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49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保护壳,旨在提供一种握持舒适方便,更易于手机操作的手机保护壳。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背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转动的扣环以及与扣环形状相应用于容纳扣环的卡槽;所述扣环设置于靠近壳体长边侧且以壳体长边方向为转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极大的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其通过扣环套于手指上,用户无需再握持整个手机的背面仍能够稳固的把持手机,通过该种结构,人手用于握持手机的一部分空间被腾出,单手操作手机屏幕的范围得以极大提升。
【专利说明】_种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辅助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贵。为了保护爱机不被损坏各种手机保护壳也因此应市而生。但现有的手机壳都只有简单的防磨防划功能,且拆下保护壳与装上保护壳的过程相当麻烦,有一部份所谓具有防滑功能的手机壳也没能从跟本上解决问题。只是简单的增强了抓握时的磨擦力,而没能真正地解放手指。另外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因此很多人会用手机观看视频。但是现有的可以将手机以适合用户的视角支撑起来的手机保护壳要么体积太大要么功能单一。因此不能完美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握持舒适方便,更易于手机操作的手机保护壳。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背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转动的扣环以及与扣环形状相应用于容纳扣环的卡槽;所述扣环设置于靠近壳体长边侧且以壳体长边方向为转轴。
[0006]优选的是,所述扣环的转动角度为90度,转动到90度时与壳体背侧垂直。
[0007]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包裹手机周边的边框和覆盖手机背侧的背板,所述边框和背板为分体结构。
[0008]优选的是,所述边框和背板卡接连接。
[0009]优选的是,所述边框和背板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至少设置一条连通边框和背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一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丝。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
[0011]优选的是,所述扣环呈Ω形,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两个卡接扣环转脚的卡孔;所述边框和背板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一条连通边框和背板的第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卡孔与第二凹槽重合,所述第二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二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
[0012]优选的是,所述扣环呈Ω形,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两个卡接扣环转脚的卡孔;所述边框和背板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一条连通边框和背板的第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卡孔与第二凹槽重合,所述第二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二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
[0013]优选的是,所述卡槽上设置一便于转动扣环的缺口。
[0014]优选的是,所述扣环为两个,相对对置且分别靠近于壳体的两个长边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6](I)本实用新型设置转动的扣环以及卡接扣环的卡槽,使用时通过转动卡环将其从壳体背侧拉起,然后将扣环套入手指上,可实现防抢夺、防滑脱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极大的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其通过扣环套于手指上,用户无需再握持整个手机的背面仍能够稳固的把持手机,通过该种结构,人手用于握持手机的一部分空间被腾出,单手操作手机屏幕的范围得以极大提升,特别是对于手型相对较小的女性和未成年来说,其操作智能机的舒适度将得到有效提升。
[0017](2)本实用新型的扣环通过转动后,其可与手机背侧形成90度角的有效支撑角度,便于手机放置于桌面上进行使用及操作,且扣环还可以栓挂,便于运动携带以及防止手机被盗,实用性强。其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大大降低了手机因人为或意外因素造成的损失或损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图1所示的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背侧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扣环4以及与扣环4形状相应用于容纳扣环4的卡槽(位于图中扣环4下方);所述扣环4设置于靠近壳体I长边侧且以壳体I长边方向为转轴(即扣环4的转脚沿壳体I长边方向设置),两个扣环4相对对置且分别靠近于壳体I的两个长边侧,两个扣环4的形式可实现适应左右手的习惯使用。
[0022]其中,所述壳体I包括包裹手机周边的边框3和覆盖手机背侧的背板2,所述边框3和背板2为分体结构,便于拆装,显然边框3和背板2也可是一体件;作为分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3和背板2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设置两条连通边框3和背板2的第一凹槽(位于图中金属丝5下方),所述第一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一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丝5,金属丝5采用抗变形的钢丝,金属丝5的两端沿边框3接触部位弯曲,起到卡箍加强边框3的强度作用,并实现边框3和背板2的可靠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沿壳体I宽度方向设置,显然也可以凹槽沿壳体I长度方向设置,实现边框3和背板2的加固连接即可。作为优选,所述边框3和背板2卡接连接。
[002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扣环4呈Ω形,所述背板2上设置有两个卡接扣环4转脚的卡孔;所述边框3和背板2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沿壳体I宽度方向设置一条连通边框3和背板2的第二凹槽(位于图中金属板6下方),其中一个所述卡孔与第二凹槽重合,所述第二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二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板6,金属板6的两端沿其与边框3的接触部位弯曲,用于卡箍加固边框3与手机周边的包裹强度;金属板6 —方面可加强边框3和背板2的连接强度,还可实现与第二凹槽重合的卡孔的封闭并形成扣环4转动支撑的一部分,实现扣环4的快速安装固定,极大的方便扣环4的拆装。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扣环4的转动角度为90度,转动到90度时与壳体I背侧垂直,形成支撑结构。
[002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槽5上设置一便于转动(抠起)扣环4的缺口 7,便于将扣环4从壳体I的卡槽5中抠出。
[0026]显然,本实用新型中的扣环4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大于二个,其中第一凹槽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大于两个,只要能实现边框3和背板2的加固连接,以及便于拆装即可。
[0027]本实用新型设置转动的扣环以及卡接扣环的卡槽,使用时通过卡槽上的缺口将其从壳体背侧抠出,然后将扣环套入手指上,可实现防抢夺、防滑脱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极大的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其通过扣环套于手指上,用户无需再握持整个手机的背面仍能够稳固的把持手机,通过该种结构,人手用于握持手机的一部分空间被腾出,单手操作手机屏幕的范围得以极大提升,特别是对于手型相对较小的女性和未成年来说,其操作智能机的舒适度将得到有效提升。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转动的扣环以及与扣环形状相应用于容纳扣环的卡槽;所述扣环设置于靠近壳体长边侧且以壳体长边方向为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的转动角度为90度,转动到90度时与壳体背侧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包裹手机周边的边框和覆盖手机背侧的背板,所述边框和背板为分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和背板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和背板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至少设置一条连通边框和背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一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呈Ω形,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两个卡接扣环转脚的卡孔;所述边框和背板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一条连通边框和背板的第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卡孔与第二凹槽重合,所述第二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二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呈Ω形,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两个卡接扣环转脚的卡孔;所述边框和背板背离手机背侧的一面上、沿壳体宽度方向设置一条连通边框和背板的第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卡孔与第二凹槽重合,所述第二凹槽内卡接一与第二凹槽形状相应的金属板。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上设置一便于转动扣环的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为两个,相对对置且分别靠近于壳体的两个长边侧。
【文档编号】H04M1/02GK204244296SQ20142079310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6日
【发明者】刘和松 申请人:刘和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