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086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智能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智能终端,以端到端直通方式组建的应急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窝移动终端,需要有基础网络设施支撑,才能相互之间进行通信,如果在出现象因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基础网络无法正常工作时,终端之间就不具备任何通信能力。而目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一旦基础网络损毁严重,由于失去了通信基础设施的支撑,抢险救灾工作进展十分艰难。
另一方面,现在的智能终端,绝大多数都具有蓝牙和WiFi通信模块,支持一定地文件传送功能。只是终端自带的通信软件,底层连接功能复杂,需要多次反复地确认操作,使用起来非常复杂,因此很少有人使用。也不具备进行语音、短消息传递的功能。
蓝牙、WiFi无线通信模块,基本属于智能终端的标配,但是存在的缺陷是通信距离很短,因而使用范围受限。相比较而言,Zigbee技术目前在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成本也已经较低,而且通信距离比蓝牙也要长很多。一般蓝牙通信距离在8 30米范围内,而Zigbee在100米范围内。相对于蓝牙、WiFi和Zigbee,业余无线电的通信距离就更长,因而优势更加明显,只是目前智能终端还基本不支持业余无线电的收发,尽管有些手机终端具备调频收音机功能,但是只能接收,不能发射。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包括:支持蓝牙、WiF1、ZigBee或业余无线电等无线传输技术的智能终端,以及在这些终端上运行的支持脱网的端到端通信模式的软件,以使得在网络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一定的通信能力,方便抢险救灾。采用本发明方案,在出现象因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导致传统通信网络无法工作时,可以采用端到端通信的直通模式,脱离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一定距离的通信,从对一个在废墟下掩埋的被困人员,打个电话就知道是什么位置,什么状态,这将对抢险救灾工作非常有利。因此,本发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可用于端到端的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业余无线电、蓝牙、WiF1、ZigBee等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对于手机终端来说,手机的一些特性限制了相关技术的使用。业余无线电技术优点是通信距离远,信号的穿透能力强,但需要的发射功率很大,而且目前手机一般不支持,需要进行比较大的终端改造升级;蓝牙技术优点是工作在非授权频段,而且现在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支持蓝牙通信功能,通信安全性能高,缺点是通信距离较短(在8 30米范围内)而且功耗大,连接时需要进行反复的申请和确认,过程比较复杂且建立的连接不稳定;WiFi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无线通信技术。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大部分都能够支持WiFi通信。其优点是通信距离较长(在76 122米范围内),连接稳定,数据传输速率高,缺点是功耗很大,且安全性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ZigBee技术是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近距离通信技术。其优点是通信距离长(在100米左右),功耗非常低,但缺点也是目前手机一般不支持,需要进行比较大的终端改造升级。同时,根据手机终端普遍使用的系统,以Android、IOS和WindowsPhone平台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基于蓝牙技术,通过API函数,把底层的功能封装,简化连接过程,对用户透明,以增加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基于WiFi技术,以拓展通信距离,通过支持端到端通信的协议架构。基于ZigBee技术,通过外置的硬件模块,以Mini USB接口和智能手机终端连接,以更进一步拓展通信距离,增加这项技术的可用性。此外,基于业余无线电技术,通过外置的硬件模块,MiniUSB接口和智能手机终端连接,以继续拓展通信距离。另外,使用数据库技术,实现设备标识ID与用户移动通信手机号码的绑定,在查找用户时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查找,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更加符合大家的使用习惯,以提升用户体验。总的来说,通过本发明,使原先只能在蜂窝网络下进行语音、短信传递业务的智能手机终端,可以在因各种因素发生基础网络严重受损情况下,通过手机终端之间不借助于基础网络的直接通信,构建应急通信系统,极大得便利抢险救灾工作。


图1为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场景。图2为外置Zigbee或业余无线电收发模块示意图。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需要网络基础设施,基于智能通信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通信终端支持蓝牙、WiF1、Zigbee或业余无线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运行于智能通信终端上可以支持端到端直通方式通信的软件; 智能终端之间可以传递语音、数据、短消息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内置的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模块,或者是利用外置的Zigbee、业余无线电收发模块,这些模块都工作于非授权频段,其部署不需要经过事先的无线电频谱申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通信终端上的可以支持端到端直通方式通信软件,包括对终端发现、链路监测和终端连接等底层功能进行封装,使连接过程对用户透明,以增加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软件,可以是仅提供终端发现、链路监测和终端连接等底层功能的软件,也可以是既具有底层功能,也具有整个完整的收发语音、数据和短消息的集成软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包括支持蓝牙、WiFi、ZigBee或业余无线电等无线传输技术的智能终端,以及在这些终端上运行的支持脱网的端到端通信模式的软件,以使得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一定的通信能力,方便抢险救灾。采用本发明方案,在出现象因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导致传统通信网络无法工作时,可以采用端到端通信的直通模式,脱离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一定距离的通信,从对一个在废墟下掩埋的被困人员,打个电话就知道是什么位置,什么状态,这将对抢险救灾工作非常有利。因此,本发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H04W4/22GK103139744SQ2012105860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亚峰 申请人:王亚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