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918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提出了将这三个网络进行融合的想法,并且正在不断发展三网融合技术,通过融合这三个网络,能够实现三网彼此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实际上,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三网业务的融合,而业务的融合最终必然体现在终端上,所以针对三网融合的趋势如何设计处出合理的终端将称为三网融合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随着移动通信系统通信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通信资源(无线频谱)的有限性对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制约已经显现出来,业界已考虑并着手将有限的无线资源和相对无限的有线资源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络资源,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及用户的体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无线电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对于相当多的移动用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处于存在固定电话网络的环境中,也不需要进行移动通信,例如,当用户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虽然用户身边有座机,并且也携带了手机,但是呼叫该用户的其他用户并不一定能够知道该用户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座机,因此在与该用户进行通信时仍然会呼叫该用户的手机,这显然会浪费资源并且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但是,目前的移动终端无法利用更加环保的有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因此对于上述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无法利用有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而导致通信时资源浪费严重、对人体和环境损害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移动终端,能够利用有线通信方式进行
ififn。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固网接入控制模块、双音多频处理模块、通话处理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电子开关模块。具体地,所述固网接入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包括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连接终端与模拟用户线,并在模拟用户线与所述模拟用户线接口相连接的情况下, 通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选择信号,并将该选择信号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来自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选择信号发送至所述模拟用户线;所述通话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模拟用户线上的话音信号、并将该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输出设备播放,以及将来自用户的话音信号发送至所述模拟用户线;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用于基于无线网络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界的通信;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处理来自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的信令,将需要经由用户线的信令发送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 并且用于在所述固网接入控制模块通知所述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的情况下控制电子开关模块关闭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射频功能。该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铃流处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铃流信号,并将所述铃流信号对应的振铃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并且,该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信号音处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信号音,并将所述信号音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并且,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来话呼叫的被叫终端标识确定所述铃流信号对应的呼叫的被叫终端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并在确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呼叫提示。此外,所述电子开关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使得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所述通话处理模块、所述铃流处理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模拟用户线相连接。并且,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固定电话网络的情况下, 控制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将所述铃流处理模块与所述模拟用户线相连接。并且,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需要进行通话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将所述通话处理模块与所述模拟用户线相连接。此外,该移动终端还包括音频输入/出模块,其中,所述通话处理模块用于将用户通过所述音频输入模块产生的话音信号发送给所述模拟用户线,并将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话音信号发送给所述音频输出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开关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使得所述音频输入/出模块与所述通话处理模块或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为以下之一基带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改造,设置用于信令处理、话音信号处理、与模拟用户线连接的功能模块,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接入并驻留在固定电话网络,并且能够经由模拟用户线与固定电话网络进行话音信号的交互、信令(包括短消息)的交互,从而对移动终端实现了移动通信与固定电话网通信的融合,能够在保留移动通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有线通信的功能,从而减少无线电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节约了无线资源。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中的固网接入控制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的具体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空闲时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通话时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空闲时离开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通话时离开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融合终端发起呼叫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融合终端终接收呼叫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无法利用有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而导致通信时资源浪费严重、对人体和环境损害大的问题,本发明考虑到目前的固定电话网络技术比较完善,网络覆盖较为全面,并且网络的规模仍旧在不断发展和扩大等因素,提出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改造,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接入并驻留在固定电话网络,并且能够经由模拟用户线与固定电话网络进行话音信号的交互、信令(包括短消息)的交互,从而对移动终端实现了移动通信与固定电话网通信的融合,能够在保留移动通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有线通信的功能,从而减少无线电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了无线资源的浪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处理器1、 固网接入控制模块2、双音多频处理模块3、通话处理模块4、移动通信模块5和电子开关模块6,其中,固网接入控制模块2,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接,包括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在模拟用户线与模拟用户线接口相连接的情况下,通知中央处理器1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还用于在模拟用户线与模拟用户线接口断开连接的情况下,通知中央处理器1控制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断开;双音多频处理模块3,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模拟用户线的选择信号,并将这些选择信号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以及将来自中央处理器1的选择信号发送至模拟用户线;通话处理模块4,用于将来自模拟用户线的话音信号送音频输出模块播放,以及将来自用户的话音信号发送至模拟用户线;移动通信模块5,用于基于无线网络实现移动终端与外界的通信;中央处理器1,用于处理来自双音多频处理模块3的信令,将需要经由网络传输的信令发送双音多频处理模块3,并且用于在固网接入控制模块2通知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的情况下控制电子开关模块6关闭移动通信模块5的射频收发功能,其中,中央处理器1为以下之一基带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铃流处理模块(图中未示出),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模拟用户线的铃流信号,并将铃流信号对应的振铃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信号音处理模块(图中未示出),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模拟用户线的信号音,并将信号音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音频输入/出模块(话筒和听筒)(图中未示出),其中,通话处理模块4用于将用户通过话筒输入的话音信号发送到模拟用户线,并将来自模拟用户线的话音信号发送给听筒。其中,中央处理器1还用于根据来话呼叫的被叫终端标识确定铃流信号对应的呼叫的被叫终端是否为本移动终端,并在确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进行呼叫的后续处理。电子开关模块6还用于在中央处理器1的控制下,使得双音多频处理模块3、通话处理模块4、铃流处理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与模拟用户线相连接。具体地,中央处理器1用于在移动终端接入到固定电话网络的情况下,控制电子开关模块6将铃流处理模块与模拟用户线相连接;中央处理器1用于在移动终端需要进行通话的情况下,控制电子开关模块6将通话处理模块4与模拟用户线相连接;中央处理器1用于在移动终端通话的情况下,控制电子开关模块将音频输入/出模块与通话处理模块相通。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移动终端融合了固定电话网络通信和移动网通信的功能, 因此,下文中将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也称为融合终端。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中的固网接入控制模块的示意图,主要是用户线插头的形状及其与终端的连接方法。插头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按键开关可由插头顶部控制等,插孔的位置可以设置在融合终端的下部。通过固网接入控制模块,一方面可以把融合终端内部的ab线与固定电话网络的模拟用户线相连,进而把融合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通过模拟用户线连接起来,另一方面,融合终端也可以及时检测到插头的插入和拨出, 并通知中央处理器用户线的连接和断开,从而启动接入和退出处理逻辑。如图2所示,用户线插头为一圆柱型,左上部为插头竖切截面,右上部为插头横切截面,下部为融合终端插孔内相应的部件。插头外层21外部为一层金属壳,用以连接用户线的a线;插头内层22中心为一金属芯,用以连接用户线的b线;绝缘层23用于以分隔ab 两线;凹槽M与凸头27配合。当插头插入插孔内后,凸头卡在凹槽内,防止插头轻易滑落; 三个触点25、沈和27位于插孔内,分别对应融合终端内的b线、连接检测开关、终端内a线; 其中,触点25和27为金属触点,插头推入后,即可将终端内ab线与外部用户线相连;弹簧触点开关观可以在插头插入后,在触点26的推动下接通低电平,以此通知中央处理器插头的插入;在插头未插入时,弹簧触点开关观接通高电平,以向中央处理器表示插头未插入。本发明所述实现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的融合(也称融合终端),利用固定通信网络中现有的模拟用户线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MS (移动融合终端,也称融合终端)、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的具体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融合终端具有两个接口,一为无线,二为用户线。无线接口上的信令和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口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用户线接口与现有技术中模拟固定电话机与固定电话网络之间的接口基本相同,除了以下几个方面无论是融合终端接入融合网络,还是融合终端发起呼叫,其在用户线上发送的号码均包括一个特殊服务号码、本终端号码(主叫号码),以及相应的操作码,以向融合网络指明服务请求来自融合终端、发起服务请求的融合终端实例、以及所请求的服务。为实现融合终端利用固网接入,并进行通信的目标,特设置一个融合终端的固网特服号码(融合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接入融合网络的特服号码)。由于融合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可以实现三个功能一是注册,即通知网络侧,融合终端正在通过固定电话网络的某用户端口接入;二是呼叫,即融合终端通过网络的用户线接入时,仍可获得与移动接入时同样的通话服务;三是呼叫转入,即在融合终端通话时,可在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之间切换;四为短消息发送,即通过固网发送短消息。为区分这四个功能,可以设置四个操作码。这样,如果普通固定电话利用此端口发起呼叫,则其逻辑处理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如果是融合终端发起呼叫,则先拨入特服号码,随之以相应的操作码,以便融合网络激活相应的处理。当然,特服号码及操作码的拨入均由融合终端自动完成,用户的操作方法与现有技术下移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操作方法完全相同。如图3所示,融合终端由移动通信模块、固话处理模块和公共部分构成。其中,振动器、显示器、键盘、话筒、听筒、免提/铃声均是现有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必备输入/出模块, 在融合终端中,为移动通信模块和固话处理模块共用;中央处理器可以是现有移动终端中的(数字)基带处理器,也可以是单独的CPU(中央处理单元),如上网本中的CPU,用以总体控制融合终端的行为。其中的移动通信模块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完成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功能,并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可以打开和关闭移动通信模块的射频收发功能。融合终端的固话处理模块由固网接入控制模块、信令处理模块、通话处理模块组成;信令处理模块又由DTMF/FSK处理模块、信号音处理模块和铃流处理模块组成。在融合终端内,空闲时铃流处理模块与ab线(即用户线)相连,通话时用户线直流环路接通,通话处理模块与ab线相通。融合终端内所有这些模块均在中央处理器的统一控制下协调工作, 完成固定电话网络接入模式下的通话处理。通话处理模块可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接通或断开其与ab线的连接,以实现和结束语音通信;实现2/4线转换、消侧音、语音信号的放大以及接收与发送语音信号。通话处理模块与移动通信模块共用听筒、话筒模块,所以它对这些模块的输入/出必须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必要时需做相应的信号转换。固网接入控制模块可及时检测用户插头的插入和拨出,并通知中央处理器用户线的连接和断开,从而启动接入和退出处理逻辑。信令处理模块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实现融合终端与融合网络之间的所有信令交互功能,其中的三个子模块均可以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接通或断开其与ab线的连接。具体地,铃流处理模块可以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接通或断开其与ab线的连接。 在融合终端空闲时,铃流处理模块总与ab线相连,以时刻监视ab线上可能出现的铃流。在作为被叫的用户按下摘机键后,铃流处理模块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断开与ab线的连接;同时,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接通用户线环路,使通话处理模块与ab线相通,以开始通话。通话结束,用户按下挂机键,中央处理器即控制接通铃流处理模块与ab线相连,同时断开用户线环路。此外,铃流处理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从线路上识别铃流信号,并且在线路上有铃流信号时,向中央处理器报告铃流的出现,以便中央处理器控制免提/铃声发出铃声或/和驱动振动器产生振动。信号音处理模块的作用是识别线路上的拨号音、回铃音、忙音等音信号,并向中央处理器报告它们的出现。DTMF/FSK处理模块一方面是融合终端作为主叫发起呼叫时,把来自中央处理器的相关号码数字转换为DTMF/FSK信号发往用户线,另一方面,当铃流处理模块检测到铃流后,DTMF/FSK即开始监听并识别用户线上可能出现的主叫号码的DTMF/FSK信号,并将他们送往中央处理器。DTMF/FSK还负责短消息的数据收发。一对模拟用户线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上述移动终端,不同融合终端之间以各自的电话号码区分。哪一台融合终端做主叫,则去话呼叫的主叫号码即是该融合终端对应的用
8户号码。其他用户将哪一台融合终端的号码作为被叫,则只有那一台被叫的融合终端振铃。 融合终端接入网络所占用的用户线端口,仍可对应于一个固定电话号码,其行为逻辑与其他普通端口无异;该端口作为被叫时,如果端口上尚接有固定电话,则固定电话亦被振铃。 如用固定电话作为主叫发起呼叫,则主叫号码为端口对应的固定电话号码,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下面结合具体流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的功能与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空闲时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处理S401,将用户线插头插入到融合终端的用户线插孔后,融合终端中的固网接入控制模块检测到这一事件,并向中央处理器报告这一事件;中央处理器控制电子开关连通用户环路,将DTMF/FSK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中央处理器启动固定电话网络接入逻辑处理。S402,融合终端中接通了用户环路,固定电话网络中的用户接口电路即可以向用户线环路供电,固定电话网络检测到该供电,即为摘机,也就是说,融合终端向固定电话网络发出摘机事件,并等待网络侧的应答。S403,中央处理器将信号音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等待固定电话网络发送的响应,如拨号音。S404,固定电话网络检测到摘机事件后,即启动呼叫处理,验证网络侧与该用户线相连接的端口的属性(例如,该端口是否可用,是则继续下述处理,否则流程结束,向融合终端送忙音),分配此次呼叫所需的其他资源(例如内存、线程等)。S405,固定电话网络向融合终端发送拨号音信号。S406,融合终端的信号音处理模块识别出拨号音信号,并通知中央处理器已收到拨号音信号,以使中央处理器执行后续的接入操作;中央处理器从SIM卡中读取本机号码、 特服号码(用以标识融合终端业务)和注册操作码,并将上述这些号码发送给DTMF/FSK模块。S407, DTMF/FSK模块将本机号码、特服号码和注册操作码转换为DTMF/FSK信号, 通过用户线发送给固定电话网络。S408,固定电话网络对接收到的号码分别进行分析,通过特服号码,确定该终端为融合终端,通过注册操作码,确定后续的操作为处于空闲状态的融合终端接入到固定电话网络的接入处理;之后,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共同执行融合终端的固定电话网络接入处理,将该终端的本机号码添加到固网中相应接入端局交换机的用户端口的数据中, 并将该融合终端现在的服务位置记录在移动网络的VLR、HLR、MSC中。S409,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完成了融合终端的接入操作后,由固定电话网络中本融合终端接入的端局交换机向融合终端所在用户端口发送回铃音信号,通知融合终端固定电话网络的接入已经成功;融合终端的信号音处理模块检测到回铃音信号,向中央处理器报告已收到回铃音信号。S410至S411,融合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指示移动通信模块,通过空口向移动通信网络启动位置更新流程,以确认融合终端的固定电话网络接入情况,其中,该位置更新流程与现有技术的位置更新流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S412,融合终端关闭移动通信模块的射频收发功能,不再收发无线电波,并释放为本次接入所分配的资源,进入固定电话网络接入工作模式。S413,融合终端断开用户线环路,向固定电话网络中本终端接入的端局交换机发送挂机信号,并将铃流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进入固定电话网络接入模式,优选地,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可以断开融合终端内的所有其他模块与用户线的连接。其中,上述S410至S411为可选步骤。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通话时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处理S501,将用户线插头插入到融合终端的用户线插孔后,融合终端中的固网接入控制模块检测到这一事件,并向中央处理器报告这一事件;中央处理器控制电子开关连通用户环路,将DTMF/FSK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中央处理器启动固定电话网络转入逻辑处理。S502,融合终端中接通用户环路,固定电话网络中的用户接口电路即可以向用户线环路供电,固定电话网络检测到该供电,即为摘机,也就是说,融合终端向固定电话网络发出摘机事件,并等待网络侧的应答。S503,中央处理器将信号音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等待固定电话网络发送的响应,如拨号音。S504,固定电话网络检测到摘机事件后,即启动呼叫处理,验证网络侧与该用户线相连接的端口的属性(例如,该端口是否可用,是则继续下述处理,否则流程结束),分配此次呼叫所需的其他资源(例如内存、线程等)。S505,固定电话网络向融合终端发送拨号音信号。S506,融合终端的信号音处理模块识别出拨号音信号,并向中央处理器报告该拨号音信号的到达,以使中央处理器执行后续的接入操作,中央处理器从SIM卡中读取本机号码、特服号码(用以标识融合终端业务)和转入操作码,并将上述这些号码发送给DTMF/ FSK模块。其中,中央处理器中设置有状态机,以识别所需执行的操作,向固定电话网络发送注册操作码,或转入操作码,或启呼操作码。S507, DTMF/FSK模块将本机号码、特服号码和转入操作码转换为DTMF/FSK信号, 通过用户线发送给固定电话网络。S508,固定电话网络对接收到的号码分别进行分析,通过特服号码,确定该终端为融合终端,通过转入操作码,确定后续的操作为处于通话状态的融合终端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转入处理;之后,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共同完成该融合终端的此次固定电话网络转入处理,将该终端的本机号码添加到固网接入端局交换机的接入端口的数据中,并将该融合终端现在的服务位置记录在移动通信网络的MSC、HLR、VLR中。S509,固定电话网络的接入端局交换机向融合终端发送回铃音,通知融合终端固定电话网络的接入已经成功;融合终端的信号音处理模块检测到回铃音信号,并向中央处理器报告回铃音信号已收到。S510至S511,融合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指示移动通信模块,通过空口向移动通信网络启动位置更新流程,以确认融合终端的固定电话网络接入情况,其中,该位置更新流程与现有技术的位置更新流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S512,网络侧处理完融合终端的接入后,端局交换机停止向终端发送回铃音,以示可以继续通话,融合终端检测到回铃音的停止,关闭移动通信处理模块的射频收发功能,不再收发无线电波,并释放本次接入所分配的资源,进入固定电话网络接入工作模式。S513,融合终端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将通话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融合终端进入固定电话网络接入模式,固定电话网络和融合终端完成了转入处理,移动通信网络把通话话路切换到由固定电话网络的端局交换机、用户线、融合终端连成的有线话路上,双方通过固定电话网络继续通话。其中,上述S510至S511为可选步骤。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空闲时离开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即用户线插头从空闲状态的融合终端上拔下后的处理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处理S601,将用户线插头从处于空闲状态的融合终端上拔下后,融合终端的固网接入控制模块检测到用户线插头的拔下,通知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指示移动通信处理模块开启射频收发功能,启动位置更新处理流程。S602至S604,融合终端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位置更新请求,移动通信网络接收该位置更新请求,将终端在网络中的位置信息由固定电话网络更改为移动通信网络。并向融合终端发送位置更新响应消息,完成融合终端的位置更新。其中,该位置更新过程与现有技术的位置更新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S605,融合终端进入移动接入模式。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终端通话时离开固定电话网络的处理流程图,即用户线插头从通话状态的融合终端上拔下后的处理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处理S701,将用户线插头从处于通话状态的融合终端上拔下后(例如,用户在通话状态下,从融合终端上拨下用户线,如果用户没有按下挂机键,呼叫将保持,用户可继续通话),融合终端的固网接入控制模块检测到用户线插头的拔下,中央处理器指示移动通信处理模块开启射频收发功能,启动位置更新处理流程。S702至S704,融合终端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位置更新请求,移动通信网络接收该位置更新请求,将终端在网络中的位置信息由固定电话网络更改为移动通信网络,并向融合终端发送位置更新响应消息,完成融合终端的位置更新,同时保持融合终端先前的通话。 其中,该位置更新过程与现有技术的位置更新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S705,移动通信网络与融合终端建立语音承载,并将通话切换到该承载上,具体地,移动通信网络与融合终端协作建立由空口及移动通信网络中相应的无线接入设备(如 BS、BSC、MSC)参与的语音承载,并将通话切换到该语音承载上。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融合终端发起呼叫处理流程图, 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处理S801,用户拨对方的号码,按摘机键(与融合终端在移动接入模式下的操作相同) 后,中央处理器控制电子开关连通用户环路,将DTMF/FSK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向固定电话网络发出摘机信号;然后,中央处理器控制电子开关将信号音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等待网络侧的应答。S802,固定电话网络检测到摘机事件后,启动呼叫处理,向融合终端发送拨号音信号。S803,融合终端的信号音处理模块识别出拨号音信号,并向中央处理器报告收到拨号音。中央处理器执行后续的呼叫操作,从SIM卡中读取本机号码、特服号码(用以标识融合终端业务)、启呼操作码,并将上述这些号码和被叫号码发送给DTMF/FSK模块;DTMF/ FSK模块将特服号码、启呼操作码、本机号码和被叫号码转换为DTMF/FSK信号,通过用户线发送给固定电话网络。同时,将连通音频输入/出模块、通话处理模块、用户线。S804,固定电话网络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进行号码分析,启动融合终端固定电话网络接入的去话启呼处理(该过程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之后,网络侧向被叫终端振铃后,向融合终端发送回铃音信号。S805,被叫摘机,固定电话网络停止向融合终端发送回铃音信号。S806,用户听到回铃停止后,即可通过融合终端与被叫用户进行通话。可选地,在图8所示的流程中,中央处理器也可以在步骤S801后的任一步骤中将通话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形成通话环路。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的融合终端终接收呼叫处理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处理S901,被叫融合终端的来话呼叫到达网络侧的接入端局交换机后,局端交换机确认融合终端所在端口空闲后,向融合终端所连接的用户线发送铃流,即,固定电话网络向融合终端发送铃流信号。S90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图5所示的流程,融合终端接入固定电话网络工作后,会将铃流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如果固定电话网络向用户线发送铃流,融合终端的铃流处理模块就会识别出该铃流,并将该铃流信号的到达信息报告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启动来话呼叫处理,将DTMF/FSK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S903,固定电话网络将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通过DTMF/FSK模块发给融合终端。S904,融合终端将接收到的被叫号码与自己的终端号码相比较,如果被叫号码与本终端号码相同,则将主叫号码发送给融合终端的显示器进行显示,并启动来话通知模块 (驱动免提/铃声振铃,或/和振动器振动),通知来话的到达,进行到S905 ;如果被叫号码与本终端号码不相同,则停止对此次呼叫的处理。S905,用户看到显示器显示的主要号码,确认接受本次呼叫,则按下摘机键,中央处理器将通话处理模块与用户线相连接,接通通话话路,向固定电话网络发送摘机信号。S906,固定电话网络接通相应的通话话路。S907,主叫用户和融合终端的用户开始通话。对于短消息的收发功能的实现,发送短消息时,以特服号码、短消息发送操作码开始,其后才是短消息中心号码,短消息内容;接收短消息时,固网端局交换机向终端发送主叫号码、短消息服务中心号码、被叫号码,然后是短消息接收时间、短消息内容。终端以短消息服务中心号码识别是短消息,而不是话音呼叫。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利用现有模拟用户线接入融合网络,能够融合固定电话网络通信与移动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目前大规模的二线模拟用户电话线接入融合网络,从而充分利用固定通信网络资源的相对无限性和移动网络无线通信的灵活性,有效、方便地进行通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固网接入控制模块、双音多频处理模块、通话处理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电子开关模块,其中,所述固网接入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包括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连接终端与模拟用户线,并在模拟用户线与所述模拟用户线接口相连接的情况下,通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选择信号,并将该选择信号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以及将来自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选择信号发送至所述模拟用户线;所述通话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模拟用户线上的话音信号、并将该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频输出设备播放,以及将来自用户的话音信号发送至所述模拟用户线;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用于基于无线网络实现所述移动终端与外界的通信;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处理来自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的信令,将需要经由用户线的信令发送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并且用于在所述固网接入控制模块通知所述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的情况下控制电子开关模块关闭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射频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铃流处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铃流信号, 并将所述铃流信号对应的振铃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信号音处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信号音, 并将所述信号音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来话呼叫的被叫终端标识确定所述铃流信号对应的呼叫的被叫终端是否为所述移动终端,并在确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呼叫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使得所述双音多频处理模块、所述通话处理模块、所述铃流处理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模拟用户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固定电话网络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将所述铃流处理模块与所述模拟用户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需要进行通话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将所述通话处理模块与所述模拟用户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输入/出模块,其中,所述通话处理模块用于将用户通过所述音频输入模块产生的话音信号发送给所述模拟用户线,并将来自所述模拟用户线的话音信号发送给所述音频输出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使得所述音频输入/出模块与所述通话处理模块或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为以下之一基带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固网接入控制模块,用于连接终端与模拟用户线,并在模拟用户线与模拟用户线接口相连接的情况下,通知中央处理器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双音多频处理模块,用于识别来自模拟用户线的选择信号,并将该选择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通话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模拟用户线上的话音信号、并将该话音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的音频输出设备播放,以及将来自用户的话音信号发送至模拟用户线;移动通信模块,用于基于无线网络实现移动终端与外界的通信;中央处理器,用于处理来自双音多频处理模块的信令,将需要经由网络传输的信令发送双音多频处理模块。本发明使移动终端能够利用有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文档编号H04M1/725GK102387243SQ20101027414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梁西广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