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中继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904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中继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继系统的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中继节点。
背景技术
利用分级调制可以传输多个数据流,这些数据流被分别调制在高功率分配或低功率分配数据上进行传输。通常高功率分配数据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低功率分配数据具有稍差的性能。分级调制特别适合接收信噪比差别 较大的场景。例如,在中继(Relay)系统中,中继(Relay)节点离发射机(又称发送端或源节点,如基站)较近,其接收信噪比一般较大。而接收机(又称接收端或目的节点,如用户终端)一般离发射机较远,其接收信噪比较低。所以中继系统是分级调制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图1为现有中继系统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的一个示例图。图1中以传输两个用户的数据的情况为例,该方法主要包括:基站对用户I的数据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对用户2的数据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将调制后的多用户数据信号'=λ/ ^Μ.1+ %2发出。其中,SSil为调制后的用户I的第i个数据;ssi2为调制后的用户2的第i个数据, α为功率分配参数,且O < α2 < 1/20其中,高功率分配数据对应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低功率分配数据对应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中继节点接收到所述信号后,对所述信号进行数据解调解码。如果对应用户I和用户2的数据都解码成功(可通过CRC校验),则中继节点使用与基站相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将用户I的数据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用户2的数据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多用户数据信号' =+aq2发出。用户终端I和用户终端2分别接收来自基站和中继节点的信号,并对二者进行合并,解码出对应的用户I和用户2的数据。这种方法中,由于用户I的数据在基站和中继节点都被调制成高功率分配数据,用户2的数据在基站和中继节点都被调制成低功率分配数据,造成用户I的性能一直优于用户2的性能,使得不同用户之间的性能不均衡。为平衡用户I和用户2的性能,目前提出了一种时域平均方法。即在时刻1,用户I的数据在发送端和中继节点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用户2的数据在发送端和中继节点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在时刻2,用户I的数据在发送端和中继节点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用户2的数据在发送端和中继节点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之后通过时域平均,用户I和用户2可取得相同性能。但由于这种性能平均是在时域进行的,当将同一用户的高功率分配数据与低功率分配数据进行平均时,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通常由低功率分配数据决定,因此对每个用户来说,时域平均的方法会导致其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中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系统及中继节点,以便在保证用户性能的同时使用户性能均衡。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源节点的分级调制后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继节点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由各目的节点对接收的来自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分别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合并后,解码得到相应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多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数据和第二用户的数据;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为:sBi = -a2SSil + aSS12 ;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为:sm = /32ssi2 + Pssn ;其中,SSil为调制后的第一用户的第i个数据;ssi2为调制后的第二用户的第i个数据;Vl-a2 , α,@为功率分配参数,且 O < α 2 < 1/2,0 < β 2 < 1/2, β 彡 α。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若中继节点仅成功解码出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利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的用户数据时,中继节点仅将所述解码出的用户数据编码调制后发出。其中,所述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之前,进一步包括:使用与源节点相同或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的冗余信息。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源节点,用于采用第一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中继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在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第二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每个目的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分别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合并后,解码得到相应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多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数据和第二用户的数据;所述源节点得到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为%.+ % ;所述中继节点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为&SS12^ Pssn ;
`
其中,SSil为调制后的第一用户的第i个数据;ssi2为调制后的第二用户的第i个数据, α为第一功率分配参数,β ’φ-/32为第二功率分配参数,且O < α 2 < 1/2,O < β2 < 1/2,β 彡 α。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的中继节点,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分级调制后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
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第一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得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送给各目的节点。其中,所述多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数据和第二用户的数据;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为:sBi = -a2SSil + asst2 ;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为:sm = /32ssi2 + Pssn ;其中,SSil为调制后的第一用户的第i个数据;ssi2为调制后的第二用户的第i个数据;Vl-a2 , α , β ,0-/ 2 为功率分配参数,且 O < α 2 < 1/2,0 < β 2 < 1/2, β 彡 α。较佳地,该中继节点进一步包括:第二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解调解码模块仅成功解码出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利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的用户数据时,对所述解码出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调制;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第二编码调制模块调制的用户数据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目的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编码调制模块进一步使用与源节点相同或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的冗余信息。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码域平均方法,在中继节点中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分级调制,使得目的节点对接收的来自源节点的信号和中继节点的信号进行合并后解码时,系统性能能够得到均衡。并且通过调制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可以找到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并且使目的节点获得较好性能的功率分配参数,从而保证了目的节点的性能。此外,对于只包括两个用户的数据的情况,通过使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中的低功率分配参数高于源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中的低功率分配参数,如令β > α时,可取得更好的系统性能。另外,通过使用与源节点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多用户数据信号的冗余信息,可提高数据的纠错能力。


图1为现有中继系统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的一个示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系统中的中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基于图1所示示例基站、中继节点和各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噪比关系示意图。图6a和图6b为各用户接收信噪比相同时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与现有技术中时域平均的方案的系统性能比较仿真图。其中,图6a是码率为1/2时的比较仿真图;图6b是码率为3/4时的比较仿真图。图7a和图7b为各用户接收信噪比不同时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与现有技术中时域平均的方案的系统性能比较仿真图。其中,图7a是两个用户与中继节点之间的SNR相差不大时的比较仿真图,图7b是两个用户与中继节点之间的SNR相差较大时的比较仿真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为了能够在保证用户性能的同时使用户性能均衡,考虑采用码域平均的方法进行系统性能均衡。该方法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在中继节点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分级调制。例如,以两个用户的数据的情况为例,当源节点对用户I的数据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对用户2的数据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时,中继节点对用户I的数据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对用户2的数据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这样当各目的节点对来自源节点的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信号进行合并并解码时,各目的节点的系统性能能够得到均衡。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源节点采用第一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现有技术中的具体实现过程一致。例如,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基站可对用户I的数据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对用户2的数据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例如,调制后的多用户数据信号同样可以为%.+aq2。其中,Ssil为调制后的用户I的第i个数据;ssi2为调制后的用户2的第i个数据;Vl-cc2 , α为第一功率分配参数,且O < α 2 < 1/2。其中,高功率分配数据对应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低功率分配数据对应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步骤202,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源节点的分级调制后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并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若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均成功解码出,则执行步骤203。步骤203,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第二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本步骤中,目的节点的系统性能均衡可体现在各目的节点的误块率(block errorrate, BLER)平均值上,更低的BLER平均值意味着更好的系统均衡性。此外,对应源节点所采用的功率分配参数,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可确定出中继节点需采用的功率分配参数。例如,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在基站对用户I的数据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对用户2的数据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时,中继节点可对用户I的数据使用低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对用户2的数据使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如,调制后的多用户数据信号可以为sm =^jl-P2SSn +Pssn。其中,β,^/1-/ 2为第二功率分配参数,且 O < β2 < 1/2。其中,β的取值可与α —致,也可与α不同。例如,考虑到中继节点离目的节点的距离比源节点离目的节点的距离要近,因此β的取值可设的比α大一些,以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即,本实施例中,较佳地,取β彡α。具体实现时,源节点所采用的功率分配参数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均可通过仿真或经验值确定。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则α和β的取值均可通过仿真或经验值确定,目标是使目的节点用户具有最好的平均BLER性能。其中,基于已确定的源节点所采用的功率分配参数,可根据信道状况、调制方法,信道编码码率,目的节点信噪比差异等进行仿真或根据经验确定出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基于已确定的α,可进一步根据信道状况、调制方法,信道编码码率,目的节点信噪比差异等进行仿真或根据经验确定出β。进一步地,在确定出源节点的各功率分配参数与中继节点的各功率分配参数之后,还可在中继节点设置源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与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的映射关系,则本步骤中,可根据源节点所采用的功率分配参数,查找该映射关系得出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本步骤中,在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时,可使用与源节点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冗余信息,以提升数据的纠错能力。步骤204,各目的节点接收来自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对二者分别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合并后,解码得到对应的用户数据。具体地,可分别计算二者的似然比解调,并将计算出的似然比信息合并后进行解码。例如,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用户终端I和用户终端2分别接收来自基站的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多用户数据信号,并分别对二者进行合并解调解码后,分别得到用户I的数据和用户2的数据。具体实现时,若步骤202中仅成功解码出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利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的用户数据时,中继节点可仅将所述解码出的用户数据使用常规调制后发出。例如,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若步骤202中仅成功解码出用户I的数据,则中继节点可采用传统的正交振幅调制(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方法或相位调制(PSK,phase-shift keying)对该用户I的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后发出。当然,也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上述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调制方法。若步骤202中未成功解码出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任一用户数据时,则中继节点可发送O信号。或者,若步骤202中未成功解码出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所有用户数据,也可不发送任何信号。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此处不对其进行限定。采用图2所述方法,可以实现性能的码域平均,使得在保证目的节点性能的同时实现各目的节点性能的均衡。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源节点、中继节点和多个目的节点。其中, 源节点用于采用第一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
中继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在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第二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每个目的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分别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合并后,解码得到相应的用户数据。其中,中继节点的具体操作过程可与步骤202至步骤203中的描述一致。例如,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可以为:Sm=^^SSn+assi2 ;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可以为-.Sri =^jl- β2 SS12+ Pssll。其中,SSil为调制后的用户I的第i个数据;ssi2为调制
后的用户2的第i个数据;^\-α2,α为第一功率分配参数,β ’小-JS2为第二功率分配参数,且 O < α2 < 1/2,O < β2 < 1/2,β 彡 α。

同样,在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之前,也可使用与源节点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冗余信息,以提升数据的纠错能力。此外,若中继节点仅成功解码出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利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的用户数据时,则中继节点可仅将所述解码出的用户数据编码调制后发出。例如,对应图1所示的示例图,若中继节点仅成功解码出用户I的数据,则中继节点可采用传统的QAM或PSK方法对该用户I的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后发出;或者,也可采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调制方法。若中继节点未成功解码出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任一用户数据时,则中继节点可发送O信号。或者,若中继节点未成功解码出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所有用户数据,也可不发送任何信号。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此处不对其进行限定。具体实现时,中继节点的内部结构可有多种具体实现形式。图4示出了其中一种具体实现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中继节点可包括:接收模块、解调解码模块、第一编码调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分级调制后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第一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解调解码模块成功解码出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得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送给各目的节点。与图2所示方法相对应,该中继节点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解调解码模块仅成功解码出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利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的用户数据时,对所述解码出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调制。相应地,所述发送模块可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第二编码调制模块调制的用户数据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目的节点。与图2所示方法相对应,该中继节点中的所述第一编码调制模块可进一步使用与源节点相同或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的冗余信息。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码域平均方法,在中继节点中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分级调制,使得目的节点对接收的来自源节点的信号和中继节点的信号进行合并解码时,系统性能能够得到均衡。并且通过调整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可以找到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并且使目的节点获得较好性能的功率分配参数,从而保证了目的节点的性能。此外,对于只包括两个用户的数据的情况,通过使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中的低功率分配参数高于源节点的功率分配参数中的低功率分配参数,可取得更好的系统性倉泛。另外,通过使用与源节点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多用户数据信号的冗余信息,可提高数据的纠错能力。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码域平均的方案与现有技术中的时域平均的方案的系统性能进行仿真比较。图5为基于图1所示示例基站、中继节点和各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噪比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用户终端I与基站之间的信噪比为SNR,用户终端2与基站之间的信噪比为SNR,中继节点与基站之间的信噪比为SNR1,用户终端I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噪比为SNR21,用户终端2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噪比为SNR22。图6a和图6b为各用户接收信噪比相同时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与现有技术中时域平均的方案的系统性能比较仿真图。图6a和图6b中以包含两个用户的数据的情况为例,仿真条件为:信道模型:平坦衰落信道(Flat fading channel);每帧符号数:256比特;调制方法:ssn和SSi2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信噪比(SNR)关系式=SNR1 =SNR+10dB, SNR21 = SNR22 = SNR+6dB ;本实施例方案中的功率分配参数..a = ^02 φ = λ/025 ;时域平均方案中的功率分配参数M=W (由于α取—比α取有更好的性能,此处取α=—)。图6a是码率为1/2时的比较仿真图;图6b是码率为3/4时的比较仿真图。图6a和图6b中,横坐标为SNR,纵坐标为各用户的BER平均值。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各用户接收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达到相同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时所需的信噪比,或者是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即具有较低的BER。图7a和图7b为各用户接收信噪比不同时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与现有技术中时域平均的方案的系统性能比较仿真图。图7a和图7b中同样以包含两个用户的数据的情况为例,仿真条件为:信道模型:平坦衰落信道(Flat fading channel);每帧编码后比特数:256 ;调制方法:SSijP ssi2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码率:1/2 ;本实施例方案中的功率分配参数-.CC =抛φ = 4θ25 ;时域平均方案中的功率分配参数:a = V0.225。图7a是两个用户与中继节点之间的SNR相差不大时的比较仿真图,如SNR关系式=SNR1 =SNR+10dB, SNR21 = SNR+6dB, SNR22 = SNR+9dB 7b是两个用户与中继节点之间的SNR相差较大时的比较仿真图,如 SNR 关系式 JNR1 = SNR+10dB, SNR21 = SNR+3dB, SNR22 = SNR+9dB。图7a和图7b中,横坐标为SNR,纵坐标为各用户的BER平均值。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各用户接收信噪比不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仍然比采用传统时域平均的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两用户与中继节点之间的SNR相差较大时,采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取得不劣于传统时域平均方案的性倉泛。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一词可以理解为主动从其他模块获取也可以是接收其他模块发送来的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部分步骤,可以利用软件实现,相应的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光盘或硬盘等。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源节点的分级调制后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 中继节点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由各目的节点对接收的来自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分别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合并后,解码得到相应的用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数据和第二用户的数据; 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若中继节点仅成功解码出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利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的用户数据时,中继节点仅将所述解码出的用户数据编码调制后发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之前,进一步包括:使用与源节点相同或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的冗余信息。
5.一种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该中继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分级调制后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 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进行解调解码; 第一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得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送给各目的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数据和第二用户的数据; 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该中继节点进一步包括:第二编码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解调解码模块仅成功解码出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利用高功率分配参数调制的用户数据时,对所述解码出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调制; 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仅将所述第二编码调制模块调制的用户数据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目的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调制模块进一步使用与源节点相同或不同的校验比特作为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的冗余信息。
9.一种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源节点,用于采用第一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 中继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在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第二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后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 每个目的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分别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合并后,解码得到相应的用户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户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数据和第二用户的数据; 所述源节点得到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级调制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中继节点。其中,方法包括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源节点的分级调制后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对所述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中的各用户数据成功解码后,按照使目的节点系统性能均衡的原则,采用与源节点不同的功率分配参数对各用户数据进行分级调制,将得到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发出,由各目的节点对接收的来自源节点的第一多用户数据信号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多用户数据信号进行合并解码并得到相应的用户数据。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目的节点性能的同时使目的节点性能均衡。
文档编号H04L25/03GK103248592SQ2012100275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严春林, 原田笃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