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84931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不同的无线电基站设备在覆盖 区域(coverage area)中使用相同的频带执行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构成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基站设备,连接至该无线电基站设备的核心网络设备,以及在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数据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达国家,蜂窝式电话网络的用户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90%或者更多。在一些发达国家,用户的普及率已经几乎达到了 120%。因此,面向一般用户的蜂窝式电话的普及已经达到饱和。同时,蜂窝式电话运营商为了进一歩提高销量,需要増加蜂窝式电话的用户数量。因此,通信在机器之间而不是在人之间执行的机器到机器(M2M)市场作为新的蜂窝式电话用户对象已经引起了注意。机器终端的可能的示例包括自动售货机、汽车(汽车导航)以及交通灯。专利文献I公开了以下配置作为使用机器终端的示例。位于办公室等的计算机使用蜂窝电话通过网络获取位于远程位置的仓库、自动售货机等的库存量数据。因而,使用蜂窝电话通过网络获取库存量数据消除了对于在每ー个自动售货机等和办公室之间的专业线路的需要,降低了例如铺设专业线路的工程费用。当将机器終端之间的通信与例如蜂窝式电话的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相比较时,具有以下区別。即机器終端之间通信时网络所需要的“通信业务所需的质量级别”与用户终端之间通信时网络所需的“通信业务所需的质量级别”之间有较大的区別。具体地,在一般用户执行的语音通话、网页浏览等之中,一般用户能够注意到通信的断开或者通信之中的延迟。因而,通信的断开或者通信之中的延迟使得用户感到不舒服。因此,需要相当高质量级别的通信业务。另ー方面,机器终端执行的通信中的主要操作是定期(每天一次,每几个小时ー次等)上传或者下载数据。从而,所提供的使用机器终端的机器业务受到通信断开、通信中的延迟等的影响更小了。因此,当将用户終端之间的通信与机器終端之间的通信进行比较时,机器終端之间的通信所需要的“通信业务所需的质量级别”相对较低。因此,如果机器终端的用户数量在将来増加到与一般用户的用户数量相同时,将一般用户的网络扩展作为处理机器終端业务量的网络会导致过多的资金投资。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开No. 08-1984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作为用于应付机器終端数量増加的新的网络配置,可以采用由无线电基站构成的设备,其覆盖由用干与例如蜂窝式电话的用户终端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设备所覆盖的区域。上述的覆盖由多个无线电基站设备所覆盖的区域的无线电基站被称为集中式(centralized)无线电基站。该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特征为该集中式无线电基站使用与典型无线电基站发送/接收数据相同的频带来发送/接收数据。第二特征为在典型无线电基站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共有的覆盖区域中,用户终端通过典型无线电基站执行通信,而机器終端通过集中式无线电基站执行通信。当配置使用集中式无线电基站的网络时,会出现以下问题。典型无线电基站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使用相同的频带。从而,从用户终端或者机器终端发送的数据被发送到典型无线电基站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这引起一个问题,从机器终端发送的数据影响了通过典型无线电基站执行通信的用户终端的质量。 本发明被作出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本发明的ー个目的就是提供ー种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其确定每个终端的数据要被发送到的基站设备,并且将终端与数据要发送到的基站设备相连接。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设备,其通过使用预定频带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第二基站设备,其在与第一基站设备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通过使用与第一基站设备相同的频带来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以及确定单元,其用于获取包括在通过使用该频带从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并用于确定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时连接至第一基站设备,并且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第二基站设备。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基站设备通过使用与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的第一基站设备所使用频带相同的频带、在与第一基站设备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该基站设备包括确定单元,其用于获取包括在通过使用该频带从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并用于确定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时不连接至第一基站设备,并且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第二基站设备。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核心网络设备,其连接至第一基站设备和第二基站设备,该第一基站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预定频带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该第二基站设备被配置为在与第一基站设备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通过使用与第一基站设备相同的频带来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该核心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单元,其用于获取包括在通过使用该频带从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并用于确定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时连接至第一基站设备,并且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第二基站设备。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数据通信方法通过使用与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的第一基站设备中所使用频带相同的频带、在与第一基站设备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获取包括在使用该频带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并且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时与第一通信设备断开,当识别信息指示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第二通信设备。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ー种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其确定每个终端的数据要被发送到的基站设备,并且将终端与数据要发送到的基站设备相连接。


图I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框图;图2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框
图3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框图;图4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集中式无线电基站的框图;图5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PRACH配置的说明图;图6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连接序列;图7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连接序列;图8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连接序列;图9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连接序列;以及图10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核心网络设备的框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以下将參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參考图1,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例。该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基站20、通信设备100、通信设备200和确定单元30。基站10通过使用预定频带执行与通信设备100的数据通信。该预定频带是在网络设计阶段确定的频帯。基站10包括覆盖区域40。基站10通过使用预定频带在覆盖区域40中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通信。基站20具有与基站10的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40。另外,基站20通过使用与基站10所使用频带相同的频带来执行与通信设备200的通信。通信设备100或者通信设备200通过使用预定频带向基站10或基站20发送连接请求以执行与基站10或基站20的数据通信。从通信设备100或通信设备200发送的连接请求包括指示通信设备100或通信设备200的识别信息。确定单元30通过基站10或基站20获取识别信息。当所获取的识别信息指示通信设备100吋,确定单元30确定连接至基站10。当所获取的识别信息指示通信设备200吋,确定单元30确定连接至基站20。如上所述,图I中所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使得即使当使用相同频带执行通信的基站10和基站20存在于相同的覆盖区域中吋,确定单元30也能够通过使用识别信息确定与通信设备100和通信设备200通信的基站。因此,在每个基站中,可以防止对从要连接至另一基站的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接下来參考图2,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详细配置的示例。该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电基站11-15、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和22、放大器(RF模块)51-65、AAA (认证授权计费)/HSS (家庭用户服务器)300、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310、SGff (服务网关)320和PGW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330。RF模块51-65分别包括覆盖区域401-415。用户终端110存在于覆盖区域401中,机器终端210存在于覆盖区域404中。无线电基站11-15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和22都连接至SGW320和MME310(它们是核心网络设备)。SGW传递从每个终端发送的数据。MME管理每个终端的移动。MME310与AAA/HS300连接。AAA/HS300例如执行每个终端的认证以及业务信息的管理。PGW330连接至SGW320。PGW330将从每个终端发送的数据传递至外部网络。现在将描述每个无线电基站和每个集中式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区别。无线电基站将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或者从用户終端接收数据,在用户终端中由用户的操作来执行数据通信。用户终端的示例包括蜂窝式电话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使用用户终端的数据发送/接收操作的示例包括语音通话和网页浏览。另ー方面,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将数据发送至机 器終端或者从机器終端接收数据,该机器終端在数据通信执行期间不需要用户操作。机器终端的示例包括自动售货机、汽车导航终端和交通灯。使用机器终端的数据发送/接收操作的示例包括定期上传或下载数据,例如姆大一次或姆几个小时或姆几分钟一次。从而,无线电基站和集中式基站在执行通信的终端类型方面不同。在使用用户终端的数据通信中一般用户能够注意到通信的质量。因此,使用用户终端的数据通信所需要的通信质量高于使用机器终端的数据通信所需要的通信质量。所需要的通信质量的示例包括数据延迟、呑吐量和通信断开的频率。如上所述,无线电基站所需要的通信质量与集中式基站所需要的不同。因此,例如,与无线电基站分配给用户终端的无线电资源相比通过减少分配给机器终端的无线电资源,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可增加容纳的机器终端的数量。由于分配至机器终端的无线电资源的減少,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和机器終端之间的通信中的通信的呑吐量变得低于无线电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通信呑吐量。然而,相比于在无线电基站中容纳的用户终端的数量,却増加了在集中式无线电基站中容纳的机器终端的数量。另外,在集中式无线电基站中容纳的机器终端数量的増加会导致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处理负荷的增加以及与机器終端通信的延迟的増加。如上所述,无线电基站所需的通信质量与集中式基站所需要的不同。因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可通过降低例如数据延迟和呑吐量的通信质量来容纳大量的机器終端。从而,如图2所示,每个集中式无线电基站覆盖由多个无线电基站所覆盖的区域,从而可以应付机器终端数量的増加。以下将描述无线电基站、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和RF模块之间的连接配置。无线电基站11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51-53。无线电基站12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54-56。无线电基站13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57-59。无线电基站14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60-62。无线电基站15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63-65。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51-59。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2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60-65。由于无线电基站11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51-53,因此无线电基站11将数据发送至存在于各覆盖区域401-403中的用户终端或者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数据。在图2中,无线电基站11将数据发送至存在于覆盖区域401中的用户终端110或者从所述用户终端110接收数据。无线电基站12-15也将数据发送至那些用户终端或者从那些用户终端接收数据,所述那些用户终端存在于包括在连接的RF模块的各覆盖区域中。从无线电基站11发送至用户终端110的数据被从无线电基站11输出至RF模块51。RF模块51放大该输出数据并通过无线电通信将该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110。从用户终端110发送至无线电基站11的数据通过无线电通信被从用户終端110发送至RF模块51。RF模块51放大发送的数据并且将该数据输出至无线电基站11。无线电基站12-15具有与无线电基站11相同的配置(除了要连接的RF模块不同),因此省略了其详细描述。由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51-59,因此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将数据发送至机器終端或者从机器終端接收数据,机器終端存在于各覆盖区域401-409 中。在图2中,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将数据发送至存在于覆盖区域404中的机器終端210或者从该机器終端210接收数据。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2也将数据发送至那些机器終端或者从那些机器終端接收数据,所述那些机器終端存在于包括在连接的RF模块的各覆盖区域中。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发送至机器終端210的数据被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输出至RF模块51。RF模块51放大该输出数据并通过无线电通信将该数据发送至机器終端210。从机器終端210发送至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的数据被从机器終端210发送至RF模块51。RF模块51放大发送的数据并且将该数据输出至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2具有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相同的配置(除了要连接的RF模块不同),因此省略了其详细描述。如上所述,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被连接至每个RF模块51-59,其与无线电基站11-13连接至的RF模块相同。因此,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包括与包括在无线电基站11-13中的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401-409,并使用与无线电基站11-13相同的频率来执行通ィ目。接下来參考图3和图4,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11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的配置的示例。无线电基站12-15具有与无线电基站11相同的配置,因此省略了其详细描述。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2具有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相同的配置,因此省略了其详细描述。图3中所示的无线电基站11包括基带处理単元17和确定单元31。基带处理単元17执行基带处理,例如对无线电基站11和RF模块51-53之间发送/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确定单元31确定存在于每个覆盖区域401-403中的终端是用户终端还是机器终端,并确定是否将该终端连接至无线电基站11。图4中所示的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包括基带处理単元24和确定单元32,如同无线电基站11那样。基带处理単元24执行基带处理,例如对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和RF模块51-59之间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确定单元32确定存在于每个覆盖区域401-409中的终端是用户终端还是机器终端,并确定是否将该终端连接至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
现在将描述分别包括在无线电基站11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中的确定单元31和32的连接确定处理。确定单元31和32通过使用在PRACH配置中定义的信息来执行连接确定处理。參考图5,现在将描述PRACH配置的配置示例。PRACH配置由索引(Index)、前导格式(PreambleFormat)、糸统巾贞号(System frame number)和子巾贞号(Subframenumber)配置而成。术语“子帧号”是指用于识别在数据发送/接收期间所使用的子帧的号码。图5示出了ー个示例,其中子帧号I或6被分配给用户終端,子帧号9被分配给机器終端。因此,用户终端110将数据设置到子帧号I或6并将该数据发送至无线电基站11。机器終端210将数据设置到子帧号9并将该数据发送至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此时,无线电基站11仅处理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如此来设置PRACH配置索引6。另外,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仅处理从机器终端发送的数据,如此来设置PRACH配置索引65。当从终端发送的数据使用子帧号I或6被发送吋,确定单元31处理该接收的数据。当从终端发送的数据使用子帧号9被发送时,确定単元31放弃该接收的数据,并且不执行随后的数据处理。当从终端发送的数据使用子帧号9被发送时,确定単元32处理所接 收的数据。当从终端发送的数据使用子帧号I或6被发送时,确定単元32放弃所接收的数据,并且不执行随后的数据处理。接下来參考图6和图7,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连接序列。图6示出了当从用户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信号时所执行的处理流程。首先,用户终端110发送连接请求信号(SI)。使用PRACH前导发送该连接请求信号。通过RF模块51,从用户終端110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被发送至无线电基站11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另外,使用子帧I发送从用户终端110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无线电基站11确定用于连接请求信号的子帧是否与被设置到PRACH配置索引的子帧号相匹配(S2)。当从用户終端110发送连接请求时,子帧号指示“ I”并互相匹配,从而,无线电基站11向用户终端110发送响应信号(S4)。从而,用户终端110和无线电基站11彼此连接(S5)。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以与在无线电基站11中相同的方式也执行确定处理(S3)。由于PRACH配置索引65被配置到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因此用户終端110用于连接请求信号的子帧与被设置到PRACH配置索引65的子帧号不同。因此,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放弃该连接请求信号,并且不执行随后的处理。接下来參考图7,将描述当从机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信号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首先,机器終端210发送连接请求信号(前导)(S11)。通过RF模块54,从机器終端210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被发送至无线电基站12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通过使用子帧9发送从机器終端210发送的连接请求信号。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确定用于连接请求信号的子帧是否与被设置到PRACH配置索引的子帧号相匹配(S13)。当从机器終端210发送连接请求时,子帧号指示“9”并互相匹配,从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向机器終端210发送响应信号(S14)。从而,机器终端210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彼此连接(S15)。无线电基站11以与在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中相同的方式也执行确定处理(S12)。PRACH配置索引6被设置到无线电基站11。从而,机器終端210用于连接请求信号的子帧与被设置到PRACH配置索引6的子帧号不同。因此,无线电基站11放弃该连接请求信号,并且不执行随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使用使得可以进行控制,从而用户終端被连接至无线电基站而机器終端被连接至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另外,从机器终端发送的数据仅由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处理,其防止了与无线电基站执行通信的用户终端的业务质量的降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參考图8和图9,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在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系统中,使用每个终端的唯一的识别编号αΜΕΙ)替代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PRACH配置。MEI是分配至每个终端的唯一编号。从而,頂EI的使用使得可以确定已经发送了连接请求的终端是用户终端还是机器終端。图8示出了当连接请求来自用户终端时所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首先,用户终 端110执行RRC连接过程以向无线电基站11发送頂EI (S21)。結果,RRC连接被设置在用户终端110和无线电基站11之间,从而,用户终端110能够向无线电基站11发送頂ΕΙ。注意,在使用頂EI执行连接确定的情况下,无论终端是用户終端还是机器終端,都建立与无线电基站的第一无线电连接。例如,用户终端和机器終端可以执行与无线电基站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的RRC连接过程,并且可以仅在用户终端、机器終端和无线电基站之间建立RRC连接,而不用建立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的RRC连接。无线电基站11将用户終端110的已发送的MEI设置为初始UE消息,并将其发送至核心网络设备350 (22)。例如,SGW320被用作接收初始UE消息的核心网络设备350。在此情况下,SGW320包括通过使用頂EI确定该终端的连接目标的确定单元。现在參考图10描述通过使用MEI确定终端连接目标的核心网络设备350的配置的示例。核心网络设备350包括确定单元351和信号处理单元352。信号处理单元352接收从无线电基站或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发送的初始UE消息,并将MEI输出至确定单元351。确定单元351通过使用该输出的MEI确定终端是用户终端还是机器终端。回到图8,当发送的MEI被确定为与用户终端的MEI相同时(S23),核心网络设备350将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发送至无线电基站11以连接至終端(S24)。在接收到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之后,无线电基站11向用户终端110发送响应信号(S25)。因此,用户终端110和无线电基站11彼此连接。接下来參考图9,将描述当从机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信号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首先,机器终端210执行RRC连接过程以向无线电基站11发送頂EI (S31)。結果,RRC连接被设置在机器終端210和无线电基站11之间,从而,机器終端210能够向无线电基站11发送ΜΕΙ。注意,如上所述,在通过使用MEI执行连接确定的情况下,无论终端是用户终端还是机器終端,都建立与无线电基站的第一无线电连接。无线电基站11将机器終端210的已发送的MEI设置为初始UE消息,并将其发送至核心网络设备350 (S32)。当已发送的MEI被确定为与机器终端的MEI相同时(S33),核心网络设备350向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发送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以连接至終端(S34)。在接收到初始上下文设立请求以后,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向机器终端210发送响应信号(S35)。从而,机器终端210和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1彼此连接(S36)。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通过使用分配至每个终端的MEI,能够确定每个终端要连接的基站设备。这使得可以进行控制,从而使得用户终端被连接至无线电基站设备而机器終端被连接至集中式无线电基站设备。另外,从机器终端发送的数据仅由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处理,其防止了与无线电基站执行通信的用户终端的业务质量的降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这样的示例,其中每个集中式无线电基站被配置为覆盖由多个无线电基站所覆盖的区域。然而,每个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基站的配置并不限于这样的网络配置。例如,由具有比无线电基站低的时钟频率的CPU、小容量存储器等构成的便宜的设备可以被用作每个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在此情况下,集中式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基站可以一一对应的放置。因此,可以使用这样的配置,其中每个集中式无线电基站的成本被最小化以增加引入的集中式无线电基站的数量。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尽管以上參考实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配置和细节可以用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各种方式进行修改。本申请基于2010年4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102342并要求该优先权,其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參考标记列表10 基站11-15无线电基站17基带处理単元20 基站21,22集中式无线电基站24基带处理単元30-32确定单元40覆盖区域51-65 放大器100通信设备110用户终端200通信设备210机器终端401-415 覆盖区域300AAA/HS31OMME320SGW330PG
权利要求
1.ー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设备,其通过使用预定频带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 第二基站设备,其在与所述第一基站设备的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通过使用与所述第一基站设备的频带相同的频带来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以及 确定装置,其用于获取包括在通过使用所述频带从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并且用于确定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设备而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所述第二基站设备。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确定装置被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站设备的每ー个之中,并且 当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站设备时,包括在所述第一基站设备中的所述确定装置确定连接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而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设备中的所述确定装置确定不连接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激活之时,所述识别信息被包括在用于进行从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站设备的连接请求的信号中。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基站设备和所述第二基站设备中的ー个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确定装置通过已经接收了连接请求的所述第一或第二基站设备获取包括在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识别信息, 当所述连接请求是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装置确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设备,并且 当所述连接请求是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装置确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基站设备。
5.如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符。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还包括 放大器,其接收从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并放大所述数据的幅度,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站设备通过所述放大器执行与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所需要的业务质量低于所述第一基站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所需要的业务质量。
8.ー种基站设备,其通过使用与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的第一基站设备所使用频带相同的频带、在与所述第一基站设备的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其用于获取包括在通过使用所述频带从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并用于确定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时不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设备而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所述第二基站设备。
9.ー种核心网络设备,其连接至第一基站设备和第二基站设备,所述第一基站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预定频带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所述第二基站设备被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基站设备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通过使用与所述第一基站设备频带相同的频带来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所述核心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其用于获取包括在通过使用所述频带从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并用于确定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站设备而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所述第二基站设备。
10.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通过使用与执行与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的第一基站中所使用频带相同的频带、在与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执行与第二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该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设备获取包括在使用所述频带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识别信息;以及 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时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断开,并且当所述识别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时连接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它们确定每个终端的数据要被发送到的基站设备并且将终端与数据要发送到的基站设备相连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10),其通过使用预定频带执行与通信设备(100)的数据通信;基站设备(20),其在与基站设备(10)覆盖区域相同的覆盖区域中,通过使用与基站设备(10)相同的频带来执行与通信设备(200)的数据通信;以及确定装置(30),其用于获取包括在通过使用该频带从通信设备(100)或(200)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ID信息,并用于确定当ID信息指示通信设备(100)时连接至基站设备(10)而当ID信息指示通信设备(200)时连接至基站设备(20)。
文档编号H04W48/20GK102870474SQ2011800207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7日
发明者高木健树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