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75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一卡多号(SingleIMSIMultipleMSISDN,SIMM)技术越来越成熟。一卡多号技术可以指一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上包括多个号码。一个SIM卡具有的多个号码中,其中一个号码可以为主号码,其他号码可以为副号码。用户在进行通讯活动时,往往可以将主号码设置为通讯终端当前使用的号码。当用户作为通讯中的主叫方时,该用户可以利用主号码进行外呼。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不希望泄露自身的主号码,那么用户作为通讯中的主叫方时,可以将任一副号码设置为通讯终端当前使用的号码,并且利用该副号码进行外呼。被选择的号码可以作为来电显示号码,显示在被叫方的通信设备上。当用户作为通信中的被叫方时,主叫方拨打该用户的任一号码均可以转接到该用户的主号码上。这样,尽管该用户的通讯终端当前使用的号码为主号码,该用户也不会遗漏其他副号码上的通讯内容。当用户作为被叫方时,目前的一卡多号技术中的一卡多号中心往往可以在用户接听或者拒听来电后,向用户发送该来电的归属地信息。例如,该用户在拒听号码为131****1578的来电后,便可以收到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的内容例如可以为“您刚刚拒听了归属地为南京的131****1578用户的来电”。然而,目前的一卡多号技术中的一卡多号中心往往无法及时地识别来电号码是否为骚扰电话,这将给用户带来不好的通讯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地识别来电是否为骚扰电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包括:接收呼叫请求并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根据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查询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包括:接收呼叫请求并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根据第三方服务器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获取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将所述获取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一种来电识别的装置,包括:号码备注信息库建立单元,用来预先建立号码备注信息库;呼叫请求接收单元,用来接收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括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号码提取单元,用来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备注信息查询单元,用来根据所述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查询所述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备注信息发送单元,用来根据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一种来电识别的装置,包括:呼叫请求接收单元,用来接收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括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号码提取单元,用来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备注信息获取单元,用来根据第三方服务器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获取所述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备注信息发送单元,用来根据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获取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呼叫请求中第一通信号码进行识别,并根据该第一通信号码获取该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后,将该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在面对陌生来电时,可以获知该来电是否为骚扰电话。通过给用户提供来电的提醒信息,可以让用户有选择地接听或者拒听陌生来电,能够提高用户的通讯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例子中一卡多号技术的系统框架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申请一个例子中一卡多号技术的系统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叫方向被叫方的发起呼叫时,可以发送主叫请求到主叫端的移动交换中心(MobilSwitchcenter,MSC)。所述主叫请求中可以包括主叫方的号码以及被叫方的号码。主叫端的MSC接收到该主叫请求后,可以提取该请求中被叫方的号码,并且可以通过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LocationRegister,HLR)查询到被叫方号码的路由信息。该被叫方号码的路由信息可以表明目前被叫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主叫端的MSC可以将被叫方号码及其路由信息作为呼叫请求,发送至一卡多号中心。所述一卡多号中心可以根据所述被叫方号码的路由信息,向被叫方所在位置处的MSC发起呼叫请求。所述被叫方所在位置处的MSC接收到所述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呼叫请求后,可以向被叫方进行呼叫。所述被叫方对该呼叫进行响应后,主叫方与被叫方便可以建立通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装置,可以作为独立的装置,位于一卡多号中心与被叫方之间;也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模块集成于一卡多号中心中,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定。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流程图。虽然下文描述流程包括以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例如使用并行处理器或多线程环境)。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100:接收呼叫请求并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在某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作为独立的装置位于一卡多号中心与被叫方之间。那么当一卡多号中心接收到主叫端的MSC发来的呼叫请求后,可以将该呼叫请求转发至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当然,主叫端的MSC也可以直接将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来电识别装置,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来电识别装置还可以作为功能模块集成于一卡多号中心中。 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与一卡多号中心中的其他功能模块实现数据的互通。那么当一卡多号中心接收到主叫端的MSC发来的呼叫请求后,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同样也可以接收到该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主叫方号码,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被叫方号码。其中,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被叫方的主号码,同样也可以为被叫方的副号码。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接收到呼叫请求后,可以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具体地,表1为本申请一个例子中呼叫请求的示意表。如表1所示,所述呼叫请求可以包括第二通信号码字段,第一通信号码字段,第一通信归属地代码字段以及第二通信归属地代码字段。表1呼叫请求的示意表第二通信号码第一通信号码第二通信归属地代码第一通信归属地代码135******02151******54A3C9所述来电识别装置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后,可以通过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第二通信号码字段以及第一通信号码字段来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通信号码及第一通信号码。S200:根据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查询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预先建立号码备注信息库。所述号码备注信息库中可以存储各个号码的备注信息。所述备注信息可以包括各种骚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骚扰方式例如可以为推销、诈骗、广告等。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通过收集用户的举报信息来建立号码的备注信息库。具体地,当通讯终端接到骚扰电话后,可以响应于通讯终端用户的操作,将该骚扰电话的号码以及骚扰方式作为举报信息,通过短信或者移动网络发送至所述来电识别装置。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预先设置一阈值,并且统计所述举报信息中被举报的号码的次数。当某个号码被举报的次数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将该号码及其涉及的骚扰方式录入号码备注信息库中。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通过加载第三方服务器中的信息来建立号码的备注信息库。目前,有很多终端应用服务器通过通讯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可以收集用户对陌生号码的反馈信息。这些应用程序例如可以为百度卫士或者360安全卫士等。当用户接收到骚扰电话后,可以在这些应用程序中举报该骚扰电话并选择该骚扰电话的骚扰方式。通过这样的方法,终端应用服务器便可以获取到各种骚扰电话的信息。这些信息均可以存储在该终端应用服务器中。所述终端应用服务器便可以为上述的第三方服务器。在本申请 该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预先获得所述终端应用服务器的授权,并将所述终端应用服务器中的骚扰电话信息下载至本地。这样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同样可以建立所述号码备注信息库。在所述来电识别装置中,所述号码备注信息库可以用key-value的形式对号码的备注信息进行存储。其中,号码可以作为key,该号码的备注信息可以作为相应的value。通过查询号码,便可以获知与该号码对应的备注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提取到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后,可以根据所述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对该第一通信号码进行识别,获取其在号码备注信息库中的备注信息。具体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将所述提取的第一通信号码作为key,在号码备注信息库中查找该key对应的value,即该第一通信号码对应的备注信息。S300: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查询到所述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后,可以根据上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可以通过非结构化补充数据(UnstructuredSupplementaryServiceData,USSD)的方式,将所述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利用USSD的方式向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发送备注信息,可以产生较小的时延。这样能够在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接收到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请求时,及时地向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显示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另外,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接收的USSD信息不会存储在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中。USSD信息在被查看后,可以自动在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中删除。这样,利用USSD的方式作为来电提醒对用户的影响较小。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闪信”的方式将所述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利用“闪信”的方式向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发送备注信息,可以直接在第二通信号码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出备注信息的具体内容。例如,用户在接收到来电时,便可以直接从通讯终端的显示屏上看到“该号码被XXX人标记为诈骗电话”这样的备注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的用户可以不需要进行多余的操作便可以阅读所述备注信息的具体内容。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往往将主号码作为通讯终端当前使用的号码,一卡多号中心也往往会将用户副号码的呼叫请求转接到用户的主号码上。这样,尽管该用户的通讯终端当前使用的号码为主号码,该用户也不会遗漏其他副号码上的通讯内容。那么,在某些实施例中,当步骤S100中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为副号码时,本申请中的来电识别装置也可以查询 到该副号码对应的主号码。所述该副号码对应的主号码可以为第三通信号码。根据所述查询的第三通信号码,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将步骤S200中所述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鉴于此,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为副号码时,所述步骤S300具体可以包括:S301:获取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S302: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具体地,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卡多号中心在接收到主叫端MSC发来的第二通信号码及其路由信息后,可以在预先建立的主号码与副号码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该副号码对应的主号码,即可以查找到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所述主号码与副号码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卡多号中心的管理者根据用户在启用这些号码时的登记信息进行整理录入的。具体地,用户可以预先选择一个SIM卡,该SIM上可以具有初始的一个号码,该号码便可以作为该用户的主号码。该用户在开通一卡多号业务后,可以将多个副号码也登记入该SIM卡中,这样便可以形成一个主号码以及多个副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一卡多号平台可以通过数据表方式关联存储主号码以及副号码。数据表中的一列存储主号码,另外几列可以分别存储该主号码相关联的多个副号码。相关联的主号码以及副号码可以位于数据表中的同一行。进一步地,相关联的主号码以及副号码还可以与对应的SIM卡相关联。这样,通过查询SIM卡,便可以获知该SIM卡中的主号码以及副号码;通过查询任一副号码,便可以获知该副号码对应的主号码;通过查询主号码,也可以获知该主号码对应的副号码。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作为独立的装置,位于一卡多号中心与被叫方之间。一卡多号中心通过被叫方的副号码查询到相关联的主号码后,可以将该主号码发送至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处。来电识别装置可以接收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与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相关联的第三通信号码,并可以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三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模块集成于所述一卡多号中心中。那么该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与一卡多号中心内的其他模块进行数据的交互。当来电识别装置提取出第二通信号码后,可以根据一卡多号中心预先建立的副号码与主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并可以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三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不用预先建立号码备注信息库,而可以利用第三方已经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查询接收的呼叫请求中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110:接收呼叫请求并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S210:根据第三方服务器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查询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S310: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具体地,所述接收呼叫请求具体可以包括:接收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呼叫请求或者接收主叫端移动交换中心发来的呼叫请求。来电识别装置接收到主叫方的呼叫请求后,可以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来电识别装置可以将所述提取的第一通信号码发送至预先建立了号码备注信息库的第三方服务器。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可以包括终端应用服务器。所述终端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通讯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收集用户对陌生号码的反馈信息。这些应用程序例如可以为百度卫士或者360安全卫士等。当用户接收到骚扰电话后,可以在这些应用程序中举报该骚扰电话并选择该骚扰电话的骚扰方式。通过这样的方法,终端应用服务器便可以获取到各种骚扰电话的信息。这些信息均可以存储在该终端应用服务器中,形成号码备注信息库。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发来的第一通信号码时,可以在号码备注信息库中查询该号码的备注信息,并将该查询的备注信息返回来电识别装置。来电识别装置获取到所述提取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获取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当当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为副号码时,所述步骤S310具体可以包括:S311:获取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S312:将所述查获取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作为独立的装置,位于一卡多号中心与被叫方之间。一卡多号中心通过被叫方的副号码查询到相关联的主号码后,可以将该主号码发送至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处。来电识别装置可以接收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与所述提取的被叫方副号码相关联的被叫方主号码,并可以根据所述获取的被叫方主号码,将所述查询的主叫方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被叫方。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模块集成于所述一卡多号中心中。那么该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与一卡多号中心内的其他模块进行数据的交互。当来电识别装置提取出第二通信号码后,可以根据一卡多号中心预先建立的副号码与主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并可以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三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来电识别的装置。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号码备注信息库建立单元100,用来预先建立号码备注信息库;呼叫请求接收单元200,用来接收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括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号码提取单元300,用来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备注信息查询单元400,用来根据所述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查询所述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备注信息发送单元500,用来根据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号码备注信息库建立单元100具体可以包括:举报信息接收模块101,用来接收通讯终端发来的举报信息,所述举报信息中包括被举报号码及所述被举报号码的备注信息;统计模块102,用来统计所述举报信息中被举报号码的被举报次数;存储模块103,用来将所述被举报次数高于预设阈值的被举报号码及其备注信息存储至号码备注信息库中。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号码备注信息库建立单元100具体可以包括:下载模块104,用来将第三方服务器中的号码备注信息库下载至本地。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呼叫请求接收单元20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01,用来接收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呼叫请求;或者,第二接收模块202,用来接收主叫端移动交换中心发来的呼叫请求。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为副号码时,所述备注信息发送单元500具体可以包括:第三通信号码获取模块501,用来获取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发送模块502,用来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三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作为独立的装置,位于一卡多号中心与被叫方之间;也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模块集成于一卡多号中心中。针对这两种情况,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信号码获取模块501具体可以包括:号码接收模块5011,用来接收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与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相对应的 第三通信号码。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号码获取模块501具体可以包括:号码查询模块5012,用来根据预先建立的副号码与主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不用预先建立号码备注信息库,而可以利用第三方已经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查询接收的呼叫请求中主叫方的备注信息。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呼叫请求接收单元110,用来接收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括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号码提取单元210,用来提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备注信息获取单元310,用来根据第三方服务器预先建立的号码备注信息库,获取所述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备注信息发送单元410,用来根据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呼叫请求接收单元11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11,用来接收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呼叫请求;或者,第二接收模块112,用来接收主叫端移动交换中心发来的呼叫请求。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为副号码时,所述备注信息发送单元410具体可以包括:第三通信号码获取模块411,用来获取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发送模块412,用来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三通信号码,将所述查询的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三通信号码所在终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装置,可以作为独立的装置,位于一卡多号中心与被叫方之间;也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模块集成于一卡多号中心中。针对这两种情况,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信号码获取模块411具体可以包括:号码接收模块4111,用来接收一卡多号中心发来的与所述提取的第二通信号码相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信号码获取模块411具体可以包括:号码查询模块4112,用来根据预先建立的副号码与主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所述提取的 第二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三通信号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识别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呼叫请求中第一通信号码进行识别,并根据第一通信号码获取第一通信号码的备注信息后,将该备注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二通信号码所在终端的用户在面对陌生来电时,可以获知该来电是否为骚扰电话。通过给用户提供来电的提醒信息,可以让用户有选择地接听或者拒听陌生来电,能够提高用户的通讯体验。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2。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BooleanExpressionLanguage)、AHDL(Altera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UniversityProgrammingLanguage)、HDCal、JHDL(Java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与Verilog2。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625D、AtmelAT91SAM、Microchip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Labs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 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 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