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284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与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及终端装置有关,更详细地说,涉及有关数据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本申请基于2014年1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010856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中,W-CDMA方式作为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方式被标准化,正在进行服务。另外,进一步提高了通信速度的HSDPA也被标准化来进行服务。另一方面,在3GPP中,还进行了第三代无线接入的演进(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以下称为“EUTRA”。)的标准化,并开始服务。作为EUTRA的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采用了抗多径干扰强、适于高速传输的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另外,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考虑移动站装置的成本和功耗,采用了可降低发送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PeaktoAveragePowerRatio)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方式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DF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spreadOFDM方式。另外,在3GPP中,也已开始EUTRA的进一步演进的Advanced-EUTRA的讨论。在Advanced-EUTRA中,假设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中分别使用最大至100MHz带宽的频带,从而最大进行下行链路1Gbps以上、上行链路500Mbps以上的传输速率的通信。在Advanced-EUTRA中,考虑通过将多个与EUTRA兼容的频带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最大100MHz频带,使得也能够收容EUTRA的移动站装置。再者,在Advanced-EUTRA中,将EUTRA的一个20MHz以下的频带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CC)。分量载波也称为小区(Cell)。另外,将20MHz以下的频带捆绑的情况称为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非专利文献1)。另外,在Advanced-EUTRA中,正在研究使用宏小区(MacroCell)和处于宏小区的范围内的小小区(SmallCell)进行频内或频间的载波聚合。所谓处于宏小区的范围内,也包含频率不同的情况。非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宏小区和小小区的载波聚合时的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间的通信中,使用宏小区发送控制信息(控制层面信息:Control-PlaneInformation),使用小小区发送用户信息(用户层面信息:User-PlaneInformation)。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的载波聚合也称为双连接(DualConnect(或双连接性(DualConnectivity))。另外,还考虑在双连接中,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发送相同的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的信息,另外,从移动站装置向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发送相同的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的信息。再者,将这种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经由不同的基站装置收发相同的无线承载的信息的控制称为承载分割(BearerSplit)。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3GPPTS(TechnicalSpecification)36.300、V11.7.0(2013-09)、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and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OveralldescriptionStage2非专利文献2:3GPPTR(TechnicalReport)36.842、V1.0.0(2013-11)、StudyonSmallCellEnhancementsforE-UTRAandE-UTRAN-Higherlayeraspects(release12)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如非专利文献2中所示,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间的通信中,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及小小区的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间进行承载分割而进行数据的收发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控制使得选择合适的小区来进行数据收发,则数据吞吐量会下降。特别是在进行从移动站装置向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及小小区的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承载分割的情况下,必须适当选择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的小区。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的承载分割时使移动站装置高效地进行数据发送处理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1)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第一基站装置及第二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及表示对基站装置的数据发送的优先级的优先基站装置信息,所述终端装置对于由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基于所述优先基站装置信息及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信息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中的任一基站装置决定为数据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2)另外,在上述(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终端信息可以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发送缓冲量及/或无线信道质量信息。(3)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第一基站装置及第二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基站装置使用RR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使用MA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哪一个基站装置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基站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的情况下,对于由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根据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中的任一基站装置决定为数据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4)在上述(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及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信息进行比较,来决定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5)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终端装置,与第一基站装置及第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中,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接收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及表示对基站装置的数据发送的优先级的优先基站装置信息,对于由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基于所述优先基站装置信息及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信息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中的任一基站装置,决定为数据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6)另外,在上述(5)所述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终端信息可以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发送缓冲量及/或无线信道质量信息。(7)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终端装置,与第一基站装置及第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中,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接收包括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的RRC消息,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接收MAC消息,所述MAC消息包括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哪一个基站装置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的情况下,对于由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根据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中的任一基站装置,决定为数据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8)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基站装置,其与其它基站装置连接,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其中,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及表示对基站装置的数据发送的优先级的优先基站装置信息。(9)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基站装置,其与其它基站装置连接,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其中,使用RR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使用MA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表示本基站装置或所述其它基站装置中的任一个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本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10)在上述(9)所述的基站装置中,可以构成为:从所述其它基站装置接收所述其它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信息,将所述其它基站装置和本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信息进行比较,来决定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11)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适用于第一基站装置和第二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一基站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及表示对基站装置的数据发送的优先级的优先基站装置信息的步骤;和所述终端装置对于由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基于所述优先基站装置信息及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信息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中的任一基站装置决定为数据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的步骤。(12)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适用于第一基站装置和第二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一基站装置使用RR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的步骤;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使用MA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的步骤,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哪一个基站装置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和所述终端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的情况下,对于由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根据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中的任一基站装置决定为数据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的步骤。(13)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集成电路,适用于与其它基站装置连接并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中,具有:使用RR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的单元;使用MAC消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的单元,所述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表示本基站装置或所述其它基站装置中的任一个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基站装置;和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本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的单元。(14)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集成电路,适用于与第一基站装置及第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中,具有: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接收有关所述终端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控制信息及表示对基站装置的数据发送的优先级的优先基站装置信息的单元;和对于由所述数据控制信息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基于所述优先基站装置信息及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信息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所述第二基站装置中的任一基站装置决定为数据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的单元。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移动站装置能够向宏小区的基站装置或小小区的基站装置进行有效的数据发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EUTRA中的物理信道结构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EUTRA中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结构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EUTRA中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结构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有关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的通信协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有关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的用户信息的通信协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9是关于双连接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0是关于双连接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1是关于双连接的一例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作为EUTRA的下行链路,采用了OFDM方式。另外,作为EUTRA的上行链路,采用了DFT-spreadOFDM方式的单载波通信方式。图4是表示EUTRA的物理信道结构的图。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构成。此外,有下行链路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物理信号(非专利文献1)。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构成。此外,有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物理信号(非专利文献1)。图5是表示EUTRA的下行链路的信道构成的图。图5所示的下行链路的信道分别由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构成。逻辑信道定义在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收发的数据发送服务的种类。传输信道定义在无线接口发送的数据带有怎样的特性,该数据是怎样被发送的。物理信道是输送通过传输信道传递到物理层的数据的物理性的信道。在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中,包含:广播控制信道BCCH(BroadcastControlChannel)、寻呼控制信道PCCH(PagingControl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CCCH(CommonControl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ControlChannel)、专用业务信道DTCH(DedicatedTrafficChannel)。在下行链路的传输信道中,包含:广播信道BCH(BroadcastChannel)、寻呼信道PCH(Paging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SharedChannel)。在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中,包含: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这些信道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之间进行收发。下面,对逻辑信道进行说明。广播控制信道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寻呼控制信道PCCH是用于发送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在网络不知道移动站装置的小区位置时使用。公共控制信道CCCH是用于发送移动站装置和网络间的控制信息的信道,由与网络不具有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连接的移动站装置来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一对一(point-to-point)的双向信道,是用于在移动站装置和网络间发送个别的控制信息的信道。专用控制信道DCCH由具有RRC连接的移动站装置来使用。专用业务信道DTCH是一对一的双向信道,是一个移动站装置专用的信道,用于用户信息(单播数据)的传送。下面,对传输信道进行说明。广播信道BCH根据固定且预先被定义的发送形式,对小区整体进行广播。对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需要支持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动态自适应无线链路控制、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Reception),对小区整体进行广播。对于寻呼信道PCH,需要支持DRX,对小区整体进行广播。另外,寻呼信道PCH映射到对于业务信道或其它控制信道所动态使用的物理资源、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下面,对物理信道进行说明。物理广播信道PBCH以40毫秒周期映射广播信道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是用于向移动站装置通知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以及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资源分配即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上行链路授权:Uplinkgrant)的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或寻呼信息的信道。下面,对信道映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下行链路中,如下进行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广播信道BCH映射到物理广播信道PBCH。寻呼信道PCH及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单独用于物理信道。另外,在下行链路中,如下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寻呼控制信道PCCH映射到寻呼信道PCH。广播控制信道BCCH映射到广播信道BCH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专用业务信道DTCH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图6是表示EUTRA的上行链路的信道构成的图。图6所示的上行链路的信道分别由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构成。各信道的定义与下行链路的信道相同。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包含:公共控制信道CCCH(CommonControl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ControlChannel)、专用业务信道DTCH(DedicatedTrafficChannel)。上行链路的传输信道包含: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SharedChannel)和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AccessChannel)。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包含: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这些信道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之间进行收发。再者,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主要用于为了获取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的发送定时信息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下面,对逻辑信道进行说明。公共控制信道CCCH是用于发送移动站装置和网络间的控制信息的信道,由未与网络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连接的移动站装置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一对一(point-to-point)的双向信道,是用于在移动站装置和网络间发送个别的控制信息的信道。专用控制信道DCCH由具有RRC连接的移动站装置使用。专用业务信道DTCH是一对一的双向信道,是一个移动站装置专用的信道,用于用户信息(单播数据)的传送。下面,对传输信道进行说明。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中,支持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动态自适应无线链路控制、间歇发送(DTX: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中,发送被限制的控制信息。下面,对物理信道进行说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是用于向基站装置通知对于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信息(ACK/NACK)、下行链路的无线信道质量信息、及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请求(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的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道。下面,对信道映射进行说明。在上行链路中,如图6所示进行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映射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随机接入信道RACH映射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是没有所映射的传输信道的物理信道。另外,在上行链路中,如下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专用业务信道DTCH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图7是处理EUTRA的移动站装置及基站装置的控制数据的协议栈(Protocolstack)。图8是处理EUTRA的移动站装置及基站装置的用户数据的协议栈。下面,对图7及图8进行说明。物理层(Physicallayer:PHY层)利用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向上级层提供传输服务。PHY层用传输信道与上级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umAccessControllayer:MAC层)连接。经由传输信道,数据在MAC层和PHY层和层(1ayer:层)间移动。在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的PHY层间,经由物理信道进行数据的收发。MAC层将多样的逻辑信道向多样的传输信道进行映射。MAC层用逻辑信道与上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LinkControllayer:RLC层)连接。逻辑信道根据所传输的信息的种类大致分为: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和传输用户信息的业务信道。MAC层具有为了进行间歇接收/间歇发送(DRX/DTX)而进行PHY层的控制的功能、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功能、通知发送功率的信息的功能、进行HARQ控制的功能等。RLC层对从上级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割(Segmentation)及连接(Concatenation),下级层调节数据大小以便能够适当地进行数据发送。另外,RLC层还具有用于保证各数据请求的QoS(QualityofService)的功能。即,RLC层具有数据的重发控制等功能。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layer:PDCP层)具有进行控制信息的压缩的报头压缩功能,以在无线区间有效地传输作为用户数据的IP数据包。另外,PDCP层还具有数据的加密功能。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ResourceControllayer:RRC层)只用控制信息来定义。RRC层进行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的设定、再设定,进行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及物理信道的控制。RB分为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RadioBearer:SRB)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Bearer:DRB)。SRB用作发送控制信息即RRC消息的路径。DRB用作发送用户信息的路径。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的RRC层间进行各RB的设定。再者,PHY层在一般公知的开放式系统互联(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OSI)模型的层状结构中与第一层的物理层相对应,MAC层、RLC层及PDCP层与OSI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相对应,RRC层与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相对应。下面,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说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有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Non-contentionbasedRandomAccessprocedure)两种接入过程(非专利文献1)。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在移动站装置间有可能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过程,其在以下情况下进行:自未与基站装置连接(通信)的状态的初始接入时;虽与基站装置连接中但在上行链路同步偏离的状态下在移动站装置产生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时的调度请求等。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在移动站装置间不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过程,虽为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连接中,但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离的情况下,为了迅速地获取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同步,在越区切换或移动站装置的发送定时无效时等特殊的情况下,从基站装置发出指示,移动站装置开始随机接入过程。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通过RRC(RadioResourceControl:Layer3)层的消息及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数据来指示。简单地说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首先,移动站装置1-1向基站装置3-1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消息1:(1)、步骤S1)。然后,接收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基站装置3-1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随机接入响应)(消息2:(2)、步骤S2)。移动站装置1-1以随机接入响应所含有的调度信息为基础而发送上级层(Layer2/Layer3)的消息(消息3:(3)、步骤S3)。基站装置3-1向(3)的可接收上级层消息的移动站装置1-1,发送冲突确认消息(消息4:(4)、步骤S4)。再者,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也称为随机前导码发送。简单地说明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首先,基站装置3-1向移动站装置1-1通知前导码编号(或序列编号)和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编号(消息0:(1)’、步骤S11)。移动站装置1-1向指定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指定的前导码编号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消息1:(2)’、步骤S12)。然后,接收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基站装置3-1,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随机接入响应)(消息2:(3)’、步骤S13)。需要说明的是,所通知的前导码编号的值为0的情况,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再者,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也称为专用前导码发送。下面,对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进行说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用于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响应(ACK/NACK)、下行链路的无线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QualityIndicator:CQI)、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请求(SchedulingRequest:调度请求)的发送。在移动站装置1-1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请求时,利用从基站装置3-1分配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向基站装置3-1发送调度请求。调度请求发送后,从基站装置3-1分配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用所分配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发送表示移动站装置1-1的发送数据的缓冲状态信息的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另外,基站装置3-1基于缓冲状态报告进行向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调度。调度请求发送后,在未从基站装置3-1分配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再次发送调度请求。反复进行调度请求的重发,也没有从基站装置3-1分配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则释放所分配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执行以调度请求为目的的随机接入过程。另外,在随机接入过程的调度请求中,移动站装置1-1以消息3的发送而发送缓冲状态报告。下面,对移动站装置的MAC层的功能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MAC层具有将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的功能。该过程称为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ogicalChannelPrioritization:LCP)过程。基本的LCP过程是考虑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在与无线承载的QoS相对应的一定期间内必须发送的发送比特率(PrioritizedBitRate:PBR),决定发送数据的发送优先排序,从接收了上行链路授权的时间点的发送优先排序高的数据向传输信道进行映射。在与基站装置连接时,MAC层从RRC层获取各RB的逻辑信道编号、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PBR等信息。另外,MAC层具有通知与各逻辑信道相对应的发送缓冲的数据量的功能。将该功能称为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在BSR中,将各逻辑信道分配给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Group:LCG),将对于各LCG的发送缓冲量作为MAC层的消息通知给基站装置。作为BSR被触发的条件,有几个条件。例如,产生可发送的数据,另外,该数据相比处于发送缓冲的数据,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的情况下,满足BSR的触发条件。另外,在一个周期性计时器到时间时,满足BSR的触发条件。另外,在BSR中,具有报告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状态的ShortBSR和报告多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状态的LongBSR。另外,在满足BSR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用于通知BSR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未分配时,MAC层指示PHY层,使得发送调度请求(SR)。MAC层在无线资源被分配之后,发送BSR。PHY层在从MAC层指示了调度请求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调度请求。另外,MAC层在没有分配用于调度请求发送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无效)的情况下,对PHY层发出指示,使得进行使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调度请求。在3GPP中,也在进行EUTRA的进一步演进的Advanced-EUTRA的讨论。在Advanced-EUTRA中,假设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中分别使用最大至10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下行链路最大为1Gbps以上、上行链路最大为500Mbps以上的传输速率的通信。一般认为,在Advanced-EUTRA中,通过将多个EUTRA的20MHz以下的频带捆绑,使得EUTRA的移动站装置也能够收容,实现最大为100MHz的频带。另外,在Advanced-EUTRA中,将EUTRA的一个20MHz以下的频带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CC)。另外,将一个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和一个上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组合构成一个小区。另外,只用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也可以构成一个小区。基站装置分配符合移动站装置的通信能力、通信条件的多个小区,经由所分配的多个小区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另外,分配给移动站装置的多个小区被分类:将一个小区作为第一小区(PrimaryCell:PCell)和将其以外的小区作为第二小区(SecondaryCell:SCell)。在第一小区,设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分配等特殊的功能。另外,为了减少移动站装置的功耗,对于紧接分配之后的第二小区,移动站装置不进行下行链路的接收处理(或不按照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所指示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而是从基站装置指示激活(Activate、或activation)后,对指示了激活的第二小区开始进行下行链路的接收处理(或按照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指示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另外,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对激活的第二小区指示去激活(deactivate、或deactivation)后,对于指示去激活的第二小区,停止下行链路的接收处理(或不按照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指示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再者,将从基站装置指示激活而进行下行链路的接收处理的第二小区称为激活小区,另外,将紧接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的分配之后的第二小区、及指示去激活而停止下行链路的接收处理的第二小区称为去激活小区。另外,第一小区通常为激活小区。再者,移动站装置的MAC层具备如下功能:在进行载波聚合时,为了进行小区的激活/去激活而进行PHY层的控制的功能及为了管理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而进行PHY层的控制的功能。另外,对如图9所示,移动站装置与两个基站装置进行双连接(DualConnect),同时与两基站装置进行连接的情况也进行了研究。所谓双连接,是假定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之间不是光纤那样的认为无延迟的高速的骨干(backbone)线路(也称为backhaul(回程)),而是使用有延迟的低速的骨干线路来连接时,移动站装置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连接,移动站装置和两基站装置经由多个小区进行数据的收发(非专利文献2)。和载波聚合一样,在双连接中,理想的是,将宏小区设为第一小区(PCell)、将小小区设为第二小区(SCell),在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间进行通信,但也可以设定为与基站装置的小区的类别(宏小区、小小区)无关。另外,在双连接中,假设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间进行控制数据(控制信息)的收发,在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间进行用户数据(用户信息)的收发。此外,除控制数据及用户数据这样的分类以外,还考虑基于数据的种类(例如,QoS或逻辑信道等),变更进行数据收发的基站装置。例如,考虑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这些不同的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发送相同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另外,从移动站装置向宏小区的基站装置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这些不同的基站装置发送相同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在如图10所示的双连接连接中,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间,至少进行移动站装置1-1的控制信息(Control-planeinformation)的收发。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和GW(Gateway)间至少进行移动站装置1-1的用户信息(User-planeinformation)的收发。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之间,进行用于控制移动站装置1-1的控制信息的收发。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移动站装置1-1间,至少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在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和移动站装置1-1间,进行用户信息的收发。再者,有时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移动站装置1-1间,也进行用户信息的收发。另外,在如图11所示的双连接连接中,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间,至少进行移动站装置1-1的控制信息(Control-planeinformation)的收发。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GW(Gateway))间,至少进行移动站装置1-1的用户信息(User-planeinformation)的收发。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向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传送从GW接收的用户信息。另外,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向基站装置3-1传送从移动站装置1-1接收的用户信息。另外,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之间,进行用于控制移动站装置1-1的控制信息的收发。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移动站装置1-1间,进行控制信息或用户信息的收发。在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和移动站装置1-1间,进行用户信息的收发。另外,在图4的构成中的双连接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和两基站装置经由宏小区和小小区这两小区进行收发相同的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信息的承载分割(BearerSplit)。另外,根据各基站装置的配置关系,移动站装置中的每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接收定时、和每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向基站装置的发送定时双方或一方在每一个小区不同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相同的小区成组化后再进行通信。将该发送定时相同的小区成组化的情况称为发送定时组(TimingAdvanceGroup)。移动站装置的MAC层还具备进行PHY层的控制的功能,以便对发送定时组进行管理。(实施方式)[构成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的构成的图。移动站装置1-1~1-3由如下各部构成: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发送HARQ处理部107-1、发送HARQ处理部107-2、发送处理部109-1、发送处理部109-2、无线部111-1、无线部111-2、接收处理部113-1、接收处理部113-2、接收HARQ处理部115-1、接收HARQ处理部115-2、MAC信息提取部117-1、MAC信息提取部117-2、下行链路控制部119-1、下行链路控制部119-2、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1、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2、PHY控制部123、MAC控制部125、及RRC控制部127。来自上级层的用户数据及来自RRC控制部127的控制数据,被输入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具有PDCP层的功能。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进行用户数据的IP数据包的报头压缩或数据的加密、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调节数据大小。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将进行了处理的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另外,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也可以根据来自基站装置3-1的指示,将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另外,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也可以考虑储存在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及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的数据量、或下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信息等,将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具有RLC层的功能。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对于从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调节数据大小。另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对于特定的数据进行重发控制。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将进行了处理的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储存(缓存)从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输入的各逻辑信道的数据,基于来自MAC控制部125的指示将所指示的数据按指示的数据量输出到发送HARQ处理部107-1。另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基于来自MAC控制部125的指示,将所储存的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125。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在没有逻辑信道的数据的状态下,从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重新输入逻辑信道的数据时,通知MAC控制部125产生了新的数据。另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在从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输入比储存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优先级高的逻辑信道的数据时,通知MAC控制部125产生了优先级高的数据。和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同样,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对从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HARQ处理部107-1对来自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的输入数据进行编码,对编码的数据进行删余处理。然后,发送HARQ处理部107-1将删余后的数据输出到发送处理部109-1,将编码的数据保存。发送HARQ处理部107-1在由MAC控制部125指示数据的重发时,从保存的编码的数据开始,进行与上次进行的删余不同的删余处理,将删余的数据输出到发送处理部109-1。和发送HARQ处理部107-1同样,发送HARQ处理部107-2对从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到发送处理部109-2。发送处理部109-1对从发送HARQ处理部107-1输入的数据进行调制和编码。发送处理部109-1对调制和编码后的数据进行DF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处理后,插入CP(Cyclicprefix),将插入CP后的数据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分量载波(或小区)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并输出到无线部111-1。另外,发送处理部109-1在从PHY控制部123接到接收数据的响应指示时,生成ACK或NACK信号,将生成的信号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分量载波(或小区)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并输出到无线部111-1。发送处理部109-1在从PHY控制部123接到调度请求的发送指示时,生成调度请求信号,将生成的信号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分量载波(或小区)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并输出到无线部111-1。发送处理部109-1从PHY控制部123接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指示时,生成随机接入前导码,将生成的信号配置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并输出到无线部111-1。和发送处理部109-1同样,发送处理部109-2对从发送HARQ处理部107-2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无线部111-2。无线部111-1将从发送处理部109-1输入的数据上变频(upconvert)为由PHY控制部123指示的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小区信息)的无线频率,调整发送功率后从发送天线发送数据。另外,无线部111-1将从接收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下变频(downconvert),并输出到接收处理部113-1。同样地,无线部111-2将从发送处理部109-2输入的数据上变频为由PHY控制部123指示的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小区信息)的无线频率,调整发送功率后从发送天线发送数据。另外,无线部111-2将从接收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下变频,并输出到接收处理部113-2。另外,由无线部111-1及无线部111-2控制的频率,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接收处理部113-1将从无线部111-1输入的信号进行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解码、解调处理等。接收处理部113-1将解调后的数据中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输出到接收HARQ处理部115-1。另外,接收处理部113-1将解调后的数据的中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获取的控制数据的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ACK/NACK)及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Uplinkgrant:上行链路授权)输出到MAC控制部125。另外,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有:上行链路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位置信息、数据的调制和编码方式、数据大小信息、HARQ信息等。另外,接收处理部113-1测定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测定基站装置3-1及移动站装置1-1间的下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和接收处理部113-1同样,接收处理部113-2对从无线部111-2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接收HARQ处理部115-2。接收HARQ处理部115-1进行来从接收处理部113-1的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在解码处理成功的情况下,将数据输出到MAC信息提取部117-1。接收HARQ处理部115-1在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失败的情况下,保存解码处理失败的数据。接收HARQ处理部115-1接收重发数据后,将保存的数据和重发数据合成,进行解码处理。另外,接收HARQ处理部115-1通知MAC控制部125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的成功与否。和接收HARQ处理部115-1同样,接收HARQ处理部115-2对从接收处理部113-2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MAC信息提取部117-2。MAC信息提取部117-1从由接收HARQ处理部115-1输入的数据中提取出MAC层(MediumAccessControllayer)的控制数据,将提取出的控制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125。MAC信息提取部117-1将剩余的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控制部119-1。和MAC信息提取部117-1同样,MAC信息提取部117-2对从接收HARQ处理部115-2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控制部119-2。下行链路控制部119-1具有RLC层的功能,进行从MAC信息提取部117-1输入的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下行链路控制部119-1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和下行链路控制部119-1同样,下行链路控制部119-2对从MAC信息提取部117-1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具有PDCP层的功能,发挥被压缩的IP报头的扩展(复原)功能或被加密的数据的解码功能,进行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区分对待RRC消息和用户数据,将RRC消息输出到RRC控制部127,将用户数据输出到上级层。PHY控制部123根据来自MAC控制部125的指示,控制发送处理部109-1、发送处理部109-2、无线部111-1、无线部111-2、接收处理部113-1及接收处理部113-2。PHY控制部123根据由MAC控制部125通知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发送功率信息及发送位置信息(发送小区信息),将调制和编码方式及发送位置通知给发送处理部109-1或发送处理部109-2,将发送小区的频率信息及发送功率信息通知给无线部111-1或无线部111-2。MAC控制部125以由RRC控制部127指定的数据控制设定及从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获取的数据量信息及从接收处理部113-1或接收处理部113-2获取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为基础,决定数据发送目的地及数据发送优先排序,将有关发送的数据的信息通知给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另外,MAC控制部125向发送HARQ处理部107-1或发送HARQ处理部107-2通知HARQ信息,向PHY控制部123输出调制和编码方式及发送位置信息。当从发送数据存储部103-1或发送数据存储部103-2通知数据的储存状态的变化时,MAC控制部125则触发缓冲状态报告。MAC控制部125在缓冲状态报告被触发的状态下,从接收处理部113-1或接收处理部113-2获取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的情况下,发出指示,向发送数据存储部103报告各逻辑信道的数据的储存量。MAC控制部125当从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获取各逻辑信道的数据的储存量的信息时,作成缓冲状态报告,将作成的缓冲状态报告输出到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MAC控制部125在缓冲状态报告被触发的状态下,在未获取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的情况下,决定调度请求的发送,向PHY控制部123指示调度请求发送。MAC控制部125在获取与调度请求相对应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的情况下,作成缓冲状态报告,将作成的缓冲状态报告输出到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或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对调度请求的发送次数进行计数,在调度请求的发送次数达到最大发送次数仍未获取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的情况下,MAC控制部125指示PHY控制部123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另外,MAC控制部125通知RRC控制部127释放分配给自移动站装置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MAC控制部125从接收处理部113-1或接收处理部113-2获取对于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响应信息表示NACK(否定响应)的情况下,向发送HARQ处理部107-1或发送HARQ处理部107-2和PHY控制部123指示重发。MAC控制部125在从接收HARQ处理部115-1或接收HARQ处理部115-2获取数据的解码处理成功与否信息的情况下,向PHY控制部123发出指示,使得发送ACK或NACK信号。另外,MAC控制部125具有MAC层的功能,从自MAC信息提取部117-1或MAC信息提取部117-2输入的MAC控制信息中获取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指示信息及间歇接收(DRX)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向PHY控制部123发出指示,使得进行用于激活/去激活控制及DRX控制的、无线部111-1或无线部111-2、发送处理部109-1或发送处理部109-2及接收处理部113-1或接收处理部113-2的控制。MAC控制部125使用发送定时计时器,对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的有效和无效进行管理。MAC控制部125在每一个小区或每一个发送定时组都具有发送定时计时器,使与每一个小区或每一个发送定时组应用发送定时信息的情况相对应的发送定时计时器启动或重启。MAC控制部125在发送定时计时器到时间的情况下,停止对于发送定时计时器到时间的小区的上行链路发送。MAC控制部125向PHY控制部123输出从MAC信息提取部117-1或MAC信息提取部117-2输入的MAC控制信息中的发送定时信息。MAC控制部125对上行链路发送定时进行管理,控制PHY控制部123。RRC控制部127进行与基站装置3-1的RRC连接及连接释放处理、载波聚合的设定、控制数据及用户数据的数据控制设定等用于与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进行通信的各种设定。RRC控制部127进行伴随各种设定的与上级层的信息交换,进行伴随各种设定的下级层的控制。RRC控制部127对由基站装置3-1分配的各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管理。RRC控制部127作成RRC消息,将作成的RRC消息输出到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RRC控制部127对从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输入的RRC消息进行解析。RRC控制部127将MAC层需要的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125,将物理层需要的信息输出到PHY控制部123。RRC控制部127在获取了各数据的逻辑信道、各数据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表示各控制数据的逻辑信道和逻辑信道组的关系的信息、基站装置(或小区、小区组)和逻辑信道的关系信息等数据控制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向MAC控制部125输出数据发送控制设定信息。另外,RRC控制部127在识别出进行基站装置3-1和基站装置3-2的双连接下的通信的情况下,将是双连接状态的情况通知给MAC控制部125。RRC控制部127在被通知从MAC层进行上行链路无线资源的释放的情况下,释放分配给作为对象的小区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另外,发送处理部109-1、发送处理部109-2、无线部111-1、无线部111-2、接收处理部113-1、接收处理部113-2及PHY控制部123,进行物理层的动作。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发送HARQ处理部107-1、发送HARQ处理部107-2、接收HARQ处理部115-1、接收HARQ处理部115-2、MAC信息提取部117-1、MAC信息提取部117-2及MAC控制部125,进行MAC层的动作。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下行链路控制部119-1及下行链路控制部119-2进行RLC层的动作。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及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1进行PDCP层的动作,RRC控制部127进行RRC层的动作。另外,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发送HARQ处理部107-1、发送处理部109-1及无线部111-1进行对基站装置3-1的发送动作,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发送HARQ处理部107-2、发送处理部109-2及无线部111-2进行对基站装置3-1的发送动作。下行链路控制部119-1、MAC信息提取部117-1、接收HARQ处理部115-1、接收处理部113-1及无线部111-1进行对基站装置3-1的接收动作,下行链路控制部119-2、MAC信息提取部117-2、接收HARQ处理部115-2、接收处理部113-2及无线部111-2进行对基站装置3-2的接收动作。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构成的图。基站装置3-1由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下行链路控制部203、发送数据存储部205、发送HARQ处理部207、发送处理部209、无线部211、接收处理部213、接收HARQ处理部215、MAC信息提取部217、上行链路控制部219、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PHY控制部223、MAC控制部225、RRC控制部227、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MME通信部231及GW通信部233构成。来自GW通信部233的用户数据及来自RRC控制227的控制数据,输入到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具有PDCP层的功能。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进行用户数据的IP数据包的报头压缩、数据的加密、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调节数据大小。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控制部203或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另外,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考虑下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信息、对移动站装置1-1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数据量、对基站装置3-1或基站装置3-2的全部移动站装置的发送数据量(流量)的至少一个,将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控制部203或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下行链路控制部203具有RLC层的功能。下行链路控制部203对于从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调节数据大小。另外,下行链路控制部203对于特定的数据进行重发控制。下行链路控制部203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存储部205。发送数据存储部205对每一个用户储存从下行链路控制部203输入的数据,基于来自MAC控制部225的指示将所指示的用户的数据按指示的数据量输出到发送HARQ处理部207。另外,发送数据存储部205将储存的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225。发送HARQ处理部207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对编码的数据进行删余处理。然后,发送HARQ处理部207将删余后的数据输出到发送处理部209,保存编码的数据。发送HARQ处理部207在由MAC控制部225指示数据的重发时,根据所保存的编码的数据进行与上次进行的删余不同的删余处理,将删余后的数据输出到发送处理部209。发送处理部209对从发送HARQ处理部207输入的数据进行调制和编码。发送处理部209将调制和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各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下行链路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等信号及各信道,将映射的数据进行串联/并联转换、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变换、CP插入等OFDM信号处理,生成OFDM信号。然后,发送处理部209将生成的OFDM信号输出到无线部211。另外,发送处理部209在从MAC控制部225接到接收数据的响应指示后,生成ACK或NACK信号,将生成的信号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输出到无线部211。发送处理部209将由PHY控制部223通知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输出到无线部211。无线部211将从发送处理部209输入的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调整发送功率后,从发送天线发送数据。另外,无线部211将从接收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下变频,并输出到接收处理部213。接收处理部213将从无线部211输入的信号进行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解码、解调处理等。接收处理部213将解调后的数据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数据输出到接收HARQ处理部215。另外,接收处理部213将解调后的数据中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获取的控制数据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ACK/NACK)、下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信息(CQI)及上行链路发送请求信息(调度请求)输出到MAC控制部225。另外,接收处理部213测定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测定基站装置3-1及移动站装置1-1间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接收HARQ处理部215进行来自接收处理部213的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在解码处理成功的情况下,将数据输出到MAC信息提取部217。接收HARQ处理部215在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失败的情况下,保存解码处理失败的数据。接收HARQ处理部215在接收到重发数据的情况下,将所保存的数据和重发数据合成,进行解码处理。另外,接收HARQ处理部215将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成功与否通知给MAC控制部225。MAC信息提取部217从由接收HARQ处理部215输入的数据提取出MAC层的控制数据,将提取出的控制数据输出到MAC控制部225。MAC信息提取部217将剩余的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控制部219。MAC层的控制数据中具有缓冲状态报告等。上行链路控制部219具有RLC层的功能。上行链路控制部219对从MAC信息提取部217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调节数据大小。另外,上行链路控制部219对特定的数据进行重发控制。上行链路控制部219将进行了处理的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具有PDCP层的功能。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进行被压缩的IP报头的扩展(复原)功能或被加密的数据的解码功能、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区分对待RRC消息和用户数据,将RRC消息输出到RRC控制部227,将用户数据输出到GW通信部233。PHY控制部223根据来自MAC控制部225的指示,对发送处理部209、无线部211、及接收处理部213进行控制。PHY控制部223根据由MAC控制部225通知的上行链路的调度结果,作成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并通知给发送处理部209。MAC控制部225具有MAC层的功能。MAC控制部225基于从RRC控制部227或下级层等获取的信息,进行MAC层的控制。MAC控制部225进行由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的调度处理。MAC控制部225根据从接收处理部213输入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ACK/NACK)、下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信息(CQI)、及从发送数据存储部205获取的每一个用户的数据量信息,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处理。MAC控制部225基于调度处理的结果,对发送数据存储部205、发送HARQ处理部207、发送处理部209进行控制。MAC控制部225根据从接收处理部213输入的上行链路发送请求信息(调度请求)、从MAC信息提取部217输入的缓冲状态报告,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处理。MAC控制部225将调度处理的结果通知给PHY控制部223。另外,MAC控制部225从接收处理部213获取对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在响应信息表示NACK(否定响应)的情况下,向发送HARQ处理部207和发送处理部209发出重发指示。MAC控制部225从接收HARQ处理部215获取了数据的解码处理成功与否信息的情况下,向发送处理部209发出指示,使得发送ACK或NACK信号。另外,MAC控制部225进行分配给移动站装置1-1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处理。MAC控制部225进行发送定时组及各发送定时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管理等。RRC控制部227进行与移动站装置1-1的RRC连接及连接释放处理、载波聚合的设定、双连接的设定、双连接时在哪个小区(或基站装置)收发移动站装置1-1的控制数据及用户数据的数据控制设定等、用于与移动站装置1-1进行通信的各种设定,进行伴随各种设定的与上级层的信息交换,进行伴随各种设定的下级层的控制。RRC控制部227作成各种RRC消息,将作成的RRC消息输出到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RRC控制部227对从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输入的RRC消息进行解析。RRC控制部227将MAC层需要的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225,将物理层需要的信息输出到PHY控制部223。另外,RRC控制部227在进行越区切换、或双连接时,通知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及MME通信部231需要的信息。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与其它基站装置(基站装置3-2)连接,将从RRC控制部227输入的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发送给其它基站装置。另外,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接收来自其它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将接收的控制消息输出到RRC控制部227。在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中,具有:与越区切换有关的消息、有关双连接的连接及连接释放的控制消息、有关移动站装置1-1的数据控制的消息等。另外,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将双连接的移动站装置1-1的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给其它基站装置。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29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双连接的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将接收的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MME通信部231与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连接,将从RRC控制部227输入的基站装置-MME间的控制消息(S1消息)发送给MME。另外,MME通信部231接收来自MME的基站装置-MME间的控制消息,将接收的控制消息输出到RRC控制部227。基站装置-MME间的控制消息有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响应消息等。GW间通信部233与GW(Gateway)连接,接收从GW送来的移动站装置1-1的用户数据,将接收的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另外,GW间通信部233将从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输入的移动站装置1-1的用户数据发送给GW。另外,发送处理部209、无线部211、接收处理部213进行PHY层的动作,发送数据存储部205、发送HARQ处理部207、接收HARQ处理部215、MAC信息提取部217、MAC控制部225进行MAC层的动作,下行链路控制部203及上行链路控制部219进行RLC层的动作,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01及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221进行PDCP层的动作,RRC控制部227进行RRC层的动作。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构成的图。基站装置3-2由下行链路控制部301、发送数据存储部303、发送HARQ处理部305、发送处理部307、无线部309、接收处理部311、接收HARQ处理部313、MAC信息提取部315、上行链路控制部317、PHY控制部319、MAC控制部321、RRC控制部323、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及MME通信部327构成。来自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的用户数据输入到下行链路控制部301。下行链路控制部301具有RLC层的功能,对从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调节数据大小。另外,下行链路控制部301对特定的数据进行重发控制。下行链路控制部301将进行了处理的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存储部303。发送数据存储部303对每一个用户储存从下行链路控制部301输入的数据,基于来自MAC控制部321的指示将所指示的用户的数据按指示的数据量输出到发送HARQ处理部305。另外,发送数据存储部303将储存的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321。发送HARQ处理部305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对编码的数据进行删余处理。而且,发送HARQ处理部305将删余后的数据输出到发送处理部307,保存编码后的数据。在从MAC控制部321发出数据的重发指示的情况下,发送HARQ处理部305根据所保存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与上次进行的删余不同的删余处理,将删余后的数据输出到发送处理部307。发送处理部307对从发送HARQ处理部305输入的数据进行调制和编码。发送处理部307将调制和编码的数据映射到各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下行链路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等信号及各信道,将映射的数据进行串联/并联转换、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变换、CP插入等OFDM信号处理,生成OFDM信号。然后,发送处理部307将生成的OFDM信号输出到无线部309。另外,发送处理部307在从MAC控制部321接到接收数据的响应指示时,生成ACK或NACK信号,将生成的信号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输出到无线部309。发送处理部307将由PHY控制部319通知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输出到无线部309。无线部309将从发送处理部307输入的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调整发送功率后从发送天线发送数据。另外,无线部309对从接收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下变频,并输出到接收处理部311。接收处理部311对从无线部309输入的信号进行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解码、解调处理等。接收处理部311将解调后的数据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数据输出到接收HARQ处理部313。另外,接收处理部311将解调后的数据中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获取的控制数据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ACK/NACK)、下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信息(CQI)及上行链路发送请求信息(调度请求)输出到MAC控制部321。接收处理部313测定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测定基站装置3-2及移动站装置1-1间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接收HARQ处理部313进行来自接收处理部311的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在解码处理成功的情况下,将数据输出到MAC信息提取部315。接收HARQ处理部313在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失败的情况下,保存解码处理失败的数据。接收HARQ处理部313在接收到重发数据的情况下,将所保存的数据和重发数据进行合成,进行解码处理。另外,接收HARQ处理部313将输入数据的解码处理成功与否通知给MAC控制部321。MAC信息提取部315从由接收HARQ处理部313输入的数据提取出MAC层的控制数据,将提取出的控制数据输出到MAC控制部321。MAC信息提取部315将剩余的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控制部317。MAC层的控制数据中具有缓冲状态报告等。上行链路控制部317具有RLC层的功能。上行链路控制部317对从MAC信息提取部315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分割及结合等处理,调节数据大小。另外,上行链路控制部317对特定的数据进行重发控制。上行链路控制部317将进行了处理的数据输出到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PHY控制部319根据来自MAC控制部321的指示,控制发送处理部307、无线部309、及接收处理部311。PHY控制部319根据由MAC控制部321通知的上行链路的调度结果,作成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并通知给发送处理部307。MAC控制部321具有MAC层的功能。MAC控制部321以从RRC控制部323或下级层等获取的信息为基础进行MAC层的控制。MAC控制部321进行由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发送的数据的调度处理。MAC控制部321根据从接收处理部311输入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ACK/NACK)、下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信息(CQI)、及从发送数据存储部303获取的每一个用户的数据量信息,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处理。MAC控制部321基于调度处理的结果,对发送数据存储部303、发送HARQ处理部305、发送处理部307进行控制。MAC控制部321根据从接收处理部311输入的上行链路发送请求信息(调度请求)、从MAC信息提取部315输入的缓冲状态报告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处理。MAC控制部321将调度处理的结果通知给PHY控制部319。另外,MAC控制部321从接收处理部311获取对上行链路发送数据的响应信息,在响应信息表示NACK(否定响应)的情况下,对发送HARQ处理部305和发送处理部307指示重发。MAC控制部321从接收HARQ处理部313获取了数据的解码处理成功与否信息的情况下,向发送处理部307发出指示,使得发送ACK或NACK信号。另外,MAC控制部321进行分配给移动站装置1-1的小区(或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处理。MAC控制部321进行发送定时组及各发送定时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管理等。RRC控制部323进行与移动站装置1-1的连接及连接释放处理、载波聚合的设定、在哪个小区收发移动站装置1-1的控制数据及用户数据的数据控制设定等用于与移动站装置1-1进行通信的各种设定,进行伴随各种设定的与上级层的信息的交换,并进行伴随各种设定的下级层的控制。RRC控制部323作成伴随各种设定的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将作成的控制消息输出到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RRC控制部323从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解析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RRC控制部323将MAC层需要的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321,将物理层需要的信息输出到PHY控制部319。另外,RRC控制部323在进行越区切换、或双连接的情况下,将需要的信息通知给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及MME通信部327。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与其它基站装置(基站装置3-1)连接,将从RRC控制部323输入的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发送给其它基站装置。另外,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接收来自其它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将接收的控制消息输出到RRC控制部323。即,在双连接中,有关基站装置3-3和移动站装置1-1的无线链路的各种设定,经由基站装置3-1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基站装置间的控制消息中具有关系到越区切换的消息、有关双连接的连接及连接释放的控制消息、有关移动站装置1-1的数据控制的消息等。另外,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将双连接的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给其它基站装置(基站装置3-1)。基站装置间通信部325从其它基站装置接收双连接的移动站装置1-1的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将接收的数据输出到下行链路控制部301。MME通信部327与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连接,将从RRC控制部323输入的基站装置-MME间的控制消息发送给MME。另外,MME通信部327接收来自MME的基站装置-MME间的控制消息,将接收的控制消息输出到RRC控制部323。基站装置-MME间的控制消息中具有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路径转换请求响应消息等。另外,发送处理部307、无线部309、接收处理部311、PHY控制部319进行PHY层的动作,发送数据存储部303、发送HARQ处理部305、接收HARQ处理部313、MAC信息提取部315、MAC控制部321进行MAC层的动作,下行链路控制部301及上行链路控制部317进行RLC层的动作,RRC控制部323进行RRC层的动作。[动作说明]假定如图4~图11中说明的无线通信系统。而且,如图4所示,基站装置3-1和多个移动站装置1-1、1-2、1-3进行通信。另外,假定如图9中说明的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及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和移动站装置1-1经由多个小区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另外,如图11所示,移动站装置1-1以双连接的方式与基站装置3-1和基站装置3-2连接。在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1和移动站装置1-1间,进行控制信息(控制数据)或用户信息(用户数据)的收发。在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和移动站装置1-1间,进行用户信息的收发。下面,基站装置3-1经由小区1与移动站装置1-1连接,基站装置3-2经由小区2与移动站装置1-1连接,表示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的动作。另外,各基站装置也可以对移动站装置1-1分配多个小区。小区1也可以被设定为发送定时组1(或小区组1),另外,小区2也可以被设定为发送定时组2(或小区组2)。基站装置3-1将各控制数据的逻辑信道、各控制数据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表示各控制数据的逻辑信道和逻辑信道组(LCG:LogicalChannelGroup)的关系的数据控制信息,作为各控制数据的无线承载的设定信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另外,基站装置3-1将各用户数据的逻辑信道、各用户数据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表示各用户数据的逻辑信道和逻辑信道组的关系的信息、有关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和收发小区的信息,作为各用户数据的无线承载的设定信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例如,基站装置3-1设定与控制数据1相对应的逻辑信道1,将逻辑信道1设定于逻辑信道组1。另外,基站装置3-1设定与控制数据2相对应的逻辑信道2,将逻辑信道2设定为逻辑信道组2。另外,基站装置3-1设定与用户数据1相对应的逻辑信道3,将逻辑信道3设定为逻辑信道组3。另外,基站装置3-1设定与用户数据2相对应的逻辑信道4,将逻辑信道4设定为逻辑信道组4。基站装置3-1设定为用小区1(或基站装置3-1)及小区2(或基站装置3-2)发送逻辑信道3(或逻辑信道组3)的数据,且设定为用小区2(或基站装置3-2)发送逻辑信道4(或逻辑信道组4)的数据。另外,基站装置3-1将逻辑信道1的优先级设定为比逻辑信道2的优先级高,将逻辑信道3的优先级设定为比逻辑信道4的优先级高。另外,基站装置3-1将对于向小区1(基站装置3-1)及小区2(基站装置3-2)双方的小区发送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数据,用哪个小区(基站装置)优先发送数据的优先发送小区(优先基站装置)信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换句话说,基站装置3-1对于设定了承载分割的数据决定优先发送数据的小区,并将优先发送数据的小区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例如,基站装置3-1将指示对小区2(或基站装置3-2)优先发送逻辑信道3(或逻辑信道组3)的数据的信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移动站装置1-1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设定:当从基站装置3-1接收上述信息时,用小区1(或基站装置3-1)发送逻辑信道1及逻辑信道2(或逻辑信道组1及逻辑信道组2)的数据,用小区1及小区2(或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发送逻辑信道3(或逻辑信道组3)的数据,用小区2(或基站装置3-2)发送逻辑信道4(或逻辑信道组4)的数据。移动站装置1-1设定为:用小区1及小区2(或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发送逻辑信道3(或逻辑信道组3)的数据,因此识别为,对逻辑信道3的数据设定了承载分割(bearersplit)。更具体地说,移动站装置1-1在从基站装置3-1通知有关与某一个无线承载相对应(链接的)的两个以上的RLC层的设定(rlc-Config)、与有关RLC层的各个设定相对应的(链接的)有关MAC层的设定(mac-MainConfig)(或表示与RLC层的设定相对应的MAC层的设定的标识符信息)时,识别为设定了承载分割(bearersplit)。另外,基站装置3-1对于各无线承载(或逻辑信道),也可以另行发送表示是否进行承载分割(bearersplit)的信息。另外,移动站装置1-1进行对小区2优先发送逻辑信道3(或逻辑信道组3)的数据的设定(控制)。另外,基站装置3-1也可以对进行承载分割的数据,通知向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的各基站装置发送的数据量的比例的信息。在移动站装置1-1产生了上行链路的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将数据输入与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和小区(基站装置)的关系相对应的发送部。例如,在产生了逻辑信道1的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将数据输入与小区1(基站装置3-1)相对应的发送部。换句话说,在产生了逻辑信道1的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将数据输入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处理后,当数据被储存(缓存)于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时,移动站装置1-1的MAC控制部125则触发(trigger)对小区1(基站装置3-1)的缓冲状态报告。从基站装置3-1分配了小区1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用数据信道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缓冲状态报告及逻辑信道1的数据经由小区1发送给基站装置3-1。而且,在再次从基站装置3-1接收小区1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分配小区1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剩余的数据发送给基站装置3-1。在未从基站装置3-1分配小区1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调度请求或使用了随机接入过程的调度请求。例如,在产生逻辑信道3的数据的情况下,由于优先发送小区信息为小区2,因此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将数据输入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处理后,当数据被储存(缓存)在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时,移动站装置1-1的MAC控制部125触发(trigger)对小区2(基站装置3-2)的缓冲状态报告。在从基站装置3-2分配小区2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用数据信道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缓冲状态报告及逻辑信道3的数据经由小区2发送给基站装置3-2。而且,在再次从基站装置3-2分配了小区2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剩余的数据发送给基站装置3-2。在未从基站装置3-2分配小区2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对基站装置3-2进行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调度请求、或使用随机接入过程的调度请求。另外,在设定了优先发送小区,且对优先发送小区的发送缓冲的数据量未减少、或发送缓冲的数据量超过某阈值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也可以将数据输入对于非优先发送小区的小区的发送部。在未从优先发送小区的基站装置分配无线资源、或超过从基站装置分配的无线资源量而在移动站装置侧产生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数据输入对于非优先发送小区的小区的发送部。例如,在逻辑信道3的数据的数据量超过了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的某一定量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将数据输入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移动站装置1-1的MAC控制部125触发(trigger)对小区1(基站装置3-1)的缓冲状态报告,也对小区1发送数据。而且,在逻辑信道3的数据的数据量低于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的某一定量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再次将数据输入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另外,发送缓冲的阈值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1进行通知,也可以预先在基站装置3-1及移动站装置1-1间确定。另外,移动站装置1-1也可以根据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间的无线信道质量的状态决定是否向基站装置3-1或基站装置3-2发送数据。另外,移动站装置1-1也可以考虑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间的无线信道质量的状态、发送缓冲的数据量等移动站装置1-1的状态、来自基站装置3-1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决定是否向基站装置3-1或基站装置3-2发送数据。另外,移动站装置1-1也可以考虑其它的移动站装置1-1的内部信息(例如,各承载的数据的传输速度等),决定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基站装置。上述表示了移动站装置1-1决定发送数据的小区的例子,以下表示基站装置3-1或基站装置3-2决定向移动站装置进行数据发送的小区(基站装置),并将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移动站装置1-1基于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发送目的地基站装置信息)发送数据的例子。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决定用哪一个小区(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成为承载分割(bearersplit)的对象的数据。例如,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也可以测定各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信道质量,对上行链路的无线信道质量良好的小区(基站装置)进行发送指示,也可以向各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的数据量(流量)少的小区(基站装置)进行发送指示。另外,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也可以向上行链路的无线信道质量良好、且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的数据量(流量)少的小区(基站装置)进行发送指示。另外,在紧接双连接设定之后的初始阶段,基站装置3-1或基站装置3-2对哪一个小区(基站装置)也可以进行发送指示。例如,在紧接双连接设定之后,基站装置3-2指示移动站装置1-1对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的小区2进行发送。另外,也可以在紧接双连接设定之后的初始阶段,预先决定移动站装置1-1向哪一个小区(基站装置)进行发送。例如,在紧接双连接设定之后,移动站装置1-1在移动站装置及基站装置间预先决定对小小区的基站装置3-2的小区2进行发送。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在决定用哪个小区(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成为承载分割(bearersplit)的对象的数据后,基站装置3-1或基站装置3-2将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作为MAC层的消息、或物理层的信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另外,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也可以对成为承载分割的对象的所有数据,指示发送目的地小区,也可以向成为承载分割的对象的每个承载指示发送目的地小区。另外,也可以是,基站装置3-2向基站装置3-1通知基站装置3-2及移动站装置1-1间(小区2)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或基站装置3-2的流量,基站装置3-1与本基站装置的信息进行比较,决定用哪一个小区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数据,相反,也可以是,基站装置3-1向基站装置3-2通知基站装置3-1及移动站装置1-1间(小区1)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或基站装置3-1的流量,基站装置3-2与本基站装置的信息进行比较,决定用哪个小区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数据。另外,在用任何一个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数据的过程中,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变差的情况下,或基站装置的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数据的基站装置也可以向另一基站装置通知发送目的地小区的变更。另外,也可以考虑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间的通信速度(或传输延迟时间),决定基站装置3-1用哪一个小区向移动站装置1-1发送数据。例如,在移动站装置1-1用小区2(基站装置3-2)发送数据的执行中,小区2(基站装置3-2)中的流量增加,向移动站装置1-1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分配变得困难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2则向基站装置3-1通知发送目的地小区的变更。而且,基站装置3-1向移动站装置1-1以用小区1进行数据发送的方式通知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移动站装置1-1设定为,在接收到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的情况下,向用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指示的小区发送数据。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也可以用MAC消息或RRC消息发送。例如,移动站装置1-1设定为,在接收到以用小区2发送数据的方式表示的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则将数据输出到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而且,在产生逻辑信道3的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将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处理好的数据输入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在经上行链路控制部103-2的数据处理后,当数据被储存(缓存)在发送数据存储部105-2时,移动站装置1-1的MAC控制部125则触发(trigger)对小区2(基站装置3-2)的缓冲状态报告。从基站装置3-2分配了小区2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用数据信道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缓冲状态报告及逻辑信道3的数据经由小区2发送给基站装置3-2。而且,在再次从基站装置3-2分配了小区2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剩余的数据发送给基站装置3-2。在未从基站装置3-2分配小区2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对基站装置3-2进行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调度请求、或使用随机接入过程的调度请求。基站装置3-2的上行链路的数据量(流量)或移动站装置1-1-基站装置3-2间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质量有变化,将发送小区变更为基站装置3-1的小区1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1向移动站装置1-1通知以用小区1发送数据的方式表示的发送目的地小区信息。移动站装置1-1设定为,在接收到以用小区1发送数据的方式表示的发送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则向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输出数据。而且,在产生了逻辑信道3的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则将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1处理的数据输入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在上行链路控制部103-1的数据处理后,数据被储存(缓存)在发送数据存储部105-1时,移动站装置1-1的MAC控制部125则触发(trigger)对小区1(基站装置3-1)的缓冲状态报告。在从基站装置3-1分配小区1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用数据信道PU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缓冲状态报告及逻辑信道3的数据经由小区1发送给基站装置3-1。然后,在再次从基站装置3-1分配小区1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将剩余的数据发送给基站装置3-1。在未从基站装置3-1分配小区1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1对基站装置3-1进行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调度请求、或使用随机接入过程的调度请求。另外,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在从移动站装置1-1接收到调度请求的情况下、或从移动站装置1-1接收到缓冲状态报告的情况下,对于移动站装置1-1分配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并将表示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息,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1。通过这样做,移动站装置1-1能够对适当的小区(或基站装置)进行移动站装置1-1的缓冲状态报告或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另外,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能够使移动站装置1-1执行对适当的小区(或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控制。以上,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的一例记载了移动站装置,但自不必说,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型或非可动型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扫/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其它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另外,为了便于进行说明,使用功能性的框图对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1、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用于实现移动站装置1-1、基站装置3-1及基站装置3-2的各部的功能或这些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上,将记录在该记录介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由此进行移动站装置或基站装置的控制。另外,在此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或周边设备等硬件。另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磁盘、磁光盘、ROM、CD-ROM等便携介质、安装在JISUANJI系统内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另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还包括像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期间、动态保持程序的记录介质、像该情况下成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保持程序的记录介质。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的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还可以是以将上述的功能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实现的程序。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各功能块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实现。各功能块也可以分别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集成后进行芯片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用专有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另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以上,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便携电话、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符号说明1-1~1-3移动站装置3-1宏小区的基站装置3-2小小区的基站装置101、221、301上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03-1、103-2、219、317上行链路控制部105-1、105-2、205、303发送数据存储部107-1、107-2、207、305发送HARQ处理部109-1、109-2、209、307发送处理部111-1、111-2、211、309无线部113-1、113-2、213、311接收处理部115-1、115-2、215、313接收HARQ处理部117-1、117-2、217、315MAC信息提取部119-1、119-2、203、301下行链路控制部121、201下行链路数据处理部123、223、319PHY控制部125、225、321MAC控制部127、227、323RRC控制部229、325基站装置间通信部231、327MME通信部233GW通信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