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989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基座,供配合 一无线通讯装置使用,以整合无线电话与有线电话的功能。
背景技术
无论是外观上渐趋轻、薄、短、小,或是功能上愈来愈多元化的优点,都使得无线电 话自从问世以来能一直持续受人们的欢迎。因此,便于携带而功能强大的手机等无线通讯 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代传统的有线电话而普及开来。然而,在例如住家、办公室等室内环境中,有线电话相较于无线电话所具有的相对 固定、可靠等特性使得它仍旧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企业中普遍使用的由电话总机及分机 所构成的电话系统中,以有线电话的形式设置于个人办公桌或会议室的座机式分机依旧受 人们的青睐。因此,在无线电话及有线电话各具有其优势,以及市场对于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 愈来愈趋多元化的的情况下,能否推出一种能够有效地整合无线电话及有线电话的功能的 产品,以满足竞争激烈的市场的所需,将是增加通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外,一般的无线电话如果要达成通话以及同时进行无线电话的其它操作功能, 例如一边接听电话、一边进行收发电子邮件,往往受到接听电话的同时不方便一边查看无 线电话屏幕等因素的限制,而需要额外连接耳机或使用扩音器等设备。然而,无线电话在一 般的状况下往往是不连接耳机而使用的,而扩音器在例如办公室等公开场合往往又不适合 使用。因此,为了在接电话的同时进行其它操作功能,使用者往往必须临时找出耳机并加以 连接,这对使用者而言是一种不便。此外,冗长而容易纠缠的耳机线往往也给使用者带来许 多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相较于先前技术,可以有效地整 合无线电话与有线电话的功能,而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相较于先前技术,藉由话筒 的设计可以更方便地在通话的同时对无线通讯装置进行其它功能操作。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供配合一无线通讯装置使用,包含底座、话筒及传输 装置。底座包含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供连接该无线通讯装置。话筒与底座连接。传输装 置设置于底座,无线通讯装置藉由传输装置选择性驱动话筒,以利用话筒进行通话。本发明的优点是当利用话筒进行通话时,可同时对无线通讯装置进行操作。


图IA为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IB为图IA所示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2A为图IA所示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实施例的底座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底座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输出控制装置及传输装置的设置的方块 图。符号说明
10底座
11无线通讯装置座
12话筒座
13按键
14电话线
15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
16充电装置
17通用序列总线
18乙太网络接口
20话筒
30输出装置
31显示灯
32扩音装置
33音源输出孔
40输出控制装置
50传输装置
60无线通讯装置
61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装置基 座可设置于室内的办公室、会议室、住家等处所。图IA为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IB则为图IA所示无线 通讯装置基座的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如图IA及图IB所示,此无线通讯装置基座 包含底座10、话筒20、输出装置30,以及设置于底座10内的输出控制装置40 (见图4)及传 输装置50 (见图4)。无线通讯装置60可设置于底座10上而与底座10连接。如图IA所示,无线通讯装置60包含显示装置61。无线通讯装置60用以收/发无 线通讯信号,以进行打电话、接电话等相关的无线通话功能,因此无线通讯装置60可以随 身携出室外使用。而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放置于底座10上而与之连接时,则可藉由无线通 讯装置60控制底座10,并可使用话筒20进行通话,藉此达到类似一般桌上型电话的功能。 在较佳实施例中,无线通讯装置60利用Wi-Fi、Wi-Max等无线通讯协议或采用第三代移动 通讯技术(3rd-generati0n,3G)来进行无线通信的行动电话。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61 为一触控式屏幕,使用者可藉由碰触显示装置61来控制无线通讯装置60的作动,例如藉以进行拨打电话、接听电话或查询通讯簿等其它相关功能。当无线通讯装置60与底座10连 接时,显示装置61相应地显示画面,例如使显示装置61显示一组数字按键,使得使用者可 以将显示装置61当成数字键盘来使用,藉以进行拨打电话的功能。此外,也可使显示装置 显示一组功能按键,以便于使用者进行例如设定底座10的状态等其它相关功能。再者,无 线通讯装置60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状态也可藉由显示装置61来显示。然而在其它实施 例中,无线通讯装置60可以具有不同结构,例如当无线通讯装置60设有按键时,可以藉由 按键来控制无线通讯装置60的作动,此时显示装置61可以是一般的非触控式屏幕。一般的无线通讯装置如果要达成通话以及同时进行无线通讯装置的其它操作功 能,往往需要藉助额外连接的耳机等设备,而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基座中的话筒20与无线 通讯装置60可以同时作动以达成同样的功能。换言之,当使用者利用话筒20进行通话时, 可同时对无线通讯装置60进行操作。因此,使用者可以一边使用话筒20接听电话,一边对 无线通讯装置60进行收发电子邮件、查询通讯簿以及功能设定等操作。此外,也可藉由无 线通讯装置对底座10进行控制,或经由底座10控制其它外部连结的外围装置。图2A为图IA所示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图2B则为图2A 所示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实施例的底座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底座10可设置于室内的办 公室、会议室、住家等处所。底座10 —方面可以提供无线通讯装置60 —个相对固定的放置 空间,另一方面可对放置于底座10上的无线通讯装置60进行充电、信号传输等其它扩充功 能。如图2A及图2B所示,底座10包含无线通讯装置座11及话筒座12,分别用来放置无线 通讯装置60及话筒20。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按键13 ;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 3所示,底座10上可以不设置按键13,此时可利用设置于底座10上的无线通讯装置60来 进行拨号等功能。使用按键13可对底座10或无线通讯装置60进行操作,以实现拨打电话 等功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与图1所示的话筒20之间藉由电话线14相连接;无 线通讯装置座11中设有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15,使得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放置于无线通讯 装置座11时,可与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15电连接,进而使无线通讯装置60藉由无线通讯 装置连接器15与底座10中的输出控制装置40 (见图4)及传输装置50 (见图4)等装置相 连接。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其它方式使无线通讯装置60及话筒20与底座10连接, 例如采用其它形式的有线连接接口,或采用蓝牙、红外线等无线连接接口进行连接。在本实 施例中,底座10利用外部连接电源进行供电;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电池或以其它 方式供电。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收/发无线通讯信号等通话相关的功能以外,收发电子邮件、 查询通讯簿以及功能设定等功能皆藉由无线通讯装置60来实现,使得底座10除了提供按 键13及话筒20以做为通话之用以外,仅作为一个类似于接口的装置使无线通讯装置60与 输出装置30等设备相连接。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底座10可以具有其它功能。如图IA及图I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0包含显示灯31、扩音装置32及 音源输出孔33。显示灯31设置于话筒20上,扩音装置32及音源输出孔33则设置于底座 10上。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其它方式设置输出装置,例如亦将显示灯31设置于底座 10上。音源输出孔33相对地输出音频信号,其中音源输出孔33可以为各种音频信号端子 (如耳机插头或RCA端子)的接口。显示灯31、扩音装置32及音源输出孔33可视状况搭 配或个别使用。例如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收到表示来电的无线通讯信号时,可使显示灯31及扩音装置32分别以灯光明灭及发出声响的方式来提醒使用者,而实现如同一般桌上型 电话的来电表示功能。又例如当使用者利用话筒20进行通话时,可藉由音源输出孔33外 接一扩音器,以达成声音放大的功能。图4为表示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基座的输出控制装置及传输装置的设置的方块 图。如图4所示,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放置于底座10而藉由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15与控制 装置40连接时,无线通讯装置60可藉由输出控制装置40来控制输出装置30以进行输出。 例如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收到表示来电的无线通讯信号时,可利用显示灯31及扩音装置32 分别以灯光和声音进行输出而达成来电表示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控制装置40为输 出装置30的驱动电路,对不同的输出装置30视需求分别加以驱动;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 输出控制装置40可以是芯片组等其它类型的电路。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放置于底座10而藉由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15与传输装置50 连接并收/发无线通讯信号时,无线通讯装置60可藉由传输装置50驱动话筒20,以利用话 筒20进行通话。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50是具有数字/模拟转换功能的芯片组,于无线 通讯装置60及话筒20之间进行数字/模拟信号的转换;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传输装置50 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电路。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控制装置40及传输装置50为两个独立 的装置;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两者可以为同一个装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包含充电装置16、通用序列总线17及乙太网络接口 18。如图4所示,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放置于底座10而藉由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15与充电 装置16连接时,底座10可藉由充电装置16对无线通讯装置60进行充电。而当无线通讯 装置60放置于底座10而藉由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15与传输装置50连接并收/发无线通 讯信号而进行通话时,无线通讯装置60藉由传输装置50驱动通用序列总线17,以相对地输 出/输入信号。例如当使用话筒20进行通话时,可使通用序列总线17相对地输出声音信 号,此时可藉由通用序列总线17外接一扩音器来达成声音放大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传 输装置50可以是具有控制通用序列总线的功能的芯片组;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传输装置 50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电路。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底座10可藉由通用序列总线17进行供电。此外,也可利用 通用序列总线17使底座10与计算机等设备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或利用计算机来控制底 座10等功能。而当此无线通讯装置基座使用于工厂等环境噪音较大的场所时,可利用通用 序列总线17外接一警示灯作为输出装置,使得当无线通讯装置收到表示来电的无线通讯 信号时,警示灯相对地作动,以达成来电提醒的功能。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其它类 型的接口来使底座10与计算机等设备连接。当无线通讯装置60单独使用时,可利用Wi-Fi、Wi-Max等无线通讯协议或采用第 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rd-generati0n,3G)来进行通话、数据传输等相关资料传递功能。如 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乙太网络接口 18为乙太网络接口 ;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 采用其它类型的有线网络接口。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放置于底座10而藉由无线通讯装置 连接器15与乙太网络接口 18连接时,无线通讯装置60可切换为藉由乙太网络接口 18以 有线的乙太网通讯协议来进行资料传递功能的模式,其中切换的功能可为自动完成或经由 手动设定。反之,当无线通讯装置60自底座10移除时,无线通讯装置60可切换为原先利 用无线通讯协议来进行资料传递功能的模式,其中切换的功能可为自动完成或经由手动设定。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可以利用固网与行动网整合(fixed-mobile convergence, FMC)的概念,视需求切换于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以达成在有线网络与无线 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效果。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无线通讯装置60放置于底座10时,可 选择使用无线通讯协议来进行资料传递功能。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 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 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基座,供配合一无线通讯装置使用,其特征在于通讯装置基座包含一底座,包含一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供连接无线通讯装置;一话筒与底座连接,其中当利用话筒进行通话时,选择性同时对无线通讯装置进行一 操作;以及一传输装置,设置于底座,无线通讯装置藉由传输装置选择性驱动话筒,以利用话筒进 行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底座更包含一充电装置,当 无线通讯装置与底座连接时,底座可藉由该充电装置对无线通讯装置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有线网络接口设置 于底座,当无线通讯装置与底座连接时,无线通讯装置即切换以藉由有线网络接口进行资 料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输出装置,设置于 底座及话筒至少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输出控制装置,设 置于底座,当无线通讯装置与底座连接时,无线通讯装置藉由输出控制装置控制输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无线通讯装置与底座连接 时,可藉由无线通讯装置控制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无线通讯装置包含一显示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无线通讯装置与底座连接 时,显示装置相应地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为一触控式屏幕, 藉由触控式屏幕可控制无线通讯装置的作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装置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无线通讯装置与底座连 接并收/发一无线通讯信号时,无线通讯装置藉由传输装置驱动话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基座。此无线通讯装置基座供配合一无线通讯装置使用,包含底座、话筒及传输装置。底座包含无线通讯装置连接器,供连接该无线通讯装置。话筒与底座连接。传输装置设置于底座,无线通讯装置藉由传输装置选择性驱动话筒,以利用话筒进行通话。当利用话筒进行通话时,可同时对无线通讯装置进行操作。
文档编号H04M1/02GK102123183SQ20101000291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8日
发明者李雨暹, 林震洲 申请人:宇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