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系统、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2078发布日期:2018-06-17 19:3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像系统、一种成像装置、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程序,并且使能够容易地设置与成像有关的模式。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拾取对象的图像以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将这个图像数据记录为内容的成像装置(诸如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已经普及。此外,根据通过利用无线电通信交换各种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提出了使用信息处理装置远程和无线操作处于遥远位置的成像装置(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2-186698A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顺便说一下,当设置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时,用户需要执行麻烦的操作,其用于例如在成像装置或在通过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将模式设置为所需的模式。因此,需要将成像装置的模式容易地设置为所需的模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成像系统、一种成像装置、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程序,其使能够容易地设置与成像有关的模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成像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

在根据本技术的成像系统中,例如不具有用于显示拾取的图像的功能的成像装置与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通信,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在成像装置上生成的拾取的图像。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在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彼此分开的分离状态之间可切换,并且固定/分离确定单元确定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是处于固定状态还是分离状态。此外,通过固定关系确定单元确定处于固定状态的固定关系,并且根据指示固定关系的确定结果的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

显示单元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底座的一面上,并且当固定关系信息指示成像装置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单元的侧面上时,成像装置的模式被控制为自捕获模式。此外,在自捕获模式中,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单元上显示镜像反转的拾取的图像。

此外,成像装置的模式被控制为在固定关系信息指示成像装置在第一固定状态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与成像装置在第二固定状态被固定的情况之间是不同的,在第二固定状态下,成像装置基于成像装置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方向从第一固定状态旋转预定角度(例如,约90度或约180度)。例如,彼此不同的模式包括静止图像拾取模式和运动图像拾取模式。此外,彼此不同的模式可以包括根据成像场景生成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拾取模式、从连续拾取的图像生成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拾取模式、风景模式和肖像模式。

此外,当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多个成像装置被保持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底座的一面上时,成像装置的模式被控制为用多个成像装置中不同的视点生成拾取的图像的模式。

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一种成像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执行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向用户建议优选转换为与成像装置的特定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

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一种成像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步骤,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

本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于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程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

应注意,根据本技术的程序是可以提供给例如通用计算机的程序,所述通用计算机可以使用提供以计算机可读形式的程序的存储介质、通信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诸如光盘、磁盘和半导体存储器)或通信介质(诸如网络)来执行各种程序代码。通过提供以计算机可读形式的这种程序,根据程序的处理可以被实施在计算机上。

本技术的第五方面在于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的固定状态的与信息处理装置的固定关系。

本技术的第六方面在于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其被配置成与成像装置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固定关系信息经由通信单元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成像装置的固定状态的与成像装置的固定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因为根据固定关系信息设置模式,而无需用于设置在成像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模式的麻烦的操作,因此可能容易地设置与成像有关的模式。应注意,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仅是作为实例而不是通过限制的方式被描述,并且可以包括额外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成像系统的功能配置的图解。

图2是图示成像系统的外观的图解。

图3是图示成像系统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4是图示成像装置的外观的图解。

图5是图示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图6是图示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图7是序列图,其图示操作处理直到启动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协作功能。

图8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图9是流程图,其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图10是图示成像系统的操作状态的图解。

图11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另一处理。

图12是流程图,其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另一处理。

图13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二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图14是图示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的图解。

图15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三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图16是图解,其图示两个成像装置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的背面上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描述用于实施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应注意,将按照以下顺序提供描述。

1.成像系统的功能配置

2.成像系统的外观

3.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

4.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

5.成像系统的操作

5-1.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协作

5-2.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操作

5-2-1.第一控制操作

5-2-2.第二控制操作

5-2-3.第三控制操作

<1.成像系统的功能配置>

图1图示根据本技术的成像系统10的功能配置。成像系统10包括图1(A)中所示的控制单元15。控制单元15具有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功能,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在成像系统10中,控制单元15可以被提供在成像装置上或可以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上。此外,控制单元15可以被提供在用于将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固定到彼此的适配器上。例如,图1(B)图示在控制成像装置20的操作的控制单元45具有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功能的情况下的成像系统10。此外,例如,图1(C)图示在控制信息处理装置60的操作的控制单元85具有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功能的情况下的成像系统10。应注意,图1(A)中所示的成像系统10对应于具有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功能的成像控制装置,而图1(B)中所示的成像系统10对应于成像控制装置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的情况。此外,图1(C)中所示的成像系统10对应于成像控制装置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的情况。

此外,在成像系统上,可以提供固定/分离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确定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是处于固定状态还是分离状态并且输出固定/分离信息。例如,如图1(B)中所示,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可以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或如图1(C)中所示,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可以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此外,在成像系统上,可以提供固定关系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确定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并且输出固定关系信息。例如,如图1(B)中所示,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可以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或如图1(C)中所示,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可以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此外,尽管未图示,但是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和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可以被提供在用于将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固定到彼此的适配器上。此外,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和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可以被提供在与具有具控制模式的功能的控制单元的装置不同的装置上。例如,如在图1(B)中所示的成像系统10中,当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具有控制模式的功能时,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可以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此外,尽管未图示,但是控制单元、固定/分离确定单元和固定关系确定单元可以与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分开地被提供。

成像装置20被配置成能够选择多个模式,以便能够容易地生成例如所需的拾取的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此外,成像装置20具有通信功能。成像装置20通过例如无线电通信与信息处理装置60通信各种信息。此外,当成像装置20不具有显示通过成像生成的拾取的图像的功能时,成像装置20将拾取的图像的图像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上显示拾取的图像。此外,成像装置20可以通过通信,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60提供的控制信号执行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等。

信息处理装置60为具有显示功能和通信功能的装备,并且例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笔记本电脑等可以被用作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60通过例如无线电通信处理从成像装置20提供的信息。例如,信息处理装置60基于从成像装置20提供的图像信息显示拾取的图像。此外,当信息处理装置60执行控制成像装置20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等时,信息处理装置60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20的控制信号,并且通过通信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成像装置20。

应注意,成像系统10的配置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配置。例如,成像系统10可以是单独的控制单元15、单独的成像装置20、单独的信息处理装置60,或其组合。

<2.成像系统的外观>

图2是图示成像系统的外观的图解,并且图3是图示成像系统的外观的透视图。图4是图示成像装置的外观的图解。应注意,在图2和图3中,例如,智能手机被用作信息处理装置。

尽管未图示,但是成像装置20在以圆柱形形成的圆柱形部分21内部具有光学成像系统、成像单元、信号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控制单元等。环形控制环22被提供在圆柱形部分21的前端部分。应注意,光学成像系统可以是可换透镜。成像装置20根据控制环22的旋转改变焦点位置或变焦位置。因此,通过使用控制环22,可能实现焦点调整的手动操作等。此外,变焦按钮441和快门按钮442被提供在圆柱形部分21的侧面。成像装置20根据变焦按钮441的操作改变朝向广角端或朝向长焦端的变焦位置。此外,当成像装置20处于静止图像模式时,成像装置20在快门按钮442被用户操纵时执行将静止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处理。此外,当成像装置20处于运动图像拾取模式时,成像装置20根据快门按钮442的操作开始或结束运动图像的记录。

尽管未图示,但是信息处理装置60在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的以底座形式形成的底座61内部具有信号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控制单元等。此外,显示面板62被提供在底座61的一面(正面)上。使用触控面板来配置显示面板62,并且通过被操纵的显示面板62的每个预定位置来执行各种功能。

用于整体附接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的附接机构部分50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附接构件51和52被提供在附接机构部分50上,并且被配置成能够在图4中所示的箭头FA方向上移动。通过根据信息处理装置60的形状、大小等在箭头FA方向上移动附接构件51和52,并且将附接构件51和52锁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底座61,用户将成像装置20整体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应注意,图2(A)图示成像装置20被整体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背面上的状态,而图2(B)图示成像装置20被整体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显示面板62侧)上的状态。此外,用户通过在与锁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锁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底座61的附接构件51和52,使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60分开。

此外,附接构件51和52被配置成能够在绕成像装置20的光轴方向的箭头FB方向上旋转。因此,在成像系统中,可能改变成像装置20相对于信息处理装置60的保持状态。

应注意,附接机构部分50的配置不限于附接机构部分50与成像装置20整体配置在一起的配置,并且附接机构部分50可以与成像装置20分开地被配置成用于整体附接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的适配器。

<3.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

接着将描述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图5是图示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成像装置20包括光学成像系统31、成像单元32、图像处理单元33、记录和再现单元34、电源单元35、传感器单元36、存储单元37、显示单元38、无线电通信单元41、操作输入单元44和控制单元45。此外,记录介质46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记录介质46可以被固定在成像装置20上,或可以被提供以便能够并入成像装置20中。

光学成像系统31具有包括聚焦透镜、变焦透镜等的透镜组、光圈调节机构,以及被配置成驱动透镜组和光圈调节机构的驱动单元。此外,光学成像系统31可以具有光学快门机构、相机抖动校正机构等。

使用成像设备(诸如电荷耦合设备(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来配置成像单元32。成像单元32将由光学成像系统31形成的对象光学图像转换成图像信号。成像单元32将通过光电转换生成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33。

图像处理单元33对从成像单元32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各种信号处理等。例如,图像处理单元33必要时执行去噪、颜色补偿、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单元33将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记录和再现单元34。

记录和再现单元34记录拾取的图像,并且使用记录介质46再现记录的拾取的图像。记录和再现单元34将在成像单元32上生成并且在图像处理单元33上处理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图像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46中。此外,记录和再现单元34再现在记录介质46中记录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并且读出图像信号。应注意,记录和再现单元34可以在图像处理单元33上被处理之前将图像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46中。此外,记录和再现单元34可以执行编码处理,其用于压缩在记录介质46中记录的图像信号的信号量,以及解码在记录介质46中记录的编码数据的处理。

电源单元35被配置具有电池和电源电路。电源单元35根据从控制单元45输出的控制信号将电源提供给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

传感器单元36检测成像装置20的当前位置、姿势或姿势变化、定向等。使用用于检测当前位置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姿势或姿势变化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在成像方向上的定向的传感器等来配置传感器单元36,并且传感器单元36将指示检测结果的传感器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45。例如,传感器单元36检测姿势,诸如成像装置20相对于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倾斜度,以及成像装置20的旋转方向相对于旋转轴(其是光学成像系统31的光轴)的位置。此外,传感器单元36检测成像装置20的姿势变化等。应注意,传感器单元36使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模块等作为用于检测当前位置的传感器。此外,传感器单元36使用例如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倾斜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作为用于检测姿势或姿势变化的传感器,并且使用例如地磁传感器等作为用于检测在成像方向上的定向的传感器。此外,传感器单元36可以被配置成检测成像装置20的当前位置、姿势或姿势变化、定向等中的至少任何一个。

存储单元37为记录介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被用作例如控制单元45的工作区。此外,例如,用于在控制单元45上执行各种控制的程序等被存储在ROM中。此外,用于在控制单元45上执行各种控制的控制信息等被存储在ROM或RAM中。

使用例如液晶显示设备等来配置显示单元38,并且显示单元38显示成像装置20的设置状态或操作状态。

无线电通信单元41包括近场通信(NFC)通信单元411、NFC天线412、Wi-Fi通信单元413和Wi-Fi天线414。

NFC通信单元411为接口,其用于执行与成像装置20附近的外部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60)的非接触通信,同时根据控制单元45的控制与NFC天线412协作。NFC通信单元411根据NFC天线412的设计传输达到约3cm至10cm或约7mm短距离的无线电波,以执行与包括在无线电波范围内的外部装置的NFC通信。NFC通信单元411传输例如连接信息(Wi-Fi配置),以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校验命令自动连接到Wi-Fi和android应用程序记录(AAR)。连接信息包括用于Wi-Fi连接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通过密钥(加密密钥)等。

Wi-Fi通信单元413为接口,其用于执行与成像装置20周围的外部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60)的无线电通信,同时根据控制单元45的控制与Wi-Fi天线414协作。Wi-Fi通信单元413通过响应于例如来自外部装置的Wi-Fi连接请求执行Wi-Fi认证,来执行与外部装置建立Wi-Fi通信连接的处理。

操作输入单元44检测用户的操作输入,并且将根据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45。操作输入单元44具有上述变焦按钮441和快门按钮442,并且具有功能被提前分配给物理开关的配置。

控制单元45执行在存储单元37中记录的程序,并且基于从操作输入单元44提供的操作信号、在存储单元37中存储的控制信息、与信息处理装置60通信的结果、固定/分离信息和固定关系信息、传感器信息等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单元45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每个单元并且执行成像控制、图像处理控制、记录和再现控制等,使得在成像装置20上执行根据用户操作的操作。此外,控制单元45执行将拾取的图像的图像信息从无线电通信单元41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处理,或基于来自信息处理装置60的控制信号控制成像装置20的操作的处理。

记录介质46为存储卡等,其中拾取的图像等被写入,并且被可拆卸地提供。

应注意,当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时,经由控制单元45或无线电通信单元41将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输出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控制单元85。此外,当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时,经由控制单元45或无线电通信单元41将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输出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控制单元85。此外,可以在控制单元45上执行在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和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上的处理。例如,控制单元45将固定关系信息从无线电通信单元41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并且响应于固定关系信息的传输,使用从信息处理装置60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

当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时,用于检测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处于固定状态还是分离状态的开关等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作为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并且由这个开关生成的信号被用作固定/分离信息。例如,当成像装置20可以与附接机构部分50分开时,开关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上作为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当附接机构部分50附接到成像装置20并且附接机构部分50进一步附接到信息处理装置60时,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并且当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中的任何一个与附接机构部分50分开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此外,由这个开关生成的信号被用作固定/分离信息。

<4.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

接着将描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图6是图示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信息处理装置60具有无线电通信单元71、声音输入/输出单元72、存储单元73、记录和再现单元74、电源单元75、传感器单元76、显示单元77、操作输入单元78和控制单元85。此外,记录介质86被可拆卸地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

无线电通信单元71包括NFC通信单元711、NFC天线712、Wi-Fi通信单元713和Wi-Fi天线714。应注意,尽管未图示,但是符合蜂窝电话的通信标准的通信单元可以被提供在无线电通信单元71上。

NFC通信单元711为接口,其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60附近的外部装置(例如,成像装置20)的非接触通信,同时与NFC天线712协作。NFC通信单元711执行例如如上所述的与成像装置20的NFC通信。

Wi-Fi通信单元712为接口,其用于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60周围的外部装置(例如,成像装置20)的无线电通信,同时与Wi-Fi天线714协作。Wi-Fi通信单元713执行例如如上所述的与成像装置20建立Wi-Fi通信连接的处理。

使用扬声器和麦克风来配置声音输入/输出单元72。声音输入/输出单元72输入/输出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71执行的语音通话的声音。此外,声音输入/输出单元72输出在存储单元73或记录介质86中记录的音乐内容或图像内容的再现的声音。

存储单元73为记录介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被用作例如控制单元85的工作区。此外,例如,用于在控制单元85上执行各种控制的程序等被存储在ROM中。此外,用于在控制单元85上执行各种控制的控制信息等被存储在ROM和RAM中。更进一步地,音乐内容和图像内容、各种应用程序的程序、从成像装置20提供的拾取的图像、电子邮件信息等可以被记录在RAM中。

记录和再现单元74记录各种信息,并且使用记录介质86读出记录的信息。记录和再现单元74将例如音乐内容或图像内容、拾取的图像、电子邮件信息、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其他地址信息等记录在记录介质86中。此外,记录和再现单元74读出在记录介质86中记录的各种信息。

电源单元75被配置具有电池和电源电路。电源单元75基于来自控制单元85的控制信号将电源提供给信息处理装置60的每个单元。

传感器单元76检测信息处理装置60的当前位置、姿势或姿势变化、定向等。使用用于检测当前位置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姿势或姿势变化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在成像方向上的定向的传感器等来配置传感器单元76,并且传感器单元76将指示检测结果的传感器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85。应注意,传感器单元76使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模块等作为用于检测当前位置的传感器。此外,传感器单元76使用例如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倾斜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作为用于检测姿势或姿势变化的传感器,并且使用例如地磁传感器等作为用于检测在成像方向上的定向的传感器。此外,传感器单元76可以被配置成检测信息处理装置60的当前位置、姿势或姿势变化、定向等中的至少任何一个。

使用显示设备(诸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来配置显示单元77。显示单元77根据通过控制单元85的控制对应用程序的操作来显示图形用户界面(GUI)屏幕、字符、图像等。

使用操作开关和触控面板来配置操作输入单元78。触控面板被提供在显示单元77的显示屏幕上,并且被配置成根据显示屏幕的显示来分配功能。操作输入单元78根据用户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且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85。应注意,使用例如显示单元77和操作输入单元78来配置上述显示面板62。

控制单元85执行在存储单元73中记录的程序,并且基于从操作输入单元78提供的操作信号、在存储单元73中存储的控制信息等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单元85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每个单元,并且执行通信控制、显示控制、记录和再现控制等,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执行根据用户操作的操作。此外,控制单元85控制NFC通信单元711和Wi-Fi通信单元713执行与成像装置20的无线电通信。此外,控制单元85执行基于与成像装置20的通信启动预定应用程序的处理,以及基于操作信号、固定/分离信息、固定关系信息等生成控制信号,并且在启动程序之后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成像装置20的处理。例如,控制单元85执行生成控制信号以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71,根据从成像装置20获取的固定关系信息来控制成像装置20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并且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成像装置20的处理。此外,控制单元85执行在显示单元77等上显示从成像装置20提供的拾取的图像的处理。

应注意,当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时,经由控制单元85或无线电通信单元71将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输出到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此外,当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时,经由控制单元85或无线电通信单元71将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输出到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此外,可以在控制单元85上执行在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和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上的处理。

此外,当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或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被提供在用于固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的适配器上时,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或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将确定结果输出到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或信息处理装置60的控制单元85。

当固定/分离确定单元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时,检测机构或检测功能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作为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所述检测机构或检测功能用于检测附接到成像装置20的用于将成像装置20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附接机构部分50的附接构件51和52是否被锁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此外,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使用这个检测机构等的检测结果作为固定/分离信息。应注意,开关可以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作为检测机构,或可以通过利用显示面板62来实施检测功能。当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被提供在附接机构部分50(其为适配器)上时,检测机构被提供在附接机构部分50上作为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将成像装置20附接到的附接机构部分50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附接构件是否被锁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使用这个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作为固定/分离信息。此外,因为当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固定状态时成像装置20的姿势变化和运动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姿势变化和运动相同,所以也可能通过基于姿势变化和运动的检测结果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处于固定状态还是分离状态来生成固定/分离信息。

<5.成像系统的操作>

[5-1.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协作]

接着将描述成像系统的操作。图7是序列图,其图示操作处理直到在成像系统中启动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协作功能。

在步骤ST1中,信息处理装置60通过NFC通信发出轮询命令。这里,当成像装置20的NFC天线被包括在距信息处理装置60的NFC天线的预定无线电波范围内时,在步骤ST2中,成像装置20的NFC通信单元411检测轮询命令的发出。

在步骤ST3中,成像装置20的NFC通信单元411响应于从信息处理装置60的NFC通信的检测来向控制单元45通知检测。

在步骤ST4中,控制单元45响应于NFC通信单元411的检测通知来生成控制信号,并且将控制信号输出到电源单元35以执行加电控制。

在步骤ST5中,NFC通信单元411响应于NFC通信的检测来通过NFC通信发出命令响应。

在步骤ST6中,信息处理装置60通过检测来自成像装置20的命令响应来发现NFC通信方,并且发出校验命令以获取预定信息。

在步骤ST7中,成像装置20的NFC通信单元411将通过NFC通信接收的校验命令输出到控制单元45。

在步骤ST8中,控制单元45响应于校验命令来将响应数据输出到NFC通信单元411。这里,响应数据包括例如上述Wi-Fi配置和AAR。

在步骤ST9中,NFC通信单元411通过NFC通信将响应数据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应注意,上述步骤ST6至步骤ST9可以被执行多次,并且可以执行多次传输以传输被分为多个块的响应数据。

在步骤ST10中,控制单元45执行成像准备操作。控制单元45执行准备操作,使得成像装置20可以执行成像。此外,在准备操作期间,可以执行使得可能识别出成像装置20可以执行成像的准备操作。例如,控制单元45在可伸缩透镜被用作光学成像系统31时执行使透镜突出的操作、用于输出启动声音的操作等。应注意,可以在Wi-Fi连接完成后执行成像准备操作。

在步骤ST11中,信息处理装置60根据接收的AAR启动预定应用程序。例如,在预定应用程序中,执行通过Wi-Fi通信接收从成像装置20传输的拾取的图像的图像信号并且显示拾取的图像等的处理。

在步骤ST12中,信息处理装置60使用接收的Wi-Fi配置来请求Wi-Fi连接到成像装置20。

在步骤ST13中,成像装置20的Wi-Fi通信单元413将从信息处理装置60接收的连接请求输出到控制单元45。

在步骤ST14中,控制单元45执行Wi-Fi认证。应注意,可以在Wi-Fi通信单元413上执行Wi-Fi认证。

在步骤ST15中,控制单元45将认证结果输出到Wi-Fi通信单元413。

在步骤ST16中,Wi-Fi通信单元413将认证结果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在步骤ST17中,信息处理装置60通过成功的认证来完成Wi-Fi连接。然后,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使用Wi-Fi通信来实施协作功能。

应注意,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只需要通过Wi-Fi通信等相互协作,并且直到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协作功能被实施之前的处理不限于按图7中所示的顺序的处理。

[5-2.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操作]

接着将描述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操作。在成像装置20或信息处理装置60实施协作功能之后,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20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60之间的固定关系。此外,当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60分开时,不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执行成像装置20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控制。更进一步地,在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控制中,也可能根据固定关系信息在由用户预设的模式中选择模式。应注意,由用户预设的模式可以是在从工厂装运后由用户从预先注册的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或由用户唯一设置的模式。

在成像装置20、附接机构部分50或信息处理装置60上生成指示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的固定状态的固定关系信息。例如,成像装置20、附接机构部分50或信息处理装置60生成指示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和背面中的哪个上的信息作为固定关系信息。当成像装置20生成固定关系信息时,例如,亮度检测传感器被提供在成像装置20的固定正面上作为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这里,当成像装置20的固定正面牢固地附接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背面时,固定正面保持处于黑暗状态。此外,当成像装置20的固定正面牢固地附接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时,根据在显示面板62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改变固定正面的亮度。因此,当显示单元77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并且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相互协作时,信息处理装置60将对应于亮度检测传感器的位置的显示区域的亮度设置到预定亮度。通过这种方式,可能基于亮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生成指示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和背面中的哪个上的固定关系信息。当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生成固定关系信息时,例如,当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背面上时,附接构件51和52被配置成邻接信息处理装置60的显示面板62。这里,如果显示面板62被配置具有如稍后将描述的显示单元和触控面板,则可能使用触控面板来检测附接构件51和52的邻接。因此,当显示单元77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并且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相互协作时,信息处理装置60使用触控面板作为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通过这种方式,可能基于触控面板的检测结果生成指示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和背面中的哪个上的固定关系信息。以这种方式,当提供显示单元77时,信息处理装置60的控制单元85执行例如屏幕亮度控制、触控面板的检测结果的处理等,使得固定关系信息指示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和背面中的哪个上。此外,当在附接机构部分50上生成固定关系信息时,也可能使例如形状等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侧端部在正面与背面之间不同,并且使用附接构件51和52等检测形状等的这种差异。使用这种配置,可能基于检测结果生成指示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和背面中的哪个上的固定关系信息。

此外,指示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60之间的固定关系的固定关系信息可以是指示基于成像装置20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方向,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固定的成像装置20相对于信息处理装置60的旋转位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成像装置20或附接机构部分50上提供检测机构,其用于基于成像装置20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方向检测附接构件51和52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通过提供这种检测机构,当成像装置20经由附接机构部分5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时,因为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指示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60之间的固定关系,所以检测结果可以被用作固定关系信息。此外,当附接构件51和52以附接构件51和52不能基于成像装置20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方向旋转的方式附接到成像装置20时,检测机构检测附接构件51和52被锁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哪个侧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因为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指示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60之间的固定关系,所以检测结果可以被用作固定关系信息。

应注意,因为当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固定状态时,成像装置20的姿势变化和运动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姿势变化和运动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基于姿势变化和运动的检测结果确定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60之间的固定关系来生成固定关系信息。

[5-2-1.第一控制操作]

接着将描述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第一控制操作。在第一控制操作中,将描述一种情况,其中当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处于固定状态时,根据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执行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控制,例如,成像装置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正面和背面中的哪个上。

当用户拾取位于用户前面的所需的对象的图像时,如图2(A)中所示,成像装置20被整体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背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可能容易确认如何通过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显示单元77(显示面板62)上显示的图像拾取位于用户前面的所需的对象的图像。此外,当用户拾取他/她自己的图像作为对象(在自捕获的情况下)时,如图2(B)中所示,成像装置20被整体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此外,用户固定成像装置20,以便能够确认在显示单元77(显示面板62)上显示的图像。通过以这种方式固定成像装置20,用户可以容易确认如何通过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显示单元77(显示面板62)上显示的图像拾取他/她自己的图像。以这种方式,当在成像装置20被整体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拾取图像时,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与拾取的图像的方向相似的成像装置的成像方向。因此,为了在右侧方向上移动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的拾取的图像的成像范围,用户必须在左侧方向上移动成像装置20或成像装置20的成像方向。因此,当成像装置被整体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成像装置20或信息处理装置60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变换为显示镜像反转的拾取的图像的自捕获模式。以这种方式,在自捕获模式中,因为显示镜像反转的拾取的图像,所以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的拾取的图像的成像范围的运动方向与成像装置20的运动方向或成像装置20的成像方向(在下文中,称为“成像装置20的运动等”)相同。

图8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在步骤ST21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被固定。当控制单元45基于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被固定时,处理进入步骤ST22,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T25。

在步骤ST22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是否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当控制单元45基于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23,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与正面不同的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25。

在步骤ST23中,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在自捕获模式(其为拾取用户他/她自己的图像的模式)中,对象在成像装置附近。因此,例如,当变焦位置在长焦端时,只拾取面的一部分的图像,并且很难确认整体。因此,当模式被设置为自捕获模式时,控制单元45将变焦位置移动到广角端(例如,广角端端部)。此外,因为自捕获模式为拾取用户他/她自己的图像的模式,所以控制单元45执行适合于人的成像的控制。更进一步地,控制单元45控制图像处理单元33执行图像处理,使得例如皮肤看上去很美。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24。

在步骤ST24中,控制单元4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并且传输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在自捕获模式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与拾取的图像的方向相似的成像装置20的成像方向。因此,控制单元4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的拾取的图像的成像范围的运动在与成像装置20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并且将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从无线电通信单元41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应注意,如稍后将描述的,当信息处理装置60指示成像装置20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时,实时查看图像可以被镜像反转,然后基于这个设置指令从无线电通信单元41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此外,当在成像装置20的记录和再现单元34上将拾取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46中时,并且当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记录和再现单元74上将拾取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86中时,记录和再现单元34和74记录不被镜像反转的图像。

当处理从步骤ST21或步骤ST22进入步骤ST25时,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通过用户操作预先选择的模式。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例如,在先前的操作完成后选择的模式,或在操作输入单元44和78上通过用户操作选择的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26。

在步骤ST26中,控制单元45传输实时查看图像。控制单元45将实时查看图像从无线电通信单元41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而无需镜像反转图像。

图9是流程图,其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在步骤ST31中,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被固定。当控制单元85基于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被固定时,处理进入步骤ST32,而当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T35。

在步骤ST32中,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是否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当控制单元85基于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33,而当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与正面不同的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35。

在步骤ST33中,控制单元85提供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的指令。控制单元85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71指示成像装置20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34。应注意,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基于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的指令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如上所述的自捕获模式。

在步骤ST34中,控制单元8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并且显示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在自捕获模式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与拾取的图像的方向相似的成像装置20的成像方向。因此,控制单元8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并且在显示单元77上显示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的拾取的图像的成像范围的运动在与成像装置20的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应注意,当控制单元85指示成像装置20将模式设置为如上所述的自捕获模式并且使成像装置20传输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时,在显示单元77上显示来自成像装置20的实时查看图像,而无需镜像反转图像。

当处理从步骤ST31或步骤ST32进入步骤ST35时,控制单元85提供将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的指令。控制单元85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71指示成像装置20将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36。应注意,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例如在先前的操作完成后的模式,或在操作输入单元44和78上通过用户操作选择的模式。

在步骤ST36中,控制单元85显示实时查看图像。控制单元85在显示单元77上显示实时查看图像,而无需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

图10图示成像系统的操作状态。应注意,图10(A)图示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的情况,并且图10(B)图示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背面上的情况。当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背面上时,以与相关技术中具有显示拾取的图像的功能的成像装置类似的方式显示实时查看图像。此外,当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并且显示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因此,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的实时查看图像与他/她自己在镜子中的图像相似,使得可能容易执行成像范围的设置等。

以这种方式,在第一控制操作中,当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模式被自动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因此,在将成像装置20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之后,用户不必执行设置操作来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并且可以容易地将模式设置为所需的模式。

顺便说一下,在上述第一控制操作中,已经描述一种情况,其中当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模式被自动设置为自捕获模式。然而,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控制不限于模式被自动设置的控制,并且在从用户接收转换指令之后模式可以转换。

图11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另一处理。

在步骤ST41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被固定。当控制单元45基于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被固定时,处理进入步骤ST42,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T47。

在步骤ST42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是否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当控制单元45基于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43,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与正面不同的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47。

在步骤ST43中,控制单元45执行用于建议自捕获模式的通知处理。控制单元45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41将建议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所述建议信息指示优选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转换为自捕获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44。信息处理装置60基于来自成像装置20的建议信息,使用例如显示单元77向用户通知优选将模式转换为自捕获模式。

在步骤ST44中,控制单元45确定是否有转换指令。当控制单元45确定有转换指令时,处理进入步骤ST45,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没有转换指令时,处理进入步骤ST47。例如,当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操作输入单元78上执行关于是否转换为自捕获模式的用户操作时,控制单元85基于用户操作生成指令结果信息,并且将指令结果信息从无线电通信单元71传输到成像装置20。当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确定指令结果信息指示转换指令时,处理进入步骤ST45,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指令结果信息不指示转换指令时,处理进入步骤ST47。应注意,当甚至在用户被通知优选转换为自捕获模式以后的预定时段已经过去之后,仍不响应于通知执行用户操作时,可以根据例如提供转换为自捕获模式的指令的假定生成指令结果信息。

在步骤ST45中,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46。在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后,控制单元45将变焦位置移动到广角端(例如,如上所述的广角端端部)。此外,控制单元45执行适合于成像人的控制,或使图像处理单元33执行图像处理使得例如皮肤看上去很美。

在步骤ST46中,控制单元4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并且传输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在自捕获模式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与拾取的图像的方向相似的成像装置20的成像方向。因此,控制单元4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并且将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从无线电通信单元41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的拾取的图像的成像范围的运动方向与成像装置20的运动方向相同。

当处理从步骤ST41、ST42或ST44进入步骤ST47时,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通过用户操作预先选择的模式等。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例如,在先前的操作完成后选择的模式,或在操作输入单元44和78上通过用户操作选择的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48。

在步骤ST48中,控制单元45传输实时查看图像。控制单元45将实时查看图像从无线电通信单元41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60,而无需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

图12是流程图,其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另一处理。

在步骤ST51中,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被固定。当控制单元85基于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被固定时,处理进入步骤ST52,而当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T57。

在步骤ST52中,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是否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当控制单元85基于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正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53,而当控制单元85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在与正面不同的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57。

在步骤ST53中,控制单元85建议转换为自捕获模式。控制单元85使用例如显示单元77向用户通知优选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转换为自捕获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54。

在步骤ST54中,控制单元85确定是否有转换指令。控制单元85确定例如是否在操作输入单元78上执行用于提供转换为自捕获模式的指令的操作,并且当执行用于提供转换的指令的操作时,处理进入步骤ST55,而当执行用于提供不转换的指令的操作时,处理进入步骤ST57。应注意,当控制单元85确定甚至在用户被通知优选转换为自捕获模式以后的预定时段已经过去之后,仍不响应于通知执行用户操作时,处理可以根据例如提供转换为自捕获模式的指令的假定而进行。

在步骤ST55中,控制单元85提供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的指令。控制单元85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71指示成像装置20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56。应注意,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基于将模式设置为自捕获模式的指令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如上所述的自捕获模式。

在步骤ST56中,控制单元8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并且显示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在自捕获模式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与拾取的图像的方向相似的成像装置20的成像方向。因此,控制单元85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并且在显示单元77上显示镜像反转的实时查看图像,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的拾取的图像的成像范围的运动方向与成像装置20的运动方向相同。

当处理从步骤ST51、ST52或ST54进入步骤ST57时,控制单元85提供将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的指令。控制单元85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71指示成像装置20将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58。应注意,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基于将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的指令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例如在先前的操作完成后的模式,或在操作输入单元44和78上通过用户操作设置的模式。

在步骤ST58中,控制单元85显示实时查看图像。控制单元85在显示单元77上显示实时查看图像,而无需镜像反转实时查看图像。

以这种方式,如果建议根据指示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的固定关系信息向用户提供优选转换为成像装置的特定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则用户可以在考虑这个建议的同时选择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此外,当用户的所需的模式与优选模式不同时,可能防止与所需的模式不同的模式被自动设置。

[5-2-2.第二控制操作]

接着将描述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第二控制操作。在第二控制操作中,将描述一种情况,其中当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处于固定状态时,根据成像装置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的姿势来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

图13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二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在步骤ST61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被固定。当控制单元45基于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被固定时,处理进入步骤ST62,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T66。

在步骤ST62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姿势。当控制单元45基于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中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相同,处理进入步骤ST63。此外,当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中有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a的差,处理进入步骤ST64。更进一步地,当控制单元45确定有大于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a的预定角度AGb的差时,处理进入步骤ST65。

在步骤ST63中,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成像模式。在步骤ST64中,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与第一成像模式不同的第二成像模式。此外,在步骤ST65中,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与第一成像模式和第二成像模式不同的第三成像模式。

当处理从步骤ST61进入步骤ST66时,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通过用户操作预先选择的模式等。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预先选择的模式,例如,在先前的操作完成后选择的模式,或在操作输入单元44和78上通过用户操作选择的模式。

此外,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控制单元85上执行模式控制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在控制单元85上执行在步骤ST61和ST62中的处理。此外,当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相同时,控制单元85提供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成像模式的指令。当有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a的差时,控制单元85提供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第二成像模式的指令。此外,当有大于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a的预定角度AGb的差时,控制单元85提供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第三成像模式的指令。更进一步地,成像装置20的控制单元45基于设置指令设置与成像有关的模式。应注意,通过无线电通信将设置指令从信息处理装置60传输到成像装置20。

此外,可以在单独的装置上执行固定关系和模式控制操作的确定。例如,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被提供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并且从固定关系确定单元92输出的固定关系信息被传输到成像装置20。成像装置20基于接收的固定关系信息执行模式控制。

图14图示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应注意,在图14中,箭头FC指示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并且箭头FS指示信息处理装置的参考方向。图14(A)图示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相同的情况。图14(B)图示有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a(例如,约90度)的差的情况。此外,图14(C)图示有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b(例如,约180度)的差的情况。

如图14(A)中所示,当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中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相同,控制单元45控制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使得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执行成像。在第一成像模式中,例如,生成根据成像场景的静止图像。具体来说,从由用户预设的多个模式中自动选择根据成像场景的模式,并且控制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以便在自动选择的模式中拾取静止图像。应注意,由用户预设的模式可以是在从工厂装运后由用户从预先注册的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或由用户唯一设置的模式。

如图14(B)中所示,当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中有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a(例如,约90度)的差,控制单元45控制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使得在与第一成像模式不同的第二成像模式中执行成像。在第二成像模式中,例如,使用连续拾取的图像生成静止图像。具体来说,控制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以便生成静止图像,所述静止图像为由连续拾取的图像组成的合成图像并且受到噪音和相机抖动减少处理、背光校正等。

此外,当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中有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b(例如,180度)的差,控制单元45控制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使得在与第一成像模式和第二成像模式不同的第三成像模式中执行成像。在第三成像模式中,例如,生成运动图像。

此外,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上述固定关系和与成像有关的模式之间的关系是实例,并且可以根据固定关系设置其他模式。例如,假设,当如图14(A)中所示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相同时,在成像装置20上生成的拾取的图像的纵向方向等于信息处理装置60的显示图像的纵向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当以拾取的图像的纵向方向变成水平方向的方式拾取风景的图像等时,以显示图像的纵向方向变成水平方向的方式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风景的图像等。即,因为这种情况对应于水平放置状态,所以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例如风景模式并且控制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使得执行适合于成像静止图像(诸如风景)的操作。此外,假设,当如图14(B)中所示有成像装置20的参考方向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参考方向之间的预定角度AGa(例如,约90度)的差时,在成像装置20上生成的拾取的图像的短宽度方向等于信息处理装置60的显示图像的纵向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当以拾取的图像的纵向方向变成水平方向的方式拾取人的图像等时,以显示图像的纵向方向变成垂直方向的方式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显示人的图像等。即,因为这种情况对应于垂直放置状态,所以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例如肖像模式并且控制成像装置20的每个单元,使得执行适合于成像静止图像(诸如人)的操作。

此外,在第一至第三成像模式中执行的控制操作可以被预先设置或可以由用户自由设置。

如上所述,在第二控制操作中,根据成像装置20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固定关系来设置与成像有关的模式。因此,只通过将成像装置20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使得成像装置20具有与信息处理装置60的所需的固定关系,可能将成像装置20的模式设置为所需的模式。因此,可能消除用于将成像装置20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所需的模式的麻烦的设置操作的必要性。

[5-2-3.第三控制操作]

接着将描述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第三控制操作。在第三控制操作中,将描述一种情况,其中当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处于固定状态时,根据多个成像装置(例如,两个成像装置)是否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同一面上来控制与成像有关的模式。

图15是流程图,其图示在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上执行第三控制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

在步骤ST71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被固定。当控制单元45基于从固定/分离确定单元91输出的固定/分离信息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被固定时,处理进入步骤ST72,而当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分离状态时,处理进入步骤ST74。

在步骤ST72中,控制单元45确定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处于适合于三维成像的固定状态。例如,当从信息处理装置60提供指示其他成像装置被固定在同一正面上的信息时,控制单元45确定其他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三维成像是可能的固定状态,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T73。此外,当控制单元45不确定其他成像装置被固定在同一正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74。

在步骤ST73中,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三维成像模式。在三维成像模式中,在多个成像装置上生成具有不同视点的拾取的图像。因此,控制单元45执行控制,使得执行与其他成像装置的成像操作相同的成像操作。例如,控制单元45生成具有彼此不同的视点的拾取的图像,同时使在成像开始或结束的定时、变焦位置、光圈、聚焦控制、图像处理等与其他成像装置的那些操作相同。

在步骤ST74中,控制单元45将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设置为二维成像模式。在二维成像模式中,其他成像装置个别地生成拾取的图像。因此,即使当控制单元45确定其他成像装置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时,每个成像装置独立执行拾取的图像的生成等。此外,可以使定时等的控制部分在成像装置中相同。

此外,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控制单元85上执行模式控制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在控制单元85上执行步骤ST71和ST72中的处理。当控制单元85确定两个成像装置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同一正面上时,控制单元指示每个成像装置使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转换为三维成像模式。此外,当控制单元85不确定两个成像装置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同一正面上时,控制单元指示成像装置使与成像有关的模式转换为二维成像模式。

此外,在第三控制操作中,当在多个成像装置中有预定间隔时,也可能将模式设置为三维成像模式。例如,在成像装置中的间隔可以在平板终端被用作信息处理装置60的情况下比智能手机被用作信息处理装置60的情况被设置得更大。因此,在成像装置中的间隔在使用平板终端的情况与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之间是不同的,并且生成具有不同视差的三维图像。因此,确定多个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60是否处于三维成像是可能的固定状态,同时考虑到在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同一正面上的多个成像装置中的间隔。例如,如图16中所示,当两个成像装置20以所需的间隔被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背面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T73,而当间隔小于或大于所需的间隔时,处理进入步骤ST74。可以基于固定/分离信息和固定关系信息确定是否将多个成像装置固定在信息处理装置60的同一面上。此外,可以通过在例如成像装置20和附接机构部分50上提供的测距传感器来确定在成像装置20中的间隔。此外,也可能确定使用适配器,其可以用所需的间隔将多个成像装置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更进一步地,也可能基于来自多个固定的成像装置20的拾取的图像在信息处理装置60上估计视差,并且当估计结果指示所需的视差时确定多个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60处于三维成像是可能的固定状态。此外,当基于双眼之间的间隔设置所需的间隔并且以所需的间隔固定成像装置时,通过将模式设置为三维成像模式,视差将不会由于间隔太小而在具有多个视点的图像之间变得太小,或将不会由于间隔太大而在具有多个视点的图像之间变得太大。因此,可能实现舒适的立体视图。

如上所述,在第三控制操作中,根据成像装置20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的固定关系将模式设置为三维成像模式或二维成像模式。因此,可能只通过将多个成像装置20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60来拾取三维图像,并且可能消除用于个别地设置多个成像装置20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以生成具有各自的视点的拾取的图像的麻烦的操作的必要性。

顺便提一下,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一系列过程可以由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组合来执行。通过将记录处理顺序的程序安装到与专用硬件集成的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中,或通过将程序安装在各种过程的通用计算机可执行文件中,软件可以执行过程。例如,程序可以先前被记录在硬盘驱动器、SSD(固态驱动器)或ROM(只读存储器)中作为记录介质。或者,程序可以暂时或永久被存储(记录)在可移动介质中,诸如软盘、CD-ROM(压缩光盘只读存储器)、MO(磁光)盘、DVD(数字通用光盘)、BD(蓝光光盘(注册商标))、磁盘、半导体存储卡。这种可移动记录介质可以被提供为所谓的套装软件。

此外,程序不仅以计算机形式被安装在可移动记录介质,而且可以通过经由网络(诸如LAN(局域网)和互联网)从下载站无线或有线传送到计算机中来安装。计算机可以进行安装接收的程序,其像那样传送到记录介质(诸如安装的硬盘驱动器)中。

本技术不被解释为限于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案。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以例证的形式公开本技术,并且很明显,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实施方案的修改或替代。换句话说,为了确定本技术的主旨,应考虑权利要求书。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成像系统也可以被配置如下。

(1)

一种成像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固定状态的所述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成像装置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

(2)

根据(1)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成像装置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固定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成像装置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被彼此分开。

(3)

根据(1)或(2)所述的成像系统,进一步包括:

固定/分离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确定所述成像装置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处于所述固定状态还是所述分离状态。

(4)

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当所述成像装置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不执行所述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控制。

(5)

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进一步包括:

固定关系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确定所述固定关系并且输出所述固定关系信息。

(6)

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在底座的一面上的显示单元,以及

其中当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所述成像装置被固定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上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成像装置的所述模式控制为自捕获模式。

(7)

根据(6)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以所述自捕获模式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镜像反转的拾取的图像。

(8)

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成像装置的所述模式控制为在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所述成像装置在第一固定状态被固定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与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所述成像装置在第二固定状态被固定的情况之间是彼此不同的模式,在所述第二固定状态下,所述成像装置基于所述成像装置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方向从所述第一固定状态旋转预定角度。

(9)

根据(8)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彼此不同的模式包括静止图像拾取模式和运动图像拾取模式。

(10)

根据(8)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彼此不同的模式包括根据成像场景生成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拾取模式,以及从连续拾取的图像生成静止图像的静止图像拾取模式。

(11)

根据(8)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彼此不同的模式包括风景模式和肖像模式。

(12)

根据(8)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在旋转的所述预定角度为约90度或约180度。

(13)

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当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多个所述成像装置被保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底座的一面上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成像装置的模式控制为用于生成在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之间具有不同视点的拾取的图像的模式。

(14)

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所述成像装置不具有用于显示通过成像生成的拾取的图像的功能,以及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显示通过所述成像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在所述成像装置上获得的拾取的图像。

(15)

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

其中在所述与成像有关的模式的控制中,根据所述固定关系信息选择由用户预先设置的模式。

工业实用性

在本技术中,根据固定关系信息控制成像装置的与成像有关的模式,所述固定关系信息指示处于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被固定到彼此的固定状态的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固定关系。因为根据固定关系信息设置模式,而无需用于设置在成像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模式的麻烦的操作,因此可能容易地设置与成像有关的模式。因此,本技术适合于成像系统,其中不具有显示功能的成像装置可以被固定到信息处理装置(诸如智能手机),在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执行通信,并且例如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上确认在成像装置上生成的拾取的图像。

参考符号列表

10成像系统

15控制单元

20成像装置

21圆柱形部分

22控制环

31光学成像系统

32成像单元

33图像处理单元

34、74记录和再现单元

35、75电源单元

36、76传感器单元

37、73存储单元

38、77显示单元

41、71无线电通信单元

44、78操作输入单元

45、85控制单元

46、86记录介质

50附接机构部分

51、52附接构件

60信息处理装置

61底座

62显示面板

72声音输入/输出单元

91固定/分离确定单元

92固定关系确定单元

441变焦按钮

442快门按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