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085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子设备(比如数码相机或手机等)进行拍照,所获得图像中内容就是在拍摄时镜头所能获取的全部景观。但有时候拍摄者可能只希望将镜头中的部分景观保留在图像中。尤其是在一些旅游景点或闹市区,往往人来人往,想要拍张图像留念也变成了一件难事,很容易把其他游客拍进去影响整体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可选取需要的景观进行拍摄,提升图像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包括: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优选地,所述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优选地,所述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的步骤具体包括: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方法之后还包括: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包括:景观识别模块,用于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拍摄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优选地,所述景观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优选地,所述拍摄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
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图像补充模块,用于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景观识别模块,用于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拍摄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优选地,所述景观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优选地,所述拍摄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图像补充模块,用于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本发明可通过对拍摄镜头中人物的识别,并提供识别的人物面部特征给拍摄者选择,生成图像中保留拍摄者所选择的人物,从而使拍摄者可方便地获取所需要拍摄的图像。


图1是本发明图像获取方法一实施例中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图像获取方法另一实施例中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图像获取装置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图像获取装置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照图1,提出本发明一种图像获取方法一实施例。该图像处理方法可包括:步骤S11、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步骤S12、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步骤S13、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上述步骤Sll可具体包括: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在图像拍摄之前,可进行拍摄模式的选择,比如需要实现本实施例中方案即可选择拍照清理模式。上述人物轮廓特征作为一种形状特征是人体行为的内在重要线索之一。本发明所使用的轮廓特征描述方法有星型骨架方法、傅立叶描述算子等。傅立叶描述算子用系数的低频部分描述轮廓的大体特征,用高频部分来反映轮廓的微观特征。本发明在上述两种轮廓描述方法的基础上,还通过边界点-半径的轮廓描述函数,对轮廓的局部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可以对遮挡、数据丢失以及形变等情况鲁棒性较强。
本发明的人物轮廓提取与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图像去噪、目标检测与背景分割、阴影去除以及轮廓提取。图像去噪是指去除在获取和传输图像时受到各种噪声干扰,而这些噪声干扰会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觉感官。为了改善图像质量以及便于各种后续处理,本发明的图像去噪采用高斯滤波和邻域去噪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目标检测与背景分割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背景差分法检测视频序列中的运动人体,首先建立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自适应变化的背景模型,然后将当前帧与背景模型进行差分,设定阈值,二值化分割图像得到前景和背景。本发明的阴影去除包括如下步骤:去除在检测运动目标时,造成的运动目标的合并、几何变形,以及目标丢失的数据。本发明的轮廓提取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基于连通性的边界跟踪算法,提取整个图像序列中人物的轮廓。上述步骤S12可具体包括: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当镜头摄入的景观中识别出存在多个人物时,可提取该多个人物的面部特征展示给拍摄者,供拍摄者选择哪些人物是需要保留在最终生成的图像中,从而可将不需要保留的人物从镜头摄入的景观中剔除。从而在拍摄者按下快门执行拍摄后,该拍摄的图像中可保留拍摄者所选择的人物图像以及拍摄背景图像等,而未被选择的人物图像则已从景观中剔除,不会体现在该拍摄的图像图像中。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之后还可包括:步骤S14、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上述未被选择的人物图像从图像中剔除后,该图像的图像将出现部分缺失的情况,如此将影响图像效果。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截取已入镜头的背景图像填充至该缺失部分,或者根据已如镜头的背景图像重建该缺失部分的背景图像填补该缺失部分,使得图像不会因为出现部分缺失而影响整体效果。上述图像获取方法,可通过对拍摄镜头中人物的识别,并提供识别的人物面部特征给拍摄者选择,生成图像中保留拍摄者所选择的人物,从而使拍摄者可方便地获取所需要拍摄的图像。参照图3,提出本发明一种图像获取装置20 —实施例。该图像处理装置20可包括:景观识别模块21、拍摄选择模块22以及图像生成模块23 ;该景观识别模块21,用于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该拍摄选择模块22,用于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该图像生成模块23,用于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上述景观识别模块21可具体用于: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在图像拍摄之前,可进行拍摄模式的选择,比如需要实现本实施例中方案即可选择拍照清理模式。上述人物轮廓特征作为一种形状特征是人体行为的内在重要线索之一。常用的轮廓特征描述方法有星型骨架方法、傅立叶描述子等。傅立叶描述算子用系数的低频部分描述轮廓的大体特征,用高频部分来反映轮廓的微观特征。在上述两种轮廓描述方法的基础上,还可定义一种称为边界点-半径的轮廓描述函数,能对轮廓的局部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对遮挡、数据丢失以及形变等情况鲁棒性较强。人物轮廓提取与预处理步骤如下:图像去噪、目标检测与背景分割、阴影去除以及轮廓提取。该图像去噪:视频序列在获取和传输时常会受到各种噪声干扰,而这些噪声会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觉感官。为了改善图像质量以及便于各种后续处理,提出了许多去除噪声的方法,算法采用高斯滤波和邻域去噪相结合的方法。该目标检测与背景分割:采用背景差分法检测视频序列中的运动人体,首先建立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自适应变化的背景模型,然后将当前帧与背景模型进行差分,设定阈值,二值化分割图像得到前景和背景。该阴影去除:检测运动目标时,运动目标投射的阴影也会检测为运动前景的一部分,造成运动目标的合并、几何变形,甚至使目标丢失。该轮廓提取:采用基于连通性的边界跟踪算法,获得提取整个图像序列中行人的轮廓。上述拍摄选择模块22可具体用于: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当镜头摄入的景观中识别出存在多个人物时,可提取该多个人物的面部特征展示给拍摄者,供拍摄者选择哪些人物是需要保留在最终生成的图像中,从而可将不需要保留的人物从镜头摄入的景观中剔除。从而在拍摄者按下快门执行拍摄后,该拍摄的图像中可保留拍摄者所选择的人物图像以及拍摄背景图像等,而未被选择的人物图像则已从景观中剔除,不会体现在该拍摄的图像图像中。参照图4,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图像处理装置20还可包括:图像补充模块24,用于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上述未被选择的人物图像从图像中剔除后,该图像的图像将出现部分缺失的情况,如此将影响图像效果。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截取已入镜头的背景图像填充至该缺失部分,或者根据已如镜头的背景图像重建该缺失部分的背景图像填补该缺失部分,使得图像不会因为出现部分缺失而影响整体效果。上述图像获取装置20,可通过对拍摄镜头中人物的识别,并提供识别的人物面部特征给拍摄者选择,生成图像中保留拍摄者所选择的人物,从而使拍摄者可方便地获取所需要拍摄的图像。参照图5,提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30的一实施例。该移动终端30可包括:景观识别模块21、拍摄选择模块22以及图像生成模块23 ;该景观识别模块21,用于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该拍摄选择模块22,用于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该图像生成模块23,用于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上述景观识别模块21可具体用于: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上述拍摄选择模块22可具体用于: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上述移动终端30还可包括:图像补充模块24,用于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
上述景观识别模块21、拍摄选择模块22、图像生成模块23以及图像补充模块24具体可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本发明中的图像获取方法、图像获取装置,以及移动终端可应用静态图像以及动态图像的获取。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 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 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另O,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方法之后还包括: 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
5.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景观识别模块,用于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 拍摄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 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补充模块,用于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景观识别模块,用于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 拍摄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 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在拍照清理模式下,对镜头摄入的人物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并提取人物面部作为人物整体轮廓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当存在多个面部标识时,将所述多个面部标识提供给拍摄者进行选择,将未被选择面部标识关联的人物整体轮廓从图像中剔除再允许执行拍摄。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图像补充模块,用于将图像中剔除的`部分使用背景图像替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该图像处理方法可包括对镜头摄入的景观进行识别,并提取已识别景观的标识;根据拍摄者对标识的选择,保留与所选标识关联的景观;在执行拍摄后,生成保留景观的图像。本发明可通过对拍摄镜头中人物的识别,并提供识别的人物面部特征给拍摄者选择,生成图像中保留拍摄者所选择的人物,从而使拍摄者可方便地获取所需要拍摄的图像。
文档编号H04N5/232GK103108124SQ2012105860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任慧 申请人: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