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191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音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 置,通过共振腔与外部的平台的共振效应发声。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化也使得消费者对功能需求也日益提高。现有技术的电子装 置的扬声装置受到电子装置的体积的限制,音腔的体积小,共振的音响效果差,声响效果受 到影响。因此,使用现有的电子装置欣赏音乐或者观看视频时,人们希望欣赏和享受到高品 质的音响效果。由此,亟需一种具有音响装置的电子装置,以获得高品质的音响效果,提高电子装 置的声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增加声音的音响效果。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包括装置 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设置共振音响装置,所述的共振音响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封 闭的共振腔和位于共振腔内的音响装置,所述设置共振腔的装置本体的一面与平台接触, 并使得音响装置播放的声音与所接触的平台共振发声产生共振音响。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设置的共振腔充分利用电子装置 的空间,并通过与电子装置所放置的外部平台产生声音的共振效益,增加声音播放时的音 响效果,在不增加电子装置的体积的同时,增加声音播放的音效和欣赏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的共振音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的共振音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 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1便于电子装置在有限的体积下,充分利用电 子装置自身的体积空间,通过电子装置与所放置的平台之间的共振效应产生共振音响,提 高电子装置的音响效果,增加使用者的音响享受。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电子装置,例 如,可以适用于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等,提高现有技
3术的电子装置的音响播放品质,提高使用者的音响享受效果。为便于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描述及图示中,以笔记本为例进行说明,但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简单的替换或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范畴之内。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1包括装置本体11,装置本体11连 接用以显示输出的显示屏幕12。装置本体11设置声音输出的扬声孔141、142。装置本体 11上还设置用于输入的触摸板13以及用于数据输入输出的数据接口或者电源连接口。如图2,装置本体11内部设置共振音响装置,共振音响装置包括开设于装置本体 11内的共振腔143和设置与共振腔143内的音响装置。例如,当电子装置为笔记本电脑时, 作为共振腔的空腔设置于笔记本电脑靠近底部的一面,空腔作为共振腔播放输出声音时, 笔记本电脑的底端面放置于平台上,空腔可以与平台产生共振效应,以实现共振的音响效 果。在其他的电子产品中,例如媒体播放器中,可以将空腔设置在媒体播放器的一侧边,当 媒体播放器放置于平台上时,媒体播放器的侧边接触平台时,空腔与平台接触进而产生共 振效应。在具体实施例中,空腔可以设置封闭的空腔,也可以设置为如图2所示开放式的共 振腔143,扣合板144与共振腔144扣合时,可以封闭共振腔143。共振腔143内设置音响 装置,音响装置包括扬声器145、146,扬声器145、146连接于音响处理电路147上并与电子 装置的电路连接,为了方便扣合板144的开启,可以设置手扣148。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本体11底部设置共振腔143,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的散热通道 15也设置于装置本体11的底部,当电子装置放置于平台上,共振腔143与平台接触增加了 电子装置的散热的流通空间,使得热量容易从电子装置的底部散热,因此,使得共振腔143 与平台在产生共振效应增加音响效果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电子装置的散热效果。为了更好 地增加散热或共振效应,电子装置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垫板148。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共振音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共振腔143为设 置于电子装置靠近平台放置的一面的内部的封闭的空腔,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145、第二 扬声器146,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连接与同一电路板147并与电子装置的电路连接,以 接收电子装置解码后输出的声音并播放输出。第一扬声器145对应于第一发声位置151a 和第一开孔152a,第二扬声器146对应于第二发声位置151b和第二开孔152b。为增加本 实用新型的音响装置的音响效果,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与电路板147连接之间可以分 别选择性地设置第一组件154a、第二组件154b,第一、第二组件154a、154b可以采用例如泡 棉、硅胶或者橡胶等,具有垫高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令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与 电路板147绝缘、吸收扬声器与电路板所产生的震动及/或能阻隔扬声器145、146的不同 侧与发声时所产生的微幅气流对流效果的材料组成。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共振音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 同之处在于,共振腔包括第一共振腔143a、第二共振腔143b,第一、第二共振腔143a、143b 被分隔板156区分为封闭的空腔,第一扬声器145、第二扬声器146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共 振腔143a、143b内,为了避免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发声时与平台共振产生的微幅气 流对流影响音响的发声效果,第一、第二共振腔143a、143b的内壁可以设置具有吸音功能 的纤维层157,当然,为了实现该效果,纤维层157也可以采用在共振腔143a、143b的内壁 设置凹凸不平面所代替。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分别对应的第一、第二发声位置151a、151b和第一、第二发声孔152a、152b,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同样设置对应的第一、第 二组件154a、154b,与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分别连接的电路板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电 路板147a、第二电路板147b,以增强对声音效果的处理。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音响装置 与电子装置所放置的平台之间产生优质的共振的声音的音响效果,第一、第二共振腔143a、 143b分别与外部连通开设贯通的第一反射腔155a、第二反射腔155b,根据共振效应,反射 腔155a、155b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相互之间变换实施,例 如,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反射强腔155a、155b也同样可以适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共振 腔143设置发射腔,第二实施例的纤维层157或者凹凸不平面也同样可以设置于第一实施 例的共振腔143的内壁,同样地,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也可以适用于第 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连接于同一电路板147。当然,第一、第二实施例采用在共振腔143内 设置第一、第二扬声器145、146的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仅仅设置一个扬声器,或者可以设 置两个以上的扬声器,装置本体可分别设置与共振腔143连通的扬声孔141、142,便于电子 装置的声音播放输出。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设置的共振音响装置,使得电子 装置方置于外部的平台上使用并播放声音时,共振腔与外部的平台产生共振效应,进而提 高电子装置的音响播放效果,充分利用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作为声音播放的共振腔,在不 增加电子装置的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电子装置声音播放时的音响效果,便于使用者享受 到高品质的音响。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开设的共振腔可以选择邻近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开 设,当电子装置放置于平台上使用时,共振腔的空腔所提供的空间,也便于散热,以提供电 子装置良好的散热方式。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设置共振音响装置,所述的共振音响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封闭的共振腔和位于共振腔内的音响装置,所述设置共振腔的装置本体的一面与平台接触,并使得音响装置播放的声音与所接触的平台共振发声产生共振音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振腔设置于 装置本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装置包括第 一音响装置和第二音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振腔包括第 一共振腔和第二共振腔,所述的第一、第二音响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共振腔和第二共 振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腔设置分隔 板,所述的分隔板将所述的共振腔区分为第一、第二共振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的底 面设置扣合板,所述的扣合板扣合后封闭所述的共振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振腔的内壁 为凹凸不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振腔的内壁 设置吸音功能的纤维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共振腔靠近外部的平台的底壁开设与外部贯通的反射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装置本体设置与共振腔连通的扬声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共振腔的电子装置,在电子装置的装置本体上设置共振腔,共振腔内设置音响装置,音响装置与装置本体的电路连接,电子装置连接电源后可播放声音并通过共振腔与电子装置所放置的外部平台产生的共振效应发声,进而提高播放声音的音响音效,提高声音的欣赏感受。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装置本体的空间设置共振腔,用以作为声音播放共振腔产生的共振效果,不增加电子装置的体积的同时,提高声音的音响效果和欣赏性。
文档编号H04R1/20GK201608864SQ20092035075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罗赛妮 申请人:北京华旗随身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