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671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呼叫前转作为通话的附加业务在某些场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当用户未带手机时,如果要开通呼叫前转就必须打电话至运营商客服并提供用户密码,如果用户不记得密码就无法开通呼叫前转移业务,因此可能会导致重要电话漏接。目前网络中实现呼叫前转业务的前提条件是被叫方首先在移动网络中签约该业务。当主叫用户呼叫被叫用户时,网络根据签约信息进行判断,若被叫用户在运营商签约无应答前转到第三方号码时,被叫方在长时间振铃不接听后,网络将直接接续到第三方,最终实现主叫和第三方的通话。针对该实现呼叫前转业务的现有技术,该现有技术完全依赖运营商,如果用户事先没有在运营商处为终端开通呼叫前转业务,那么在用户没有携带终端的时候,终端来电后就不会自动转接到第三方,可能导致来电漏接。另外,用户若要远程开通终端呼叫转移功能,就必须提供用户密码给运营商,若用户不记得密码又没有实名认证,那用户则不能实现呼叫前转业务。因此,现有技术方案存在完全依赖运营商,并且当用户未携带终端时,用户只有给运营商提供用户密码的方式才能够开通呼叫转移业务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使得呼叫转移不完全依赖运营商,且当用户未携带终端时,在不需要向运营商提供用户密码的前提下实现呼叫转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应用于被叫方终 端,该方法包括:在所述被叫方终端接收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且所述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所述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并根据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向与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在所述第三方终端接听后,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将所述第一路通话和所述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所述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具体包括:提取所述第一呼叫请求中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并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和所述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记录有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若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所述预设来电号码相匹配,且所述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其中,所述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所述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具体为: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以及所述配置信息中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当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所述预设来电号码匹配时,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设来电号码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并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和所述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记录有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若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所述配 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相匹配,且所述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其中,所述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所述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具体为: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以及所述配置信息中的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当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所述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匹配时,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所述号码的类型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向与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具体为:向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携带有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信息,并向所述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其中,在发送所述第二呼叫请求时,所述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一路通话的通话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所述第二路通话;或者检测所述第二路通话的通话状态;若检测到所述第二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所述第一路通话。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短消息信令字段,其中,所述短消息信令字段中封装有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记录有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解析所述短消息信令字段,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若所述预设身份识别码与所述被叫方终端的身份识别码相匹配,则保存所述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叫转移的装置,应用于被叫方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呼叫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被叫方终端接收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且所述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所述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并根据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向与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方终端接听后,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第三呼叫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路通话和所述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所述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可选的,所述第一呼叫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呼叫请求中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并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和所述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记录有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若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所述预设来电号码相匹配,且所述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其中,所述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以及所述配置信息中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当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所述预设来电号码匹配时,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设来电号码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可选的,所述第一呼叫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并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和所述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中记录有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若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所述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相匹配,且所述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所述被叫方终端与所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其中,所述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以及所述配置信息中的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当所述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所述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匹配时,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所述号码的类型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携带有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信息,并向所述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其中,在发送所述第二呼叫请求时,所述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检测所述第一路通话的通话 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所述第二路通话;或者检测所述第二路通话的通话状态;若检测到所述第二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所述第一路通话。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短消息信令字段,其中,所述短消息信令字段中封装有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记录有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短消息信令字段,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若所述预设身份识别码与所述被叫方终端的身份识别码相匹配,则保存所述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依赖于预先存储在被叫方终端内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首先根据被叫方终端接收到的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然后根据配置信息中的预设转接号码,建立被叫方终端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最后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实现呼叫转移。本发明依赖于预先存储在被叫方终端内的配置信息而不是运营商,实现呼叫转移业务,并且在用户未携带终端时,当终端预先存储有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信息自动完成呼叫转移业务,而不需要再向运营商提供用户密码,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呼叫转移的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呼叫转移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图;图3表示图2中主叫方终端、被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的交互示意图;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被叫方终端在接收第一呼叫请求之前的步骤流程图;图5表示表5中GSM短消息信令字段中呼叫转移控制字段的示意图;以及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呼叫转移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呼叫转移的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101,在被叫方终端接收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且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时,根据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在本步骤中,被叫方终端预先存储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当被叫方终端接收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时,被叫方终端开始来电振铃。若被叫方终端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则被叫方终端根据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配置信息,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优选的,若被叫方终端振铃的时间在未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就被接听,则不作处理。步骤102,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并根据预设转接号码,向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在本步骤中,被叫方终端首先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然后根据预设转接号码,向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具体的,第三方终端可以为移动终端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步骤103,在第三方终端接听后,建立被叫方终端与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在本步骤中,在第三方终端接听被叫方终端发起的第二呼叫请求后,被叫方终端建立被叫方终端与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步骤104,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在本步骤中,在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均建立后,被叫方终端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进行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 实现呼叫转移。本实施例依赖于预先存储在被叫方终端内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首先根据被叫方终端接收到的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然后根据配置信息中的预设转接号码,建立被叫方终端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最后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实现呼叫转移。本实施例依赖于预先存储在被叫方终端内的配置信息而不是运营商,实现呼叫转移业务,并且在用户未携带终端时,当终端预先存储有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信息自动完成呼叫转移业务,而不需要再向运营商提供用户密码,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呼叫转移的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201,被叫方终端接收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来电振铃。步骤202,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时,提取第一呼叫请求中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并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和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具体的,配置信息中记录有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可选的,配置信息中还可以记录有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其中,呼叫转移状态包括启用状态和禁用状态。如下面表1所示,则为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表。表1预设来电号码预设转接号码启用/禁用所有空禁用在本步骤中,当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可以提取第一呼叫请求中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然后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和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具体的,若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未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即被接听,则不作后续处理。此外,可选的,配置信息中还可以记录有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关系。具体的,配置信息中还可以记录有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其中,呼叫转移状态包括启用状态和禁用状态。如下面表2所示,则为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表。表2号码的类型预设转接号码启用/禁用工作相关电话公司固定号码启用生活相关电话家庭固定号码启用学校/中介家属号码启用诈骗电话110启用其他空禁用具体的,当配置信息中记录有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关系时,还可以获取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然后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和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步骤203,若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预设来电号码相匹配,且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在本步骤中,若获取的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配置信息中的预设来电号码相匹配,并且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被叫方终端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自身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具体的,若配置信息中记录有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且在获取到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之后,还可以将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进行匹配,相应的,若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相匹配,且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同样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步骤204,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以及配置信息中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当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预设来电号码匹配时,从配置信息中 获取与预设来电号码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在本步骤中,当配置信息中记录有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且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预设来电号码相匹配时,可以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以及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与预设来电号码即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此外,可选的,若配置信息中记录有号码的类型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且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配置信息中的号码的类型匹配时,还可以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以及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与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即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步骤205,向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携带有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信息,并向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在本步骤中,当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能够接收信息时,被叫方终端可以先向第三方终端发送一携带有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信息,然后再向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具体的,在被叫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时,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当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不能够接收信息时,例如第三方终端为座机,则被叫方终端可以直接向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步骤206,在第三方终端接听后,建立被叫方终端与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在本步骤中,在第三方终端接听被叫方终端发起的第二呼叫请求后,被叫方终端建立被叫方终端与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步骤207,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在本步骤中,在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均建立后,被叫方终端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进行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实现呼叫转移。步骤208,检测第一路通话的通话状态或第二路通话的通话状态。在本步骤中,被叫方终端检测第一路通话的通话状态或第二路通话的通话 状态。步骤209,若检测到第一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第二路通话,或者,检测到第二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第一路通话。在本步骤中,若被叫方终端检测第一路通话的通话状态,并检测到第一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第二路通话。同样的,若被叫方终端检测第二路通话的通话状态,并检测到第二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第一路通话。具体的,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主叫方终端、被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的交互示意图。主叫方终端、被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的交互过程如下:主叫方终端向被叫方终端发起第一呼叫请求,被叫方终端接收第一呼叫请求并来电振铃,当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时,被叫方终端根据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在第一路通话建立之后,被叫方终端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并根据预设转接号码,向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第三方终端接听第二呼叫请求,并在接听第二呼叫请求后,被叫方终端建立被叫方终端与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在第二路通话建立之后,被叫方终端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的第三路通话,实现呼叫转移,并在被叫方终端检测到第一路通话或第二路通话中的其中一路通话被释放后,被叫方终端释放第一路通话或第二路通话中的另一路通话,呼叫转移结束。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可以记录有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同时,该配置信息中还可以记录有号码的类型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因此,被叫方终端可以根据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或者号码的类型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建立主叫方终端和被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以及被叫方终端和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当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分别建立后,被叫方终端合并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形成第三路通话,至此完成呼叫转移。此外,在第三路通话进行时,被叫方终端检测第一路通话或第二路通话的状态,若检测到其中一路的通话被释放,则将另一路的通话释放,至此,呼叫转移结束。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配置信息中的参数,使得被叫方终端可以实现呼叫转移及结束呼 叫转移。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被叫方终端在接收第一呼叫请求之前的步骤流程图,包括:步骤401,接收短消息信令字段。在本步骤中,具体的,短消息信令字段中封装有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中记录有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此外,该配置信息中还可以记录有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另外,该配置信息中还可以记录有号码的类型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此外,具体的,短消息信令字段可以为码分多址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短消息信令字段或LTE短消息信令字段中的一种。下面分别对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GSM短消息信令字段及LTE短消息信令字段进行说明。如下面表3所示,为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的表格。其中,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中呼叫转移控制字段包含的内容如下面表4所示。在表3中,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的终端业务层中新增一呼叫转移控制字段的子参数,该呼叫转移控制字段的值为‘00010101’。此外,表4中请求开通呼叫转移功能中,1表示激活,0表示取消。另外,在表4中,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的呼叫转移控制字段中包括有来电号码及转移号码的各种信息。表3表4字段长度(字节)值子参数ID8‘00010101’子参数字符串长度8身份识别码8来电号码模式1来电号码类型0或3来电号码计划0或4来电号码字段8来电号码姓名4或8转移号码模式1转移号码类型0或3转移号码计划0或4转移号码字段8转移号码姓名4或8请求开通呼叫转移功能1保留如下面表5所示,为GSM短消息信令字段的表格。其中,GSM短消息信令字段中的呼叫转移控制字段包含的内容如图5所示。在表5中,GSM短消息信令字段中新增一呼叫转移控制字段的子参数,该呼叫转移控制字段的值为E0。另外,在图5中,GSM短消息信令字段的呼叫转移控制字段中包括有来电号码及转移号码的各种信息。表5值(十六进制)意义00连接短消息,8字节参考数字……0A文本格式……E0呼叫转移控制E1–FF保留以供将来使用此外,对于LTE短消息信令字段来说,LTE短消息信令字段是对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或GSM短消息信令字段的进一步封装,且扩展的LTE短消息信令字段与CDMA短消息信令字段或GSM短消息信令字段相同。步骤402,解析短消息信令字段,从配置信息中获取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在本步骤中,被叫方终端解析短消息信令字段,并从配置信息中获取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步骤403,若预设身份识别码与被叫方终端的身份识别码相匹配,则保存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在本步骤中,若配置信息中的预设身份识别码与被叫方终端的身份识别码相匹配,则保存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具体的,若配置信息中的预设身份识别码与被叫方终端的身份识别码不一致,则不作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被叫方终端接收控制端发送的封装有配置信息的短消息信令字段,并解析该短消息信令字段,从该短消息信令字段中获取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若该预设身份识别码与被叫方终端的身份识别码相匹配,则将配置信息保存在被叫方终端中。该实施例能够通过控制端远程设置被叫方终端的配置信息,以使被叫方终端在不依赖运营商的前提下,并且在用户未携带终端时实现呼叫转移,增强了呼叫转移的灵活性。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呼叫转移的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呼叫转移的装置包括:第一呼叫处理模块601,用于在被叫方终端接收到主叫方终端的第一呼叫请求,且被叫方终端的振铃的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间阈值时,根据第一呼叫请求和预先存储的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发送模块602,用于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从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转接号码,并根据预设转接号码,向与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第二呼叫处理模块603,用于在第三方终端接听后,建立被叫方终端与第三方终端的第二路通话;第三呼叫处理模块604,用于将第一路通话和第二路通话合并,形成主叫方终端和第三方终端之间的第三路通话。可选的,第一呼叫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提取第一呼叫请求中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并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和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其中,配置信息中记录有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若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预设来电号码相匹配,且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其中,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发送模块602具体用于,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以及配置信息中预设来电号码和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当主叫方终端的号码与预设来电号码匹配时,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与预设来电号码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可选的,第一呼叫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呼叫请求中的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并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和配置信息判断是否进行呼叫转移,其中,配置信息中记录有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若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相匹配,且被叫方终端的呼叫转移状态为启用状态,则进行呼叫转移处理,并建立被叫方终端与主叫方终端的第一路通话,其中,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发送模块602具体用于,根据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以及配置信息中的号码的类型与预设转接号码的对应关系,当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类型与配置信息中号码的类型匹配时,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与号码的类型对应的预设转接号码。可选的,发送模块602具体用于,向预设转接号码对应的第三方终端发送携带有主叫方终端的号码的信息,并向第三方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其中,在发送第二呼叫请求时,主叫方终端处于通话保持状态。可选的,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路通话的通话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所述第二路通话;或者检测所述第二路通话的通话状态;若检测到所述第二路通话被释放,则释放所述第一路通话。可选的,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短消息信令字段,其中,短消息信令字段中封装有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中记录有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解析模块,用于解析短消息信令字段,从配置信息中获取被叫方终端的预设身份识别码;若预设身份识别码与被叫方终端的身份识别码相匹配,则保存呼叫转移的配置信息。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