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5651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信设备维护管理中,运营商的维护人员在布署和维护光网络拓扑图时,都是根据预先规划的光网络拓扑图,实际地部署,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光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如光网络拓扑图里距离光网络设备(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为OLT))端口某个距离有连接器,跟离连接器某个距离有一级分光器,再距离一级分光器的某个距离又有二级分光器,再距离二级分光器某个距离有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简称为ONU)等等。

在相关技术中,在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EMS)里管理光网络设备时,光网络拓扑图都是人工手动布署的,这里包括手动标注光网络器件类型和光网络器件位置(离光网络设备的距离),以及与前后光网络器件之间的距离等。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当在管理和维护大量光网络设备情况下,采用人工手动布署操作,会带来一些问题,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中手工部署光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维护人员手工操作繁琐和操作频繁容易引起错误的发生;如实际光网络拓扑图的变化,在EMS系统没有同时更新,也需要手工修改布署,这样带来不便和造成很多麻烦,及影响工作效率;另外手工布署操作,必然要有人参与,消耗人力而且由于人为操作不当,会容易造成出错且效率低下。

针对相关技术中,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低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低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包括:

根据配置的测试模板中的测试参数,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产生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其中,该指标参数与该测试模板是对应的;

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其中,该模板数据用于指示该光网络器件与该指标参数的预设阈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进一步地,在产生该测试模板对应的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之后,在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之前,该方法包括:

保存该测试数据到数据库,以及将测试的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与该测试数据的关联关系保存到该数据库;

接收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

根据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测试数据。

进一步地,该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之后,该方法包括:

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的身份标识ID,更改该测试数据以及标注该测试数据对应的光网络器件。

进一步地,该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包括:

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测试数据及与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光网络器件,根据该测试数据及该光网络器件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进一步地,该测试模板的测试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光波长,测试距离,测试时长,光折射率。

进一步地,该光网络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光线路终端OLT,连接器,一级分光器,二级分光器,光网络单元ONU。

进一步地,该测试数据包括事件数据,该事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事件类型,事件位置,事件插损,事件回损,事件反射峰值;

其中,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开始事件,反射事件,衰减事件,结束事件。

进一步地,识别该一级分光器的方法包括:

确认该测试数据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一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

在符合一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该一级分光器。

进一步地,识别该连接器的方法包括:

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前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该连接器的阈值范围;

在符合连接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连接器。

进一步地,识别该二级分光器的方法包括:

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后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或衰减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反射峰值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二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

在符合二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二级分光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装置,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测试模板中的测试参数,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产生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其中,该指标参数与该测试模板是对应的;

识别模块,用于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其中,该模板数据用于指示该光网络器件与该指标参数的预设阈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部署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进一步地,该装置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该测试数据到数据库,以及将测试的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与该测试数据的关联关系保存到该数据库;

读取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根据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测试数据。

进一步地,述装置包括:

更改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的身份标识ID,更改该测试数据以及标注该测试数据对应的光网络器件。

进一步地,该部署模块包括:

第一部署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测试数据及与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光网络器件,根据该测试数据及该光网络器件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进一步地,该测试模板的测试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光波长,测试距离,测试时长,光折射率。

进一步地,该光网络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光线路终端OLT,连接器,一级分光器,二级分光器,光网络单元ONU。

进一步地,该测试数据包括事件数据,该事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事件类型,事件位置,事件插损,事件回损,事件反射峰值;

其中,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开始事件,反射事件,衰减事件,结束事件。

进一步地,该识别模块包括: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确认该测试数据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一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在符合一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该一级分光器。

进一步地,该识别模块包括: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前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该连接器的阈值范围;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符合连接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连接器。

进一步地,该识别模块包括:

第三确认单元,用于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后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或衰减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反射峰值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二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

第三识别单元,用于在符合二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二级分光器。

通过本发明,根据配置的测试模板中的测试参数,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产生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其中,该指标参数与该测试模板是对应的;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其中,该模板数据用于指示该光网络器件与该指标参数的预设阈值范围的对应关系;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解决了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低问题,提高了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光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中手工部署光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OTDR技术实现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识别一级分光器的算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识别连接器的算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识别二级分光器的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根据配置的测试模板中的测试参数,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产生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其中,该指标参数与该测试模板是对应的;

步骤S304,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其中,该模板数据用于指示该光网络器件与该指标参数的预设阈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步骤S306,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通过上述步骤,根据配置的测试参数,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产生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从而不需要采用人工手动布署操作光网络拓扑图,解决了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低问题,提高了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产生该测试模板对应的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之后,保存该测试数据到数据库,以及将测试的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与该测试数据的关联关系保存到该数据库;

接收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

根据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测试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该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之后,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的身份标识ID,更改该测试数据以及标注该测试数据对应的光网络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测试数据及与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光网络器件,根据该测试数据及该光网络器件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测试模板的测试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光波长,测试距离,测试时长,光折射率。该光网络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光线路终端OLT,连接器,一级分光器,二级分光器,光网络单元ONU。该测试数据包括事件数据,该事件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事件类型,事件位置,事件插损,事件回损,事件反射峰值;其中,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开始事件,反射事件,衰减事件,结束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该一级分光器的方法包括:确认该测试数据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一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在符合一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该一级分光器。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该连接器的方法包括: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前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该连接器的阈值范围;在符合连接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该二级分光器的方法包括: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后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或衰减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反射峰值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二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在符合二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二级分光器。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网络拓扑图的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测试模块42,用于根据配置的测试模板中的测试参数,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产生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其中,该指标参数与该测试模板是对应的;

识别模块44,用于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其中,该模板数据用于指示该光网络器件与该指标参数的预设阈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部署模块46,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通过上述装置,根据配置的测试参数,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产生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比较该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识别该光网络拓扑线路上的光网络器件,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及与该光网络器件对应的该测试数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从而不需要采用人工手动布署操作光网络拓扑图,解决了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低问题,提高了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该测试数据到数据库,以及将测试的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与该测试数据的关联关系保存到该数据库;

读取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根据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测试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更改模块,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的身份标识ID,更改该测试数据以及标注该测试数据对应的光网络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部署模块46包括:

第一部署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出的该光网络器件端口的身份标识ID,从该数据库读取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测试数据及与该身份标识ID对应的该光网络器件,根据该测试数据及该光网络器件据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识别模块44包括: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确认该测试数据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一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在符合一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该一级分光器。

在本实施例中,该识别模块44还包括: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前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或结束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插损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该连接器的阈值范围;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符合连接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该识别模块44还包括:

第三确认单元,用于确认该测试数据中该一级分光器之后对应的事件类型为反射事件或衰减事件的情况下,比较该测试数据中的该事件反射峰值是否符合该模板数据中二级分光器的阈值范围;

第三识别单元,用于在符合二级分光器的该阈值范围的情况下,识别该光网络器件为二级分光器。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优选实施例涉及到电信设备管理系统领域,实现网元管理系统管理光纤网络设备能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的方法,尤指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为OTDR)技术实现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的方法。

本优选实施例所要解决了上述实施例中工程技术人员在维护大量光网络设备情况下,手工布署光网络拓扑图的效率低下以及手工操作不稳定性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高效及自动布署光网络拓扑图的方法。

本优选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核心在采用基于OTDR技术,使EMS在维护和管理大量光网络设备(光纤网络设备涉及所有光纤到路边(Fiber To The Curb,简称为FTTC)、光纤到小区(Fiber To The Zone,简称为FTTZ)、光纤到楼(Fiber To The Building,简称为FTTB)、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简称为FTTH)组网方式的设备)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及自动地部署光网络拓扑图的方法。这里的光网络拓扑图包括光网络设备,光网络器件(光网络器件涉及一级分光器、二级分光器、连接器等)所构成拓扑网络。

本优选实施例中基于OTDR技术实现高效及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包含以下具体模块:

OTDR光路测试模块:根据配置的测试模板参数(包括光波长,测试距离,光折射率,测试时长等),测试光网络拓扑线路,并产生各种指标参数的测试数据(包括事件类型、事件位置、事件插损、反射峰值、回损等);

EMS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和存储OTDR光路测试模块测试产生的测试数据;

EMS模板数据模块:配置测试模板数据(数据包括网络器件与各种指标参数的数据对应关系);

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测通过测试数据与模板数据进行比较,自动识别光网络器件;

EMS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模块:根据识别出来的光网络器件,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OTDR技术实现高效及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以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OTDR光路测试模块,根据配置的测试模板参数,对光网络拓扑图线路进行发光测试,测试结束后,OTDR光路测试模块会产生测试数据,并且上传给EMS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2,EMS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OTDR光路测试模块发送过来的测试数据,进行解析各种指标参数的数据并且存储到EMS数据库,完成后通知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

步骤3,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接收到EMS数据处理模块发来的消息,开始从数据库取测试数据,并与EMS模板数据模块里的模板数据通过算法进行比较,符合EMS模板数据模板条件的,会识别出相应的光网络器件,包括光网络器件类型,光网络器件距离等,并存储到数据库。完成后通知EMS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模块。

步骤4,EMS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模块,接收到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发来的消息,开始从数据库取出光网络器件数据,在EMS系统中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然后结束流程。

本优选实施例采用了基于OTDR技术实现EMS管理光网络设备时,能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的方法,克服了工程技术人员手工部署操作的繁琐;有效的避免了因工程技术人员手工部署操作出错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光网络拓扑图部署的效率以及降低了手工操作人力的消耗。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OTDR技术实现自动部署光网络拓扑图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OTDR光路测试模块,根据其配置的测试模板,

测试模板包括以下参数:

测试距离:光发射的距离。

测试时长:光发射的时长。

光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之比率。

开始测试现网的光网络拓扑线路,达到测试时长后,结束光线路测试,同时产生测 试的结果数据,其结果数据中重要的数据就是事件数据。

所谓事件数据,就是OTDR光路测试模块在测试线路时,在线路中某处产生了光反射现象或光衰减现象,称之为事件,其中的数据称之为事件数据。

事件数据主要包括:

事件类型:开始事件、反射事件、衰减事件、结束事件。

事件位置:跟离OTDR光线路模块的事件位置。

事件插损(插入损耗):是指光线路的某处由于元件或器件的插入而发生的负载功率的损耗,它表示的是此事件处元件或器件插入前负载上所接收到的功率与插入后同一负载上所接收到的功率的比值。

事件回损(回波损耗):是表示光信号反射性能的参数,其表明入射功率的一部分被反射回到信号源,是一个反射功率与入射功率的比值。

事件反射峰值:该事件处最大的反射功耗。

事件数据生成完成后,发送请求消息通知EMS数据处理模块,并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传输结果数据给EMS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S502,EMS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OTDR光线路测试模块发送过来的请求消息,开始接收结果数据,接收完成后,EMS数据处理模块开始解析结果数据中的事件数据,主要包括事件类型,事件位置,事件插损等数据,并保存光网络设备端口ID及结果数据到EMS数据库系统。且在EMS数据库系统中以光网络设备端口ID与结果数据对应关系存放,即光网络设备端口有接OTDR光线路测试模块的,就有一份结果数据。存放完成后,发送请求消息到EMS模板数据模块。

步骤S503,EMS模板数据模块接收到EMS数据处理模块发送过来的请求消息。开始读取模板数据,完成后发送请求消息给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

模板数据主要包括:

光网络器件与事件数据中的参数值或参数值范围对应关系,此处的光网络器件只是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光网络件,举例说明一级分光器,连接器,二级分光器,具体如下。

一级分光器:

分光比1:2,事件插损大于2db并小于等于3.5db。

分光比1:4,事件插损大于3.5db并小于等于6.5db。

分光比1:8,事件插损大于6.5db并小于等于9.5db。

分光比1:16,事件插损大于9.5db并小于等于12.5db。

分光比1:32,事件插损大于12.5db并小于等于15.5db。

分光比1:64,事件插损大于15.5db并小于等于18.5db。

分光比1:128,事件插损大于18.5db并小于等于22db。

二级分光器:

分光比1:2,事件反射峰值大于3db并小于等于5db。

分光比1:4,事件反射峰值大于5db并小于等于7db。

分光比1:8,事件反射峰值大于7db并小于等于10db。

分光比1:16,事件反射峰值大于10db并小于等于13db。

分光比1:32,事件反射峰值大于13db并小于等于16db。

分光比1:64,事件反射峰值大于16db并小于等于19db。

分光比1:128,事件反射峰值大于19db并小于等于22db。

连接器:

事件插损大于0.8db。

这里的EMS模板数据生成方式主要来自以下方式:

日常光网络拓扑图维护过程,OTDR光线路测试模块多次测试预先部署的光网络拓扑图(包括光网络设备,光网络器件连接器,光网络器件一级分光器,光网络器件二级分光器等),产生事件数据,实际光网络器件位置与事件数据进行对比,找出相应位置的事件数据的参数,计算出参数范围经验值,即生成模板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EMS模板数据是需要在不同环境下不断的加以修正,以达到尽可能的准确。

步骤S504,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接收到EMS模板数据模块发来的请求消息后,开始根据光网络设备端口ID,从EMS数据库系统读取相应的事件数据,接着事件数据与模板数据进行算法比较,识别出相应的光网络器件;

步骤S505,EMS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模块接收到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发来的请求消息后,开始根据光网络设备端口ID,从EMS数据库系统读取相应的事件数据,根据事件数据中的事件位置,事件的光网络器件,在EMS系统中自动的部署和绘制光网络拓扑图。

上述实施例中的的光网络器件识别算法中一级分光器、连接器、二级分光器识别算 法,算法如下: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识别一级分光器的算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依次读取事件数据中的未识别事件;

步骤S602,判断是否是已识别事件;

步骤S603,判断事件是否为反射事件、衰减事件、结束事件;

步骤S604,判断事件插损是否符合模板数据里的一级分光器阀值范围;

步骤S605,识别出一级分光器,标记为已识别事件;

步骤S606,判断事件是否是末尾事件。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识别连接器的算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依次读取事件数据中的未识别事件;

步骤S702,判断是否是已识别事件;

步骤S703,事件为一级分光器前的反射事件、衰减事件、结束事件;

步骤S704,事件插损是否符合模板数据里的连接器阀值范围;

步骤S705,识别出连接器,标记为已识别事件;

步骤S706,判断事件是否是末尾事件。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识别二级分光器的算法流程图,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1,依次读取事件数据中的未识别事件;

步骤S802,判断是否是已识别事件;

步骤S803,事件为一级分光器之后的反射事件、衰减事件;

步骤S804,事件反射峰值是否符合模板数据里的二级分光器阀值范围;

步骤S805,识别出二级分光器,标记为已识别事件;

步骤S806,判断事件是否是末尾事件。

识别出相应的光网络器件完成后,EMS光网络器件识别模块根据光网络设备端口ID,从EMS数据库系统更改相应的事件数据,标注事件对应的光网络器件。同时发送 请求消息给EMS光网络拓扑图部署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该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模块分别位于多个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该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