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短信的终端、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172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短信的终端、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信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传输短信的终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天翼用户接收到点对点短信和SP/CP群发短信的比例大约为1:5,大量的群发短信占用了C网宝贵的无线信令的空口资源,而且在短信的发送高峰期对用户接收短信的时延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现有的短信通过C网进行发送,不仅占用大量的空口资源,可能会降低短信发送效率,使得短信接收时延大,尤其是对于群发短信,上述问题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短信的发送效率低,短信接收时延大。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1、一种传输短信的终端,包括:

IP短信客户端,用于从智能短信平台获取为其分配的IMS标识,并将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上传到智能短信平台;以及向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起认证和注册;

短信收发单元,用于注册成功后,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在处于注册状态时,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接收由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的短信。

进一步,所述短信收发单元发送超长的短消息时,将对短消息进 行拆分,并在每条拆分的短消息中携带拆分后的短消息以及拆分信息,所述拆分信息包括拆分消息标志、拆分条数以及此条短消息是拆分后的第几条。

进一步,所述客户端与终端内置的拨号盘结合、或者内置在拨号器中。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传输短信的系统,包括:

智能短信平台,用于为具有IP短信客户端的终端分配IMS标识,并接收所述终端上传的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将IMS标识转换为终端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所述C网号码;或者,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发送给C网短信平台,以将发送给所述终端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传送;

C网短信平台,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和注册,经由IMS网络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并转发给智能短信平台;或者,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所述C网短信平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安装IP短信客户端,如果已安装,则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注册状态,如果是,则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IP短信客户端,用于从智能短信平台获取为其分配的IMS标识,并将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上传到智能短信平台;以及向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起认证和注册;

短信收发单元,用于注册成功后,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在处于注册状态时,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接收由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的短信。

进一步,所述短信收发单元发送超长的短消息时,将对短消息进行拆分,并在每条拆分的短消息中携带拆分后的短消息以及拆分信息, 所述拆分信息包括拆分消息标志、拆分条数以及此条短消息是拆分后的第几条。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传输短信的方法,包括:

终端从智能短信平台获取为其分配的IMS标识,并将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上传到智能短信平台;

终端向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起认证和注册;

所述终端在注册成功后,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在处于注册状态时,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接收由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的短信。

进一步,所述终端发送超长的短消息时,将对短消息进行拆分,并在每条拆分的短消息中携带拆分后的短消息以及拆分信息,所述拆分信息包括拆分消息标志、拆分条数以及此条短消息是拆分后的第几条。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传输短信的方法,包括:

智能短信平台为具有IP短信客户端的终端分配IMS标识,并接收所述终端上传的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

C网短信平台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和注册,经由IMS网络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并转发给智能短信平台;

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终端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所述C网号码;或者

智能短信平台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发送给C网短信平台,以将发送给所述终端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传送;

C网短信平台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所述C网短信平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安装IP短信客户端,如果已安装,则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注册状态,如果是,则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发明中,建立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终端在发送短信时,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终端在接收短信时,智能短信平台将该终端的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通过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短信。因此,可以通过3G和WIFI网络来接收短信平台发送的IP短信,改变原来传统短信通过CDMA1X的低速信道来接收短信的模式,减轻1X的无线寻呼量,提高了短信发送效率,降低了短信接收时延。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使用IMS MESSAGE消息来实现在IP通道上传输传统短信的组网图。

图2为传输短信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户使用IP短信客户端发送短信的流程。

图4为C网短信中心对于IP通道上传的超长短消息的处理流程。

图5为一种传输短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传输短信的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种传输短信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 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短消息业务在蜂窝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鉴于其为运营商和CP/SP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以及为消费者带来的便利,也成为了IMS系统实现过程中必须支持的一项业务,同时也可借此实现在IP通道上传输传统短信。

IMS是将业务、控制、承载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集中的用户属性和接入无关等特性,一方面解决了目前软交换技术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用户移动性支持、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灵活的IP多媒体业务提供等。另一方面基于IMS实现的所有相关的业务都可以构建在IP技术之上来实现,特别是用户标识和认证模式都趋向统一,使得核心网络在向用户提供业务时,对于用户所采用的接入技术越来越不敏感;其接入无关性,也使得IMS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演进的基础。

在IMS系统上开展SMS业务需要支持以下关键技术:增强HSS的功能以支持短消息业务;SMS-GMSC/SMS-IWMSC(短消息中心的 重要组成部分)和HSS之间的通信;业务使用和注册鉴权;MT、MO以及状态报告的传送;当终端上有多个激活的IP连接时处理SMS的机制等。

图1为使用IMS MESSAGE消息来实现在IP通道上传输传统短信的组网图。包括:C网短信平台11(即短信AS)、IMS网络12、C网核心网13、C网手机14以及短信二级网关15,其中,C网短信平台11包括短信中心模块111、SIP前置112、C网前置113、AAA数据库114以及网关接口模块115,IMS网络12包括S-CSCF 211、ICSCF 212、PCSCF 213以及SBC 214。

图中示出了C网传统短信(即电路域短信)的下发通道,以及传统短信使用IP通道的下发方式(即使用3G分组域或WIFI等互联网方式下发)。其中,C网短信平台主要是通过SIP前置来收发IP通道的短信,进行相关的处理后再转发到短信中心或IMS系统,最后再到达手机终端。短信中心通过SMPP协议与短信网关SMGW对接,通过标准ISC接口以SIP协议与IMS系统对接。

其中,SBC属于承载层的一部分,CSCF属于信令控制层,负责管理呼叫或会话设置、修改和释放,所有IP多媒体业务的信令控制都在这一层完成。这一层仅对IMS信令负责,最终的IMS业务流不经过这一层,完全通过底层的承载层做路由实现端到端通信。C网短信中心属于应用层即业务层,由应用和内容服务器组成,负责为用户提供IMS增值业务。

下面将结合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2为传输短信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2包括:IP短信客户端21以及短信收发单元22。其中:

IP短信客户端21,用于从智能短信平台获取为其分配的IMS标识,并将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上传到智能短信平台;以及向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起认证和注册。

开发手机自动获取手机号码的接口。对于IP短信可采用号码池方式,安装客户端的用户可自动从智能短信平台中获取IMS标识,并 调用相关接口获取本机的C网号码,再将IMS号码标识与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上传到指定的平台(如智能短信平台等),最终平台侧自动完成IMS号码标识和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

短信收发单元22,用于注册成功后,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在处于注册状态时,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接收由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的短信。其中,短信收发单元可以通过IMS SIP协议MESSAGE消息来实现在IP通道上传输传统短信,使用C网的分组域或WIFI通道来收发短信。

在该实施例中,建立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终端在发送短信时,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终端在接收短信时,智能短信平台将该终端的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通过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短信。因此,可以通过3G和WIFI网络来接收短信平台发送的IP短信,改变原来传统短信通过CDMA1X的低速信道来接收短信的模式,减轻1X的无线寻呼量,提高了短信发送效率,降低了短信接收时延。

按相关规范,开发封装支持各种形态(安卓、IOS)的短信收发控件,即IP短信客户端。利用该控件来实现在IP通道上传输C网传统短信有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将该控件做为一个统一的控件,要求各终端厂商在出厂时均内嵌该控件并与手机内置的拨号盘紧密结合,该手机开机使用时,根据终端的上行消息为其分配一个固定的IMS帐号、并与该用户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这样就可保证用户的短信感知不变。

方式二:将该控件对第三方进行开放,与第三方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使用;或与开发拨号器软件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在其拨号器软件中 内嵌有该功能。控件可分成IOS和安卓版。

用户使用IP短信客户端发送短信的流程(含具体的注册流程),是先启用客户端,客户端向IMS和短信平台发起注册;然后,发送短信,短信先通过IMS核心网,再由IMS核心网抓发给C网短信中心,接着C网短信中心与智能短信平台交互完成主叫号码的变换工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用户使用IP短信客户端发送短信的流程。其中,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均为IMS用户,用户终端1使用IP短信控件来发送短信,而用户终端2为普通IMS用户。

1、UE发起到IMS网络的注册请求,REGISTER消息经过P-CSCF(P-CSCF在图中省略,下同)和I-CSCF(I-CSCF在图中省略)送到归属地的S-CSCF;

2、S-CSCF要求UE鉴权;

3、UE重新发起带有鉴权响应信息的注册请求;

4、S-CSCF完成对UE的鉴权后,向HSS发送Server-Assignment-Request消息,通知HSS用户已经注册;

5、HSS向S-CSCF发送Server-Assignment-Answer响应消息,返回用户的iFC信息;

6、S-CSCF向UE返回200响应;

7、S-CSCF根据签约短消息业务的iFC,向SMC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

8、Sip_smf把接收到的注册请求,解析、打包成开机通知消息发送到短信中心;

9、短信中心发送回复包给sip_smf;

10、短信中心与AAA交互,AAA自动生成相关的用户数据并保持注册状态;

11、Sip_smf收到回复包后,根据结果码向S-CSCF返回200OK响应;

12、当各网元都连接上时,UE提交短消息到P-CSCF和I-CSCF, 送到归属地的S-CSCF;

13、S-CSCF根据签约短消息业务的iFC,将消息转发给发送方所属SMC的sip_smf前置;

14、Sip_smf前置将消息发送给短信中心核心模块;

15、短信中心与智能短信平台交互将主叫的IMS号码标识转换为用户所绑定手机号码;

16、核心回submit_resp消息给sip_smf;

17、Sip_smf根据收到submit_resp消息中的结果码向S-CSCF返回202Accepted响应;

18、S-CSCF分别向I-CSCF和P-CSCF返回202Accepted响应,并最终向UE返回202Accepted响应;

19、短信中心核心将收到的消息包送到AAA进行认证;

20、AAA认证被叫为IMS用户,并返回认证回复;

21、短信中心核心根据认证回复包及路由信息,将消息发送到sip_smf前置;

22、Sip_smf前置根据sip协议打包消息,并发送到S-CSCF;

23、S-CSCF再将消息发送给UE2(必须是已注册用户);

24、UE返回200OK响应给S-CSCF;

25、S-CSCF返回200ok响应给sip_smf;

26、Sip_smf返回deliver_resp消息给短信中心核心。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短信收发单元发送超长的短消息时,将对短消息进行拆分,并在每条拆分的短消息中携带拆分后的短消息以及拆分信息,所述拆分信息包括拆分消息标志、拆分条数以及此条短消息是拆分后的第几条。

短消息包含的内容长度根据运营需求规定。参照现行CDMA网络短消息长度要求,规定IMS短消息若不含中文单条最大长度为160个字符(使用单字节编码),若含中文单条最大长度为70个字符。终端应支持用户一次性输入超过规定长度的内容。对于超长短消息,发送方终端将按照规定长度对消息进行拆分(须保证拆分后的内容不出 现乱码),并在每条拆分的消息中增加拆分信息,拆分后的短消息若不含中文单条最大长度为154个字符(使用单字节编码),若含中文单条最大长度为67个字符;接收方终端依据拆分信息,将被拆分的短消息进行合并。短消息中心应在消息递送过程中保留拆分信息。终端进行超长短消息拆分时,应向用户提示拆分后的短消息数目。

以下以‘IMS用户-其他网络用户超长消息’为例来说明C网短信中心对于IP通道上传的超长短消息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1、UE发起到IMS网络的注册请求,REGISTER消息经过P-CSCF(P-CSCF在图中省略,下同)和I-CSCF(I-CSCF在图中省略)送到归属地的S-CSCF;

2、S-CSCF要求UE鉴权;

3、UE重新发起带有鉴权响应信息的注册请求;

4、S-CSCF完成对UE的鉴权后,向HSS发送Server-Assignment-Request消息,通HSS用户已经注册;

5、HSS向S-CSCF发送Server-Assignment-Answer响应消息,返回用户iFC信息;

6、S-CSCF向UE返回200响应;

7、S-CSCF根据签约短消息业务的iFC,向SMC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

8、IMS把接收到的注册请求,解析、打包成开机通知消息发送到短信中心;

9、短信中心发送回复包给IMS;

10、IMS收到回复包后,根据结果码向S-CSCF返回200OK响应;

11、用户输入一条超长短消息,发送方UE按照规定长度将消息内容拆分成两条;发送方UE发送第一个MESSAGE请求给S_CSCF,消息体中封装了拆分后的第一条短消息,并携带拆分信息:

Content-Type:text/xml-smml

消息体-shortmessageclass:100,拆分消息标志

消息体-longmessageid:001,表示长消息序号

消息体-sum:002,表示拆分为两条

消息体-sequence:001,表示是被拆分的第一条

12、S-CSCF根据签约短消息业务的iFC,将消息转发给发送方所属SMC的IMS前置;

13、IMS前置将消息发送给短信中心核心模块;

14、核心回submit_resp消息给IMS;

15、IMS根据收到submit_resp消息中的结果码向S-CSCF返回202Accepted响应;

16、S-CSCF分别向I-CSCF和P-CSCF返回202Accepted响应,并最终向UE返回202Accepted响应;

17、短信中心核心将收到的消息包送到AAA进行认证;

18、AAA认证被叫为IMS用户,并返回认证回复;

19、短信中心核心根据认证回复包及路由信息,将消息发送到短信网关SMGW;

20、短信网关SMGW通过其他网元将消息再下发给终端;

21、终端返回deliver_resp给短信网关SMGW;

22、短信网关SMGW返回deliver_resp给短信中心核心模块;

23、发送拆分后的第二条步骤如:11~22。

图5为一种传输短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智能短信平台51以及C网短信平台52。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终端,终端的各个实施例已在上面说明,在此不再详述。为了对该系统进行示意说明,在其中还标注了IMS网络等相关设备。

智能短信平台51,用于为具有IP短信客户端的终端分配IMS标识,并接收所述终端上传的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将IMS标识转换为终端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所述C网号码;或者,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发送给C网短信平台,以将发送给所述终端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传送。

现网IMS中的CSCF等系列网元只作为核心控制层,不参与业 务应用的相关处理,只负责信令的系列控制,相关的业务处理只能放在应用AS上处理。所以对于主叫号码的变换只能由短信平台来实现,可直接利用智能短信平台的主叫同号功能来实现。

C网短信平台52,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和注册,经由IMS网络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并转发给智能短信平台;或者,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发送给所述终端。

C网短信平台支持8位IMS用户的接入,需设置独立的SIP信令前置机,需支持区分不同用户类型进行不同处理(含用户数据等);支持8位IMS用户接入的自动注册(包括捆绑C网号码的IMS类型用户数据注册功能);支持8位IMS用户接入的注册、注销流程,并进行记录,才能确认用户是否在线。如果不采用该方式,也可调用能力管理平台现在所提供的用户状态推送接口来获取用户的在线状态;支持IMS短信计费话单生成功能;支持IMS短信下行(IP通道)后,返回失败(包括不在线、应答超时等)的旁路机制功能(即选择传统核心通道下发);支持IMS用户智能业务功能及在线状态判断功能,并支持在线状态IP通道路由现在功能;支持与智能短信平台交互完成主叫号码变换和被叫号码变换等流程。

对于该类应用场景所放的号码可以是特殊的号码,该部分号码对于用户而言其实是不可见,也不会用于呼叫路由,但不能是11位的C网号码,会影响到C网号码的正常路由。

在该实施例中,建立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终端在发送短信时,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终端在接收短信时,智能短信平台将该终端的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通过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短信。因此,可以通过3G和WIFI网络来接收短信平台发送的IP短信,改变原来传统短信通过CDMA1X的低速信道来接收短信的模式,减轻1X的无线寻呼量,提高了短信发送效率,降低了短信接收时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C网号码接收短信时,所述C网短信平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安装IP短信客户端(C网短信平台需增加该标志位),如果已安装,则根据对应的IMS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注册状态,如果是,则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通过IP通道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需通过与智能短信平台交互才能确定要下发的手机号码。如果终端未处于注册状态,则需判断用户是否签约有智能短信平台业务,若有安装,需到智能短信平台进行相应的处理。

C网短信平台与智能短信平台交互时,增加一个IMS用户是否有注册判断位,智能短信平台根据不同的取值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短信智能业务嵌套出现问题。

图6为一种传输短信的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61,终端从智能短信平台获取为其分配的IMS标识,并将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上传到智能短信平台。

在步骤62,终端向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起认证和注册。

在步骤63,所述终端在注册成功后,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在处于注册状态时,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接收由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的短信。

在该实施例中,建立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终端在发送短信时,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终端在接收短信时,智能短信平台将该终端的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通过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短信。因此,可以通过3G和WIFI网络来接收短信平台发送的IP短信,改变原来传统短信通过CDMA1X的低速信道来接收短信的模式,减轻1X的无线寻呼量,提高了短信发送效率,降低了短信接收时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步骤63中,所述终端发送超长的短消息时,将对短消息进行拆分,并在每条拆分的短消息中携带拆分后的短消息以及拆分信息,所述拆分信息包括拆分消息标志、拆分条数以及此条短消息是拆分后的第几条。以便接收方根据上述信息对收到的短信进行接收、顺序读取等。

图7为一种传输短信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71,智能短信平台为具有IP短信客户端的终端分配IMS标识,并接收所述终端上传的所述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

在步骤72,C网短信平台对所述终端进行认证和注册,经由IMS网络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并转发给智能短信平台。

在步骤73,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终端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所述C网号码;或者

在步骤74,智能短信平台将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并发送给C网短信平台,以将发送给所述终端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传送。

在步骤75,C网短信平台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发送给所述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建立IMS标识与本机C网号码的绑定关系,终端在发送短信时,将携带有IMS标识的短信,经由IMS网络以及C网短信平台发送给智能短信平台,通过智能短信平台将IMS标识转换为本机的C网号码,以在短信接收方显示C网号码;或者,终端在接收短信时,智能短信平台将该终端的C网号码转换为IMS标识,通过C网短信平台以及IMS网络根据IMS标识传送短信。因此,可以通过3G和WIFI网络来接收短信平台发送的IP短信,改变原来传统短信通过CDMA1X的低速信道来接收短信的模式,减轻1X的无线寻呼量,提高了短信发送效率,降低了短信接收时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C网短信平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安装 IP短信客户端,如果已安装,则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注册状态,如果是,则根据所述IMS标识将短信发送给所述终端。

C网短信平台与智能短信平台交互时,增加一个IMS用户是否有注册判断位,智能短信平台根据不同的取值进行不同的处理,避免短信智能业务嵌套出现问题。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以及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以及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