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驱动器及其防护方法

文档序号:785248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路驱动器及其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驱动器及其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xDSL是各种类型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的总称,包括ADSL、RADSL、VDSL、SDSL、IDSL和HDSL等。在xDSL系统中,线路驱动器是位于最后一级中用于功率放大的有源部件,它将信号放大后经过变压器耦合发送到外部线路上。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如果外部线路上有干扰信号,干扰信号也会通过变压器直接耦合到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因此对于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是xDSL系统防护的重点之一。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包含防护模块的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该线路驱动器是Class H线路驱动器,也称辛类线路驱动器,是一种基于Class AB线路驱动器进行改进的线路驱动器,Class AB线路驱动器也称甲乙类线路启动器。该Class H线路驱动器包括第一主体模块120、第二主体模块140、第一电荷泵模块122、第二电荷泵模块142和防护模块160。其中,第一主体模块120包括串联的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 (其它兀件未具体不出),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且相连的节点E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一个输出端,节点E处的电压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一个输出电压,也即该线路驱动器的一个输出端。通常情况下,第一主体模块120的输出端还同时串联有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l可以实现阻抗匹配功能,抑制负载端的反射信号。类似地,第二主体模块140包括串联的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其它元件未具体示出),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且相连的节点F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一个输出端,节点F处的电压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另一个输出电压。通常情况下,第二主体模块140的输出端还同时串联有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也可以实现阻抗匹配功能,抑制负载端的反射信号。上述结构基本与Class AB线路驱动器相同。该Class H线路驱动器与Class AB线路驱动器不同的是该Class H线路驱动器还包括有第一电荷泵模块122和第二电荷泵模块142。该第一电荷泵模块122中包括有一个第一二极管D1,该第二电荷泵模块142中包括有一个第二二极管D2。在该Class H线路驱动器发送电压摆幅较小的输入信号时,正电源VS+和负电源VS-通过两个电荷泵模块中的第一二极管Dl和第二二极管D2给第一主体模块120和第二主体模块140供电。在该Class H线路驱动器发送电压摆幅较大的输入信号时,两个电荷泵模块会根据输入信号超出阀值部分线性调整第一主体模块120和第二主体模块140的供电电压,使得第一主体模块120和第二主体模块140的供电电压能够跟随输出信号的电压波形,从而将电压摆幅较大的输入信号正常发送出去。目前对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常用防护模块如防护模块160所示,即在第一主体模块120和第二主体模块140的两个差分输出端之间连接一个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英文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简称TVS管),TVS管相当于两个反向串联的二极管。由于TVS管为稳压型器件,在上述线路驱动器选用的TVS管的动作电压必须高于线路驱动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因此其泄放异常信号的能力比较弱,换句话说,当异常信号的电压值小于TVS管的动作电压时,则无法泄放该异常信号,导致不能有效泄放异常信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TVS管对异常信号的防护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驱动器及其防护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驱动器,该线路驱动器包括主体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还与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还与负电源相连,所述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主体模块的输出端;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经所述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阀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阀值;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阀值时,产生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或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阀值时,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的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路驱动器,该线路驱动器包括第一主体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第一主体模块的差分输出端;第二主体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串联的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第二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经所述第一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经所述第二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第一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阀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阀值;第二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三预定阀值,或者低于第四预定阀值;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阀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四预定阀值时,产生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和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的第三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阀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三预定阀值时,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导通的第四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还与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还与负电源相连;所述信号值是电压值或功率值。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用于包含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线路驱动器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为所述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流经所述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阀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阀值;如果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阀值时,产生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 如果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阀值时,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的第二控制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判断模块和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可以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来作为外部线路的异常信号的泄放通道,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功率承受能力的特点,解决了 TVS管对异常信号的防护能力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有效地增强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能力的有益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衰减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信号判断模块的一种结构方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信号判断模块的另一种结构方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信号判断模块的一种结构方框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信号判断模块的另一种结构方框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由于线路驱动器本身为功率放大器件,其输出级的三极管的承受功率的能力比较强。故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级的输出开关管作为外部线路的异常信号的泄放通道。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该本实施例一可以用于对Class H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该线路驱动器包括主体模块210、第一电荷泵模块220、第二电荷泵模块230、信号采集模块240、信号判断模块250和控制信号产生模块260。主体模块210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其它元件未具体示出)。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是Class H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均为三极管,比如第一开关管Ql为NPN型晶体管,第二开关管Q2为PNP型晶体管,为便于 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别将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称为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荷泵模块220与正电源VS+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荷泵模块230与负电源VS-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的中间节点E处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一个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可以分别作为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的控制端,连接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26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产生模块260输出的用来控制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开关状态的控制信号。通常情况下,主体模块210的输出端还同时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相串联,第一电阻Rl可以实现阻抗匹配功能,抑制负载端的反射信号。第一电荷泵模块220包括第一二极管Dl,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正电源VS+相连,第一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第二电荷泵模块23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负电源VS-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信号采集模块240用于采集流经主体模块210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具体地讲,信号采集模块240可以采集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的中间节点E处的电压值或者功率值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信号判断模块250判断信号采集模块24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具体地讲,信号判断模块250可以包括参考源生成单元252和信号比较单元254。参考源生成单元252用于生成表征第一预定阈值Vrefl和第二预定阈值Vref2的参考信号,通常情况下,第一预定阈值VrefI大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第一预定阈值Vrefl和第二预定阈值Vref2可以认为是判断输出信号是否需要泄放的上下门限值,即第一预定阈值Vrefl和第二预定阈值Vref2界定了一个正常信号范围。参考源生成单元252可以基于电流源或者电压源电路实现。信号比较单元254用于将信号采集模块240采集的输出信号与参考源生成单元252产生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 1,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即判断信号值是否超出上述正常信号范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 1,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则上述输出信号为异常信号,其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可以是电压值或者功率值。如果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电压值,信号比较单元254可以基于电压比较电路实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260可以是简单逻辑电路或者是微处理器。控制信号产生模块260可以在信号比较单元254判断出采集模块240采集的信号值超出上述正常信号范围时,向第一开关管Ql或第二开关管Q2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其中一个开关管(即第一开关管Ql或第二开关管Q2)导通以形成信号泄放通道,供该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进行异常信号泄放。具体而言,一方面,控制信号产生模块260用于在信号判断模块250判断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时,产生控制第二开关管Q2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此时,输出信号将通过第二开关管Q2和第二电荷泵模块230中的第二二极管D2泄放到负电源 VS-。另一方面,控制信号产生模块260也可以在信号判断模块250判断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时,产生控制第一开关管Ql导通的第二控制信号。此时,输出信号将通过第一开关管Ql和第一电荷泵模块220中的第一二极管Dl泄放到正电源V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全部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内部;也可以部分模块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内部,而另一部分模块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外部。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以ClassH线路驱动器为例,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至IJ,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于ClassAB线路驱动器也可以使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线路驱动器通过增加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判断模块和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可以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来作为外部线路的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功率承受能力的特点,解决了 TVS管对输出信号的防护能力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有效地增强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能力的有益效果。实施例二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本实施例二也可以用于对Class H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该线路驱动器包括主体模块310、第一电荷泵模块320、第二电荷泵模块330、信号采集模块340、信号判断模块350和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主体模块310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其它元件未具体示出)。在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均为三极管时,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荷泵模块320与正电源VS+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荷泵模块330与负电源VS-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的中间节点E处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一个输出端。通常情况下,主体模块310的输出端还同时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相串联,第一电阻Rl可以实现阻抗匹配功能,抑制负载端的反射信号。其中,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是ClassH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第一电荷泵模块320包括第一二极管Dl,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正电源VS+相连,第一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第二电荷泵模块33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负电源VS-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信号采集模块340用于采集流经主体模块310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具体地讲,信号采集模块340可以采集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的中间节点E处的电压值或者功率值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或者,信号采集模块340也可以采集第一电阻的另一端F处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流经主体模块310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主要是通过外部电路流向主体模块310的输出端,为此,当外部电路不同时,输出信号的采集方式也可以有多种,所以信号采集模块340的采集方式也有多种,本文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信号判断模块350判断信号采集模块34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具体地讲,信号判断模块350可以包括衰减单元352、参考源生成单元354和信号比较单元356。衰减单元352用于对信号采集模块340采集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定比例进行衰减,以得到衰减后的输出信号。衰减单元352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4所示,衰减单元352包括四个电阻值相同且互相串联的电阻第一衰减电阻R11、第二衰减电阻R12、第三衰减电阻R13和第四衰减电阻R14。其中,第一衰减电阻Rll还与正电源VS+相连,第四衰减电阻R14还与负电源VS-相连,第二衰减电阻R12与第三衰减电阻R13串联的中间节点可以 与信号采集模块340的输出端相连,以便接收输出信号。此时,第一衰减电阻Rll与第二衰减电阻R12串联的中间节点可以输出输出信号的第一衰减值;第三衰减电阻R13与第四衰减电阻R14串联的中间节点可以输出输出信号的第二衰减值。参考源生成单元354用于生成表征第一预定阈值Vrefl和第二预定阈值Vref2的参考信号,通常情况下,第一预定阈值VrefI大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第一预定阈值Vrefl和第二预定阈值Vref2都可以认为是判断输出信号是否需要泄放的门限值。参考源生成单元354可以基于电流源或者电压源电路实现。信号比较单元356用于将衰减单元352衰减后的输出信号与参考源生成单元354生成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 1,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其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可以是电压值或者功率值。如果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电压值,信号比较单元356可以基于电压比较电路实现。具体地讲,信号比较单元356可以将衰减单元352输出的输出信号的第一衰减值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信号比较单元356可以将衰减单元352输出的输出信号的第二衰减值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可以是简单逻辑电路或者是微处理器。一方面,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用于在信号判断模块350判断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时,产生使第二开关管Q2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此时,输出信号将通过第二开关管Q2和第二电荷泵模块330中的第二二极管D2泄放到负电源VS-。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也可以在信号判断模块350判断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时,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导通的第二控制信号。此时,输出信号将通过第一开关管Ql和第一电荷泵模块320中的第一二极管Dl泄放到正电源VS+。当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均为晶体三极管时,由于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调节。 比如,初始状态下,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均工作于截止状态,此时,如果信号采集模块340采集到从外部电路流向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并且信号判断模块350判断到该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时,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此时,输出信号可以通过第二开关管Q2和第二电荷泵模块330中的第二二极管D2泄放到负电源VS-。如果在泄放一小段预定时长之后,信号判断模块350判断到该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时,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截止且第二开关管Q2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此时,第二开关管Q2工作于饱和状态,可以具有更强的泄放能力,可以使输出信号快速地泄放到负电源VS-。同理,初始状态下,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均工作于截止状态,此时,如果信号采集模块340采集到从外部电路流向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并且信号判断模块350判断到该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时,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 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此时,输出信号可以第一开关管Ql和第一电荷泵模块320中的第一二极管Dl泄放到正电源VS+。如果在泄放一小段预定时长之后,信号判断模块350判断到该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时,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工作于饱和状态且第二开关管Q2截止的第一控制信号。此时,第一开关管Ql工作于饱和状态,可以具有更强的泄放能力,可以使输出信号快速地泄放到正电源VS+。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全部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内部;也可以部分模块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内部,而另一部分模块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外部。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以ClassH线路驱动器为例,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至IJ,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于ClassAB线路驱动器也可以使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线路驱动器通过增加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判断模块和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可以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来作为外部线路的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功率承受能力的特点,解决了 TVS管对输出信号的防护能力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有效地增强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能力的有益效果。同时,在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为晶体三极管时,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信号产生模块360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或第二开关管Q2工作于不同状态的控制信号,以产生不同的泄放能力。实施例三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本实施例三也可以用于对Class H线路驱动器的防护。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该Class H线路驱动器可以包括两个差分形式的输出端。该线路驱动器包括第一主体模块510、第二主体模块520、第一电荷泵模块530、第二电荷泵模块540、第一信号米集模块550、第二信号米集模块560、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和控制信号生成模块590。第一主体模块510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 (其它元件未具体示出)。在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均为三极管时,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荷泵模块530与正电源VS+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荷泵模块540与负电源VS-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的节点E处的电压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一个差分输出端。通常情况下,第一主体模块510的输出端还同时串联有第一电阻Rl,第一电阻Rl可以实现阻抗匹配功能,抑制负载端的反射信号。其中,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是Class H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第二主体模块520包括串联的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其它元件未具体示出)。在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均为三极管时,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荷泵模块530与正电源VS+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荷泵模块540与负电源VS-相连,而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的节点F处的电压作为该线路驱动器的另一个差分输出端。通常情况下,第二主体模块520的输出端还同时串联有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可以实现阻抗匹配功能,抑制负载端的反射信号。其中,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也可以是ClassH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
该线路驱动器的两个差分输出端还可以与外部电路55相连,外部电路55可以包括有变压器电路以及电容Cl等器件。第一电荷泵模块530包括第一二极管Dl,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正电源VS+相连,第一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二电荷泵模块54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负电源VS-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用于采集流经第一主体模块510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具体地讲,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可以用于采集串联的第一开关管Ql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中间节点El处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也可以用于采集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Fl处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用于采集流经第二主体模块520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具体地讲,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可以用于采集串联的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中间节点El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也可以用于采集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F2处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流经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主要是通过外部电路55流向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为此,当外部电路55不同时,输出信号的采集方式也可以有多种,所以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和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的采集方式也有多种,本文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比如,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和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还可以采集电容Cl两端的电压作为输出信号的信号值。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用于判断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可以具体包括第一参考源生成单元572和第一信号比较单元574,如图6所示。其中,第一参考源生成单元572用于生成表征第一预定阈值Vrefl和第二预定阈值Vref2的参考信号。第一信号比较单元574用于将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与第一参考源生成单元572生成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 1,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更为优选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还可以包括第一衰减单元576,如图7所示。第一衰减单元576用于将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定比例进行衰减,以得到衰减后的输出信号。此时,第一信号比较单元574具体用于将第一衰减单元576衰减后的输出信号与第一参考源生成单元572生成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对于第一衰减单元576的实现细节,可以参考实施例二中的衰减单元的描述部分。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用于判断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三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四预定阈值。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可以具体包括第二参考源生成单元582和第二信号比较单元584,如图8所示。其中,第二参考源生成单元582用于生成表征第三预定阈值Vref3和第 四预定阈值Vref4的参考信号。第二信号比较单元584用于将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与第二参考源生成单元582生成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三预定阈值Vref3,或者低于第四预定阈值Vref4。更为优选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衰减单元586,如图9所示。其中,第二衰减单元586用于将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定比例进行衰减,以得到衰减后的输出信号。第二信号比较单元584具体用于将第二衰减单元586衰减后的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三预定阈值Vref3,或者低于第四预定阈值Vref4。对于第二衰减单元586的实现细节,可以参考实施例二中的衰减单元的描述部分。在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判断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时,或者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判断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四预定阈值Vref4时,控制信号生成模块590用于产生使第二开关管Q2导通和第三开关管Q3导通的第三控制信号。在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判断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时,或者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判断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三预定阈值Vref3时,控制信号生成模块590还用于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导通和第四开关管Q4导通的第四控制信号。当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均为晶体三极管时,由于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控制信号生成模块590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调节。比如,初始状态下,各个开关管均工作于截止状态,在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判断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时,或者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判断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四预定阈值Vref4时,控制信号生成模块590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三控制信号。此时,图示A线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第二开关管Q2和第二电荷泵模块530中的第二二极管D2泄放到负电源VS-;同时,图示B线的输出信号也可以通过第三开关管Q3和第一电荷泵520中的第一二极管Dl泄放到正电源VS+。如果在泄放一小段预定时长之后,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仍然判断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Vrefl时,或者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仍然判断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四预定阈值Vref4,控制信号产生模块590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截止、第二开关管Q2工作于饱和状态、第三开关管Q3工作于饱和状态和第四开关管Q4截止的第三控制信号。此时,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工作于饱和状态,可以具有更强的泄放能力,可以使输出信号更加快速地泄放。同理,初始状态下,各个开关管均工作于截止状态,在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判断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3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时,或者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判断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4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三预定阈值Vref3时,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四控制信号。此时,图示A线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第一开关管Q2和第一电荷泵模块520中的第一二极管Dl泄放到正电源VS+ ;同时,图不B线的输出信号也可以通过第四开关管Q4和第二电荷泵530中的第二二极管D2泄放到负电源VS-0如果在泄放一小段预定时长之后,第一信号判断模块570仍然判断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55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阈值Vref2时,或者第二信号判断模块580仍然判断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560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三预定阈值Vref3,控制信号产生模块590可以产生使第一开关管Ql工作于饱和状态、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三开关管Q3截止和第四开关管Q4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四控制信号。此时,第一开关管Ql和第四开关管Q4工作于饱和状态,可以具有更强的泄放能力,可以使输出信号更加快速地泄 放。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全部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内部;也可以部分模块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内部,而另一部分模块实现于ClassH线路驱动器的外部。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以ClassH线路驱动器为例,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至IJ,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于ClassAB线路驱动器也可以使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线路驱动器通过增加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判断模块和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可以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来作为外部线路的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功率承受能力的特点,解决了 TVS管对输出信号的防护能力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有效地增强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能力的有益效果。同时,在各个开关管均为晶体三极管时,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产生使各个开关管工作于不同状态的控制信号,以产生不同的泄放能力。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第一预定阈值等于第三预定阈值,第二预定阈值等于第四阈值。此时,上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和第二信号采集模块可以实现成为一个模块,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和第二信号判断模块也可以实现成为一个模块。当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和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实现成为一个信号判断模块时,该信号判断模块也可以通过判断两个差分输出端输出的差分信号之间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等同实现输出信号的判断过程。实施例四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可以用于ClassAB或ClassH线路驱动器的防护中。ClassAB或ClassH线路驱动器均包含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为ClassAB或ClassH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该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2,采集流经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步骤104,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06 ;如果否,则进入步骤108 ;步骤106,如果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时,产生控制第二开关管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具体地讲,当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极管时,由于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所以本步骤可以包括有3种实现方式第一,产生使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初始都处于截止状态的情景,可以在较快地速度下达到一定的泄放能力。第二,产生使第一开关管截止且第二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初始处于工作状态的情景,可以在较快地速度下达到较强的泄放能力。 第三,首先产生使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都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然后重新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仍然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如果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则产生使第一开关管截止且第二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初始都处于截止状态的情景,先使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都工作于放大状态,可以先在较快地速度下达到一定的泄放能力,然后继续实时判断或者隔一段时间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如果是,则使第一开关管截止且第二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可以获得更强地泄放能力,从而将输出信号快速地泄放掉。步骤108,如果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时,产生控制第一开关管导通的第二控制信号。具体地讲,当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极管时,由于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所以本步骤可以包括有3种实现方式第一,产生使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都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初始都处于截止状态的情景,可以在较快地速度下达到一定的泄放能力。第二,产生使第一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且第二开关管截止的第二控制信号。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初始处于工作状态的情景,可以在较快地速度下达到较强的泄放能力。第三,首先产生使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都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然后,重新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仍然低于第二预定阈值;如果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低于第二预定阈值,则产生使第一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且第二开关管截止的第二控制信号。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初始都处于截止状态的情景,先使第一开关管且第二开关管都工作于放大状态,可以先在较快地速度下达到一定的泄放能力,然后继续实时判断或者隔一段时间判断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如果是,则使第一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且第二开关管截止,可以获得更强地泄放能力,从而将输出信号快速地泄放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通过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来作为外部线路的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利用线路驱动器中的输出开关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功率承受能力的特点,解决了 TVS管对输出信号的防护能力较差的问题,达到了有效地增强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能力的有益效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还与负电源相连,所述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主体模块的输出端;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经所述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 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 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形成所述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或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产生第二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形成所述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管通过第一电荷泵模块与所述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电荷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通过第二电荷泵模块与所述负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荷泵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负电源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的输出端还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包括 参考源生成单元和信号比较单元; 所述参考源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表征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和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参考信号; 所述信号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输出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判断模块还包括 衰减单元; 所述衰减单元,用于将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定比例进行衰减,以得到衰减后的输出信号; 所述信号比较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衰减后的输出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极管; 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或者,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极管; 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截止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 或者,在所述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管截止的第二控制信号。
8.一种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体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第一主体模块的输出端; 第二主体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串联的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第二主体模块的输出端; 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经所述第一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 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经所述第二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 第一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 第二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三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四预定阈值; 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四预定阈值时,产生第三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和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形成所述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 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三预定阈值时,产生第四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导通形成所述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还与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还与负电源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通过第一电荷泵模块与所述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电荷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正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通过第二电荷泵模块与所述负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荷泵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负电源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等于第三预定阈值,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等于第四预定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模块的输出端还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 和/或,所述第二主体模块的输出端还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的电压值或功率值作为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 块,具体包括 第一参考源生成单元和第一信号比较单元; 所述第一参考源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表征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和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输出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和,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参考源生成单元和第二信号比较单元; 所述第二参考源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表征所述第三预定阈值和所述第四预定阈值的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输出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三预定阈值,或者低于所述第四预定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一衰减单元; 所述第一衰减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定比例进行衰减,以得到衰减后的输出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比较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衰减单元衰减后的输出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和,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二衰减单元; 所述第二衰减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定比例进行衰减,以得到衰减后的输出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比较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衰减单元衰减后的输出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三预定阈值,或者低于所述第四预定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为晶体三极管; 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四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三控制信号; 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三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四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线路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为晶体三极管; 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四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产生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截止、所述第二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所述第三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截止的第三控制信号; 在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判断模块判断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三预定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所述第二开关管截止、所述第三开关管截止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四控制信号。
16.一种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用于包含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线路驱动器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为所述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流经所述线路驱动器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 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 如果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泄放所述输出信号; 如果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时,产生第二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泄放所述输出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级管时,所述产生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具体包括 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 或者,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截止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级管时,所述产生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的第一控制信号,具体包括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 在所述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新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仍然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如果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则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截止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级管时,所述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的第二控制信号,具体包括 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 或者,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管截止的第二控制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路驱动器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晶体三级管时,所述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的第二控制信号,具体包括 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 在所述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且所述第二开关管均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新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仍然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如果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仍然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则产生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管截止的第二控制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驱动器及其防护方法,属于通信领域。所述线路驱动器包括主体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主体模块的输出端;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流经所述主体模块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是否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值高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反之,产生第二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开关管来作为外部线路的输出信号的泄放通道,有效增强了线路驱动器的防护能力。
文档编号H04L25/02GK102857450SQ2012101736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赵治磊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