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39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火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防火区域的防火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被广泛地使用在如工业及商业场所等各种防火区 域,以检测灾难的发生以及发出通知。图8是一公知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 图。该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在一防火区域的每层楼包括多个火苗传感器100、多个接收中 继器101及一接收器102。火苗传感器100会检测防火区域中火灾的发生,一旦检测到火 灾发生,火苗传感器100无线传送一信号,该信号包括有检测到火灾发生的事实及传感 器的地址等等。接收中继器101是由来自于电力线104的电力所驱动,以接收火苗传感 器100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将收到的无线信号经由信号线103传送至接收器102。例如, 接收器102放置于防火区域的一防火管理空间,并以有线的方式接收来自接收中继器101 的信号,以进行整个系统的装置的控制及转移火灾信号的输出等等。在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中,火苗传感器100与接收中继器101间的无线传送范围 是有限的,或者无线信号可到达的范围大大地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周遭环境的因素比 如为防火安全门或防火挡门是开或关的状态。因此,当所安装的这些火苗传感器100分 布范围广泛时,相对应地需要安装许多接收中继器101。当接收中继器101的数目增加 时,相对应于接收中继器101所要铺设的线路如信号线103与电力线104也会增加(图8 中,为了图面简洁起见,信号线103与电力线104以同一条线表示;然其实接收中继器 101的信号线103与电力线104必须分别铺设)。另有一种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使用无线中继器来代替安装在离接收器102相对 较远的接收中继器101。图9是一公知的使用中继器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 图。中继器(repeater) 105被排列在防火区域的天花板或墙上,以接收各火苗传感器100 传送的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无线传送传送至接收中继器101。在使用中继 器105时,只有电力线104需要与中继器105连接,而图8所示的例子中铺设于接收中继 器101与接收器102间的信号线103在此并不需要,因此可减少线路的铺设。图9还显 示了用来告知使用者按钮式发送机或消防栓的位置的指示灯106。指示灯106仅进行显示 输出,并不进行信号的有线输出,因此与中继器105—样,只有电力线104与指示灯106 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中继器与一监视器设备,在安装该中继器后,用该中继 器控制传达传感器终端与控制终端设备之间的传送信号。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6-106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即使当中继器被使用时,仍然需要铺设中继器的电力线,而存在着铺设 线路所带来的负担与麻烦。
为解决此问题,可能的方法为,以电池驱动中继器,来去除电力线。然而, 要快速进行无线信号的中继以维持或改善火灾检测的速度,中继器需要在持续接收的状 态,如此会增加中继器电力的消耗。因此,考虑到中继器可能会因为电池没电的问题而 中止运行,或需要定期更换中继器的电池,实际上很难以电池驱动中继器。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防火终端装置,该防火终端装置可免除另外铺 设电力线及信号线的需要,并且可避免电池驱动所造成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防火终端装置安装于防火区域, 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火信息传送单元及一接收中继单元。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将该防火 区域中的防火信息传送至该防火终端装置外部。该接收中继单元中继传递安装于该防火 区域中的多个通讯装置间的一信号,且接收从该多个通讯装置的一部分无线传送来的信 号,并将该接收的信号有线或无线地传送至该多个通讯装置的另一部分。根据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终端 单元,该终端单元在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中对该防火终端装置的外部的信息进行输入或 输出;以及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容置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中的该终端单元之外的一 部位,并且该接收中继单元被放置于该终端单元内,且该终端单元与该装置本体是可分 离的。根据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火 信息传送单元包括一装置本体与一突出于该装置本体外的非金属罩,该接收中继单元包 括一天线,该天线接收或发送该通讯装置之间的一无线信号,且该天线被放置于该非金
属罩内。根据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 于该接收中继单元包括一无线信号异常告知单元,当从该通讯装置接收的一无线信号 的强度低于一预设阈值时,该无线信号异常告知单元传送该无线信号的异常至该防火终 端装置的外部。根据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频率设定单元,该频率设定单元设定由该接收中继单元所中继传递的一无线信 号的一频率。发明的效果根据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发明,防火终端装置包括一无线中继功能。因此,可 利用铺设于现行防火终端装置的电力线,达到无线中继传递的功能,如此便不需要另外 铺设电力线。另外,因为无线中继传递的进行,不需要铺设信号线。因此,在节省铺设 线路的力气的同时,能达到无线中继传递的功能,且以往需要花在安装中继器上的力气 和成本都减少了。并且防火终端装置是由电力线供应电力,便没有使用电池系统可能发 生的电池没电的风险。因此可建构高信赖度的防火装置。另外,与防火终端装置和中继 器分开安装的情形相比之下,安装空间也减少了。根据权利要求2所描述的发明,包含接收中继单元的终端单元与装置本体是可 分离的。因此,仅通过将终端单元结合于现存的装置本体,可提供无线中继功能,而无 线中继功能可以更容易地被安装。
根据权利要求3所描述的发明,天线是被包含在非金属罩中的。因此,信号没 有被该非金属罩屏蔽,可扩大无线通讯范围。天线被该非金属罩从外面覆盖,因此能够 预防损害天线,且在保持天线低姿态的同时,能达到无线的功能。故能够改善防火区域 的外观。根据权利要求4所描述的发明,当无线信号的强度小于该预设阈值时,无线信 号的异常可被传送至防火终端装置外部,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来自防火无线装置的无 线电波的接收情形。根据权利要求5所描述的发明,要被中继传递的无线信号的频率可以被设定。 因此,可预防信号的干扰。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图,该防火传感器网 络系统包括一作为防火终端装置的指示灯。图2是指示灯的与电有关的结构配置的功能和概念方框图。图3是指示灯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图,该防火传感器网 络系统包括一作为防火终端装置的装置容置盒。图5是装置容置盒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接收中继器与电有关的结构配置的方框图。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装置容置盒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一公知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图。图9是一公知的使用中继器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图。部件符号说明1,100火苗传感器2,22,101接收中继器3,102 接收器10,23,40,106 指示灯11装置本体11a电源电路lib 电池11c无线电路lid设定开关lie控制电路1 If异常告知单元12显示单元12a主指示灯12b副指示灯12c 天线12d指示灯罩13,25,26,104 电力线
20,30装置容置盒llg,21 外壳22a接点输出电路22b指示灯驱动电路24线路孔27,103 信号线28中继线29同轴电缆41指示灯底座42连接器105中继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防火终端装置,其实施例将在以下参照所示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I]将说明各实施例的共同基本概念,然后是[II]各实施例的具体内容,最后[III]会 说明各实施例的变化。然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不以这些实施例为限。[I]各实施例的共同基本概念首先将说明各实施例的共同基本概念。接下来的实施例是关于安装于一防火区 域的防火终端装置。该防火区域可为任意的地点,包括工业场所及商业场所,例如购物 中心或办公室。防火终端装置大致包括防火信息传送单元及接收中继单元。防火信息传 送单元将防火区域中的防火信息传送至防火终端装置外部;接收中继单元接收从多个通 讯装置的一部分无线传送来的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以有线或无线地传送至多个通讯装 置的另一部分。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例如为一用以告知火灾的发生的按钮式发送机;或用以显 示火灾的发生的指示灯或引导疏散的标志;或以听觉上输出火灾发生的信息的警铃。防 火信息传送单元以各种形式将与火灾发生相关的信息传送到外面,也就是,传送的形式 包括警告、显示及声音的输出,且包括各种导向防火终端装置外部的人与设备的形式。 所传送的信息并不仅限于有关火灾发生的信息,还包括了所有自然与人为灾害相关的信 息。这样的信息也不局限于指示火灾已经发生的信息,还包括了灾难发生前的预备信息 与灾难发生后的信息。该接收中继单元具有例如一公知的中继器或接收中继器有的功能,并具有接收 从各火灾传感器传送的无线信号的功能,且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无线传送至一接收中继 器或将无线信号以有线的方式传送至一接收器。其它任意的中继器功能可以被采用为接 收中继器功能。例如,该接收中继单元可以有不同于中继器或接收中继器的功能,视信 号的内容、信号的中继器目标或信号的中继时延等等而定。根据各实施例,本发明的防火终端装置的一特征为,防火信息传送单元与接收 中继器被整合在一设备中。在一例中,一防火终端装置是由将中继器安装至一现行的警 铃中装配而成以在听觉上输出火灾的发生。在这样的配置中,中继器可由现行的警铃的 电力线供电,便不需另外铺设中继器的电力线。尤其因为警铃和中继器通常被设置在互相靠近的位置上,所以将警铃与中继器互相整合在一起是很容易的。[II]各实施例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具体内容。[第一实施例]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此实施例中,指示灯是作为防火终端装置,其包 括作为防火中继装置的中继器的功能。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图,该防火传感器网 络系统包括一作为防火终端装置的指示灯。该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在一防火区域的各层 楼包括火苗传感器1、接收中继器2、一接收器3及指示灯10。火苗传感器1、接收中继 器2及接收器3可以以与公知的例子类似的方式装配,以下仅说明与本实施例相关的组成 部件。火苗传感器1是两两隔开地设置于该防火区域的天花板或墙上,并且火苗传感 器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通讯装置。火苗传感器1包括检测单元及通讯单元。检测单元 以公知的方法根据烟或热度检测火灾的发生,一旦检测单元检测到火灾,通讯单元传送 一信号,该信号包括有检测到火灾的事实及传感器的地址等等。火苗传感器1具体为一 无线传感器,而通讯单元经由一天线无线传送无线通讯。火苗传感器1、接收中继器2及 接收器3的各组成部件并未显示于图上。接收中继器2设置于防火区域中靠近火苗传感器1的位置,且经由一信号线与接 收器3有线地连接。接收中继器2包括一接收单元、一变换单元及一传送单元。接收单 元经由一天线(图未示)接收从火苗传感器1或指示灯10传送而来的无线信号。变换单 元将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信号变换为有线信号。传送单元经由一信号线将经变换单元变 换的有线信号传送至接收器3。接收器3设置于防火区域外的一管理空间,且包括一接收单元、一管理单元、 一转移火灾信号等等的输出过程及一输出单元。接收单元接收各接收中继器经由信号线 传送而来的信号;管理单元进行整个系统的装置的控制;转移火灾信号等等的输出过程 是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信号;输出单元告知火灾。接下来说明指示灯10。指示灯10是一个将中继器的功能整合于公知的指示灯的 功能的装置。指示灯10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防火终端装置。指示灯10设置于防火区域 中靠近发送机或消防栓的天花板或墙上,以告知使用者发送机或消防栓的存在,且指示 灯10设置的位置要能够接收到火苗传感器1的无线信号,以中继传递该无线信号。图2 是指示灯10的电路相关配置的结构功能和概念方框图。指示灯10包括一装置本体11及 一显示单元12。如图2所示,装置本体11及显示单元12的各组成部件彼此电性连接。装置本体11包含一电源电路11a、一电池lib、一无线电路lie、一设定开关lid 及一控制电路lie。电源电路11a将电力线13供应的电源电压(例如24伏特)调整至预 设的电压(例如2至5伏特),并将调整后的电压供应给控制电路lie。公知的指示灯所 铺设的电力线可作为此处的电力线13,不需要另外铺设电力线13。当电力线13供应的 电力被屏蔽时,电池lib可作为紧急电力供应。在电力线13的电力供应期间,电池lib 由电力线13的电力供应充电,然后电池lib的电力再经由电源电路11a供应给控制电路 lie。无线电路11c将经由天线12c(将在后面详述)接收来的无线信号经由天线传送出去。设定开关lid是用以设定指示灯10所中继传递的一无线信号的一频率,且设定开关 lid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频率设定单元。设定开关lid可有一任意的特定结构配置,例 如为一选择器开关,可以从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预设频率中选择其中一个。控 制电路lie是用以控制指示灯10的各组成部件,且控制电路lie包括例如一集成电路及 一在集成电路中执行的程序。控制电路lie在功能上与概念上包括一异常告知单元llf。 当从火苗传感器1接收的无线信号有着低于预设阈值的强度,异常告知单元llf经由一副 指示灯12b传送无线信号的异常至指示灯10的外部。异常告知单元llf对应于权利要求 中的无线信号异常告知单元,而异常告知单元llf进行的特定控制的细节将在后面详述。显示单元12进行将信息显示输出至防火终端装置的外部,并且显示单元12对应 于权利要求中的终端单元。显示单元12包括一主指示灯12a、副指示灯12b及天线12c。 主指示灯12a被启动以告知使用者发送机或消防栓的存在,并且不断被电力线13所直接 供应的电力启动。副指示灯12b在异常告知单元llf的控制下被启动或闪烁,以告知使 用者无线信号的强度的异常,副指示灯12b连同异常告知单元llf构成权利要求中的无线 信号异常告知单元。天线12c是用以接收来自火苗传感器1的无线信号,并用以传送无 线信号至接收中继器2,且天线12c与无线电路11c连接。无线电路11c及天线12c对应 于权利要求中的一接收中继单元。图3是指示灯10的侧视图。装置本体11包含在一中空盒形式的金属外壳llg 内的(显示于图2,但未显示于图3中的)电源电路11a、电池lib、无线电路11c及控制 电路lie,并在一侧具有设定开关lid。指示灯10可0可通过将如上所述的外壳llg固 定于一安装表面,例如一天花板表面或墙的表面(图未示),以一公知方式安装。如图2所示,显示单元12包含在一指示灯罩12d内的主指示灯12a、副指示灯 12b及天线12c。指示灯罩12d为一中空的半球,并且与外壳llg的一侧表面连接,以封 闭该半球的开口。指示灯罩12d设置为突出于金属的外壳llg外,且指示灯罩12d由可 让无线电波通过的材料所构成,例如树脂。因此,即使当信号通过设置于指示灯罩12d 内的天线12c传送或接收时,信号不会被外壳llg的金属所阻碍,如此便能扩大无线通讯 的范围。天线12c由例如一细长的条状体所形成,且以弯曲的状态安装于指示灯罩12d 内,以确保天线12c的长度,以确保一预设的通讯范围。(运行)接下来说明如上所述的指示灯10的运行。使用前,使用者利用设定开关lid设 定要被指示灯10中继传递的无线信号的一频率。当多个指示灯10设置于多个楼层时, 有可能例如借着随各个层楼改变中继频率来预防信号的干扰。此时,该频率也以一公知 方法设定给火苗传感器1及接收器3。要被中继传递的火苗传感器1可被注册于各指示 灯10中,以透过各指示灯10限制要被中继传递的火苗传感器1,并且预防信号的干扰。 例如,当先前指定给各个要被中继传递的火苗传感器1的地址被储存于指示灯10的内存 (图未示)中时,且来自各火苗传感器1的信号包括火苗传感器1的地址,信号只有在来 自各火苗传感器1的信号包括的地址与指示灯10的内存储存的地址一致时才会被中继传 递。然后,当电力由电力线13供应时,主指示灯12a便被来自电力线13的电力启动, 或者当电力屏蔽时,主指示灯12a便透过电池lib作为电力供应而被启动,以告知使用者 发送机或消防栓的存在。
当感应到火灾时,火苗传感器1无线传送一无线信号,以告知该火灾被感应到 的信息。指示灯10由天线12c接收无线信号,然后再经由天线12c传送该信号。接收 中继器2接收由指示灯10传送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再被变换为有线信号,并以有线的 方式传送至接收器3,而接收器3会进行必要的整个系统装置的控制等等。借着以此方式 经由指示灯10中继无线信号,无线信号便可被传送到火苗传感器1的无线输出不能达到 的范围,如此便建构了一个涵盖区域广的防火网络系统。当指示灯10接收到无线信号时,异常告知单元llf将接收到的来自火苗传感器1 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与先前储存于内存(图未示)的预设阈值做比较,当无线信号的强度小 于该阈值时,副指示灯12b会被启动或闪烁。如此,使用者可透过视觉去确认指示灯10 的副指示灯12b的闪烁或亮灯情况来识别火苗传感器1的无线电波的接收状态。无线信 号的强度可以在一测试模式中被确定,而不是在预防措施进行的期间测定。例如,一测 试开关(图未示)可被提供于装置本体11中,当测试开关被按压时,可进行无线信号的 强度测定。在此例中,副指示灯12b可根据测定的结果被启动或闪烁。无线信号强度的 异常可借助闪烁主指示灯12a等等被告知,而不是副指示灯12b。在这种情况下,副指示 灯12b可被移除,关于无线信号的告知可只利用现行的显示功能进行。(第一实施例的效果)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提供无线中继传递功能给指示灯10,可利用铺设给现行 的指示灯的电力线13,达到无线中继功能,因此可减少另外铺设电力线13的需要。并 且因为无线的中继传递的进行,也不必铺设信号的线。因此,在减少铺设线路麻烦的同 时,能达到无线中继的功能,且以往安装中继器所要花的成本与时间也减少了。再者, 指示灯10由电力线13供应电力,便没有利用电池系统时可能发生的失去电力的风险。于 是,便可建构出一个可高度信赖的防火装置。另外,与指示灯10及公知的中继器分开设 置的情形比较起来,安装空间减少了。提供中继器的功能给指示灯10是尤其合理的,因为低电力安全无线装置(即此 例中的火苗传感器1)的无线信号可到达的范围的上限约为100公尺,而指示灯10必须安 装在正好最接近于发送机(必须安装于50公尺内)的地方。在公知技术中,在一建筑 物已经盖好后,若无线电波可到达的范围在测试阶段已被确定是不适当的,中继器就需 要重新安装。在这阶段安装中继器需要费力在中继器的安装形成一开口并放置新的电力 线。然而,根据第一实施例,仅以第一实施例的指示灯10取代现行的指示灯,就可加入 中继器的功能,实则省力许多。在消防法的标准中,防火装置的可信赖度是透过利用以 接收器3作为基准点所安装的火灾告知装置的一专属线所确保。因此,第一实施例中的 指示灯10的电力线13(专属线)的使用有符合消防法的概念。因为天线12c被容置于指示灯罩12d内,信号不会被外壳llg的金属所挡住,则 无线通讯范围便被扩大。天线12c被指示灯罩12d从外面覆盖,因此能够预防损害天线, 且在保持天线低姿态的同时,能达到无线功能。故能够改善防火区域的外观。再者,由于当无线信号的强度小于该预设阈值时,副指示灯12b会被启动或闪 烁,便能透过视觉确认示照明灯10的副指示灯12b的闪烁或亮灯情况知道火苗传感器1 的无线电波的接收状态。另外,被指示灯10所中继传递的无线信号的频率可利用设定开关lid来设定,便能预防信号的干扰。[第二实施例]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无线信号的接收功能被整合 提供于包括一显示单元的装置容置盒。除了特别提到的部分,第二实施例的组成部件及 过程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相同性质的组成部件与过程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号表 示,并且不再重复赘述。(配置)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内部排列图,该防火传感器网 络系统包括一作为防火终端装置的装置容置盒。该防火传感器网络系统包括火苗传感器 1、接收器3及装置容置盒20。装置容置盒20是合并公知的接收中继器功能与公知的装 置容置盒的装置,且装置容置盒包括一指示灯。装置容置盒20是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防 火终端装置,并且放置于可接收到防火区域中的天花板或墙上的火苗传感器1的无线信 号的位置。装置容置盒20可以有防火终端装置的各种功能,例如是按钮式发送机、紧急 状况铃及消防栓等。其配置为已知,故省略说明、图示。图5是装置容置盒20的侧视示意图。装置容置盒20包括在金属外壳21内的接 收中继器22,且在金属外壳21的一表面上具有一指示灯23。装置容置盒20的表面上设 有一线路孔24,而接收中继器的电力线25、指示灯的电力线26及信号线27被设置为穿 过线路孔24朝向中继线(trunk line) 28。指示灯23包括主指示灯12a及在指示灯罩12d内的天线12c。指示灯罩12d设 置为突出于金属的外壳21之外,且指示灯罩12d由可让无线电波通过的材料所构成,例 如树脂,跟第一实施例一样。因此,即使当信号通过设置于指示灯罩12d内的天线12c 传送或接收时,信号不会被外壳21的金属所阻碍,如此便能扩大无线通讯的范围。指示 灯23是可与装置容置盒20分离的。任何结合/分离的结构都可以被使用,例如在指示 灯罩12d的末端设置螺纹沟槽(图未示),并在外壳21的侧表面设置螺纹(图未示),则 指示灯23与装置容置盒20可分别利用螺纹沟槽与螺纹结合与分离。图6是接收中继器22及其相关电路的结构配置方框图。接收中继器22包含电 源电路11a、电池lib、无线电路11c、接点输出电路22a、指示灯驱动电路22b及控制电 路lie。电源电路11a将电力线25供应给接收中继器的电源电压调整至预设的电压,并 将调整后的电压供应给控制电路lie。电池lib是作为当电力线25供应的电力被屏蔽时 的紧急电力供应。在电力线25的电力供应期间,电池lib由电力线25的电力供应充电, 然后电池lib的电力再经由电源电路11a供应给控制电路lie。无线电路11c将经由天线 12c接收来的无线信号经由天线12c传送。接点输出电路22a经由信号线27接点输出一 有线信号至接收器3,该有线信号是通过利用控制电路lie变换经由天线12c与无线电路 11c接收的无线信号获得。指示灯驱动电路22b通过电力线26供应给指示灯的电力启动 主指示灯12a。控制电路lie是用以控制指示灯23的各组成部件,且控制电路lie包括 例如一集成电路及在集成电路中执行的程序。控制电路lie将经由天线12c及无线电路 11c接收的无线信号变换为预设形式的有线信号。指示灯23可分离地结合于接收中继器22。例如,一同轴电缆29可分离地连接 于无线电路11c,且天线12c设有一同轴连接器(图未示),如此经由同轴电缆29连接指示灯23的天线12c与接收中继器22的无线电路11c,如图5所示。(运行)接下来说明上述的指示灯23的运行。当感应到火灾时,火苗传感器1无线传 送一无线信号,以告知该火灾被感应到的信息。无线信号经由指示灯23的天线12c被接 收,再经由无线电路11c被输入至控制电路lie,接着变换成预设形式的有线信号。有线 信号被接点输出电路22a接点输出,以经由信号线27被输出至接收器3。然后接收器3 便进行必要的整个系统装置的控制等等。(第二实施例的效果)根据第二实施例,装置容置盒20可分离地设置指示灯23。因此,通过将接收 中继器22放置于现存安装于防火区域的装置容置盒内,且以第二实施例的指示灯23代替 现行的指示灯,除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之外,可以很容易地提供接收中继器的功 能。尤其因为电力线25、26与信号线27的中继线28通常被放置于靠近装置容置盒20 的地方,可以很容易建构电力线25、26及信号线27。再者,因为装置容置盒20包括各 种形式的接线端子与连接器,装置容置盒20可以很容易地连接于接收中继器22与中继线 28,因此,可以很容易达到装置容置盒因为故障的取代。即使当装置容置盒20的外壳21 是金属做的,指示灯23突出于装置容置盒20外,因此在没有装置容置盒20外没有通讯 单元的情况下能确保无线通讯的可信赖度。(第三实施例)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接收中继器被整合于第二实 施例的指示灯中。除了特别提到的部分,第三实施例的组成部件及过程均与第二实施例 相同。相同性质的组成部件与过程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配置)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装置容置盒的侧视示意图。装置容置盒30包括金属外 壳21的一表面上的一指示灯40。指示灯40除了指示灯罩12d外,还包括一指示灯底座 41。指示灯底座41为一中空盒,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装配的接收中继器22放置 于指示灯底座41中。即接收中继器22被整合于指示灯40中。指示灯40可分离地固定 于外壳21,且与经由连接连接器42被拉到外壳21内的电力线25、26及信号线27连接, 因此装置容置盒30能有指示灯的功能及接收中继器的功能。(第三实施例的效果)第三实施例达到与第二实施例等同的效果。另外,包括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功能 的装置容置盒30可仅以以下方式装配以第三实施例的指示灯40取代放置于现行装置容 置盒的指示灯,并将现行的电力线25、26及信号线27连接于指示灯40,不需一分开的接 收中继器。因此,能够更容易安装装置容置盒30。[III]各实施例的变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已如上说明,然本发明一些特定的结构配置和方法可在权利 要求所描述的各发明的技术范围内任意变化或修改。请见以下叙述。(关于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明的效果)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上述,本发明也可解决上面未提到 的问题或达到上面未提到的效果。另外,本发明中,可能只解决上述的部分问题及达到上述的部分效果。(关于本发明可应用的领域)本发明的应用目标并不仅限于如上面所述的工业场所及房屋等建筑物内部,本 发明可应用至各种建筑物,包括标准房屋或其外部。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凭借声波、光波 及无线电波的通讯。另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预防犯罪传感器网络系统或其它排列于防 火区域的传感器网络系统。(关于防火终端装置)在各实施例中,中继器或接收中继器的功能是整合于公知的指示灯中。除了可 将中继器或接收中继器的功能整合于指示灯外,也可整合于任何传送一防火区域内的防 火信息至防火终端装置外部的防火信息传送单元。例如,中继器或接收中继器的功能可 以被整合于一听觉的装置,例如紧急状况铃、按钮式发送机或疏散引导标志。为了扩大 无线通讯的范围,天线最好是放置在各防火终端装置设有的非金属部位内。当一发送机 或之类的东西包括一容置一电子部件等的装置本体及突出于装置本体外的非金属罩,天 线最好放置于非金属罩内。(关于外壳及装置容置盒)只要能够确保达到想要的强度,外壳21可由非金属构成,例如高强度的塑料。 天线12c可被安装于外壳21内。(关于通讯装置)和火苗传感器1 一样,任何传送与防火或犯罪预防相关的无线信号的装置符合 通讯装置,例如无线运动传感器、无线发送机、犯罪预防传感器和中继器。本发明的 防火终端装置可以在一使用这些传感器的其中之一的传感器网络系统被当作中继装置使 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火终端装置,安装于一防火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火信息传送单元,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将该防火区域中的防火信息传送至该防 火终端装置外部;以及一接收中继单元,该接收中继单元中继传递安装于该防火区域中的多个通讯装置之 间的一信号,且接收从该多个通讯装置的一部分无线传送来的信号,并将该接收的信号 有线或无线地传送至该多个通讯装置的另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终端单元,该终端单元在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中对该防火终端装置的外部的信息 进行输入或输出;以及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容置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中的该终端单元之外的一部位,并且该接收中继单元被放置于该终端单元内,且该终端单元与该装置本体是可分离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火信息传送单元包括一装置本体与一突出于该装置本体外的非金属罩, 该接收中继单元包括一天线,该天线接收或发送该通讯装置之间的一无线信号, 且该天线被放置于该非金属罩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收中继单元包括一无线信号异常告知单元,当从该通讯装置接收的一无线信号 的强度低于一预设阈值时,该无线信号异常告知单元传送该无线信号的异常至该防火终 端装置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频率设定单元,该频率设定单元设定由该接收中继单元所中继传递的一无线信号的一频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防火终端装置,其可去除另外铺设电力线与信号线的需要,并可避免由电池驱动所造成的问题。一防火区域中的各指示灯10包括一显示单元及一天线。该显示单元将防火区域中的防火信息传送至外面,该天线中继在防火区域中的火苗传感器1与接收中继器2间所传送的信号,且传送从火苗传感器1被无线传送至接收中继器2的信号。
文档编号H04B7/15GK102016943SQ20098011480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中村嘉夫 申请人:报知希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