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以及微型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833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以及微型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扬声器用振动板,具体地讲,涉及在振动板的 中央部插入了刚性部件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及其制作方法、以 及具备该振动板的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通常,音频再现设备可分为如下类型喇叭形扬声器;用于组件系 统这类的Hi-Fi音频系统中,并由覆盖一定频段的音箱、中音扬声器及鸣 响器等构成的系统扬声器;由一个单元覆盖所有频段的一般扬声器;具 有如超小型摄录机、随身听、PDA、笔记本电脑、手机及IMT2000通信终 端等的超轻超薄型结构的微型扬声器;用于移动通信用终端等的接收器; 一部分插入耳中的耳麦;以及仅接收特定频段的频率的蜂鸣器。
另一方面,对于PDA、笔记本电脑及IMT2000通信终端等而言,用 户在与装置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收听再现的声音。这样的便携设备迎合 整体大小和重量的小型化趋势,縮小其大小,因此其采用的微型扬声器 也需要持续地减小规模。
并且,这些微型扬声器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MT2000的构建, 需要容易接受音乐文件,并要像剧场用扬声器那样,需要高输入/高输出、 及高音至低音的广频段的再现。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微型扬声器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 出图1的振动板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说明现有的微型扬声器的结 构如下。
现有的微型扬声器100包括在中央形成有凹槽22的磁轭20;与 凹槽22的内壁相隔一定间隔插入的磁铁30;安装于磁铁上的板32;与 磁轭20的外侧连接而形成主体的架10;借助架的内侧端支承的振动板50;附着在振动板的下表面并夹在磁轭20和磁铁30之间的间隙中而上 下振动的音圈40;以及保护板70,其在架的上端部覆盖敞开的上部,并 形成有至少一个排音孔72。并且,在架10的一侧形成了向音圈40提供 外部信号的端子12。
在这种结构的微型扬声器中,接收到外部信号的音圈40与和磁铁 30接合而磁化的板32等相互作用,从而进行上下振动,由于该振动,与 音圈上方连接的振动板50振动,由此借助与外部空气之间的压力来产生 声音。
另外,现有的振动板50的结构包括拱顶状的中央部50b和向中央部 50b外侧延伸而在其左右侧形成为环形的边缘部50a。
现有的振动板50通常是将单一坯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压接为膜状而 形成的,由此形成同一材料和同一厚度。此时,单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振 动板50根据边缘部50a来决定振动板50的谐振频率(Fs),因此为增强 中央部50b的强度,将其制作成拱状。即,将振动板50的中央部50b形 成为拱顶状,从而增强结构强度。但是这样由单一膜构成振动板50时, 产生声音大幅失真的问题。
为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按照图3和图4所示的步骤制作振动板50 的方法在高分子化合物膜111的中央部lllb层叠轻且高强度的刚性部 件102来进行制作。此时,为了上述刚性部件102的耐化学性和耐湿性, 在上述刚性部件102的上部及下部层叠膜片101、 103。
艮口,如图3所示,将刚性部件102层叠在上部膜片101和下部膜片 103之间,将其粘接到高分子化合物膜111的中央部lllb,由此在不使振 动板110的中央部lllb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增强耐化学性及耐湿性,同 时增加强度。
另一方面,在上下部层叠于刚性部件102的上部膜片101和下部膜 片103采用厚度薄且轻的坯料。例如,作为上部膜片101和下部膜片103 的坯料,采用如铝片的金属坯料或高分子化合物膜片。
图5是示出制作上述图4所示的振动板的工艺的流程图。 参照图5,分别制作出高分子化合物膜111和粘接有膜片101、 103
5的刚性部件102之后,粘接这两个材料来完成振动板110。
更具体地说,粘接多层高分子化合物膜(S51),成型(S52),之后 进行冲裁(blanking) (S53),由此制作出高分子化合物膜111。
另外,将刚性部件102与上部膜片101粘接(S54),又与下部膜片 103粘接(S55)之后,对粘接有膜片101、 103的刚性部件102进行冲裁 (S56)来制作出刚性部件102。
对这样制作出的高分子化合物膜111和粘接有膜片101、 103的刚性 部件102进行粘接后,进行干燥(S57),由此完成振动板IIO。
但是,如图4所示,对于这样制作出的振动板110而言,由于刚性 部件102的侧面外露而存在无法得到理想的耐化学性和耐湿性的问题。
并且,如图5所述,由于要经过高分子化合物膜的制作、刚性部件 的层叠及粘接等多次成型、冲裁、粘接过程,因此有制作工艺复杂的缺 点。
并且,如果粘接高分子化合物膜和刚性部件,则在对其进行硬化或 干燥时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存在制作时间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了微型扬声器用 一体形振动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备该振动板的微型扬声器,其通过 在形成振动板的高分子化合物膜的中央部密封刚性部件来制作出振动 板,由此使耐化学性和耐湿性优异,制作工艺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 形振动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备该振动板的微型扬声器,其在第一振 动部件的中央部层叠刚性部件,将第二振动部件层叠到第一振动部件来 制作出振动板,由此将刚性部件密封于振动板的中央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
动板,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包括第一振动部件, 其由周边的边缘部和中间的中央部构成;刚性部件,其附着于上述第一 振动部件的中央部,并由比重小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比重的刚性坯料构成;以及第二振动部件,其附着于上述刚性部件所附着的上述第一振 动部件的上表面,对上述刚性部件进行密封。
此时,上述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振动 部件形成为高分子化合物膜状,通过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形成。
另一方面,上述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的特征在于,上述刚性 部件由选自高分子化合物、陶瓷及木材中的一种形成。
另外,上述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振动 部件形成为高分子化合物膜状,并且通过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形 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振动板制作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振动板制作方法包括第一步骤,由高分子化合物膜材料形 成第一振动部件;第二步骤,在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中央部附着刚性部 件,该刚性部件由比重小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比重的刚性坯料构成; 第三步骤,在上述刚性部件所附着的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上表面附着高 分子化合物膜材料的第二振动部件,对上述刚性部件进行密封;以及第 四步骤,对接合后的上述第一振动部件、刚性部件及第二振动部件进行 成型,制作出振动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 于,该微型扬声器包括在中央形成有凹槽的磁轭;与上述凹槽的内壁 相隔预定间隔安装于上述凹槽的磁铁;安装于上述磁铁的上部的板;与 上述磁轭的外侧连接而形成主体的架;借助上述架的内侧端支承并以搭 到上述板上的方式连接的振动板;音圈,其附着在上述振动板的下表面 并插入到上述磁铁和上述磁轭之间的空间中而接合,且根据驱动信号进 行上下振动;以及保护板,其在上述架的上端部延伸而覆盖上述振动板 的上部,并形成有至少一个排音孔,并且,上述振动板包括第一振动 部件,其由周边的边缘部和中间的中央部构成;刚性部件,其附着于上 述第一振动部件的中央部,并由比重小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比重的刚 性坯料构成;以及第二振动部件,其附着于上述刚性部件所附着的上述 第一振动部件的上表面,对上述刚性部件进行密封。根据本实用新型,制作微型扬声器用振动板时,在振动板的膜的中 央部插入比重小而轻且刚性的坯料来进行密封,由此有提高作为刚性部 件弱点的耐化学性和耐湿性的优点。
另外,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为了制作振动板,制作高分子化合物 膜,层叠刚性部件进行粘接等多次成型、冲裁、粘接过程,而在高分子 化合物膜的中央部粘接刚性部件,再对高分子化合物膜进行密封,由此 能够简化制作工艺,得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并且,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粘接高分子化合物膜和刚性部件后,对 其进行硬化或干燥时,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得到缩短制作时间的效果。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微型扬声器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振动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附着于现有技术的振动板的刚性部件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附着有图3的刚性部件的振动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振动板制作工艺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制作工艺的流 程图。
图8是示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振动板的微型扬声器的剖视
附图标记
10架 12端子
30磁铁 32板
50a, llla边缘部
70保护板 72排音孔
101上部膜片
103下部膜片
122第二振动部件
20磁轭 22凹槽
40音圈 50, 110, 120振动板
50b, lllb中央部 100微型扬声器 102, 121刚性部件 111高分子化合物膜,第一振动部件 200微型扬声器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插入到微型扬声器中的振动板的中央部粘接刚 性部件,以增加其刚性,此时为了保证所粘接的刚性部件的耐化学性和 耐湿性,将上述刚性部件密封于用作振动部件的高分子化合物膜之间, 从而制作微型扬声器振动板。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的剖视图。参 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板120如下在高分子化合物膜状的第一振动
部件111的中央部lllb粘接刚性部件121,在粘接有上述刚性部件121 的第一振动部件111的上部层叠高分子化合物膜状的第二振动部件122, 进行粘接,从而制作出振动板,由此形成密封有上述刚性部件121的一 体形。
更具体地讲,第一振动部件111和第二振动部件122发挥振动板的固 有功能,密封于上述两个振动部件111、 122的中央部lllb内部的刚性部 件121插入到振动板120的中央部,以增加强度。
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由中央部lllb和边缘部llla构成, 该中央部lllb在振动板120的中心侧,主要负责高音,该边缘部llla 在振动板120的外侧形成拱顶状,负责低音。
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可由高分子化合物膜构成。高分子化合物坯料 可采用聚苯硫醚(PPS)、聚2, 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酯(PET)、聚醚酰亚胺(PEI)、聚酰亚胺(PI)等材料。
此时,边缘部llla或中央部lllb的形状可以进行多种变化,向上述 第一振动部件111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进行制作。即,可以将中 央部lllb变形为拱顶状或平面等其他任意形状来进行制作。
上述刚性部件121优选采用轻且刚性的坯料,由于要采用低比重的 坯料,因此主要采用发泡性坯料。例如,可以采用高分子、陶瓷、木材 等比重低的坯料。
上述第二振动部件122可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 一样由高分子化合物膜构成,且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相同或不同的坯料。另
一方面,上述第二振动部件122要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粘接来整体 地形成振动板120,因此优选采用具有振动板120的特性的坯料。在上述 第二振动部件122的情况下,也可以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进行制 作。
如上述图6所示,由于刚性部件121插入到振动部件U1、 122之间 而进行密封,因此可以确保耐化学性和耐湿性。即,上述刚性部件121 的侧面通过振动部件lll、 122来密封,因此解决了图4所示的现有的刚 性部件121中出现的问题。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制作工艺的流 程图。参照图7,首先,粘接多层高分子化合物膜(S71),来形成第一振 动部件lll,然后,将刚性部件121和多层高分子化合物膜粘接到第二振 动部件122上(S72)。
将上述粘接的高分子化合物膜(S73)成型之后,进行冲裁(S74), 从而制作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板。
图8是示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振动板的微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200包括:在中央形成有凹槽22的磁轭20; 与凹槽22的内壁相隔一定间隔而安装于凹槽22内的磁铁30;安装于磁 铁30的上部的板32;与磁轭20的外侧连接而形成主体的架10; —体形 振动板120,其借助架10的内侧端支承并以搭到板32上的方式连接,具 有前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音圈40,其附着在振动板120的下表面并夹 在磁铁30和凹槽2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而连接,且根据外部信号进行 上下振动;以及保护板70,其在架10的上端部延伸而覆盖振动板120的 上部,并形成有至少一个排音孔72。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微型扬声器中,接收到外部信号的音圈40与和磁 铁30接合而磁化的板32等相互作用,从而上下振动,由于该振动,与 音圈40上方连接的振动板120振动,由此借助与外部空气之间的压力来 产生声音。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从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板 这一点上区别于现有的微型扬声器结构,在具备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形 振动板的前提下,可以扩展为所有类型的扬声器。
如上所述,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板时,相比于现有结构,具有 如下优点。
第一,在振动板的膜的中央部插入轻且刚性的坯料来进行密封,由 此可以提高作为刚性部件弱点的耐化学性和耐湿性。
第二,无需多次成型、冲裁、粘接过程,而在高分子化合物膜的中 央部粘接刚性部件,再密封高分子化合物膜,由此简化制作工艺,可以 节省成本。
第三,将高分子化合物膜和刚性部件粘接后,对其进行硬化或干燥 时,无需额外的时间,因此可以縮短制作时间。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是为例示目的而揭示的,只要是本 领域技术人员就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多 种修改、变更、添加等,这些修改及变更等应理解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包括第一振动部件(111),该第一振动部件由周边的边缘部(111a)和中间的中央部(111b)构成;刚性部件(121),该刚性部件附着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的中央部(111b),并由比重小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比重的刚性坯料构成;以及第二振动部件(122),该第二振动部件附着于上述刚性部件(121)所附着的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的上表面,对上述刚性部件(121)进行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振动部件形成为高分子化合物膜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振动部件通过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刚性部件由选自高分子化合物、陶瓷及木材中的一种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振动部件形成为高分子化合物膜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振动部件通过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形成。
7. —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该微型扬声器包括在中央形成有凹槽(22)的磁轭(20);与上述凹槽(22)的内壁相隔预定间隔而安装于上述凹槽(22)内 的磁铁(30);安装于上述磁铁(30)的上部的板(32); 与上述磁轭(20)的外侧连接而形成主体的架(10);振动板(120),该振动板借助上述架(10)的内侧端支承并以搭到 上述板(32)上的方式连接;音圈(40),该音圈附着在上述振动板(120)的下表面并插入到上 述磁铁(30)和上述磁轭(20)之间的空间而进行连接,且根据驱动信 号进行上下振动;以及保护板(70),该保护板在上述架(10)的上端部延伸而覆盖上述振 动板(120)的上部,并形成有至少一个排音孔(72),上述振动板(120)包括-第一振动部件(111),该第一振动部件由周边的边缘部(llla)和 中间的中央部(lllb)构成;刚性部件(121),该刚性部件附着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的中 央部(lllb),并由比重小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比重的刚性坯料构成; 以及第二振动部件(122),该第二振动部件附着于上述刚性部件(12) 所附着的上述第一振动部件(111)的上表面,对上述刚性部件(121) 进行密封。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振动 部件形成为高分子化合物膜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振动 部件通过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形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刚性部 件由选自高分子化合物、陶瓷及木材中的一种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振动 部件形成为高分子化合物膜状。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振 动部件通过层叠多个高分子化合物膜来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以及微型扬声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用一体形振动板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振动部件,其由周边的边缘部和中间的中央部构成;刚性部件,其附着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中央部,并由比重小于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比重的刚性坯料构成;以及第二振动部件,其附着于上述刚性部件所附着的上述第一振动部件的上表面,对上述刚性部件进行密封。
文档编号H04R31/00GK201422157SQ20092015692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源泽, 都成焕, 金昌元 申请人:宝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