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的交织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034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的交织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交织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作为一种增强的下行无线传输技术在2002年被引入到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项目)第5版(Release 5,简称“R5”)中并在3GPP第6版(Release 6,简称 “R6”)中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由于采用了基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基于物理层重传和软合并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快速多用户分组调度、2ms短帧等关键技术,具有频谱效率高、下行传输速率大、传输时延小等明显的优势,从而可以对分组数据业务提供有效地支持。E-DCH(Enhanced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增强上行专用信道)又称为 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是3GPP继在!Release 5 中引入HSDPA之后在Release 6中引入的又一种增强的无线传输技术,由于采用了基于Node B (节点B)的上行快速分组调度、快速HARQ以及2ms短帧等关键技术,E-DCH具有频谱效率高、上行传输速率快、传输时延小等明显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实时游戏业务、文件上传、宽带多媒体业务等分组数据业务应用。目前,在 HS-DSCH(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共享信道) 的编码复用过程中,HS-DSCH的2ms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 最多承载1个数据快,输入编码复用链的每个HS-DSCH数据块经过编码复用后映射到一个 3个时隙的HS-DSCH子帧。HS-DSCH的编码复用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传输块增加循环冗余校验信息、比特加扰、编码块的分割、信道编码、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物理信道分割、交织、16QAM(Quadrature Amplitured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星座重组、物理信道映射。在HS-DSCH的编码复用过程中进行交织时,各物理信道的交织过程独立。输入到块交织器的比特序列(即数据)为IV1,up,2,up,3, ...,up,u,其中ρ为物理信道(WiCH, Physical Channel)数,若HS-DSCH的编码复用过程采用的调制方式为16QAM调制,则U = 1920,采用两个相同尺寸的交织器,目前为R2XC2 = 32X30,即行数R2 = 32,列数C2 = 30 的交织器。物理信道分割模块输出的比特序列在交织器之间两两分割,比特up,k和up,k+1发送到第一交织器,比特up,k+2和up,k+3发送到第二交织器,两个交织器的输出比特序列再根据分配的顺序两两结合,具体为,比特vp,k和vp,k+1从第一交织器输出,而比特vp,k+2和vp,k+3从第二交织器输出,此处k mod 4 = 1,即k除以4余数为1,k为正整数,以后的比特序列以此类推。可见,在采用16QAM调制方式时,采用两个相同尺寸(R2XC2 = 32X30)的交织器,从第一交织器输出的比特Vp, !^P Vp, k+1因经过第一交织器的交织而具有交织增益,从第二交织器输出的比特Vp,k+2和Vp,k+3因经过第二交织器的交织而具有交织增益。但是因为两个交织器按照相同的规律进行交织,因此Vp, k+2与Vp, k之间没有交织增益,Vp, k+3与Vp, k+1之间没有交织增益,即,经过交织之后,Up,!^Pivm的距离并没有变化。类似的问题在E-DCH 中的交织操作中也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交织方法和装置,用以提高交织过程的交织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交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配置不同的交织图样;并且在进行交织时,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根据为其配置的交织图样对输入数据进行交织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交织装置,所述交织装置包括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和配置模块,其中所述交织器,用于根据配置的交织图样对输入数据进行交织操作;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配置不同的交织图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图样中,定义初始位置相同的数据的目标位置不同的部分来说,输入顺序相同的两个比特在分别经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的交织之后,会产生交织增益,即该两个比特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提高交织过程的交织性能。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交织器内进行的交织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织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以应用在HS-DSCH和E-DCH为例,但并不局限于应用在HS-DSCH和 E-DCH的编码复用过程中,其它涉及多个交织器的过程或装置均与之类似。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一在实施例一中,以采用16QAM调制的HS-DSCH的编码复用过程为例,在该过程中, 采用两个相同尺寸的交织器对输入比特进行交织,该两个交织器均为R2XC2 = 32X30,将输入比特在该两个交织器之间两两分割为两路比特序列,比特up,k和up,k+1发送到第一交织器,比特、λ+2和、,k+3发送到第二交织器,两个交织器的输出比特序列再根据分配的顺序两两结合,具体为,比特vp,k和vp,k+1从第一交织器输出,而比特vp,k+2和vp,k+3从第二交织器输出,此处k m0d4 = 1,以后的比特序列以此类推。在实施例一中,为该两个交织器分别配置不同的交织图样,其中,各交织图样以仅对输入比特序列的初始位置按列定义到目标位置为例,在具体实现中,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可以将输入比特序列的初始位置按行定义到目标位置或者按单元格将输入比特序列的初始位置按行定义到目标位置,在实施例一中,第一交织器的交织图样如表1所示
表 1
列数C2列间交织图样 <P2(0), P2(l), ...,P2(C2-1)>30<0, 20, 10, 5, 15, 25, 3, 13, 23, 8, 18, 28, 1, 11, 21, 6, 16, 26, 4, 14, 24, 19, 9,29, 12, 2, 7, 22, 27, 17>设第一交织器的输入序列IV1,up,2,up,3,. 后,滤除填充比特从第一交织器输出序列Vp,vp,2, 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将输入比特序列ι^,ι ρ,ι ρ,. 行写入矩阵R2XC2 ;该矩阵的列从左到右的编号为0,1,2,... 0,1,2,......,R2-1。写入完成的矩阵R2XC2为
y ρλ y ρ,2 y ρ,3yp.(C2+l)yP,(C2+2)yP,(C2+3)
,Upiu在第一交织器内进行列间交换 ,Vp, uo在第一交织器内进行的交织
,Upiu从第0行、第0列的开始逐
.,C2-1 ;该矩阵的行从上到下编号为
yp,c2
y pxtkci)
_3^,((R2—1)xC2+1) y pX(R2-l)xC2+2) 3^,((R2—1)xC2+3) · · -3^,(R2xC2)其中,yp,k= Up, k,k = 1,2,......,U ;若 R2XC2 > U,则在 k = U+l, U+2, · · ·,
R2XC2时,在该矩阵中添加填充比特,即令yp,k = 0或者令yp,k = 1。在根据交织图样进行交换后,在矩阵的输出序列中删除该填充比特。在实施例一中,由于在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对于16QAM来说,对于每一路交织器,输入序列的长度均为32X30,因此不用填充比特。步骤S102,根据表1所示的交织图样<P2(j)>je {oa,...,C2_1}对该矩阵进行列间列交换;其中P2(j)为第j个交换列的初始位置。该列交换后的比特为y' p,k,而该列交换后的矩阵为
yy ^,(R2+l) y 凡(2XR2+1) ...少 P,((C2-1)XR2+1)少 P’2 少 A(R2+2) y PX2X.R2+2)...少 ^,((C2-l)xR2+2)
y P^l y ^,(2xR2) y 凡(3XR2) · · · y p,(C2xR2)步骤S103,对交换后矩阵的比特进行逐列输出。比特经过R2x C2矩阵的列间交换后,逐列输出序列,即对应k > U时的输入比特 yp,k的输出为比特为1' p,k。输出比特序列为Vpil,Vpj2, ... , Vp,U,其中Vpil为输出的下标k 为最小的比特y' p,k,vp,2为输出的下标k为次小的比特y' p,k,依次类推。在第二交织器内进行的交织过程与第一交织器内进行的交织过程相同,仅仅是依照的交织图样不同。在得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一交织序列和第二交织器输出的第二交织序列后,将第一交织序列和第二交织序列根据分配的顺序两两结合。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求第一交织器和第二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不同,因此, 对于两个交织图样中,定义初始位置相同的数据的目标位置不同的部分来说(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即对于两个交织图样中交换列的初始位置对应的目标位置不同的部分来说,输入顺序相同的两个比特在分别经过两个交织器的交织之后,会产生交织增益),输入顺序相同的两个比特在分别经过两个交织器的交织之后,会产生交织增益,即该两个比特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例如,在第一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中,初始位置为0的列的目标位置仍然为0, 而在第二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中,初始位置为0的列的目标位置为30,可见,在将第一交织器输出的比特和第二交织器输出的比特进行结合时,两个交织器输出的初始位置为0的列在进行交织后,距离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交织增益。在本实施例中,对两个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不需要具体限定,但是,为了使两个交织器输出的比特之间都存在交织增益,在该两个不同的交织图样中,应当尽量保证各初始位置相同的列,其目标位置都不相同。而由于对两个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没有具体限定,因此,为了降低存储交织图样而带来的存储开销,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只保存一个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并以该交织图样的变形来作为另一个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在实施例一中,第一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为表1所示的交织图样,而第二交织器采用的交织图样可以根据表1所示的交织图样的变形得到,进行该变形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表1所示的交织图样进行变形方式一第二交织器的交织图样为第一交织器的交织图样的逆序,则将表1所示的交织图样进行相应变形得到第二交织器的交织图样如表2所示表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的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配置不同的交织图样;并且在进行交织时,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根据为其配置的交织图样对输入数据进行交织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配置不同的交织图样具体包括先为其中一个交织器配置第一交织图样,并根据该第一交织图样生成与之不同的交织图样来配置给其他交织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的交织图样包括对该第一交织图样进行逆序排列得到的交织图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的交织图样包括先对该第一交织图样进行逆序排列,再将逆序排列后的交织图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互换得到的交织图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的交织图样包括将该第一交织图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互换得到的交织图样。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交织图样中,将初始位置相同的数据定义到不同的目标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操作在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或者增强上行专用信道的编码复用过程中进行。
8.一种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装置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和配置模块,其中所述交织器,用于根据配置的交织图样对输入数据进行交织操作;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配置不同的交织图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配置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保存为其中一个交织器配置的第一交织图样;所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一交织图样生成与之不同的交织图样来配置给其他交织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包括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同时保存为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配置的不同的交织图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的交织方法和装置,用以提高交织过程的交织性能。在本发明中,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配置不同的交织图样;并且在进行交织时,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分别根据为其配置的交织图样对输入数据进行交织操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图样中,定义初始位置相同的数据的目标位置不同的部分来说,输入顺序相同的两个比特在分别经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交织器的交织之后,会产生交织增益,即该两个比特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提高交织过程的交织性能。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412937SQ2011104090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日
发明者余荣道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