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IFI物联网技术的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6263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WIFI物联网技术的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WIFI物联网技术的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以及物联网的逐步兴起,人们对物联网智能家电的兴趣越来越高。对于物联网产品的开发,当前还没有真正统一的标准。目前,苹果公司推出了基于IOS操作系统的HAP协议和 Homekit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为解决一般性物联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套标准开发库。然而,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还无法集成类似功能,不能满足广大手机用户的需求。

当前,无线WIFI网络越来越广泛运用于各个家庭,而逐渐兴起的物联网智能家电,由于厂家不同,各自的平台不同,相应的底层协议及实现方式也不同;并且由于技术的保密性,导致各个厂家的部分技术无法对外公开,从而客观上造成了对于应用开发者的门槛较高,很难吸引对物联网有兴趣的开发者开发更多具备个性化的优秀产品。并且,针对同一厂家下的物联产品,实现物联途径也有限。对此主要有两类途径实现物联网通讯,第一类为自主研发,第二类为借助第三方平台。但是,自主研发需要从协议、通讯、平台到底版等一系列技术投入和实验,成本较高。借助第三方平台,因学习成本高,无成熟平台,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与此同时,针对相关技术中物联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开发较繁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各个厂家生产的家电设备由于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不同,导致相关技术中的物联APP开发比较繁杂,成本高,从而难以实现物联网通讯的问题,为此提供一种基于WIFI物联网技术的通讯系统。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基于WIFI物联网技术的通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有基于控制终端的物联APP、物联传感设备和电器设备,其中物联APP通过API实现与物联传感设备的信息交互,API作为物联APP的调用接口,并为物联传感设备的信息交互提供平台基础接口功能;所述物联APP用于实现电器设备与用户的信息交互,包括有API包获取模块、匹配模块和开发模块,其中API包获取模块用于获取API包,API包是基于物联传感设备的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而封装的,匹配模块用于查看API包的应用条件与物联传感设备的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是否匹配,开发模块用于在API包的应用条件与物联传感设备的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相匹配时,基于API包完成物联APP的开发;所述物联传感设备包括设备控制器和WIFI网络模块,其中设备控制器用于负责电器设备状态的采集和对电器设备的控制,WIFI网络模块用于负责接收物联APP发送过来的命令信息,并向物联APP反馈电器设备的状态信息。

本发明中所述API包的开发文档中记录有文字说明和代码,所述文字说明用于描述API包的应用条件。

本发明中所述开发模块包括有配置单元和开发单元,其中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API包设置物联APP的配置参数,开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完成物联APP的开发。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终端包括有移动控制终端(手机)或远程控制终端(工业电脑)。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物联APP开发较繁杂的问题,以便于开发者在不知道设备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的情况下,完成物联APP的开发,简化了物联APP的研发过程;

(2)本发明适用于多个移动端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使用同一套通讯方案和API接口;

(3)本发明使用统一的API,使得家电厂家在进行家电研发时,将更多的资源分配至家电本身的研发,从而更多的互联网资源可以快速融入物联家电生态链,从而减小了投资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方便了用户的家居生活;

(4)本发明确保了所有使用该API的物联APP的一致性,即每个集成有物联APP的移动控制终端(手机)在进行物联网通讯时,通过API只会以相应的物联传感设备控制相应的电器设备,而不会控制其它电器设备,不会出现控制混乱的问题,避免出现其它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物联APP的软件构架图;

图3是本发明运用于家电系统的信息交互框图。

图中:1—物联APP,2—物联传感设备,3—电器设备,4—API包获取模块,5—匹配模块,6—开发模块,7—设备控制器,8—WIFI网络模块,9—配置单元,10—开发单元,11—物联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发明包括有物联APP1、物联传感设备2和电器设备3,其中物联APP1通过API实现与物联传感设备2的信息交互,API作为物联APP1的调用接口,并为物联传感设备2的信息交互提供平台基础接口功能;所述物联APP1基于控制终端(手机或工业电脑),用于实现电器设备3与用户的信息交互,物联APP1包括有API包获取模块4、匹配模块5和开发模块6,其中API包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API包,API包是基于物联传感设备2的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而封装的,匹配模块5用于查看API包的应用条件与物联传感设备2的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是否匹配,开发模块6用于在API包的应用条件与物联传感设备2的底层协议和平台协议相匹配时,基于API包完成物联APP1的开发;所述物联传感设备2包括设备控制器7和WIFI网络模块8,其中设备控制器7用于负责电器设备3状态的采集和对电器设备3的控制,WIFI网络模块8用于负责接收物联APP1发送过来的命令信息,并向物联APP1反馈电器设备3的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API包的开发文档中记录有文字说明和代码,所述文字说明用于描述API包的应用条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发模块6包括有配置单元9和开发单元10,其中配置单元9用于基于所述API包设置物联APP1的配置参数,开发单元10用于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完成物联APP1的开发。

本实施例中电器设备3具体为家用电器(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电灯等),也可为汽车或其它工业化数控设备,而无论是电器设备3,还是汽车或工业化数控设备,在进行物联网通讯时均应处于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内。

图3所示为本发明运用于家电系统的信息交互框图。参见图3,物联APP1调用API提供的公共功能接口,以完成操作、反馈及自身业务处理。对于物联APP1与物联传感设备2之间的信息交互,当用户通过物联APP1执行某种功能时,由API自主实现与物联传感设备2的信息交互,且可以自主进行异常处理,而物联传感设备2再控制家用电器执行相应的动作,并向物联APP1反馈家用电器的状态信息;对于物联APP1与物联云平台11之间的信息交互,当用户通过物联APP1执行某种功能时,由API自主实现与物联云平台11的信息交互,且可以自主进行异常处理;同时,物联传感设备2也可与物联云平台11进行信息交互。

在物联APP1的研发过程中,使用限定在对电器设备3进行操作或获取电器设备3相关信息,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要在物联云平台11上注册,获取关键信息。

然后,根据实际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如果要操作或获取电器设备3的信息时,直接使用API中相应设备命令API ;如果要获取物联云平台11中的电器设备3信息或其他关联信息,直接调用与相应的物联云平台相关的API。以上过程完毕后,则可直接调试或完成相应功能的开发。

按照上述流程,可以在遵循此整体技术的设计基础上,实现快速、灵活地开发物联APP。

在现阶段物联网产品中,相应的移动端的应用是必须要有的,无论是以原生APP,还是以web 形式。交互体验下,真正支持APP应用的是于物联设备和平台服务的数据交互。本发明通过利用物联家电整套成熟方案,将协议、平台、通讯等环节抽象、封装成不同移动操作系统下的API,用户可自行组装使用不同组件进行物联APP的开发。

智能化是家电的发展趋势,物联开发简单快捷是吸引众多开发者参与的基础。只有丰富的应用和快速迭代,不断提高物联应用的交互体验,才能大大推动家电网络智能化的普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