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换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396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声换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声换能器包括振膜和结合于振膜一侧的音圈,还包括电连接电声换能器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的电连接件,其中音圈包括两条音圈引线,两条音圈引线通过点焊等方式分别与电连接件的两个电极电连接,电连接件同时电连接外部电路,以通过终端产品的电信号控制音圈中的电信号。通常音圈的引线需要顺出一定的线程以实现与电连接件的电连接,这种结构的电声换能器在音圈振动的时候,音圈引线容易断线造成产品的不良。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结构的电声换能器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可以避免音圈引线由于线程过长引起的断线等不良,产品的可靠性更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振膜本体部以及结合于所述振膜本体部一侧的音圈,其中,所述振膜本体部包括非导电的基材层和导电的金属层,所述基材层包括至少两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任一两层所述的基材层之间;所述金属层上设有与所述音圈导电结合的第一导电端,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音圈之间的各基材层上设有去料形成的避让所述第一导电端的开孔;所述振膜本体部的中心位置结合有刚性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结合于所述振膜本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并且所述加强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端所在的区域。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金属层上还设有露出于各所述基材层的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二导电端位于所述振膜本体部的边缘位置。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的表面电镀有金属保护层。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电声换能器还包括收容固定所述振膜本体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端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导电结合的电连接件。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各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PEEK、PEN、PE1、PAR、PET、PPS、PES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金属层为铜箔,或者电镀形成的铜金属层;所述金属保护层为锡金属层。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振膜本体部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球顶部,位于边缘位置的折环部,以及位于所述折环部边缘的用于与所述壳体结合的结合部;所述金属层包括分布于所述球顶部上的第一金属层,分布于所述结合部上的第二金属层,以及分布于所述折环部上的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第三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均设有独立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形成两个独立的电极。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为环状结构,并且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均设有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两部分的断开部;所述第三金属层为条状结构。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振膜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三金属层分布于所述矩形振膜的两个长轴边上。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三金属层为并列设置的三个条状结构。这种结构的电声换能器,与传统结构相比,可以避免音圈引线由于线程过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断线等不良,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膜的透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振膜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不,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图中未显不,为本领域公知常识),以及收容固定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壳体3。振动系统包括振膜I和结合于振膜I下侧面的音圈2,如图1和图2所示,音圈2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由终端产品中的电信号控制音圈2中的电信号,工作过程中通有电信号的音圈2与磁路系统相互作用上下振动,进而带动振膜I振动产生声音。振膜I包括包括柔性的振膜本体部12和刚性的加强部11,刚性的加强部11结合于振膜本体部12的中心位置,用于提升振膜I的高频特性。其中振膜本体部12由非导电的基材层和导电的金属层构成,基材层包括至少两层,金属层结合于任意两层基材层之间,以防止金属层122与其他部件发生短路;优选的,各基材层的材料为PEEK、PEN、PE1、PAR、PET、PPS、PES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图2和图3所示,加强部11与振膜本体部12之间通过胶体123结合为一体,本实施例振膜本体部12包含两层基材层121和结合于两层基材层121之间的金属层122,本实施例中金属层122为铜箔,其中任一基材层121和金属层122之间通过胶体123结合,但不限于这种用胶结合的方式。此外,金属层122不限于这种金属箔片的结构,也可以为在基材层121上电镀形成的金属层,如电镀形成的铜金属层。图4为振膜的透视图,图5为振膜的正面(即远离音圈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振膜反面(即与音圈结合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至图6所示,金属层122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金属层122a,位于外侧的第二金属层122b,以及连接第一金属层122a和第二金属层122b的第三金属层122c ;其中第一金属层122a与第二金属层122b均包含两个独立的部分,以形成两个独立的电极。此外,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振膜本体部12包括位于中心的球顶部,位于边缘的折环部,以及位于折环部边缘的结合部120 ;球顶部上结合有加强部11,结合部120固定结合于壳体3的上表面。优选的,第一金属层122a为环状结构,位于振膜本体部12球顶部边缘上靠近折环部的位置,第一金属层122a与音圈22电连接;为了形成两个与音圈22的两条引线电连接的独立的电极,本实用新型在矩形环状第一金属层122a的两个短轴上分别形成两个断开部123,断开部123所在的位置未设置金属层122,使第一金属层122a形成两部分,如图4所示。此外,第一金属层122a的内侧还设有与环状第一金属层122a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端13a,第一导电端13a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用于与音圈2的两个引线(出线端)电连接,如图4和图6所本实施例对应每个电极均设有两个第一导电端13a,音圈2的引线可以与对应电极的两个第一导电端13a中的任意一个电连接。振膜本体部12靠近音圈2 —侧的基材层121上对应第一导电端13a设置有避让的开孔,以方便音圈2的引线与第一导电端13a通过点焊方式导电结合。需要说明的是,加强部11在点焊过程中同时可以起到补强板的作用,防止点焊过程中振膜I出现塌陷等不良,因此加强部11需要覆盖第一导电端13a所在的位置,优选的,加强部11的材料为环氧树脂、PET、PEN、金属片、PE1、PAR、PPS、PES等。优选的,第二金属层122b位于振膜本体部I的边缘与所述壳体3结合的位置,以减小金属层122对振膜I硬度的影响。其中,第二金属层122b为环状结构,为了形成两个独立的电极在矩形的第二金属层122b的两短轴上设有断开部123,断开部123所在的位置未设置金属层122,如图4所不。第二金属层122b的两个角部设有第二导电端13b,第二导电端13b与壳体3上的电连接件4通过点焊等方式导电结合,如图1所示。对应于第二导电端13b上侧和下侧的基材层121均设有避让第二导电端13b的避让结构,使第二导电端13b露出于基材层121,如图5和图6所示,以便于实现与电连接件4的电连接。终端产品可以通过电连接第二导电端13b或电连接件4来控制电声换能器内部的电信号。优选的,第一导电端13a和第二导电端13b表面设有电镀形成的金属保护层,优选的采用具有良好的焊接和延展性的锡金属层。优选的,第三金属层122c为条状结构,位于两长轴边上,分别连接两个电极的第一金属层122a和第二金属层122b,这种第三金属层122c位于长轴上的结构可以增加矩形振膜I长轴的强度,有利于提高振膜I的声学性能。此外,第三金属层122c为并列设置的三个条状的结构,可以增强电连接的稳定性。这种在振膜本体部12内部设置导电的金属层122,并且振膜本体部12上设有与音圈2导电结合的第一导电端13a,以及与终端产品或电连接件4导电结合的第二导电端13b的结构,可以使音圈2的引线不需要顺出很长的线程即可实现电连接,避免了音圈2的引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断线等不良,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而且这种结构可以直接通过振膜I上的导电端实现电声换能器内部和外部电信号的连接,简化了产品的制作工艺,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振膜本体部以及结合于所述振膜本体部一侧的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本体部包括非导电的基材层和导电的金属层,所述基材层包括至少两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任一两层所述的基材层之间;所述金属层上设有与所述音圈导电结合的第一导电端,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音圈之间的各基材层上设有去料形成的避让所述第一导电端的开孔;所述振膜本体部的中心位置结合有刚性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结合于所述振膜本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并且所述加强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端所在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上还设有露出于各所述基材层的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二导电端位于所述振膜本体部的边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的表面电镀有金属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换能器还包括收容固定所述振膜本体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端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导电结合的电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PEEK、PEN、PE1、PAR、PET、PPS、PES 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铜箔,或者电镀形成的铜金属层;所述金属保护层为锡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本体部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球顶部,位于边缘位置的折环部,以及位于所述折环部边缘的用于与所述壳体结合的结合部;所述金属层包括分布于所述球顶部上的第一金属层,分布于所述结合部上的第二金属层,以及分布于所述折环部上的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第三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均设有独立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形成两个独立的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为环状结构,并且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均设有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两部分的断开部;所述第三金属层为条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三金属层分布于所述矩形振膜的两个长轴边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为并列设置的三个条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振膜本体部以及结合于振膜本体部一侧的音圈,其中,振膜本体部包括非导电的基材层和导电的金属层,基材层包括至少两层,金属层设置于任一两层的基材层之间;金属层上设有与音圈导电结合的第一导电端,金属层与音圈之间的各基材层上设有去料形成的避让第一导电端的开孔;振膜本体部的中心位置结合有刚性的加强层,加强层结合于振膜本体部远离音圈的一侧,并且加强层覆盖第一导电端所在的区域。这种结构的电声换能器,可以避免音圈引线由于线程过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断线等不良,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4R9/02GK202957968SQ2012206269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5日
发明者赵国栋, 葛连山, 蔡晓东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