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健康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788739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健康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医疗健康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对多种人体健康检测数据的采集和电子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对于医疗保健体系的建设都深刻影响到公民社会的稳定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亚健康人 群的比例逐年上升,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社会健康技术的重心已经从疾病治疗手段,逐渐扩展到疾病预防技术,公众日常的身体健康指标的检测数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政府公共卫生决策的依据和规划基础。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体脂计、人体电子秤等体质检测设备随着健康保健观念的深入,已经从专业的医用场所渗透到普通家庭。这些不同厂家的检测设备有着不同操作方式和不同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这些检测结果的数据格式、存储方式等都因不同的设计而异。对于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来讲,由于检测仪器本身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导致居民的健康数据无法共享,政府组织的健康调查数据和居民自身的健康检测数据无法互通共享,造成检测资源的重复化和浪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化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在城乡社区之间、专业医疗机构之间搭建起部分的数据共享平台。但是由于检测设备本身的差异性,检测流程和不同数据格式的缺乏统一化处理手段,因此,公众健康领域的数据共享平台并没有因此更加便捷。同样,对于政府大力推广的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来讲,不同设备的差异性更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标准化进程。政府对公民健康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并未通过设备本身功能的使用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健康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统ー操作流程,并将检测结果整理为统ー的数据格式发送到用户指定的数据中心或个人接收终端,接入物联网实现公众健康数据共享。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健康站系统,该系统包含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健康站終端,进行人体体征參数集成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设置于网络服务器端,电子健康站终端设置于为客户端,电子健康站终端通过网络与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连接,其中所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包括用户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权限管理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检测数据管理信息、公共发布平台管理信息、数据分析及传输管理信息、即时通讯管理信息以及本地知识库管理信息,用于上述信息的存储;所述电子健康站终端包括用户信息识别模块、检测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模块、人体体征检测仪器采数及控制模块、探头/传感器自动给出模块、双屏显示模块、检测座椅按摩调理模块、电源安全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及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运行于专用计算机,用户信息识别模块、检测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模块、人体体征检测仪器采数及控制模块、探头/传感器自动给出模块、双屏显示模块、检测座椅按摩调理模块、电源安全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各自的接ロ程序被主控模块调用;该终端用于进行用户识别、检测座椅调整、人体体征检测及检测结果识别、检测数据采集以及检测数据显示、电源安全控制。 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包括射频卡读卡单元、按键输入単元、ニ维码识别单元和RFID电子标签识别単元。所述人体体征检测仪器采数及控制模块包括检测仪器RFID功能标签识别单元、检测仪器按键控制単元和检测仪器显示屏图像采集识别单元。所述检测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模块包括红外测距单元、运动机构驱动控制电路、升降电机、步进电机。所述探头/传感器自动给出模块包括舱门电子标签信号收发单元和舱门弹出控制单兀。所述双屏显示模块包含竖屏旋转机构控制单元、横屏伸缩翻转控制単元和VGA信号输出单兀所述检测座椅按摩调理模块包含按摩球控制单元、振动控制単元和加热控制单
J Li ο所述电源安全管理模块包含系统各模块电源管理単元和紧急制动断电保护单元。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含wifi信号传输模块、蓝牙模块、zeegbe无线模块和SIM卡通讯模块。本发明的电子健康站系统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用户信息手动输入验证或自动识别,并通过显示屏显示个人信息;根据用户情况和需求,对用户的座椅位置进行自动调节、以及显示屏幕的前后,倾角和朝向调节;选择检测项目,系统自动提示所需检测探头,并演示检测方法和要求;检测完成后,通过双屏显示,其中检测结果显示在下屏,数据分析显示在上屏;用户通过上屏幕查看健康资讯;选择使用系统中的紧急制动断电保护单元;检测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网络服务器端,并自动生成电子健康档案;选择使用系统中的振动、按摩、热疗调理功能为适应人体特征检测进行身体状态调理。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电子健康站系统,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I、本发明可提供血压、血氧、心电、心血管、体温、呼吸、体重、脂肪等生理參数的检测,用户可以通过统ー的操作流程进行多项參数的检测。2、本发明采用现有的各个单项检测仪器,通过机器视觉和智能手操作系统完成各个设备的功能集成,避免了技术重复开发的资源浪费和各个设备数据的不兼容性。3、本系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按摩调理方案并对人体实施按摩调节,用户不仅能得到健康检测服务,而且能使用该系统进行身体恢复调节。
4、本系统能自动建立用户电子健康档案,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远端医疗机构,通过远程通讯,由医师对当前的检测数据进行专业分析诊断,并给予治疗方案的指导。通过该电子档案,可持续对用户的健康状态进行历史跟踪分析,提早进行疾病预警和健康干预。5、本系统可通过短信、电邮等不同方式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用户,并通过权限设置,连接不同外设将结果导出。既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又使其便利的获取自身的健康数据。6、本系统可自动调节检测座椅的位置和显示屏的位置,给用户提供最佳人体工学的操作体验,和360度旋转可调的信息播放屏,达到最理想的播放效果和屏幕视角最大覆盖面积。7、本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所的需求,设计不同外观,放置到企业、社区、银行、学校、机场、车站、体检机构、活动中心、农村卫生所等不同场所,并针对不同场人群对健康资讯的需求发布针对性的信息,最大程度扩大和引导公民的保健意识和健康信息素养。


图I是本发明电子健康站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发明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人体检测功能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和智能机械手操控机构,实现对不同功能不同品牌的检测仪器的功能集成。以下结合附图,进ー步给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电子健康站应用系统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健康站终端,电子健康站终端通过因特网与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连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于网络服务器,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为用户创建身份标识,该标识包括基础的用户个人信息。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可进行系统权限配置、检测数据下载、电子健康档案、远程即时通讯、数据分析及传输、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及本地知识库管理等操作。电子健康站终端包括用户信息识别模块、检测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模块、人体体征检测仪器采数及控制模块、探头/传感器自动给出模块、双屏显示模块、检测座椅按摩调理模块、电源安全管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主程序通过接ロ程序调用各功能模块。用户信息识别模块包括射频卡读卡单元、按键输入単元、ニ维码识别单元和RFID电子标签识别単元,可针对不用的用户标识进行信息的识别读取。用户落座检测座椅后,安装在不同位置的红外测距单元会检测人体胸部和腿部到主机屏幕的距离,以及人头部到显示屏顶端的距离,经过实测距离与预置标准值的比对,得出座椅位置距理想值的偏差,并通过运动机构驱动控制电路板控制升降电机及步进电机的行程,自动将座椅调整到理想位置。 用户选定检测功能项目后,主程序向舱门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对应的探头/传感器舱门电子标签接收指令后,启动舱门弹出控制单元,完成舱门开启动作。用户取出检测附件,按照演示视频佩戴好附件,启动检测进程。主程序通过RFID功能标签锁定对应检测项目的功能实现仪器,向对应检测仪器的按键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完成设备的操作过程。显示屏图像采集识别单元将显示结果抓取并送至主程序,进行图片数字的识别。用户通过双液晶屏,查看检测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个人的喜好,可通过屏幕的按键,调整下屏屏幕的前后位置和倾斜角度,以及上屏的旋转角度和朝向。用户可选择系统根据检测结果提供的人体调理程序,按照系统推荐的功能配置进行身体调整,也可以人工调整按摩、振动、加热的カ度、时长等參数。各单项功能控制电路根据用户按键操作驱动按摩球、振动模块和加热装置工作。电源安全管理模块包含同过总电源的开关控制实现紧急状态下的系统制动,实现对用户的操作安全保护。触发的装置可以是按压按键、磁力安全扣、脚踏开关及其他安全保护装置。用户可以选择通过wifi、蓝牙、zeegbe和/或3G通讯卡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指定的手机、电邮或其他終端设备。也可以使用视频通话程序与远端医疗人员联络沟通。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电子健康站应用方法,用户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创建身份识别标识。用户坐到检测座椅上,并由系统自动调整座椅到最佳位置。用户通过输入或读卡设备识别身份信息后。用户可选择对应的检测功能,并參考视频中的动作,从密封舱门中取出附件安装佩戴好,正常完成检测进程并获取检测结果,或可通过急停按键、脚踏开关等保护装置随时中断检测。用户可通过调整屏幕到最佳视角,查看自己的检测结果和初歩分析,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手机或其他終端设备,或切換到视频通话窗ロ,与远端数据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咨询。检测结束后,用户可以边做按摩,边观看健康资讯。本系统采用现有的各个单项检测仪器,通过机器视觉和智能手操作系统实现了血压、血氧、心电、心血管、体温、呼吸、体重、脂肪等生理參数的检测功能的集成。本发明可以对人体实施按摩热疗调节,在检测的基础上直接对用户进行身体调理。本系统可作为医疗物联网系统的基础检测数据采集終端,提供ー种生理參数采集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机构对外诊疗的辐射終端。用户的管理可以通过身份证、手机卡、ニ维码等多种方式授权,可与不同机构和组织合作进行深入的健康管理。本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所的需求,设计不同外观,进行不同功能的配置,满足不同机构对检测功能和调理功能的配置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健康站系统,该系统包含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健康站终端,进行人体体征参数集成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设置于网络服务器端,电子健康站终端设置于为客户端,电子健康站终端通过网络与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连接,其中 所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包括用户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权限管理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检测数据管理信息、公共发布平台管理信息、数据分析及传输管理信息、即时通讯管理信息以及本地知识库管 理信息,用于上述信息的存储; 所述电子健康站终端包括用户信息识别模块、检测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模块、人体体征检测仪器采数及控制模块、探头/传感器自动给出模块、双屏显示模块、检测座椅按摩调理模块、电源安全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及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运行于专用计算机,用户信息识别模块、检测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模块、人体体征检测仪器采数及控制模块、探头/传感器自动给出模块、双屏显示模块、检测座椅按摩调理模块、电源安全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各自的接口程序被主控模块调用;该终端用于进行用户识别、检测座椅调整、人体体征检测及检测结果识别、检测数据采集以及检测数据显示、电源安全控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包括射频卡读卡单元、按键输入单元、二维码识别单元和RFID电子标签识别单元。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体征检测仪器采数及控制模块包括检测仪器RFID功能标签识别单元、检测仪器按键控制单元和检测仪器显示屏图像采集识别单元。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模块包括红外测距单元、运动机构驱动控制电路、升降电机、步进电机。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传感器自动给出模块包括舱门电子标签信号收发单元和舱门弹出控制单元。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屏显示模块包含竖屏旋转机构控制单元、横屏伸缩翻转控制单元和VGA信号输出单元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座椅按摩调理模块包含按摩球控制单元、振动控制单元和加热控制单元。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安全管理模块包含系统各模块电源管理单元和紧急制动断电保护单元。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含wifi信号传输模块、蓝牙模块、zeegbe无线模块和SIM卡通讯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9项中任一项所述电子健康站系统的电子健康站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用户信息手动输入验证或自动识别,并通过显示屏显示个人信息; 根据用户情况和需求,对用户的座椅位置进行自动调节、以及显示屏幕的前后,倾角和朝向调节; 选择检测项目,系统自动提示所需检测探头,并演示检测方法和要求; 检测完成后,通过双屏显示,其中检测结果显示在下屏,数据分析显示在上屏;用户通过上屏幕查看健康资讯;选择使用系统中的紧急制动断电保护单元;检测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网络服务器端,并自动生成电子健康档案; 选择使用系统中的振动、按摩、热疗调理功能为适应人体特征检测进行身体状态调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公众健康信息采集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健康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健康站终端,进行人体体征参数集成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设置于网络服务器端,电子健康站终端设置于为客户端,电子健康站终端通过网络与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统一的操作流程进行多项参数的检测,避免了技术重复开发的资源浪费和各个设备数据的不兼容性,通过该电子档案可持续对用户的健康状态进行历史跟踪分析,提早进行疾病预警和健康干预,放置于公共场所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资讯进行采集和信息发布,最大程度引导公民的保健意识和健康信息素养,以及为建立物联网中的公众健康数据共享提供依据。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622506SQ20121001342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徐可欣, 欧阳健飞 申请人:天津市天大百睿精密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