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873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通信的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宽区域内实现高吞吐量的有效技术,正在广泛进行与无线中继(relay)有关的研究。在IEEE中,在802. 16j Relay Task Group中进行了与 Multi-hopRelay有关的研究。并且,在3GPP中,在面向LTE-Advanced的标准化作业中进行了与 Relaying Functionality 有关的研究。例如,为了消除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区间以及中继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区间中的干扰并实现高吞吐量,存在在第1无线区间和第2无线区间中利用不同的无线资源(频率等) 的通信系统。下面,将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称为第1无线区间,将中继站与移动站之间称为第 2无线区间。在这种通信系统中,例如一个基站连接有多个中继站,各中继站分别连接有多个移动站。在第1无线区间中,基站分配用于与各中继站进行通信的无线资源。并且,在第2 无线区间中,多个中继站分别分配用于与各移动站进行通信的无线资源。为了实现高吞吐量,不仅在第1无线区间内和第2无线区间内,在第1无线区间和第2无线区间之间,也以不使用相同无线资源的方式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为了分配无线资源而不产生干扰,例如,预先对在第1无线区间中使用的频率和在第2无线区间中使用的频率进行分离。第1无线区间和第2无线区间的传输状态根据周围的传输环境分别经时变化。因此,如果预先对第1无线区间和第2无线区间分配所需充分的频带,则无法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并且,例如考虑如下形式在各个无线区间中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方式,如使第1 无线区间为WiMAX(802. 16d),使第2无线区间为无线LAN(Wi-Fi)。但是,当各中继站独立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时,在各中继站中使用的各无线资源之间产生干扰,吞吐量低下。与此相对,公开了在基站中集中进行第1无线区间和第2无线区间的各无线资源的分配(调度)的技术(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中继站具有在一个中继站对多个基站的信号进行中继时不产生时隙冲突的调度控制部,根据从移动站或中继站发送的品质信息集中进行时隙的分配。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608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从移动站或中继站向基站发送的品质信息的信息量变多的问题。特别地,在针对一个中继站连接多个移动站的情况下,从各移动站向基站发送的品质信息的信息量庞大。因此,存在第1无线区间中的吞吐量低下的问题。并且,当基站集中进行对多个移动站分配无线资源的处理时,存在基站中的调度的处理负担增大的问题。公开的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问题点,削减向基站发送的品质信息的信息量。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该中继站对基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其中,该中继站具有取得单元,其取得本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计算单元,其计算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基站发送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代表值;接收单元,其从所述基站接收分配信息,该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基站根据由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代表值分配的无线资源;以及分配单元,其对所述各移动站分配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无线资源。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关于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向基站发送代表值,并利用中继站向各移动站分配从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根据公开的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能够削减向基站发送的品质信息的信息量。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中继站的结构的框图。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移动站的结构的框图。图6是示出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的动作例的顺序图。图7是示出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的动作例的顺序图。图8是示出图2所示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图9是示出中继站(RNl)接收的CQI的具体例的图。图10是示出中继站(RNl)计算的代表值的具体例的图。图11是示出中继站(RN2)接收的CQI的具体例的图。图12是示出中继站(RN2)计算的代表值的具体例的图。图13是示出基站接收的代表值和CQI的具体例的图。图14是示出基站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图15是示出中继站(RNl)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图16是示出中继站(RN2)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标号说明100 通信系统;101 核心网络;102 第1无线区间;103 第2无线区间;110 基站;121,122 中继站;131 134 移动站;201 206、210 无线资源;301,401,407,501 接收天线;302,402,408,502 接收器;303,403,409,503 分离部;304,404,416,510 控制 CH 解码部;305,405 :DL 调度器;306,406,412,506 控制 CH 生成部;307 :IP 接收部;308,512 DL 缓存;309,418,426,516 数据 CH 生成部;310、419、427、514 导频生成部;311、413、420、
5507 复用部;312,414,421,508 发送器;313、415、422、509 发送天线;314、410、423、504 SIR 测定部;315,424 :UL 调度器;316、417、425、511 数据 CH 解码部;317,515 :UL 缓存; 318 =IP 发送部;411,505 =CQI 生成部;513 数据处理部;910、920、1110、1120、1310、1320 CQI ;1010,1210 代表值;1410、1420、1430、1440、1510、1520、1610、1620 分配信息;#1
#10 无线资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该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关于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各CQI向基站发送代表值,并利用中继站向各移动站分配从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由此,削减向基站发送的CQI的信息量。(实施方式)(通信系统的结构)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 100 包含基站 110 (BS =Base Station)、中继站 121,122 (RN =Relay Node)、移动站 131 134 (MS =Mobile Station)。基站110通过中继站121的中继在与移动站131、132之间进行
无线通信。并且,基站110通过中继站122的中继在与移动站133、134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基站110与核心网络101连接。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位于基站110的周围。基站 110在与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之间分别进行无线通信。设基站110与各中继站(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之间的无线区间为第1无线区间102。移动站131和移动站132位于中继站121的周围。中继站121在与移动站131和移动站132之间分别进行无线通信。移动站133和移动站133位于中继站122的周围。中继站122在与移动站133和移动站133之间分别进行无线通信。设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无线区间或者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 134之间的无线区间为第2无线区间103。基站110在第1无线区间102和第2无线区间 103中进行中继站121、122使用的各无线资源的分配。其中,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分别进行第2无线区间103中的每个移动站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无线资源的分配)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图。图2所示的横轴表示频率。无线资源210表示在通信系统100(参照图1)中使用的频带。如图2所示,在通信系统100中,针对无线资源210,以混合存在的方式分配在第1无线区间102和第2无线区间103中使用的各无线资源。例如,无线资源201被分配给基站IlO(BS)与中继站121(RN1)之间的无线路径 (第1无线区间102)。无线资源202被分配给中继站121 (RNl)与移动站131 (MSl)之间的无线路径(第2无线区间103)。无线资源203被分配给中继站121 (RNl)与移动站132 (MS2) 之间的无线路径(第2无线区间103)。无线资源204被分配给基站IlO(BS)与中继站122 (RN2)之间的无线路径(第1 无线区间102)。无线资源205被分配给中继站122 (RN2)与移动站134 (MS4)之间的无线路径(第2无线区间103)。无线资源206被分配给中继站122 (RN2)与移动站133 (MS3)之间的无线路径(第2无线区间103)。这样,以彼此不发生干扰的方式,对第1无线区间102和第2无线区间103中的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210中包含的无线资源201 206。由此,能够分别对第1无线区间 102和第2无线区间103分配所需最小限度的无线资源,所以,能够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并且,能够以不产生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之间的干扰的方式进行分配,所以,还能够提
高吞吐量。(基站的结构)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基站110(参照图1)具有接收天线301、接收器302、分离部303、控制CH解码部304、DL调度器305、控制CH生成部306、IP接收部307、DL缓存308、数据CH生成部309、导频生成部310、复用部311、发送器312、发送天线313。并且,基站110具有测定部314、UL调度器315、数据CH解码部316、UL缓存 317、IP发送部318。接收天线301、接收器302和控制CH解码部304是从中继站121、122 接收中继站121、122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各CQI (Channel QualityI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代表值的接收单元。DL调度器305和UL调度器315是根据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代表值对各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的分配单元。控制CH生成部306、发送器312和发送天线313是向各中继站发送表示由分配单元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的发送单元。(基站的下行链路的相关处理)首先,说明基站110中的向各移动站转送来自核心网络101的数据的下行链路 (DL =Down Link)的相关处理。接收器302经由接收天线301接收从中继站121和中继站 122发送的各信号。在接收器3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各CQI的代表值(RNl-MS)、以及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134之间的各CQI的代表值(RN2-MS)。并且,在接收器3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CQI (BS-RNl)、以及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的CQI (BS-RN2)。接收器302向分离部303输出接收到的各代表值和各CQI。分离部303向控制CH解码部304输出从接收器302输出的代表值(RNl-MS)、代表值(RN2-MS)、CQI (BS-RNl)和CQI (BS-RN2)。控制CH解码部304对从分离部303输出的各代表值和各CQI进行解码。控制CH解码部304向DL调度器305输出解码后的各代表值和各 CQI。DL调度器305根据从控制CH解码部304输出的代表值(RN1-MQ、代表值 (RN2-MS)、CQI (BS-RNl)和 CQI (BS-RN2)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具体而言,DL调度器305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 132之间、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中继站122与各移动站133、134之间的4个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并且,除了各CQI的代表值和CQI以外,DL调度器305也可以根据中继站121、122和移动站131 134的ID信息、移动站131 134的各业务信息和各QoS信息等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
DL调度器305向控制CH生成部306和数据CH生成部309输出表示对各无线路径分配的各无线资源的各分配信息。在DL调度器305输出的分配信息中包含分配信息 (BS-RNl)、分配信息(RNl-MS)、分配信息(BS-RN2)以及分配信息(RN2-MS)。分配信息(BS-RNl)是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 分配信息(RNl-MS)是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BS-RN2)是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 (RN2-MS)是对中继站122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控制CH生成部306在控制CH (信道)中配置从DL调度器305输出的各分配信息, 向复用部311输出在控制CH中配置的各分配信息。通过发送器312向中继站121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306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l)和分配信息(RNl-MS)。通过发送器312向中继站122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306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和分配信息(RN2-MS)。IP接收部307接收从核心网络101发布的以移动站131 134为目的地的各DL 数据。在IP接收部307接收的各DL数据中包含分别以移动站131 134为目的地的DL数据(MSl)、DL数据(MS2)、DL数据(MS3)以及DL数据(MS4)。IP接收部307向DL缓存308 输出接收到的各DL数据。DL缓存308存储从IP接收部307输出的各DL数据。数据CH生成部309根据从 DL调度器305输出的各分配信息,在无线资源中配置存储在DL缓存308中的各DL数据。 数据CH生成部309向复用部311输出在无线资源中配置的各DL数据。例如,数据CH生成部309在从DL调度器305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中配置DL数据(MSl)和DL数据(MS2)。该情况下,使用分配信息(BS-RN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发送DL数据(MSl)和DL数据(MS2)。并且,数据CH生成部309在从DL调度器305输出的分配信息(BS-R^)所表示的无线资源中配置DL数据(MS; )和DL数据(MS4)。该情况下,使用分配信息(BS-RN》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发送DL数据(MS3)和DL数据(MS4)。导频生成部310生成导频信号(BS)并输出到复用部311。复用部311对从控制 CH生成部306输出的各分配信息、从数据CH生成部309输出的各DL数据、从导频信号生成部输出的导频信号(BS)进行复用,向发送器312输出复用后的复用信号。发送器312经由发送天线313发送从复用部311输出的复用信号。通过中继站 121和中继站122接收在由发送器312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导频信号(BS)。通过中继站121接收在由发送器312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分配信息(BS-RNl)和分配信息 (RNl-MS) ο通过中继站122接收在由发送器312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分配信息(BS-RN2) 和分配信息(RN2-MS)。通过中继站121接收在由发送器312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DL 数据(MSl)和DL数据(MS2)。通过中继站122接收在由发送器312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DL数据(MS3)和DL数据(MS4)。(基站的上行链路的相关处理)接着,说明基站110中的向核心网络101转送来自各移动站的数据的上行链路 (UL =Up Link)的相关处理。在接收器3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从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 发送的各导频信号、以及以核心网络101为目的地的来自移动站131 134的各UL数据。
在各导频信号中包含从中继站121发送的导频信号(RNl)、以及从中继站122发送的导频信号(RN2)。在各UL数据中包含来自移动站131的UL数据(MSl)、来自移动站132 的UL数据(MS2)、来自移动站133的UL数据(MS3)以及来自移动站134的UL数据(MS4)。 接收器302向分离部303输出接收到的各导频信号和各UL数据。分离部303向S^测定部314输出从接收器302输出的各导频信号。并且,分离部303向数据CH解码部316输出从接收器302输出的各UL数据。S^测定部314根据从分离部303输出的各导频信号,测定第2无线区间103的各 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扰比)。具体而言,S^测定部314根据导频信号 (RNl)测定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WR(BS-RNl)。并且,S^测定部314根据导频信号(RN2)测定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的SIR(BS_RN2)。S^测定部314向UL调度器315输出表示所测定的各S^的各CQI。在各CQI中包含表示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S^(BS-RNl)的CQI (BS-RNl)、以及表示基站110与中继站 122 之间的 S^(BS-RN2)的 CQI (BS-RN2)。控制CH解码部304向UL调度器315输出解码后的各代表值。在控制CH解码部 304输出的各代表值中包含表示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各SIR的各CQI的代表值(RNl-MS)、以及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134之间的各CQI的代表值(RN2-MS)。UL调度器315根据从控制CH解码部304输出的各代表值和从S^测定部314输出的各CQI分配无线资源。具体而言,UL调度器315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134 之间的4个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并且,除了各CQI的代表值和CQI以外,UL调度器315也可以根据中继站121、122 和移动站131 134的ID信息、移动站131 134的各业务信息和各QoS信息等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UL调度器315向控制CH生成部306输出表示对各无线路径分配的各无线资源的各分配信息。在UL调度器315输出的分配信息中包含分配信息(BS-RNl)、分配信息 (RNl-MS)、分配信息(BS-RN2)以及分配信息(RN2-MS)。控制CH生成部306在控制CH中配置从UL调度器315输出的各分配信息。控制 CH生成部306向复用部311输出在控制CH中配置的各分配信息。通过发送器312向中继站121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306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l)和分配信息(RN1-MQ。通过发送器312向中继站122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306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2)和分配信息 (RN2-MS)。数据CH解码部316对从分离部303输出的各UL数据进行解码。数据CH解码部 316向UL缓存317输出解码后的各UL数据。UL缓存317存储从数据CH解码部316输出的各UL数据。IP发送部318读出存储在UL缓存317中的各UL数据,向核心网络101发送所读出的各UL数据。(中继站的结构)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中继站的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中继站121(参照图1) 具有接收天线401、接收器402、分离部403、控制CH解码部404、DL调度器405、控制CH生成部406、接收天线407、接收器408、分离部409、S^测定部410、CQI生成部411、控制CH生成部412、复用部413、发送器414、发送天线415、控制CH解码部416。并且,中继站121具有数据CH解码部417、数据CH生成部418、导频生成部419、 复用部420、发送器421、发送天线422、S^测定部423、UL调度器424、数据CH解码部425、 数据CH生成部426、导频生成部427。这里,对中继站121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中继站 122的结构也同样。接收天线401、接收器402、控制CH解码部404和S^测定部423是取得中继站 121 (本站)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各通信品质的取得单元。DL调度器405和UL调度器 424是计算由取得单元取得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的计算单元。控制CH生成部412、发送器414和发送天线415是向基站110发送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代表值的发送单元。接收天线407、接收器408和控制CH解码部416是从基站110接收分配信息的接收单元,该分配信息表示由基站Iio根据由发送单元发送的代表值分配的无线资源。DL调度器405和UL调度器4M是对移动站131、132分配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单元。(中继站的下行链路的相关处理)首先,说明中继站121中的向各移动站转送来自核心网络101的数据的下行链路的相关处理。接收器402经由接收天线401接收从移动站131和移动站132发送的各信号。在接收器4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 CQI (RNl-MSl)、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CQI (RN1-MS2)。接收器402向分离部 403输出接收到的各CQI。分离部403向控制CH解码部404输出从接收器402输出的各CQI。控制CH解码部404对从分离部403输出的各CQI进行解码,向DL调度器405输出解码后的各CQI。DL调度器405计算从控制CH解码部404输出的CQI (RNl-MSl)和CQI (RN1-MS2) 的代表值(RNl-MS)。例如,DL调度器405计算CQI (RNl-MSl)和CQI (RN1-MS2)的最大值、 最小值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RN1-MS)。DL调度器405向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计算出的代表值(RNl-MS)。并且,DL调度器405从控制CH解码部416取得根据向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计算出的代表值(RNl-MS)的结果而从基站110发送的分配信息(RNl-MS)。DL调度器405根据所取得的分配信息(RNl-MS)和从控制CH解码部404输出的CQI (RNl-MSl)和CQI (RN1-MS2), 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具体而言,DL调度器405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并且,除了各CQI的代表值和CQI以外,DL调度器405也可以根据移动站131、132的ID信息、移动站131、132的各业务信息和各QoS信息等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DL调度器405向控制CH生成部406和数据CH生成部418输出表示对各无线路径分配的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RNl-MSl)和分配信息(RN1-MS2)。分配信息(RNl-MSl) 是表示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 (RN1-MS2)是表示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控制CH生成部406在控制CH中配置从DL调度器405输出的各分配信息,向复用部420输出在控制CH中配置的各分配信息。通过发送器421向移动站131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406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通过发送器421向移动站132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406输出的分配信息(RN1-MS2)。接收器408经由接收天线407接收从基站110发送的各信号。在接收器408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从基站110发送的导频信号(BS)和分配信息(RNl-MS)。并且,在接收器 408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DL数据(MSl)和DL数据(MS2)。接收器408向分离部409输出接收到的导频信号(BS)、分配信息(RNl-MS)和各DL数据。分离部409向WR测定部410输出从接收器408输出的导频信号(BS)。并且,分离部409向控制CH解码部416输出从接收器408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并且,分离部 409向数据CH解码部417输出从接收器408输出的各DL数据。S^测定部410根据从分离部409输出的导频信号(BS),测定基站110与中继站 121之间的SIR(BS-RNl)。SIR测定部410向CQI生成部411通知所测定的SIR(BS-RNl)。CQI生成部411生成表示从SIR测定部410通知的SIR(BS-RNl)的CQI (BS-RNl)。 CQI生成部411向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所生成的CQI (BS-RNl)。控制CH生成部412在控制CH中配置从DL调度器405输出的代表值(RNl-MS) 和从CQI生成部411输出的CQI (BS-RNl),向复用部413输出在控制CH中配置的代表值 (RNl-MS)和CQI (BS-RNl)。通过发送器414向基站110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的代表值(RNl-MS)禾Π CQI (BS-RNl)。复用部413对从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的代表值(RNl-MS)和CQI (BS-RNl)、从数据CH生成部似6输出的各UL数据、从导频生成部427输出的导频信号(RNl)进行复用。复用部413向发送器414输出复用后的复用信号。发送器414经由发送天线415向基站110 发送从复用部413输出的复用信号。控制CH解码部416对从分离部409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和分配信息 (BS-RNl)进行解码。控制CH解码部416向DL调度器405输出解码后的分配信息(RNl-MS), 向数据CH解码部417输出解码后的分配信息(BS-RNl)。数据CH解码部417根据从控制CH解码部416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l),对从分离部409输出的各DL数据进行解码。数据CH解码部417中的解码也可以使用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各移动站的ID信息、数据CH的比特数等的信息。例如通过下行链路的控制CH 从基站110通知这些信息。数据CH解码部417向数据CH生成部418输出解码后的各DL 数据。数据CH生成部418根据从DL调度器405输出的分配信息,在无线资源中配置从数据CH解码部417输出的各DL数据,向复用部420输出在无线资源中配置的各DL数据。例如,数据CH生成部418在从DL调度器405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中配置从数据CH解码部417输出的DL数据(MSl)。由此,通过分配信息(RNl-MSl) 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向移动站131发送DL数据(MSl)。并且,数据CH生成部418在从DL调度器405输出的分配信息(RN1-MS2)所表示的无线资源中配置从数据CH解码部417输出的DL数据(MS2)。由此,通过分配信息(RN1-MS2) 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向移动站132发送DL数据(MS2)。导频生成部419生成导频信号(RNl)并输出到复用部420。复用部420对从控制 CH生成部406输出的各分配信息、从数据CH生成部418输出的各DL数据、从导频生成部
11419输出的导频信号(RNl)进行复用,输出到发送器421。发送器421经由发送天线422向移动站131和移动站132发送从复用部413输出的复用信号。通过移动站131和移动站132接收在由发送器421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导频信号(RNl)。通过移动站131接收在由发送器421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分配信息 (RNl-MSl) ο通过移动站132接收在由发送器421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分配信息 (RN1-MS2)。通过移动站131接收在由发送器421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DL数据(MSl)。 通过移动站132接收在由发送器421发送的复用信号中包含的DL数据(MS2)。(中继站的上行链路的相关处理)接着,说明基站110中的向核心网络101转送来自各移动站的数据的上行链路的相关处理。在接收器4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从移动站131和移动站132发送的各导频信号、以及以核心网络101为目的地的来自各移动站的各UL数据。在各导频信号中包含从移动站131发送的导频信号(MSl)、以及从移动站132发送的导频信号(MS2)。在各UL数据中包含从移动站131发送的UL数据(MSl)、以及从移动站 132发送的UL数据(MS2)。接收器402向分离部403输出接收到的各导频信号和各UL数据。分离部403向S^测定部423输出从接收器402输出的各导频信号。并且,分离部403向数据CH解码部425输出从接收器402输出的各UL数据。SIR测定部423根据从分离部403输出的各导频信号,测定第2无线区间103的各 SIR。具体而言,S^测定部423根据导频信号(MSl)测定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 SIR(RNl-MSl)。并且,S^测定部423根据导频信号(MS2)测定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 SIR(RN1-MS2)。S^测定部423向UL调度器似4输出表示所测定的各SIR的各CQI。在WR测定部423输出的各CQI中包含表示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SIR的CQI (RNl-MSl)、以及表示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SIR的CQI (RN1-MS2)。控制CH解码部416向UL调度器4M输出解码后的分配信息(RNl-MS)。UL调度器似4计算从WR测定部423输出的CQI (RNl-MSl)和CQI (RN1-MS2)的代表值(RNl-MS)。例如,UL调度器424计算CQI (RNl-MSl)和CQI (RN1-MS2)的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RN1-MS)。UL调度器424向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计算出的代表值(RNl-MS)。并且,UL调度器似4从控制CH解码部416取得根据向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计算出的代表值(RNl-MS)的结果而从基站110发送的分配信息(RN1-MS)。UL调度器似4根据所取得的分配信息(RNl-MS)和从WR测定部423输出的CQI (RNl-MSl)和CQI (RN1-MS2), 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具体而言,UL调度器4M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并且,除了各CQI的代表值和CQI以外,UL调度器似4也可以根据移动站131、132的ID信息、移动站131、132的各业务信息和各QoS信息等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UL调度器424向控制CH生成部406输出表示对各无线路径分配的各无线资源的各分配信息。在UL调度器4M输出的各分配信息中包含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分配信息(RNl-MSl)、以及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分配信息(RN1-MS2)。控制CH生成部412在控制CH中配置从UL调度器似4输出的代表值(RNl-MS) 和从CQI生成部411输出的CQI (BS-RNl),向复用部413输出在控制CH中配置的各分配信息。通过发送器414和发送天线415向基站110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412输出的代表值 (RNl-MS)禾口 CQI(BS-RNl)。控制CH生成部406在控制CH中配置从UL调度器似4输出的各分配信息,向复用部420输出所配置的各分配信息。通过发送器421向移动站131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406 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通过发送器421向移动站132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406输出的分配信息(RN1-MS2)。数据CH解码部425根据从UL调度器似4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和分配信息 (RN1-MS2),对从分离部403输出的各UL数据进行解码。数据CH解码部425向数据CH生成部4 输出解码后的各UL数据。数据CH生成部似6根据从UL调度器似4输出的各分配信息,在无线资源中配置从数据CH解码部425输出的各UL数据。具体而言,数据CH生成部似6对从UL调度器似4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分配从数据CH解码部425输出的UL数据(MSl)。并且,数据CH生成部似6对从UL调度器似4输出的分配信息(BS-RN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分配从数据CH解码部425输出的UL数据(MS2)。数据CH生成部426向复用部 413输出在数据CH中配置的各UL数据。通过发送器414向基站110发送从数据CH生成部 4 输出的各UL数据。(移动站的结构)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移动站的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移动站131 (参照图1) 具有接收天线501、接收器502、分离部503、S^测定部504、CQI生成部505、控制CH生成部506、复用部507、发送器508、发送天线509、控制CH解码部510、数据CH解码部511、DL 缓存512、数据处理部513。并且,移动站131具有导频生成部514、UL缓存515、数据CH生成部516。这里, 对移动站131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移动站132 134的各结构也同样。(移动站的下行链路的相关处理)首先,说明移动站131中的接收来自核心网络101的数据的下行链路的相关处理。 接收器502经由接收天线501接收从中继站121发送的各信号。在接收器5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从中继站121发送的导频信号(RNl)。并且, 在接收器5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分配信息(RNl-MSl)。并且,在接收器502接收的各信号中包含DL数据(MSl)。接收器502向分离部503输出接收到导频信号(RNl)、分配信息 (RNl-MSl)禾口 DL 数据(MSl)。分离部503向WR测定部504输出从接收器502输出的导频信号(RNl)。并且,分离部503向控制CH解码部510输出从接收器502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并且,分离部503向数据CH解码部511输出从接收器502输出的DL数据(MSl)。S^测定部504根据从分离部503输出的导频信号(RNl),测定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SIR(RNl-MSl)。S^测定部504向CQI生成部505通知所测定的 SIR(RNl-MSl)。CQI生成部505向控制CH生成部506输出表示从SIR测定部504通知的 SIR(RNl-MSl)的 CQI (RNl-MSl)。控制CH生成部506在控制CH中配置从SIR测定部504输出的CQI (RNl-MSl),向复用部507输出在控制CH中配置的CQI (RNl-MSl)。通过发送器508向中继站121发送从控制CH生成部506输出的CQI (RNl-MSl)。复用部507对从控制CH生成部506输出的CQI (RNl-MSl)、从数据CH生成部516 输出的各UL数据、从导频生成部514输出的导频信号(MSl)进行复用。复用部507向发送器508输出复用后的复用信号。发送器508经由发送天线509向中继站121发送从复用部 507输出的复用信号。控制CH解码部510对从分离部503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进行解码,向数据 CH解码部511输出解码后的分配信息(RNl-MSl)。数据CH解码部511根据从控制CH解码部510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对从分离部503输出的DL数据(MSl)进行解码。数据 CH解码部511向DL缓存512输出解码后的DL数据(MSl)。DL缓存512存储从数据CH解码部511输出的DL数据(MSl)。数据处理部513读出存储在DL缓存512中的DL数据(MSl),进行读出的DL数据(MSl)的各种处理。(移动站的上行链路的相关处理)接着,说明移动站131中的向核心网络101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的相关处理。导频生成部514生成导频信号(MSl)并输出到复用部507。数据处理部513生成以核心网络101为目的地的UL数据(MSl),向UL缓存515输出所生成的UL数据(MSl)。UL缓存515存储从数据处理部513输出的UL数据(MSl)。控制CH解码部510向数据CH生成部516输出分配信息(RNl-MSl)。数据CH生成部516在从控制CH解码部510输出的分配信息(RNl-MS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中配置存储在UL缓存515中的UL数据(MSl)。数据CH生成部516向复用部507 输出配置在无线资源中的UL数据(MSl)。通过发送器508向中继站121发送从数据CH生成部516输出的UL数据(MSl)。(通信系统的动作例)图6是示出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的动作例的顺序图。这里,说明通信系统100中的基站110、中继站121和移动站131、132的下行链路的动作。首先,移动站131测定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SIR(RNl-MSl)(步骤S601)。接着,移动站131向中继站121发送表示由步骤S601测定的SIR(RNl-MSl) 的CQI(RNl-MSl)(步骤S602)。接着,移动站132测定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 SIR(RN1-MS2)(步骤 S603)。接着,移动站132向中继站121发送表示由步骤S603测定的SIR(RN1-MS2)的 CQI (RN1-MS2)(步骤S604)。接着,中继站121计算由步骤S602发送的CQI (RNl-MSl)和由步骤S604发送的CQI (RN1-MS2)的代表值(RNl-MS)(步骤S605)。接着,中继站121向基站110发送由步骤S604计算出的代表值(RNl-MS)(步骤 S606)。接着,中继站121测定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SIR(BS-RNl)(步骤S607)。接着,中继站121向基站110发送表示由步骤S607测定的S^(BS-RNl)的CQI (BS-RNl)(步骤 S608)。接着,基站110根据由步骤S606发送的代表值(RNl-MS)和由步骤S608发送的 CQI (BS-RNl),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步骤S609)。在步骤S609中,分别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这2个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基站110还接收来自中继站122(参照图1)的代表值 (RN2-MS)和CQI (BS-RN2)。在步骤S609中,基站110以不与向中继站122侧分配的无线资源发生干扰的方式,分别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 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接着,基站110向中继站121发送表示由步骤S609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BS-RNl)(步骤S610)。接着,基站110向中继站121发送各DL数据(步骤S611)。在步骤 S611中,发送以移动站131为目的地的DL数据(MSl)和以移动站132为目的地的DL数据 (MS2)。并且,在步骤S611中,使用由步骤S609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各DL数据。接着,基站110向中继站121发送分配信息(RNl-MS)(步骤S612)。在步骤S612 中发送的分配信息(RNl-MS)是表示由步骤S609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接着,中继站121进行由步骤S612发送的分配信息(RNl-MS)所表示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步骤S613)。在步骤S613中,分配信息(RNl-MS)所表示的各无线资源分别被分配给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无线路径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无线路径。接着,中继站121向移动站131发送表示由步骤S613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RNl-MSl)(步骤S614)。接着,中继站121向移动站131发送由步骤S611发送的DL数据 (MSl)(步骤S615)。在步骤S615中,使用由步骤S613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DL数据。接着,中继站121向移动站132发送表示由步骤S613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RN1-MS2)(步骤S616)。接着,中继站121向移动站132发送由步骤S611发送的DL数据 (MS2)(步骤S617),结束一系列的动作。在步骤S617中,使用由步骤S613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DL数据。这里,说明了通信系统100中的基站110、中继站121和移动站131、132的下行链路的动作,但是,在基站110、中继站122和移动站133、134之间也进行相同的下行链路的动作。图7是示出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的动作例的顺序图。这里,说明通信系统100中的基站110、中继站121和移动站131、132的上行链路的动作。首先,移动站131向中继站 121发送导频信号(MSl)(步骤S701)。接着,中继站121根据由步骤S701发送的导频信号(MSl),测定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SIR(RNl-MSl)(步骤S702)。接着,移动站132向中继站121发送导频信号 (MS2)(步骤 S703)。接着,中继站121根据由步骤S703发送的导频信号(MS2),测定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SIR(RN1-MS》(步骤S704)。接着,中继站121计算表示由步骤S702和步骤S702测定的各SIR的各CQI的代表值(RNl-MS)(步骤S705)。接着,中继站121向基站 110发送由步骤S704计算出的代表值(RNl-MS)(步骤S706)。接着,中继站121向基站110发送导频信号(RNl)(步骤S707)。接着,基站110根据由步骤S707发送的导频信号(RNl),测定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SIR(BS-RNl)(步骤 S708)。接着,基站110根据由步骤S706发送的代表值(RN1-MQ和表示由步骤S708测定的S^的CQI (BS-RNl),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步骤S709)。在步骤S709中,分别对基站110 与中继站12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基站110还接收来自中继站122的代表值(RN2-MS)和 CQI(BS-RN2)。在步骤S709中,基站110以不与向中继站122侧分配的无线资源发生干扰的方式,分别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接着,基站110向中继站121发送分配信息(BS-RNl)和分配信息(RN1-MS)(步骤 S710)。在步骤S710中发送的分配信息(BS-RNl)是表示由步骤S709对基站110与中继站 12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RNl-MS)是表示由步骤S709 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接着,中继站121对由步骤S710发送的分配信息(RNl-MS)所表示的无线资源进行分配(步骤S711)。在步骤S711中,分配信息(RN1-MQ所表示的各无线资源分别被分配给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这2个无线路径。接着,中继站121向移动站131发送表示由步骤S711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RNl-MSl)(步骤S7U)。在步骤S712中,发送表示由步骤S711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 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接着,中继站121向移动站132发送表示由步骤S711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RN1-MS2)(步骤S7i;3)。在步骤S713中,发送表示由步骤S711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 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接着,移动站131向中继站121发送UL数据(MSl)(步骤S714)。在步骤S714中, 通过由步骤S712向移动站131发送的分配信息(RNl-MS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从移动站 131发送UL数据(MSl)。接着,中继站121向基站110发送由步骤S714发送的来自移动站131的UL数据 (MSl)(步骤S715)。在步骤S715中,通过由步骤S710从基站110发送的分配信息(BS-RNl) 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发送UL数据(MSl)。接着,移动站132向中继站121发送UL数据(MS2)(步骤S716)。在步骤S716中, 通过由步骤S713向移动站132发送的分配信息(RNl-MS》所表示的无线资源,从移动站 132发送UL数据(MS2)。接着,中继站121向基站110发送由步骤S716发送的来自移动站132的UL数据 (MS2)(步骤S717),结束一系列的动作。在步骤S717中,通过由步骤S710发送的分配信息 (BS-RNl)所表示的无线资源,发送UL数据(MS2)。这里,说明了通信系统100中的基站110、中继站121和移动站131、132的上行链路的动作,但是,在基站110、中继站122和移动站133、134之间也进行相同的上行链路的动
16作。(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具体例)图8是示出图2所示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在图8中,对与图2所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如图8所示,这里,对将图2所示的无线资源 210分割为无线资源#1 #10的情况进行说明(参照图9 图16)。图9是示出中继站(RNl)接收的CQI的具体例的图。图9示出中继站121从各移动站接收的各CQI。CQI910是中继站121从移动站131接收的CQI (RNl-MSl)。CQI920是中继站121从移动站132接收的CQI (RN1-MS2)。CQI910所示的各值表示移动站131测定的无线资源#1 #10中的各SIR。CQI920 所示的各值表示移动站132测定的无线资源#1 #10中的各SIR。这样,中继站121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各SIR。这里,简化示出各SIR的值,值越大,通信品质越好(在图10 图13中也同样)。图10是示出中继站(RNl)计算的代表值的具体例的图。在图10中,对与图9所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图10所示的代表值1010是中继站121计算出的CQI910和CQI920的代表值(RNl-MS)。这里,中继站121计算CQI910和CQI920的最大值作为代表值(RNl-MS)。例如,在无线资源#1中,计算SIR(5)和SIR(3)中最大的SIR(5)作为代表值 (RNl-MS)。并且,在无线资源#5中,计算SIR(6)和SIR(7)中最大的SIR(7)作为代表值 (RNl-MS) ο图11是示出中继站(RN2)接收的CQI的具体例的图。图11示出中继站122从各移动站接收的各CQI的具体例。CQI1110是中继站122从移动站133接收的CQI (RN2-MS3)。 CQI1120是中继站122从移动站1;34接收的CQI (RN2-MS4)。CQI1110所示的各值表示移动站133测定的无线资源#1 #10中的各SIR。 CQI1120所示的各值表示移动站134测定的无线资源#1 #10中的各SIR。这样,中继站 122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各SIR。图12是示出中继站(RN2)计算的代表值的具体例的图。在图12中,对与图11所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图12所示的代表值1210是中继站122计算出的CQI1110禾口 CQI1120的代表值(RN2-MS)。这里,中继站122计算CQI1110和CQI1120 的最大值作为代表值(RN2-MS)。例如,在无线资源#1中,计算SIR(2)和SIR(I)中最大的SIR(2)作为代表值 (RN2-MS)。并且,在无线资源#5中,计算SIR(2) ^P SIR(3)中最大的SIR(3)作为代表值 (RN2-MS)。图13是示出基站接收的代表值和CQI的具体例的图。在图13中,对与图10或图 12所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图13示出基站110从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接收的各代表值和各CQI的具体例。CQI1310是基站110从中继站121接收的CQI (BS-RNl)。代表值1010 (参照图10) 是基站110从中继站121接收的代表值(RNl-MS)。CQI1320是基站110从中继站122接收的 CQI (BS-RN2)。代表值1210 (参照图12)是基站110从中继站122接收的代表值(RN2-MS)。图14是示出基站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图14示出基站110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基站110根据图13所示的代表值和CQI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图14的值“1”和“0”表示是否针对该无线区间分配无线资源(在图15、图16中也同样)。分配信息1410是表示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BS-RN1)。如分配信息1410所示,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1、#2。从基站110向中继站121发送分配信息1410。分配信息1420是表示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BS-RN2)。如分配信息1420所示,对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6 #8。从基站110向中继站122发送分配信息1420。分配信息1430是表示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RNl-MS)。如分配信息1430所示,对中继站121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3 #5。从基站110向中继站121发送分配信息1430。分配信息1440是表示对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134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RN2-MS)。如分配信息1440所示,对中继站122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9、#10。从基站110向中继站122发送分配信息1440。基站110进行分配,以使得在第1无线区间102和第2无线区间103中各中继站和各移动站能够使用具有良好CQI的无线资源。这里,认为中继站121、122接收的数据CH 的信息量与中继站121、122发送的数据CH的信息量大致相等,所以,也可以结合进行中继的数据CH的信息量来调整要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数量。例如,在对中继站121分配的第1无线区间102的无线资源的CQI高、第2无线区间103的无线资源的CQI低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使得对第2无线区间103分配更多的无线资源。图15是示出中继站(RNl)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图15示出中继站121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中继站121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从基站110发送的分配信息1430 (参照图 14)所表示的无线资源#3 #5。分配信息1510是表示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RNl-MSl)。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3、 #4。中继站121使用无线资源#3、#4与移动站131进行通信。分配信息1520是表示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RN1-MS2)。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5。 中继站121使用无线资源#5与移动站132进行通信。图16是示出中继站(RN2)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的图。图16示出中继站122进行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具体例。中继站122对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之间以及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4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从基站110发送的分配信息1440(参照图 14)所表示的无线资源#9、#10。分配信息1610是表示对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RN2-MS3)。对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3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10。 中继站122使用无线资源#10与移动站133进行通信。
分配信息1620是表示对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4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RN2-MS4)。对中继站122与移动站134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9。 中继站122使用无线资源#9与移动站134进行通信。(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其他例1)在通信系统100中,各中继站也可以发送无线资源#1 #10中的一部分无线资源中的各CQI的代表值。例如,在图10中,中继站121计算无线资源#1 #10中的各CQI中 SIR较高的无线资源#3 #6的各CQI的代表值。具体而言,中继站121的DL调度器405计算无线资源#3 #6中的各CQI的代表值“7、7、7、6”。然后,DL调度器405通过发送器414向基站110发送计算出的各CQI的代表值。由此,能够使向基站110发送的代表值的信息量为4/10。并且,优先选择无线资源 #1 #10中的S^较高的无线资源,由此,能够通过基站110分配S^较高的无线资源。并且,DL调度器405通过发送器414向基站110通知选择出的无线资源#3 #6。 基站110的DL调度器305在从中继站121通知的无线资源(例如无线资源#3 #6)的范围内,对中继站121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对中继站121的DL调度器405和基站110的DL调度器305进行了说明,但是,中继站121的UL调度器似4和基站110的UL调度器315也同样。并且,在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也进行同样的动作。(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其他例2)在通信系统100中,中继站121和中继站122也可以关于无线资源#1 #10分别计算各CQI的代表值,进而计算所计算出的各代表值的代表值。例如,在图10中,中继站 121的DL调度器405计算无线资源#1 #10中的各CQI的代表值“5、6、7、7、7、6、5、4、3、 2”。然后,DL调度器405计算所计算出的各代表值的平均值“5. 2”。然后,DL调度器 405通过发送器414向基站110发送各代表值的平均值“5. 2”。由此,能够使向基站110发送的代表值的信息量为1/10。对中继站121的DL调度器405和基站110的DL调度器305进行了说明,但是,中继站121的UL调度器似4和基站110的UL调度器315也同样。并且,在基站110与中继站122之间也进行同样的动作。(CQI的信息量的削减效果)接着,对由通信系统100实现的CQI的信息量的削减效果进行说明。首先,对与通信系统100不同的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充分公开分别对基站与各中继站之间的区间以及各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区间进行调度的具体顺序。因此,这里,对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简单导出的调度进行研究。并且,设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相同。并且,设基站与各中继站之间的区间为第1 无线区间,各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区间为第2无线区间。各移动站取得第2无线区间的CQI并发送到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各移动站的第 2无线区间的CQI后,使用第1无线区间转送到基站。并且,中继站取得第1无线区间的CQI 并发送到基站。在基站中,接收各移动站的第2无线区间的CQI和各中继站的第1无线区间的CQI,根据这些所有CQI进行第1无线区间和第2无线区间双方的调度。
将全部系统频带分割为N个子波段(无线资源),将发送一个子波段的CQI所需要的比特数定义为^3it,将基站进行调度的移动站的数量定义为K,将基站进行调度的中继站的数量定义为M。该情况下,通过第1无线区间向基站发送的CQI的比特数中与第1无线区间有关的比特数为5XNXM[bit],与第2无线区间有关的比特数为5XNXK[bit]。特别地,假设移动站的数量K为系统的最大容量的较大数值,所以,第2无线区间的CQI的比特数非常多。这样,在该调度顺序中,向基站发送大量CQI。因此,在收容多个移动站的蜂窝基站中,CQI的信息量的增加特别成为问题。接着,对通信系统100的CQI的信息量的一例进行研究。在通信系统100中,中继站121、122(以下称为“各中继站”)根据来自所连接的移动站131 134(以下称为“各移动站”)的各CQI,计算第2无线区间103的代表性的CQI,发送到基站110。代表性的CQI例如是各CQI中最高的CQI、各CQI的平均值、各CQI中最低的CQI 等。基站110从所连接的各中继站接收第2无线区间103的代表性的CQI和第1无线区间 102的CQI。然后,基站110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调度),以使得在各个无线区间中使用的无线资源彼此不发生干扰。各中继站使用由基站110分配给本站的第1无线区间102的无线资源,接收来自基站110的信号。然后,各中继站使用分配给本站的第2无线区间103的无线资源,向各移动站发送来自基站110的信号。第2无线区间103的各移动站的各CQI仅各中继站知道, 所以,各中继站的调度器判断并决定如何对各移动站分配第2无线区间103的无线资源。该情况下,例如,通过第1无线区间102向基站110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CQI的比特数为5XNXM[bit]。因此,能够使通过第1无线区间102向基站110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CQI的比特数从上述其他调度顺序的5XNXK[bit]削减为 5XNXM[bit]。各中继站的数量M远远少于各移动站的数量K,所以,可知通过第1无线区间102 向基站Iio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CQI的比特数大幅削减。这样,各中继站计算第2无线区间103的代表性的CQI并发送到基站110,由此,能够大幅削减由基站110接收的CQI的信息量。并且,在通信系统100中,各中继站也可以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各CQI (参照图 9 图12),发送多个无线资源中的一部分无线资源中的各CQI的代表值。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从各中继站向基站110发送的CQI的信息量。这样,在各中继站中缩小第2无线区间103所需要的无线资源,向基站110发送缩小后的无线资源中的各CQI的代表值。例如,在各中继站将第2无线区间103所需要的无线资源缩小为一半的情况下,向基站110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CQI的比特数为5XN/2XM[bit]。此时,假设为了向基站110通知各中继站缩小的无线资源的信息而使用N比特,追加的反馈信息量也停留在NXM[bit]。因此,能够使通过第1无线区间102向基站110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CQI的比特数从上述其他调度顺序的5XNXK[bit]削减为5XN/2XM+NXM[bit]。如上所述,各中继站的数量M远远少于各移动站的数量K,所以,可知通过第1无线区间102向基站110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CQI的比特数大幅削减。并且,各中继站也可以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各CQI (参照图9 图12),关于多个无线资源分别计算各CQI的代表值,进而计算所计算出的各代表值的代表值。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从各中继站向基站110发送的通信品质的信息量。这样,各中继站向基站110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CQI不是每个无线资源的CQI,而是全部无线资源的代表值(例如平均值)。在基站110中,没有得到每个无线资源的CQI,所以,根据全部无线资源的代表值分配第2无线区间103的无线资源。另一方面,各中继站具有第2无线区间103的各移动站中的每个无线资源的CQI, 所以,能够按照无线资源对最佳的移动站分配由基站110分配的第2无线区间103的无线资源。因此,能够使通过第1无线区间102向基站110发送的与第2无线区间103有关的 CQI的比特数从上述其他调度顺序的5XNXK[bit]削减为5XM[bit]。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公开的中继站、中继方法、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通过基站进行在第1无线区间和第2无线区间中各中继站利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由此, 能够以彼此不会发生干扰的方式高效地对各中继站分配无线资源。并且,关于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向基站发送代表值,并利用中继站向各移动站分配从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由此,能够削减从中继站向基站发送的通信品质的信息量。并且,通过中继站对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由此,能够降低基站中的调度的处理负担。并且,在进行从基站朝向各移动站的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接收从各移动站发送的各通信品质。由此,能够在中继站中取得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并且,在进行从各移动站朝向基站的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接收从各移动站发送的各导频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各导频信号测定各通信品质。由此,能够在中继站中取得中继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并且,中继站也可以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各通信品质(参照图9 图12),发送多个无线资源中的一部分无线资源中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从中继站向基站发送的通信品质的信息量。并且,中继站也可以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各通信品质(参照图9 图12),关于多个无线资源分别计算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进而计算所计算出的各代表值的代表值。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从中继站向基站发送的通信品质的信息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测定SIR作为各无线区间的通信品质、并使用CQI作为表示所测定的SIR的品质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通信品质和品质信息的形式不限于SIR和CQI。
2权利要求
1.一种中继站,其对基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该中继站的特征在于具有取得单元,其取得本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 计算单元,其计算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 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基站发送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代表值; 接收单元,其从所述基站接收分配信息,该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基站根据由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代表值分配的无线资源;以及分配单元,其对所述各移动站分配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无线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从所述基站向所述各移动站的下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所述取得单元接收从所述各移动站发送的所述各通信品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从所述各移动站向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的通信的情况下,所述取得单元接收从所述各移动站发送的各导频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各导频信号测定所述各通信品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单元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所述各通信品质,所述发送单元关于所述多个无线资源中的一部分无线资源发送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代表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单元取得多个无线资源中的所述各通信品质,所述计算单元关于所述多个无线资源分别计算所述代表值,计算所计算出的各代表值的代表值,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各代表值的代表值。
6.一种中继方法,该中继方法由对基站与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站实现,该中继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取得步骤,取得本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 计算步骤,计算由所述取得步骤取得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 发送步骤,向所述基站发送由所述计算步骤计算出的代表值; 接收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分配信息,该分配信息表示由所述基站根据由所述发送步骤发送的代表值分配的无线资源;以及分配步骤,对所述各移动站分配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无线资源。
7.一种基站,其通过中继站的中继与各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该基站的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其从所述中继站接收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分配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代表值对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以及发送单元,其向所述中继站发送表示由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8.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由通过中继站的中继与各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实现,该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接收步骤,从所述中继站接收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分配步骤,根据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代表值对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以及发送步骤,向所述中继站发送表示由所述分配步骤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
9.一种通信系统,其通过中继站的中继在基站与各移动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基站,其从所述中继站接收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 根据接收到的代表值对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 中继站,其对所述各移动站分配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以及多个移动站,其通过由所述中继站分配的无线资源,进行与所述中继站之间的无线通
10. 一种通信方法,通过中继站的中继在基站与各移动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取得步骤,所述中继站取得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 第1发送步骤,所述中继站向所述基站发送由所述取得步骤取得的代表值; 第1分配步骤,所述基站根据由所述第1发送步骤发送的代表值对所述中继站与所述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第2发送步骤,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站发送表示由所述第1分配步骤分配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以及第2分配步骤,所述中继站对所述各移动站分配由所述第2发送步骤发送的分配信息所表示的无线资源。
全文摘要
中继站(121、122)对基站(110)与移动站(131~134)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中继站(121)取得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各通信品质。并且,中继站(121)计算所取得的各通信品质的代表值,向基站(110)发送计算出的代表值。基站(110)根据由中继站(121)发送的代表值,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132)之间的无线路径分配无线资源。中继站(121)对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1)之间以及中继站(121)与移动站(132)之间的各无线路径分配由基站(110)分配的无线资源。
文档编号H04W72/04GK102349322SQ20098015806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
发明者关宏之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