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基板、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446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基板、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JP-A-2005-094513)中公开的技术,作为与提高图像读取装置的速度有关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构造设置有:对原稿的面执行照射的光源;将由光源产生的、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导到预定位置的光学系统;对由光学系统引导的光执行光电转换的光电转换元件阵列;和对光电转换元件阵列的各个像素输出执行模/数转换的A/D转换器,其中,光电转换元件阵列的各个像素输出分配给多个端子。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2(JP-A-2011-223083)中公开的技术,作为用于避免静电噪声对诸如图像读取装置等这样的电子装置的影响的技术。专利文献2的构造是包括第二电路基板的投影仪,该第二电路基板借助电缆连接到在未被电磁屏蔽的箱体内设置有成像装置的第一电路基板,并且从第一电路基板接收图像信息并通过执行预定处理将图像信息处理成要以放大形式投影的图像,其中,充当用于重新启动的触发的复位信号从第二电路基板中的电路元件生成并且以至少两种方式输出,在第一种方式中,向第二电路基板的预定电路元件供给复位信号,并且在第二种方式中,复位信号借助电缆连接到第一电路基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与用于将从图像读取单元的多个输出端子输出的读取信号作为高速串行信号进行递送的多个接线的距离不同的情况相比,抑制高速串行信号的扭曲。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与以多种分开的方式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相比,在避免启动信号的发送路径变复杂的同时抑制静电噪声的影响。[1]、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基板,该图像读取基板包括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将图像的读取信号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子,并且输出所述读取信号;至少一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连接到所述多个输出端子;以及输出单元,该输出单元向外输出高速串行信号,所述高速串行信号从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发送,其中,至少从所述多个输出端子到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2]、根据[1]的图像读取基板,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多个输出端子跨着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纵向方向布置,并且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布置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沿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短方向的大致中心处的中心线上。[3]、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基板,该图像读取基板包括: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将图像的读取信号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子,并且输出所述读取信号;多个信号调整单元,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多个输出端子输出的所述读取信号;至少一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连接到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以及输出单元,该输出单元向外输出高速串行信号,所述高速串行信号从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发送,其中,至少从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到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4]、根据[3]的图像读取基板,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跨着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纵向方向布置,并且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布置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沿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短方向的大致中心处的中心线上。[5]、根据[1]至[4]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基板,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接地电极布置在所述接线的至少一侧上。[6]、根据[3]至[5]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基板,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信号调整单元包括对所述读取信号执行模/数转换的A/D转换器。[7]、根据[3]至[5]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基板,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信号调整单元由模拟前端电路构成。[8]、根据[3]至[7]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基板,还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由一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形成,其中,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所述多个输出端子到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并且从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到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9]、根据[3]至[7]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基板,还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由对应于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的多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形成,其中,从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到所对应的多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并且从所述多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到所述输出单元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10]、根据[3]至[7]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基板,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具有作为所述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功能,并且从所述多个信号调整单元到所述输出单元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11]、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照明原稿;以及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读取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光的图像,其中,根据[1]至[10]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基板用作所述图像读取单元。[12]、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的图像;以及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由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所述原稿的所述图像,其中,根据[11]的图像读取装置用作所述图像读取装置。[13]、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向所述读取单元供给电力;以及生成器电路,该生成器电路基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上升而生成启动信号,并且输出所述启动信号,所述启动信号启动所述读取单元。[14]、根据[13]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读取单元、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生成器电路布置在同一个外壳内。[15]、根据[13]或[14]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生成器电路由延迟电路构成,在基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上升使所述信号延迟预定时间段之后,该延迟电路输出信号作为启动信号。[16]、根据[13]至[15]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读取单元,其中,所述生成器电路将所述启动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读取单元两者。[17]、根据[16]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作为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器电路布置在主基板上的构造,并且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生成器电路布置在与所述主基板不同的基板上。[18]、根据[13]至[17]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读取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具有去除从所述生成器电路输出的所述启动信号上叠加的噪声的噪声去除功能。[19]、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的图像;以及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由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所述原稿的所述图像,其中,根据[13]至[18]的图像读取装置用作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凭借[1]的构造,与用于将从图像读取单元的多个输出端子输出的读取信号作为高速串行信号进行递送的多个接线的距离不同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高速串行信号的扭曲。凭借[2]的构造,与用迂回接线相等地设置距离的情况相比,可以用简单构造来相等地设置距离。凭借[3]的构造,与用于信号的接线的距离在调整之前是长的情况相比,使信号稳定。凭借[4]的构造,与用迂回接线相等地设置距离的情况相比,可以用简单构造来相等地设置距离。凭借[5]的构造,与未布置接地电极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噪声。凭借[6]的构造,与发送模拟信号的路径长的情况相比,可以使输出稳定。凭借[7]的构造,与模拟前端电路未用作信号调整单元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信号调整单元的构造。凭借[8]的构造,与设置多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凭借[9]的构造,与未设置多个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读取信号的发送速度。凭借[10]的构造,与多个信号调整单元不具有作为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功能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基板的电路构造。凭借[11]的构造,与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的任意一个的图像读取基板未用作图像读取单元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高速串行信号的扭曲。凭借[12]的构造,与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未用作图像读取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高速串行信号的扭曲。凭借[13]的构造,与以多种分开的方式发送启动信号的情况相比,可以在避免启动信号的发送路径变复杂的同时抑制静电噪声的影响。凭借[14]的构造,与读取单元、电源电路和生成器电路未布置在同一个外壳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安全地抑制静电噪声的影响。凭借[15]的构造,与生成器电路未由这样的延迟电路构成,该延迟电路在基于电源电路的上升使信号延迟预定时间段之后输出信号的情况相比,可以用简单的构造更安全地抑制静电噪声的影响。凭借[16]的构造,与生成器电路未向控制单元和读取单元两者输出启动信号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安全地抑制静电噪声的影响。凭借[17]的构造,与电源电路和生成器电路布置在与上面布置控制单元的主基板相同的基板上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安全地抑制静电噪声的影响。凭借[18]的构造,与控制单元不具有噪声去除功能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因静电噪声的影响而产生的故障。凭借[19]的构造,与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图像读取装置未用作图像读取单元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图像读取装置接收静电噪声的影响。附图说明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图1是例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个构造图;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部分构造图;图3是例示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构造图;图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的构造图;图5是例示图像读取元件的构造图;图6是例示图像读取基板的接线图案的另一个示例的构造图;图7是例示迂回接线的构造图;图8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的示意构造图;图9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的示意构造图;图10是例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图;图11是例示中继基板的构造图;图12的(a)-(g)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的构造图;以及图14是例示现有技术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的构造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例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和图像读取装置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造图。<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造为例如彩色复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设置有图像读取装置3和图像形成单元2。图像读取装置3读取原稿6的图像。图像形成单元2是用于基于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例。图像读取装置3在由支撑部4支撑的同时,布置在装置主体1a的上方。装置主体1a容纳图像形成单元2。图像读取装置3与装置主体1a之间形成空间,以便排出上面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如图1例示,作为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读取装置3的操作单元的控制面板110布置在定位在图像读取装置3的外壳31的前面上的前壁311的上部中。控制面板110兼作向用户显示操作菜单、警告、消息等的显示单元。控制面板110包括接收针对所显示的操作菜单的各种设置等的触控面板112和多个操作按钮113。图像形成单元2设置有多个成像装置10、中间转印装置20、送纸装置50和定影装置40等。成像装置10形成用构成显影剂的调色剂来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装置20承载由各个成像装置10形成的各个调色剂图像,并且最终将调色剂图像传送到将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示例的记录纸张5上的二次转印位置。送纸装置50容纳并传送要供给到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的所需记录纸张5。定影装置40将由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5上。装置主体1a由支撑结构构件和外盖等形成。送纸装置50被设置为位于曝光装置13的下方。送纸装置50主要由多个(或单个)纸张容纳体511到533和递送装置52和53构成。纸张容纳体511至513容纳期望尺寸、种类等的一摞记录纸张5。递送装置52和53从纸张容纳体511至513一次递送一张记录纸张5。安装纸张容纳体51,使得例如纸张容纳体51可以朝向装置主体1a的正面(用户操作时面向的侧面)抽出。送纸传送路径56布置在送纸装置50与中间转印装置20之间。送纸传送路径56由将从送纸装置50递送的记录纸张5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多个纸张传送辊54和55和传送引导构件构成。在送纸传送路径56上紧接二次转印位置之前的位置处设置的纸张传送辊55被构造为:例如调整记录纸张5的传送时间的辊(抵抗辊)。将记录纸张5排出到排出容纳单元57的排出辊58沿着纸张传送的方向布置在定影装置40的下游侧上。多个成像装置10由专门且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四个成像装置10Y、10M、10C和10K构成。各个成像装置10(Y、M、C和K)设置有感光鼓11、充电装置12、曝光装置13、显影装置14、一次转印装置15、未例示的鼓清洁装置等。作为图像承载体的示例的感光鼓11旋转。充电装置12对可以用所需电势形成图像的感光鼓11的周面(图像承载面)进行充电。曝光装置13通过用基于图像信息(信号)的光LB照射感光鼓11的已充电周面,形成具有电势差的静电潜像(针对各个颜色)。显影装置14通过用对应颜色(Y、M、C和K)的显影剂调色剂来显影静电潜像,将静电潜像改变为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装置15将各个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20。鼔清洁装置去除并清洁诸如调色剂这样的、附着到感光鼓11的图像承载面并且一次转印后残留的所附着材料。中间转印装置20包括:中间转印带21;和沿着箭头的方向传送中间转印带21的多个转印辊22至24和26。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所有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的辊形二次转印装置25借助中间转印带21与传送辊23接触设置。定影装置40设置有加热旋转体41和压力施加旋转体42。加热旋转体41与压力施加旋转体42之间的接触部构成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5上的定影处理单元。<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操作>在下文中,将描述由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的基本图像形成操作。这里,将描述在使用四个成像装置10(Y、M、C和K)形成四种颜色(Y、M、C和K)调色剂图像的组合构成的全彩图像时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四个成像装置10(Y、M、C和K)、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装置25、定影装置40等在图像形成装置1接收关于图像形成操作(打印)请求的指令信息时开始运行。各使用对应色调色剂显影的四个颜色(Y、M、C和K)调色剂图像在各个成像装置10(Y、M、C和K)中可视化。在将由各个成像装置10(Y、M、C和K)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一次转印位置时,一次转印装置15将各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20的中间转印带21上(中间转印带21沿箭头例示的方向旋转),使得各色调色剂图像按顺序叠加。接着,中间转印装置20承载并将经由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送纸装置50根据成像操作,将所需的记录纸张5递送到送纸传送路径56。在送纸传送路径56上,作为抵抗辊的纸张传送辊55在转印时将记录纸张5递送且供给到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装置25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所有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处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上。在二次转印结束之后的中间转印装置20中,未例示的带清洁装置去除并清洁诸如调色剂这样的、在二次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附着材料。接着,上面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5在与中间转印带21和二次转印装置25分离之后,传送到定影装置40。定影装置40通过执行所需的定影处理(加热和施加压力)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5。最后,定影结束之后的记录纸张5由排出辊58排出到例如布置在装置主体1a的上部中的排出容纳单元57。根据上述操作,排出上面通过组合四色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全彩图像的记录纸张5。<图像读取装置的构造>图2是例示应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构造的示意构造图。图像读取装置3概括地分为外壳31、原稿按压盖32和自动原稿传送装置(双面自动送纸器;DADF)33。外壳31具有形成在其上端面上的原稿读取面。安装原稿按压盖32,以相对于外壳31自由开闭。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3布置在原稿按压盖32的一个端部中。图像读取装置3被构造为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而在第一读取模式与第二读取模式之间切换。在第一读取模式下,图像读取装置3在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3一次自动传送一张原稿6的同时,读取原稿6。在第二读取模式下,图像读取装置3读取放置在下述原稿台76上的原稿6。图2例示在第一读取模式下读取原稿时各个构件的状态。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3包括由原稿容纳单元60、递送辊61、分离辊62、传送辊63至67和排出辊69构成的原稿传送机构。原稿容纳单元60容纳一摞原稿6。传送辊61从原稿容纳单元60递送原稿6。分离辊62分离由递送辊61一次递送一张的原稿6。传送辊63至67将原稿6传送到原稿读取位置。排出辊69将原稿6排出到排出容纳单元68。在读取原稿6时,驱动单元(未例示)驱动传送辊61、分离辊62、传送辊63至67和排出辊69。传送辊64起抵抗辊的作用。位于由传送辊64执行的传送的方向的上游侧上的传送辊63起预抵抗辊的作用。传送辊67是用于按压原稿6的上面(背面)的辊。沿着原稿6的传送方向布置的传送辊63和传送辊64起用于相对于传送的方向机械校正原稿6的倾斜的校正单元的作用。位于原稿6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的传送辊63的、作为驱动辊的传送辊63b如图2例示,被构造为:利用作为驱动单元的驱动马达M(参照图10)等沿正常旋转方向Ra和反向旋转方向Rb旋转。作为从动辊的传送辊63a在与传送辊63b压接触的同时,响应于传送辊63b的旋转而旋转。此时,传送辊63b的旋转方向与传送辊63a的旋转方向相反。类似地,位于原稿6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传送辊64的、作为驱动辊的传送辊64b被构造为:利用作为驱动单元的驱动马达(未例示)等沿正常旋转方向Ra和反向旋转方向Rb旋转。作为从动辊的传送辊64a在与传送辊64b压接触的同时,响应于传送辊64b的旋转而旋转。此时,传送辊64b的旋转方向与传送辊64a的旋转方向相反。传送辊63构成扭曲校正单元,该扭曲校正单元通过使原稿6的末端紧靠位于下游侧上的已停止传送辊64,来机械地使原稿6弯曲并且相对于传送方向校正所传送的原稿6的倾斜(在下文中称作“扭曲校正”)。类似地,传送辊64构成相同的扭曲校正单元,该扭曲校正单元通过使原稿6的末端紧靠位于下游侧上的已停止传送辊65,来机械地使原稿6弯曲并且相对于传送方向对已传送的原稿6执行扭曲校正。然而,传送辊63和64由控制单元控制,并且只在必要时机械地执行扭曲校正。因此,通常沿正常旋转方向Ra可旋转地驱动传送辊63和64。不必使用传送辊63和传送辊64这两者在两个阶段中校正原稿6的扭曲。扭曲校正可以被构造为:仅使用传送辊63和传送辊64中的一个来针对原稿6执行。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3包括读取导向装置70、规则反射板(regularreflectiveplate)72、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和背面读取单元75。读取导向装置70具有曲线形,并且将原稿6引导到读取位置,并且还从读取位置沿排出方向引导原稿6。规则反射板72具有板形,并且在读取窗口71上方布置在读取导向装置70上,以充当针对原稿6的后停止器。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检测原稿6沿次扫描方向的尺寸。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也检测原稿6沿次扫描方向的尺寸。背面读取单元75在必要时读取原稿6的背面的图像。原稿读取装置3的外壳31形成为上端面的一部分打开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箱体。外壳31包括顶壁312、底壁313、侧壁314、侧壁315、上述前壁311(参照图1)和后壁316。顶壁312面向原稿按压盖32。底壁313面向顶壁312。侧壁314和侧壁315通过底壁313沿次扫描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彼此面对。后壁316沿主扫描方向(与图2的页面正交的方向)面向前壁311。开口部317形成在外壳31的顶壁312的一部分处,该部分对应于在第二读取模式下读取的原稿6的原稿读取位置。支撑原稿6的透明原稿台76(平板玻璃)布置在开口部317中。透明读取窗口71布置在原稿台76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3侧上,以便以第一读取模式读取原稿6。引导构件77布置在读取窗口71与原稿台76之间,以便以第一读取模式引导原稿6。图像读取装置3在外壳31中设置有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包括光源78、反射物79、第一反射镜80、第二反射镜81、第三反射镜82和图像形成透镜84等。光源78是照明单元的示例,该照明单元由用光执行照射以便照明原稿6的照明灯、发光二极管(LED)等构成。反射物79沿朝向原稿6的方向反射从光源78发射的光的一部分。第一反射镜80接收来自原稿6的反射光。第二反射镜81接收来自第一反射镜80的反射光。第三反射镜82接收来自第二反射镜81的反射光。图像形成透镜84使来自第三反射镜82的反射光,在作为由电荷耦合器件(CCD)等构成的图像读取单元的示例的图像读取元件83中形成为图像。光源78、反射物79和第一反射镜80至第三反射镜82沿着次扫描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布置。光源78沿朝向原稿6、规则反射板72和反射物79的方向发光。第一反射镜80至第三反射镜82和图像形成透镜84构成光学系统,以便用图像读取元件83读取原稿6的图像。光源78、反射物79和第一反射镜80沿主扫描方向布置,并且固定到第一移动体85,该第一移动体85由布置成可使用驱动单元沿着次扫描方向移动的托架构成。第一移动体85由沿着次扫描方向设置在外壳31的后壁316中的第一导轨86引导,在沿次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照明原稿6的读取对象区域,并且用第一反射镜80朝向第二移动体87的第二反射镜81反射来自原稿6的反射光。第二反射镜81和第三反射镜82沿主扫描方向布置,并且固定到第二移动体87,该第二移动体87由布置成可使用驱动单元沿着次扫描方向移动的托架构成。第二移动体87由沿着次扫描方向设置在外壳31的底壁313中的第二导轨88引导,并且在沿次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朝向图像读取单元的图像形成透镜84反射来自原稿6的光。所布置的各个第一导轨86和第二导轨88的数量是一个,并且第一导轨86和第二导轨88面向沿着主扫描方向定位的两端部。图像读取单元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90。图像读取基板90固定到由底壁313支撑的底板89。图像形成透镜84和图像读取元件83安装在图像读取基板90上。图像读取单元被构造为使来自第三反射镜82的反射光穿过图像形成透镜84并且在由CCD等构成的图像读取元件83中形成为图像。图像读取单元还被构造为用图像读取元件83读取原稿6的图像并输出图像数据。在第一读取模式下,如图2中的实线例示的,在第一移动体85停止在被设置成外壳31的左端部的读取位置处的同时,原稿6由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3自动传送。由光源78照明穿过读取窗口71的原稿6的图像,并且来自原稿6的反射光由第一反射镜80借助第二反射镜81和第三反射镜82朝向图像形成透镜84反射。图像读取单元用图像形成透镜84使来自第三反射镜82的反射光在由CCD等构成的图像读取元件83中形成为图像。图像读取单元如下面所述地输出用图像读取元件83读取原稿6的图像而获取的图像数据。同时,在第二读取模式下,由未示出的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体85和第二移动体87。第二移动体87的移动量被配置为第一移动体85的移动量的一半,使得从原稿6的图像读取部到图像读取元件83的光学路径在第一移动体85沿次扫描方向移动期间不改变。图2中的双点划线例示了第一移动体85向沿原稿6的次扫描方向的端部的附近移动时的、第一移动体85和第二移动体87的位置。<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造>如图3和图4例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设置有图像读取基板90,在图像读取基板90上安装有图像读取元件83。图像读取基板90由例如在其上对所需接线进行构图的印刷接线基板构成。图像读取元件83由作为线传感器的示例的CCD图像传感器构成。图像读取基板90包括图像读取元件83、模拟前端(在下文中简称为“AFE”)电路92和93、以及至少一个高速串行驱动器94。图像读取元件83从分配到沿着读取元件的布置方向的两端部中的多个输出端子911至914输出读取信号。作为用于调整读取信号的多个信号调整单元的AFE电路92和93,根据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多个输出端子911至914分别布置在沿着图像读取基板90的纵向的两个端部中。高速串行驱动器94是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示例,并且各个AFE电路92和93连接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如图3例示,图像读取基板90借助使用柔性扁平电缆(FFC)等的第一电缆95连接到控制基板96。控制基板96布置在图像读取装置3的外壳31中或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a中。图4例示在其上安装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一侧的相对侧上观察图像读取基板90时的图像读取基板90的面。如图5例示,图像读取元件83设置有对应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这三个颜色的三个光电转换单元831R、831G和831B。为了增加图像读取操作的速度,图像读取元件83具有这样的构造:将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和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从沿着读取元件的布置方向的中心C分成头(First)侧和尾(Last)侧,并且进一步将位于光电转换单元831R、831G和831B的头侧和尾侧上的多个读取元件分成偶数像素和奇数像素,以输出读取信号。根据该构造,图像读取元件83包括第一输出端子91R1、第二输出端子91R2、第三输出端子91R3和第四输出端子91R4。第一输出端子91R1从位于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的头(First)侧上的像素中的偶数(Even)像素输出图像信号(FE),并且第二输出端子91R2从位于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的头(First)侧上的像素中的奇数(Odd)像素输出图像信号(FO)。第三输出端子91R3从位于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的尾(Last)侧上的像素中的偶数(Even)像素输出图像信号(LE),并且第四输出端子91R4从位于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的尾(Last)侧上的像素中的奇数(Odd)像素输出图像信号(LO)。类似地,图像读取元件83包括第一输出端子91G1、第二输出端子91G2、第三输出端子91G3和第四输出端子91G4。第一输出端子91G1从位于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的头(First)侧上的像素中的偶数(Even)像素输出图像信号(FE),并且第二输出端子91G2从位于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的头(First)侧上的像素中的奇数(Odd)像素输出图像信号(FO)。第三输出端子91G3从位于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的尾(Last)侧上的像素中的偶数(Even)像素输出图像信号(LE),并且第四输出端子91G4从位于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的尾(Last)侧上的像素中的奇数(Odd)像素输出图像信号(LO)。图像读取元件83包括第一输出端子91B1、第二输出端子91B2、第三输出端子91B3和第四输出端子91B4。第一输出端子91B1从位于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的头(First)侧上的像素中的偶数(Even)像素输出图像信号(FE),并且第二输出端子91B2从位于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的头(First)侧上的像素中的奇数(Odd)像素输出图像信号(FO)。第三输出端子91B3从位于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的尾(Last)侧上的像素中的奇数(Odd)像素输出图像信号(LO),并且第四输出端子91B4从位于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的尾(Last)侧上的像素中的偶数(Even)像素输出图像信号(LE)。在图5中,例示了输出端子91的圆形标记中附带的数字例示附到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图像读取元件83的电极的编号。例如,附到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的第一输出端子91B1的数字是“1”,这表明第一输出端子91B1是图像读取元件83的第一电极。位于沿着与图像读取元件83的布置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个端部中的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和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具有与位于中心部中的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不同的、用于从第一输出端子911至第四输出端子914输出读取信号的构造。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和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设置有多个光电二极管832R、832B……、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4R和834B、以及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6R和836B。光电二极管832R、832B……是光电转换元件的示例,并且布置成一条直线。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4R和834B借助移位门833R和833B布置在光电二极管832R、832B……旁边。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6R和836B借助传输门835R和835B布置在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4R和834B旁边。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4R和834B以及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6R和836B根据光电转换单元831B的像素而划分成头(First)侧和尾(Last)侧。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4R和834B的、位于头(First)侧上的部分借助放大器AMP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911和第二输出端子912。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4的、位于尾(Last)侧上的部分借助放大器AMP连接到第三输出端子913和第四输出端子914。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832G、832G……和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8和839。光电二极管832G、832G……是光电转换元件的示例,并且布置成一直线。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8和839分别借助移位门833G和837布置在光电二极管832G、832G……的两侧上。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8和839根据光电转换单元831G的像素划分成头(First)侧和尾(Last)侧。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8和839的、位于头(First)侧上的部分借助放大器AMP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911和第二输出端子912。CCD模拟移位寄存器838和839的、位于尾(Last)侧上的部分借助放大器AMP连接到第三输出端子913和第四输出端子914。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和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的光电二极管832R、832G和832B分别由未例示的红色(R)滤色器、绿色(G)滤色器和蓝色(B)滤色器覆盖。如图4例示,布置在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头(First)侧上的六个输出端子91R1、91R2、91G1、91G2、91B1和91B2借助接线图案97R1、97R2、97G1、97G2、97B1和97B2连接到第一AFE电路92。在第一AFE电路92上端部中包括六个输入端子921。布置在图像读取元件83的尾(Last)侧上的六个输出端子91R3、91R4、91G3、91G4、91B3和91B4借助接线图案98R3、98R4、98G3、98G4、98B3和98B4连接到第二AFE电路93。第二AFE电路93以与第一AFE电路92相同的方式构造并且在其上端部中包括六个输入端子931。在构成图像读取基板90的印刷接线基板上,提前对将图像读取元件83的输出端子91连接到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的接线图案97和98进行构图。此时,将图像读取元件83的输出端子连接到第一模拟前端(AFE)电路92和第二模拟前端(AFE)电路93的接线图案97和98是上面发送模拟信号的路径。接线图案97和98的距离期望地设置成尽可能短。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上的接线的长度可以相同。即,图像读取元件83的输出端子与第一AFE电路92之间的接线的距离,和图像读取元件83的输出端子与第二AFE电路93之间的距离可以被构造为对于各个颜色相等。作为用于将图像读取元件83的输出端子与第一AFE电路92之间的接线的距离和图像读取元件83的输出端子与第二AFE电路93之间的接线的距离构造为对于各个颜色相等的单元,例如,如图6例示,接线图案97和98可以相对于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中心(中心线)C左右对称地布置。这里,左右方向指的是沿着纵向的方向,该方向是图像读取元件83的布置方向。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由包括放大器、滤波电路、A/D转换器和低压差分信令(LVDS)发射器等的半导体元件构成。放大器放大由从图像读取元件83的输出端子输出的模拟信号构成的读取信号。滤波电路从读取信号去除噪声。A/D转换器对读取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在LVDS中,获得诸如数百Mbps至数Gbps等的高数据发送速度。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借助接线图案100和101连接到作为高速串行发送单元的示例的高速串行驱动器94。接线图案100和101包括五对信号线和一对时钟线。高速串行驱动器94使用V-By-One,来输出由从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输出的数字信号组成的读取信号,作为串行高速发送信号。将第一AFE电路92连接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接线图案100和将第二AFE电路93连接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接线图案101布置成具有相同长度。即,接线的距离布置成相等。为了进一步描述,布置接线图案100和101,使得通过相对于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中心C左右对称地布置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并且通过在沿着图像读取元件83的布置方向的中心C处布置高速串行驱动器94,而使接线的距离相等。当在多个输入端子与多个输出端子之间的位置关系方面,难以相对于图像读取元件83准确地左右对称布置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或者难以将高速串行驱动器94准确地布置在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中心处时,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大致左右对称地布置,并且高速串行驱动器94在大致中心处布置,并且如果通过绕过接线获得相等的距离,则考虑到多个输入端子与多个输出端子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以及高速串行驱动器94设置成具有相等长度的信号线。当在图像读取基板90的布局方面,难以相对于图像读取元件83左右对称地布置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时,并在未通过绕过接线提供相同距离时,可以通过将所谓的迂回接线部102a布置在将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连接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接线图案100和101上,如图7例示,而使接线的距离相等。迂回接线部102a通过例如将接线102弯曲成曲轴形状或曲线形状,来调整信号线的长度。图7中,接线102的从圆形标记到右端的长度被设置成与接线102的从圆形标记到左端的长度相等。可以通过将接地电极103和104布置在接线的一侧或两侧上来降低噪声。然而,当使用迂回接线时,难以将接地电极布置在接线的两侧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6例示,不通过使用迂回接线而通过使用大致笔直的接线来调整距离。通过想出这样的布置,在不使用迂回接线的情况下调整了距离。如图7例示,还可以通过去除迂回部102a并将接地电极103和104布置在接线的一侧或两侧上,来获得降低噪声的效果。如上所述,高速串行驱动器94通过使用例如V-By-One来发送图像读取元件83的读取信号,作为高速串行信号。由THineElectronics制造的高速串行驱动器可以用作高速串行驱动器94。高速串行驱动器94借助使用V-By-One的两对信号线105而连接到接头106。接头106是输出单元的示例,并且设置在沿着图像读取基板90的纵向的一端部中。通过使用例如平行电缆作为将高速串行驱动器94连接到接头106的两对信号线105,来相等地构造将高速串行驱动器94连接到接头106的信号线的距离。将高速串行驱动器94连接到接头106的信号线105可以由印刷接线构成。如图3例示,接头106借助第一电缆95而连接到控制基板96。使用V-By-One的、未例示的高速串行接收器布置在控制基板96中。从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两对信号线105输出的高速串行读取信号由如下各项构成: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头侧上的信号,和图像读取元件83的尾侧上的RGB信号。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头侧上的信号和尾侧上的信号由控制基板96侧上的电路组合。<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作用>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中,如下所述,从图像读取基板90的接头106,输出由安装在图像读取基板90上的图像读取元件83读取的原稿6的图像数据,作为高速串行信号。在图像读取装置3中,如图2例示,在第一和第二读取模式下,由光源78照明原稿6,并且来自原稿6的反射光借助第一反射镜80至第三反射镜82和图像形成透镜84在图像读取元件83中形成为图像。如图5例示,图像读取元件83用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和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将原稿6的图像转换成三种颜色的电信号。由红色(R)光电转换单元831R、绿色(G)光电转换单元831G和蓝色(B)光电转换单元831B转换成电信号的读取信号,从根据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头侧和尾侧上的像素以及奇数像素和偶数像素对于各个光电转换单元831R、831G和831B分配的第一输出端子911至第四输出端子914这四个输出。如图4例示,从第一输出端子911至第四输出端子914中头侧上的第一输出端子911和第二输出端子912输出的读取信号,借助接线图案97输入进第一AFE电路92。在放大对应于各个颜色的读取信号之后,第一AFE电路92去除噪声并且将读取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一AFE电路92借助信号线100将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读取信号输出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从第一输出端子911至第四输出端子914中尾侧上的第三输出端子913和第四输出端子914输出的读取信号,借助接线图案98输入到第二AFE电路93中。在放大了对应于各个颜色的读取信号之后,第二AFE电路93去除噪声并且将读取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二AFE电路93借助信号线101将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读取信号输出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在从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93输入由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头侧和尾侧上的数字信号构成的RGB读取信号时,高速串行驱动器94根据预定规则将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头侧上的读取信号和尾侧上的读取信号分别转换成V-By-One高速串行发送信号,并且借助两对信号线105将高速串行发送信号输出到接头106。由此可见,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中,如图4例示,从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接线图案100和101的接线距离被设置成相等。因此,从图像读取元件83的头侧输出的读取信号和从图像读取元件83的尾侧输出的读取信号经由高速串行驱动器94转换成高速发送信号并且到达接头106所需的时间可以相等,并且抑制从图像读取元件83输出的读取信号中抖动的发生。还通过将从图像读取元件83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子到第一AFE电路92的接线的距离设置成,与从图像读取元件83的第三和第四输出端子到第二AFE电路93的接线的距离相等,来进一步抑制从图像读取元件83输出的读取信号中抖动的发生。借助从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接线图案100和101传播的读取信号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借助从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接线图案100和101传播的信号的传播速度是数百Mbps到数Gbps。从高速串行驱动器94输出的高速串行信号的传播速度达到3.85Gbps。因此,通过将从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到高速串行驱动器94的接线图案100和101的接线距离设置成相等,来抑制从图像读取元件83输出的读取信号中抖动的发生。第二实施方式图8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的构造图。如图8例示,第二实施方式对应于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设置有第一和第二高速串行发送器(驱动器)94a和94b。第一高速串行发送器94a连接到第一AFE电路92,并且第二高速串行发送器94b连接到第二AFE电路9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第一高速串行发送器94a起的信号线105a和从第二高速串行发送器94b起的信号线105b延伸到对应于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中心的位置,并且在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中心处捆成一条信号线105之后,连接到接头106。因此,从第一高速串行发送器94a到接头106的接线的距离和从第二高速串行发送器94b到接头106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相等。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以及第一高速串行驱动器94a和第二高速串行驱动器94b经由短LVDS信号线(五对+一对时钟)100和101连接。由此可见,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明显缩短了将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连接到第一高速串行驱动器94a和第二高速串行驱动器94b的LVDS信号线100和101。因此,进一步增加从图像读取元件83输出的读取信号的速度。第三实施方式图9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基板的构造图。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9例示,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合并高速串行驱动器的功能。从第一AFE电路92起的信号线和从第AFE电路93起的信号线延伸到对应于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中心的位置,并且在图像读取元件83的中心处捆成一条信号线之后,连接到接头106。因此,从第一AFE电路92到接头106的接线的距离和从第二AFE电路93到接头106的接线的距离被设置成大致相等。由此可见,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合并高速串行驱动器的功能的第一AFE电路92和第二AFE电路93,不必将来自图像读取元件83的读取信号转换成LVDS信号。简化了图像读取基板90的构造,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从图像读取元件83输出的读取信号的速度。第四实施方式接着,将参照附图描述第四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3例示,安装在第一移动体85上的光源78、反射物79、第一反射镜80、安装在第二移动体87上的第二反射镜81和第三反射镜82、安装在图像读取装置3的外壳31中的图像形成透镜84、图像读取元件83和图像读取基板90构成读取单元。<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造>如图3和图10所例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设置有图像读取基板90和控制基板96。图像读取基板90是上面安装图像读取元件83的第一电路基板的示例。控制基板96是第二电路基板的示例。控制基板96包括作为电源电路的示例的电源电路192,电源电路向图像读取基板90、图像读取装置3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3、以及驱动第一移动体85和第二移动体87的驱动马达M等供给电力。当图像形成装置1的未例示的电源开关接通时,100V等的交流电压从商用电源在电源电路192中产生。另外,如图10例示,当图像形成装置1的未例示的电源开关接通时,电源接通信号193从图像形成装置1输入到电源电路192中。电源电路192如图11例示设置有电源生成单元194,在输入电源接通信号193时,该电源生成单元194生成供给到驱动马达M等的24V的第一直流电压和供给到图像读取元件83和图像读取基板90的3.3V的第二直流电压。如图11所例示,电源生成单元194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第二开关晶体管Tr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Tr3。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的发射极借助电阻器接地。第二开关晶体管Tr2的发射极端子连接到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的集电极端子。第三开关晶体管Tr3的基极端子借助电阻器连接到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的发射极端子。由电源生成单元194生成的24V的直流电压借助沿反向连接(其阴极端子连接到24V的电源电压)的二极管D施加到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的基极端子。由电源生成单元194生成的3.3V的直流电源施加到第二开关晶体管Tr2的基极端子。由电源生成单元194生成的所需直流电源Vcc施加到第二开关晶体管Tr2的集电极端子和第三开关晶体管Tr3的集电极端子。输出所生成的电源信号195的输出端子利用地电位与输出端子之间的电阻器而连接到第三开关晶体管Tr3的发射极端子。如图10所例示,作为生成单元的示例的延迟电路196连接到电源电路192。从电源电路192输出的所生成的电源信号195输入到延迟电路196中。在从电源电路192输入所生成的电源信号195时,延迟电路196输出用于在延迟预定延迟时间段(例如,大致数百msec)之后启动图像读取装置3的启动信号197。启动信号197借助下述第三电缆1102从图像读取装置3输出到作为主基板的示例的主基板1100的主CPU1101。另外,启动信号197输出到具有未例示的屏蔽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3内所布置的图像读取基板90和驱动马达M。在输入启动信号197时,主CPU1101通过使用软件执行作为去除叠加在启动信号107上的噪声的噪声去除功能的轮询处理。轮询处理指的是在主CPU1101执行的软件中,检查启动信号197的接收状态。当启动信号197的接收状态满足所需条件时,例如,仅当特定时间段内接收启动信号197必要次数时,确定要接收启动信号197,并且输出扫描仪控制信号1104。控制基板96是中继基板。如图10所例示,控制基板96借助第一电缆95连接到图像读取基板90,并且借助第二电缆99连接到驱动马达M。另外,控制基板96借助第三电缆1102连接到主基板1100。主基板1100借助第四电缆1103连接到图像读取基板90。上面未执行屏蔽处理的柔性扁平电缆(FFC)等用作第一至第四电缆95、99、1102和1103。主基板1100设置有作为用于控制图像读取装置3的控制单元的示例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1101。主CPU1101借助第三电缆1102和第四电缆1103向图像读取基板90、控制基板96和驱动马达M输出扫描仪控制信号1104。扫描仪控制信号1104用于基于未例示的ROM等上存储的程序来控制图像读取装置3。例如,主基板1100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1a内。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主基板1100中的主CPU1101可以兼作共同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操作的CPU。主基板1100可以被构造为布置在图像读取装置3的外壳31内。安装在图像读取基板90上的图像读取元件83对由图像形成透镜84形成为图像的原稿6的光学图像执行光电转换。图像读取基板90基于从图像读取元件83输出的信号,生成作为模拟或数字电信号的读取数据,并且向控制基板96输出读取数据。控制基板96具有这样的功能:必要时将从图像读取基板90输出的读取数据转换成数字电信号、通过对由数字信号构成的读取数据执行预定图像处理来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输出到主基板1100。由控制基板96执行的图像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其中,根据原稿6的尺寸预先确定用于图像处理的参数和处理方法等,并且是例如,暗影校正处理、缩放处理等。控制基板96设置有这样的功能:输出对其执行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的输出接口等。诸如暗影校正处理和缩放处理这样的图像处理可以被配置为由主基板1100而不是控制基板96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从图像读取元件83输出的信号可以被配置为借助第四电缆1103输出到主基板1100。<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作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如下伴随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的接通而启动,并且开始图像读取操作。在图像读取装置3中,如图12的(a)例示,当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开关接通时,电源接通信号193输入到控制基板96的电源电路192中。电源电路192如图12的(b)所例示,当输入电源接通信号193时,连接到电源生成单元194,并且电源生成单元194将直流电压升高至24V。由电源生成单元194生成的24V的直流电压如图11所例示,借助反向二极管D施加到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的基极端子。二极管D被设置为具有近似18V的击穿电压。当由电源生成单元194生成的24V的直流电压升高并超过18V的击穿电压时,如图12的(c)所例示,开始将电压施加到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的基极端子。当第一开关晶体管Tr1的基极电位超过所需阈值时,第一开关晶体管Tr1导通。之后,如图12的(d)例示,电压生成单元194基于所生成的24V的直流电压,生成并且输出3.3V的直流电压。然后,由电源生成单元194生成的3.3V的直流电压施加到第二开关晶体管Tr2的基极端子,并且第二开关晶体管Tr2导通。因此,集电极电流在第二开关晶体管Tr2和第一开关晶体管Tr1中流动,并且第三开关晶体管Tr3导通。然后,经由电源电路192基于24V的第一直流电压和3.3V的第二直流电压的升高的所生成的电源信号195从电源电路192输出,并且同时,如图12的(e)例示,第三开关晶体管Tr3导通。如图10和图11所例示,从电源电路192输出的所生成的电源信号195输入到延迟电路196中。如图12的(f)例示,延迟电路196在使所生成的电源信号195延迟特定延迟时间段之后输出启动信号197。如图13例示,从延迟电路196输出的启动信号197输出到图像读取基板90、驱动马达M和主基板1100的主CPU1101。基于启动信号197启动图像读取基板90,使得图像读取元件83可以读取图像。驱动马达M在输入启动信号197时变得可旋转。主基板1100的主CPU1101在输入启动信号197时,将扫描仪控制信号1104输出到图像读取装置3的图像读取基板90和驱动马达M,并且控制图像读取装置3的图像读取操作。此时,在低湿度环境中,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读取装置3的用户的衣物等可能由于摩擦起电等而被充电从而具有高电位。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接近图像形成装置1或图像读取装置3,或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读取装置3的触控面板110上布置的触控面板112或多个操作按钮113时,如图13所例示,静电噪声可能叠加在借助第三电缆1102或第四电缆1103发送的信号上。如图14所例示,现有技术中的图像读取装置被构造为:借助第三电缆将电源电路的所生成的电源信号输出到主基板的主CPU、由主CPU执行用软件进行的延迟处理、并且借助第三电缆和第四电缆将启动信号从主CPU输出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基板和驱动马达。因此,当上面未执行屏蔽处理的柔性扁平电缆(FFC)用作第三电缆和第四电缆时,静电噪声可能叠加在启动信号上。由此可见,当静电噪声叠加在启动信号上时,因为启动信号具有与复位信号相同的功能,所以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地,作为复位信号线的第三电缆和第四电缆接收静电噪声的影响,并且导致电压电平的变化。因此,当电压电平超过阈值时,尽管实际上未生成启动信号(复位信号),但是图像读取装置仍犹如生成启动信号一样发生故障。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在临时返回到其初始状态之后开始操作,或者在最差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初始状态,并且可能难以在连续生成启动信号时操作图像读取装置。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为了避免诸如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中的困难这样的担忧,执行屏蔽处理的柔性扁平电缆(FFC)用作启动信号从主CPU发送到图像读取装置3所借助的第三电缆和第四电缆。这导致成本增加。关于这一点,如图13所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被构造为,在图像读取装置3中生成启动信号197,并且仅沿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基板1100的方向从图像读取装置3输出启动信号197。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中,即使在静电噪声叠加在启动信号197上时,也不存在或降低图像读取装置3发生故障使得图像读取装置3由启动信号197复位的担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图像读取装置3的操作稳定,并且可以使用未执行屏蔽处理的便宜的柔性扁平电缆(FFC)用作将启动信号197发送到图像读取装置3所借助的第三电缆1102和第四电缆1103。因此,抑制了成本增加。即使在上面叠加了静电噪声的启动信号197输入到主基板1100的主CPU1101中时,主CPU1101也可以通过执行轮询处理等,用软件去除或避免静电噪声的影响。因此,避免或抑制了伴随着上面叠加了静电噪声的启动信号197输入到主CPU1101中主CPU1101发生故障。在本实施方式中,主CPU被构造为,除了CPU原始控制的图像读取装置之外,还控制图像形成装置,并且所使用的主CPU具有比较高的功能。因此,附加执行去除或避免噪声的影响的处理是比较容易的。然而,当由图像读取装置侧上的电源电路执行去除或者避免噪声的影响的处理时,这导致图像读取装置的尺寸和成本增加。由此可见,与以多种方式发送启动信号197的情况相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图读取装置3,在避免启动信号的发送路径变复杂的同时,抑制可能叠加在启动信号197上的静电噪声的影响。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是为了例示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非旨在对本发明进行穷尽,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而易见的是,很多修改例和变型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选择了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设想的具体用途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