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024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简称为MTC)是指一个或多个网元或设备之间在不需要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网络通信,也可以称之为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简称为M2M)通信。MTC以及一些类似MTC的其他通信具有交互流量小,且交互突发等特点,因此,MTC及类似MTC的其他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常被称为小数据传输(英文为SmallDataTransmissions)或低数据流量(英文为LowDataUsage)传输,相应的,与人对人(HumantoHuman,简称为H2H)终端相比,MTC终端及类似MTC终端的终端常被称为小数据传输终端或低数据流量终端。目前,各种小数据传输都是小数据传输架构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实现的。以MTC中的小数据传输为例,MTC架构主要包括MTC-交互功能(MachineTypeCommunication-InterworkingFunction,简称为MTC-IWF)网元和业务能力服务器(ServicesCapabilityServer,简称为SCS)。MTC-IWF主要实现SCS鉴权、外部标识映射、查询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Server,简称为HSS)获得服务节点信息等功能;SCS提供MTC应用的能力,例如M2M终端触发等业务能力,而MTC应用由MTC架构之外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简称为AS)提供。为了保障小数据传输,现有方案需要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元,例如分组数据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简称为PGW)等,为每个小数据传输终端分配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为IP)地址,创建数据传输相应的无线接入承载(RadioAccessBear,简称为RAB),并预留进行数据传输所需的资源,这会造成移动通信网络中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以减少小数据传输消耗的网络资源。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当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量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上行数据携带在RRC连接完成消息中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通过所述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所述MME,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在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是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生成的,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括所述MME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MME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所述MME是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到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的;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MME发送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是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后生成的;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寻呼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MME根据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是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出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生成的,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通过所述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MME,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所述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生成的,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包括:所述MME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ME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SIP标识,并生成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MM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括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ME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包括:所述MME向位置归属服务器HSS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消息,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ME接收所述HSS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返回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所述MME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生成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包括:所述MME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ME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所述MM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括所述IP地址;所述MME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MM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包括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包括: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P-CSCF发送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P-CSCF将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MME的标识和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之后包括:所述MME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M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所述MM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所述MME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消息;所述MM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所述MME向MSC服务器发送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以使所述MSC服务器将所述上行数据封装在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所述P-CSCF,以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括:所述MME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是所述MSC服务器根据所述P-CSCF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所述MM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的所述上行数据生成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所述P-CSCF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S-CSCF,以使所述S-CSCF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之前包括:所述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所述MME发送的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P-CSCF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S-CSCF,以使所述S-CSCF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P-CSCF接收所述S-CSCF发送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之前包括:所述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所述MME发送的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MME的标识和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所述P-CSCF将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S-CSCF,以使所述S-CSCF将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P-CSCF接收所述S-CSCF发送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所述P-CSCF接收所述S-CSCF发送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和所述MME的地址信息,所述MME的地址信息是所述S-CSCF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查询归属存储服务器HSS获取的,所述HSS存储有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MME的地址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P-CSCF根据所述MME的地址信息,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通过所述P-CSCF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包括:所述P-CSCF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二信令消息是所述MSC服务器根据所述MME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SCF根据所述MME的地址信息,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P-CSCF向MSC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以使所述MSC服务器将所述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中的所述下行数据封装在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中发送给所述MME。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量门限时,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将所述上行数据携带在RRC连接完成消息中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通过所述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所述MME,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向所述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MME发送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是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生成的,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向所述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后,根据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所述MME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MME发送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所述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括所述MME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MME发送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之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MME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所述MME是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到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的;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向所述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MME发送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寻呼消息,以及接收所述MME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服务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所述寻呼消息是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后生成的,所述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寻呼消息后,向所述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MME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发送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出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量门限时,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将所述上行数据携带在RRC连接完成消息中发送给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通过所述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所述MME,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二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是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出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生成的,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以及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通过所述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MME,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以及在所述发送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是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出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生成的,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发送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以及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通过所述基站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MME,以使所述MME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所述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生成的,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以及在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后,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ME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SIP标识,并生成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以及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括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包括: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位置归属服务器HSS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消息,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并接收所述HSS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返回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生成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在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以及在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ME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并在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MME还包括: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IP地址;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括所述IP地址,以及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后,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包括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所述P-CSCF发送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所述P-CSCF将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MME的标识和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后,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结合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附着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以及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服务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MSC服务器发送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以使所述MSC服务器将所述上行数据封装在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所述P-CSCF,以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结合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ME与所述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是所述MSC服务器根据所述P-CSCF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所述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生成的,所述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仅为所述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MME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P-CSCF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所述MM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的所述上行数据生成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S-CSCF,以使所述S-CSCF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之前,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所述MME发送的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并在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后,接收所述S-CSCF发送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第四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四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S-CSCF,以使所述S-CSCF将所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第四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之前,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所述MME发送的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以及在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S-CSCF后,接收所述S-CSCF发送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MME的标识和所述MME对应的SIP标识;所述第四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四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S-CSCF,以使所述S-CSCF将所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及在所述第四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后,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S-CSCF发送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和所述MME的地址信息,所述MME的地址信息是所述S-CSCF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查询归属存储服务器HSS获取的,所述HSS存储有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MME的地址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四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四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和所述MME的地址信息后,根据所述MME的地址信息,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P-CSCF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包括:所述第四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所述MSC服务器根据所述MME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ME的地址信息,通过所述P-CSCF与所述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所述MME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四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MSC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以使所述MSC服务器将所述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中的所述下行数据封装在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中发送给所述MME。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包括:接收器,用于通过所述P-CSCF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所述MM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的所述上行数据生成的,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发送器,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S-CSCF,以使所述S-CSCF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的任一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的任一基站、本发明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的任一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的任一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所述P-CSCF与所述MME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所基于的实现小数据传输的一种系统架构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各实施例所基于的实现小数据传输的另一种系统架构图;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各实施例所基于的实现小数据传输的又一种系统架构图;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9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图9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图9C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图9D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MME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MME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P-CSCF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P-CSCF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为各种小数据传输创建RAB并预留进行数据传输所需的资源造成网络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提供了新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使用信令消息传输小数据,不需要再为小数据的传输创建用户面RAB,也不需要为传输小数据预留相应的资源,既解决了小数据的传输,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输小数据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在此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小数据可以是MTC中下的小数据,也可以是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小数据。所谓小数据是指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的数据。其中,预设数据量门限可以根据不同通信系统或需求而自行设置,本实施例对其具体数值不做限定。图1为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所基于的实现小数据传输的一种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基站、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简称为MME)、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简称为SGW)、PGW、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Server,简称为HSS)、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allSessionControlFunction,简称为P-CSCF)、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allSessionControlFunction,简称为S-CSCF)和AS,其中,MME、PGW、SGW是无线演进网络的核心网中的三个功能实体,P-CSCF和S-CSCF是IMS网络的核心处理部件,用来控制用户注册、会话控制等功能。S-CSCF在整个IMS核心网的会话控制过程中处于核心控制地位,接受来自拜访网络的IMS终端经过P-CSCF转发的注册请求,与HSS配合对IMS终端用户进行鉴权,并从HSS中下载IMS基本签约数据,执行针对主叫端及被叫端IMS终端用户的基本会话路由功能。可选的,如图1所示,该架构还包括: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和共用数据网(PublicDataNetwork,简称为PDN)。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UE可以是各种小数据传输终端或低数据流量终端,例如可以是MTC终端,但不限于此。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的UE除了可以传输小数据之外,也可以有大数据传输。所谓大数据是相对小数据来说的。如图1所示,UE与基站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Uu接口;基站与MME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S1-MME接口;基站与SGW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S1-U接口;SGW与PGW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S5/S8接口;PGW与PDN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SGi接口;SGW与MME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S11接口;MME与HSS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S6a接口;P-CSCF与MME相连;P-CSCF与S-CSCF相连;S-CSCF与HSS相连,两者之间的接口为Cx接口;AS与S-CSCF相连。AS作为小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其与S-CSCF之间的连接关系,视小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而定。例如,假设小数据传输系统为MTC系统,则AS可以直接与S-CSCF连接,也可以通过MTC系统中的SCS与S-CSCF连接,还可以通过SCS和MTC-IWF与S-CSCF连接。其中,可将AS与S-CSCF之间的接口或者SCS与S-CSCF之间的接口称为ISC接口,将SCS和MTC-IWF之间接口称为Tsp接口。上面提到的各接口的名称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仅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Cx接口可以采用Diameter协议实现,Diameter协议是远端鉴权拨入用户服务(Re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Service,简称为RADIUS)协议的升级版本,该Cx接口主要功能包括S-CSCF与HSS之间鉴权信息和签约信息的交互,以及查询用户指派的S-CSCF信息等;Tsp接口主要用以传输设备触发等相关的控制面信令;ISC接口可以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简称为SIP)实现,S-CSCF通过该接口与AS进行通信,以实现对小数据业务的支持。在此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及的“相连或连接”包括直接相连或连接,也包括经过其他设备或网元实现的间接相连或连接。如图1所示,该架构实现了小数据传输系统和IMS网络的接口,通过IMS网元来支持小数据传输系统中小量数据的传输。另外,在图1中,MME和P-CSCF相连接,而不是由PGW连接至P-CSCF,这为小数据在UE和MME之间通过信令消息进行传输提供了条件,使得小数据传输可以不用建立默认用户面RAB。下面将以图1所示系统架构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从终端设备的角度进行说明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101、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则执行步骤10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发送流程发送上行数据。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将由终端设备发往应用服务器的数据称为上行数据,相应地,将由应用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数据称为下行数据。具体的,当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时,判断待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为小数据,该判断过程具体为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不是小数据(即是大数据)。当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时,终端设备继续执行后续步骤以采用信令的方式进行传输;当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不是小数据时,终端设备采用数据的方式进行传输。若采用数据的方式进行传输属于现有常规流程,即需要建立用户面RAB,该过程可参见现有流程,在本实施例不再细述。步骤102、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可选的,上述指示信息可以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建立原因值”这一信元来携带,但不限于此。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扩展新的字段,或者在现有字段中增加新的信元单元(InformationElement,简称为IE)来携带上述指示信息。步骤103、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步骤104、终端设备将上行数据携带在RRC连接完成消息中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根据上述指示信息,将上行数据通过基站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MME,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上述步骤102-步骤104描述了终端设备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并通过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的过程,同时,终端设备在与基站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使得基站以及核心网中的网元(这里主要是指MME)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为终端设备通过信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打下了基础。对基站来说,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将上行数据携带在其与MME之间的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MME与P-CSCF连接,故MME在接收到基站通过信令消息发送过来的上行数据后,将该上行数据携带在其与P-CSCF之间的信令消息中发送给P-CSCF,使得P-CSCF经S-CSCF最终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在上述过程中,将基站与MME之间使用的信令协议称为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下的信令消息称为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将MME与P-CSCF之间使用的信令协议称之为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下的信令消息称为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为了区分第一类型的各信令消息,在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前面分别冠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数字,同理,为了区分第二类型的各信令消息,也在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前面分别冠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数字。但是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数字并没有个数的含义,也不表示先后顺序,仅是为了便于区分。上述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和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可以是同一信令协议,也可以是不同的信令协议。较为优选的,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为非接入层信令(NonAccessStratum,简称为NAS)协议,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为SIP。在上述数据发送过程中,MME与U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而不存在用户面RAB。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时,决定选择信令的方式进行传输,于是在与基站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进而通过基站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以及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不需要建立用户面RAB,也不需要为终端设备预留传输小数据所需的其他资源,解决了网络资源,有利于将网络资源充分用于大数据的传输。进一步,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约无线资源和减少终端设备的耗电,如果终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未与网络侧进行业务交互,即没有进行信令交互和用户面RAB交互,则网络侧会释放在空口一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连接和用户面RAB,此时终端设备会处于空闲状态(英文为IdleState),当终端设备需要发送或者接收用户面数据时,终端设备需要首先恢复与网络侧的信令连接,然后通过信令连接恢复与网络侧的用户面RAB,此时终端设备会处于连接状态(英文为ConnectedState)。上述过程对于一些小数据量业务而言,每次业务只需要传输很少量的用户面数据,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设备每次都需要执行恢复信令连接,进而通过信令连接恢复空口侧用户面RAB,导致增加了信令开销,加重了网络负荷,增加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信令进行小数据传输,不需要建立用户面RAB,也就不需要恢复用户面RAB,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减轻网络负担,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还有利于提高小数据的传输速率。在进行小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由MME代替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其中,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简称为IMSI)。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上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终端设备接收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是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生成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上述过程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的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附着流程中,MME作为用户代理(英文为useragent)与IMS系统及AS交互,代替终端设备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注册流程,MME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的过程对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交互不受影响。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无需IP地址,且终端设备上也不需要存储自身对应的SIP标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中的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可以是HSS在附着流程中返回给MME的,HSS上存储有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另外,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中的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也可以是MME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在进行小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由MME代替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接收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包括MME为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终端设备根据MME为其分配的IP地址,通过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MME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其中,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MME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其中,MME是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的。上述过程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的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附着流程中,由MME给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终端设备上预先存储有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终端设备自身作为用户代理(useragent)向应用服务器发起SIP注册流程,通过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封装在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然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传输给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SIP注册流程,为后续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打下基础。上述终端设备预先存储对应的SIP标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在出厂时预置对应的SIP标识,或者,由网络侧(主要是指P-CSCF)预先向终端设备发送信令消息,为其配置对应的SIP标识。在进行小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由MME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又一可选试试方式中,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接收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上述过程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的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附着流程之前,MME预先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不再需要该MME下每个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注册,可以减少向应用服务器的注册次数,节约资源。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除了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之外,终端设备也可以接受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终端设备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MME发送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是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后生成的。终端设备根据上述寻呼消息,向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该服务请求消息用于指示MME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终端设备接收MME根据服务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该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上述下行数据。在该实施方式中,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也通过MME通过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以及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完成,同样可以使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不需要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同样有利于节约网络资源。在此说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交互需要通过基站进行,由于基站在上述各过程中仅起到中转作用,为简化描述将其省略。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从基站的角度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301、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该RRC连接请求消息是终端设备判断出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生成的,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步骤302、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步骤303、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该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上述上行数据。步骤304、基站根据上述指示信息,通过基站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MME,以使MME通过所述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具体的,当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时,判断待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为小数据,该判断过程具体为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不是小数据(即是大数据)。当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时,终端设备选择采用信令的方式进行传输。因此,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以请求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同时通过携带指示信息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相应地,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以与终端设备建立RRC。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通过RRC连接完成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基于上述指示信息,将上行数据通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MME,而MME通过其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P-CSCF,进而使P-CSCF经过S-CSCF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完成上行数据的传输。由上述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是通过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消息(即RRC连接完成消息)、基站与MME之间的信令消息以及MME与P-CSCF之间的信令消息完成传输的,使得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需存在信令连接,无需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也无需为终端设备预留传输小数据所需的其他资源,节约了网络资源,同时有利于提高小数据的传输速率。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从MME的角度进行的描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401、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该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生成的,该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该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上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步骤402、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具体的,当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时,判断待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为小数据,该判断过程具体为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不是小数据(即是大数据)。当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时,终端设备选择采用信令的方式进行传输。因此,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以请求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同时通过携带指示信息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相应地,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以与终端设备建立RRC。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通过RRC连接完成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在接收到RRC连接完成消息后从中获取上行数据,将上行数据封装在其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相应地,MME接收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从中获取上行数据,然后将上行数据封装在其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P-CSCF,进而使P-CSCF经过S-CSCF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完成上行数据的传输。由上述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是通过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消息(即RRC连接完成消息)、基站与MME之间的信令消息以及MME与P-CSCF之间的信令消息完成传输的,使得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需存在信令连接,无需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也无需为终端设备预留传输小数据所需的其他资源,节约了网络资源,同时有利于提高小数据的传输速率。在进行小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由MME代替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另一可选试试方式中,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可以包括:首先,MME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终端设备的IMSI,但不限于此。接着,MME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并生成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可选的,MME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MME向HSS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消息,位置更新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MME接收HSS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返回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此,MME从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或者,MME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生成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然后,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然后,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然后,MME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附着接受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上述过程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的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附着流程中,MME作为用户代理(英文为useragent)与IMS系统及AS交互,代替终端设备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注册流程,MME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的过程对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交互不受影响。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无需IP地址,且终端设备上也不需要存储自身对应的SIP标识。在进行小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由MME代替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另一可选试试方式中,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可以包括:MME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MME为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MME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包括IP地址。MME接收终端设备根据IP地址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该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在该过程中,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上预先存储SIP标识封装在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中。终端设备上预先存储SIP标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在出厂时预置对应的SIP标识,或者,由网络侧(主要是指P-CSCF)预先向终端设备发送信令消息,为其配置对应的SIP标识。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MME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上述过程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的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附着流程中,由MME给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终端设备上预先存储有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终端设备自身作为用户代理(useragent)向应用服务器发起SIP注册流程,终端设备生成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然后将其封装在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MME接收封装有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然后通过其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传输给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SIP注册流程,为后续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打下基础。在进行小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MME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一可选试试方式中,MM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可以包括: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P-CSCF发送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P-CSCF将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该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MME的标识和MME对应的SIP标识。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上述过程为MME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的过程,在该过程中MME将自己的标识和对应的SIP标识注册给应用服务器。基于上述,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之后包括:MME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MME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上述过程为终端设备在MME向应用服务器完成SIP注册流程之后,执行EPS附着流程的过程,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由于MME预先向应用服务器进行了注册,所以该MME下的终端设备不需要再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可以减少向应用服务器的注册次数,有利于节约资源。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除了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之外,终端设备也可以接受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也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信令消息进行传输,无需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同样有利于节约网络资源。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包括: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MME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MME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消息。MME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下行数据。具体的,应用服务器有下行数据需要发送时,将下行数据发送给S-CSCF,由S-CSCF将下行数据发送给P-CSCF,P-CSCF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将下行数据封装在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而MME接收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从中解析出下行数据。然后,MME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以告知终端设备有下行数据需要向其发送。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消息后,向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以请求MME向其传输下行数据。MME接收到服务请求消息后,将下行数据封装在其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由此可见,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也是通过MME与P-CSCF之间以及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消息完成传输的,无需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同样可以节约网络资源。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完成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的传输,需要MME同时支持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和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如果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和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不相同,则需要对MME进行改进,使之同时支持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和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为了减少对MME的改动,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同时支持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且已经实现与MME之间互联的网元,通过该网元建立起MME和P-CSCF之间的连接,减少对MME的改动。以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为NAS协议,而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为SIP为例,可以通过支持SIP的移动交换中心(MobileSwitchingCenter,简称为MSC)服务器将MME与P-CSCF连接起来。图5为本发明各实施例所基于的实现小数据传输的另一种系统架构图。图5与图1相比,区别在于:MME与P-CSCF之间通过MSC服务器连接。MME和MSC服务器之间的接口称为SGs接口。现有技术中看,MSC服务器已经实现了与MME的连接,且MSC服务器支持第二类型的信令协议,也已经实现了与P-CSCF之间的互联。基于图5所示架构,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包括:MME向MSC服务器发送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以使MSC服务器将上行数据封装在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P-CSCF,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相应地,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括:MME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是MSC服务器根据P-CSCF发送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生成的,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下行数据。上述第三类型的信令协议可以就是第一类型的信令协议,例如NAS协议,也可以是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其他信令协议。现有MME已经可以支持第三类型的信令协议。由上述可见,本实施例通过重用MME与MSC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通过MSC服务器实现MME与P-CSCF之间的交互,减少了对MME的改动。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从P-CSCF的角度进行的描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601、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MM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后,根据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的上行数据生成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步骤602、P-CSCF将上行数据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具体的,当终端设备需要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时,判断待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为小数据,该判断过程具体为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说明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不是小数据(即是大数据)。当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时,终端设备选择采用信令的方式进行传输。因此,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以请求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同时通过携带指示信息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相应地,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以与终端设备建立RRC。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通过RRC连接完成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在接收到RRC连接完成消息后从中获取上行数据,将上行数据封装在其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相应地,MME接收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从中获取上行数据,然后将上行数据封装在其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P-CSCF。相应地,P-CSCF接收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从中获取上行数据,然后将上行数据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完成上行数据的传输。由上述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是通过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令消息(即RRC连接完成消息)、基站与MME之间的信令消息以及MME与P-CSCF之间的信令消息完成传输的,使得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需存在信令连接,无需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也无需为终端设备预留传输小数据所需的其他资源,节约了网络资源,同时有利于提高小数据的传输速率。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由MME代替终端设备需要预先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之前包括: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MME发送的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P-CSCF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P-CSCF接收S-CSCF发送的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MME发送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上述过程为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的过程。该注册过程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执行EPS附着流程中,由MME作为用户代理(英文为useragent)与IMS系统及应用服务器交互,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的注册流程。其中,MME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的过程对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交互不受影响。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无需IP地址,且终端设备上也不需要存储自身对应的SIP标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是由MME生成的,该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中的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可以是HSS在附着流程中返回给MME的,HSS上存储有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中的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也可以是MME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另外,上述注册过程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执行EPS附着流程中,由MME为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后,终端设备自身作为用户代理(useragent)向应用服务器发起的SIP注册流程。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是终端设备生成,然后发送给MME的。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中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可以是终端设备上预先存储的。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或由MME代替终端设备需要预先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基于此,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之前包括: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MME发送的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MME的标识和MME对应的SIP标识。P-CSCF将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P-CSCF接收S-CSCF发送的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MME发送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上述为MME在终端设备执行附着流程之前,作为用户代理向应用服务器进行SIP注册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是MME生成并发送的。在本实施方式中,MME预先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不再需要该MME下每个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注册,可以减少向应用服务器的注册次数,节约资源。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除了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之外,终端设备也可以接受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给终端设备的过程包括:P-CSCF接收S-CSCF发送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和MME的地址信息;然后,P-CSCF根据MME的地址信息,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MM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MME的地址信息是S-CSCF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查询HSS获取的,HSS存储有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终端设备的标识与MME的地址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的,S-CSCF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查询HSS,获取与终端设备的标识,然后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MME的地址信息。基于图5所示系统架构,P-CSCF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包括:P-CSCF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二信令消息,第二信令消息是MSC服务器根据MME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生成的,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相应地,P-CSCF根据MME的地址信息,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MME发送下行数据包括:P-CSCF向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以使MSC服务器将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中的下行数据封装在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由上述可见,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也通过MME通过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以及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完成,同样可以使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不需要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同样有利于节约网络资源。以小数据传输系统为MTC系统为例,则图1所示的实现小数据传输的系统架构具体如图7所示。在图7中,假设移动核心网中各网元之间采用NAS信令,而IMS系统采用SIP。下面将对基于图7所示系统架构实现的小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以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上行数据为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8a、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的上行数据是否为小数据,在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时,决定通过信令的方式进行小数据发送。具体的,终端设备可根据数据量大小选择采用信令的方式或数据方式进行发送,如果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则终端设备选择采用信令的方式;如果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则终端设备选择采用数据的方式。若采用数据的方式则采用常规流程,即需要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步骤8b、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请求建立RRC连接,该RRC连接请求消息携带的信元“建立原因值”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步骤8c、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指示终端设备建立RRC连接。步骤8d、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完成消息,该RRC连接完成消息携带NAS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简称为PDU),待发送上行数据封装在NASPDU中。其中,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保持信令连接,而不创建或者恢复用户面RAB。步骤8e、基站通过初始UE消息将NASPDU发送给MME。其中,初始UE消息为一种NAS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步骤8f、终端设备通过基站与MME、HSS等进行鉴权和安全流程。该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步骤8g、MME从初始UE消息中获取上行数据,并将上行数据封装在信息(英文为MESSAGE)消息中发送给P-CSCF。步骤8h、P-CSCF转发信息(MESSAGE)消息到S-CSCF。步骤8i、S-CSCF基于初始过滤准则,触发向SCS/AS的信息(MESSAGE)消息传输。上述MESSAGE消息为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其中,初始过滤准则(initialFilterCriteria,简称为iFC)提供业务触发能力。用户完成IMS注册时,初始过滤准则以及指定应用服务器AS的地址已经下载到相应的S-CSCF中。S-CSCF基于初始过滤准则,触发向SCS/AS的信息(MESSAGE)消息传输,把该信息消息转发到指定的AS应用服务器。步骤8j、S-CSCF发送200OK消息给P-CSCF。步骤8k、P-CSCF转发200OK消息给MME。上述200OK消息为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第二类型的第五信令消息,用于告知P-CSCF、MME、终端设备等上行数据已经成功传输到AS。步骤8l、MME通过下行NAS传输消息发送确认消息给基站。下行NAS传输消息属于NAS信令消息,相当于第一类型的第五信令消息,用于携带确认消息,以告知基站和终端设备上行数据已成功传输到AS。步骤8m、基站通过下行信息传输消息传送确认消息给终端设备。步骤8n、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其他数据发送,则基站释放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以及与MME之间的S1信令连接。在进行上述小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先向SCS/AS进行注册。其中,一种可选的注册流程如图9A所示,具体包括:步骤9a、终端设备向MME发起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携带有终端设备的IMSI。步骤9b、MME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该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可选的,在该步骤9b中,HSS可以向MME返回该终端设备的IMSI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的映射关系。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上不需要存储其对应的SIP标识,只需在签约数据中增加终端设备的IMSI与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该映射关系存储到HSS上即可。可选的,MME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IMSI,生成该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步骤9c、MME判断出该终端设备需进行IMS注册,故发起P-CSCF发现流程。步骤9d、MME使用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生成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然后封装在注册(英文为REGISTER)消息中发送给上述步骤发现的P-CSCF,即发起SIP注册流程。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IMSI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步骤9e、P-CSCF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来自于拜访网络,是要进行注册的,故向DNS服务器发起对终端设备的归属网络中的I-CSCF地址的DNS查询,然后根据DNS查询结果,将注册(REGISTER)消息发送给I-CSCF。其中,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中的一部分,用于标识该终端设备来自哪个网络(即存储有终端设备所属网络对应的域名),而P-CSCF上还存储有所属的IMS网络的域名,故P-CSCF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是否来自于拜访网络。所谓拜访网络是指除P-CSCF所属的IMS网络之外的其他网络。步骤9f、I-CSCF向HSS发送Cx查询。步骤9g、HSS检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的注册状态,根据签约数据确认该用户是否允许注册,HSS返回Cx查询响应,即返回S-CSCF需要的能力,I-CSCF根据HSS返回的结果选择一个合适的S-CSCF。步骤9h、I-CSCF发送注册(REGISTER)消息给上述选择的S-CSCF。步骤9i、S-CSCF接收到注册(REGISTER)消息之后,通过Cx接口向HSS进行交互,获取鉴权向量及用户签约信息等。步骤9j、S-CSCF将注册(REGISTER)消息发送给AS,触发向SCS/AS的注册。步骤9k、SCS/AS在接收到注册(REGISTER)消息后,向S-CSCF返回200ok消息,以完成注册。上述注册消息为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步骤9l、S-CSCF向P-CSCF返回200ok消息。步骤9m、P-CSCF向MME返回200ok消息。上述200ok消息携带有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步骤9n、MME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所述附着接受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附着流程中,MME作为用户代理(英文为useragent)与IMS系统及AS交互,代替终端设备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注册流程,MME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的过程对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交互不受影响。该实施方式为后续进行小数据传输打下了基础。其中,另一种可选的注册流程如图9B所示,具体包括:步骤10a、终端设备向MME发起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携带有终端设备的IMSI。步骤10b、MME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该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步骤10c、MME为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步骤10d、MME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携带有MME为该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步骤10e、终端设备作为IMS的用户代理(UserAgent)根据本地存储的终端设备的IMSI和对应的SIP标识生成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封装在NAS注册消息中发送给MME。该NAS注册消息包括MME为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以及MME的IP地址。上述NAS注册消息是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步骤10f、MME从NAS注册消息中提取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将其封装在注册消息中发送给P-CSCF。步骤10g、P-CSCF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来自于拜访网络,是要进行注册的,故向DNS服务器发起对终端设备的归属网络中的I-CSCF地址的DNS查询,然后根据DNS查询结果,将注册(REGISTER)消息发送给I-CSCF。步骤10h、I-CSCF向HSS发送Cx查询。步骤10i、HSS检查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的注册状态,根据签约数据确认该用户是否允许注册,HSS返回Cx查询响应,即返回S-CSCF需要的能力,I-CSCF根据HSS返回的结果选择一个合适的S-CSCF。步骤10j、I-CSCF发送注册(REGISTER)消息给上述选择的S-CSCF。步骤10k、S-CSCF接收到注册(REGISTER)消息之后,通过Cx接口向HSS进行交互,获取鉴权向量及用户签约信息等。步骤10l、S-CSCF将注册(REGISTER)消息发送给AS,触发向SCS/AS的注册。步骤10m、SCS/AS在接收到注册(REGISTER)消息后,向S-CSCF返回200ok消息,以完成注册。上述注册消息为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步骤10n、S-CSCF向P-CSCF返回200ok消息。步骤10o、P-CSCF向MME返回200ok消息。上述200ok消息携带有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步骤10p、MME向终端设备发送200ok消息,所述200ok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步骤10p中的200ok消息是SIP信令消息,封装在NAS信令消息中由MME发送给终端设备,相当于上述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附着流程中,由MME给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终端设备上预先存储有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终端设备自身作为用户代理(useragent)向应用服务器发起SIP注册流程,通过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封装在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然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传输给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SIP注册流程,为后续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打下基础。其中,又一种可选的注册流程如图9C所示,具体包括:步骤11a、MME确定进行IMS注册,故发起P-CSCF发现流程。步骤11b、MME使用MME对应的SIP标识生成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然后封装在注册(英文为REGISTER)消息中发送给上述步骤发现的P-CSCF,即发起SIP注册流程。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MME的标识和MME对应的SIP标识。步骤11c、P-CSCF根据MME对应的SIP标识,确定该MME来自于拜访网络,是要进行注册的,故向DNS服务器发起对MME的归属网络中的I-CSCF地址的DNS查询,然后根据DNS查询结果,将注册(REGISTER)消息发送给I-CSCF。步骤11d、I-CSCF向HSS发送Cx查询。步骤11e、HSS检查MME的注册状态,根据签约数据确认该MME是否允许注册,HSS返回Cx查询响应,即返回S-CSCF需要的能力,I-CSCF根据HSS返回的结果选择一个合适的S-CSCF。步骤11f、I-CSCF发送注册(REGISTER)消息给上述选择的S-CSCF。步骤11g、S-CSCF接收到注册(REGISTER)消息之后,通过Cx接口向HSS进行交互,获取鉴权向量及用户签约信息等。步骤11h、S-CSCF将注册(REGISTER)消息发送给AS,触发向SCS/AS的注册。步骤11i、SCS/AS在接收到注册(REGISTER)消息后,向S-CSCF返回200ok消息,以完成注册。上述注册消息为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步骤11j、S-CSCF向P-CSCF返回200ok消息。步骤11k、P-CSCF向MME返回200ok消息。上述200ok消息携带有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可选的,如图9C所示,步骤11k之后还包括:步骤11l、终端设备向MME发起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携带有终端设备的IMSI。步骤11m、MME为终端设备执行EPS附着流程,该附着流程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步骤11n、MME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在步骤11l-步骤11n描述的附着流程中,包括鉴权和位置更新操作等,但不创建默认承载,即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MME作为用户代理(英文为useragent)与IMS系统及AS交互,代替终端设备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注册流程,MME代替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进行注册的过程对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交互不受影响。该实施方式为后续进行小数据传输打下了基础。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小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SCS/AS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具体的,S-CSCF从HSS中查询路由信息,将数据发送至MME,由MME通过NAS信令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结合图9C所示注册流程,则下行数据传输过程如图9D所示,包括:步骤12a、SCS/AS发送信息(MESSAGE)消息给S-CSCF,该信息(MESSAGE)消息携带有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携带有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在MME完成注册流程,并且终端设备完成EPS附着流程后,SCS/AS将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封装在信息(MESSAGE)消息发送给S-CSCF。步骤12b、S-CSCF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查询HSS,从HSS上该终端设备的IMSI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的映射关系中获取终端设备的标识,进而从HSS上终端设备的标识与MME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中,获取MME的地址。步骤12c、S-CSCF根据查询结果,将信息(MESSAGE)消息和MME的地址发送给P-CSCF。步骤12d、P-CSCF根据MME的地址,将信息(MESSAGE)消息转发至MME。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信息(MESSAGE)消息为一种SIP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步骤12e、MME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查询HSS,从HSS上终端设备的IMSI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的映射关系中获取终端设备的IMSI,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寻呼消息携带小数据传输指示。步骤12f、终端设备向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以建立信令连接。步骤12g、终端设备与MME、HSS等完成鉴权流程。步骤12h、MME从接收到的信息(MESSAGE)消息中提取要发送的下行数据,将下行数据封装在下行NSA传输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步骤12h中的下行NSA传输消息是一种NAS信令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步骤12i、终端设备将传输响应消息封装在上行NAS传输消息发送给MME。步骤12j、MME向P-CSCF发送传输响应消息。步骤12k、P-CSCF将传输响应消息发送给S-CSCF。步骤12l、S-CSCF将传输响应消息发送给SCS/AS。步骤12m、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其他数据发送,则基站释放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以及与MME之间的S1信令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均通过MME与P-CSCF之间以及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消息进行传输,使得不需要再为终端设备建立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减轻了网络负担,还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进一步,如果MME与P-CSCF之间通过MSC服务器连接,则MME与P-CSCF之间的交互均通过MSC服务器实现。下面以终端设备向SCS/AS发送上行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关于SCS/AS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的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相关实施例的记载很容易获知。如图10所示,又一种小数据传输的流程包括:步骤13a、终端设备判断待发送的上行数据是否为小数据,在判断出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小数据时,决定通过信令的方式进行小数据发送。步骤13b、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请求建立RRC连接,该RRC连接请求消息携带的信元“建立原因值”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步骤13c、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指示终端设备建立RRC连接。步骤13d、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完成消息,该RRC连接完成消息携带NASPDU,待发送上行数据封装在NASPDU中。步骤13e、基站通过初始UE消息将NASPDU发送给MME。步骤13f、终端设备通过基站与MME、HSS等进行鉴权和安全流程。该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步骤13g、MME从初始UE消息中获取上行数据,将上行数据封装在SGs接口的上行数据发送消息中,通过与MSC服务器之间的SGs接口发送给MSC服务器。步骤13h、MSC服务器从SGs接口的上行数据发送消息中获取上行数据,并将上行数据封装在信息(英文为MESSAGE)消息中发送给P-CSCF。步骤13i、P-CSCF转发信息(MESSAGE)消息到S-CSCF。步骤13j、S-CSCF基于初始过滤准则,触发向SCS/AS的信息(MESSAGE)消息传输。步骤13k、S-CSCF发送确认(OK)消息给P-CSCF。步骤13l、P-CSCF转发确认(OK)消息给MSC服务器。步骤13m、MSC服务器将确认(OK)消息封装在SGs接口的下行数据发送消息中,通过SGs接口发送给MME。步骤13n、MME通过下行NAS传输消息发送确认消息给基站。步骤13o、基站通过下行信息传输消息传送确认消息给终端设备。步骤13p、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其他数据发送,则基站释放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以及与MME之间的S1信令连接。由上述可见,通过利用现有MSC服务器与MME和P-CSCF之间的互联,可以减少对MME的改动,使得MME无需支持SIP协议。另外,上述各实施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重用IMS系统能力、签约及标识等,解决MTC终端的漫游、计费等问题,方便MTC终端外部标识的使用及与应用服务器的交互。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判断模块111、第一发送模块112和第一接收模块113。其中,判断模块111,用于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第一发送模块112,与判断模块111连接,用于在判断模块111判断出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第一接收模块113,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12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后,接收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可选的,第一接收模块113与第一发送模块112连接。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发送模块112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113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将上行数据携带在RRC连接完成消息中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指示信息,将上行数据通过基站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MME,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112还用于在判断模块111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第一接收模块113还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12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后,接收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是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到应用服务器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生成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发送模块112和第一接收模块113在进行EPS附着过程中,实现由MMS代替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作为用户代理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SIP注册流程。其中,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112还用于在判断模块111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113接收到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后,根据附着接受消息中MME为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通过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MME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第一接收模块113还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12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后,接收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包括MME为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以及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12向MME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之后,通过终端设备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MME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其中,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MME是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的。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发送模块112和第一接收模块113在EPS附着过程中作为用户代理实现向应用服务器的SIP注册流程。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112还用于在判断模块111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之前,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接收模块113还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12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后,接收MME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发送模块112和第一接收模块113完成了EPS附着流程,在EPS附着过程中不建立默认承载,即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与MME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其中,MME直接作为用户代理向应用服务器进行SIP注册。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113还用于接收MME发送的寻呼消息,以及接收MME根据第一发送模块112发送的服务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其中,寻呼消息是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后生成的,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下行数据。第一发送模块112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113接收到寻呼消息后,向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该服务请求消息用于指示MME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从终端设备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121、发送器122和接收器123。处理器121,用于判断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发送器122,与处理器121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21判断出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接收器123,用于在发送器122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后,接收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可选的,发送器122与接收器123连接。发送器122还用于在接收器123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后,将上行数据携带在RRC连接完成消息中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指示信息,将上行数据通过基站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发送给MME,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从终端设备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31和第二发送模块132。第二接收模块13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二发送模块132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该RRC连接请求消息是终端设备判断出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生成的,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该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上行数据。可选的,第二接收模块131和第二发送模块132连接。第二发送模块132,用于在第二接收模块131接收到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以及在第二接收模块131接收到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指示信息,通过基站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MME,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从基站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基站,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相配合,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包括:接收器141和发送器142。接收器14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以及在发送器142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该RRC连接请求消息是终端设备判断出待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时生成的,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的指示信息,该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上行数据。发送器142,用于在接收器141接收到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以及在接收器141接收到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指示信息,通过基站与MME之间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MME,以使MME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用于执行上述从基站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基站,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相配合,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MME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MME包括:第三接收模块151和第三发送模块152。第三接收模块15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生成的,该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该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第三发送模块152,与第三接收模块151连接,用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接收模块151还用于在接收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三发送模块152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MME还包括:获取模块153。获取模块153,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并生成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可选的,获取模块153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包括:获取模块153具体用于向HSS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消息,该位置更新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并接收HSS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返回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获取模块153具体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生成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获取模块153与第三接收模块151连接,用于向第三接收模块151提供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相应地,第三发送模块152还用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MME通过第三接收模块151、第三发送模块152以及获取模块153,在终端设备的EPS附着流程中实现替代终端设备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SIP注册流程。其中,本实施例的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接收模块151还用于在接收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三发送模块152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后,接收终端设备根据MME为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并在第三发送模块152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后,接收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MME还包括:分配模块154。分配模块154,用于为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相应地,第三发送模块152还用于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附着请求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包括上述IP地址,以及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第一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以及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第一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包括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可选的,分配模块154与第三发送模块152连接,用于向第三发送模块152提供MME为终端设备分配的IP地址。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MME通过第三接收模块151、第三发送模块152以及分配模块154,完成终端设备的EPS附着流程并使得终端设备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SIP注册流程。其中,本实施例的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发送模块152还用于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之前,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向P-CSCF发送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以使P-CSCF将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该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MME的标识和MME对应的SIP标识。第三接收模块151还用于在第三发送模块152发送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基于上述,第三接收模块151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三发送模块152还用于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附着请求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MME通过第三接收模块151和第三发送模块152完成终端设备的EPS附着流程,并通过第三接收模块151和第三发送模块152作为用户代理完成向应用服务器的SIP注册流程。其中,本实施例的MME与终端设备之间仅存在信令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接收模块151还用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在第三发送模块152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消息。第三发送模块152还用于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以及在第三接收模块151接收到服务请求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第一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包括下行数据。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发送模块152用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三发送模块152具体用于向MSC服务器发送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该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以使MSC服务器将上行数据封装在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发送给P-CSCF,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相应地,第三接收模块151用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括:第三接收模块151具体用于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是MSC服务器根据P-CSCF发送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生成的,该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包括下行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MME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从MME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MME,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及基站相配合,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MME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MME包括:接收器161和发送器162。接收器16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完成消息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生成的,该RRC连接完成消息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该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站仅为终端设备建立信令连接。发送器162,与接收器161连接,用于通过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将接收器161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本实施例提供的MME可用于执行上述从MME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MME,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及基站相配合,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P-CSCF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P-CSCF包括:第四接收模块171和第四发送模块172。第四接收模块171,用于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该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MM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后,根据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的上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第四发送模块172,与第四接收模块171连接,用于将第四接收模块171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四接收模块171还用于在接收上行数据之前,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MME发送的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并在第四发送模块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后,接收S-CSCF发送的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返回的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第四发送模块172还用于在第四接收模块171接收到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后,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第一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以及在第四接收模块171接收到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后,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MME发送第一SIP注册完成消息。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四接收模块171还用于在接收上行数据之前,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MME发送的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以及在第四发送模块172将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后,接收S-CSCF发送的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MME对应的SIP标识后返回的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该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MME的标识和MME对应的SIP标识。第四发送模块172还用于在第四接收模块171接收到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后,将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第二S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以及在第四接收模块171接收到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后,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三信令消息,向MME发送第二SIP注册完成消息。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四接收模块171还用于接收S-CSCF发送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和MME的地址信息,MME的地址信息是S-CSCF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查询HSS获取的,HSS存储有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终端设备对应的SIP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终端设备的标识与MME的地址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四发送模块172还用于在第四接收模块171接收到下行数据和MME的地址信息后,根据MME的地址信息,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MME发送下行数据。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四接收模块171用于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包括:第四接收模块171具体用于接收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MSC服务器根据MME发送的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生成的,该第三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四发送模块172用于根据MME的地址信息,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向MME发送下行数据包括:第四发送模块172具体用于向MSC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以使MSC服务器将第二类型的第四信令消息中的下行数据封装在第三类型的第二信令消息中发送给MME。本实施例提供的P-CSCF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从P-CSCF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P-CSCF,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基站及MME相配合,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图1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P-CSCF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P-CSCF包括:接收器181和发送器182。其中,接收器181,用于通过P-CSCF与MME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上行数据;该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是MM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后,根据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中的上行数据生成的,该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消息包括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门限。发送器182,与接收器181连接,用于将接收器181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S-CSCF,以使S-CSCF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本实施例提供的P-CSCF可用于执行上述从P-CSCF角度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的P-CSCF,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基站及MME相配合,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基站、MME和P-CSCF,其中,P-CSCF与MME连接。终端设备、基站、MME和P-CSCF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再赘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可用于执行上述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同样可基于MME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类型的信令消息和MME与P-CSCF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信令消息进行小数据的传输,无需专门建立或恢复终端设备与网络空口侧的用户面RAB,节约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小数据的传输效率,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减少网络负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