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769475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小型化及其功能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功耗大及发热问题日益突出,并影响到产品寿命甚至人身安全。对于注重用户体验、关注产品质量细节的欧美、日本等高端运营商,温升控制需求已经成为硬性指标。例如,某运营商要求,若使用最大功率通话时充电器处于充电的极端工作状态,则移动终端表面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3度。移动终端的发热原因是工作电流较大,特别是在充电时保持通话的工作状态是发热最严重的情况,也就是说移动终端的发热源是基带电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简称为PM)模块及射频功放(Power Amplifier,简称为PA)模块。对于基带电源管理模块而言,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即插即充的充电方式。但是,这种即插即充的充电方式存在如下问题(I)移动终端的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充放电次数息息相关。当移动终端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PC)仅仅需要传输数据而且电池电量比较充足时,即插即充的方式无疑增加了额外的电池充放电次数,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2)在待机状态下充电,对移动终端的发热影响甚微,而在通话状态下充电,则严重恶化了该问题。另外,对于射频功放而言,特别在大功率发射(比如,23dbm)情况下,通话电流也达到几百mA,但是,涉及到射频指标的均衡性,通话电流本身的优化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散热途径上来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例如,新的导热材料、新的结构模具设计方案等实用新型专利方案较多。但是,对于移动终端基带结合射频的功耗控制的根本性解决措施的创新技术研究还有待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途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USB主设备;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优选地,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包括移动终端的基带芯片读取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在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且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在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高且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优选地,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包括若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则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若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则移动终端检测其当前的电池电量;在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优选地,在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移动终端在其实际工作状态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充电流程。优选地,移动终端停止充电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对于其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在电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移动终端重新启动充电流程。优选地,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包括移动终端通过其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阈值,其中, 采集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上的听筒、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根据移动终端中的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USB主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优选地,处理模块包括充电单元,用于在确定模块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以及在确定模块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且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在确定模块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且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优选地,充电单元还用于在启动充电流程之后,通过移动终端的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阈值,其中,采集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上的听筒、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和基带处理芯片,其中,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包括内部数据信号线,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USB电压值的上拉电阻,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地的下拉电阻;基带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正信号线和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采用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并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途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手机终端发热控制的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充电源类型的判别电路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池电量与电池电压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8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手机温度的检测实例I的示意图;图S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手机温度的检测实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图I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简称为USB)主设备(即,USB_H0ST设备);步骤S104,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通过上述步骤,采用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并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途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优选地,在步骤S102中,移动终端的基带芯片可以读取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在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且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在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高且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该方法提闻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优选地,在步骤S104中,若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则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若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则移动终端检测其当前的电池电量;在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该方法提闻了系统的适应能力。优选地,在步骤S104中,在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之后,移动终端可以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移动终端在其实际工作状态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充电流程。这样更符合实际应用的情况,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优选地,移动终端停止充电流程之后,移动终端可以对于其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在电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移动终端重新启动充电流程。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优选地,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包括移动终端通过其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阈值,其中,采集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上的听筒、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该方法实现简单、可操作性强。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确定模块22,用于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根据移动终端中的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USB主设备;处理模块24,耦合至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通过上述移动终端,确定模块22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 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处理模块24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途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处理模块24包括充电单元242,耦合至确定模块22,用于在确定模块22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以及在确定模块22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且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数据传输单元244,耦合至确定模块22,用于在确定模块22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且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优选地,充电单元242还用于在启动充电流程之后,通过移动终端的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阈值,其中,采集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上的听筒、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42和基带处理芯片44,其中,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42包括内部数据信号线422,内部数据信号线422中正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USB电压值的上拉电阻4222,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地的下拉电阻4224 ;基带控制芯片44,耦合至内部数据信号线422,用于根据正信号线和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上述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以手机终端为例,针对手机终端的基带电源管理(PM)模块及射频功放(PA)模块两个发热源,设计一种结合射频功放的工作状态、电池电量、电池温度、充电源类型的基带充电电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手机终端热设计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延长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是绿色环保设计的具体体现。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手机终端发热控制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控制流程如下步骤S502,用户插入了数据线或充电器,手机基带芯片首先进行充电源类型的判断。步骤S504,如果判断到用户插入的是充电器(CHARGER),则说明用户的使用初衷就是给手机充电,则直接跳转至启动充电进程阶段;如果判断到用户插入的是PC机等通用串行总线主(Universal Serial Bus Host,简称为USB_H0ST)设备,则进入步骤S506 ;如果判断到用户插入的既不是充电器也不是PC机等USBJTOST设备,则控制流程结束。步骤S506,由于用户有可能只是为了传输数据,因此,软件增加电池电量的检测功能。如果电池电量比较充足(例如,判断电池电压大于V1,V1的值手机提供商可自行设定, 比如70 %的电量),则进入步骤S508,如果判断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Vl,则无条件启动充电进程,即,进入步骤S510。步骤S508,提示用户电池电量比较充足,是否强制充电。例如,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某按键(如OK键)强制充电,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用户也可以选择不进行强制充电,仅传输数据,以达到减少电池充放电次数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步骤S510,手机启动充电进程之后,需要实时判断手机温度是否超过阈值Tl (Tl是运营商要求的最高温度或者用户会感觉到不适的温度值,例如,43摄氏度)。如果没有超过则继续充电,并实时监测温度值;如果手机温度超过阈值Tl,则进入步骤S512。步骤S512,判断引起温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为首先,软件获取手机的工作状态,判断手机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如果处于通话状态,则说明手机温升主要是由于充电时保持通话状态引起的,此时停止充电,并且实时监测手机电池电压是否低于V2 (V2是手机能够维持通话的最低电压值,例如3. 6V);如果低于V2值,则返回上述步骤S510判断是否重新启动充电进程,如果高于V2值,则保持停止充电状态并实时监测电池电压值。优选地,如果手机没有处于通话状态(即处于待机状态),而且手机温度超过了Tl,则说明手机本身存在硬件或其他问题,停止充电,流程结束。可见,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结合了手机终端射频模块的实际工作状态、检测电池电量、电池温度、区分充电源类型等方法进行基带芯片电源管理,改进了现有技术即插即充的传统方式,从根本上改善了手机终端的发热问题,免去了用导热材料、结构模具等规避措施带来的额外成本和设计难度。实施例二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充电源类型的判别电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根据USB规范,在USBJTOST设备内部的数据信号线D+、D-上设计有两个15K的下拉电阻(PULL DOWNResistor),手机终端侧需要在D+,D-信号线分别增加设计弱上拉电阻(PULL UPResistor)至USB 5V电压、弱下拉电阻到地,对于充电器CHARGER而言,其D+和D-信号直接通过上述上下拉电阻进入手机基带控制芯片。在实施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的手机终端的发热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基带芯片判断到设备插入后,读取信号线D+,D-的逻辑电平,如果其逻辑电平组合状态是“00”,则外部充电电源类型是USBJTOST,如果其逻辑电平组合状态是“ 10 ”,则外部充电电源类型是CHARGER。步骤2,如果判断充电源类型为USBJTOST时,手机需要检测电池当前电量,可以通过检测电池电压来间接获取电池当前的电池电量,电池电量与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手机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放电测试曲线来得到。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池电量与电池电压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其示意图,如图7所示,从放电测试曲线上分别得到电池容量所对应的电压值,手机软件设置电池容量与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根据预置的充电阈值Vl对应的电池电量为标准,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充电。步骤3,手机温度的检测。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手机发热部位和用户的需求,有几种检测方案可供选择(I)采用温度传感器。图8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手机温度的检测实例I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设计在手机工作时温度较高(射频功放及PM模块)和贴近人体皮肤的 部位(例如,听筒等),温度采集值由基带控制芯片进行处理,判断是否超过阈值Tl,则基带控制芯片进行相应处理。(2)电池温度是表征手机充电及通话状态发热特性的一个重要参考值,因此,可以采用内部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来实现温度检测功能。图8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手机温度的检测实例2的示意图,如图8b所示,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简称为NTC)的电池随着电池温度的变化NTC阻值相应变化,手机基带芯片的模拟数字A/D采样通道将会采集到不同的温度值,判断是否超过阈值Tl,则基带控制芯片进行相应的处理。步骤4,手机工作状态的获取。例如,通过软件读取相关状态寄存器即可获知手机处于通话或者待机状态。可见,本实施例是针对不同发热源的用于手机终端的发热控制方案,对于用户而言,可以增强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对于手机方案和终端提供商而言,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手机发热的问题,同时增强了产品的人性化和智能化设计,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商业附加值。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移动终端的实际工作状态、温度、外部充电源类型、电池电量等实时调整工作电流,以达到降低移动终端功耗、减小发热的方法和装置,对现有技术中即插即充的传统方式进行了改进,从根本上解决了移动终端的发热问题,免去了用导热材料、结构模具等规避措施带来的额外成本和设计难度。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通用串行总线USB主设备;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带芯片读取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 在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且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USB主设备;在所述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高且所述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充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包括 若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充电器,则所述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 若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USB主设备,则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其当前的电池电量; 在所述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否则,所述移动终端启动所述充电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启动所述充电流程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所述阈值,则所述移动终端在其实际工作状态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充电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停止所述充电流程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对于其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 在所述电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所述移动终端重新启动所述充电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其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所述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所述阈值,其中,采集所述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听筒、所述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通用串行总线USB主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充电器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以及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USB主设备且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USB主设备且所述电池电量大于所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与所述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还用于在启动所述充电流程之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所述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所述阈值,其中,采集所述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听筒、所述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和基带处理芯片,其中, 所述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包括内部数据信号线,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通用串行总线USB电压值的上拉电阻,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地的下拉电阻; 所述基带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正信号线和所述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USB主设备;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文档编号H04M1/725GK102833387SQ2011101608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李朝晖, 宁金星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