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248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应用不断涌现出来。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进行日常活动,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购物、办公、娱乐等,相应的,各种提供这种便捷服务的网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各个应用网站为了区分终端用户的身份,一般均会要求终端用户在该应用网站输入注册信息进行注册,从而使终端用户获得在该应用网站的注册账户;当已注册的终端用户再次访问该应用网站时,终端用户必须登录(即使用注册账户访问)该应用网站后才能取得使用该应用网站提供的服务的权利。对于某些应用网站,用户可能需要频繁访问并使用相应的服务,现有技术中要求用户必须在每次使用应用网站提供的服务之前注册或者登录该应用网站,为用户使用应用网站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如果用户需要使用多个应用网站提供的服务,则要求用户必须在多个应用网站分别注册,过程繁琐,影响了用户使用各种应用网站的用户体验。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一种通过平台访问应用网站的方式,即通过平台获取到应用网站的链接,点击该链接访问对应的应用网站。但是这种方式下用户仍然需要在使用应用网站提供的服务之前注册或者登录;当用户通过平台访问多个应用网站并使用其提供的服务时,需要分别在多个应用网站上注册或登录。因此,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应用网站的访问方式需要用户使用注册帐户进行登录, 登录过程繁琐,不方便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和装置,当终端用户访问各种应用网站时, 终端用户不需要重复注册或登录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信息聚集平台为在本地注册的用户创建用户标识;步骤2 当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向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登录请求消息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注册信息,根据该用户注册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标识,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步骤3 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 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步骤4:当查找结果为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设置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步骤5 当查找结果为没有存储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创建为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存储所述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设置所述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当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用户账户,生成与所述第二用户账户唯一对应的用户标识,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还包括步骤6 当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与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向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步骤7 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所述查询请求消息,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fe息;步骤8 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到的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用户标识;步骤9 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并建立所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步骤7具体为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询所述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账户;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账户查询所述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与所述第二用户帐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具体为根据所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查找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聚集平台,包括创建单元,用于为本地注册的用户创建用户标识;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添加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注册信息,根据该用户注册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标识,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所述登录请求消息,所述登录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添加单元添加的用户标识。其中,所述创建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用户账户;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第二用户账户唯一对应的用户标识;存储子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第二用户账户与所述生成子单元生成的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创建单元创建的用户标识。其中,还包括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账户;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询单元查询到的第二用户账户查询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与所述第二用户帐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与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查找结果为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设置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创建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查找结果为没有存储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创建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创建单元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创建单元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其中,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当需要与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向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到的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找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当终端用户访问各种应用网站时,终端用户不需要重复注册或登录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从而简化了终端用户向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进行注册或登录的过程,节省了终端用户的时间,方便了终端用户访问不同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所应用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息聚集平台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其中包括信息聚集平台与应用网站服务器,信息聚集平台与各应用网站服务器相连接, 信息聚集平台配置有第一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上注册的第二用户账户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各应用网站服务器分别配置有第二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终端用户在应用网站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用户账户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信息聚焦平台还配置有终端信息管理系统,该终端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存储终端用户的具体的用户信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 信息聚集平台为在本地注册的用户创建用户标识。具体的,信息聚集平台是用户信息的存储设备,具体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器。 当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用户账户,创建与所述第二用户账户唯一对应的用户标识,并将所述第二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到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中。步骤202 当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向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登录请求消息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注册信息,根据该用户注册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标识,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向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
步骤203 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有第二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终端用户在应用网站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用户账户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当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登录请求消息时,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解析登录请求消息,获取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并进一步判断第二存储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该获取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也就是判断该终端是否已在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注册。步骤204 当查找结果为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设置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步骤205 当查找结果为没有存储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创建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存储所述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设置所述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当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终端用户的具体的用户信息时,通过下述步骤可以实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向信息聚集平台获取终端用户信息,从而实现了将终端在信息聚集平台上存储的具体的用户信息共享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目的,具体的,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 :当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与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 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向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步骤302 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所述查询请求消息,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信息聚集平台配置有终端信息管理系统,该终端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维护终端用户输入的各种用户信息,其中,该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各种地址信息,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手机号码信息,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名称信息等。终端用户有权限对该终端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储的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各种操作。进一步的,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存储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与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上的第二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具体的,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询所述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账户;进一步的,当信息聚集平台获取到该终端用户的第二用户账户后,该信息聚集平台根据该第二用户账户查询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与该第二用户帐户对应的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信息管理系统与第一存储数据库可以彼此分立、也可以为同一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步骤303 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到的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用户标识。步骤304: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与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并建立所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具体的,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根据所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查找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并建立所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可见,本发明中,在终端用户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过程中,如果终端用户没有在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进行过注册,则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自动为该终端用户注册一个账户,不需要终端用户手动进行注册;如果终端用户已经在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进行过注册,则该终端用户自动登录到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上,不需要终端用户再次手动输入注册账户,从而简化了终端用户向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进行注册或登录的过程,节省了终端用户的时间,方便了终端用户访问不同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方法,其中,实施例一中信息聚集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建立的用户标识在本实施例中以RID (Relative IDdentification,关联标识)为例,信息聚集平台为所述终端用户生成的第二用户帐户在本实施例中以UID(User IDentification,用户标识)为例,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为所述终端用户生成的第一用户帐户在本实施例中以MID (Mall IDentification,商家标识)为例进行介绍,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终端用户登录信息聚集平台,同时设置该终端用户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具体的,终端用户首次访问信息聚集平台时,信息聚集平台为终端用户分配UID, 该UID用于标识终端用户,为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上的注册帐户。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中只具有唯一的UID,同时,不同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中具有不同的UID,从而通过UID达到区分不同终端用户的目的。进一步的,该UID可以是根据终端用户的输入信息所生成的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数字、 字母、符号或任意组合,例如,信息聚集平台通过登录界面提示终端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 由于不同终端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必然是不同的,所以通过该终端用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可以起到区分不同终端用户的目的,因此,信息聚集平台记录该身份证号码,该身份证号码即为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中的UID。需要说明的是,该UID也可以是信息聚集平台根据终端用户的IP地址所生成的与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标识,一切能够达到区分不同终端用户作用的UID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信息聚集平台设置有终端用户登录状态的显示列表,该显示列表用于显示终端用户在该信息聚集平台上的登录状态,终端用户的登录状态包括但不限于两种情况“未登录”状态和“已登录”状态。当终端用户没有登录到信息聚集平台时,显示列表显示终端用户的登录状态为“未登录”状态;当终端用户通过UID登录到信息聚集平台后,显示列表显示终端用户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在终端用户登录信息聚集平台后,信息聚集平台通过在终端用户的cookie信息中记录登录信息,以表明该终端用户已经登录到该信息聚集平台,同时通过显示列表显示终端用户的登录状态为为“已登录”状态。步骤402,信息聚集平台生成与该UID唯一对应的RID,并保存该RID,以及该UID 与RID的对应关系。具体的,在终端用户通过UID登录到信息聚集平台后,信息聚集平台生成与该UID 唯一对应的RID,并通过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存储数据库保存该RID,以及UID与RID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为了便于说明,将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存储数据库称为第一存储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信息聚集平台的配置,与终端用户对应的UID可能是终端用户的身份证号码等私有信息,因此,为了保护终端用户的这种私有信息,也就是保护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上的注册账户,信息聚集平台生成与该UID唯一对应的RID,用于下述步骤中与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交互。该RID可以但不限于信息聚集平台随机生成的与该 UID唯一对应的数字、字母、符号或任意组合。步骤403,终端用户通过信息聚集平台向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消息。具体的,终端用户通过点击信息聚集平台内嵌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链接向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消息,该登录请求消息携带有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 RID。需要说明的是,信息聚集平台需要预先内嵌有各个应用网站服务器的URL链接, 终端用户点击信息聚集平台内嵌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URL链接,请求与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A建立连接;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终端用户发送的该登录请求消息后,首先将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RID加入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URL链接中,然后信息聚集平台将所述修改后的登录请求消息发送给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进一步的,由于信息聚集平台通过URL与不同应用网站服务器连接,而同一终端用户只具有唯一 RID,所以本发明中同一终端用户通过信息聚集平台向不同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消息时,该登录请求消息携带的RID是相同的。步骤404,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解析接收到的登录请求消息,判断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是否存储有与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ID唯一对应的MID,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405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406。具体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解析接收到的登录请求消息,获取该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ID,并进一步判断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与该RID唯一对应的MID。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有存储数据库,该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与RID唯一对应的MID,以及RID与MID的一一对应关系,为了便于说明,将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的存储数据库称为第二存储数据库。其中,MID是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为终端用户生成的与RID唯一对应的终端注册帐户。同一终端用户在同一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中只具有唯一的MID。另外,由于考虑到终端用户在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注册帐户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所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为该终端用户创建与RID不同的MID,因此,本步骤中通过MID不仅区分了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上不同的终端用户,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终端用户在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上注册帐户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一步的,在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获取该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ID后,搜索第二存储数据库,判断第二存储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该RID对应的MID,也就是判断与该RID对应的终端用户是否已在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注册,如果该终端用户没有在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注册,则执行步骤405 ;如果该终端用户已经在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注册,则直接执行步骤406。步骤405,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创建与该RID唯一对应的MID,并将该创建的MID, 以及RID与MID的对应关系存储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中,然后执行步骤406。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步骤404判断结果为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第二存储数据库中并没有存储与该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ID唯一对应的MID,则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为该终端用户自动创建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MID,从而完成终端用户在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上的注册,而不需要终端用户手动输入终端用户的注册信息。步骤406,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MID,使与该MID对应的终端用户自动登录到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中,并更新该MID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具体的,如果步骤404判断结果为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第二存储数据库中存储有与该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ID唯一对应的MID,则说明与该RID唯一对应的终端用户已经注册在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中,或者,在步骤405后,即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已创建与该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RID唯一对应的MID,则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MID实现该终端用户的自动登录,而不需要该终端用户再次手动输入登录信肩、ο进一步的,在终端用户登录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后,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通过在终端用户的cookie信息中记录登录信息,以表明该终端用户已登录到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可见,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终端用户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过程中,如果终端用户没有在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进行过注册,则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自动为该终端用户注册一个账户,不需要终端用户手动进行注册;如果终端用户已经在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进行过注册,则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使该终端用户自动登录,不需要终端用户再次手动输入注册账户,从而简化了终端用户向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进行注册或登录的过程,节省了终端用户的时间,方便了终端用户访问不同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进一步的,通过RID实现了 UID与MID的对应关系,从而增强了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与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注册帐户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另外,通过终端用户在信息聚集平台与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登录状态的共享,避免了应用网站服务器获取非登录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保证了非登录终端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实施例三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步骤实现终端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之后,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当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时,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向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该查询请求消息携带有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 RID。
具体的,当终端用户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之后,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例如,与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地址信息。因此, 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可以根据终端用户的触发(例如,通过终端用户点击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设置的某个链接图标进行触发)首先将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RID加入到访问信息聚集平台所需的URL中,然后根据该URL向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请求查询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例如,当终端用户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例如,书籍销售网站A)上时,终端用户在书籍销售网站A上购买了三本书籍,此时,书籍销售网站A需要终端用户的个人地址信息,从而根据该个人地址信息将这三本书籍向终端用户邮寄。因此, 该终端用户点击该书籍销售网站A上设置的“获取个人信息选项”的图标,从而触发该书籍销售网站A向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携带有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RID的查询请求消息。步骤502,信息聚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查询请求消息判断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查询请求是否合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到步骤503,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向终端用户返回查询失败的消息。具体的,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消息后,首先解析该查询请求消息,得到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RID ;其次,信息聚集平台查询其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参见步骤402中的记载),判断第一存储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该RID 对应的UID,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说明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查询请求不合法,结束流程;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一步判断该UID对应的终端用户的登录状态是否为“已登录”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说明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查询请求不合法,结束流程;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说明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查询请求合法,转到步骤503。其中,有关终端用户登录状态的详细描述已在步骤502以及步骤506中阐述,在此不再赘述。步骤503,信息聚集平台向终端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所需要的与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信息聚集平台配置有终端信息管理系统,该终端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维护终端用户输入的各种个人信息,该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各种地址信息,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手机号码信息,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名称信息等。终端用户有权限对该终端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储的与该终端用户对应的个人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各种操作。具体的,信息聚集平台解析查询请求消息,得到与终端用户对应的RID,查询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得到与该RID唯一对应的UID,并进一步根据该UID查询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得到该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该个人信息包括终端用户的地址信息,以及该终端用户的手机号码信息);进一步的,筛选该得到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挑选出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所需要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如果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仅需要终端用户的地址信息,则筛选出终端用户的地址信息)。步骤504,信息聚集平台向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返回查询结果。具体的,信息聚集平台向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中携带有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RID,以及携带有步骤503中信息聚集平台获取到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肩、ο
步骤505,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信息聚集平台返回的查询结果,并建立终端用户对应的MID与获取到的终端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具体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信息聚集平台返回的与该终端用户唯一对应的 RID,以及步骤503中信息聚集平台获取到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根据该RID查询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搜索出与该RID对应的MID,从而建立该MID与获取到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对应关系。因此,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完成了主动向信息聚集平台获取所需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的过程,避免了终端用户向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填写个人信息的操作,从而减化了终端用户的操作。可见,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终端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之后,当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时,可以主动向信息聚集平台获取所需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而不需要终端用户在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分别输入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的,终端用户只需要通过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终端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例如,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而不需要到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分别维护个人信息。可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将信息聚集平台维护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共享给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效果,从而减化了终端用户的操作,方便了终端用户使用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提高了终端用户访问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用户体验。实施例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聚集平台,如图6所示,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包括创建单元61,用于为本地注册的用户创建用户标识;第一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添加单元63,用于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注册信息,根据该用户注册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标识,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第一发送单元64,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所述登录请求消息,所述登录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添加单元添加的用户标识。其中,所述创建单元61包括获取子单元611,用于在第一接收单元61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用户账户;生成子单元612,用于生成与所述获取子单元621获取到第二用户账户唯一对应的用户标识;存储子单元613,用于存储所述获取子单元621获取到的第二用户账户与所述生成子单元622生成的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本发明提供的信息聚集平台中,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65,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66,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65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第二发送单元67,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单元66获取到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创建单元62创建的用户标识;还包括第一查询单元68,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65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账户;第二查询单元69,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询单元68查询到的第二用户账户查询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与所述第二用户帐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实施例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如图7所示,包括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与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查找单元72,用于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接收单元71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第一设置单元73,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72查找结果为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设置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创建单元74,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72查找结果为没有存储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创建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存储单元75,用于存储所述创建单元74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设置单元76,用于设置所述创建单元74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中,还包括发送单元77,用于当需要与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向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接收单元78,用于接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信息聚集平台获取到的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79,用于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78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单元78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找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建立单元80,用于建立所述接收单元78接收到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获取单元79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可见,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在终端用户通过信息聚集平台登录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之后,当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时,可以主动向信息聚集平台获取所需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而不需要终端用户在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分别输入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的,终端用户只需要通过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终端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例如,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而不需要到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处分别维护个人信息。可见,本实施例的装置实现了将信息聚集平台维护的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共享给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效果,从而减化了终端用户的操作,方便了终端用户使用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提高了终端用户访问各个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用户体验。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⑶-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 信息聚集平台为在本地注册的终端用户创建用户标识;步骤2 当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向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的登录请求消息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注册信息,根据该用户注册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标识,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步骤3 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步骤4 当查找结果为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设置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步骤5 当查找结果为没有存储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创建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存储所述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设置所述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当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用户账户,创建与所述第二用户账户唯一对应的用户标识,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 当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需要与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向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步骤7 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接收所述查询请求消息,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 fn息;步骤8 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到的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用户标识;步骤9 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接收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并建立所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具体为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询所述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账户;所述信息聚集平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账户查询所述信息聚集平台配置的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与所述第二用户帐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具体为根据所述查询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查找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
6.一种信息聚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为本地注册的用户创建用户标识;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添加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注册信息,根据该用户注册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标识,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所述登录请求消息,所述登录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添加单元添加的用户标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聚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用户账户;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第二用户账户唯一对应的用户标识; 存储子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第二用户账户与所述生成子单元生成的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聚集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创建单元创建的用户标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聚集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询配置的第一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账户;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询单元查询到的第二用户账户查询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与所述第二用户帐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10.一种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登录请求消息,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与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查找结果为存储有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设置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创建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查找结果为没有存储与所述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时,创建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创建单元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与所述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创建单元创建的第一用户账户状态为已登录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当需要与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向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所述查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聚集平台发送的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获取到的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账户的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用户标识查找配置的第二存储数据库,得到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账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网站的访问方法和装置,当终端用户访问各种应用网站时,终端用户不需要重复注册或登录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从而简化了终端用户向该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进行注册或登录的过程,节省了终端用户的时间,方便了终端用户访问不同的目标应用网站服务器。
文档编号H04L9/32GK102299936SQ20101020976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吴宵光, 张必锋, 汤道生, 郭懿心, 黎立 申请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