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058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的天线布置,一般是这样的构造天线元件或接地线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壳体的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顺便提及,在该构造中,当假设便携式无线电设备放置在诸如金属桌的金属板上时,经常满足天线元件或接地线接近金属板并平行于金属板的位置关系,从而导致天线性能显著变差。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已知提议在例如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专利文献1公开了肋设置在无线电设备(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主体的背面的一部分上,使得当无线电设备放置在金属板上时,无线电设备的天线与金属板隔开。无线电设备的天线通过设置在无线电设备主体的背面上的肋而与金属板隔开,从而能够防止天线性能变差,以获得良好的通信质量。专利文献2公开了辐射元件连接到与天线相连接的电路板的接地图案,并且辅助接地平面在基本上垂直于辐射元件的方向上与辐射元件耦接。图17是示出该文献中公开的通信终端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通信终端90是包括下壳体100和上壳体200的折叠型蜂窝电话,下板101平行于下壳体100的纵向方向设置在下壳体100中。连接到无线电路 (未示出)的馈电部102和连接到馈电部102的天线元件103设置在图中下板101的右端。 此外,垂直向下延伸的辐射元件104和平行于下板101从辐射元件104的前端延伸的辅助接地平面105设置在图中下板101的左端。图18是示出通信终端90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天线电流ia和镜像电流ii的流动的示图。通过设置辐射元件104和辅助接地平面105,当通信终端90放置在诸如金属桌的金属板300上时,辐射元件104和辅助接地平面105因金属板300的镜像效应(像)而操作为偶极天线,从而保持通信终端的良好的接收灵敏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JP-A-10-126304专利文献2 JP-A-2007-3299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常规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无线电设备的外观和设计受到设置在无线电设备主体上的肋的影响,从而外观和设计的自由度受到限制。此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因为专门添加的辅助接地平面本身起到接地的作用,所以辐射元件的辐射效率不佳,不能获得高天线性能。已经针对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自由度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获得高天线性能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壳体中,并具有接地图案,该电路板到第一壳体的背面部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工作频带中波长的1/8;馈电部,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无线电路;天线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的背面上部并连接到馈电部;第一辐射元件,设置在通过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背面部相反的一侧; 和电抗元件,将第一辐射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接地图案。根据上述构造,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处于工作中的状态下被放置在诸如金属桌的金属板上时,具有与天线电流的相位相反的相位的镜像电流在金属板中流动。因镜像电流的镜像效应,第一辐射元件操作为具有λ/2的电长度的垂直无源元件。结果,第一辐射元件的辐射效率得以提高,以获得高天线性能。由于本发明不需要用于使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天线元件与金属板隔开的肋,因此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的自由度不受限制。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联接;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壳体中,并具有接地图案,该电路板到第一壳体的背面部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工作频带中波长的1/8 ;馈电部,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无线电路;天线元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背面上部并连接到馈电部;第一辐射元件,设置在通过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背面部相反的一侧;和电抗元件,将第一辐射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接地图案。根据上述构造,在具有两个壳体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获得了高天线性能。此外, 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自由度不受限制。在上述的构造中,提供了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第二辐射元件,并且第二辐射元件和第一辐射元件彼此连接。根据上述构造,由于除了第一辐射元件以外还提供了第二辐射元件,因此辐射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在上述构造中,设置了可旋转地联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壳体联接部,该壳体联接部包括均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并且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彼此高频率连接并彼此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联接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一辐射元件,第二联接部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二辐射元件。根据上述构造,在称为“折叠型”的结构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获得了高天线性能。此外,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自由度不受限制。在上述构造中,第一联接部和第一辐射元件通过电抗元件彼此连接。根据上述构造,即使第二辐射元件的电长度改变,也可以通过调节电抗元件的值来使第二辐射元件在工作频带谐振。即,可以提高第二辐射元件的设计自由度。在上述构造中,设置了可滑动地联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壳体联接部,该壳体联接部包括均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彼此高频率连接并彼此可滑动地支撑,第一联接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一辐射元件,第二联接部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二辐射元件。根据上述构造,在称为“滑动型”的结构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获得了高天线性能。此外,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自由度不受限制。在上述构造中,第一联接部和第一辐射元件通过电抗元件彼此连接。
根据上述构造,即使第二辐射元件的电长度改变,也可以通过调节电抗元件的值来使第二辐射元件在工作频带谐振。即,可以提高第二辐射元件的设计自由度。在上述构造中,提供了板导体,板导体设置成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背面部之间,并且,板导体和电路板的接地图案彼此连接。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板导体操作为地网(counterpoise),接地得以加强(辐射元件的辐射效率提高),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天线性能。在上述构造中,板导体和电路板的接地图案通过电感元件彼此连接。根据上述构造,即使板导体的尺寸改变,也可以通过调节电感元件的值来容易地使辐射元件在工作频带谐振。即,辐射元件的设计自由度可以提高。本发明的优点根据本发明,在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中,可以在不削弱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自由度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2是示出图1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放置在金属板上时天线电流和镜像电流的流动的示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4是示出图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打开/闭合操作的示图。图5是示出图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放置在金属板上时天线电流和镜像电流的流动的示图。图6 (a)和6(b)是示出图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的透视图。图7(a)和7(b)是示出便携式无线电设备闭合和打开时壳体联接部的状态的透视图。图8(a)和8(b)是图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等效构造图和等效电路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10是示出图9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一个变型示例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11是示出图9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另一变型示例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12是示出图9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又一变型示例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打开操作的示图。
图15(a)和15(b)是示出图1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下壳体和上壳体的相应外观的透视图。图16是示出图1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壳体联接部的透视图。图17是示出常规通信终端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图18是示出图17的通信终端放置在金属板上时天线电流和镜像电流的流动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在该图中,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包括一个壳体10 (第一壳体),被称为“直型(straight type)”;电路板11,具有接地图案(未示出),电路板11到壳体10的背面部IOa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工作频带中的波长(λ )的1/8 ;以及馈电部12,连接到电路板11上的无线电路(未示出)。该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还包括天线元件13,设置在壳体10的背面上部IOb并连接到馈电部12 ;辐射元件(第一辐射元件)14,设置在通过电路板11与壳体10的背面部IOa相反的一侧;电抗元件15,连接辐射元件14的一端和电路板 11上的无线电路的接地图案;以及板导体16,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11设置在壳体10内的电路板11与壳体10的背面部IOa之间。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还包括电感元件(例如,线圈)17,连接板导体16和电路板11上的无线电路的接地图案;和显示部(例如,IXD(liquid crystal display)) 18,设置在壳体10的正面部10c。包括电抗元件15,辐射元件14具有设定为约λ/4的电长度。图2是示出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放置在诸如金属桌的金属板300上且天线元件13进行发射时天线电流和镜像电流的流动的示图。在该图中,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在金属板300的镜像电流I的帮助下,辐射元件14操作为具有λ/2的电长度的无源元件。板导体16操作为辐射元件14的地网(counterpoise),并强化接地。由于设置了板导体16,因此,与仅有辐射元件14的情况相比,辐射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顺便提及,虽然图18所示的常规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本发明类似,但是,因为辐射元件104布置在金属板300与电路板101之间,所以贵重的电路板101不能用作垂直偶极天线的地,而是特意地添加辅助接地平面105来构造出地。为此,存在削弱垂直偶极子的地的倾向,从而难以获得比本发明的天线性能更高的天线性能。设置电抗元件15使辐射元件14的电长度能够调节,由此可以增加辐射元件14的设计自由度。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提供了设置在通过电路板11与壳体 10的背面部IOa相反的一侧的辐射元件14和基本平行于电路板11设置在电路板11与壳体10的背面部IOa之间的板导体16。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辐射元件14在由金属板300引起的镜像电流的帮助下操作为具有λ /2的电长度的垂直无源元件,并且板导体16操作为辐射元件14的地网,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天线性能。
本发明不需要使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天线元件与金属板分隔开的肋,因此不会限制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自由度。(第二实施例)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在该图中,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为具有下壳体(第一壳体)10A、上壳体(第二壳体)IOB和将下壳体IOA和上壳体IOB可滑动地联接在一起的壳体联接部20的滑动结构。上壳体IOB相对于下壳体IOA在壳体的纵向方向(由图4中的双向箭头A表示的方向)上滑动,从而能够打开和闭合。 壳体联接部20具有第一联接部20A和第二联接部20B,第一联接部20A和第二联接部20B均由导电金属制成。第一联接部20A和第二联接部20B彼此高频率联接,并彼此可滑动地支撑。图6是示出第一联接部20A和第二联接部20B的透视图,其中,图6(a)是第二联接部20B,图6(b)是第一联接部20A。此外,图7是示出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闭合和打开时壳体联接部20的状态的透视图,其中,图7 (a)示出壳体联接部20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闭合时的状态,图7(b)示出壳体联接部20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打开时的状态。返回图3,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在下壳体IOA侧包括电路板(下文中称为“下电路板”)11,具有接地图案,该下电路板11到下壳体IOA的背面部IOAa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波长U)的1/8 ;馈电部12,连接到下电路板11上的无线电路(未示出);天线元件13,设置在下壳体IOA的背面上部10Ab,并连接到馈电部12 ;板导体16,基本上平行于下电路板11设置在下电路板11与下壳体IOA的背面部IOAa之间;电感元件 17,连接板导体16和下电路板11上的无线电路的接地图案;和电抗元件21,连接下电路板 11上的无线电路和壳体联接部20的第一联接部20A。此外,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在上壳体 IOB侧包括上电路板22,具有接地图案;电抗元件23,连接上电路板22的接地图案和第二联接部20B ;和显示部18,设置于上壳体IOB的正面部10Bc。对应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的辐射元件14,上壳体IOB侧的上电路板22形成有接地图案。该接地图案用作辐射元件,并通过电抗元件23、壳体联接部20和电抗元件21连接到电路板11的接地图案。此外,板导体16通过电感元件17连接到电路板11的接地图案,从而获得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相同的优点。即,如图5所示,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在由金属板300引起的镜像电流的帮助下,壳体联接部20和上电路板22操作为λ /2的无源元件,而且板导体 16操作为地网,从而提高无源元件的辐射效率,以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图8(a)是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的等效构造图。在该图中,参考标记Ila表示下电路板11的接地图案。参考标记25表示由上电路板22的接地图案得到的且具有λ/4的电长度的辐射元件。参考标记沈表示镜像。图8(a)可以用图8(b)的等效电路代替。辐射元件与镜像侧一起操作为λ/2的无源元件27。用于滑动型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壳体联接部由大尺寸的导体形成,而且布置于在厚度方向上不与天线元件重叠的位置,因此容易由现有的部件构造出λ/2的无源元件。此外,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LCD(显示部18)在壳体打开/闭合时可以总是被观察到,并且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放置在金属板上时,IXD位于上侧,下壳体位于金属板侧。 因此,该滑动型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特别适于本发明。
此外,由于设置了电抗元件21和23,因此可以调节作为辐射元件的上电路板22的接地图案的电长度。即,可以提高接地图案的设计自由度。因此,同样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中,在将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获得了更高的天线性能。此外,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的自由度也不受限制。(第三实施例)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在该图中,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样,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3具有所谓的“滑动型”的结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3包括下壳体(第一壳体)10A、 上壳体(第二壳体)10B、以及将下壳体IOA和上壳体IOB可滑动地联接在一起的壳体联接部20。壳体联接部20包括设置在下壳体IOA中的第一联接部20A和设置在上壳体IOB中的第二联接部20B。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在下壳体IOA侧包括电路板11,具有接地图案,该电路板11 到下壳体IOA的背面部IOAa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λ /8 ;馈电部12,连接到电路板11上的无线电路(未示出);天线元件13,设置在下壳体IOA的背面上部10Ab,并连接到馈电部 12 ;第一辐射元件30,设置在通过电路板11与下壳体IOA的背面部IOAa相反的一侧;和电抗元件32,将第一辐射元件30的一端连接到电路板11上的无线电路的接地图案。此外,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在下壳体IOA侧包括电抗元件33,将第一辐射元件30的另一端连接到壳体联接部20的第一联接部20A ;和板导体16,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11设置在电路板11 与下壳体IOA的背面部IOAa之间。此外,便携式无线电设备2在上壳体IOB侧包括第二辐射元件34,基本上平行于显示部18设置在壳体联接部20的第二联接部20B与显示部18 之间;和电抗元件35,将第二辐射元件34连接到壳体联接部20的第二联接部20B。在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3中,第一辐射元件30、壳体联接部20和第二辐射元件34的电长度,包括电抗元件32、33和35,设定为约λ/4。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3放置在如图2所示的金属板300上时,每个元件在由金属板300引起的镜像电流的帮助下操作为λ/2的无源元件。此外,由于板导体16操作为地网,因此无源元件的辐射效率得以提高,从而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由于设置了电抗元件32、33和35,第一辐射元件30和第二辐射元件34的电长度可以调节。即,第一辐射元件30和第二辐射元件34的设计自由度可以提高。因此,同样地,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3中,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获得了更高的天线性能。此外,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便携式无线电设备3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的自由度不受限制。图10-12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3的变型示例。图10所示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4仅设置有第一辐射元件30。图11所示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5仅设置有第二辐射元件34。图12所示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6没有设置任何辐射元件,而是利用壳体联接部20来代替辐射元件。所有这些示例都可以获得与便携式无线电设备3相同的优点。(第四实施例)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内部的示意性构造的示图。在该图中,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具有包括下壳体(第一壳体)70Α、上壳体(第二壳体)70B、以及将下壳体70A和上壳体70B可旋转地联接在一起的壳体联接部 80的折叠型结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可以通过使上壳体70B沿图14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来打开,并且可以通过反向旋转来闭合。图15是示出下壳体70A和上壳体70B的相应外观的透视图,其中,图15(a)是上壳体70B,图15 (b)是下壳体70A。图16是示出连接下壳体70A和上壳体70B的壳体联接部80的透视图。壳体联接部80包括第一联接部80A和第二联接部80B,第一联接部80A和第二联接部80B均由导电金属制成。第一联接部80A和第二联接部80B彼此高频率联接, 并彼此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联接部80A设置在下壳体70A中,并电连接到第一辐射元件82。 第二联接部80B设置在上壳体70B中,并电连接到第二辐射元件83。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在下壳体70A侧包括电路板(下文中称为“下电路板”)11, 具有接地图案,该下电路板11到下壳体70A的背面部70Aa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λ /8 ; 馈电部12,连接到下电路板11上的无线电路(未示出);和天线元件13,设置在下壳体70Α 的背面上部70Ab,并连接到馈电部12。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在下壳体70A侧还包括板导体16,基本上平行于下电路板11设置在下电路板11与下壳体70A的背面部70Aa之间;电抗元件17,连接板导体16和电路板11的接地图案;和电抗元件84,连接电路板11的接地图案和壳体联接部80的第一联接部80A。此外,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在上壳体70B侧包括 上电路板22,具有接地图案;电抗元件85,连接上电路板22的接地图案和壳体联接部80的第二联接部80B ;和显示部18,设置于上壳体70B的正面部70Bc(参照图14)。在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中,第一辐射元件82、壳体联接部80和第二辐射元件83的电长度,包括电抗元件84和85,设定为约λ/4。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 如图2所示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每个元件在由金属板300引起的镜像电流的帮助下操作为λ/2的无源元件。此外,由于板导体16操作为地网,因此无源元件的辐射效率得以提高,以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由于设置了电抗元件84和85,第一辐射元件82和第二辐射元件83的电长度可以调节,并且第一辐射元件82和第二辐射元件83的设计自由度可以提高。因此,同样地,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中,在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设置在金属板300上时,获得了更高的天线性能。此外,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便携式无线电设备7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的自由度不受限制。已经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显然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正。本发明基于2009年12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9-276560,其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具有这样的优点可以在不限制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的自由度的条件下获得高天线性能,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符号说明1至7,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0,壳体
10A,下壳体10B,上壳体10a、IOAa 和 70Aa,背面部IOc 和 10Bc,正面部11,电路板11a,接地图案12,馈电部13,天线元件14和25,辐射元件15,21,23,32,33,35,84 和 85,电抗元件16,板导体17,电感元件18,显示部20和80,壳体联接部20A和80A,第一联接部20B和80B,第二联接部26,镜像27,无源元件30和82,第一辐射元件34和83,第二辐射元件300,金属板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壳体中,并具有接地图案,该电路板到第一壳体的背面部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工作频带中的波长的1/8 ; 馈电部,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无线电路; 天线元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背面上部并连接到馈电部; 第一辐射元件,设置在通过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背面部相反的一侧;和电抗元件,将第一辐射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接地图案。
2.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联接;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壳体中,并具有接地图案,该电路板到第一壳体的背面部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工作频带中的波长的1/8 ; 馈电部,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无线电路; 天线元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背面上部并连接到馈电部; 第一辐射元件,设置在通过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背面部相反的一侧;和电抗元件,将第一辐射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接地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还包括 第二辐射元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其中,第二辐射元件和第一辐射元件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还包括 壳体联接部,可旋转地联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壳体联接部包括均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并且,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彼此高频率连接,并彼此可旋转地支撑;其中,第一联接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一辐射元件;并且其中,第二联接部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二辐射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联接部和第一辐射元件通过电抗元件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还包括 壳体联接部,可滑动地联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壳体联接部包括均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并且,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彼此高频率连接,并彼此可滑动地支撑;其中,第一联接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一辐射元件;并且其中,第二联接部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并电连接到第二辐射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其中,第一联接部和第一辐射元件通过电抗元件彼此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还包括板导体,设置成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并且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背面部之间,其中,板导体和电路板的接地图案彼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其中,板导体和电路板的接地图案通过电感元件彼此连接。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可以在不限制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灵活性的条件下获得高天线性能。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设置有辐射元件(14)和板状导体(16),辐射元件(14)设置在电路板(11)的与壳体(10)的背面部(10a)相反的一侧,板状导体(16)近似平行于电路板(11)而设置在电路板(11)与壳体(10)的背面部(10a)之间。由于提供了辐射元件(14)和板状导体(16),当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安放在金属板(300)上时,辐射元件(14)因金属板(300)中的镜像电流而操作为具有λ/2的电长度的垂直寄生元件,并且板状导体(16)操作为辐射元件(14)的地网,从而能够在金属板(300)上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而且,由于不需要使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的天线元件(13)与金属板分隔开的肋,便携式无线电设备(1)的主体的外观和设计灵活性不受限制。
文档编号H04M1/02GK102369633SQ20108001555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小林弘晃, 朝比奈敏宽, 角真悟, 高桥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