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助听器、耳机以及便携型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10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声器、助听器、耳机以及便携型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扬声器,特别涉及被称为接收器的超小型扬声器和具有该超小型扬声器的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便携型音乐播放器的普及,大多使用用于在室内外轻松享受音乐再现的耳机或头戴式耳机。并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助听器的需要增大,预测到用于助听器的音响再现的超小型扬声器即接收器的使用会增加。在这种以音乐再现为主要目的的耳机或助听器的接收器中,大多使用插入耳朵的外耳道中的内部型的耳机或接收器。如果考虑使用者的佩戴感,则优选这种内部型的耳机或接收器的形状为小型。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在耳朵上的助听器中,强烈要求不会意识到佩戴感的小型的接收器。并且,特别是在助听器中,要求延长电池寿命而能够经受长时间使用。因此,在助听器中,抑制接收器所消耗的电力是重要的。为了抑制消耗电力,优选提高接收器的音响效率,在省电的状态下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音量。但是,扬声器的小型化与音响效率的提高是相反的,一般地,如果提高扬声器的音响效率,则扬声器的形状增大。作为解决该课题的现有技术之一,存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扬声器。图13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扬声器的构造剖面图。如图13所示,现有的扬声器具有第1扬声器单元1、第2扬声器单元2、保持第1扬声器单元的第1筐体3、以及保持第2扬声器单元2和第1筐体3的第2筐体4。在扬声器内部,通过第1筐体3的外周部和第2筐体4的内周部形成通气路5。第1扬声器单元1具有振动板6、支撑该振动板6的外周整周的悬浮体7、固定在振动板6上的音圈8、以及磁电路部。磁电路部包含轭铁9、磁铁10和平板11。并且,在磁电路部中,通过轭铁9的内周部和平板11的外周部形成磁隙12。音圈8保持在磁隙12内。第2扬声器单元2的构造与第1扬声器单元1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对如上构成的现有扬声器的动作进行说明。从第2扬声器单元2的振动板13发出的声音经由由第1筐体3的外周部和第2筐体4的内周部形成的通气路5放射到扬声器的外部。另一方面,由第1扬声器单元1的振动板6发出的声音直接放射到扬声器的外部。 其结果,对来自第1扬声器单元1的声音和由通气路5放射的来自第2扬声器单元2的声音进行合成并再现。这样,2个扬声器单元串联配置,所以,图13所示的现有的扬声器能够实现小型化。即,通过在振动板的振动方向上重叠配置2个扬声器单元,与平面配置2个扬声器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扬声器全体的小型化。并且,将从2个扬声器单元输出的声音合成为一个,所以,能够提高音响效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2-448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扬声器中,从第2扬声器单元2输出的声音通过通气路5放射到外部。该通气路5设置在支撑第1扬声器单元1的悬浮体7的外周部的第1筐体3的外周部。因此,为了确保通气路5的空间,第1筐体3的外形增大。并且,需要使第1扬声器单元1的外形比第2扬声器单元2的外形小。即,第1扬声器单元1的振动板6的面积比第2扬声器单元2的振动板13的面积小。因此,从2个扬声器输出的声音的音压产生电平差。其结果,即使使用2个扬声器单元,也难以同时实现高音响效率和小型化。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音响效率的降低并实现扬声器的小型化的扬声器等。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具有分别输出声音的第1单元和第2单元,所述第1单元具有前后振动并放射声音的第1振动板;以及分别支撑所述第1 振动板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悬浮体,在所述多个悬浮体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将从所述第2单元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的通气路。并且,优选所述第2单元具有前后振动并放射声音的第2振动板,所述第1振动板和所述第2振动板串联配置成,在从所述第1振动板或所述第2振动板的振动方向观察时, 至少板面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并且,优选所述扬声器还具有用于向外部放射声音的音响端口,所述第1单元配置在所述音响端口与所述第2单元之间,向所述第1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通过所述音响端口放射到外部,向所述第2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经由所述通气路通过所述音响端口放射到外部。并且,优选在所述音响端口形成有第1音孔和第2音孔,从所述第1振动板放射的声音从所述第1音孔放射,从所述第2振动板放射的声音经由所述通气路从所述第2音孔放射。并且,优选在所述第1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1空室,在所述第2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2空室,以使依赖于所述第1空室的音响容量和所述第1音孔的音响质量的第1音响谐振与依赖于所述第2空室的音响容量和所述第2音孔的音响质量的第2音响谐振成为相互不同的频率的方式,形成所述第1空室、所述第2空室、所述第1音孔、所述第2音孔。并且,优选所述第1振动板和所述第2振动板的振动方向是相互相反的方向。并且,优选所述第1单元和第2单元分别是具有磁电路的电动方式的电音响转换器,所述第1单元的磁电路的着磁方向和所述第2单元的磁电路的着磁方向在振动板的振动方向中是相互相反的方向。并且,优选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配置成,所述第1单元的磁电路的底面侧与第2单元的磁电路的底面侧相对。并且,优选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配置成,所述第1振动板与所述第2振动板相对。并且,优选在所述第1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1空室,在所述第2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2空室,在所述音响端口形成有音孔,所述音孔与所述第1空室连接,并且经由所述通气路与所述第2空室连接,向所述第1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和向所述第2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向与从所述音孔放射的声音不同的方向放射。并且,优选在形成于所述第1单元的磁电路的插入有音圈的磁隙中填充磁性流体。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多个悬浮体支撑第1振动板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多个悬浮体之间设置通气路。其结果,不需要为了用于将从第2单元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的通气路而增大扬声器的外形,能够使具有多个单元的高效率的扬声器实现小型化。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的振动力特性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扬声器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扬声器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框架的概观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扬声器的音压频率特性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助听器的佩戴时的概观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接收部的详细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接收器的佩戴状态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头戴式耳机的佩戴概观图。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便携型终端装置的外观图。图13是现有的扬声器的构造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的图。具体而言,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横剖面图。并且,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纵剖面图。更具体而言,图 1(a)是沿图1(b)所示的纵剖面图的C-D切断时的剖面图。并且,图1(b)是沿图1(a)的横剖面图所示的A-O-B切断时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具有第1单元20、第2单元21、第1框架3 1、第 2框架32以及音响端口 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单元20和第2单元21分别是具有磁电路的电动方式的电音响转换器。第1单元20配置在音响端口 33与第2单元21之间,第1单元20具有包含轭铁22、磁铁23和平板M的磁电路;振动板25 ;4个悬浮体沈£1、沈13、沈(3、沈(1;音圈观;以及磁性流体四。磁铁23固定在轭铁22的内部底面。并且,平板M固定在磁铁23的上表面。在轭铁22和磁铁23之间形成有磁隙27。在轭铁22、磁铁23和平板M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轭铁22、磁铁23和平板M的音孔30。振动板25是通过前后振动来放射声音的第1振动板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振动板25的剖面形状为向上方(前方)凸出的凸形状。悬浮体^aJ6bJ6c、26d分别支撑振动板25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即,悬浮体^aJ6bJ6c、26d离散地设置在振动板25的外周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浮体^a、 26b,26c,26d以均等间隔分散设置在振动板25的周方向。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浮体^a与振动板25—体形成。而且, 悬浮体^aJ6bJ6c、26d粘接在框架31的上表面部。另外,振动板25和悬浮体^aJ6b、 26c,26d不是必须一体形成。音圈28插入到磁隙27内并固定在振动板25的外周部。通过对该音圈28施加电信号,能够使振动板%振动。磁性流体四填充在形成于音圈观的内周部与平板M之间的空间内。利用磁铁 23的磁力保持磁性流体四。而且,磁性流体四利用其粘性将音圈观保持在磁隙27内,能够使音圈28稳定地振动。第1框架31构成收纳第1单元20和第2单元21的筐体的一部分。并且,第1框架31固定保持磁电路和悬浮体的外周部。在第1框架31的区域、即平面视时位于悬浮体^aJ6bJ6c、26d之间的区域中的一部分设有通气路35a、35b。该通气路35a、3 将在第1单元20的振动板25的前方形成的第1空室和在第2 单元21的振动板37的前方形成的第2空室连接起来。因此,向第2单元21的振动板37 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依次通过第2空室、通气路35a、35b、第1空室,从音响端口 33的音孔34 放射到外部。即,通气路35a、3^相当于用于将从第2单元21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的通气路。并且,在第1框架31的区域、即平面视时位于悬浮体沈3、沈13、沈(3、26(1之间的区域中的另一部分配置有与音圈28电连接的导线36a、36b。经由这些导线36a、36b对音圈 28施加电信号。第2单元21配置在第1单元20的下方。第2单元21与第1单元20同样具有振动板37等。振动板37是通过前后振动来放射声音的第2振动板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板37的形状和大小与第1单元20的振动板25相同。另外,如图1 (b)所示,第1单元20所具有的振动板25和第2单元21所具有的振动板37串联配置成,在从振动板25或振动板37的振动方向观察时,至少板面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板25和振动板37设置成相互的振动方向平行。另外,第2单元21的结构与第1单元20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各结构要素的详细说明。第2框架32构成收纳第1单元20和第2单元21的筐体的一部分。并且,第2框架32固定保持第2单元21的磁电路和多个悬浮体的外周部。音响端口 33构成收纳第1单元20和第2单元21的筐体的一部分。音响端口 33 固定在第1框架31的上表面。S卩,音响端口 33配置在第1单元20的上方。在音响端口 33 的中央部形成有音孔34。该音孔34与在第1单元20的振动板25的前方形成的第1空室连接。并且,音孔 34经由通气路35a、3^与在第2单元21的振动板37的前方形成的第2空室连接。接着,对如上构成的扬声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当对第1单元20的音圈观施加电信号时,振动板25振动。然后,如图1(b)的箭头I所示,由于振动板25振动而向振动板25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从音响端口 33的音孔34 放射到扬声器的外部。当对第2单元21的音圈施加与第1单元20的音圈观相同的电信号时,振动板37 振动。然后,如图1(b)的箭头II所示,由于振动板37振动而向振动板37的前方放射的声音通过通气路35a、3^从音响端口 33的音孔34放射到扬声器的外部。此时,在扬声器内对向第2单元21的振动板37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与箭头I所示的向第1单元20的振动板25的前方放射的声音进行合成。因此,从第1单元20输出的声音与从第2单元21输出的声音的合成声音从音响端口 33的音孔34放射到外部。这样,从第2单元21输出的声音通过设于第1单元20的悬浮体之间的通气路35a、 35b放射到外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中,不需要为了设置用于将从第2单元21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的通气路而增大第1单元20的外形。S卩,与图13所示的现有的扬声器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具备具有形状和大小相互相同的振动板的2个单元, 所以,与仅具备一个单元的扬声器相比,能够提高音响效率。例如,在输入电能相同的情况下,与仅具备一个单元的扬声器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能够使输出音压电平提高+3dB。 并且,在输出音压电平相同的情况下,与仅具备一个单元的扬声器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能够使输入电能为1/2。 即,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能够同时实现小型化和节电化。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能够抑制音响效率的降低并实现扬声器的小型化。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悬浮体支撑振动板。因此,与利用一个悬浮体支撑振动板的外周部整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悬浮体的劲度(Miffness),能够降低单元的最低谐振频率。其结果,即使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为小型,也能够再现较低音域的声音。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音圈28的内周部填充有通过磁隙27的磁通而稳定地被保持的磁性流体四。因此,磁性流体四能够利用其粘性稳定地支撑振动板25和音圈28。 并且,磁性流体四还能够抑制音圈观的发热,能够抑制在输入较大电信号时使音圈观烧损。进而,通过在音圈28的内周部与平板M的外周部之间的磁隙27中填充的磁性流体29,阻止向第1单元20的振动板25的后方放射的声音通过振动板25的前方。因此,向振动板25的后方放射的声音不会通过磁隙27向振动板25的前方泄漏,如图1(b)的箭头 III所示,通过音孔30放射到外空间。同样,如图1(b)的箭头IV所示,向第2单元21的振动板37的后方放射的声音也放射到外空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中,向第1单元20和第2单元21的各自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箭头I、II)和与该声音相反相位的声音即向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 (箭头III、IV)同时放射到外空间。但是,在该扬声器用于助听器或耳机的情况下,向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箭头I、II)放射到耳孔内,向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箭头III、 IV)放射到耳孔外,所以,声音几乎不会相互干涉。另外,为了防止将向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放射到外空间,也可以使振动板的后方成为密闭状态。但是,该情况下,需要考虑到,由于振动板的后方的密闭空室的空气劲度,单元的最低谐振频率上升,低音域的再现界限上升。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单元20同样,第2单元21的振动板37也采用利用多个悬浮体支撑的结构,但是,振动板37不是必须利用多个悬浮体支撑。不需要在第2单元21设置用于将从其他单元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的通气路。因此,第2单元21所具有的悬浮体也可以是在振动板37的周方向连续连接的圆环形状的悬浮体。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具有2个单元,但是,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单元。该情况下,优选3个以上的单元上下串联排列。此时,在配置于最下方的单元以外的单元中, 在多个悬浮体之间设置通气路即可。根据该结构,对从3个以上的单元输出的声音进行合成,所以,与现有的扬声器相比,能够实现效率更高的小型扬声器。(实施方式2)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与之前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的大幅不同之处在于2个单元的排列方向。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1单元和第2单元中,相对于从音响端口放射的声音的放射方向,磁电路和振动板的位置关系相同。即,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1单元和第2 单元双方中,从音响端口侧起依次配置振动板和磁电路。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2中,2个单元配置成磁电路相对。即,第1单元和第2单元配置成,第1单元的磁电路的底面侧与第2单元的磁电路的底面侧相对。换言之,上下对称地配置振动板。即,在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中,第1单元和第2单元朝向同一方向配置,但是,在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中,第1单元和第2单元朝向相反方向配置。下面,参照

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的图。具体而言,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平面图。并且,图2(b)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纵剖面图。更具体而言,图 2(b)是沿图2(a)的平面图所示的E-O-F切断时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具有第1单元40、第2单元41、保持第1单元 40的第1框架42、保持第2单元41的第2框架43、以及音响端口 46。在第1框架42设有第1通气路44。第1通气路44设置在与实施方式1的通气路 3 相同的位置。即,第1通气路44设置成,在平面视时位于第1单元40所具有的多个悬浮体之间。并且,在第2框架43设有第2通气路45。第2通气路45设置成位于第2单元41 所具有的多个悬浮体之间。而且,第1通气路44与第2通气路45连接。音响端口 46在第1单元40的振动板侧与第1框架42固定。并且,在音响端口 46的中央部形成有音孔47。另外,第1单元40和第2单元41的结构与图1(b)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详细说明。接着,对如上构成的扬声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2(b)的箭头I所示,向第1单元40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从音响端口 46的音孔47放射到外部。并且,如图2(b)的箭头II所示,向第2单元41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通过第2通气路45和第1通气路44从音孔47放射到外部。并且,如图2 (b) 的箭头III、IV所示,向各单元的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从形成于扬声器侧面的孔放射到外部。这些音响再现的动作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没有大幅不同。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的大幅不同之处在于振动特性。接着,说明该振动特性。在对第1单元40和第2单元41的各自的音圈施加电信号的情况下,如图2 (b)的箭头201、202所示,第1单元40和第2单元41的各自的振动板的振动方向为上下相反的方向。此时,向各个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的相位相同。另一方面,在磁电路中产生针对振动板的振动方向的斥力。因此,各磁电路的振动方向如图2(b)的箭头203、204所示。即,2个磁电路的振动力以抵消彼此的振动的方式作用。图3是示出利用固定在扬声器底面的测力计测定作用于扬声器全体的振动力的结果的特性图。在该测定中使用的各单元的音圈是内径为Φ 3. 8mm、质量为95mg、电阻抗为 36 Ω的音圈。并且,振动板是将厚度为10 μ m的聚酰亚胺薄膜成形为穹顶状而得到的振动板。并且,磁铁的材料是钕。并且,磁电路的外径为Φ 5mm。在图3中,横轴示出频率,纵轴示出振动力。并且,利用相对值来表示振动力。曲线图301是单独驱动第1单元时的测定结果。曲线图302是单独驱动第2单元时的测定结果。曲线图304是同时驱动2个单元时的测定结果。在曲线图304中,可知,在整个频带中, 与单独驱动第1单元或第2单元时相比,抑制了大约-20dB的振动力。为了进行参考,曲线图303示出以使2个单元的振动为相同方向的方式进行驱动时的测定结果。即,曲线图303相当于驱动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时的测定结果。在曲线图 303中,可知,与单独驱动第1单元或第2单元时相比,增加了大约+3dB的振动力。根据以上的测定结果,根据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除了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抑制振动。在图3中,作为扬声器的振动力降低了 -20dB即1/10。由此, 在将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助听器或耳机佩戴在外耳道时,能够抑制由于扬声器振动而产生的佩戴时的不舒适感。进而,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助听器能够抑制由于扬声器的振动被传递而使收音用的麦克风振动从而产生的啸叫现象。另外,各单元的磁电路的着磁方向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即使在相对的磁电路的磁极相互吸引的方向的情况下,如果以使声音的相位相同的方式对音圈施加电信号,则与上述同样,能够得到振动抑制的效果。关于磁电路的着磁方向,更加优选在相对的磁电路彼此排斥的方向、即N极彼此或S极彼此相互相对的方向进行着磁。即,优选各单元的磁电路的着磁方向在振动板的振动方向中为相互相反的方向。由此,从相互的磁电路的底面泄漏的磁通由于排斥磁场而封入磁电路内,能够提高磁效率。
(实施方式3)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与实施方式2的扬声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1单元和第2单元的排列方向。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2中,各单元的磁电路彼此配置成相互相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单元的振动板彼此配置成隔着衬垫M相互相对。下面,参照

实施方式3的扬声器。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扬声器的图。具体而言,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平面图。并且,图4(b)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纵剖面图。更具体而言,图 4(b)是沿图4(a)的平面图所示的G-O-H切断时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具有第1单元50、第2单元51、保持第1单元 50的第1框架52、保持第2单元51的第2框架53、设置在第1框架52与第2框架53之间的衬垫54、以及音响端口 56。在第1框架52设有通气路55a、55b。通气路55a、5 设置在与实施方式1的通气路3 相同的位置。即,与实施方式1、2同样,通气路55a、5^设置在分别支撑第1单元的振动板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悬浮体之间。音响端口 56在第1单元50的磁电路侧与第1框架52固定。并且,在音响端口 56 的中央部形成有音孔57。接着,对如上构成的扬声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当对第1单元50的音圈和第2单元51的音圈施加电信号时,与实施方式1和2同样,各振动板振动并放射声音。如图4(b)的箭头V所示,向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在扬声器内部被合成为一个。这样合成后的声音通过设于第1框架52的通气路55a、5^从音孔57放射到外空间。并且,如图4(b)的箭头III、IV所示,向各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放射到外空间。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2的大幅不同之处在于,从第1、第2单元的各自的振动板放射的声音的合成方法。在之前所述的实施方式1、2中,从扬声器输出的来自2个单元的声音是如下声音的合成即,直接输出到音响端口的来自第1单元的声音(箭头I)、以及通过设于第1框架或设于第1、第2框架的通气路的来自第2单元的声音(箭头 II)。由此,在实施方式1、2中,来自第1单元的声音和来自第2单元的声音产生通路差即相位差,存在声音相互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从2个单元输出的声音通过共同的通气路,从形成在音响端口 56的音孔57放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再现声音中,不会如实施方式 1或2的扬声器那样产生相位差,特别地,改善了高音域中的音压频率特性,能够实现更高音质的再现声音。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的箭头213、214所示,承受振动板的振动(箭头 211、212)的斥力的磁电路的振动相互抵消。因此,与实施方式2同样,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能够抑制扬声器全体的振动。并且,相互的磁电路的着磁方向任意设定即可。此时,优选以同极相对的方式配置各单元,以使得磁电路相互排斥。由此,从磁电路的振动板侧泄漏的磁通被相互排斥的磁通封入,使插入音圈的磁隙的磁通上升,能够提高音压电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单元51具有分别支撑振动板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悬浮体,但是,第2单元51不是必须这样具有多个悬浮体。不需要为了将从第2 单元51输出的声音导向音响端口 56而在第2框架53设置通气路。因此,第2单元51也可以具有支撑振动板的外周部全体的一个悬浮体。(实施方式4)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与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音响端口形成有用于分别独立地将从2个单元输出的声音放射到外部的2个音孔。下面,参照

实施方式4的扬声器。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扬声器的图。具体而言,图5(a)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平面图。并且,图5(b)是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纵剖面图。更具体而言,图 5(b)是沿图5(a)的平面图所示的I-O-J切断时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具有第1单元60、第2单元61、保持第1单元 60的第1框架62、保持第2单元61的第2框架63、以及音响端口 65。在第1框架62设有通气路64a、64b。并且,在音响端口 65设有第1音孔66和第 2 音孔 67a、67b。在第1单元60的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1空室68。第1空室68与第1音孔66 连接。因此,向第1单元60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依次经由第1空室68和第1音孔 66放射到外部。并且,在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2空室69。第2空室69经由通气路64a、64b与第2音孔67a、67b连接。因此,向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依次经由第2空室69、通气路64a、64b和第2音孔67a、67b放射到外部。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第1框架62的外观图。使用该图6对设于第1框架62的通气路64a、64b与形成于音响端口 65的第2音孔67a、67b的接合状态进行说明。第1框架62具有支撑台Ma、72b、72c、72d和支柱73a、73b。在支撑台72a、72b、 72c、72d上固定有分别支撑第1单元60的振动板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悬浮体的外周部。支柱73a、7;3b在悬浮体与悬浮体之间形成通气路64a、64b。支柱73a、73b的上端部分别与音响端口 65的第2音孔67a、67b的下端部接合。接着,对如上构成的扬声器的动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大幅不同之处在于,向第1单元60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从形成于音响端口 65的第1音孔66放射,向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经由设于第1框架62的通气路64a、64b从形成于音响端口 65的第2音孔67a、67b放射。由此,在从音响端口 65放射到外部之前,向各个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相互完全分
1 O这里,向第1单元60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依赖于在振动板的前方形成的第 1空室68的音响劲度和形成于音响端口 65的第1音孔66的音响质量,产生第1音响谐振。 同样,向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依赖于在振动板的前方形成的第2空室69 的音响劲度和形成于音响端口 65的第2音孔67a、67b的音响质量,产生第2音响谐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第1音响谐振和第2音响谐振成为相互不同的频率的方式,形成第1空室68、第2空室69、第1音孔66、第2音孔67a、67b。S卩,以使依赖于第1 空室68的音响容量和第1音孔66的音响质量的第1音响谐振与依赖于第2空室69的音响容量和第2音孔67a、67b的音响质量的第2音响谐振成为相互不同的频率的方式,形成第1空室68、第2空室69、第1音孔66、第2音孔67a、67b。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扬声器的音响特性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在该音响特性的测定中,在相当于外耳道的内径为Φ 13mm、长度为25mm的音响管的一个终端配置麦克风,在另一个终端安装主体的外径为Φ 6. 5mm、音响端口的外径为Φ4πιπι、长度为4mm 的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进行测定。这里,根据与测定用音响管的接合部是密闭状态还是敞开状态,音压频率特性的低音域的测定结果大幅变化。在长时间使用助听器或耳机的情况下,优选使外耳道成为与外气进行通气的状态的敞开型的助听器或耳机。因此,这里,在扬声器与外耳道的内壁之间设置空隙,作为敞开型的助听器或耳机进行测定。在图7中,曲线图701示出向第1单元60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并且,曲线图702示出向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2kHz附近fp的音压峰值表示测定用音响管的谐振。曲线图701和702均以相同频率产生测定用音响管的谐振。另一方面,如曲线图701所示,在向第1单元60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中,在 7. 3kHz附近(fOl)产生第2音压峰值。该峰值表示基于在第1扬声器的振动板的前方形成的第1空室68的音响劲度和第1音孔66的音响质量的音响谐振。并且,如曲线图702所示,在向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中,在5. 3kHz附近(f02)产生第2音压峰值。该峰值是基于在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前方形成的第2空室69的音响劲度和第2音孔67a、67b的音响质量的音响谐振。当同时对2个单元施加相同的电信号时,在上述2个音响谐振的频率f01、f02中, 音压峰值相加。因此,关于从第1单元60输出的声音和从第2单元61输出的声音的合成声音的音压频率特性,在2kHz以上的高音域中,例如与将音响谐振设定在再现频带外的情况或将2个谐振设定为大致相同的频率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宽频带中实现高音压电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第2单元61的振动板的悬浮体以支撑振动板的外周部整周的方式构成为一个悬浮体,但是,如实施方式1、2那样,也可以以分别支撑振动板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方式构成为多个悬浮体。在图7所示的音压频率特性中,2个单元的低域特性一致,所以,是在第2单元61具有多个悬浮体的扬声器中测定的测定结果。并且,作为设定2个音响谐振fOl、f02的手段,例如只要对形成于音响端口 65的各音孔的截面面积或长度进行调整即可。或者,只要对在各振动板的前方形成的第1空室 68和第2空室69的容积进行调整即可。这样,能够将任意频率设定为音响谐振的频率。特别是在助听器用的接收器中,为了提高声音的清晰度,优选至少一个音响谐振的频率设定为3k 4kHz附近。(实施方式5)接着,对在设备中搭载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的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在实施方式5中,对在助听器中搭载了扬声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助听器的概观图。并且,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的助听器的详细图。并且,图1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助听器的接收部佩戴在耳朵的外耳道中时的详细图。如图8所示,助听器被插入耳朵83的外耳道中进行使用。助听器具有助听器主体 80、导管81、接收器82。助听器主体80具有信号处理部,将利用麦克风对说话者声音进行收音而得到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根据用户的听觉特性使特性最优化;以及放大部,对电信号进行放大。 导管81在内部具有电线,传递电信号。接收器82将从导管81送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使用图9详细说明接收器82。作为接收器82的主体的扬声器部84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扬声器相同,对与图1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标号。在保持第2单元21的第2框架32上安装有导管接合部85,该导管接合部85形成有用于除掉从第2单元21的振动板的里面放射的声音的音孔92,并与导管86接合。形成有通气孔88的耳芯片87被安装在音响端口 33。作为接收器82的主体的扬声器部84与导管86内的导线接合,将从导线送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再现声音。使用图10详细说明将助听器的接收器82插入耳朵的外耳道中的佩戴状态。如图 10所示,接收器82被插入耳朵83的外耳道89内。此时,与外耳道89的内壁面接触的是安装在音响端口 33前端的耳芯片87。如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那样,根据插入耳孔中的方式,助听器的接收器82被分为在与外耳道的内壁面之间没有间隙的密闭型和具有通气孔的被称为敞开型的2个类型。本实施方式的接收器82是在耳芯片87上形成有通气孔88的敞开型的接收器。接着,详细说明在助听器的声音再现用的扬声器即接收器中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时的效果。助听器通过使从接收器82放射的声音到达鼓膜90,对用户的听取进行辅助。从该接收器82放射的声音的一部分经由形成于耳芯片87的通气孔88导向外气,产生漏音91。 因此,一般地,在敞开型的助听器中,在IkHz以下的低音域中,音压电平低下。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中,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利用劲度小的多个悬浮体支撑2个单元的振动板。因此,能够将各单元的最低谐振频率降低到300Hz附近。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中,即使是敞开型的助听器,在低音域中,音压电平也不会低下,能够进行再现。即,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能够再现高音质的声音。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助听器中,使用2个单元,所以,再现音压成为高效率。艮口, 即使是较小的输入信号,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音量,所以,能够抑制电池的消耗。进而,通过设置在分别支撑第1单元20的振动板的外周部的一部分的多个悬浮体之间的通气路,将从第 2单元21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因此,即使助听器具有2个单元,也能够抑制接收器82的外形增大。其结果,接收器82容易插入外耳道,同时,不会由于接收器本身的存在而堵住外耳道,通过耳芯片的通气孔,能够容易地使鼓膜附近的空气与外气进行通气,能够实现舒适的长时间佩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有实施方式1的扬声器的助听器,但是,助听器当然也可以具有实施方式2 4中的任意一个扬声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助听器,但是,安装在音乐播放器或搭载了 TV功能的便携电话等便携设备上用于再现音乐或声音的内部型耳机也可以具有实施方式1 4中的任意一个扬声器。该情况下,现状的内部型耳机几乎都使用密闭型,但是,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疲劳、在低音域中也能够充分进行再现的高音质的敞开型的内部型耳机。(实施方式6)接着,对在头戴式耳机中搭载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 11是在耳朵上佩戴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耳挂型的头戴式耳机时的概观图。如图11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头戴式耳机具有头戴式耳机主体100、在耳朵和头部的间隙中保持头戴式耳机的耳挂托架部101、在耳挂托架的端部保持的具有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的接收器102、以及对接收器102传递电信号的软线10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器102不插入外耳道内,而配置在外耳道的入口附近。接着,说明在头戴式耳机用的接收器中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时的效果。这里,接收器102的详细情况与实施方式5重复,所以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扬声器可以是实施方式1 4中的任意一个扬声器。在将接收器102配置在外耳道的入口时,音响端口的突起部成为阻碍,所以,优选使用缩短或去除该突起部的扬声器。这里,通过耳挂托架部101宽松地保持接收器102。因此,在接收器102与外耳道的入口部之间形成泄漏声音的程度的间隙。但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利用多个悬浮体支撑2个单元的振动板。因此,各单元的最低谐振频率能够降低到IOOHz附近。其结果,即使从接收器102放射的声音在外耳道的入口泄漏到外空间,也能够实现在低音域中进行再现的高音质的头戴式耳机。并且,接收器102不插入外耳道内,所以,能够作为能够长时间佩戴的敞开型的头戴式耳机来实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耳挂型的头戴式耳机中搭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但是,也可以搭载于HMD (Head Mount Display)或3D图像视听用的眼镜等中。在这些情况下,能够轻易地实现即使在长时间使用时也很少感到疲劳、能够再现有迫力的低音的高音质的设备。(实施方式7)接着,对在便携型终端装置中搭载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便携型终端装置的外观图。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型终端装置具有上部筐体150、下部筐体151、液晶画面152、铰链部153、扬声器154。并且,在上部筐体150形成有音孔155。图12所示的便携型终端装置是主体由上部筐体150和下部筐体151构成的折叠式的便携电话机。上部筐体150和下部筐体151连接成能够以铰链部153为中心旋转。在上部筐体150的正面设有液晶画面152。扬声器巧4配置在上部筐体150的内部且在液晶画面152的上端。另外,扬声器巧4与实施方式1 4所示的扬声器的任意一方相同。对如上构成的便携型终端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虽然这里没有图示,但是,当从天线接收到接收信号时,在信号处理部中进行处理后的受话信号被输入到扬声器154,再现受话声音。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 是在便携电话机中再现受话声音的扬声器,作为被称为接收器的音响转换器进行动作。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型终端装置具有抑制了音响效率的低下且实现了小型化的扬声器,所以,能够实现便携型终端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省电。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扬声器等,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对本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或者对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进行组合而构筑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扬声器具有磁性流体,但是,不是必须具有磁性流体。例如,扬声器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在各单元中,能够对在振动板的前方形成的空间与在振动板的后方形成的空间进行物理遮断。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小型化的高效率的扬声器,所以,作为搭载于耳机、助听器或便携型终端装置等中的扬声器是有用的。标号说明20、40、50、60 第 1 单元;21、41、51、61 第 2 单元;22 轭铁;23 磁铁;24 平板; 25,37 振动板;26a、26b、26c、26d 悬浮体;27 磁隙;28 音圈;29 磁性流体;30、34、47、 57,92 音孑L ;31、42、52、62 第 1 框架;32、43、53、63 第 2 框架;33、46、56、65 音响端口 ; 35a,35b,55a,55b,64a,64b :通气路;36a,36b 导线;44 第 1 通气路;45 第 2 通气路;54 衬垫;66 第1音孔;67a,67b 第2音孔;68 第1空室;69 第2空室;72a、72b、72c、72d 支撑台;73a、73b 支柱;80 助听器主体;81,86 导管;82,102 接收器;83 耳朵;84 扬声器部;85 导管接合部;87 耳芯片;88 通气孔;89 外耳道;90 鼓膜;91 漏音;100 头戴式耳机主体;101 耳挂托架部;103 软线。
权利要求
1.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具有分别输出声音的第1单元和第2单元, 所述第1单元具有前后振动并放射声音的第1振动板;以及分别支撑所述第1振动板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悬浮体, 在所述多个悬浮体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将从所述第2单元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的通气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2单元具有前后振动并放射声音的第2振动板,所述第1振动板和所述第2振动板串联配置成,在从所述第1振动板或所述第2振动板的振动方向观察时,至少板面的一部分相互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扬声器还具有用于向外部放射声音的音响端口,所述第1单元配置在所述音响端口与所述第2单元之间,向所述第1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通过所述音响端口放射到外部,向所述第2振动板的前方放射的声音经由所述通气路通过所述音响端口放射到外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在所述音响端口形成有第1音孔和第2音孔,从所述第1振动板放射的声音从所述第1音孔放射,从所述第2振动板放射的声音经由所述通气路从所述第2音孔放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在所述第1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1空室, 在所述第2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2空室,以使依赖于所述第1空室的音响容量和所述第1音孔的音响质量的第1音响谐振与依赖于所述第2空室的音响容量和所述第2音孔的音响质量的第2音响谐振成为相互不同的频率的方式,形成所述第1空室、所述第2空室、所述第1音孔、所述第2音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1振动板和所述第2振动板的振动方向是相互相反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1单元和第2单元分别是具有磁电路的电动方式的电音响转换器, 所述第1单元的磁电路的着磁方向和所述第2单元的磁电路的着磁方向在振动板的振动方向中是相互相反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配置成,所述第1单元的磁电路的底面侧与第2单元的磁电路的底面侧相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所述第1单元和所述第2单元配置成,所述第1振动板与所述第2振动板相对。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在所述第1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1空室,在所述第2振动板的前方形成有第2空室, 在所述音响端口形成有音孔,所述音孔与所述第1空室连接,并且经由所述通气路与所述第2空室连接, 向所述第1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和向所述第2振动板的后方放射的声音向与从所述音孔放射的声音不同的方向放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中,在形成于所述第1单元的磁电路的插入有音圈的磁隙中填充磁性流体。
12.—种助听器或耳机,该助听器或耳机具有权利要求1 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助听器或耳机,其中, 所述助听器或耳机还在音响端口的输出侧具有耳芯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助听器或耳机,其中,在所述耳芯片上形成有用于使外耳道内的空气通过外空间的通气孔。
15.一种便携型终端装置,该便携型终端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 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全文摘要
提供能够抑制音响效率的降低并实现扬声器的小型化的扬声器。扬声器具有分别输出声音的第1单元(20)和第2单元(21),第1单元(20)具有前后振动并放射声音的振动板(25);以及分别支撑振动板(25)的外周部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悬浮体(26a、26b、26c、26d),在多个悬浮体(26a、26b、26c、26d)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将从第2单元(21)输出的声音导向外部的通气路(35a、35b)。
文档编号H04R9/06GK102428714SQ2011800020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佐伯周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