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683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系统设备数据传输中,所有数据均需要在设备或者单板或者器件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传输。当某个接口存在多种数据需要同时传输时,通常每种数据会拥有独立的传输位置和传输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接口上每增加一种数据传输,就会加大接口的流量,增加带宽使用,其必然会升级接口流量规格,或者限制接口数据传输。同时,当某些相关联数据存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时,由于独立的传输位置和传输方式,也会出现接收端同步数据困难的现象。现有技术方案中,当接口上存在几种相关联数据传输,可以将其分为主数据和若 干辅数据,主数据相对高频率传输,辅数据相对低频率传输,将主数据和辅数据分开各自传输,即主数据在接口上的高速率通道传输,辅数据在接口上的低速率通道传输,但这种方式占用了接口上一定的低速率通道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在主辅数据满足相应条件后混合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两种数据进行判断,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若存在,则提取出该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发送装置,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两种数据进行判断,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混合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定义,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接收装置,包括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数据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判断单元判断存在时,提取出该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发送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接收装置。由上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两种数据进行判断,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通过上述传输方式就能够在主辅数据满足相应条件后混合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传输数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传输数据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举出的具体实例中数据传输的架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举出的具体实例中数据混合传输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传输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传输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传输数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当传输接口上存在几种相关联数据,可以分为主数据和辅数据,且当主数据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以容忍误码,辅数据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时,可以将辅数据放在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进行混合传输,这样就可以减少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并可以解决主辅数据同步对齐的问题,提高接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传输数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1 :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在该步骤中,两种数据可以为相关联数据,即在时间上存在同步关系或有参数关联的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两种数据传输作为示例,当两种以上数据进行传输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也可适用。上述接口可以为设备间接口,也可以为单板或器件之间的接口。当有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首先对数据进行判断,具体来说将判断为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判断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当所传输的数据为两种以上时,还可以定义多种辅数据,让多种辅数据和主数据混合传输。上述高频率传输和低频率传输是数据之间相对而言的,即通过比较各数据的传输频率,传输频率比其他数据高的某一数据可判断为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的数据,传输频率比其他数据低的数据可判断为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另外,上述可容忍误码的含义为当数据发生少量丢包或错误时,并不影响该数据的识别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数据的命名可以是主数据和辅数据,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例如还可以命名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只要能满足所述的条件即可。步骤12 :将辅数据放在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在该步骤中,按照上述步骤11的判断定义了主辅数据后,就可以将满足条件的辅数据放在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具体就是在需要传输辅数据时,可以直接丢弃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位置上的数据,并在该位置上传输辅数据,这样由于辅数据传输频率低,且主数据对可容忍误码位置上 出现的误码不敏感,因此这种混合传输方式对主辅两种数据均无影响,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另外,还可以在所述辅数据的数据流中设置特殊字符,该特殊字符可用于数据接收端识别该辅数据、提取同步信息和进行数据检验等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一旦数据接收端收到特殊字符,就可得知将要接收的为辅数据;或者一旦数据接收端收到特殊字符,将可将该接收时刻作为同步主辅数据的时刻。在上述步骤12中,当传输辅数据,将辅数据放在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进行混合传输时,还可以将该辅数据的出现时刻设定为与所述主数据的同步时刻,这样不需要设定特殊字符就可以实现主辅数据的同步对齐。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传输数据的另一种方法,如图2所示为所提供传输数据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以接收端为执行主体,所述方法包括步骤21 :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在该步骤中,当接收端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首先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具体实现中,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检索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识别字符,该识别字符用于指示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包含有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若检索到该识别字符,则就可以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另外,还可以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在传输数据之前预先设定在所传输数据的特定位置上传输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当接收端在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就可以直接到该特定位置提取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发送端将辅数据放在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则接收端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主数据时,首先判断该主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辅数据。上述主数据为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辅数据为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划分出的数据的命名可以是主数据和辅数据,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例如还可以命名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只要能满足所述的条件即可。步骤22 :若存在,则提取出该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在该步骤中,若经过步骤21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则可以提取出该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另外,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接收端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还可以进一步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包含同步信息或校验信息的特殊字符;若存在,则提取该特殊字符,利用提取出的特殊字符来实现数据同步和校验。通过上述传输方式就能够在主辅数据满足相应条件后混合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下面以具体的实例来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为所举出的具体实例中数据传输的架构示意图,图中无线设备(WirelessEquipment, RE)与无线设备控制器(Wireless EquipmentControl, REC)之间需要传输 IQ 相位调制数据(In-phase and Quadrature modulationdate)和IQ数据的增益因子,无线设备为数据发送端,无线设备控制器为数据接收端。
在本实例中设定IQ数据在周期C(C为常数)会传输一个样点,而该增益因子每N(N为常数)个周期C才传输一个样点,IQ数据与增益因子之间存在着同步对齐关系。此时,按照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对上述相关联数据(IQ数据与增益因子)进行判断,并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具体来说由于IQ数据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且对最低位的少量误码不敏感;而增益因子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因此,可以将IQ数据做为主数据,增益因子做为辅数据。然后再将辅数据放在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进行混合传输,也就是将增益因子串行放在IQ数据的最低位上进行传输,图4所示为所举出的具体实例中数据混合传输的不意图,图4中IQ数据从最低位开始传输长度为k(k为常数)的数据,图4中纵向是IQ数据从下往上传输0-k的数据;横向是时间轴,按照一列I数据一列Q数据的方式进行传输。当需要传输增益因子时,就可以如图4所示将增益因子K(Key的首字母)放在IQ数据的最低位上进行传输,如图4中的“K0,Kl,……Km”。由于增益因子传输频率低,且IQ数据对最低位的误码不敏感,因此混合传输对两种数据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保证传输质量,还可以在增益因子数据中设置一些特殊字符做为同步头或者校验,如图4中的Km+1,Km+2、Kn和C,通过该特殊字符可以使数据接收端REC识别该增益因子或提取同步信息。例如,设置C为校验符,当接收端REC在接收到C时,会识别校验符是否正确,若正确则正常接收增益因子数据,否则拒绝接收或发出错误提示。另外,在传输增益因子时,还可以将该增益因子的出现时刻设定为与所述IQ数据的同步时刻,即传输N个周期的IQ数据后,再将增益因子放在IQ数据的最低位上进行传输,这样REC收到增益因子就可以实现与IQ数据的同步对齐,而不需要设定特殊字符就可以实现主辅数据的同步对齐。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就可以在主辅数据满足相应条件后混合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并解决了主辅数据同步对齐的问题,提高了接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发送装置,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传输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判断单元51,用于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两种数据进行判断,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具体实现方式见以上方法实施例步骤11所述。混合传输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51的定义,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具体实现方式见以上方法实施例步骤12所述。另外,所述装置还可包括特殊字符设置单元53,用于在所述辅数据的数据流中设置特殊字符,该特殊字符用于数据接收端识别该辅数据和/或提取同步信息。该特殊字符还可以用于进行数据检验等其他功能。具体实现方式见以上方法实施例步骤12所述。 上述发送装置可以应用于无线设备RE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接收装置,如图6所示为所提供传输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数据判断单元61,用于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具体实现方式见以上方法实施例步骤21中所述。数据提取单元62,用于在所述数据判断单元61判断存在时,提取出该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具体实现方式见以上方法实施例步骤22中所述。另外,所述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特殊字符判断单元63,用于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进一步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包含同步信息和/或校验信息的特殊字符;特殊字符提取单元64,用于在所述特殊字符判断单元63判断存在时,提取出该特殊字符,以利用提取出的特殊字符来实现数据同步和校验。具体实现中,上述数据判断单元61进一步还可包括检索判断模块611,用于检索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识别字符,该识别字符用于指示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包含有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若检索到该识别字符,则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上述接收装置可以应用于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如图7所示为所提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送装置,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接收装置。以上所述系统可以应用于基站设备中,用于基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结构,该结构中辅数据放在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上述主数据为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辅数据为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通过上述的数据结构就可以使满足相应条件的主辅数据进行混合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上述数据结构中还可以包括用于识别该辅数据或用于同步的特殊字符,通过该特殊字符,就可以解决主辅数据同步对齐的问题,进一步的,该数据结构中还可以包括用于辅数据的数据校验的特殊字符,提高接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划分出的数据的命名可以是主数据和辅数据,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例如还可以命名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只要能满足所述的条件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装置和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主辅数据满足相应条件后混合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并解决了主辅数据同步对齐的问题,提高了接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两种数据进行判断,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 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数据存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辅数据的数据流中设置特殊字符,用于数据接收端识别该辅数据和/或提取同步信息。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具体包括 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且该辅数据的出现时刻为与所述主数据的同步时刻。
5.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 若存在,则提取出该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进一步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包含同步信息和/或校验信息的特殊字符;若存在,则提取该特殊字符。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检索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识别字符,该识别字符用于指示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包含有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 若检索到该识别字符,则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
8.一种传输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两种数据进行判断,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 混合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定义,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 特殊字符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辅数据的数据流中设置特殊字符,该特殊字符用于数据接收端识别该辅数据和/或提取同步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数据存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应用于无线设备RE中。
12.一种传输数据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 数据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判断单元判断存在时,提取出该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 特殊字符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过接口传输来的数据时,进一步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包含同步信息和/或校验信息的特殊字符; 特殊字符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特殊字符判断单元判断存在时,提取出该特殊字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判断单元进一步包括 检索判断模块,用于检索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是否存在识别字符, 该识别字符用于指示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包含有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若检索到该识别字符,则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在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存在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应用于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中。
16.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送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2-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基站设备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为当两种数据通过接口进行传输时,对所述两种数据进行判断,将采用相对高频率传输并可容忍误码的数据定义为主数据,将采用相对低频率传输的数据定义为辅数据;将所述辅数据放在所述主数据的可容忍误码的位置上,与主数据一起进行传输。通过上述传输方式就能够在主辅数据满足相应条件后混合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接口流量带宽的使用。
文档编号H04L27/36GK102754376SQ20118000104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孟庆锋, 董梁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