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199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TD-SCDMA 的长期演进技术(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 TD-LTE)是TD-SCDMA 系统的演进版本,由于TD-LTE改进并增强了 3G的空中接入技术,因此也被称为3. 9G技术。TD-LTE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 OFDM)和多入多出(Multi4nput Multi-Output, ΜΙΜΟ)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关键技术, 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与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其中,MIMO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下行2X2或4X2MIM0方式,把互相独立的数据分 别从不同天线进行传送。在充分散射的信道条件下,数据接收端可以将这些独立的数据流 分开,从而得到容量的线性放大。TD-LTE终端需要采用两套独立的天线来实现数据的高速收发,由于TD-LTE终端 要有两套独立的天线,但这两套天线是不能随意布局的,原因如下天线有近场和远场的概念,天线近场等效半径经验公式R(近场半径)= 2XLXL(天线最大有效尺寸)/ λ (工作波长),当两天线距离靠近到使两天线近场区域交 叠时,两天线系统将产生直接耦合,从而使两天线失去独立性。如何使得TD-LTE终端中两天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天线各自近场近似区域之和, 减小两天线之间的直接耦合,提高数据传输质量,是通信技术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旨在使得TD-LTE终端中 两天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天线各自近场近似区域之和,减小两天线之间的直接耦合,提高 数据传输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有两 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居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 接口,所述数据接口到所述两个天线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中,所述数据接口分别连接所 述两个天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中,所述数据接口为USB接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一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有两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居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 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接口,所述数 据接口到所述两个天线的距离相等。
3[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数据接口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天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数据接口为USB接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两个天线分别设置在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中距离最大 的位置,避免了两个天线之间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两个天线的直接耦合,保证天 两个天线的相互独立性,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外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内部结构,图2示出 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外部结构。请参阅图1,所述收发装置包括有两个天线,分别为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其 中,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用于接收通信数据。请参阅图2,所述收发装置包括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端22,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 端22的距离最大。第一天线11设置在第一末端21内,第二天线12设置在第二末端22内, 当然,如果所述收发装置为正方形的话,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可以设置在其他相对的 两个末端。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收发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接口 13,所述数据接口 13 分别连接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而且,数据接口 13到所述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 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数据接口 13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当 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接口,此处不一一列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假设第一天线11的最大有效尺寸为0. 5cm,工作波长为l/km ;第二天线12的最 大有效尺寸为0. 5cm,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端22之间的距离为5cm,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 工作波长为l/4cm ;则第一天线11的近场半径Rl = 2X0.5X0.5X4 = 2cm,第二天线12的近场半径 R2 = 2X0.5X0.5X4 = 2cm,可见,第一天线11的近场半径和第二天线12的近场半径之 和小于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端22之间的距离为5cm,从而避免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 12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直接耦合,保证了第一天线 11和第二天线12的独立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含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鉴于该装置在上文已有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分别设置在通信数据的收发
4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避免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 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直接耦合,保证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的独立性,提高数据 传输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有两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 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 接口,所述数据接口距两个天线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分别连接所 述两个天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为USB接口。
5.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一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有 两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接口,所述数 据接口到所述两个天线的距离相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天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为USB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所述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包括有两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两个天线分别设置在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避免了两个天线之间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两个天线的直接耦合,保证天两个天线的相互独立性,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文档编号H04B1/38GK201821338SQ2010202043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汪开龙, 苏海波 申请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