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992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配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无论如何安置耳机再使用时往往都是乱糟糟的一团,一方面给耳机使用带来不便,影响环境井然有序,另一方面,解开耳机线时很容易拉断耳机线,使耳机报废。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耳机,外观呈玩偶状,采用普通圆耳机线,其原理是可将耳机线抽出并卡位,再拉一次耳机线松手后耳机线即可自动收回,但是,由于使用圆耳机线其线轴空隙过多而使其变得笨重,累赘,同时其设计结构注定其不能连接话筒而无法应用于如智能手机等高端电子设备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以解决普通耳机使用中的不便及普通可收线耳机累赘和不能连接话筒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主要由外壳,动轴,卷簧,收线按钮,弹簧,话筒,耳机按钮,微动开关,耳机,扁平耳机线,耳机接口构成,话筒,耳机按钮,微动开关,耳机,扁平耳机线,耳机接口由市场选用,构成智能手机耳机的基本组成,外壳,动轴,卷簧构成类似卷尺结构的收线盒,目的是使收线盒变得轻薄,外壳,动轴,收线按钮,弹簧构成自卡结构,每转一周存在一个自卡位置,自卡后外壳上的耳机按钮及话筒孔将恰好与动轴顶面的微动开关及话筒相对应,微动开关,话筒,耳机线均位于动轴上,目的是消除移动触点对音质及通话质量的影响问题,耳机线采用扁平耳机线,目的是使线圈紧密,缩减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述设计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耳机线可收回,解决耳机放置不便的问题.

2采用类似卷尺的结构,使本发明造型轻薄。

3采用扁平耳机线,内部空间利用充分,体积小。

4可用于智能手机通话,录音等功能,同时本发明耳机线,话筒,微动开关,均位于动轴,话筒及耳机按钮均位于外壳的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完全不存在因移动触点而产生的对音质及通话质量的影响问题。

5每转一周一个自卡位置,便于依需调整耳机线长度。

6话筒位于收线盒上,构造新颖。

7除耳机基本组成外,仅由外壳,动轴,卷簧,收线按钮,弹簧五部分构成,结构简单,产品故障率低,寿命长,生产简单,成本低,便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了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两种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1自卡装置部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1外壳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1外壳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1动轴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1动轴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2的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2自卡装置部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2外壳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2外壳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2动轴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可通话自动收线自动卡位便携耳机实施例2动轴正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

1外壳 2动轴 3曲簧 4收线按钮 5弹簧 6话筒 7耳机按钮 8微动开关 9耳机 10扁平耳机线 11耳机接口

示意图中重要部位的标号说明

12动轴内柱面 13动轴外柱面 14动轴顶面 15动轴底面 16定轴 17外壳顶面 18卡位槽 19滑轨 20凸点 21导线槽 22话筒槽 23微动开关槽 24卡位突起 25话筒孔 26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两个典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6图7所示,动轴(2)呈无底面的空心环柱状,如图1图2图3图5图7所示,动轴内柱面(12)外壁径略小于定轴(16)内壁径并套于定轴(16)内,定轴(16)上部与外壳(1)顶面间有间隙,动轴(2)可自由转动而不产生相对晃动,卷簧(3)两端分别连接定轴(16)和动轴外柱面(13),动轴内柱面(12)下中部内壁固定有一有直角三棱柱形卡位槽(18)的圆环,位于动轴内柱面(12)内的收线按钮(4)略低于动轴(2)圆环的位置有与之相对应的带卡位突点(23)的圆环,收线按钮(4)和定轴(16)上分别有用于防止收线按钮转动的凸点(20)和滑轨(19),弹簧(5)位于收线按钮(4)下用于将其弹起,使用时抽出耳机线,曲簧(3)随动轴(2)转动而收紧产生反向力矩,但每转一周卡位突起(24)都会与卡位槽(18)重新重合而阻止其回转,如图4图6所示,此时位于动轴(2)上的话筒(6)和微动开关(8)将恰好分别与外壳(1)上的话筒孔(25)及耳机开关(26)对应,耳机即可正常使用,如图2图3所示,收线时按下收线按钮(4),卡位突起(24)与卡位槽(18)分离,耳机线(10)即可被收入收线盒内。

实施例2:如图13图14所示,动轴(2)呈无内柱面的空心环柱状,如图8图9图10图12图14所示,动轴(2)内径略大于定轴(16)外壁面径并套于定轴(16)外,动轴(2)可自由转动并不发生相对晃动,动轴底面(15)下壁有一直角三棱柱形的卡位槽(18),连接在卡位按钮(4)下部带卡位突起(24)的圆环通过定轴(16)上的间隙伸出定轴(16),收线按钮(4)上部及定轴(16)上分别有用于防止收线按钮(4)转动的凸点(20)和滑轨(19),弹簧(5)位于收线按钮(4)下用于将其弹起,使用时抽出耳机线(10),曲簧(3)随动轴转动而收紧产生反向力矩,但每转一周卡位突起(24)都会与卡位槽(18)重新重合而阻止其回转,如图11图13所示,此时位于动轴(2)上的话筒(6)和微动开关(8)将恰好分别与外壳(1)上的话筒孔(25)及耳机开关(7)对应,耳机即可正常使用,如图9图10所示,收线时按下收线按钮(4),卡位突点(24)与卡位槽(18)分离,耳机线(10)即可被收入收线盒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