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781238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汽车的性能方面。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则使车载设备的功能相应地得到了更多的提高。车载设备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可以实现包括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需求的服务,以及实时路况信号、目的地地图等行车信号的需求的服务等。目前,用户在汽车启动后,需要直接对车载端进行各种设置,以完成车载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开启导航、音乐或者接发短信等服务。以车载导航功能为例,当用户需要查询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行车路线时,会将车辆的起始位置(或称为当前位置)和终点位置(或称为目的地位置)输入车载导航系统,当然,车辆的当前位置也可以通过卫星定位(例如GPS)直接获取,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启动查询后产生导航请求,车载导航系统接收到所述导航请求后,基于所述导航请求(包括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的信息)进行导航路径演算,从而为用户设计出最佳路线。在这种方式中,用户须通过对车载端的直接操作来启动各项功能,而无法实现远程的遥控操作,使得用户的使用过程比较繁琐,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以方便用户对车载端的操作和提高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车载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车载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从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且将所述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可选地,所述车载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可选地,所述车载端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消息进行显示。可选地,所述车载端还包括:用户选择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提供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界面;操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调用车载端中相应的应用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数据信息存储模块、识别模块、互动消息存储模块和提取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车载端之间的通信;所述数据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所述互动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互动消息;所述识别模块,用于从数据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并将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提取模块;所述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从互动消息存储模块中提取出相应的互动消息,并将提取出的相应的互动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下发至车载端。可选地,所述提取模块包括:分类模块和筛选模块,所述分类模块连接互动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对互动消息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互动消息至少按照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筛选模块连接识别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从分类后的互动消息中筛选出与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息,并将筛选出的互动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下发至车载端。可选地,所述车载端包括: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且在移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之后,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可选地,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包括用户信息存储模块、身份标识模块和搜索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身份标识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分类后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被标识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搜索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可选地,所述身份认证模块还包括提示模块,连接所述搜索模块,在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未被识别为可信用户时,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从移动终端获取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从所述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将所述相应的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车载端对接收到的相应的互动消息进行显不O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车载端根据用户对下发的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从移动终端获取数据信息之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时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车载端中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分类后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被标识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所述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还包括: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所述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未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包括:对互动消息至少按照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从分类后的互动消息中筛选出与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肩、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数据处理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
占-I)本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车载端发送数据信息,车载端启动之后会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从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且将所述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这样,用户可以在车载端启动后直接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消息,而不再需要对车载端进行其他设置,从而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的体验。2)可选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对互动消息的选择以启动车载端中相应的应用,从而完成相应的操作。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3)可选方案中,在从移动终端获取数据信息之前,还可以增加身份认证的操作,只有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才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图1是本发明数据处理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数据处理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车载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数据处理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正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用户启动某项车载功能时通常需要对车载端进行多个步骤的操作,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用户的时间,还降低了用户的体验。而本发明则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移动终端向车载端发送数据信息,车载端将数据信息带至云端服务器,从而使得用户在车载端启动后,可以直接接收到相应的互动消息,而不再需要对车载端进行各种操作。这样就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图1示出了本发明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处理系统10包括:移动终端20、车载端30、服务器40。所述车载端30,连接所述移动终端20和服务器40,用于接收移动终端20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40。所述服务器40,用于从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且将所述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30。本实施例中的数据请求信息可以为多种类型的事件信息,例如,可以为多媒体信息(例如音乐)、通讯录(例如手机号码)信息或者导航信息等等。为了便于服务器快捷地从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还可以为包含命令行的信息,例如:“音乐:罗大佑你的样子”,其中,短信头的“音乐”即为命令行,而位于命令行后面的短信内容则为具体的请求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20可以为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发送数据信息至车载端30,车载端30在启动之后,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4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发送数据信息,其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参考图2,所述车载端3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模块31、存储模块32和信息处理模块33。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1,连接移动终端20和服务器40,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20和服务器40之间的通信。所述存储模块32,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1,用于对移动终端20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所述存储模块32可以为现有技术的任意一种存储器,例如,可以是Flash存储
翌坐-nfr ο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3,连接所述存储模块32,将存储模块32中存储的数据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1发送至服务器40。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车载端30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34、用户选择模块35和操作控制模块36。所述显示模块34,用于对服务器40下发的互动消息进行显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34,还可以与存储模块32连接,用于对存储模块32中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显示,其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用户选择模块35,连接所述显示模块34,提供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界面;具体地,所述用户选择模块35可以为操作面板或其他类型的人机操作设备,其不应限制本发明。所述操作控制模块36,连接所述用户选择模块35,用于根据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调用车载端30中相应的应用以完成相应的操作。下面结合图1和图2,并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做进一步地说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20发送了一条数据信息至车载端30,例如,该数据信息为“音乐:周杰伦”。所述车载端3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31接收该数据信息,并将其存储到存储模块32中。而信息处理模块33则通过第一通信模块31将该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40。服务器40识别出该数据信息为数据请求信息(也就是说,该数据信息满足服务器40规定的数据请求信息的要求),因而服务器40根据该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例如:“您是否想听周杰伦的歌曲,点击这里,听网络歌曲”,并且服务器40将所述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30。车载端3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31接收该互动消息,并在显示模块34中显示出该互动消息。用户在看到显示的互动消息后,可以通过用户选择模块35进行选择,例如,用户通过点击确认想听周杰伦的歌曲。所述用户选择模块35在获取到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后,将用户的选择信息发送至操作控制模块36,那么所述操作控制模块36根据用户的选择信息,调用车载端30中相应的应用以完成对周杰伦歌曲的播放。在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20向车载端30发送数据信息,车载端30启动后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40,服务器40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下发互动消息至车载端,从而就实现了用户启动某项车载功能的操作,这种方式中,用户的操作过程简单,不需要对车载端做复杂的设置即可实现,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端30还可以包括转换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格式转换,以产生满足所述服务器40的格式要求的数据信息;相应地,服务器40中可以包括解码模块,用于对其接收到的格式转换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解码,从而使得服务器40可以从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此仅为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车载端30、服务器40做其他变形或替换,其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参考图3,所述服务器40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模块41、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识别模块43、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和提取模块45。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1,连接车载端30,用于与车载端30之间的通信;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1与车载端30中的第一通信模块31 (参考图2所示)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1与第一通信模块31相匹配,两者可以采用有线通信方式,也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其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连接第二通信模块41,用于对第二通信模块41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所述识别模块43,连接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和提取模块45,用于从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存储的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并将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提取模块45。所述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用于存储互动消息。所述提取模块45,连接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从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中提取出相应的互动消息,并将提取出的相应的互动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41下发至车载端30。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和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可以为现有技术的任意一种存储器。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和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也可以集成为一个存储模块,其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继续参考图3,所述提取模块45还可以包括:分类模块451和筛选模块452。所述分类模块451,连接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用于对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中存储的互动消息至少按照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本实施例中,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中存储的互动消息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事件,例如,可以为音乐类的事件、位置类的事件、用户信息类的事件等等。分类模块451可以根据事件的类型对互动消息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将音乐类的互动消息分为一类,将位置类的互动消息分为另一类等。通过分类,所述提取模块45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提取出与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息。
所述筛选模块452,连接识别模块43和第二通信模块41,用于从分类后的互动消息中筛选出与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息,并将筛选出的互动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41下发至车载端30。下面结合图3,并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图3所示的服务器40做进一步地说明。服务器4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41接收到车载端30发送的一条数据信息,例如,该数据信息为:“地点:首都机场T3航站楼”。该数据信息被存储到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识别模块43从数据信息存储模块42中识别出该条数据信息为数据请求信息,且将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筛选模块452。所述筛选模块452即根据该条数据请求信息,从互动消息存储模块44中的存储的位置类的互动消息中进行筛选,以筛选出与该条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息。例如可以是:“您是否要云首都机场T3航站楼,点击这里,保存POI点,并启动导航”,然后,所述筛选模块452将筛选出的该条互动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41下发至车载端30。相对应地,参考图2,车载端3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31接收到该条互动消息后,会通过显示模块34显示该条互动消息,以方便用户的选择。用户可以通过用户选择模块35进行选择确认,从而使得操作控制模块36根据用户选择模块35发送的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启动车载端30中相应的应用,以启动导航功能。在另外一种情况下,用户在开车时,接到其他朋友或者客户等的来电,要在某一地点碰头,对方可以发送一条数据请求信息给用户的车载端,由用户的车载端将此数据请求信息带至服务器,服务器同样会经过识别、筛选后将与该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息下发给用户的车载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对车载端的选择来启动相应的导航功倉泛。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用户都不需要对车载端做其他复杂、繁琐的操作,即可方便地接收到互动消息,并启动相应的车载功能,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车载端30还可以包括:身份认证模块,所述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20进行身份认证,且在移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之后,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具体地,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可以包括:用户信息存储模块、身份标识模块和搜索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身份标识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分类后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被标识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搜索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身份标识模块可以将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分类标识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不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陌生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陌生用户的用户信息指的是车载端未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认证模块还可以包括提示模块,连接所述搜索模块,在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未被识别为可信用户时,提示模块可以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这样就避免了重要的数据信息的遗失或丢失,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在身份标识模块将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分类之后,某个移动终端向车载端30发送了一条数据信息,该身份认证模块中的搜索模块将对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第一种情况下,搜索结果为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那么车载端30就可以接收该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第二种情况下,搜索结果为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不可信用户,那么车载端30将不直接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由提示模块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当然,用户也可以进行设置,直接屏蔽不可信用户发送的数据信息,且不再进行提示;第三种情况下,搜索后未发现有与移动终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那么该移动终端就是陌生用户,从而也不接收该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但是由提示模块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用户可以不断地对上述各类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或调整,例如,可以将陌生用户的用户信息更新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也可以将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更新为不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的这种更新或调整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然,本实施例的身份标识模块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种类均为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些简单的修改或替换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参考图4,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从移动终端获取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步骤S12、服务器从所述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将所述相应的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其中,服务器中的互动消息可以根据事件的类型不同进行分类,从而服务器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从不同分类中筛选出与之相对应的互动消息,并将该相应的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互动消息的事件的类型可以为音乐等多媒体信息、导航类的信息、通讯录类的用户信息等。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车载端对接收到的相应的互动消息进行显示。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车载端根据用户对下发的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来完成相应的操作。作为一个具体地例子,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一条数据信息,例如,该数据信息为:“用户信息:张三131********”,该数据信息被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从数据信息中识别出该条信息为数据请求信息,从而根据该条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例如,“您是否要保存张三131********,到您的通讯录,点击这里进行保存”。车载端接收到该条互动消息会对其进行显示,进而用户可以根据该互动消息进行选择,在用户的选择后,就可以启动相应的功能,将“张三131 ******** ”保存至用户的通讯录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移动终端获取数据信息之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时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其中,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还可以包括:对车载端中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分类后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被标识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所述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其中,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还包括: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所述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未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可以包括:对互动消息至少按照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从分类后的互动消息中筛选出与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息。上述数据处理方法中,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可以被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识别后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且将所述相应的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使得车载端启动之后可以直接接收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消息,而不需要对车载端进行其他的操作,该方法操作简单,因此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车载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从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且将所述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端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消息进行显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端还包括:用户选择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提供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界面;操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对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 ,调用车载端中相应的应用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数据信息存储模块、识别模块、互动消息存储模块和提取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车载端之间的通信;所述数据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所述互动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互动消息;所述识别模块,用于从数据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并将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提取模块;所述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从互动消息存储模块中提取出相应的互动消息,并将提取出的相应的互动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下发至车载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模块包括:分类模块和筛选模块,所述分类模块连接互动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对互动消息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互动消息至少按照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筛选模块连接识别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从分类后的互动消息中筛选出与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的互动消息,并将筛选出的互动消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下发至车载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端包括: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且在移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之后,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包括用户信息存储模块、身份标识模块和搜索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身份标识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分类后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被标识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搜索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认证模块还包括提示模块,连接所述搜索模块,在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未被识别为可信用户时,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
10.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移动终端获取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从所述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将所述相应的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车载端对接收到的相应的互动消息进行显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载端根据用户对下发的互动消息的选择信息来完成相应的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移动终端获取数据信息之前,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当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身份认证时才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对车载端中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分类后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被标识为可信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所述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接收其发送的数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还包括:对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当搜索到所述发送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未被标识为可信用户时,提示用户是否接收数据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包括:对互动消息至少按照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从分类后的互动消息中筛选出与数据请求信息相对应 的互动消息。
全文摘要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车载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车载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从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中识别出数据请求信息,根据识别出的数据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互动消息,并且将所述互动消息下发至车载端。本发明中,用户可以在车载端启动后直接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消息,而不再需要对车载端进行其他设置,从而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3188313SQ20111045729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吴岳, 朱武杰 申请人: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