弹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弹簧主体、 第二端部,所述弹簧主体至少包括一个压簧部分和一个扭簧部分,所述弹簧整 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 一种组合弹簧,由至少两根如上所述的弹簧通 过对应端部固定组合而成。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压簧部分与扭簧部分结合, 一方面相对于 以往单独采用压簧方式可以增加更多的弧段参与形变,分摊了应力,增加了弹 簧寿命,另一方面相对于单独釆用扭簧的形式则减少了弹簧的厚度,从而有利 于实现弹簧驱动模组以及移动终端的纤薄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合弹簧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合弹簧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合弹簧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合弹簧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簧驱动模组使用状态1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簧驱动模组使用状态2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簧驱动模组使用状态3示意图
图IIA为现有技术弹簧立体图图IIB为现有技术弹簧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 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i兌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弹簧1由依次连接的第一端 部101、弹簧主体、第二端部102组成,所述弹簧主体至少包括一个压簧部分a、 一个扭簧部分b,所述弹簧整体处于同一平面内。具体的,所述压簧部分a由 直线段114、弧段113、直线段112依次连接而成。所述扭簧部分b由直线段 110、弧段109、直线段108、弧段107、弧段106依次连接而成。而压簧部分a 与扭簧部分b则通过弧段111连接。通过将扭簧部分a与压簧部分b的组合, 一方面使得该弹簧尽量小的面积内形成多个变形弧段,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 时候,多个弧段113、 111、 109、 107、 106皆发生形变,分摊了整个弹簧受到 的应力,使弹簧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该弹簧所有部分基本处 于同一个平面内,其厚度就是构成弹簧的线径,因此在厚度上也具有优势,可 以用于组成更纤薄的弹性驱动模组并运用到移动终端上。部分采用压簧的方式 还可以延长弹簧的作用距离,适应于要求有较长驱动距离的弹簧驱动模组。
如图2和图3所示,将若干个实施例一中的弹簧通过焊接的方式结合成组 合弹簧100。具体该组合弹簧100是通过分别对应焊接两个端部实现,除了端 部以外的弹簧部分是分离的。为了提高弹簧的装配性能,还可以通过在组合弹 簧100加焊两个轴岸义118和115。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一中,所述扭簧部分b构成S状,该扭簧部分b的主 体轴线bl与弹簧整体轴线al之间形成的角度基本为90度。这样的设置可以使 得弹性形变时各弧段的形变更充分,从而将应力分摊到各弧段中提高弹簧的使 用寿命。
如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合弹簧200。所述组合弹簧
5200通过三#>形状相似的弹簧220、 221、 222由两端焊^r组成。所述弹簧220、 221、 222分别由压簧部分c和扭簧部分d组成,区别于实施例一的是,其扭簧 部分d的S状主体的轴线dl与弹簧整体轴线cl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 大于0度小于90度。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应力分配更均匀的特点,实施例二的弹 簧形状更易于工业制造。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S 状扭簧部分的轴线与弹簧整体的轴线之间并不局限于大于0度到小于等于90 度这个区间,而只需扭簧部分和压簧部分处于同一平面内。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弹簧300。所述弹簧300由第一端部、 第一扭簧部分e、压簧部分f、第二扭簧部分g、第二端部依次连接而成。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弹簧400。所述弹簧400由第一端部、 扭簧部分h、若干压簧部分i、第二端部依次连接而成。
下面通过图8至IO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组合弹簧25两端的轴承 各套上一个铆钉,通过铆钉将组合弹簧2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机构的第一滑 动板26、第二滑动板24上。铆钉和轴承可以相对转动但铆钉和滑动板不能相 对转动或相对移动。此时组合弹簧25处于轻纟效压缩状态,保证第一、第二滑动 板26、 24在初始位置保持稳定的相对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此时需要外界 给第一滑动板26施加作用力,才能实现滑动功能。
第一滑动板从图8的位置滑至图9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外界给上 滑板施加作用力,使第一滑动板相对第二滑板滑动。这一过程,也是组合弹簧 储蓄能量的过程。弹簧的变形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第一滑动板从图9的位置滑至图IO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外界不需要给 第一滑板施加作用力,因组合弹簧25在不断地释放能量,在组合弹簧25的作 用下第一滑动板26会自动地相对第二滑动板滑动。这一过程,由于组合弹簧 25在不断地释放能量,弹簧的变形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小。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 的结构,将压簧部分与扭簧部分结合, 一方面相对于以往单独采用压簧方式可 以增加更多的弧段参与形变,分摊了应力,增加了弹簧寿命,另一方面相对于
6单独采用扭簧的形式则减少了弹簧的厚度,从而有利于实现弹簧驱动模组以及 移动终端的纤薄化。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为了帮助理解本专 利的精神和要点,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弹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弹簧主体、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主体至少包括一个压簧部分和一个扭簧部分,所述弹簧主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部分轴线与该弹簧主轴线 成角度设置的s状扭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基本成90度。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主体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扭 簧部分、压簧部分、第二扭簧部分组成。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主体由依次连接的扭簧部 分、多个压簧部分组成。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设置 有轴承。
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横截面形 状为圆形或矩形或方形。
8、 一种组合弹簧,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根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 弹簧的通过对应端部固定组合而成。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在一个平面内组合而 成,整个组合弹簧厚度为弹簧线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减少弹簧在收缩的过程中应力集中并且实现纤薄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弹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弹簧主体、第二端部,所述弹簧主体至少包括一个压簧部分和一个扭簧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组合弹簧,由至少两根如上所述的弹簧组合而成。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压簧部分与扭簧部分结合,一方面相对于以往单独采用压簧方式可以增加更多的弧段参与形变,分摊了应力,增加了弹簧寿命,另一方面相对于单独采用扭簧的形式则减少了弹簧的厚度,从而有利于实现弹簧驱动模组以及移动终端的纤薄化。
文档编号H04M1/02GK201428766SQ20092013126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刘裕隆, 虎 周, 孙同波, 陈大军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