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投影仪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2884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投影仪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有时,为了对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光的焦点(focus)进行对焦,用户手动地操作对焦环等来调整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对投影光的对焦状态进行数值化显示来辅助用户的操作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以投影光的焦点与被投影面完全一致的情况为基准,显示相对于基准的变化程度。但是,很难参考评价值的变化程度,手动地调整到最佳对焦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28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6124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手动地高精度进行焦点调整的技术。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具有:评价值取得部,其取得评价值,所述评价值表示图像处理装置的被投影面上的投影光的焦点的对焦状态;输出部,其输出所述取得的评价值和所述取得的评价值的最大值;以及更新部,其在预定的时刻将所述最大值更新为新的值。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预定的时刻将最大值更新为新的值,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某些原因而按照不期待的值输出最大值的情况。因此,用户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整。

[应用例2]在应用例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更新部在所述取得的评价值小于所述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预定的期间后的时刻,进行所述最大值的更新。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由于某些原因而按照不期待的值输出最大值,也会在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预定期间后的时刻,更新最大值。因此,用户能够进行焦点调整,使得评价值达到正确的最大值。

[应用例3]在应用例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评价值取得部检测所述评价值增大后减小的情况,当所述评价值取得部检测到所述评价值增大后减少时,所述输出部开始所述最大值的输出。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检测到评价值在增大后减小的情况之前不输出最大值。因此,用户是在显示最大值之前进行焦点调整。因此,能够防止用户将焦点对焦到错误的最大值而结束调整的情况。

[应用例4]在应用例2或应用例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更新部基于所述期间内的所述评价值的极大值,更新所述最大值。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预定期间的情况下,基于在该期间中计算出的评价值的极大值来更新最大值。因此,能够输出更加恰当的最大值。

[应用例5]在应用例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更新部将所述最大值更新为所述期间内的所述评价值的极大值中、在与所述期间结束的时刻最接近的时刻取得的极大值。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预定期间的情况下,将最大值更新为在该期间内计算出的评价值的最新的极大值。因此,能够输出反映了当前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设置状态的更加恰当的最大值。

[应用例6]在应用例2或应用例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更新部将所述最大值更新为在所述期间结束的时刻取得的评价值。

根据这样的结构,将最大值更新为当前的评价值,因此,用户能够以当前的评价值为基准再次开始焦点调整。

本发明除了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以外,还可以作为图像处理方法、具有图像处理装置的投影仪以及计算机程序而构成。上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记录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作为记录介质,例如可以利用软盘、CD-ROM、DVD-ROM、磁光盘、存储卡、硬盘等各种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投影仪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2是调整用图像的一例。

图3是示出焦点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平均评价值的取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最大值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概略地示出平均评价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图6的B时点处的调整用图像的图。

图8是示出图6的D时点处的调整用图像的图。

图9是示出图6的E时点处的调整用图像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最大值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焦点调整与平均评价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示出进行了步骤S320或步骤S325时的调整用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未进行第2实施例的最大值更新处理时的焦点调整与平均评价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示出最大值的计算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15是概略地示出评价多台投影仪的投影光的重叠程度的方法的图。

图16是概略地示出评价多台投影仪的投影光的重叠程度的方法的图。

标号说明

10:输入操作部

20:控制电路

30:图像处理动作电路

40:图像投影光学系统

50:摄像部

60:定时器

130:液晶面板

140:照明光学系统

200:缆线

220:控制部

221:评价值计算部

222:最大值更新部

223:输出部

260:存储部

320:A/D转换部

340:图像显示处理部

360:存储器

380:液晶面板

420:照明光学系统

422:光源灯

424:灯驱动部

440:液晶面板

460:投影光学系统

462:投影镜头

463:对焦环

464:镜头驱动部

H:横向

V:纵向

SC:屏幕

PF:面板框

AI:调整用图像

PJ:投影仪

GL:平均评价值图形

ML:最大值图形

GN:平均评价值

MN:最大值

AP:图案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A.第1实施例

A1.投影仪的结构:

图1是概略地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投影仪PJ的硬件结构的图。投影仪PJ对表示图像的图像光进行投影,使图像显示在屏幕SC等被投影面上。

投影仪PJ具有输入操作部10、控制电路20、图像处理动作电路30、图像投影光学系统(投影部)40、摄像部50和定时器60。

输入操作部10由配备在未图示的遥控器或投影仪PJ上的按钮或键等构成,将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指示输出到控制电路20。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指示例如有后述的辅助处理的开始和结束的指示等。

图像投影光学系统40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光,并使其成像在屏幕SC上,由此对图像进行放大投影。图像投影光学系统40具有照明光学系统420、液晶面板440和投影光学系统460。

照明光学系统420具有光源灯422和灯驱动部424。作为光源灯422,可以使用超高压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发光型的光源灯422、发光二极管、激光光源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等各种自发光元件。灯驱动部424基于控制电路20的控制来驱动光源灯422。

液晶面板440是基于图像数据对从照明光学系统420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液晶面板440由将多个像素配置成矩阵状的透射型面板构成。液晶面板440基于来自后述的图像处理动作电路30的液晶面板驱动部380的驱动信号,将从照明光学系统420照射的照明光调制成表示图像的图像光。

投影光学系统460使从液晶面板440射出的图像光成像在屏幕SC上,由此将图像放大投影到屏幕SC上。投影光学系统460具有投影镜头462和镜头驱动部464。投影镜头462包含未图示的多个镜头和使投影光的焦点移动的对焦环463。通过旋转对焦环463,使得与对焦环463机械连接的投影镜头462内的镜头的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投影光的焦点移动。由此,能够将投影光的焦点(focus)调整至被投影面。

图像处理动作电路30具有模拟/数字转换部(A/D转换部)320、图像显示处理部340和液晶面板驱动部380。A/D转换部320基于控制电路20的控制,对经由缆线200从未图示的DVD播放器或PC(个人计算机)等图像提供装置输入的输入图像信号进行A/D转换,并将数字图像信号写入到存储器360中。图像显示处理部340在读出已写入到存储器360中的数字图像信号(以下称作“输入图像”)时,执行梯形失真校正处理和图像的显示状态(例如亮度、对比度、同步、跟踪、颜色的深浅、色调等)的调整等各种图像处理。液晶面板驱动部380根据从图像显示处理部340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对液晶面板440进行驱动。

摄像部50具有CCD照相机,拍摄并取得各种图像。以下,也将由摄像部50拍摄的图像称作“摄像图像”。由摄像部50取得的摄像图像被存储到存储部260内。另外,摄像部50可以具有CMOS照相机等其他可进行摄像的器件来替代CCD照相机。

定时器60对如下时间进行计测:该时间用于在后述的辅助处理时,确定是否结束最大值的更新或焦点调整辅助处理。后面会对辅助处理和最大值进行叙述。

控制电路20是具有CPU、ROM和RAM等的计算机,通过执行控制程序而作为控制部220和存储部260发挥功能。

控制部220具有评价值计算部221、最大值更新部222和输出部223。存储部260存储各种控制用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存储部260存储调整用图案、评价值、平均评价值、最大值和用于更新最大值的更新时间。之后会对各个值的详细情况进行叙述。

评价值计算部221通过公知的方法对摄像部50拍摄的调整用图像(后述)中包含的调整用图案进行分析,计算表示被投影面上的焦点的对焦状态的评价值。评价值计算部221还计算并取得已经计算出的评价值的5次的值的平均值(平均评价值)。评价值计算部221将评价值和平均评价值存储到存储部260中。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10-32842中记载的方法来计算评价值。另外,评价值计算部221相当于本申请的“评价值取得部”。

输出部223从存储部260读出所计算出的平均评价值和最大值,生成对这些值进行图形化后的图像。输出部223还读出存储在存储部260中的调整用图案,生成包含调整用图案、平均评价值、最大值和这些值的图形的调整用图像,并输出到图像显示处理部340。

图2是调整用图像AI的一例。在图2中,示出了显示在液晶面板440的面板框PF内的调整用图像AI,该调整用图像AI包含图案区域AP、平均评价值GN、最大值MN、平均评价值图形GL和最大值图形ML。在图案区域AP中,沿着横向H交替地配置有暗区域(带有阴影的区域)和亮区域(不带阴影的区域),具有沿着与横向H垂直的纵向V延伸的矩形图案。暗区域的颜色是黑色,亮区域的颜色是白色。另外,在未将平均评价值和最大值存储到存储部260时,调整用图像AI仅具有图案区域AP。用户实施后述的焦点调整处理,使得调整用图像AI中包含的平均评价值GN的值达到最大值MN的值。

最大值更新部222可以在预定的时刻强制性地更新存储在存储部260中的最大值。最大值是指计算出的平均评价值中最大的值。最大值是表示当前设置投影仪PJ的环境中理想的对焦状态的评价值。在本实施例中,在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时刻,最大值更新部222更新最大值。

A2.焦点调整处理:

图3是示出焦点调整处理的流程图。焦点调整处理是通过操作对焦环463来调整被投影面(屏幕SC)上的投影光的对焦状态的处理。在设置了投影仪PJ后,根据来自用户的经由遥控的指示开始焦点调整处理。另外,例如,也可以响应于电源的接通或用户操作了对焦环463的情况等,自动开始焦点调整处理。

在开始焦点调整处理后,控制部220判断是否通过预定的菜单画面或操作按钮选择了辅助处理的开始(步骤S5)。辅助处理是为了对进行焦点调整处理的用户进行辅助而使调整用图像AI显示在屏幕SC上的处理。

在判断为选择了辅助处理的开始时(步骤S5:是),控制部220进行存储在存储部260中的参数的初始化(步骤S7)。在第1实施例中,对存储在存储部260中的评价值、平均评价值和最大值进行初始化(步骤S7)。

输出部223从存储部260读出调整用图案、平均评价值和最大值,生成图2所示的调整用图像AI(步骤S10)。

接着,输出部223将生成的调整用图像AI输出到图像显示处理部340。经由液晶面板驱动部380将调整用图像AI输出到图像投影光学系统40,图像投影光学系统40将调整用图像AI投影到屏幕SC上(步骤S20)。在投影了调整用图像AI后,摄像部50进行调整用图像AI的摄像(步骤S30)。所拍摄的调整用图像AI被存储到存储部260中。

在进行了调整用图像AI的摄像后,评价值计算部221基于摄像图像的分析结果,计算并取得平均评价值(步骤S40),最大值更新部222进行用于更新最大值的处理(步骤S50)。之后会对平均评价值的计算处理和最大值的更新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叙述。

在用户停止对焦环463的操作且经过了预定的更新时间(例如10秒)后,输出部223判断为选择了辅助处理的结束(步骤S60:是),结束调整用图像AI的投影(步骤S70)。另一方面,在用户继续进行对焦环463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60:否),返回到步骤S10,再次执行辅助处理。

另外,在步骤S5中没有选择辅助处理的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5:否),用户可以在不使用调整用图像AI的情况下,操作对焦环463而手动地对当前投影的输入图像进行焦点调整。然后,与步骤S60同样,当用户停止对焦环463的操作且经过了预定时间后,输出部223判断为选择了焦点调整处理的结束(步骤S90:是)而结束焦点调整处理。即,本实施例的辅助处理可以与通常的焦点调整(未使用辅助处理的由用户进行的焦点调整)组合地进行。

A3:平均评价值的取得处理:

图4是用于说明上述步骤S40中的平均评价值的取得处理的流程图。首先,评价值计算部221对调整用图像AI的摄像图像进行分析,取得评价值(步骤S110)。在本实施例中,所取得的评价值被存储到存储部260内的FIFO区域(未图示)中,且存储到5个为止。

接着,评价值计算部221计算存储到FIFO区域中的5个评价值的平均、即评价值的5次的移动平均,取得平均评价值(步骤S120)。

在计算并取得了平均评价值后,评价值计算部221计算在步骤S120中取得的平均评价值与当前存储到存储部260中的平均评价值的差分,判断该差分的绝对值是否为阈值以上(步骤S130)。

在步骤S120中取得的平均评价值与当前存储的平均评价值的差分的绝对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30:是),评价值计算部221例如通过四舍五入等对步骤S120中计算出的平均评价值进行取整处理并存储到存储部260中(步骤S140)。在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130:否),评价值计算部221不存储所计算出的平均评价值,辅助处理转移到下一步骤。

如上那样计算并取得平均评价值的原因如下。在投影到屏幕SC上的调整用图像中,显示对评价值的移动平均的小数点第一位进行四舍五入而计算出的数值。因此,例如在平均评价值在“114.4”与“114.5”之间变化的情况下,实质上平均评价值仅变化了0.1,但所显示的平均评价值却在“114”与“115”之间变动了多次。因此,有时进行焦点调整的用户会感觉烦乱。但是,如果计算在步骤S120中这样地取得的平均评价值与当前存储到存储部260中的平均评价值的差分,并在该差分的绝对值大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存储平均评价值,则显示在调整用图像中的平均评价值的值不会目不暇接地发生变动。因此,用户能够在确认调整用图像中的平均评价值和最大值的同时,容易地进行焦点调整。

A4:最大值的更新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最大值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在平均评价值的取得(图3的步骤S40)结束后,最大值更新部222进行最大值的更新(图3的步骤S50)。

最大值更新部222首先判断是否设定了最大值(步骤S210)。在尚未设定最大值的情况下,即刚刚进行了初始化之后的情况下(步骤S210:否),最大值更新部222将平均评价值设定为最大值(步骤S240)。

图6是概略地示出平均评价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6中,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平均评价值,用实线表示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用粗虚线表示最大值。尚未设定最大值的情况(步骤S210:否)例如相当于图6所示的A的时点以前。

另一方面,在设定了最大值的情况下(步骤S210:是),最大值更新部222判断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是否为当前设定的最大值以上(步骤S220)。最大值更新部222在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为当前设定的最大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20:是),将当前设定的最大值更新为最新的平均评价值(步骤S240)。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为当前设定的最大值以上的情况例如相当于图6的A时点至C时点的情况。

图7是示出图6的B时点处投影到屏幕SC上的调整用图像AI的图。在B时点处,尚未进行焦点的对焦,如图7所示,包含图案区域AP的调整用图像整体显得模糊。从A时点到C时点,随着图7所示的图案区域AP的焦点的对焦,平均评价值GN的值、最大值MN的值上升,与此同时,最大值图形ML、平均评价值图形GL沿着横向H延伸。并且,当到达平均评价值最大的C时点时,在屏幕SC上显示图2所示的对焦后的调整用图像AI。

最大值更新部222在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小于当前设定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步骤S220:否),基于定时器60的值,判断该状态是否持续了例如5秒、10秒等预定的一定时间(步骤S230)。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小于当前设定的最大值的情况例如相当于图6所示的C时点至E时点的情况。

图8是示出图6的D时点处的调整用图像AI的图。在D时点处,调整用图像AI中显示的最大值MN示出了“383”,而平均评价值GN示出了“370”,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用户确认调整用图像AI中显示的数值和图形,并操作对焦环463,使得平均评价值GN的值达到最大值MN的值,进行图案区域AP的焦点的对焦。

在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小于当前设定的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30:是),最大值更新部222将最大值更新为最新的平均评价值(步骤S240)。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小于当前设定的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例如相当于图6的E时点的情况。

图9是示出图6的E时点处的调整用图像AI的图。在E时点处,将最大值MN的值强制更新为该时点处的最新的平均评价值即“370”。另一方面,在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小于当前设定的最大值的状态尚未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C时点到D时点)下(步骤S230:否),最大值更新部222不进行最大值的更新,输出部223原样地继续输出当前的最大值。

如果如上所述地进行最大值的更新,则例如在屏幕SC挠曲的情况等、由于环境变化而一时取得较大的平均评价值并将最大值更新为该一时的较大平均评价值的情况下(图8),之后,只要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最大值就会被更新为之后计算出的平均评价值(图9)。因此,防止了始终显示着因噪声的影响等而被更新为较大值的最大值的状况,因此用户能够手动地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整。

B.第2实施例

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即使在取得平均评价值时(图3的步骤S40)尚未设定最大值(图5的步骤S210:否),也会将最新的平均评价值设为最大值(图5的步骤S240),但在第2实施例中,在平均评价值在增大并达到最大值后减小的时刻,更新最大值。本实施例的投影仪PJ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但焦点调整处理内的最大值更新处理不同。此外,在存储部260中,除了评价值、平均评价值、最大值以外,还存储有极小值、极大值、最大值候选。极小值是指在某个期间内计算出的平均评价值中最小的值。极大值是指在某个期间内计算出的平均评价值中最大的值。最大值候选是指在某个期间内取得的平均评价值中极大的平均评价值。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例中的最大值更新处理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图3所示的焦点调整处理的步骤S7中,对极小值、极大值、最大值、最大值候选进行初始化。并且,与第1实施例同样地进行与图3的步骤S10至步骤S40相同的处理,计算平均评价值。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出平均评价值后,评价值计算部221参照存储在存储部260中的平均评价值,判断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是否正在增大(步骤S310)。图11是示出焦点调整与平均评价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11中,横轴表示对焦环463的旋转方向,纵轴表示平均评价值。如果将对焦环463调整到图11(A)所示的Pmax的位置,则在屏幕SC上成为焦点的最佳对焦状态。平均评价值增大,是指平均评价值朝着该Pmax而变化。

在评价值计算部221判断为平均评价值增大(步骤S310:是),且从平均评价值减去极小值后的值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评价值计算部221将当前的平均评价值设为极大值(步骤S320)。使用图11(B)进行具体说明。在图11(B)中,用实线表示平均评价值的变化,用白色圆圈表示当前的平均评价值。当用户从图11(B)所示的开始点(极小值)起朝着右方向旋转对焦环463时,最新的平均评价值与极小值的差分大于预定值。该情况下,图11(B)所示的当前的平均评价值成为极大值。并且,在朝着右方向继续旋转对焦环463时,极大值逐渐增大到Pmax处。

另一方面,在评价值计算部221判断为平均评价值减小的情况下(步骤S310:否),在从存储部260中存储的极大值减去平均评价值后的值大于预定值时,评价值计算部221将极大值作为最大值候选(步骤S325)。最大值候选是在后述的步骤S370中将最大值强制更新为新的值时所使用的值。使用图11(C)进行具体说明。在图11(C)中,用实线表示平均评价值的变化,用白色圆圈表示当前的平均评价值。当用户从图11(C)所示的开始点起朝着右方向旋转对焦环时,平均评价值增大至Pmax的位置处的平均评价值。该情况下,图11(C)所示的Pmax的位置处的平均评价值成为极大值。然后,当进一步朝着右方向继续旋转对焦环时,平均评价值减小,从Pmax的位置处的平均评价值减去当前的平均评价值后的值大于预定值。此时,图11(C)所示的Pmax的位置处的平均评价值、即极大值成为最大值候选。即,当进行了步骤S320和步骤S325后,取得平均评价值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在从该极大值减去当前的平均评价值后的值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取得最大值候选。因此,在平均评价值跨过极大值后,确定最大值候选。

图12是示出步骤S320或步骤S325的实施中的调整用图像AI的一例的图。在步骤S320或步骤S325中,由于已经在图3的步骤S7中对最大值进行了初始化,因此未设定最大值。因此,如图12所示,在调整用图像AI中仅显示平均评价值GN的值和平均评价值图形GL。

最大值更新部222判断步骤S320和步骤S325是否已经实施完毕,并且所取得的平均评价值是否为最大值以上(步骤S330)。在未实施步骤S320的情况、未实施步骤S325的情况、或者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情况下,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350的处理。

在实施了步骤S320和步骤S325,并且平均评价值为最大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30:是),最大值更新部222将最大值更新为平均评价值(步骤S340)。于是,例如显示图2所示的包含最大值MN的值和最大值图形ML的调整用图像AI。

接着,最大值更新部222与图5的步骤S230同样地判断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是否持续了一定时间(步骤S350)。在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50:是),最大值更新部222舍弃当前的最大值(步骤S360),将最大值更新为步骤S325中取得的最大值候选(步骤S370)。

另一方面,在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尚未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50:否),辅助处理返回到图3的步骤S10,进行步骤S10到步骤S60的处理。

图13是示出未进行第2实施例的最大值更新处理时的焦点调整与平均评价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13中,横轴表示对焦环463的旋转方向,纵轴表示平均评价值,用实线表示平均评价值的变化。如果将对焦环463调整到图13所示的Pmax的位置,则在屏幕SC上成为焦点的最佳对焦状态。但是,例如用户从图13所示的开始点起开始焦点调整,朝着非对焦的方向(左方向)旋转了对焦环463(图13的过程1)。这样,即使之后继续进行焦点调整并朝着右方向旋转对焦环463,用户也可能将到达开始点的情况(图13的过程2)判断为是焦点的最佳对焦状态。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未实施步骤S320至步骤S325,所取得的极大值减去平均评价值后的值并非大于预定值,就不更新最大值(步骤S330),在屏幕SC上显示图12所示的未显示最大值的调整用图像AI。并且,在平均评价值如图11(C)所示那样跨过Pmax(极大值)后,才显示最大值。因此,用户不会将图13的开始点误认为最大值,能够正确地进行焦点调整。

并且,在第1实施例的最大值的更新处理中,在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将最大值更新为最新的平均评价值(图5的步骤S240),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将最大值更新为作为最近的极大值的最大值候选(图10的步骤S370)。因此,即使在当前的平均评价值显著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把最近的最大值(极大值)作为目标,因此用户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焦点调整。

C.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结构。

C1.变形例1:

在上述第1实施例的最大值更新处理中,在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的时刻,将最大值更新为当前的平均评价值,在第2实施例中将最大值更新为最大值候选,不过,还可以将最大值更新为这些值以外的值。图14是示出最大值的计算方法的另一例的图。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平均评价值,用实线表示平均评价值的历史,用粗虚线表示最大值的历史。另外,可以将平均评价值的历史存储到存储部260中。例如,如图14所示,将一定时间分割成多个期间,在该分割后的期间中分别取得平均评价值的极大值。在图14中,P1至P6相当于分割后的期间中的极大值。并且,最大值更新部222可以将最大值更新为该极大值的平均值,也可以更新为与持续了一定时间后的时刻最近的期间的极大值(P6)。当然,可以将一定时间分割为任意数量的期间。此外,最大值更新部222可以在平均评价值小于最大值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后的时刻,舍弃最大值。

C2.变形例2:

图15和图16是概略地示出使用本实施例的投影仪PJ来评价多台投影仪PJ的投影光的重叠程度的方法的图。在上述投影仪PJ中,如图16所示,从两台投影仪PJ向屏幕SC投影具有图15所示的测定点的调整用图案。并且,按照第1实施例的评价值进行变化,计算出各个测定点的亮度值的合计。此时,虽然在图15和图16中未进行图示,但在调整用图案中显示平均评价值、最大值、平均评价值图形、以及最大值图形。由此,用户在确认平均评价值、最大值和这些值的图形时,能够知晓两台投影仪PJ的投影光的重叠程度是否达到了最大值,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两台投影仪PJ的位置调整等。

C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图2所示的矩形图案作为调整用图案,但调整用图案不限于此。调整用图案只要是能够进行图像分析并计算出评价值的图案即可。

C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评价值计算部221计算并取得评价值,但也可以另外设置计算评价值的功能部和电路,由评价值计算部221取得该评价值。

C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投影仪PJ使用透射型的液晶面板作为光调制装置的例子,但光调制装置不限于透射型的液晶面板440。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数字微镜器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或反射型的液晶面板等作为光调制装置,并对来自照明光学系统420的光进行调制。此外,也可以是将小型CRT(阴极射线管)上的影像投影到被投影面的CRT投影仪。

C6.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投影仪,但也可以将图1所示的控制部220理解为图像处理装置。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部220基于软件方式进行辅助处理,但也可以基于硬件方式执行辅助处理。

C7.变形例7:

在上述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由评价值计算部221计算出的“评价值”的5次的值的平均值即“平均评价值”,进行了焦点调整处理、最大值的更新处理,但也可以替代“平均评价值”而使用“评价值”进行这些处理。并且,可以在调整用图像AI中显示“评价值”来替代“平均评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