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09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护运营商已有的投资,必须实现新基站和老基站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资源共享。老基站通常指的是 2G(Second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2G基站以语音业务为主,对传输的带宽要求不高,接入形式主要是2Mbps速率的El传输线路或者1. 5Mbps速率的Tl传输线路,这些El或Tl传输线路承载在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线路上,以TDM(TimeDivided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方式传输,突发性不强,时钟要求很高。新基站通常指的是3G (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和4G (Fourth 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这类基站除了有传统的语音业务外,还有数据类业务,数据类业务的突发性很强,带宽要求也很高,接入形式主要是以FE (Fast Ethernet, 快速以太网)或GE(Gigabi让thernet,千兆以太网)为接口的IP (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传输线路。由于El或Tl传输方式与IP传输方式不兼容,为了实现新基站和老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现有技术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是,在新基站中增加El或Tl接口板单元,在新老基站之间搭建El或Tl传输线路,通过该搭建的El或Tl传输线路实现新老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是,新老基站通过RNCO^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者上一级基站实现数据传输,RNC或上一级基站充当新老基站之间的转换桥的作用,即新基站通过IP传输线路与RNC或上一级基站连接,老基站通过El或Tl传输线路与RNC或上一级基站连接,新基站和老基站之间的数据通过RNC或上一级基站进行中转传输。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一在新基站中增加El或Tl接口板单元,但是El和Tl接口的带宽比较低,单位传输带宽成本高,另外通过搭建El或Tl传输线路实现新老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与未来通信IP融合的技术发展方向不符合,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数据类业务的需求;现有技术二将RNC或上一级基站作为转换桥,增加了 RNC或上一级基站的传输带宽开销,增加了成本,并且RNC和上一级基站的传输接口的容量有限,不利于对未来整个基站的容量扩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将分片后的网络协议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将所述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IP 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通过网络协议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所述IP报文中包括分片后的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封装模块,用于将分片后的网络协议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封装模块封装的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第二基站, 以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通过网络协议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所述IP 报文中包括分片后的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恢复模块,用于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如上述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如上述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基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搭建IP网络,第一基站将IP数据虚拟成E1/T1 数据,通过IP网络传输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将其恢复成真正的E1/T1数据,实现了一种包交换传输模式与TDM传输模式的一种透明转换,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通过IP网络互联,与未来传输IP化的演进方向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运营商的投资,并且不必通过 RNC或上一级基站实现转换,降低了对RNC或上一级基站的传输带宽的损耗。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互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数据传输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参见图1,方法流程包括101 第一基站将分片后的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 报文;102 将该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得该第二基站将该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由第一基站将IP数据虚拟成E1/T1数据,并通过 IP网络传输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将其恢复成真正的E1/T1数据,实现了一种包交换传输模式与TDM传输模式的一种透明转换,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通过IP网络互联,与未来传输IP化的演进方向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运营商的投资,并且不必通过RNC或上一级基站实现转换,降低了对RNC或上一级基站的传输带宽的损耗。实施例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第一基站为通过IP传输线路传输数据的基站,例如3G基站和4G基站等,第二基站为通过El或Tl传输线路传输数据的基站,例如2G基站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预先在第二基站中增加了 IP接口板,以提供IP化的接口,使第二基站能通过IP传输线路传输IP报文,从而实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互联。进一步地,第二基站中增加的IP接口板与虚拟El单板或虚拟Tl单板相连, 虚拟El或Tl单板又与第二基站内部的其他处理模块相连,其中,虚拟El单板和虚拟Tl单板用于将IP报文恢复成对应的El或Tl数据,以及将El或Tl数据处理成IP报文。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互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El/TlOver IP为自定义的报文类型。一方面,当数据传输方向是从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时,参见图3,方法流程包括301 第一基站将要发送的IP数据进行分片处理,生成分片后的IP数据;具体地,第一基站的IP单板将要发送的IP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分片成适合在El 或Tl传输线路上传输的分片大小。在TDM方式下,每秒的传输速率是8K帧,在El传输线路中每帧分为32个时隙,在Tl传输线路中每帧分为M个时隙,考虑到El和Tl传输线路本身的控制信息占用2个时隙的带宽,因此El传输线路中一帧最多传送30个时隙(即30 个字节)的净荷,Tl传输线路中一帧最多传送22个时隙(即22个字节)的净荷。所以, 当第一基站要将数据发送给使用El传输线路的第二基站时,为了使第二基站能将分片后的IP数据恢复成El数据,分片后的IP数据的大小要不大于30个字节;当第一基站要将数据发送给使用Tl传输线路的第二基站时,为了使第二基站能将分片后的IP数据恢复成Tl 数据,分片后的IP数据的大小要不大于22个字节。进一步地,还可以按照各分片的先后顺序对分片后的IP数据依次进行编号,好用于第二基站根据编号进行丢包校验。302 第一基站用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
差值;具体地,第一基站的IP单板在一定的相位采样频率下,采用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前后两次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信息,将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信息相减, 从而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进一步地,将该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该相位的差值作为第一时钟信息。303 第一基站采集本地物理层、链路层和时钟恢复的状态信息;具体地,当第一基站的链路状态出现异常时,例如出现物理层异常、链路层异常或时钟恢复异常等情况时,可以将异常信息传递给第二基站,以指示第二基站链路异常,使得第二基站可以及时知道第一基站的链路状态。进一步地,将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作为第一链路状态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1、302和30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304 第一基站将分片后的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 报文;可选地,分片后的IP数据的封装格式可以如下所示,其中每一个字段的位宽N可
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扩展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将分片后的网络协议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 报文;将所述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基站将分片后的网络协议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之前,还包括将要发送的IP数据进行分片处理,生成分片后的IP数据;用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将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所述相位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时钟信息;采集本地物理层、链路层和时钟恢复的状态信息,将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作为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接收到的IP报文中包括El或Tl净荷、第二时钟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将所述接收到的IP报文恢复成IP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IP报文恢复成IP数据, 包括从所述接收到的IP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时钟信息,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包括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相位的差值;用频率与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同的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其中,鉴相的相位采样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的相位采样频率相同;判断本地时钟鉴相得到的相位的差值与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则按照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调整本地时钟;获取本地时钟和帧定时;根据本地时钟和帧定时将所述El或Tl净荷恢复成IP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刷新本地链路状态。
6.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通过网络协议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所述IP报文中包括分片后的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包括从所述IP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时钟信息,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包括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相位的差值;用频率与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同的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其中,鉴相的相位采样频率与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的相位采样频率相同;判断本地时钟鉴相得到的相位的差值与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则按照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调整本地时钟;获取本地时钟和帧定时;根据本地时钟和帧定时将所述分片后的IP数据恢复成El或Tl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通过网络协议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刷新本地链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将El或Tl净荷、第二时钟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将封装后的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IP报文恢复成IP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将El或Tl净荷、第二时钟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之前,还包括根据本地时钟和帧定时从要发送的El或Tl数据中提取出有效数据,形成对应的El或 Tl净荷;用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将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所述相位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二时钟信息;采集本地物理层、链路层和时钟恢复的状态信息,将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作为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
11.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包括封装模块,用于将分片后的网络协议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封装模块封装的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分片模块,用于在所述封装模块进行封装之前,将要发送的IP数据进行分片处理,生成分片后的IP数据;鉴相模块,用于在所述封装模块进行封装之前,用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 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将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所述相位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时钟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封装模块进行封装之前,采集本地物理层、链路层和时钟恢复的状态信息,将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作为所述第一链路状态fe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接收到的IP报文中包括El或Tl净荷、第二时钟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恢复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IP报文恢复成IP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接收到的IP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时钟信息,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包括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 相位采样频率和相位的差值;用频率与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同的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其中,鉴相的相位采样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的相位采样频率相同;判断本地时钟鉴相得到的相位的差值与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按照所述第二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调整本地时钟;获取本地时钟和帧定时;根据本地时钟和帧定时将所述El或Tl净荷恢复成IP 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刷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基站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之后,根据所述第二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刷新本地链路状态。
16.一种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通过网络协议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所述IP报文中包括分片后的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恢复模块,用于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l或Tl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IP 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一时钟信息,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包括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相位的差值;用频率与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同的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其中,鉴相的相位采样频率与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的相位采样频率相同;判断本地时钟鉴相得到的相位的差值与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按照所述第一时钟信息中的相位的差值调整本地时钟; 获取本地时钟和帧定时;根据本地时钟和帧定时将所述分片后的IP数据恢复成El或Tl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刷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第一基站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的IP报文之后,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中的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刷新本地链路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封装模块,用于将El或Tl净荷、第二时钟信息和第二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封装模块封装后的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IP报文恢复成IP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还包括提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封装模块进行封装之前,根据本地时钟和帧定时从要发送的El 或Tl数据中提取出有效数据,形成对应的El或Tl净荷;鉴相模块,用于在所述封装模块进行封装之前,用高频鉴相时钟对本地时钟进行鉴相, 得到前后两次鉴相的相位的差值,将所述高频鉴相时钟的频率、相位采样频率和所述相位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二时钟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封装模块进行封装之前,采集本地物理层、链路层和时钟恢复的状态信息,将物理层异常指示、链路层异常指示和时钟恢复异常指示作为所述第二链路状态fe息。
21. 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如上述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如上述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二基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将分片后的网络协议IP数据、第一时钟信息和第一链路状态信息封装成IP报文;将所述IP报文通过IP传输线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IP报文恢复成E1或T1数据。本发明通过由第一基站将IP数据虚拟成E1/T1数据,通过IP网络传输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将其恢复成真正的E1/T1数据,实现了一种包交换传输模式与TDM传输模式的一种透明转换,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IP网络互联,与未来传输IP化的演进方向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2388594SQ201180002086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王曰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